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青花碗》阅读答案
《一只碗》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只碗黄东显①一只碗,藏青色的花纹很是漂亮,给人清新的感觉,只是圆圆的碗沿上有个小小的缺口,似乎昭示着这是一只与众不同的碗。
这只碗现在就端端正正的摆在阿Q的面前,阿Q突然明白了一切。
②新婚的日子是快乐的,阿Q常陪媳妇一起回丈母娘家吃饭。
每次看到岳父母在厨房忙乎半天,端出丰盛的饭菜,阿Q总有些莫名的感动。
③但阿Q是敏感的,几次饭吃下来,他隐隐约约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儿。
这次他终于找到原因了,也在摆在他面前的,这只漂亮的有缺口的碗,是专门给他一个人用的。
“妈妈的!”阿Q心中涌起一股愤怒,“这是瞧不起人么?”④在这个镇上,表面上民风淳朴、邻里团结,实际上是勾心斗角,常常为一点小事明争暗斗、家里来了客人,表面上热情招呼,却又很小心眼地拿出一个单独的杯子或碗筷。
⑤阿Q自然也懂这个道理,他耿耿于怀的是丈母娘居然把自己当“外人’,对待,单独给自己用一个特殊标记的碗!⑥阿Q已经过了冲动的年龄,知道采取行动比盲目生气有效得多、他边吃边想,突然计上心来。
“老婆咱两换着吃么!”不等媳妇反应过来,阿Q就把自己的碗和媳妇的碗调换了一下。
媳妇的脸微微红了,在她看来,在父母面前表现得这么亲昵,多少有点不好意思她完全没有注意到,父母脸色已经大变。
阿Q的嘴角却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⑦小镇的人都是很聪明、很敏感的,大家都像高手过招一样点到为止;小镇的人经常谈论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似乎每个人的才能都足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才能用在日常生活琐事中,自然随时随地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⑧阿Q的举动效果明显,再次去丈母娘家吃饭时,他赫然发现,桌子上摆着四只全新的、一模一样的碗!⑨但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阿Q发现,那四只新碗只使用了一次,后来又换回了以前的四只旧碗,当然也包括有缺口的那只。
⑩“姜果然是老的辣!”阿Q暗暗地想,这是岳父母意识到上次换新碗的举动是做贼心虚、不打自招的表现,他们一定为上次匆忙换新碗的举动而后悔了。
中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一

中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一、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刚刚在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夺冠的中国女排出席活动,出现在群众游行彩车“祖国万岁”方阵上。
5000名首都各界群众共组成“祖国万岁”方阵,中国女排队员及教练组位列其中,世界冠军女排姑娘们在夺冠两日后登上“祖国万岁”花车。
郎平、安家杰、朱婷等中国女排队员、教练组挥舞鲜花致意,神采奕奕,展现了新一代中国女排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中国女排姑娘们霸气自信,以过人的实力横扫所有国家的对手,豪取十一连胜,卫冕世界杯冠军。
第五次夺取世界杯冠军,再一次站在世界之巅,女排精神又一次传遍中华大地。
作为体育界的代表,能够出席国庆70周年成立大会,是对她们最好的褒奖!三十多年来中国女排长盛不衰,一直保持在世界前列,是中国体育的旗帜性团队。
五连冠是中国体育史的一座丰碑,女排精神在改革开放之初激励了无数国人,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材料二:近日,腾讯赢德体育联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推出2019年女排世界杯画册——《中国骄傲女排世界杯十一连胜夺冠路》。
腾讯体育资源专家倾情作序。
该书以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为线索,生动呈现中国女排祖国至上、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
书中温情记录了主教练郎平的世界杯征程;有温度、有深度地还原世界杯比赛过程,每场比赛捕捉高光队员进行特写,勾画出每名队员的个人特质及精神风貌;精心摘选主教练郎平及16名队员的访谈语录,展示女排集体的团结和拼搏精神。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相关新闻,请用简洁的语言为材料一拟写新闻标题。
2.请用说明性语言说明2019年女排世界杯画册的封面内容。
(150字以内)二、阅读与表达。
【事迹一】在去四川藏区福利学校支教前,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某名校的老师。
2000年,胡忠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念头,得到妻子的支持。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训练题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训练题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小说阅读训练题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训练题(一)两年前陈阵从北京到达这个边境牧场插队的时候,正是十一月下旬,额仑草原早已是一片白雪皑皑。
陈阵被安排住在毕利格老人家里,分配当了羊倌。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他随老人去八十多里外的场部领取学习文件,顺便采购了一些日用品。
临回家时,老人作为牧场革委会委员,突然被留下开会,可是场部指示那些文件必须立即送往大队,不得延误。
陈阵只好一人骑马回队。
临走时,老人将自己那匹又快又认家的大青马,换给了陈阵,并再三叮嘱他,千万别抄近道,一定要顺大车道走。
刚登上一道山梁,遥望大队驻地的查干窝拉山头,他一下子就把老人的叮嘱扔在脑后,率性地放弃了绕行二十多里地走大车道的那条路线,改而径直抄近路插向大队。
天越来越冷,大约走了一半路程,太阳被冻得瑟瑟颤抖,缩到地平线下面去了。
陈阵忽然一阵颤栗,心里有些莫名的紧张——他怕大青马迷路,怕变天,怕暴风雪,怕冻死在冰雪荒原上,但就是忘记了害怕狼。
快到一个山谷口,一路上大青马活跃乱动、四处侦听的耳朵突然停住了,并且直直地朝向谷口的后方,开始抬头喷气,步伐错乱。
当陈阵猛地转头向山谷望去时,他几乎吓得栽下马背。
距他不到四十米的雪坡上,在晚霞的天光下,竟然出现了一大群金毛灿灿、杀气腾腾的蒙古狼。
全部正面或侧头瞪着他,一片锥子般的目光飕飕飞来,几乎把他射成了刺猬。
后来,陈阵跟毕利格详细讲起狼群当时的阵势,老人用食指刮了一下额上的冷汗说,狼群八成正在开会,山那边正好有一群马,狼王正给手下布置袭击马群的计划呢。
幸亏这不是群饥狼,毛色发亮的狼就不是饿狼。
陈阵强撑着身架,端坐马鞍,只用眼角的余光紧张地感觉着近在侧旁的狼群。
他知道蒙古草原狼的速度,这几十米距离的目标,对蒙古狼来说只消几秒钟便可一蹴而就。
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 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一、信息匹配 1.用“\”划去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投奔.(bèn bēn ) 皎.洁(jiāo jiǎo ) 聒.噪(guō kuò) 嫉.妒(jì jí) 偏僻.(bì pì) 鱼鳞.(lín líng ) 间.隔(jiān jiàn ) 斩.断(zhǎn zǎn ) 2.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 【秀】A .优秀的人才 B .优异 C .清秀 (1)山清水秀.( ) 后起之秀.( ) 【逸】A .安乐;安闲 B .逃跑 C .避世隐居 (2)隐逸.( ) 逃逸.( ) 以逸.待劳( ) 二、书写 3.读拼音,写字词。
miǎn kǎi shāo sì qǐ dí 费 旋 树 庙………装…黑 正 湖 效 三、填空题 4.先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 )( )不生 应( )不( ) 国泰( )( ) ( )( )半解 不( )计( ) 理所( )( ) (1)我们现在生活在________、丰衣足食的太平盛世。
(2)这些题目很难,尽管老师解说了半天,我还是_____。
(3)鱼儿多得数不清,看清楚了这簇,又错过了那群,令人_______。
5.根据情境填诗句。
(1)诗人王维运用生花妙笔描绘了清新宁静的雨后山村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厌恶官场,想归隐山林的愿望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2)古诗中常常寄托着诗人深厚的感情,唐代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旅途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而清代龚自珍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深切期望。
2025届保山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届保山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邵逸夫先生自1985年以来,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以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迄今捐款金额近47.5亿港元左右,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
B.雾霾是中国之痛,我们用后代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生态为代价,换取高速发展的GDP,走的恰恰是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C.近年来,一些公务接待活动出现了讲排场、比阔气、用公款大吃大喝,这些现象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极大地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D.一座城市的人文温度,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上,只有让阳光也照亮“井居者”“蜗居者”的生活,我们才能同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说到一首好的诗歌,先要作诗的人是不是内心真正有一种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就是说,是不是“情动于中”,是判断一首诗歌好坏最重要的________。
那么什么才能使你“情动于中”呢?晋朝陆机有一篇《文赋》说过,“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在那强劲的、寒冷的秋风之中枯黄、凋零的落叶,人们看了会________。
在芬芳、美好的春天,我们看见草木柔条发芽长叶,我们觉得________,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感动。
所以,人心之动,是物使之然也,也就是说,“情动于中”的一个因素是外在的大自然的物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标志触目伤怀赏心悦目B.标志触目伤怀清耳悦心C.标准悲从中来赏心悦目D.标准悲从中来清耳悦心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说到一首诗歌的好坏,先要看人作的诗是不是内心真正有一种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2025届高三上期十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6题,每题2分,共52分)1.下表为不同古籍中关于大禹时期“万国”的描述,据表可知,大禹时期( )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春秋·《左传》(大禹)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
战国·《庄子》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
西汉·《战国策》A.分封制度盛行B.内外服制确立C.打破禅让传统D.王权初步形成2.秦郡置“守”“尉”分掌民政、军事之权。
到西汉末期,就出现“守”“尉”互兼的事例。
东汉时期大部分郡都废“尉”而并其职于“守”。
这一变化( )A.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B.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和控制C.造成了官僚机构的臃肿D.体现了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演变3.隋炀帝时期,开通江南河,使余杭(今杭州)能凭船只沿运河直抵北方。
同时,炀帝又特意下诏废弃了陈朝故都丹阳(今属南京)与余杭地区之间耗资巨大才打通的水道。
隋炀帝的做法( )A.旨在强化对江南的管控B.厉行专制导致施政混乱C.提高了运河的运输效能D.遏止了南方经济的发展4.唐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颁布《显庆姓氏录》,规定只要做官进了五品,就可以列入其中。
这是由政府公布的士族等第的权威名录,被列入名录的有245姓、287家,较之唐太宗时减少48姓、1364家。
此举旨在( )A.强化中央权威B.巩固统治基础C.推进科举改革D.平衡派别利益5.下表为学者统计的有关唐代敦煌地区不同时期家庭结构情况。
据此推测,当时( )A.战争导致了个体小农经济瓦解B.税制变化推动家庭结构变迁C.农本观念在中原地区影响深远D.精耕细作生产模式不断完善6.北魏孝文帝曾诏“六月庚午,禁杀牛马”、孝明帝亦重申“杀牛禁”。
《辽史·太祖纪》也曾载“太祖……置城邑,教民种桑麻,习织组”。
这能够反映该时期这些少数民族( )A.牛耕技术的发展B.统治思想的异变C.政权更迭的频繁D.经济结构的变化7.元顺帝时,全国有驿站1500多处,为维持驿站的运行,特设站户。
小说阅读之标题作用ytt

思考 角度
环环 境境 情情 节节
探究小说标题作用的6个思考角度
交代时间、地点等,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①概括文章内容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人人 物物 点明写作对象,表现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
主主 题题
寄托情感,暗含(揭示)主题,对主题的表达起到画 龙点睛的作用
自 身 内 容 和 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形象生动,新颖含蓄, 艺术艺特术色特色
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 语境义 (文中内容)
深层含义: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
《变色龙》
表层含义: 善于变色的蜥蜴 深层含义 :见风使舵的沙皇警察
解析:变色龙是蜥蜴类的一种,能随时改变皮肤的颜色,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联系课文内容,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围绕“小狗 的主人是谁”态度发生五次变化,这种环境的需要。联系课文内容,小说 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态度 发生五次变化,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因此,文题的含 义其实是指像奥楚蔑洛夫这样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沙皇警察。 (结合主旨)
小说阅读之 标题含义及作用
《甄嬛传》 明确小说中人物 《裸婚时代》 暗示小说内容特征 《北京青年》 地点,人物 《笑傲江湖》 暗含主人公以及时代的特点 《林黛玉进贾府》 交代人物,概括情节 《听风者》 交代人物以及人物特征
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3.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4.这个题目有什么妙处?
标题作用——
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标题可能具有 “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 氛围”的作用。
标题作用——பைடு நூலகம்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冲动。 让读者看了题目会产生遐想,饶有兴趣地看下去。 引发读者思考。
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模拟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龙虎斗陈玉兰民国初期,保定府直隶督军曹锟六十大寿,传令:全城各戏班比试,得头名者近宅唱堂会。
一时间,各路英雄风起云涌,杀得天昏地暗,最后,剩秦、袁两家决一雌雄。
总督府门前有两支大旗杆,盘播云霄,一旗飘着国民党青天白日旗,一旗飘着总督府五色督军条旗。
据传,旗杆从无人敢攀,旗杆顶只有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栖息。
曹锟手下传令:两班主徒手攀大旗杆,谁先到顶,扯起大旗为赢。
秦班主心里掂量着,那五色督军条旗,曹锟视为命根子,昭示自己的权利、气势,如神位般供奉,现正竞选大总统,动其大旗,岂有好果子吃?便犹豫迟迟未动。
袁班主一旁讥笑:戏班四五十人的饭口不管?秦班主咬牙跺脚,心一狠,揣上脑袋拼条活路。
两人各立了生死状,搓两阉,一为青天白日旗,一为五色督军条旗,抓哪阉,攀哪旗。
秦班主记不得念了多少遍阿弥陀佛,闭艰一抓,战战兢兢半天才敢打开,竞是“青天白日旗”,心里一阵窃喜,苍天有眼,佑我不死,平时连树都不敢上的秦班主,竟不知哪来的邪劲,“噌噌噌”如猴子般蹿到旗杆顶。
低头一看,袁班主并没有动静,站在旗杆下,扬扬手,高喊一声,后会有期,掉头便走。
离了古城门,扬长而去。
泰班主赢了这场比武,得了重金,自然成了曹锟府的常客。
自此,眼睛长到脑袋顶,一般人眼里夹都不夹,话音自是鼻子里哼出。
但他每每想起袁班主,便觉愧对。
一日,一个年轻人来到秦家班,叫板秦班主。
秦班主见他人高马大,膀阔腰圆,好一副人才,似曾相识,便有几分喜欢?秦班主不曾理他,任他叫骂。
不曾想,年轻人拿秦班主对他的迁就,当软弱可欺,竟放出话采,缩进乌龟壳不出来,徒有其名,怕了不成?秦班主当下血冲脑门,撕旗迎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只青花碗》阅读答案
做阅读题要理解句意,要抓住关键的词语来理解。
一般先读通原文,找出文章要说明的主要的意思,再进一步读懂每一句话。
对于个别难以理解的句子,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
一只青花碗
我最后一次看到青花碗,是在一个淫雨霏霏的午后。
青花碗就在屋檐下的水洼里,水珠落下,便是一片雾气。
它应该在饭桌上,或者在灶台上,等着热气腾腾的米粥。
当然,有时候也会用它盛咸萝卜条、虾酱或者辣菜疙瘩。
而现在,它却这样的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有些突兀,也有些刺眼。
这是我们家最后一只青花碗,外表粗糙,如同奶奶有些触目惊心的双手。
画工肯定没工夫在这种碗上精雕细琢,那些青色的野花是最简单不过的笔调,一勾一抹就成了这个样子。
青花碗成了被遗弃的孩子,随地摆放。
这应该是奶奶常用的那个碗,我看见水花里老人的面孔快速闪现,便掉落下一滴雨珠将之打散。
黝黑的铁锅,暗黄的火苗,炊烟弥漫了整间屋子,呛得人直掉眼泪。
在阴雨天里,那些火苗也明显萎缩,而烟雾则代表了空气的压抑。
所有人终于忍不住了,争抢着跑了出来,躲到枣树下面。
奶奶的院子里有好几棵枣树,它们浓密的树枝遮蔽了半个院子。
爷爷在咳嗽,声音洪亮,一声接着一声,一声大过一声,震得整间屋子都嗡嗡作响。
那时候,我很佩服他的忍耐力,浓密的烟
雾那么大、那么黑,而他则躲在里屋之中,慢悠悠地喝茶。
惊天动地的咳嗽从屋里传出来,震飞了枣树枝叶里隐藏的麻雀。
破旧的风箱终于停了下来,像极了气喘吁吁的病人。
那是一声声漫长的呻吟,夹杂在雨丝里,从院子里传出去老远。
奶奶有节奏地拉着风箱的把手,一推一拉之间奏出一段美妙的音乐,她把自己陶醉。
烟雾散去,屋子里终于传进来零星的光亮,味道有些潮湿,有些温柔的香气,还有烟火呛鼻的气息。
那几笔简单的青花在昏暗的光亮里,好像跳跃的麻雀,流浪了许久之后,它们终于回家。
盛满了饭菜,青花碗被供在神像之下,没有语言,没有声响,只有袅袅而升的热气。
爷爷还在里屋,蜷缩在太师椅中昏昏欲睡。
更多的时候,他会有节奏地用食指敲打着桌面,摇着头,好像泥塑的不倒娃娃。
娆雪语文网这只青花碗,我只是看看,从来没有摸过。
有一次,奶奶把它放在供桌的一角,里面空空,什么也没有。
我踮着脚伸出双手想把它拿下来,而这个时候,爷爷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出来,他大声叫住我,不让我碰到它。
然后,拿起青花碗,轻轻地放到了供桌的最里面。
他的这种行为使我想到,青花碗里肯定藏有秘密,不然,一只破碗值得这么珍视么?我曾经偷偷地观看过它,平谈无奇,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青花碗被搁在柜子的最高处,俯瞰整间屋子。
当然,我能够正式接触到这只青花碗的时候,奶奶已经老了。
她行动缓慢,变成了一只缓缓爬行的蜗牛。
多年的习惯并没有使奶奶失去虔诚,她把青花碗端下来,把供奉让给我或妹妹吃,青花碗始终
蕴含着一种温润,有些古朴,有些厚重。
爷爷曾经告诉我,这是奶奶的一件嫁妆。
青花碗里盛满了一切,比如小米、高梁、馒头、鸡蛋,比如豆酱、青菜、腊肉……一年一年走过,奶奶用这只青花碗喂活了五个子女。
看着浩浩荡荡的儿子满堂,她把青花碗放在枕边安然而眠。
我曾看到她端着这只碗,一整个下午昏昏欲睡,额头几乎贴在碗边,细微的鼾声在青花碗里奏起一声声回响。
在清晨,在午后,她把自己盛在碗里。
奶奶去世之后,它也兀自消失了。
在睡梦中远行不再回头。
而多年之后,我又一次看到它,屋檐下只露着半边,似乎神圣也仿佛庄严。
我小心地将它捧起,慢慢地举过头顶端详,而它,在这个细微的动作中突然支离破碎,散落一地碎片,扎痛了我的每一根神经。
它跟着奶奶走了,永远也不再回来。
《一只青花碗》阅读答案
11. 文章以“一只青花碗”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答案】“一只青花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与奶奶有密切关系,是文化传统与精神家园的象征,由此也引发作者对奶奶的思念和生活的感慨。
12. 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分)
①在阴雨天里,那些火苗也明显萎缩,而烟雾则代表了空气的压抑。
【答案】运用拟人修辞,使火苗、烟雾人格化,生动表现屋子里空气柴草潮湿、火苗不旺、烟雾弥漫的情景,为下文写所有人的不忍、爷爷的自若和奶奶的陶醉做好铺垫。
②青花碗被搁在柜子的最高处,俯瞰整间屋子。
【答案】一“搁”一“俯瞰”两个动词和拟人化手法,传神地写出青花碗的神圣、庄严和神秘,侧面描写奶奶的珍惜、虔诚与期盼。
13. 文章还多处写到“爷爷”,其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分)
【答案】通过叙写爷爷浓烟中的忍性、里屋的闲适、不许碰青花碗的呵斥和青花碗来历的指点等,表现爷爷对传统生活的享受和追求以及对青花碗的敬重,借以陪衬奶奶的形象和思想,也表达作者对祖辈的怀念。
14. 作者由“青花碗”和“奶奶”产生了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4分)
【答案】随着社会的变迁,曾经尊崇的传统文化有所失落,人们曾经敬奉、陶醉的精神家园有所遗弃。
在回忆与叹息中,期盼、呼唤对文化传统与精神家园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