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包装设计

合集下载

书籍装帧设计-书装设计基本流程与设计原则(PPT100页)

书籍装帧设计-书装设计基本流程与设计原则(PPT100页)

环衬页设计
优秀的整体设计是设计者配合作者、文字编辑、领会原著思想、 艺术风格、民族特色、时代精神以及读者情趣有机融合起来,处理 好文字、图形、色彩、材料四个要素。
整体设计是书籍设计的灵魂,只有当书籍设计有一个总的布局 构想,才能使书籍的各种构成要素和谐统一,共存于书籍这个统一 体中。
书籍的整体与局部关系
整体性、开本的设计
二、书籍设计原则
1.思想性 设计思想的最佳体现就是书稿的内容。 2.整体性 整体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广义上指书籍装桢从书籍的性质、内容出发,从书籍 的内容与形式作为一个整体设计。狭义上从整体观念考虑每一个环节的设计,装饰性 符号、页码、序号等也不例外。 3.独特性 每本书都有其他书不同的个性。
5.以中心为重点的编排
中心编排是稳定、集中、平衡的编排。作为中心的主要形通常成为一个吸引人的 形状,人的视线往往会集中在中心部位,需重点突出的图片或标题字配置在中心,起 到强调的作用。
以中心为重点的编排
以中心为重点的编排
6.散点式编排
版式采用多种图形、字体,使画面富于活力、充满情趣。散点组合编排时,应注 意图片的大小、主次的配置,还要考虑疏密、均衡、视觉引导线等,尽量做到散而不 乱。
平板胶印四色印刷机(图片,色块,文字一定要为CMYK模式)
三、凹版印刷(印章)
凹版印刷的印版,印刷部分低于空白部分,而凹陷程度又随图像的层次有深浅不 同,图像层次越暗,其深度越深,空白部分则在同一平面上。印刷时,全版面涂布油墨 后,用刮墨机械刮去平面上(即空白部分)的油墨,使油墨只保留在版面低凹的印刷部 分上,再在版面上放置吸墨力强的承印物,施以较大压力,使版面上印刷部分的油墨转 移到承印物上,获得印刷品,
二、平版印刷(版画)

书籍护封设计

书籍护封设计

色彩搭配
色彩对比:通过对比色来突出书籍 的主题和重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色彩搭配:运用多种色彩进行搭配, 营造出和谐的视觉效果
色彩情感:运用色彩表达书籍的情 感和氛围
字体选择
字体大小:根据书籍尺寸和阅 读距离选择合适的字体大小
字体颜色:根据书籍主题和设 计风格选择合适的字体颜色
字体类型:根据书籍类型和 风格选择合适的字体
保持一致性:在护封设计上保持一致的风格和设计元素,使读者能够轻松识别出该书籍系列或作 者的作品
突出重点原则
突出书籍主题:护封设计应突出书籍的主题和核心内容,使读者一眼就能了解书籍的主要内容。
突出作者风格:如果书籍是知名作者的作品,护封设计可以突出作者的风格和特点,吸引读者关注。
突出书籍亮点:护封设计可以突出书籍的亮点和特色,例如独特的情节、新颖的观点、精美的插图等,以吸引读者的 兴趣。
科技类书籍护封设计:采用简洁、现代的线条和图形,突出科技感,体现专业性。 文学类书籍护封设计:采用与书籍内容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营造出文学氛围,提高阅读体验。
艺术类书籍护封设计:采用艺术元素和创意排版,突出艺术感,展示书籍的艺术价值。
书籍护封设计的未来趋 势和发展方向
数字化和多媒体趋势
添加标题
数字化趋势: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电子书和网络阅读逐渐成为主流,书籍护封设 计需要适应数字化趋势,利用数字技术提升阅读体验。
环保材料:使用可再生、可降 解、环保的材料,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
数字化转型:将书籍护封设计 向数字化转型,减少纸张和印
刷成本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字体排版:注意字距、行距和 段距等排版要素,确保阅读舒

获奖书籍装帧设计作品欣赏ppt课件

获奖书籍装帧设计作品欣赏ppt课件

2008年度“世界最美的书”特别制作奖:《蚁呓》
2009年度“世界最美的书”全场大奖:《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 2010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诗经》
2004年度“世界最佳图书”(唯一)金奖:《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 封面设计:张志伟,主编:刘占文,类别:艺术,出版祛: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注:本书有三个版本,并分纸面、布面) 整本书采用中国传统线装方式,书籍外壳烫金,字体用凹版印刷,打开方式 是自右向左,读者也能从纸张的色彩、重量,到装订风格、外包装设计等细节中 体会到设计者的匠心。莱比锡图书艺术基金会主席乌塔· 施耐特女士对这本书的 评价是“完美”二字。她说,《梅》书几乎把所有的图书装帧方式都用尽了。 2003年9月获全球印刷界最高荣誉奖Benny Award 美国印制大奖。 获德国莱比锡“2004世界最佳图书设计评奖”金奖。
获奖书籍装帧 设计作品欣赏
评选标准:
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文字图像之间的和谐;
二、书籍的物化之美,对质感与印制水平的高标准;
三、原创性,鼓励想像力与个性; 四、注重历史的积累,体现文化传承。
中国历年获奖作品
2004年度“世界最佳图书”(唯一)金奖:《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 2005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土地》 2005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朱叶青杂说系列》 200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金奖:《曹雪芹风筝艺术》 2007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铜奖:《不裁》 2008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之后》
2007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铜奖:《不裁》 设计:朱赢椿,作者:古十九(叶蕾),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类 别:文纸,边缘保留纸的原始质感,没有裁切过。封面 上特别采用缝纫机缝纫的效果,两条细细的平行红线穿过封面,书脊和 封底连成一体”。在书的前环衬设计了一张书签,可随手撕开作裁纸刀 用。这样一本需要边裁边看的书,让阅读有延迟、有期待、有节奏、有 小憩,读到最后手中就得到了一本朴雅的毛边书。

书籍装帧设计(基本结构、封面、内页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基本结构、封面、内页设计)
外面
三、特装书籍设计
2. 特装书盒
• 抽拉书盒
抽拉书盒是目前采用比较 多的书籍外包装形式,它 将纸张等材料通过粘贴方 式组成有一个开口的盒套。 采用抽拉的方式从这个盒 套放入和取出书籍,如同
抽屉一样
三、特装书籍设计
2. 特装书盒
• 箱式书盒 箱式书盒是将书籍完全封包起来的书籍包装形式,其结构
比较复杂,对制作工艺要求也比较高
1. 书籍的基本结构
• 精装书籍封面的结构
精装书籍比简精装书籍更精致一些。常见的一些词典,比 如《现代汉语词典》(上海商务印书馆)就是精装书籍。
精装书籍结构比较复杂一些.
封面 书槽
书脊
封面纸板厚 堵头布 飘口
切掉部分
内页厚度 封面厚度 内页大小 精装封面大小
实际设计大小 留包边 15 mm~20 mm 书槽宽度
术形状
三、特装书籍设计
2. 特装书盒
• 裹装书盒
裹装书盒就是用纸或布料将若干块贴面纸板或木板粘连成 一个书籍外包装,将书籍横向包裹后只留下书籍两头露在 外面。各块纸板或木板的宽度根据书籍封面及封底的宽度 及书籍厚度而定,纸板或木板的高度与书籍的高度差不多
三、特装书籍设计
2. 特装书盒
• 裹装书盒 裹装书盒就是用纸或布料将若干块贴面纸板或木板粘连成 一个书籍外包装,将书籍横向包裹后只留下书籍两头露在
三、特装书籍设计
3. 特殊形式内页
• 剪切 剪切就是使用一定工艺将通常所用内页的边缘剪掉若干部
分,使页面具有特殊的轮廓形状
三、特装书籍设计
3. 特殊形式内页
• 共用 共用是在页面上挖出特定形状的孔,或者将某页的轮廓制 作成非矩形的特定形状。这样位于底下的页面的内容就会 从该页被去掉的位置露出,由此形成上、下页面共用某些

很好很全的封面设计教程

很好很全的封面设计教程

空白与留白:在版面中适当留出空白, 可以使版面更加透气、舒适,引导读者 的视线。
层次感:通过调整元素的大小、位置和 颜色,使版面具有层次感,突出重点信 息。
•·
对齐方式:根据需要选择左对齐、右对 齐或居中对齐,使版面更加整洁、有序 。
03
封面设计实战
书籍封面设计实战
总结词
注重文化内涵与艺术性
详细描述
•·
调整亮度、对比度:根据 需要调整图片的亮度和对 比度,使图片更加鲜明、 突出。
滤镜效果:使用滤镜可以 给图片增加特殊效果,如 模糊、锐化、复古等,增 强视觉冲击力。
裁剪与拼接:通过裁剪和 拼接,将图片中的关键部 分突出,强调主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版式布局技巧
版式布局是封面设计的骨架,合理的布 局可以使封面更加美观、易于阅读。
总结词
突出杂志定位与风格
详细描述
杂志封面设计需要突出杂志的定位和风格,通过视觉元素展 现杂志的主题、特色和价值观,吸引目标读者群体。
杂志封面设计实战
总结词
及时反映热点与新闻
详细描述
杂志封面设计需要及时反映当前的热 点和新闻,将最新的信息以视觉化的 方式呈现给读者,提高杂志的时效性 和可读性。
杂志封面设计实战
可持续设计
可持续设计理念将更加受到重视, 封面设计将注重环保、可回收等 可持续性因素,降低对环境的负 面影响。
05
总结与反思
封面设计的总结与反思
封面设计的核心要素
在本次封面设计教程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封面设计的核心要素,包括标题、图像、色彩和 字体等。这些要素在封面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共同构成了封面的视觉效果和吸引 力。
04

图书封面版式设计技巧 完整版

图书封面版式设计技巧 完整版

图书封面版式设计技巧书籍装帧设计是专门的学科,如果展开了说,应该是一本书的内容.因为它绝不仅仅单指图书封面的设计,而是包括开本、纸张、四封、扉页、内文、环衬、护封、页码、印刷、装订等整体塑造图书的过程。

作为文字编辑,当然不以设计为主业,但是,掌握一定的设计知识,有利于与设计人员的沟通,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所编图书的整体风格和品位。

在这里,我无意对设计作理论上的阐释,只想结合文字编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取几个关键的概念,谈点个人体会,希望能够帮助文字编辑对书籍设计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一、这六个字是:点、线、面、黑、白、灰。

1. 点、线、面,是构成设计语言的基本要素。

在设计师眼中,一切空间的存在,都是由点、线、面组成的。

它们互相交织、融合、衬托,形成一种秩序和韵律。

书装设计就是运用点、线、面的天地。

如一个字、一个小的图形就是点,一行整齐排列的字就是线;一个图形是面,一片文字也是面,而面的边缘还是线。

版式设计,纯粹就是运用点、线、面来组织。

2. 黑、白、灰,是指设计作品的明暗关系。

任何视觉艺术,不管其形态多么复杂,变化多么丰富,归结起来,都是在体现黑、白、灰之间的相互关系。

处理得好,看起来就舒服;否则,就会给人以灰暗、杂乱的感觉。

在书籍设计中,处理好黑、白、灰的关系尤为重要。

3. 点、线、面与黑、白、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一种形态的不同表述方式。

比如在一块版面上,字块的地方由密集的线组成,构成灰面,插图或重标题形成了黑,四边就形成了白。

一个版式设计的好坏与否,很大程度在于这几个关系处理得如何。

4. 版式设计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方便读者阅读,它能与文字内容很协调,对理解内容有帮助,使人阅读时感到很舒服;但它又不越位,似乎并不存在,不会影响人的阅读过程和情绪。

版式的技巧在于看不出技巧,而不是独立于文字之外,让读者突出地感受到它。

版式设计的关键在于运用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协调手段,调整好版芯和四边空白的比例,选用适当的字体和行距。

书籍装帧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

(五)蝴蝶装、包背装——册页书籍形态 蝴蝶装、包背装都是单面印刷,一版一页; 两者区别在于装订形式不同,前者是版心装订;后者 是版边装订。 (六)线装 ——近代“国装” 出现于北宋末年,清代奉为独具民族特色的“国装”。
三、书籍装帧的基本特征与设计要求
(一)功能性——传播、阅读 (二)从属性——要求设计从属书的内容、情节、气质; 书的消费群体;出版目的、制作工艺 (三)形象性——将抽象的书籍内容物化为立体和平面 的存在形象,使欣赏者由外观、内页和内容等形成审美 整体 (四)时代性——审美观念与工艺制作要有时代气息 (五)个性化——体现设计主体的意识、风格
(三)卷轴装——我国历史上应用最久的书籍形态 始于周,盛于隋唐,沿用至今。常有帛书和纸书。 (四)旋风装、经折装----由卷轴向册页过度的书籍形态
1.经折装,源于佛教经折,装帧形式是将一幅长条书按一 定的宽度,沿书文版面间隙,均匀的一正一方地折叠成长方形, 然后在首位粘上厚纸制成封面。
2.旋风装,指选用一张比书页略宽的长条厚底版,而后把 书写好的书页鳞次相错地粘裱在底版上,首页单面书写,白面 向上形成扉页式,其它书页均两面书写,成卷式收藏。
更加明显。
第一课|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基本概念 功能
分类和构成 起源简述 印刷术
思考题、作业
一、概念: 书籍:通常指“成本的著作”,即装订成册的著作。 装帧:装,指束和饰,束之以免错乱;饰之以为美观。
帧,指书幅、画幅或页幅的数量、大小、是一个量词。 书籍装帧:是将一定数量、大小的书幅或画幅,通过装饰手法美化,并把它们整齐捆系或装订成册的艺术过程。也可简称 为书装或书装艺术。
四、书籍装帧的形式美原理 (一)点线面的构成原理——分割、穿插、组合 (二)色彩构成原理——对比、调和 (三)材料美的原理——材料的视触觉原理

获奖书籍装帧设计作品欣赏

获奖书籍装帧设计作品欣赏
卓越仅售21.8元
2021/5/27
26
2021/5/27
27
2021/5/27
28
2010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诗经》
《诗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向熹译注,设计者是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编室首席美术编辑刘晓翔。“用现代手法包装古代经典,为读者阅读 《诗经》留下想象空间”是刘晓翔的设计思路。 采用了中国传统线装书放置于牛皮纸匣中的创意,典雅、质朴,整体设 计既有现代书籍包装的简洁灵动,又传递出中国文化的传统韵味。以黑 色与棕色构成设计的主色调,整体感觉端庄、质朴、简洁 。
2021/5/27
23
2021/5/27
24
2021/5/27
25
2008年度“世界最美的书”特别制作奖:《蚁呓》
设计:朱赢椿,作者:朱赢椿 图、周宗伟 文,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年9月1日
《蚁呓》是一本图文并茂且充满探索精神的实验性图书。作者朱赢椿绘制 的大量插图新颖别致,合著此书的作者周宗伟所配写的文字简练而富有哲 理。
2021/5/27
9
2021/5/27
10
2021/5/27
11
200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金奖:《曹雪芹风筝艺术》
设计:赵健工作室,作者:孔祥泽、孔令民、孔炳彰供稿,北京工艺美术出版 社整理,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类别:艺术,出版时间:2004-03-01 《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除了本身的学术、艺术、历史、文化价值外,图书的 整体书籍艺术设计是最引人注目和值得称道的。书籍设计理念的新颖、独特, 装帧形式的古朴、典雅,以及书籍整体凝聚在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典艺 术美,是获得“世界最美的书”称号的主要原因和决定性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书籍装帧形式
8. 平装 随着铅印技术与照相制版的出现,平装在保留着线装的基本特征 的基础上,将单张印刷折叠改为单张双面印刷。
9.精装 精装与平装的区别在于:精装采用硬质封面,外加护封、函套等。
概述
(三)书籍包装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书籍包装设计的任务 1) 可读性 ---实用原则 这是书籍装帧艺术的基本任务,也是书籍装帧艺 术的出发点和终点。其包括字级大小、字体选用、行 栏编辑、图文配置、印刷部分与非印刷部分的色彩反 差 以及纸张厚度、纤维方向与装订口之间的关系。
2.抽象多以点、线、面等几何图形、 色块来表现书籍的内涵。
二、书籍结构
(三)护 封
3.封底是封面的延
续。一般在封底上延续 封面的色彩、图形等, 在视觉传达上具有连续 性和完整性。封底的设 计,以简洁为原则。以 封面为主,封底为辅, 以表现出和谐有秩序的 美感
二、书籍结构
(四)内 封
内封是指被护封
设计必须紧紧围绕书籍的内容加以装饰,以 符合书籍内容的风格,体现书的内涵。
二、书籍结构
(三)护 封
前勒口--封面--书脊--封底---后勒口。
1.勒口 又称折口,是指平装书的封 面和封底或精装书护封的切 口处多留5cm-IOcm的空白纸 张,而且沿书口向里折叠的 部分。勒口上有时印有内容 提要或书籍介绍、作者简介 等。勒口有前勒口与后勒口 之分。
5.蝴蝶装 蝴蝶装盛于宋,以版式的中缝折叠,以糨糊粘
贴折背而形成书脊,因形似蝴蝶展翅,故称蝴蝶装。
概述
(二)书籍包装艺术的发展历程
6.包背装 将书页正折版心对着书口,切口向着 书脊。在书脊处打孔,以纸捻装订。
7.线装 与包背装同,只是以线绳装订且装帧 考究。线装始于北宋末年,盛于清代。
概述
(二)书籍包装艺术的发展历程
概述
(三)书籍包装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2)艺术性---美观原则
利用装帧艺术语汇来提高读者兴趣、扩展书籍的精神特性。通过书籍
封面、环衬、扉页、内文版式、以及插图、色彩、造型来共同参与完成。 3) 广告性---合理原则 就是要把书籍介绍给需这本书的读者。 这一点由封面、封底、书脊来完成。 4) 成本观---经济原则
书籍装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书籍装帧设计工作者, 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修养。
概述
( 一)书籍包装设计的概念
书籍包装设计的目的
通过对书籍的开本、版式、篇章结构、插 图、封面、护封、材料、工艺等设计、组织、 策划,准确、生动、形象、艺术地表达书籍 的精神,使书籍的功能与形式统一和谐。
连接封面的称前勒口; 连接封底的称后勒口; 勒口的长度十分重要, 如果太短,很可能在 翻 阅过程中卷翘,造成使用的 不便。
二、书籍结构
(三)护 封
2.封面
封面设计的方法丰富多样。根据表 现风格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设计 方法与表现手段。常用的设计表 现方法为具象与抽象两大类。
1.具象多以写实、归纳、等绘画和 摄影形式;
书籍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系列课程
书籍包装设计
本讲主要内容
第一章 概 述
1. 书籍包装设计的概念 2. 书籍发展历程 3. 书籍包装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第二章 书籍结构
1. 开本 2. 函套 3. 护封 正文 8. 插图
4. 封面 5. 环衬
6. 扉页 7.
一、 概 述
( 一)书籍包装设计的概念
书籍包装设计或称书籍装帧设计,即是书籍 整体形式设计。 它涉及到从手稿到成书过程中的 每一个环节。
包裹着的部分。 内封以坚硬纸板, 外裱糊织物、皮 革、特种纸等材 料,表现出高雅、 朴素、厚重等肌 理效果,其设计 简洁、单纯。
二、书籍结构
概述
(二)书籍包装艺术的发展历程
1.简牍 简,即竹片;牍,即木片。
概述
(二)书籍包装艺术的发展历程
以绳子依次简牍自商朝末年至 东晋。
概述
(二)书籍包装艺术的发展历程
2.卷轴装 卷轴装是我国使用最久的书籍形态。卷轴始于帛书。纸张发明后, 因价格低廉,以纸代帛。卷轴装始于周代,盛于唐。
书籍包装设计
二、书籍结构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开本 函套 护封 内封 环衬 扉页 正文 插图
二、书籍结构
(一) 开 本
开本是指书籍幅面 大小。一张全开的印 刷用纸切成幅面相等 的若干张,这个张数 为开本数。开本的绝 对值越大,开本实际 尺 寸 愈 小 。 如 32 开 即 为 全 开 纸 切 成 32 张 等 大 的 开 本 , 16 开 即 为 全 开 纸 切 成 16 张 等 大
3.旋风装 旋风装是将单张书页按顺序粘在卷的右边,收藏时自右向左卷起。 展开时所有的书页向右翻卷。旋风装具有册页的特征,但外形仍是 卷轴装的形式。
概述
(二)书籍包装艺术的发展历程
4.经折装 受佛教经书的启发,对卷轴形式的改良。将单
张书页进行等距离的正反折叠,正反都可以印上文 字。以厚纸板粘贴首尾,方便阅读与收藏。
的开本,依此类推。
二、书籍结构
(一) 开 本
二、书籍结构
(二) 函套
函套是以纸质或木质板
材制作成的盒、箱状, 用于书籍保护,便于 书籍收藏的一种包装 形式。
二、书籍结构
(二) 函套
二、书籍结构
(三)护 封
护封是包裹在书籍的最外层,是书籍的外貌、
书的脸。它担负着介绍书名,出版社、作者以及 衬托书籍内容的作用。
概述
(二)书籍包装艺术的发展历程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几千年来书籍 记载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传播着人类的文 化思想,对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起着重 要的作用,而书籍包装艺术的发展则体现
了人类对美的追求。
概述
(二)书籍包装艺术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书籍,可以追溯到人 类的远古时代。当人们将文 字、符号依附在兽骨、兽皮、 青铜、陶器等材料上时,可 以说书籍的雏形也就出现了。
概述
(三)书籍包装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2.书籍包装设计的要求
1)恰当而有效地表达书籍内容。 设计者应事先对书籍的内容、作者意图和读者范围尽可能有一个详尽的 了解。设计要与书籍内容、书籍种类及写作风格相符合,做到形式与内容一 致。 2)考虑到读者对象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民族也域的不同需要和使 用方便,照顾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欣赏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