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竞赛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附答案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试卷(总分106分)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40分)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 B )的评论。
A.钟嵘对陶渊明 B.苏轼对王维C.欧阳修对李白 D.王国维对苏轼2、多音字因词义不同而读音不同的一组是( D )A、抹黑抹杀抹布抹墙转弯抹角B着手穿着着急着迷一着不慎C、星宿住宿宿愿宿将三天两宿D和棋和牌和面和药曲高和寡3、关于《三国演义》,正确的一项是( A )A.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张飞字翼德。
B.“三英战吕布”,“三英”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
C.“桃园三结义”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
D.杨修是孙权手下的谋士。
4、三更指的是半夜子时,那五更指的是( C )A晚上11点——1点B晚上1点——3点C凌晨3点——5点D凌晨5点——7点5、“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B )A、诗歌B、音乐C、小说D、散文6、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湖北的一项是(C)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7、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贵族生活的是( A )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8、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D )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庄9、宋词和元曲中分别有“词牌”和“曲牌”,下列各项中属“曲牌”的是(C )A、浪淘沙B、水调歌头C、天净沙D、西江月10、下面四句诗中,反映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A )A、箫鼓追随春社近B、闲来垂钓碧溪上C、沙场秋点兵D、零丁洋里叹零丁11、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C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A、121岁B、131岁C、141岁D、151岁12、我国四大发明中,与宗教有关的是( C )A、指南针B、造纸术C、火药D、印刷术23、通常人们在信尾写上“此致敬礼”,这个“此”是指( A )A、信的内容B、写信人的谦称C、代指后面的敬礼D、礼貌用14、下列短语依次属于哪种类型,选出正确的一项( C )色彩缤纷巍峨挺立激动不已交头接耳A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B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并列短语C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后补短语并列短语D偏正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15、下列句子主干找正确的请选出来( B )A我家的猫最怕陌生人。
七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七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张冠李戴B. 黄梁美梦C. 一愁莫展D. 一诺千斤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请问“鹳雀楼”位于今天的哪个省份?A. 山东B. 河南C. 陕西D. 山西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风,轻轻地吹过。
C. 月光如水,洒在窗前。
D. 落叶纷飞,秋意渐浓。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其中“婵娟”指的是()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太阳5.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请问“白帝城”位于今天的哪个省份?A. 四川B. 湖北C. 湖南D. 江西6.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一箭双雕(形容做事一举两得)B. 画蛇添足(形容做事多余)C. 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D. 破釜沉舟(形容决心很大)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请问“春晓”的意思是()A. 春天的早晨B. 春天的傍晚C. 春天的夜晚D. 春天的中午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月,冬天的雪。
B. 风,轻轻地吹过。
C. 月光如水,洒在窗前。
D. 落叶纷飞,秋意渐浓。
9.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请问“静夜思”的意思是()A. 在夜晚安静地思考B. 在夜晚安静地读书C. 在夜晚安静地写诗D. 在夜晚安静地睡觉10. 下列成语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A. 一视同仁(形容对待人平等)B. 一诺千金(形容说话算数)C.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形容说话算数)D. 一马当先(形容做事积极)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有答案)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A.篆书、甲骨文、金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B.甲骨文、金书、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C.甲骨文、金书、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D.金书、甲骨文、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草书。
2.《标准化现代汉语教程》规定,“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是以()语音为标准音,以()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A 南京南方B 北京北方C 天津北方D 杭州南方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潜(qiǎn)移默化半明半昧( mèi ) 摇摇欲坠(zhuì) 汹涌湍(tuán)急B.情不自禁 ( jīng ) 热泪盈眶 (kuàng) 栩(xǔ )栩如生挥洒淋漓( lí)C.遥遥对峙 ( zhì ) 风靡(mí)全国日渐高涨(zhàng) 精神抖擞(shǒu)D.脍炙( zhì )人口晶莹剔( tī)透相得益彰( zhāng) 初生之犊 (dú)4.将(1)任长霞(2)洪战辉(3)季羡林(4)丛飞等人物的姓氏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1)(2)(3)(4) B.(4)(2)(3)(1)C.(3)(2)(4)(1) D.(2)(1)(3)(4)5.多音字因词义不同而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A.抹黑抹杀抹布抹墙转弯抹角 B.着手穿着着急着迷一着不慎C.星宿住宿宿愿宿将三天两宿 D.和棋和牌和面和药曲高和寡6.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山清水秀衔冤错勘津贴 B.良秀不齐眈误狼藉暮霭C.烦燥蒿莱枭鸟厮守 D.报怨像貌惊愕昧心7.选出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A.假如不愿走向深渊,就让我们走向广阔;假如不愿座享其成,就让我们勤勉奋争。
B.一般人若能缜密地观察,也可能有超越专家的见解。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题和答案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题和答案一、诗歌鉴赏题目1:下面这首诗是谁的作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李白答案:D. 李白题目2:下面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A. 王安石B. 苏轼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B. 苏轼二、文学常识题目1:下列哪部作品是《红楼梦》的前六十回?A. 甄嬛传B. 西游记C. 水浒传D. 金瓶梅答案:C. 水浒传题目2:下面哪一个不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A. 唐僧B. 孙悟空C. 猪八戒D. 白素贞答案:D. 白素贞三、古代文言文题目1: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受到重视和尊敬?A. 掌上明珠B. 风华绝代C. 水落石出D. 面如凤毛答案:A. 掌上明珠题目2: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事情像大海里的珠宝一样显露出来?A. 掌上明珠B. 风华绝代C. 水落石出D. 面如凤毛答案:C. 水落石出四、现代文阅读题目1:下面哪个选项最能概括出下文的主题?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缺乏时间与他人建立真正的联系。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肤浅。
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A. 社会节奏的加快B. 社交媒体的兴起C. 人际关系的变化D. 面对面交流的消失答案:D. 面对面交流的消失题目2:下面哪个选项最能体现出下文的立场?近年来,网络小说越发盛行。
然而与此同时,传统文学的地位也受到了冲击。
不少人认为,网络小说的产生对传统文学构成了威胁。
A. 网络小说的盛行B. 传统文学的地位C. 网络小说的威胁D. 人们的观点答案:C. 网络小说的威胁以上是初中语文知识竞赛题目和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生语文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初中生语文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在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中,知识竞赛是一种常见的形式,通过参加竞赛,学生可
以巩固所学内容,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下面是一些基于初中语文知识的竞赛题目及答案,供同学们参考。
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 他像一只蝴蝶般飞奔过
来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乘一叶扁舟,飘荡在江水之上 D. 他手里拿着一把伞
答案:A
2.句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D. 倒装
答案:A
3.下列诗句中,属于五言绝句形式的是() A. 岁岁金河复玉关 B. 白日
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风吹柳花满店香答案:B
填空题
4.“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西湖歌舞几时休
5.“日照香炉生紫烟”中“香炉”指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插着香烟的香炉
简答题
6.请简要解释什么是对仗?举例说明。
7.请简述词、句、段之间的关系。
完成句子
8.“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
”(续写)
答案:君子好逑。
9.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坚持______不动摇,_____不偏废。
答案:马克思主义;伟大复兴
以上就是一些初中生语文知识竞赛的题目及答案。
希望同学们通过参加这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竞赛,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更上一层楼,拓展自己的视野,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附答案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附答案初中语文知识竞赛试卷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40分)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XXX对XXX的评论。
2、多音字因词义不同而读音不同的一组是和棋和牌和面和药。
3、关于《三国演义》,正确的一项是XXX字XXX,XXX字XXX,XXX字翼德。
4、三更指的是半夜子时,那五更指的是凌晨五点——七点。
5、“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音乐。
6、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湖北的一项是《三国演义》。
7、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贵族生活的是《红楼梦》。
8、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三打祝家庄。
9、宋词和元曲中分别有“词牌”和“曲牌”,下列各项中属“曲牌”的是天净沙。
10、下面四句诗中,反映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箫鼓追随XXX近。
11、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141岁。
12、我国四大发明中,与宗教有关的是火药。
13、通常人们在信尾写上“此致敬礼”,这个“此”是指信的内容。
14、下列短语依次属于哪种类型,选出正确的一项: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后补短语并列短语。
15、下列句子主干找正确的请选出来:我家的猫最怕陌生人。
(主干:猫怕人。
)B、XXX突然遭遇了一场巨大的变故。
C、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卓越性。
D、谁没有见过那些既不大也不小、令人哭笑不得的场景呢?16、B17、A18、A19、A20、C21、《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最早的白话小说。
22、唐宋八大家中,有两位是唐代的,分别是XXX和XXX。
23、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书》和《五经》,其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和《易经》。
24、《论语》中有很多成语至今仍在使用,比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等。
25、“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XXX对《史记》的赞誉。
26、唐代的“大小XXX”指的是XXX、XXX、XXX和XXX。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语文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3分)1.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A.篆书、甲骨文、金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B.甲骨文、金书、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C.甲骨文、金书、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D.金书、甲骨文、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草书。
2.《标准化现代汉语教程》规定,“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是以()语音为标准音,以()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A 南京南方B 北京北方C 天津北方D 杭州南方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潜(qiǎn)移默化半明半昧( mèi ) 摇摇欲坠(zhuì) 汹涌湍(tuán)急B.情不自禁 ( jīng ) 热泪盈眶 (kuàng) 栩(xǔ )栩如生挥洒淋漓( lí)C.遥遥对峙 ( zhì ) 风靡(mí)全国日渐高涨(zhàng) 精神抖擞(shǒu)D.脍炙( zhì )人口晶莹剔( tī)透相得益彰( zhāng) 初生之犊 (dú) 4.将(1)任长霞(2)洪战辉(3)季羡林(4)丛飞等人物的姓氏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1)(2)(3)(4) B.(4)(2)(3)(1)C.(3)(2)(4)(1) D.(2)(1)(3)(4)5.多音字因词义不同而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A.抹黑抹杀抹布抹墙转弯抹角 B.着手穿着着急着迷一着不慎C.星宿住宿宿愿宿将三天两宿 D.和棋和牌和面和药曲高和寡6.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山清水秀衔冤错勘津贴 B.良秀不齐眈误狼藉暮霭C.烦燥蒿莱枭鸟厮守 D.报怨像貌惊愕昧心7.选出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A.假如不愿走向深渊,就让我们走向广阔;假如不愿座享其成,就让我们勤勉奋争。
B.一般人若能缜密地观察,也可能有超越专家的见解。
2023年全国初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23年全国初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
案
第一题
问: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指的是哪四位?
答:杨贵妃、王昭君、貂蝉、西施。
第二题
问:《红楼梦》是谁的作品?
答:《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作品。
第三题
问: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哪些?
答: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第四题
问: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答:李白是唐朝的诗人。
第五题
问:古代文学作品《论语》是谁的著作?
答:《论语》是孔子的著作。
第六题
问: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哪四种?
答: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第七题
问: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指的是哪四位?
答: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指的是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贵妃。
第八题
问:元曲是哪个时期的文学作品?
答:元曲是元代的文学作品。
第九题
问:唐诗是哪个朝代的文学作品?
答:唐诗是唐朝的文学作品。
第十题
问:《木兰诗》是谁的作品?
答:《木兰诗》是唐代的作品。
以上是2023年全国初中语文知识竞赛的部分试题及答案。
祝贺所有参加竞赛的同学们,希望你们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含有忧伤情绪的诗句是:( c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陶渊明是东晋诗人,名潜,字( c )。
A. 彦和
B .子建
C. 元亮
D .德施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的作者是(c )
A.杜甫
B.白居易
C.孟郊
D.贾岛
4、“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B )的评论。
A.钟嵘对陶渊明
B.苏轼对王维
C.欧阳修对李白
D.王国维对苏轼
5、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
A、木兰诗
B、琵琶行(A)
6、关于《三国演义》,正确的一项是( A )
A.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张飞字翼德。
B.“三英战吕布”,“三英”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
C. “桃园三结义”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
D.杨修是孙权手下的谋士。
7、下列哪一项比喻不尽恰当( C )
A.日记:心的轨迹,撷取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B.词典:知识的海,学问的帆,书山上跋涉的樵夫。
C.笑:你是美的姐妹,你是艺术家的娇儿,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D.浪花: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8、下面四句诗中,反映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A )
A、箫鼓追随春社近
B、闲来垂钓碧溪上
C、沙场秋点兵
D、零丁洋里叹零丁。
9、下面是有趣的成语之最,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
B、最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C、最大的被子-——幕天席地
D、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1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A、小明学习很不认真,总是心无旁骛。
.....
B、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
....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出现的革命年代。
C、我们应该恪尽职守
....的认真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D、公交系统要认真学习李素丽的精神,以免重蹈覆辙
....。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海明威曾以“冰山”来比喻创作,意即作者只需写出事物的八分之一,其余部分应留给读者去想象。
B.能否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C.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D.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12 、“用典”是古诗常用的手法,可以使表达更委婉、含蓄,下列句子中没有用典的一句是( C )
A、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13、下列对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其中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主要要素。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B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说明、议论、抒情、叙述、描写。
C、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因此,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生命。
D、新闻又叫消息,及时准确是消息的生命,一篇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和背景五个部分。
14、我们常说"隔着门缝看人”,当我们隔着门缝看人时,看到的人:(B)
A、比原来扁了
B、和原来一样
C、比原来宽了
15、“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 (B)
A、格林童话
B、安徒生童话
C、伊索寓言
16、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B)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
17、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而远嫁匈奴单于,是因为: (B)
A、王妃对她的陷害
B、画师歪曲她的形象
C、大臣说她的坏话
18、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 (C )
A、渔夫
B、皇后
C、王子
19、“卧薪尝胆”说的是:(D)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
20、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 (A)
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
B、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C、善于掩盖事物本质
21、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 (B)
A、吴国
B、楚国
C、越国
D、齐国
22、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 ( C)
A、人参
B、冬虫夏草
C、灵芝(
23、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D )
A、华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庐山
24、《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 (B )
A、甘肃
B、新疆
C、青海
25、“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 ( B)
A、刘备
B、诸葛亮
C、司马光
D、司马迁
26、"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 A)
A、西厢记
B、牡丹亭
C、桃花扇
27、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C)
A、驾车
B、骑马
C、奔跑
D、飞行
28、"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 ( B)
A、历史研究
B、风水勘探
C、政治事件
29、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 ( B )
A、智慧女神
B、爱神和美神
C、自由女神
30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C )
A、杨玉环
B、貂蝉
C、赵飞燕
D、西施
二、古诗文默写(共30题,每题1分)
1. ,钟山只隔数重山。
——《泊船瓜洲》王安石
2.晓看红湿处,。
——《春夜喜雨》杜甫
3.身无彩凤双飞翼,。
——《无题二首》李商隐
4.至今思项羽,。
——《夏日绝句》李清
5.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6.抽刀断水水更流,。
——《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7.曾经沧海难为水,。
——《离思五首》元稹
8.山际见来烟,。
——《山中杂诗》吴均
9.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刘禹锡
10.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11.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2.水何澹澹,。
——《观沧海》曹操
13. ,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王维
14.无限山河泪,!——《别云间》夏完淳
15.云横秦岭家何在?。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16.烽火照西京,。
——《从军行》杨炯
17. ,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李白
18.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关雎》诗经
19.酒困路长惟欲睡,。
——《浣溪沙》苏轼
20.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杜甫
21.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破阵子》晏殊
22.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陆游
23.鸡声茅店月,。
——《商山早行》温庭筠
24.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25.物是人非事事休,。
——《武陵春》李清照
26.人不寐。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27.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望江南》温庭筠
28.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飞来峰》王安石
2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李煜
30.天街小雨润如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三、写作;(40分)
任选一个:
1、那一幕我被震撼了
2、那句话在耳畔回响
3、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