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养猪舍建筑设计

合集下载

低位微生物发酵床养猪舍的设计与应用

低位微生物发酵床养猪舍的设计与应用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 0 1 6 , 3 8 ( 3 ) : 6 8  ̄7 2
Am 0 Ac s& Bi 0 t i c R s 0 r s
低位微 生物发酵床养猪舍的设计与应用
刘 波, 蓝 江林 , 余文权 , 黄 勤楼 , 陈倩 倩 , 王阶平 , 陈 华, 陈 峥 , 朱 育菁 , 潘 志针
肥, 达 到养 猪 污染 治 理 的 目的 。
关键词 : 低位微生物发酵床 ; 污染 治 理 ; 漏 缝 地 板
中图 分 类 号 : S 8 2 8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8 3 7 6 ( 2 0 1 6 ) 0 3 — 0 0 6 8 — 0 5

De s i g n a nd App l i c a t i o n o f A S e pa r a t e d Fe r me nt a t i o n Be d Pi g g e r y f o r Pi g Ra i s i n g
LI U Bo ,LAN J i a n g l i n,YU We n q u a n,HUANG Qi n l o u,CHEN Qi a n q i a n,WANG J i e p i n g, C HEN Hu a,CHEN Zh e n g ,Z HU Yu j i n g ,P AN Z h i z h e n
r i a l s . Th e ma t t r e s s ma t e r i a l i s mi x e d wi t h mi c r o b e s t a r t e r ,a n d t h e n 1 a i d i n t h e f e r me n t a t i o n b e d wi t h p l o wi n g ma —

发酵床制作探讨 (12)

发酵床制作探讨 (12)

金宝贝发酵床操作规程一、基础建设1、猪舍的建设:发酵床养猪猪舍的建设十分重要,可以在原建猪舍的基础上稍加改造就行,一般要求猪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南北可以敞开,通常每间猪圈净面积约20 m2(可根据具体情况调节,但猪舍以不低于10m2为宜),可饲养肉猪15头左右,猪舍墙高3m,屋脊高4.5m,屋面朝南面的中部具有可自由开闭的窗子,这样可使猪舍内部的微生物更适宜地生长繁殖,利于发酵。

北侧建自动给食槽,南侧建自动引水器。

2、发酵床建设:发酵床分地上和地下两种方式,地下式发酵床应该下挖50公分左右,铺上垫料后与地面平齐,地上的则需要在周围砌矮墙。

发酵床用土地面即可,既省钱又能通气,但如果老圈舍已是水泥地面,一时又不想废掉,可暂时保留,但时间一长(一般是几个月后)面积过小的圈舍可能积水,此时可采取在底部打洞通气、将过湿部分垫料清出晒干、添加干燥锯末垫料等应急措施。

圈舍一般应尽量做成封闭式。

北方应注意避免下雨天将圈舍弄湿,南方应注意地下水不能渗入床内。

地基过湿的应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

二、建床注意事项1、菌剂用量:20㎡猪圈(15头猪左右,)用金宝贝发酵助剂2公斤,先将1.6公斤一次性撒完,其余作增补用。

猪圈面积不能小于10㎡,养猪密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因粪尿积累超负荷而停止发酵。

2、如何稀释:金宝贝发酵助剂应与米糠(或玉米粉,或麸皮),按菌剂:米糠(或玉米粉,麸皮)=1:5以上的比例均匀混和稀释(新鲜米糠的营养效果优于陈旧米糠),再均匀撒入锯末中,有条件的可适当喷撒浓度为5%左右的红糖水到米糠菌剂混和物中。

3、锯末用量:面积20㎡、垫料厚度不低于50厘米的标准圈,锯末总用量约10立方米。

太薄导致不发酵,太厚则可能导致内部升温太高太快。

发酵助剂可一次性均匀撒入全部垫料中,也可分3-4层局部性集中撒入。

尽量用干燥老锯末,新鲜锯末等垫料最好晒干后入床(紫外线还能消毒,防止皮肤过敏),如发酵床垫料过于干燥而且起扬尘导致影响猪的呼吸,此时可在表面喷少量清水或红糖水,床的内部垫料一般情况下不宜加水加湿,一段时间后随着粪尿增多自然会形成合适湿度。

发酵床养猪法技术及管理要点

发酵床养猪法技术及管理要点

合《 畜禽饮用水水质》 标准。远离铁路 、 公路、 城镇、 居 民区和公 共场所 50m 以上 , 离屠 宰场 、 产 品 0 距 畜
加工 厂 、 垃圾 及 污水处 理场 150m 以上 。 0
1 1 猪场 建筑 .
2 发酵床 的制作
2 1 发 酵床 制作 的原则 .
设施 应按 生活 管理 区 、 产 区和 隔 离 区三 个 功 生 能 区布置 , 生产 区按 夏 季 主导 风 向布 置在 生 活 管 理
等; 生产区内主要包括育肥猪舍及防疫消毒设施 ; 隔 离区包括兽医室、 隔离舍等。场 内道路应分保育猪 为 0 3~ . . 0 8m /
头, 一般按 0 5m / 计 算 ; 肥 猪 0 8~15m / . 头 育 . .
污道 , 互不交叉 。道路要求防水 防滑。生活管理 区
发酵 床 养 猪法 与传 统 养 猪法 相 比 , 发酵 床 养 猪 法 主要有 五个 方面 的优点 : 一是 猪舍易 建 , 是节 能 二 增 效 , 是生态 环保 , 三 四是 发 酵 床 养猪 增 重 快 , 是 五
安 全放 心 。
c 深 5c 与饲 喂 台相连 的是发 酵 床 , m, m) 宽度 5 5~ .
和隔离 区应分别设置通 向场外的道路。 猪舍一般为 东西走向、 东西向偏南或偏北不超过3 。保持猪舍 0。 纵 向轴 线 与 当地常 年 主导 风 向呈3 。~ 0 角 。 0 6 。 两排
[ 收稿 日 ] 2 1- 3 期 0 1 82 0 [ 作者简介] 霍永智( 97一 , , 1 6 ) 男 陕西榆林人 , 本科 , 高级畜 牧师 , 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1 场址建设
1 2 场 址选 择 .
应 符合 当地 土地利 用发展 规划 和村镇 建设 发展 规 划 的要求 。选在 地势 高燥 、 平坦 、 背风 、 向阳处 , 不 占或少 占耕 地 , 丘 陵 山地 建 场 时 , 尽 量 选 择 阳 在 应 坡, 坡度 不得 超过 2 。电力 可 靠 , 源充 足 , 质符 O, 水 水

发酵床养猪猪舍建筑图纸

发酵床养猪猪舍建筑图纸

过道宽120cm
门 食槽
纵 向 通 风
地窗15*15cm 余水导流台
两边食槽
纵 向 通 风
水泥砖墙
地上式:双列育 肥猪舍
天窗
过道宽1.2m

屋檐 高3.5米
地窗
食槽
圈舍跨度4.5-5.5m
垫料50-60cm垫料Fra bibliotek后窗后窗 过道
后窗
后窗
上面自动饮水器, 下面建余水导流台
食槽
长700-8000cm
全部地上式建设: 猪舍结构(单列或双列均可)
双列式育肥猪猪圈建筑图 (也可单列)
屋顶正中安装天窗 屋顶隔热双层夹心结构
4 米 3.5 米 0.5-0.6 米 4米 过道1.2米 高度: 正负0
育肥猪双列式猪场
棚顶,夹心面包式
立柱
水泥砖墙
地窗
育肥大棚俯视图
钢筋
宽450cm
长750cm
两边食槽
纵 向 通 风

实用发酵床养猪技术

实用发酵床养猪技术
·3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65000 河北省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刘素梅
1 发病原因 1.1 秋末冬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多发季节。在白菜、 萝卜、菜花、圆头菜、芥菜叶及甘薯藤和玉米秆等茎叶 中,含有数量不等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特别是施用化 肥的作物中含量更多。若遇霜冻,霉烂变质、枯萎及小 火闷煮时,可促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被绵羊采食 可发生中毒。 1.2 亚硝酸盐还可以在绵羊消化道中形成。由于消化 机能紊乱,可能出现胃酸过少而利于硝酸盐还原菌大量 增殖,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被吸收后引起中毒。另 外,在瘤胃中亚硝酸盐是硝酸盐还原成氨的中间产物, 若羊大量采食含硝酸盐多的饲料或化肥均可引起中毒。 2 临床症状
3 微生态发酵床养猪的日常管理技术 3.1 微生态圈舍养殖和水泥圈舍养殖基本相同,饲料上没 有特殊区别,在饲养过程当中,由于微生态圈舍,配合饮用 微生物原菌,可大大提高饲料转化率,如每日喂 3 次可 90  ̄ 100 天出栏,如每天喂 2 次,120 天出栏,可节粮 1/3。 3.2 微生态圈舍到处弥漫着有益菌,大大减少了肠道疾病 的发生率,微生态圈舍对猪疾病治疗上都起到了辅助治疗的 作用,不会对猪产生任何毒副作用,如发现猪有疾病可以正 常进行治疗,病猪用药对发酵床不会产生影响,发酵床不可 以直接喷洒消毒剂、抗生素等一切药物。 3.3 发酵床可以连续使用 5  ̄ 7 年,不用清理,每批猪出栏 时,菌床要缺少 10 厘米左右,需把缺少的部分补齐,猪粪 只需每天添埋 1 次,把猪粪集中部分每日按不同位置进行添 埋,不要把猪粪裸露表面,夏季开前后窗进行通风,冬季中 午开天窗排放气体。如发现菌床表面干燥,可以把原菌稀释 液进行表面喷洒。但应注意:①猪的饲养密度,一般每头猪 占地 1.2  ̄ 1.5 平方米。单位面积饲养猪的头数过多,床的 发酵状态就会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猪发生粪尿。②注 意床面不能过于干燥,如过于干燥会导致猪的肺炎,可定期 在床面喷洒活性剂。③入圈生猪事先要彻底清除体内的寄生 虫。④要密切注意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必要时需加活性剂 来调节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以保证发酵能正常地进行。

小型规模猪场生物发酵床母猪舍最佳设计模式

小型规模猪场生物发酵床母猪舍最佳设计模式

母猪 舍 的建 设应 注
特点 ,建议新 建发酵床 母猪舍采用 双列式 比较合 意冬 季 保 暖 和 排 潮 的 问题 ,北 方 多 采 用 砖 混 加 玻 理 ,母猪舍 的跨度 ( 内径) 一般不低 于 1. m,猪 璃 窗结构 。特别是寒 冷地区 ,要在 砖墙 中间加 苯 0 4 舍长度 设计成 2 ~ 0m,猪 舍 的举架 高度 以发酵 板 做 夹 层 或 在 外 墙 贴 一 层 苯 板 ,这 样 的保 暖将 会 0 5
畜 牧兽 医
饲养繁 育
小 型规 模 猪 场 生物 发 酵床 母 猪 舍 最 佳设 计 模 式
陈志 明 ’ ,袁 晓 春 ,万 凤武 ,蒲健 霖 。 ,邹 (. 宁省锦 州市 畜牧技 术 推 广站 ,辽 宁 1辽 玲。 锦 州 1 1 0 ; 2 0 0
2辽 宁省 锦 州 市黑 山县 畜牧 技 术推 广 站 ,辽 宁 黑 山 11 0; . 24 0 3沈 阳洛 东生物 科技 有 限公 司 ,辽 宁 .
床 面 不 低 于 30 32m 为 佳 ,母 猪 舍 发 酵 床 深 度 更 好 。母 猪 舍 房 顶 建 设 应 具 备 泡 沫 ( 板 ) 隔 热 .~ . 苯
为 9 ~ 0 m。 0 1 0e
层 ,做 到 夏 季 隔 热 、 冬 季 保 暖 ,这 是 因为 微 生物
1 母 猪 舍 设 计 的基 本 原 则
进 锦 州 已经 3年 了 ,在 推 广 这 项 技 术 过 程 中锦 州 体 生活 ,根据胎儿发 育阶段 ,给予 不 同的生活方 市 畜牧 技 术 推 广 站 结 合 锦 州 地 区 的 实 际 情 况 ,对 式 ;保 育 仔 猪 应 尽 量 考 虑运 动 空 间 、 充 足 饮 水 和 该 技 术 进 行 了深 入 的学 习和 研 究 , 总 结 出 了… 套 尽 早 补 料 等 。

发酵床猪舍的改良设计与应用效果

发酵床猪舍的改良设计与应用效果

发酵床猪舍的改良设计与应用效果
为了提高猪舍养殖的效益,发酵床设计成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发酵床可以提高猪舍环境的卫生状况,减少氨气和其他有害气体的产生,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从而增加养殖效益。

本文就发酵床猪舍的改良设计与应用效果进行阐述。

一、设计及改善要点
1、发酵床设计:在传统的猪舍中,使用水泥地面直接放置瘤胃发酵后的料堆,形成发酵床。

此设计的问题是,无法排放产生的氨气气体,影响猪的健康。

改良设计方案是使用复合材料、泡沫、塑料等材料制成局部高度不同的板状垫。

2、良好通风:猪舍的通风速度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气体积聚,还可以保持猪舍内的温度。

发酵床的位置要选在通风而不过于寒冷的区域。

3、保持湿润:发酵料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过干或过湿都会影响发酵效果。

可以通过添加稻草、秸秆等垫子,并在料堆表面喷洒适量的水来控制湿度。

4、周期翻动:发酵床中的猪粪、尿液等垃圾需要不断翻动,以便均匀发酵。

每个周期至少需要翻动一次,严格控制床内温度。

二、应用效果
1、干净猪舍环境:通过使用发酵床,氨气、硫化气和甲烷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猪舍内部环境更为干净整洁。

2、节能:发酵床中的有机物质在发酵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可利用此热能对猪舍进行加热。

此外,发酵床还可以节省大量农药和肥料的使用,减轻生态环境压力。

3、增加产量和品质:发酵床可促进猪粪的有效分解,使之变成有益的肥料,提高猪肉和饲料的品质,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

总之,发酵床猪舍的改良设计与应用效果对猪舍的健康、环保和经济效益都有着显著的提高,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发酵床养猪猪舍建造要求

发酵床养猪猪舍建造要求

发酵床养猪猪舍建造要求与图纸发酵床养猪技术要点—猪舍建造要求彻底解决养猪场粪便污染问题,技术人员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已开发出原生态养猪新技术,该技术在近3年的示范推广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原生态猪舍建造和猪舍改造的经验介绍如下:猪舍建造的基本原则:规范的原生态猪舍一般要求通风采光良好,呈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南北可以敞开,采光充分,通风良好。

冬季寒冷地带猪舍北面墙体厚度为24厘米(另外加保温层)或37厘米(中间加珍珠岩)。

一般床面距屋梁高度3.5米为宜,屋梁距屋脊高度1.5米。

发酵床结构:发酵床为深80厘米~100厘米的池子。

它的面积为栏舍面积的70%左右,余下面积应作硬化处理,成为硬地平台,供生猪取食或盛夏高温的休息场所料槽结构:料槽内部结构似梯形,上口宽35厘米~40厘米,下口宽20厘米,高10厘米,上口的外沿略高于内沿,下口要圆滑,不要有死角。

饮水和排水:管道要用无毒的材料,乳头饮水器要在整个管道的最低处,每20头猪安一个自动饮水器,距地面距离为10厘米左右。

饮水台呈斜坡状,饮水处低,靠近床面处高,并在低处有管道向舍外排水。

圈舍护栏:护栏分内护栏和外护栏,内护栏指在发酵床上的护栏,其高100厘米,在水平线上80厘米、在水平线下20厘米;外护栏高70厘米,最低处距水平线10厘米,最高处距水平线80厘米。

外护栏要以挂钩连接,这样可以省去猪圈小门。

------注意在猪场中建设一到两栏隔离栏隔离栏远离发酵床栏舍,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病猪,及时进行隔离饲养,观察并及时治疗-----发酵床猪舍的建造模式地上槽模式就是将垫料槽建在地面上,垫料槽底部与猪舍外地面持平或略高,硬地平台及操作通道须垫高50-100cm(见图2-2),保育猪50cm左右、育成猪100cm左右,利用硬地平台的一侧及猪舍外墙构成一个与猪舍等长的长槽,并视养殖需要中间由铁栅栏分隔成若干圈栏,以防止串栏(见图2-3)。

优点:保持猪舍干燥,特别是能防止高地下水位地区雨季返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床养猪舍建筑设计1、猪舍分类⑴坡式:分为单坡式、不等坡式和双坡式三种⑵双坡气楼式:可分为一侧气楼和双侧气楼(钟楼式)①、单坡式:屋顶由一面斜坡构成,构造简单,屋顶排水好,通风透光好,投资少,但冬季保暖性差。

②、不等坡式:主要优缺点与单坡式基本相同,但保温性能比单坡式好,投资稍多。

③、双坡式:保温性能比单坡式和不等坡式好,但猪舍对建材要求较高,多用在跨度较大猪舍。

分一侧气楼和双侧气楼(钟楼式),新鲜空气由猪舍两边的窗户进入,有害气体由气楼排出。

一侧气楼注意朝向,要背向冬季主导风向,避免冬季寒风倒灌。

双侧气楼是利用穿堂风将舍内有害气体带出舍外。

气楼的敞开部分应装窗帘,可以用铁丝网、尼龙等材料做成。

既透光又有保温作用,还可以根据外界气候条件卷起放下。

其夏秋季比较凉爽,但冬季与早春保温不够理想。

最好的是一侧气式结构,只要注意风的朝向和气孔高度(10厘米最佳)就可以了。

一侧气楼式猪舍双侧气楼式猪舍2、猪舍通风口的设置通过合理通风,达到尽快排出舍内有害气体,保证猪只健康,维持高效生产的目的。

⑴、自然通风猪舍的自然通风通常有热压通风和风压通风两种方式,实际操作中推行热压通风和风压通风同时进行。

(2)、热压通风猪在群养条件下,机体散发的热量作为一个热源。

利用这个热源,通过气流可使舍内达到适宜的温度。

由于舍内空气温度高,空气容重小,室外空气容重大,形成了内外压力差,此称热压。

于是舍内热空气上升,从上部排风口排出,室外冷空气由下部进风口或缝隙流入舍内,达到连续不断通风换气的目的。

3、猪舍内外环境对猪舍设计的要求﹙1﹚温湿度﹙2﹚光照﹙3﹚气流4、猪舍设计的基本理念:尽量多利用免费的自然资源。

(阳光、空气、气流、风向)尽量少使用现代能源或不可再生资源(水、电、煤等)。

尽量多利用生物性、物理性转化,尽量少利用化学性转化。

5、猪舍设计的基本原则:一是“零”混群原则。

不允许不同来源的猪只混群,这就需要考虑隔离舍的准备。

二是最佳存栏原则。

始终保持栏圈的利用,就需要均衡生产体系的确定。

三是按同龄猪分群原则。

不同阶段的猪只不能在一起,这是全出全进的体系基础。

四是无高温和高湿的地区可以设计大窗体式;高温和高湿地区则要设计成全开发式,也就是所有墙体均等于垫池的高度,的垫池上部80厘米均为铁栏,其余均为全开放式钢结构,冬天用卷帘保温。

6、猪舍结构、面积和养殖密度要求⑴所有猪舍结构的基本要求是:在无高温和高湿的地区可以设计大窗体式;高温和高湿地区则要设计成全开发式,也就是所有墙体均等于垫池的高度,的垫池上部80厘米均为铁栏,其余均为全开放式钢结构,冬天用卷帘保温。

其垫池深度为种猪舍的垫池深度不得低于90厘米,保育舍不得低于70厘米,育肥猪舍不得低于80厘米;不管什么地区的屋顶必须是隔热(保温)层或是隔热(保温)瓦,同时有屋顶淋水降温水管,舍内的排风扇或吹风扇装置。

檐口离地面高度最低不得低于3600厘米。

⑵猪舍面积①保育猪舍和育肥猪舍单舍面积不得低于40平方米,垫池面积不得低于30平方米。

单列式宽度不得低于7000厘米,双列中间过道式舍宽度不得低于15米,长度依据自身地理情况而定。

②标准孕娠母猪舍以中间过道尾对尾式设计为最好,其猪舍宽度不得低于12米,单列式母猪舍的宽度不得低于8米。

母猪饲养在水泥硬化面上,其限位栏宽度不得低于0.8米,长度不得低于2.2米垫池只作为分解粪尿,20头以上孕娠母猪混养时其垫池面积不得低于4平方米/头;单舍不得低于8平方米/头(目的是确保垫料充分发酵)③分娩母猪舍以尾对尾式设计为最好,其猪舍宽度不得低于12米,单列式母猪舍的宽度不得低于8米。

母猪饲养在水泥硬化面上,其限位宽度为0.8米(限位均采用活动式,小猪隔奶后可取下限位栏,让母猪有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限位两边分别设置0.3米宽的仔猪吸奶区。

20头以上混养时其垫池面积不得低于4平方米/头,主要为供分解母、仔猪粪便、尿和小猪休息玩耍区。

单舍不得低于8平方米/头(目的是确保垫料充分发酵)农盛乐提供发酵床菌种,提供发酵床技术支持,保证成功。

资深技术员电话1567O5O5653,Q Q:1594O68893④采食台育肥猪的采食台宽度不得低于1.5米,高温高湿地区采食台宽度不得低于2米,且垫料池方要高出过道方2-3厘米。

保育猪的采食台宽度不得低于0.8米,高温高湿地区采食台宽度不得低于1.2米,且垫料池方要高2-3厘米。

⑶养殖密度冬天养殖密度:保育猪以1平方米/头,育肥猪以1.5-2.0平方米/头;夏天养殖密度:保育猪以1.5平方米/头,育肥猪以2.5平方米/头。

⑷饮水管①饮水系统:猪能随时饮用足够量的清洁水,是保证猪能最大限度发挥生长潜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发酵床养猪需要在饮水中添加农盛乐发酵床菌液,所以可以在猪舍一头做一水箱,每隔3-5天在水箱中添农盛乐发酵床菌液,用于猪的保健。

提高猪的免疫力。

在刚开始初期饮水,农盛乐发酵床菌液的添加量为1:200与水稀释饮用,随后可以扩大到1:300或1:500倍左右,如果出现猪拉稀,可以扩大倍数单猪饮用治疗。

②饮水设备:猪自动饮水器的种类很多,有鸭嘴式、乳头式、杯式等。

发酵床养猪法的猪舍中不管用那种饮水器,饮水器设计在采食台上,还是在舍内的其他地方,都要防备饮水器的水流入到发酵床中导致垫料湿度过大,需要在饮水器下面设一排水沟,以便把猪饮水时流下的水导流到猪舍外面,防止流到发酵床中增加发酵床中垫料的湿度。

这样也能防止夏季炎热猪戏水为自己降温而将大量水流进发酵床而导致发酵床中垫料湿度过大。

排放以采用暗排形式。

所排出的水沉淀净化处理。

饮水管安装在饮食台上(1)饮水管安装在饮食台上(2)饮水管安装在饮食台上(3)饮水管安装在采食台的对面一侧⑸自动采食槽的设计采用自动采食槽的好处一是不污染饲料,确保所有猪只健康饮食;二是猪只自由采食,不存在猪只吃食不均的状况而带来的个体差异;三是一天只加一次,节省劳动力。

自己制作,成本极低7、各地猪舍的垫池建设内部结构不论是地上、中、下式垫料池,所有地面均应水泥硬化,对雨水少的(如北方)地区可以不用水泥硬化地面,只是把土夯实即可。

整个垫料池越大越好,垫料池内全部拉通,全部隔栏均用铁栏,且安装于采食台水平位置之上。

但最小垫料池宽度不得低于5米,单舍面积不得低于30平米,同时做好冬季的保温和除湿。

适合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地区 适合于高温高湿地区室外排水沟的正确设计8、老猪舍改造⑴育肥猪利用原猪舍,以最小的投入,最好的效果,良好的通风和保证垫料池充分发酵为原则,按新建单列式猪舍方案改造,最大可能地扩大圈舍面积,充分提高原猪舍的利用率。

改造后的单舍面积不得低于40平米。

同时做好夏天降温防暑和冬天走 道 区 料 垫 地面 水泥 饲喂区 育肥猪舍平面示意图⑵母猪舍利用原猪舍,以最小的投入,最好的效果,良好的通风和保证垫料池充分发酵为原则,按新建猪舍方案改造。

垫限饲栏池料饲喂台过道料槽以下是单个分娩猪舍9、发酵床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供各猪场在建设或改造中采用⑴每栏面积以40平方米左右为宜,便于垫料的日常维护;⑵发酵床面积为栏舍面积的70%左右,余下面积应作硬化处理,成为硬地平台,供生猪取食或盛夏高温的休息场所;⑶垫料高度以保育猪40-50cm、育成猪60-80cm为宜,一般南方地区可适当垫低,北方地区适当垫高,夏季适当垫低,冬季适当垫高;⑷育成猪养猪密度较常规养殖方式降低10%左右,便于发酵床能及时充分的分解粪尿排泄物,能保持健康养殖环境;⑸垫料进出口的设计要满足进料和清槽(即垫料使用到一定期限时需要从垫料糟中清出)时操作便利;⑹加湿装置应保证后期垫料养护加菌时能共用;⑺通风设施完整,南方夏季加温时要考虑加湿帘。

冬季应定时开启排风扇,避免猪舍湿度过大。

地上槽模式就是将垫料槽建在地面上,垫料槽底部与猪舍外地面持平或略高,硬地平台及操作通道须垫高50-100cm(见图2-2),保育猪50cm左右、育成猪100cm左右,利用硬地平台的一侧及猪舍外墙构成一个与猪舍等长的长槽,并视养殖需要中间由铁栅栏分隔成若干圈栏,以防止串栏(见图2-3)。

A B图2-2 发酵床圈舍立面图A 单列式B 双列式图2-3 地上通槽示意图优点:保持猪舍干燥,特别是能防止高地下水位地区雨季返潮。

缺点:造价稍高。

适应地区:南方大部分地区;江、河、湖、海等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有漏粪设施的猪场改造。

地下槽模式就是将垫料槽构建在地表面以下,槽深40-80cm,保育猪40cm左右、育成猪80cm 左右,新猪场建设时可仿地上槽模式,一次性开挖一地下长槽,再由铁栅栏分隔成若干单元,原猪舍改造时,适宜在原圈栏开挖坑槽(见图2-4)。

A B图2-4 地下槽模式A 单列式B 双列式优点:冬季发酵床保温性能好,造价较地上槽低。

缺点:透气性稍差,无法留通气孔,发酵床日常养护用工多。

适应地区:北方干燥或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

半地下槽模式也称半地上槽模式,就是将垫料槽一半建在地下,一半建在地上,硬地平台及操作通道取用开挖的地下部分的土回填,槽深50-90cm,保育猪40-50cm、育成猪80-90cm,长槽的建设与分隔模式同地上槽。

优点:造价较上两种模式都低,发酵床养护便利(见图2-5)。

缺点:透气性较地上槽差,不适应高地下水位的地区。

适应地区:北方大部分地区、南方坡地或高台地区。

A B图2-5 半地下槽模式A 单列式B 双列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