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难忘的对联故事三则

合集下载

对联的小故事

对联的小故事

对联的小故事关于对联的小故事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我国文人雅士常以对对联切磋作乐,因此产生许多关于对对联的小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对联的小故事(一)明代文学家杨慎幼年时才思敏捷,出言不凡。

有一年元宵节,杨慎的父亲大宴宾客,当夜恰逢乌云满天,不见星月光辉,有位来客便出一联道:元宵不见月,点几盏灯为山河生色。

众人拍掌称妙,可一时间竟无人续出下联。

正在为难之际,杨慎想到当天恰好是惊蛰,又听到隔壁传来阵阵鼓声,于是上前对出下联。

众人听了,称为佳对。

到底杨慎对的下联是怎样的?请你猜一猜。

(答案: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二)明代文学家杨慎,自幼勤奋好学。

一次,他遵旨随父进京面见皇上。

时值寒冬,火盆中炭火正红,皇上出上联:炭黑火红灰似雪。

说完,笑望群臣,等候回答。

顿时,殿前一面沉寂。

杨慎沉思片刻,想起家中的白米饭,便说:“我来对!”只见他上前施礼,从容对出下联。

皇上听了拍手叫好,众臣也齐声夸赞。

请你猜一猜,杨慎对的下联是怎样的?(答案:谷黄米白饭如霜。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三)清代文学家李调查元年轻时即能应声作对,随口吟诗。

一年春天,李调元随父亲李化楠出外散步。

父亲有意考考儿子,便对儿子说:“我出个上联,你对对看。

”随即念道:蜘蛛有网难罗雀。

李调元以为父亲问他的抱负,便以蚯蚓为题对出下联。

李化楠听了,不禁点头微笑。

你猜猜,李调元对的下联是怎样的?(答案:蚯蚓无鳞欲成龙。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四)申时行是明代江苏长洲人,曾受聘为塾师。

主人见他贫寒不想用他,还出句讥讽说:何方野鸟,敢从梅树借栖身。

申时行不甘受辱,便以“蛟龙”自比,怒而作答。

主人一听,觉得他不仅有才学,而且抱负不凡,于是谢罪请他留下来。

请你想一想,申时行的对句是怎样的?(答案:有志蛟龙,偏向海门来现爪。

对联故事三篇

对联故事三篇

对联故事对联故事三篇对联是我们国家的流传下来的文化,我们还能在对联中发现有趣的故事。

对联的故事篇一汪精卫是人尽皆知的卖国贼。

1940年3月,在抗日的危急关头,汪精卫卖国保身,投靠日寇,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自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长。

自此,汪精卫成了中国头号大汉奸,人民对他深恶痛绝。

这时,有一位被称为“灵谷老人”的老者作了一副对联,“祝贺”汪精卫荣任主席:昔日盖世之德,今朝罕见之材。

从字面上看,这对联似乎在吹捧汪精卫,但依循汉语中谐音双关的方法来解读,“盖世”者,“该死”也;“罕见”者,“汉奸”也!1941年的除夕,汪精卫见过他的日本上司,驱车回到寓所。

辞旧迎新之际,他一时兴起,想效仿明太祖朱元璋写对联,以示与民同乐。

在妻子陈璧君的提醒下,汪精卫想出了两句仁义之词,当即提笔在红纸上写下: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公之大业。

汪精卫一撂笔,他手下的人均赞不绝口,有人忙将对联贴到大门口。

那天夜里,汪精卫特意赏酒给家中仆人、警卫,一干人不知不觉都多喝了几杯,看门的警卫靠在门边打起了盹。

这时,一个以卖字为生的前清老秀才从门口经过,见了大门上的对联,怒不可遏。

老秀才把对联细看几遍,取出笔墨,在红纸上挥了几笔……第二天一早,汪精卫还没起床,就听下人来报,说是大门口挤满了人,都在议论那副对联。

汪精卫慢悠悠地下床来到阳台,见大门口果然人头攒动,便喜笑颜开,以为百姓是赞赏他的文采。

不想,警卫一脸慌张上前报告……汪精卫一听大惊失色。

原来,春联已被改动,其中的“民”字都多了个三点水,“为”字都加了个单人旁,经此一改变为: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开伪党伪国伪公之大业。

汪精卫羞愧难当,急忙命人撕下对联。

据说,从此以后,汪精卫再也不敢写春联了。

对联的故事篇二清代有个姓潘的山东人在江南某地当县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书一联相送:泪酸血成,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

联语告诫儿子,做人应宽厚仁慈,与人为善,不可见利忘义,为非作歹,人间自有王法。

对联的故事大全3则分享

对联的故事大全3则分享

对联的故事大全3则分享大家能立马说出哪些对联,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对联的故事大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对联的故事大全(一)谢觉哉撰联嘲绅士谢觉哉(1884——1971),湖南宁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法学家。

1905年7月,在湖南宁乡县为山区肖家湾这个僻静小村里,人们奔走相告:“谢焕南中秀才了!”谢焕南是谢觉哉青少年时代的名字。

他自幼学习勤奋,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21岁时,他承父命参加科举考试,成为中国最末一科的秀才。

谢觉哉的父亲很自豪,他决定办几桌酒席庆贺。

这一天谢家热闹十分,道喜的宾客络绎不绝,其中,也来了一些绅士。

父亲忙叫谢觉哉出来陪客。

但是寻遍屋里屋外,连他的人影都不见。

这时,一位绅士发现收礼的地方贴了一副对联,忙叫道:“你们快来看对子!”大家跑去一看,原先是谢觉哉亲笔书写的:十数年笔舞墨歌,赢得一张倒票;两三月打躬作揖,赚来几串现钱。

这副对联无情地嘲笑了那些道贺的绅士。

他们顿时像泼了一盆冷水,高兴而来,扫兴而去。

原先谢觉哉很厌恶这帮绅士,对考中秀才这事,又极冷漠。

因此,当父亲为他办酒庆贺时,他便写出这副对联,让绅士们自讨没趣。

谢觉哉中秀才后,一向不愿做官,而在家乡从事教育事业。

之后,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对联的故事大全(二)1、官官受管何必多管清初,南方有个姓任的主事官,他经常喜欢讥讽议论朝政是非,抨击时弊,不免得罪了一些有权有势的官家豪门。

一天,皇上派来了一个姓管的御史官,到地方来查察,当地绅士豪门伺机出来对任主事官恶意攻击,讲得一无是处,管御史只听一面之词,不加考察,便对主事官严加训斥:“我听说你喜教训别人,这不好。

此刻我有一边对联,让你来对。

”说罢,便念出了上联:说人之说被说人之人说,人人之说,不如不说。

任主事针锋相对地对出了下联: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管御史听后,瞠目结舌,拂袖而去。

2、慧童嵌字联戏知府清咸丰年间,热河知府卜昌欺塞外无人才,便微服去热河诗社寻衅。

有关春联的故事简短

有关春联的故事简短

有关春联的故事简短
1、戴大宾巧对对联
戴大宾五岁时,应童子试。

诸生见其年少,笑问:“欲为何官?”戴答道:“阁老”。

众人戏之曰:未老思阁老。

戴大声答道:无才做秀才。

众皆大笑。

2、郑板桥联辱知府。

郑板桥任县令时,知府孙嘉新派人求字,郑知孙搜刮民财便写了一联:
交忠朝庭。

因受百姓。

横批:前程金修。

3、穷秀才改联抱不平。

从前有位富翁,父子花钱均买了“进士”,一年过年,为了炫耀门庭,贴出了这样一幅春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都夫人。

对联贴出后,乡亲们很愤怒。

有个穷秀才因无钱行贿,年年落榜,故在夜里将春联改了几个字,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都失夫。

4、杨慎神童之举
杨慎,安用修,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

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近一个
堰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

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县令刚念完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

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

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5、舒铁香讽李鸿章。

舒与李是同榜举人,李任两湖总督期间,舒多次登门遭拒。

一日,舒游黄鹤楼题一联于楼壁:
同榜贵人多,饶他坐稳青牛,懒向人间谈道德。

相逢知己少,愧我重登黄鹤,难从天上觅神仙。

对联故事大全5篇精彩荟萃

对联故事大全5篇精彩荟萃

对联故事⼤全5篇精彩荟萃每⼀副对联都包含写者的真挚之情,每⼀个字都蕴含着情真的深意。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对联故事⼤全5篇精彩荟萃,供⼤家参考。

对联故事⼤全5篇精彩荟萃1⾖芽店的对联这天,⼩布布和爷爷逛市场的时候,看见集市上⼀家⾖芽店为了招揽顾客,在店门两侧贴了⼀副对联。

这副对联可真是奇怪啊!上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下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横批是“长长长长”。

⼩布布读了⼀遍⼜⼀遍都不明⽩是什么意思,于是就问⾖芽店⽼板:“叔叔。

你门上贴的对联写的是什么呀?我怎么读不懂呢?”店⽼板⼗分得意,马上站出来⼤声朗读了⼀遍,然后还进⾏了⼀番详细的解释。

听了店⽼板的话。

⼩布布和爷爷都觉得这对联写得真是妙极了。

正适合这家⾖芽店。

你知道这副对联的读法吗?没错,这副对联妙就妙在利⽤了“长”字是个多⾳多义字。

“长”读chang时,是长短的长;读zhang时,是⽣长的意思;另外,在古⽂⾥,“长”字读chang时⼜与“常”通⽤,表⽰经常的意思。

所以,这副对联正确的读法是:上联——长(常)chang长zhan9长(常)chang长zhang长(常)chang长(常)chang长zhang;下联——长zhang长chang长zhang长chang长zhang长zhang长chang。

横批——长(常)chang长zhang长zhang长chang。

原来,店⽼板贴这副对联是希望他店⾥的⾖芽长得⼜快⼜好,⽣意兴隆。

多⾳多义字有意思吧,⼀定要掌握好它们,否则就容易闹笑话了。

对联故事⼤全5篇精彩荟萃2⼀联对了⼆⼗年郑板桥是扬州⼋怪之⼀,以“诗书画”三绝⽽闻名,可谓⼤清朝的头号怪才。

可谁能想得到,这位怪才却为了⼀副对联冥思苦想了整整⼆⼗年……有⼀年,郑板桥去潍县⾦阳⼭上游玩。

正值阳春三⽉,⾦阳⼭上“春来⼭嫩鸟鸣歌”,好⼀派⽣机盎然的秀美风光。

郑板桥⼀路观赏美景⼀路赞叹,不知不觉⾛到⼀座寺庙前,他停住了脚步。

原来,寺庙门⼝居然只挂着半副对联:“⼨⼟成寺,寺内有僧,僧⼈背柴哭问师,师⽈:柴重!”郑板桥眉头⼀皱,他看得明⽩这个上联,是说佛家的⼀段典故。

短篇对联故事(精选20篇)

短篇对联故事(精选20篇)

短篇对联故事(精选20篇)短篇对联故事篇11、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

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2、刘贡父善属对。

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

刘对道:四诗风雅颂。

王安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3、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

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

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4、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胸中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

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

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

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击破水底天。

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5、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

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刘伯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

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6、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

众无以相对。

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皆喝彩。

短篇对联故事篇21937年,阎锡山路过江苏无锡,登锡山游览,忽然对他的随从们说,我有个对子的.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请大家对个下联。

随从们无人能对,阎锡山十分得意,登报公开征求下联。

好长时间,竟无人应征,几乎成了绝对。

1945年,著名记者范长江(1909—1970年),跟随陈毅来到安徽天长县时,突然灵机一动,对陈毅叫道:“有了,有了,阎锡山对子我对起来了!”范长江对的下联是: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

陈毅低吟了两遍,连声称赞说:“范长江果然才子也!”另有: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

大概也是从此对改动而来。

短篇对联故事篇3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论诗作联,也常常互相取笑,从中得到极大乐趣。

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荤。

对联经典故事

对联经典故事

对联经典故事以下是 6 条关于“对联经典故事”:1. 那郑板桥和他的对联故事可真是精彩绝伦啊!话说有一次,郑板桥去茶馆喝茶,店老板见他气度不凡,就恳请他赐副对联。

郑板桥欣然应允,提笔就写下“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

这简单的几个字,却把那老板以貌取人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啊!你说妙不妙?2. 还有林则徐小时候的对联故事呢。

有一回,他去参加童子试,父亲怕他走路累着,就背他进考场。

主考官见了,随口说了句上联“以父作马”,这可多刁难人啊!但林则徐马上回对“望子成龙”,哇,这反应够快吧!这对联故事是不是很有意思呀?3. 乾隆皇帝和纪晓岚的对联互动那也是相当有趣哟!有次他们在花园散步,乾隆看到一株梅花,就出上联“老梅逊雪三分白”,纪晓岚马上接“雪却输梅一段香”。

他们这样的才思敏捷,不正像高手过招吗,难道不让人佩服?4. 听说过苏小妹和秦少游的对联趣事吗?有次秦少游想考考苏小妹,就出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可把苏小妹难住了。

但她灵机一动,扔了个石子到水缸里,灵感就来了,对出“投石冲开水底天”。

这是多么巧妙呀,你难道不想了解更多?5. 关于祝枝山的对联故事也很值得一听呢。

有个富绅请他写副对联,要求是夸他家大富大贵。

祝枝山就写了“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那富绅一看差点气晕,可祝枝山一读,断句变了样,“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哈哈,是不是很绝?6. 以前有个秀才,过年时在自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别人都看不懂,懂的人却知道这是在暗指“缺衣少食,没有东西”呢。

这对联故事是不是充满了巧思,让人不禁感叹呢!结论:这些对联经典故事真是丰富多彩,充满了智慧和趣味,让人对对联这一传统文化形式越发着迷和喜爱呀!。

对联故事5则_对联大全

对联故事5则_对联大全

对联故事5则一、老秀才巧写(改)从前,有一位老秀才经常乐于助人,常给乡亲们写,喜联,寿联,等对联,乡亲们找他从不推辞,再加上他根据你的家景,事由编写的妙趣横生。

有一次,村里过春节,他更忙的不可开交,到大年三十晚上,有一家景特别贫困户连门联都没贴,心想大过年的,在穷也得贴付对联啊,于是就请老秀才去写。

老秀才根据他的家竟情况,提笔编写了一付对联。

上联:吃一升,籴一升,升升不断。

下联:花一个,借一个,债债无穷。

横批是:一贫如洗,穷人很满意的谢过了。

还有一次,村里一位双目失明的青年经人介绍找了个对象,也是双目失明,倒是门当户对,条件相当,择日要拜堂成亲。

于是便找到老秀才写婚联。

老秀才略加思索写了一付婚联。

上联:恩爱夫妻难见面。

下联:到了晚上省灯油。

横批是:瞎摸。

大家一看都感到妙不堪言。

又有一次,一家给儿子结婚,就请他写了婚联,谁知刚拜完天地,家中年过八十岁的老爷子就咽气了,接下来红事,白事同时出现,怎么办?管事的说:“红事照常进行,暗中筹备白事”。

于是就急忙搭灵棚,准备办丧事,显然大门的婚联不太适当。

于是老秀才灵机一动,又写了一付对联,将原来的婚联换了下来,上联是:“红喜事,白喜事,红白喜事。

” 下联是:“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不得。

” 横批是:“悲欢离合”。

大家一看都拍手叫绝。

再有一次,有家想做卖豆芽的生意,开业时便让老秀才写了一付对联。

上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

”下联也是:“长长长长长长长。

” 此对联是同字不同音,如何读法,自有妙处。

开张之后,人们好奇,都来看对联,人来人往,生意非常红火,再加上他本人有佳,工艺严格,质量第一,为此生意越做越大,远近闻名。

原来妙联也是财富啊!二、三句话不离本行春节期间,张·王·李·赵四位老干部聚在一起,饮酒聊天,谈古论今,甚是快活。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都有些醉意。

有人提出:咱们喝酒是否行个酒令,以便活跃活跃气氛,大家都说可以;又有人提出咱们吟诗作对,对好了奖一杯,对不好罚酒三杯,大家一致表示同意,于是就借着酒兴对起了对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令人难忘的对联故事三则
趣味语文
1022 1403
(一)
相传,明代文学家李梦阳,督学江西时,发现有后生与己同名,便以战国时期的赵国大臣蔺相如和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为题,出联考那后生;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那后生听了,是用两个历史人物作联,又有话外之音,也以战国时期的“信陵君”魏无忌和唐初大臣太宗长孙后之兄为题,会对曰:
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吾亦无忌。

李梦阳虽觉得后生确实对得绝妙,但又感到自己失了尊严,于是又出一联,要求在杯茶之内对出,联曰:
杜诗汉名士,非唐朝杜甫之杜诗
那后生刚等李梦阳的话音一落,便对道:
孟子吴淑姬,岂邹国孟轲之孟子
李梦阳连出了两副难度很大的藏典联,见那后生对答如流,心中钦佩。

据说,后来推荐了那后
(二)
相传,郭沫若幼年时与同学到寺庙中偷吃了桃子,庙主找到学校里,要求老师查处偷吃桃子的人,但无人承认。

老师便出一联,要学生回答,并说,能对答者,可免罚,联曰: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郭沫若即答道: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老师见其对答如此工整,便免罚了所有偷吃桃子的学生。

(三)
从前,有一个秀才赴京赶考,一日行至一木桥上,见桥下有一少女正在淘米便卖弄起斯文来,坐于桥头,大声吟道:
有木是桥,无木也是乔,取掉桥边木,有女便是娇,
是娇君都爱,为君皆爱娇,叫声多娇女,来也!
少女在桥下听得秀才辱己,气上心来,也以米为题回赠道:
有米是粮,无米也是良,取掉粮边米,有女便是娘,
是娘儿都爱,为儿皆爱娘,叫声娘的儿,滚吧!
秀才听得少女之语,羞红着脸赶忙挑起书担儿拔腿就跑。

跑了一里多路,又碰见一个农夫肩挑着一担菜儿,他又以竹萝为题,再卖弄起斯文来:
大萝是萝,小萝也是萝,小萝装进大萝里,两萝合一萝
那农夫起初听得,也不理睬,但见那秀才跟在身后,一个劲的念着,便心烦了。

正巧有人抬着一口棺材从前边过去,农夫便借机念道:
棺材是才,秀才也是才,秀才装进棺材里,两才合一材
秀才听得,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赶忙又往前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