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统计学原理》2018年上半学期期中测验卷
电大统计学原理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12分)1、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2、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D、人口按年龄分组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D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4、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C )。
A、抽样误差系数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1pqpq中,01pqpq∑∑-表示 ( B )。
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6、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D)。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8分)7、以下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BE )。
A、进口的粮食数量B、洗衣机台数C、每千人医院床位数D、人均粮食产量E、城乡集市个数8、标志变异指标可以( ABCD )。
A、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B、说明变量的离中趋势C、测定集中趋势指标的代表性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E、表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9、相关分析特点有( B、 C、D、E )。
A.两变量不是对等的B.两变量只能算出一个相关系数C.相关系数有正负号D.两变量都是随机的E.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介于0和1之间10、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CD )。
A、工业总产值指数B、劳动生产率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产品总成本指数 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A. 平均数2. B. 中位数3. C. 众数4. D. 标准差5. A. 变量6. B. 变量值7. C. 数据8. D. 样本9. A. 定量数据10. B. 定性数据11. C. 离散数据12. D. 连续数据13. A. 频数14. B. 频率15. C. 累积频率16. D. 百分比17. A. 茎叶图18. B. 条形图19. C. 直方图20. D. 饼图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平均数 __均值__2. 中位数 __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__3. 众数 __出现次数最多的数__4. 标准差 __方差的平方根__5. 变量 __可以取不同值的量__6. 变量值 __变量的具体取值__7. 数据 __描述观察结果的数值__8. 样本 __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__9. 定量数据 __可以量化的数据__10. 定性数据 __不能量化的数据__11. 离散数据 __取值有限制的数据__12. 连续数据 __取值无限制的数据__13. 频数 __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__14. 频率 __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例__15. 累积频率 __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累积比例__16. 百分比 __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百分比__17. 茎叶图 __一种用于展示数据分布的图表__18. 条形图 __一种用于展示分类数据的图表__19. 直方图 __一种用于展示定量数据分布的图表__20. 饼图 __一种用于展示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的图表__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正确2. 错误3. 正确4. 错误5. 正确6. 错误7. 正确8. 错误9. 正确10. 错误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
统计学原理期中考试卷

《统计学原理》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2分×15=30分)1、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1)全体学生(2)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3)每一个学生(4)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2、某班4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8分、85分、91分,这4个数字是( )。
(1)数量指标(2)质量指标(3)变量(4)变量值3、根据较大总体计算的质量指标与较小总体范围计算的质量指标相比,前者()。
(1)一定大于后者(2)一定等于后者(3)一定小于后者 (4)可能大于后者也可能小于后者4、统计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是( )。
(1)统计分组法 (2)大量观察法(3)综合指标法(4)统计模型法5、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 ).(1)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2)该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人(3)该市所有自行车(4)该市每一辆自行车6、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
(1)变量值的大小(2)组数(3)组中值 (4)各组的界限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1)各组的次数均相等 (2)各组的组距均相等(3)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4)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
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1)520 (2)510 (3)530 (4)5409、通过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
(1)典型调查(2)重点调查(3)抽样调查 (4)普查10、若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2%,实际提高6%,则超额完成计划().(1)103.9%(2)3% (3)4% (4)3.9%11、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1)简单算术平均法(2)加权算术平均法(3)加权调和平均法(4)几何平均法12、对于同一变量分布,其标准差永远()。
(1)小于平均差(2)大于平均差(3)等于平均差(4)不会小于平均差1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从总体看,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这个数字资料为( )。
统计学原理期中考试卷

《统计学原理》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2分×15=30分)1、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1)全体学生(2)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3)每一个学生(4)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2、某班4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8分、85分、91分,这4个数字是()。
(1)数量指标(2)质量指标(3)变量(4)变量值3、根据较大总体计算的质量指标与较小总体范围计算的质量指标相比,前者()。
(1)一定大于后者(2)一定等于后者(3)一定小于后者(4)可能大于后者也可能小于后者4、统计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是()。
(1)统计分组法(2)大量观察法(3)综合指标法(4)统计模型法5、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
(1)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2)该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人(3)该市所有自行车(4)该市每一辆自行车6、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
(1)变量值的大小(2)组数(3)组中值(4)各组的界限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1)各组的次数均相等(2)各组的组距均相等(3)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4)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
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1)520 (2)510 (3)530 (4)5409、通过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1)典型调查(2)重点调查(3)抽样调查(4)普查10、若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2%,实际提高6%,则超额完成计划()。
(1)103.9% (2)3% (3)4% (4)3.9%11、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1)简单算术平均法(2)加权算术平均法(3)加权调和平均法(4)几何平均法12、对于同一变量分布,其标准差永远()。
(1)小于平均差(2)大于平均差(3)等于平均差(4)不会小于平均差1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从总体看,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
国家开放大学《统计学原理》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统计学原理》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1.不能自然地直接使用数字表示的属性称为()属性。
A.数量属性B.质量属性C.水平属性D.特征属性2.在某个或某些属性上的属性表现相同的诸多实体构成的集合称为()。
A.同类实体B.异类实体C.总体D.同类集合3.统计学将由许多个小实体构成的同类实体看作集合,称之为()。
A.总体B.个体C.总量D.变量4.根据总体的形态,总体可以分为()A.时间总体和空间总体B.实在总体和想象总体C.时点总体和时期总体D.平面总体和线性总体5.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不清晰的变量是()。
A.一列车的煤炭B.滇金丝猴种群C.大兴安岭的树D.工业流水线的一批产品6.与数量属性对应的是()变量,与质量属性对应的是()变量。
A.离散连续B.数值分类C.顺序分类D.数值顺序二、多项选择1.按照信息科学和数据库理论,信息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A.实体B.属性C.调查D.情况2.属性的基本类别包括()。
A.数量属性B.质量属性C.水平属性D.特征属性3.下列属于数量属性的有()。
A.体重B.年龄C.民族D.销售量4.下列属于质量属性的有()。
A.里程B.体重C.性别D.籍贯5.下列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边界不清晰的是()A.一艘石油巨轮的石油B.一列车的煤炭C.公园一片草地D.大兴安岭的树三、判断题1.数据一般只包括文字、符号、数码、数字、数值等类型,个体信息量巨大的音频、视频、图像并不包括在内。
(√)2.文字是一种数据。
(√)3.数量属性与质量属性是属性的基本分类,也是最重要的分类。
(√)4.同类实体要求各个实体的所有属性的属性表现都要相同。
(×)5.统计信息量与该同类实体所包括的实体个数成正比,与同类实体被关注的属性个数成反比。
(×)6.信息构成要素中的实体,只能是通过普通感官直接感知的内容。
(×)7.所谓组件构成实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客观存在,不依赖于观察者的主观视角,一旦缺少了组件,实体便不完整。
2018年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资料附答案

2018年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资料附答案判断题:1、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 × )2、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 )4、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 )5、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 × )6、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 × )7、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
(√ )8、连续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 × )9、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 × )10、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 √ )11、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 × )12、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 √ )13、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独立的应用意义。
(√ )1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其表现形式只能是绝对数。
( × )15、一个工人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数量标志。
( × )16、在综合指数中,要求其同度量因素必须是同一时期的。
( √ )17、质量指标都是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
( √ )18、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划分依据是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
( X )19、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分组标志。
( √ )20、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
( √ )21、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 √ )2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划分分组界限,其核心问题是分组标志的选择。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1.试卷号:2019。
2.适用专业及层次:工商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方向)、会计学(财务会计方向)、会计学(会计统计核算方向)、金融(保险方向)、金融(货币银行方向)和金融(金融与财务方向);专科。
一、单项选择题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D)。
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2.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
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工作年限D.工人工资水平3.要调查某市国营企业职工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等情况,则(D)。
A.报告单位是每个职工B.调查单位是每个企业C.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都是每个企业D.调查单位是每个职工报告单位是每个企业4.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5.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和资金利税率分组(C)。
A.都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都是按数量标志分组C.前者按品质标志分组后者按数量标志分组D.前者按数量标志分组后者按品质标志分组6.某企业对某所羈车间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C)。
A.80-89% 90-99% 100-109% 110%以上B.80%以下 80.1-90% 90.1-100% 100.1-110%C.90%以下 90-100% 100-110% 110%以上D.85%以下 85-95% 95-105% 105-115%7.按照反映现象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可以分为(D)。
A.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8.某市场销售洗衣机2014年共销售6000,年底库存50台。
这两个指标是(C)。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悬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9,在一般惰况下,商品销售量指数和工资水平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C)。
《统计学原理》期中考试试卷3部分解答

期中试卷填空与选择题答案一、填空:(10分)1. 反映现象总体变量分布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的指标是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或σ和x)。
2.统计中,标志的承担者是总体单位。
3.抽样平均误差的实质是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
4.由组距数列计算平均数,由组中值代表各组标志值的水平,其假定前提是组内标志值均匀分布。
5.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称为报告单位。
6.在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以普查为基础,以抽样调查为主体。
7.现象总体在轻微偏态情况下,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距离是平均数与众数距离的1/3 。
8.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9.在组距数列的条件下,众数的计算公式是略。
10.反映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指标是结构相对指标。
二、单项选择(20分)1.攻读某专业硕士学位的四位研究生英语成绩分别为75分、78分、85分、和88分,这四个数字是:(④)①指标②标志③变量④标志值2.已知:∑2x=2080,∑x=200,总体单位数为20。
则均方差为(②)①1 ②2 ③4 ④10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中位数为(②)①380 ②2 ③2.5 0 ④5054.一批肉类罐头出口,为检验其质量,用随机的方法,抽出10箱。
对箱内所有罐头,无一例外进行检验,这是(④)①简单随机抽样②机械抽样③类型抽样④整群抽样5.统计工作中,搜集原始资料,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环节是(3)①统计设计②统计调查③统计整理④统计分析6.由于受到大的极端值的影响,频数分布的形态表现为(③)①平均数大于众数呈左偏②平均数小于众数呈右偏③平均数大于众数呈右偏④不能做结论7.三种白菜,一种是每斤1元,一种是每斤1.5元,一种是每斤2元,计算各买一元的平均价格,公式是(③)①n x ∑ ②∑xn ③ ∑xn 1 ④ n x ∑18.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② )①全部人口 ②每个人 ③全部人口数 ④每户家庭9.对两工厂工人工资做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一样,但第二个工厂工人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② )①第一个工厂大 ②第二个工厂大 ③两个工厂一样大 ④不能做结论10.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的条件下(③ ) ①缩小极限误差,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②缩小极限误差,推断的可靠程度不变 ③扩大极限误差,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④扩大极限误差,可以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11.假定样本容量增加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上学期《统计学原理》期中测验
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将其顺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2分)
1.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是( C )。
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
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A )。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B.正确确定组限和组数
C.正确划分分组界限D.正确选择分组数列的类型
3.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C )。
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
4.某市工业企业2011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在2013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
5、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 )。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D、人口按年龄分组
6、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B )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
全部选对得满分。
多选、少选或错选不得分。
每小题2分,本题共8分)
7.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有(CE )。
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
C.工业企业现状调查D.农产量调查E.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8.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ABCD )。
A.人口密度B.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
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E.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9.在次数分配数列中,(BE )。
A.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B.各组的频率大于0
C.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D.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E.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
10、下列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ACD )
A、工人按出勤率分组
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
D、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
11.在全面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12.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13.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降低4%,实际降低了3%,则本降低计划超额l%完成。
(×)14、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
(√)15、连续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6.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答: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例如:学生的“成绩”是标志,而成绩为“90”分,则是标志表现。
17.简述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的区别?
答: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能相加;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期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五、计算分析题(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第18题20分,第19、20题各15分,本题共50分)
18.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 6 件;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7.28100
2870
1001245313539251815==⨯+⨯+⨯+⨯=
=
∑∑f
xf
X (件)
()()()()127.9100
8331
12
31391812
7.2845317.2835397.2825187.2815)
(22222
==
+++⨯-+⨯-+⨯-+⨯-=
-=
∑∑f
f
X x σ(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
267.036
6
.9===X
V σ
甲 318.07.28127
.9==
=
X
V σ
乙 因为0.318 >0.267
故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19、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 根据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7740
3080
412156395485127515656553==++++⨯+⨯+⨯+⨯+⨯=
=
∑∑f
xf x
(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说明大多
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试指出哪一年的总平均单位成本高。
解:
2009年平均成本74.1172700
317900
137
95900120960001051260009590096000126000==++++=
=
∑∑X
M M x
2010年平均成本04.123137
1201051100
137900120700105=++⨯+⨯+⨯=
=∑∑
f
xf
X
因此2010年平均成本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