医学课件生物化学 第三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合集下载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ppt课件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ppt课件
首先出现咽炎和口角炎,然后为舌炎、唇炎(红色 剥脱唇)、面部脂溢性皮炎、躯干和四肢出现皮炎, 随后有贫血和神经系统症状,有些患者出现明显的 角膜血管增生和白内障形成
维生素B2(核黄素)
[临床应用]
营养不良性口炎、口腔溃疡、结膜炎、脂溢性皮炎等
口服: 2~10mg/tid(1个月为1个疗程,同服B族其他维生素) 肌内或皮下注射: 5~10mg/qd
[不良反应]
长期大剂量服用可导致急性中毒
维生素E(生育酚)
[药理作用] 抗氧化剂,促进生殖系统功能 [缺乏时] 对生殖、肌肉、心血管和造血系统有重要影响
[临床应用]
习惯性流产、不孕症等辅助治疗
[不良反应]
长期服用可引起血栓形成,大剂量应用可引起 流感综合征
第三节 微量元素
锌、硒、铁、氟

[药理作用] 1.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2.与三羧酸循环有关的大多数酶含有铁 [临床应用] 失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色素沉
[临床应用]
1、防治坏血病 2、辅助治疗急慢性传染病和紫癜 3、促进创面的愈合
[注意事项]
过量服用可引起神经感觉异常,停药后可恢复 注意不能和VitB12和叶酸合用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 维生素E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维生素E
脂溶性维生素特点:
1.食物中与脂类共存,吸收也与脂类有关 2.可在体内储存,缺乏症状出现慢 3.多摄入会引起中毒
维生素B6(吡哆辛)
[临床应用]
1、防治长期使用异烟肼引起的周围神经炎 2、减轻化疗和放疗引起的呕吐和妊娠呕吐 3、治疗婴儿惊厥和白细胞减少症 4、局部涂搽治疗各种皮炎 口服: 10~20mg/tid 肌内、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10~50mg/qd

生物化学 第三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生物化学 第三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第三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一、维生素的定义 维生素(vitamin)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但在
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组低分子量 有机物质。这类化合物天然存在于食物中,在物质代谢过程中 发挥各自特有的生理功能。但机体缺乏某种维生素时,可发生 物质代谢的障碍并出现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
统有保护作用,缺乏时表现出神经营养障碍。维生素PP缺 乏症称为癞皮病(pellagra),主要表现是皮炎、腹泻及痴呆。 近年,临床上将尼克酸用来作为降胆固醇药。尼克酸能 抑制脂肪组织的脂肪分解,从而抑制FFA的动员,可使肝中 VLDL的合成下降,起到降胆固醇的作用。服用过量尼克酸 (2~4g/d)会引起血管扩张、脸颊潮红、痤疮及胃肠不适等 症状,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对肝有损害。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的 结构与维生素PP十分相似,两者有拮抗作用,长期服用可 能引起维生素PP缺乏。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等。当维生素B1缺乏时,代谢中间产物 α-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发生障碍,导致神经组织氧化供能不 足,导致末梢神经炎及其他神经病变。 TPP也是磷酸戊糖途径中转酮醇酶的辅酶,维生素B1缺乏 时,使体内核苷酸的合成受到影响。 维生素B1在神经传导中起一定作用。 维生素B1和糖代谢关系密切,当维生素B1缺乏时,糖 代谢受阻,丙酮酸积累,使血、尿和脑组织中丙酮酸含量升 高,出现多发性神经炎、心力衰竭、四肢无力、肌肉萎缩、 甚至浮肿等症状,临床上称为脚气病,故维生素B1又称为 抗脚气病维生素。
目录
三、维生素PP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维生素PP又称抗癞皮病维生素,包括尼克酸(nicotinic acid,
又称烟酸)及尼克酰胺(nicotinamide,又称烟酰胺),两者均 属吡啶衍生物,在体内可相互转化。维生素PP广泛存在于 自然界动植物中,肝内能将色氨酸转变成维生素PP,但转 变率较低,60mg色氨酸仅能转变成1mg尼克酸,人体的维 生素PP主要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PP的结构如下:

生物化学知识课件_维生素和无机盐

生物化学知识课件_维生素和无机盐

目录
二、无机元素
无机元素(minerals)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也必不可少的元素。
常量元素(macroelement):钠、钾、氯、 钙、磷、镁等 n 分类 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指人体每日需要 量在100mg以下的化学元素,主要包括铁、 碘、铜、锌、锰、硒、氟、钼、钴、铬等。
目录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Lipid-soluble Vitamin
目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目录
第五章
维生素与无机物
Vitamins and Minerals
目录
一、维生素
n 定义: 维生素(vitamin) 是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
量甚少、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由食物供 给,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需的一组低分 子量有机化合物。
n分 类:
脂溶性维生素 (lipid-soluble vitamin) 水溶性维生素 (water-soluble vitamin)

生物化学课件维生素ppt

生物化学课件维生素ppt

17
H2C 11 13
16
1 2
98 10
14
15
35
7
HO
4
6
13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2.来源
(1)动物体组织(肝、奶、蛋) (2)动植物体组织含有维生素D原
在紫外线照射下 麦角固醇——>Vit D2 (真菌) 胆固醇——>7-脱氢胆固醇——>Vit D3 (动物)
4
R
O
22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23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2.来源 主要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的肝脏中,肠
维生素A原(β-胡罗卜素)
6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3、单位:
1 I.U= β胡萝卜素0.6μg 维生素A1醋酸酯0.344μg 维生素A1 0.3μg
4、生理功能
(1)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成分,维持正常视觉(明 视觉和暗视觉) (2)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健全所必需的物质。 (3)促进正常生长发育。 (4)抗癌作用。
1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PPT课件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PPT课件

二、维生素的代谢及其生物学作用
维生素: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 有机化合物。
特点: 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甚微,必须由食物供给; 需要很少(g/dmg/d),但不可缺少。
功能: 参体内物质代谢与调节; 参与辅酶组成,调节物质代谢(Vit B族)。
维生素的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不溶于水,
维生素K结构式
(1)维生素K的代谢:
来源:绿色蔬菜、绿茶含维生素K特别丰富。 吸收:主要在小肠,吸收入血后随-脂蛋白转运至肝中 储存。
(2)生物学作用:
是羟化酶的辅助因子; 维持体内Ⅱ、Ⅶ、Ⅸ、Ⅹ凝血因子在正常水平; 促进骨的重建及钙的动员。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K日推荐摄入量为:成人 120μg
(二)水溶性维生素
(2)生物学作用: 抗氧化作用; 预防衰老; 促进血红素代谢; 促进蛋白质合成; 与生殖功能有关。
•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E日推荐摄入量为:成人 14mg。
4.维生素K
维生素K(Vit K)又称凝血维生素(与凝血 酶原的生成有关),从植物中提取的维生素K是 维生素K1,从动物中分离出的维生素K是维生素 K2,维生素K3是人工合成产物,在哺乳类及鸟类 体内可变成维生素K4。Vit K1、Vit K2是天然产 物,为脂溶性化合物,而Vit K3、vit K4则是人工 合成品,为水溶性化合物。
吡哆醇 吡哆醛 吡哆胺 叶酸 蝶酰谷氨酸
动脉粥样硬化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 维生素C
钴胺素 抗恶性贫血维生素 抗坏血酸 抗坏血病维生素
恶性贫血 坏血症
(一)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A
维生素A有维生
H 3C
CH3
CH3
素A1(视黄醇)

生物化学基础课件--维生素PPT共27页

生物化学基础课件--维生素PPT共27页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7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生物化学基础课件--维生素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生物化学》课件——维生素(人卫版)

《生物化学》课件——维生素(人卫版)
β-胡萝卜素也叫维生素A原(provitamin) 维生素A与脂肪酸形成酯转运并储存于肝
与肝中合成的“视黄醇结合蛋白” (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结合被 转运
(二)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1、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 2、参与糖蛋白的合成,维持上皮组织的分化与 健全 3、维生素A抑制癌变的作用 4、维生素A中毒:维生素A中毒目前多见于1 岁~2岁的婴幼儿 引起维生素A中毒的原因一般是因为鱼肝 油服用过多所引起。
长期蓄积可引起相应的中毒症。
一、维生素A(抗干眼病维生素)
(一)化学本质与性质
﹡天然形式: A1(视黄醇) A2(3-脱氢视黄醇)
﹡活性形式: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 ﹡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
维生素A1(视黄醇)
CH2OH CH2OH
维生素A2(3-脱氢视黄醇)
来源及运输:
植物:胡萝卜素、菠菜、番茄、枸杞子等 都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也具有维 生素A的活性
膳食供给不足时,易导致 人体出现相应的缺乏症 。
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大部分储存于肝及 脂肪组织,可通过胆汁代谢并排出体外 。
引起维生素缺乏症的常见原因 :
(一)维生素的摄入量不足 (二)机体的吸收利用率降低 (三)维生素的需要量相对增高 (四)食物以外的维生素供给不足
水溶性维生素摄入过多时,多以原 型从尿中排出体外,不易引起机体中毒
第三章 维生素
Vitamins
第一节 概述
introduction
一、维生素的定义
维生素(vitamin,Vit)是一类维持机 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但在人体内不能 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必须 由食物提供的有机化合物。
二、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PPT课件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PPT课件
制剂规格
VB2片;VB2注射液;月桂酸核黄素注射液。
药理作用
在体内转化为烟酰胺,参与脂质代谢和糖原分解等 多种生物氧化过程;影响胆固醇合成;大剂量可降 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浓度,并可扩张小血管。
临床应用
防治糙皮病;可扩张血管,治疗高脂血症; 在口腔科可作为营养不良性口炎、大多数舌部 疾病以及防止口臭辅助治疗药物。
临床应用
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脚气病或Wernicke脑 病等,亦用于多发性神经炎、心肌炎、消化不良、药 物性听觉障碍等的辅助治疗。
不良反应
毒性低,不良反应少见,仅个别患者有过敏反应。
注意事项
不宜静脉注射;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 易被Vc破坏,勿同服。
制剂规格
VB1片;VB1注射液
药理作用
是体内黄酶类的辅基成分,参与生物氧化的呼吸链。可 强化肝功能、调解肾上腺素分泌、保护皮肤毛囊、皮脂 腺及皮肤黏膜的功能,并维持正常视觉功能。
临床应用
防治因VB2缺乏引起的口角炎、唇干裂、舌炎、 阴囊炎、结膜炎、脂溢性皮炎等。
不良反应
肾功能正常时,几乎无毒性。
注意事项
宜在进食时或进食后立即服用; 禁忌与重金属盐及碱性药物配伍。
不良反应
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维生素A过多症, 甚至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
注意事项
急性中毒剂量:成人>100万u/次,小儿>30万u/次; 慢性中毒剂量:连续6个月服用:10万u/次,; 孕妇用量:<6000U/日; 婴幼儿:控量谨慎使用;慢性肾衰竭者慎用。
制剂规格
VA胶丸、VAD胶丸、 VAD滴剂、 VAD注射液等。
目的要求
了解常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药理作用 了解维生素与口腔疾病间的相互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目录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1、维生素D在转化为活性形式1,25-(OH)2-D3以后,可促进
肠道黏膜合成钙结合蛋白,使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增加,维 持血浆中钙、磷浓度的正常水平,有利于新骨的生成与钙化。 2、维生素D还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形成和促进钙在骨质中沉积。 3、维生素D可能是一种免疫调节激素,可以增强单核细胞及 巨噬细胞功能。免疫细胞中存在1,25-(OH)2-D3受体,1,25(OH)2-D3可通过其特异受体进入免疫细胞,调节免疫系统的 功能。 4、缺乏维生素D的婴儿,肠道钙、磷的吸收发生障碍,使血 液中钙、磷含量下降,骨、牙不能正常发育,临床表现为手 足搐搦,严重者导致出现佝偻病。成人则发生软骨病。维生 素D可防治佝偻病、软骨病和手足搐搦症等,但在使用维生 素D时应先补充钙。大剂量久用可引起维生素D过多症,表现 为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血钙过高、骨破坏、异位钙化等。
目录
二、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 (一)命名:维生素有三种命名系统: 一、是按其被发现的先后顺序,以拉丁字母命名,如维 生素A、B、C、D、E、K等; 二、是根据其化学结构特点命名,如视黄醇、硫胺素、 维生素B2等; 三、是根据其生理功能和治疗作用命名,如抗干眼病维 生素、抗癞皮病维生素、抗坏血酸维生素等等。 (二)分类 习惯上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可将其分为脂溶性维生素 (lipid-soluble vitamin)和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 四种,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两类。B 族维生素又包括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PP、 泛酸、叶酸、生物素等。
目录
三、维生素E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维生素E属酚类化合物,是苯骈二氢吡喃的衍 生物,主要分为生育酚(tocopherol)及生育 三烯酚(tocotrienol)两大类。每类又可根据 甲基的数目、位置不同分为α、β、γ和δ四种。 自然界中以α-生育酚生理活性最高,若以它 为基准,β及γ-生育酚和α-生育三烯酚的生理 活性分别为40、8及20,其余活性甚微。但 就抗氧化作用而论,δ-生育酚作用最强,α生育酚作用最弱。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结 构如下:
目录
目录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1. 维生素E是体内最重要的抗氧化剂,能清除生 物膜脂质过氧化所产生的自由基,保护生物膜的结 构与功能。维生素E与谷胱甘肽、维生素C、硒等 抗氧化剂协同作用,可更有效地清除自由基。 2.维生素E具有抗不育作用,俗称生育酚,动物 缺乏维生素E时其生殖器官发育受损甚至不育,但 人类尚未发现因维生素E缺乏所致的不育症。临床 上常用维生素E治疗先兆流产及习惯性流产。 3.维生素E能提高血红素合成的关键酶δ氨基-γ酮戊酸合酶(ALA)和ALA脱水酶的活性,促进血红 素合成。
第三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一、维生素的定义 维生素(vitamin)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但在
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组低分子量
有机物质。这类化合物天然存在于食物中,在物质代谢过程中 发挥各自特有的生理功能。但机体缺乏某种维生素时,可发生 物质代谢的障碍并出现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
目录
目录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1. 构成视觉细胞感光物质 在视觉细胞内,视黄醇被异构成11顺视黄醇,并进而氧化为11-顺视黄醛,其作为光敏感视蛋白 (opsin)的辅基与之结合生成各种视色素。在感受强光的锥状细
胞内有视红质、视青质及视蓝质,杆状细胞内有感受暗光的视紫
转变成全反式视黄醛,并与视蛋白分离而 一、维生素A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维生素A又称抗干眼病维生素。天然的维生素A有A1
及A2两种形式,A1又称视黄醇(retinol),A2即3脱氢视黄醇。植物中含有称作维生素A原 (provitamin A)胡萝卜素(carotene),其中β-胡 萝卜素可在小肠黏膜由β-胡萝卜素加氧酶作用,加 氧断裂,生成2分子视黄醛retinal),再经还原形成 视黄醇,部分视黄醛进一步氧化形成视黄酸 (retinoic acid)。维生素A在体内的活性形式包括 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
红质。在暗处受弱光刺激,视紫红质中的11-顺视黄醛发生光异构,
时,会发生“夜盲症”。
目录
2.参与糖蛋白的合成 视黄酸在体内转变生成的视黄 醇磷酸(retinyl phosphate)是寡糖穿越膜脂双层的载 体,可促进膜蛋白的糖链的延伸和糖脂的形成。如糖 蛋白分泌减少,引起上皮组织干燥、增生和角化等, 以致角膜、结合膜干燥产生干眼病xerophthalmia), 所以维生素A又称为抗干眼病维生素。 3. 其他作用 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是有效的抗氧化 剂,能直接消灭自由基,有助于控制细胞膜和富含脂 质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故能防止自由基蓄积引起的肿 瘤和多种疾病的发生。
目录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维生素D又称为抗佝偻病维生素,是类固醇衍生物,
二、维生素D
含有环戊多氢菲结构。维生素D由维生素D原转变来,在 植物和动物中都存在,现已知的主要有D2、D3、D4、 D5四种,其中活性较强的为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 ergocalciferol)和维生素D3(胆钙化醇, cholecalciferol 体内胆固醇变为7-脱氢胆固醇,储存在皮下,在紫 外线作用下再转变成维生素D3,是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 要来源,因而称7-脱氢胆固醇为维生素D原。在酵母和 植物油中有不能被人吸收的麦角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 可转变为能被人吸收的维生素D2(图3-2)。食物中的 维生素D在小肠被吸收后被运输至肝,在25-羟化酶催化 下成为25-(OH)-D3。25-(OH)-D3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 体内lα-羟化酶的作用生成D3的活性形式1,25-(OH)2-D3, 再经24-羟化酶催化转化成无活性的1,24,25-(OH)3-D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