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景区设施设备管理
景区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景区内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景区的正常运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景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景区内的所有安全设施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护设施、消防设施、紧急疏散设施、应急救援设备、游览设施等。
第三条景区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景区安全设施设备的完好、有效和正常运行。
第二章安全设施设备管理职责第四条景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景区安全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采购、安装、验收、维护、保养、更新和报废等工作。
第五条景区运营部门负责景区安全设施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六条景区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安全管理部门和运营部门,共同做好安全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安全设施设备的管理要求第七条安全设施设备的采购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选用合格产品。
第八条安全设施设备应安装到位,并定期进行检查、试验,确保其功能完好。
第九条安全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应按照产品说明书和相关规定执行,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条安全设施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景区安全。
第十一条景区应定期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第四章安全设施设备的使用规定第十二条游客进入景区时应遵守景区的安全规定,不得随意损坏或挪用安全设施设备。
第十三条景区工作人员应熟悉安全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正确使用。
第十四条景区工作人员应定期对游客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五章安全设施设备的检查与验收第十五条景区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包括但不限于:电气安全、机械安全、消防设施、紧急疏散设施等。
第十六条安全设施设备的验收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设施设备符合要求。
第十七条安全设施设备的检查和验收记录应完整、准确,便于追溯。
第六章应急管理与事故处理第十八条景区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处理程序和责任人。
景区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景区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景区正常运营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景区所有设备设施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游乐设施、消防设施、安全监控设备、电力设施等。
第三条景区设备设施安全管理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设备设施安全可靠运行。
第二章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职责第四条景区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检修和更新,确保设备设施安全运行。
第六条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对景区设备设施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
第七条景区各部门应积极配合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第三章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内容第八条设备设施选型与采购1. 设备设施选型应满足景区运营需求,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2. 设备设施采购应选用具有合法生产资质的企业,确保设备质量。
第九条设备设施安装与调试1. 设备设施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安装质量。
2. 设备设施调试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第十条设备设施运行与维护1. 设备设施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设备设施检修与更新1. 设备设施检修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检修质量。
2. 设备设施更新应结合景区运营需求,选用性能优良、安全可靠的设备。
第十二条消防安全1. 景区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2. 景区应制定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第十三条安全监控1. 景区应安装安全监控设备,对景区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游客安全。
2. 安全监控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监控效果。
第四章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第十四条定期对景区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第十五条安全检查内容包括:设备设施运行状态、消防安全、安全监控等方面。
景区设备维保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景区设备安全、高效运行,提高景区管理水平,保障游客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景区内所有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游乐设施、照明设备、消防设备、通讯设备、环境监测设备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景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明确维保责任,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第二章维保原则第四条维保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第五条维保工作应坚持定期检查、及时维修、科学保养的原则,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第六条维保工作应遵循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选用优质维保材料和服务。
第三章维保责任第七条景区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景区设备的全面管理,包括设备购置、安装、使用、维修和报废等环节。
第八条设备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使用、保养和日常维护,发现设备故障及时上报。
第九条维保单位负责景区设备的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和技术指导。
第四章维保内容第十条设备维护保养分为日常维护、定期保养和全面检修三个等级。
第十一条日常维护:主要包括设备清洁、润滑、紧固、检查等。
第十二条定期保养:每季度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更换易损件,调整设备参数。
第十三条全面检修:每年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包括拆卸、清洗、检测、维修和恢复等。
第五章维保程序第十四条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制定年度维保计划。
第十五条设备使用部门按照维保计划,配合维保单位进行设备维护保养。
第十六条维保单位根据设备维护保养情况,填写维保记录,并报设备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设备管理部门对维保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维保质量。
第六章奖惩第十八条对认真履行维保职责、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九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设备故障或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由景区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旨在确保景区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升景区管理水平,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游览环境。
景区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景区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保障游客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景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景区内所有设备设施,包括游乐设施、交通工具、电气设备、消防设施等。
第三条景区设备设施安全管理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设备设施运行安全可靠。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景区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景区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第五条景区设备设施管理部门负责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检查和更新改造工作。
第六条景区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使用设备设施的安全负责。
第七条员工应遵守本制度,正确使用设备设施,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第三章设备设施管理第八条设备设施采购应遵循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选择质量可靠、安全性能好的产品。
第九条设备设施安装、调试、验收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人员完成。
第十条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性能检测,确保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第十一条设备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持设备设施的良好状态。
第十二条设备设施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恢复运行。
第十三条设备设施达到报废标准或无法修复时,应及时报废并更新。
第四章安全检查第十四条景区设备设施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五条安全管理部门应不定期对景区设备设施安全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以下内容:(一)设备设施运行状态是否正常;(二)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三)警示标志是否清晰;(四)应急预案是否完善;(五)人员操作是否规范。
第十六条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确保设备设施安全运行。
第五章培训与教育第十七条景区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操作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八条新员工在上岗前必须接受设备设施安全操作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九条景区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和游客的安全意识。
景区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景区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景区设施的安全运营,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游客和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景区内所有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景区设施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责任明确、管理有序”的原则。
第四条景区设施安全管理应当依法合规,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关于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五条景区设施安全管理工作主管领导应当加强对本管理制度的宣传教育,确保全体工作人员理解并严格执行。
第二章景区设施安全生产管理第六条景区设施安全生产管理主要任务包括:组织实施景区设施安全检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加强设施维护养护,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培训,保证景区设施安全运营。
第七条景区设施安全生产管理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人,落实到每个部门和岗位。
第八条景区设施安全生产管理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测系统,实行定期巡查、抽查和自查,做好检查记录和问题整改。
第九条景区设施安全生产管理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应急处理流程、责任人、协作单位等必要信息,开展定期应急演练。
第十条景区设施安全生产管理应当加强对外包单位和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确保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作业。
第三章景区设施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第十一条景区设施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应当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确保每个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排查安全隐患。
第十二条景区设施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应当建立健全检查记录,明确检查人员、时间、内容、整改意见等相关信息。
第十三条景区设施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应当建立健全检查督导制度,确保检查工作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第十四条景区设施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应当加强对重点设施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第十五条景区设施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应当建立健全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保障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第四章景区设施的维护养护第十六条景区设施的维护养护应当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落实到具体岗位,确保每个设施的安全运行。
景区 设施管理制度

景区设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景区设施的管理,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升景区的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景区内所有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包括但不限于游乐设施、游船、观光车、停车场、厕所等。
第三条景区设施管理工作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景区内设施的完好性和功能性。
第四条景区设施管理工作由景区管理部门负责执行,负责景区设施的日常巡检、维护和安全管理。
第二章设施巡检和维护第五条景区设施管理部门制定设施巡检和维护计划,负责巡检和维护景区内所有设施。
第六条设施巡检工作应按照每日、每周和每月的频率进行,对设施的完好性、稳固性和安全性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整改。
第七条设施维护工作应按照设施维护手册的要求进行,对设施的各项部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第八条景区设施管理部门应及时修复和处理发现的设施问题,确保游客的游览体验和安全。
对于出现严重问题的设施,应立即停止使用,直到问题彻底解决为止。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九条景区设施管理部门负责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对设施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确保游客和员工的安全。
第十条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检查、安全培训、安全预案和安全应急处理等。
第十一条设施安全检查要求对设施的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固性。
第十二条设施安全培训要求景区设施管理部门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确保员工对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有一定的专业能力。
第十三条设施安全预案要求景区设施管理部门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包括逃生、疏散和救援等措施,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第十四条设施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立即进行整改,对于无法立即整改的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安全措施,确保游客和员工的安全。
第四章设施维护和管理第十五条景区设施管理部门负责景区内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设施的清洁、保养、更新、改造等。
景区设施管理制度

景区设施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景区设施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和保障游客的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设施使用1、游客在景区内使用设施时,需遵守景区规定的使用规则,不得在设施上违规行为。
2、严禁在设施上乱扔杂物、涂鸦、乱贴乱画,避免对设施造成损坏。
3、严禁在设施上进行打闹、骚扰其他游客,保持设施的整洁和安全。
4、游客在使用设施时,须服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和管理,不得违规行为。
5、游客在使用设施时,需注意安全,不得进行危险行为,切勿损坏设施。
三、设施维护1、景区设施的维护工作由专门的维护人员负责,定期进行设施的检查维护工作。
2、设施维护人员需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更换等处理。
3、在设施维护过程中,需遵守相关的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规定,保障维护人员的安全。
4、在维护过程中,如遇到设施出现严重问题需立即进行报告并停止使用,直到问题解决后才能再次使用。
5、设施维护部门需建立设施维护档案,记录设施的维护情况、维护时间、维护人员等相关信息。
四、设施管理1、景区设施的管理由景区管理部门负责,统一制定设施的使用和管理规定。
2、景区设施管理部门负责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监督设施的使用情况。
3、景区设施管理部门需定期进行设施的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景区设施管理部门需将设施的管理情况进行记录,定期进行评估,不断完善设施管理制度。
五、设施安全1、景区设施管理部门需定期进行设施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严禁在设施上进行违规行为,如攀爬、跳跃等危险行为。
3、设施管理部门需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
4、设施管理部门需建立领导责任制,对设施的安全负有最终责任。
六、设施保养1、景区设施管理部门需建立设施保养制度,定期对设施进行保养,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
2、设施保养工作由专门的保养人员进行,保养人员需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保养工作。
3、设施保养部门需定期对设施进行保养记录,及时发现设施的问题,并进行处理。
旅游区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旅游区设施设备的管理,确保旅游区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游客的安全,提高旅游区的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旅游区内的所有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游乐设施、交通工具、住宿设施、餐饮设施、公共设施等。
第三条旅游区设施设备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合理使用、维护保养的原则。
第二章设施设备分类及管理职责第四条旅游区设施设备分为以下类别:(一)游乐设施:包括过山车、旋转木马、碰碰车等;(二)交通工具:包括观光车、电瓶车、游船等;(三)住宿设施:包括客房、酒店、民宿等;(四)餐饮设施:包括餐厅、小吃店、咖啡厅等;(五)公共设施:包括厕所、停车场、休息区等。
第五条旅游区设施设备管理职责如下:(一)设施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施设备的采购、安装、验收、维护、更新等工作;(二)使用部门:负责设施设备的日常使用、保养和维修;(三)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事故处理;(四)游客服务中心:负责向游客提供设施设备使用指南和咨询服务。
第三章设施设备采购与验收第六条设施设备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第七条设施设备采购前,应进行市场调研,确定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价格和售后服务等。
第八条设备采购合同签订后,应组织验收小组对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符合合同要求。
第九条设备验收合格后,应办理设备交接手续,由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第四章设施设备使用与保养第十条设施设备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第十一条设施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十二条设施设备使用过程中,应遵守以下规定:(一)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二)不得擅自改变设备结构和性能;(三)不得超负荷使用设备;(四)不得在设备周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第十三条设施设备使用后,应进行清洁和保养,保持设备整洁、完好。
第五章设施设备维护与更新第十四条设施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不符合旅游开发“快旅慢游”的原则
他们不去投资改善对外交通建设,完善区外的
旅游服务基地,却在风景区的核心区,以破坏遗产为
代价,大搞快速交通以牟利。原来游泰山要两天到3 天,现在变成一天至半天,结果索道公司得了利,整
个地区失大利。
电力设施
1、电力需求预测
2、供电类型及设施 火电站、水电站、应急发电站、变电站。
其他用水 景区中进行灌溉、绿化等工业业务的用水,一般按1520升/平方米计算或按景区总用水量的10%来估算。 2、水源选择 考虑水源充沛、水质良好、取水口合理。
3、水源保护
水源保护一方面是保护水资源的量,避免过度开发 利用水资源;另一方面则是要注重对取水口周边环境 质量的保护,如限制取水口附近的树木砍伐、泊船、 游泳、捕捞等活动,以防这些活动降低水体质量。
3、景区电网布局设计 4、防雷设施
不论是自然还是人文类型的景区,均不同程度的需要考虑以上问题,只 不过重要性程度不同而已。主题公园、游乐园、其他有供游客娱乐设施 的公园(如朝阳、海淀、动物园等);有缆车、索道、观光电梯的等特 殊交通设施的公园。 博物馆、名人故居由于其一般处于城市的中心地 区,所以电力设施可能不需要作为主要问题来考虑。 哪些类型的景区需 要考虑这些问题?
索道的危害 1、破坏地形 如泰山索道光月观一站就炸掉月观峰峰面1/ 3 ,连同其倒石堆,破坏119万平方米,远在10~20 公里外都清晰看到破败景观,更何况近处,造成泰 山有史以来最严重破坏! 破坏了岱顶地形的真实 性和完整性。 2、 破坏植被与生态 沿索道线的地面,要砍伐宽20 米左右的森林 植被带,要占大片土地做站场,为此还要有公路接 通下站,毁掉大批树木,尤其是原生植被将无法恢 复。
2010年6月29日16时 45分,深圳东部华侨 城“太空迷航”娱乐 项目发生安全事故, 造成6人死亡,10人受 伤,其中重伤5人。
俄罗斯伏尔加河游船沉没 近百人失踪84人获救
俄罗斯一艘载有至少170人的游船2011年7月10日下午 在伏尔加河沉没。俄联邦紧急情况部和地区紧急情况部的 消息显示,84人获救,一人死亡,八九十人生死不明。
景区内供电设施要求
保证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当线路 发生故障时,可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不 致整个景区断电;各项电力、通讯线路 应尽量埋设在地下管道中,以保持景观 的完整性、美观性。
邮政及信息服务设施
1、外联电讯服务 主要为国际国内直拨电话服务,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宽带信息网络服 务等。景区内要建设专门的电信线路、光缆光纤、移动信号基站,并设 立国内国际电话业务。 景区内电讯服务的线路、设臵等要以不破坏景区内景观为原则。 2、外联邮政服务 旅游景区要能为旅游者提供电报、邮寄、包裹、特快专门递等服务。 等级较高的景区应开放国内报话业务及国际电报业务。如黄山景区。 3、内部管理系统 包括内部电话交换机、公共广播系统、电脑监控保安系统等。 主要景点附近电讯线路尽量采用地下线路,以免破坏景观。
5、误导游人,贬低名山
游览名山风景的主要目的是求美、求知、求真,健康 身心。正如古人所说:“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今天 还应该读地球发展史,这是中国山水文化的优秀传统,也是 当代世界提倡的徒步旅游。据统计,法国每年就有3100万人 次在进行远距离徒步旅行,而我们却在风景区内大搞快速交 通,反其道而行之。世界遗产和国家风景区好比世界级和国 家级最高学府,游览遗产地的最大参与就是徒步揽胜,深入 “学府”,求美、求知、求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遗产 的价值。修索道已损害了遗产的价值,缆车拉到山顶,误导 游人。
(2)环状串连形路网
以游客服务功能区为起点,将主要的景点成环状或串 连状连接起来构成的交通道路网络。一般景区规模较小、 景点不多时景区或山地型景区可采用此路网。如西湖。
(3)放射形路网
由景区中心引出的若干放射状干道与多圈层的环线交通 线组成的道路网。景区中,“中心”往往是具有游客服务 功能的区域。 优点:一方面可以加强游客与各个景点之间的交通联系; 二是不同圈层的旅游景点之间及同一圈层的景点之间建立 了快速的连通线路;三是可缓解道路的交通压力,对于大 量的过境旅游客流起到有效的分流。
(3)维持费用高
旅游景区的设施设备种类多、复杂,所以维护检修费 用较高。
亿元投资的设施设备……
百龙观光电梯总造价1.2亿; 天门山索道98 个吊厢来自 瑞士 CWA 公司,单个造价 高达 20 万元人民币 ,总耗 资2.2亿元人民币 ; ……
旅游景区设施管理的任务
保证所有的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制定科学的设施保养计划和维修制度 设施设备第更新改造 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
5、索道
客运索道是一种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和游乐设施,广 泛应用于旅游地开发中。世界其他国家旅游地的索道大 多建在滑雪场、山野游乐场、山区、矿区城镇等,极少 建在国家公园,至于世界遗产地就更为罕见。 我国在世界遗产地滥建索道,如泰山3 条、黄山3 条、峨眉山两条
由于索道建设对地表地貌的破坏性,世界各国都严 格控制在国家公园修建索道。如加拿大《国家公园法》 规定:“不允许在国家公园内对自然资源进行商业性 的勘探、开采或开发”,“商业性服务和设施,如旅 馆、商店和服务让以及公园管理楼等凡有可能均应位 于国家公园的邻近地区。”美国法律规定国家公园不 准修建索道。西方许多国家在实践中也严格禁止在自 然风景区修建索道。
(3)特殊交通道
景区中特殊交通工具使用的交通道路类型。 如索道、水面交通(乌篷船、刚多拉)马帮、 航空通道、滑竿、踏步电梯等。
2、景区道路的路网设计
(1)方格形路网(棋盘式路网)
景区道路以垂直或近似于垂直的角度相交叉所组成的方 格格网。特点是简洁明确、划分的区域较为整齐,在游线 组织上也较为灵活,空间行为较为便利,可以组织成为环 形游线和单行游线。但该路网在对角线上的两点连接不甚 畅通。一般景区较少使用方格形路网。如故宫都由各级交通相连, 旅游者可以自主选择线路进行旅游,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在平原地区和地形复杂的山地型旅游景区中较为常见。
3、交通设施规划原则
①交通设施与景观协调。停车场、码头等交设施要与旅游景 区的景观相协调,布局合理,容量能充分满足游客接待量的 要求。场地平整、坚实或水域畅通。标准及中外文规范、准 确、醒目,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②游览线路布局合理。旅游景区内的游览线路或航道布局 合理、顺畅,通行便利,路面平整、坚实。 ③旅游景区内尽量不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交通工具
GO GO GO
§ 景区设施设备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 景区基础设施设计与管理 §景区服务设施设计与管理
景区设施设备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1.景区设施设备的概念及分类
设施——为进行某项工作或满足某种需要而建立 起来的机构、系统、组织、建筑等。
设备——进行某项工作或供应某种需要所必需的成 套建筑或器物 《现代汉语词典》
3、破坏景观的自然美
修索道不仅破坏地形、植被等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而 且由于架空索道强加于自然景观之上的不协调性,成为山水 审美中的刺眼物和视觉污染物。城里的电缆线都埋入地下, 更何况天生丽质的美景都被铁索捆绑,破坏美感,而且给人 以反感。
4、加剧人流在山顶集中
遗产地要求控制游人量,不修索道自然减少那些对山水 兴趣不大、没有动力登山的人。而缆车主为多获利则千方 百计招徕游客。这就导致容量有限的山顶人满为患,进而诱 使商家开店设铺,造成更可怕的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 环境严重恶化。
日本富士山海拔3776米,公路修到海拔2000多米处停止, 再向上也不许修建索道,甚至也不允许修建台阶和登道,只 有樵夫道式的步行道。
中国自古起,就将历史名山从其他山岳中分离出来,作为
精神文化活动的场所,包括进行祭祀、朝山、宗教、游览、 审美、隐读、山水文化创作体验以及探索自然奥秘等。历史 上曾有“凡五岳名山皆禁樵采”的诏令,并将地区性“八 景”、“十景”的保护,列入“守土者”(地方官)了职责。 名山建设总体上的要求是“点缀得宜,不掩其性”,具体建 设时,坚持“山体本身分毫不能修动”,“树挡道者不伐” 的原则,除了战争和王朝衰败外,保护名山及其精神文化功 能始终是历史的主流,这才为我们留下了大批自然文化遗产。
(2)步行道 仅供旅游者步行的道路,车辆不能进入。 按其等级同样可分为主要步行道、次级步行道 和小径。
步行路以1.5-2.5米宽为宜,道路选择应依山就势。 ①沿途有丰富的风景观赏面,有最佳的视角和视 距,以扬景之长、避景之短。 ②景内小径宜曲不宜直、宜险不宜易、宜狭不宜 宽、宜粗不宜平,要保留自然风貌。游人或攀山、或越 涧、或穿林、或涉水,不断变幻空间、变幻视线,处处 领会诗情画意的意境。 ③根据步行的长度和攀登的高度,适时设计休息 点,走走停停,随处可安,灵活行止。 ④景区游览线路有多条,供不同年龄、兴趣的游人 选择。 ⑤游览线路尽量为环行,不走回头路,使游人处处 感到新奇,游兴未尽。
第二节 景区基础设施设计与管理
(1)景区交通道路设施 车行道、水运、缆车、索道、乘骑、单轨列车(游览列车) 等 、停车场 (2)电力设施 (3)邮政及信息服务设施 (4)景区给排水设施 (5)绿化设施 如道路两旁的绿化,景区内的草坪、花坛,亭、台、 楼、棚架蔓布的攀援植物等
景区交通道路设施
1、景区道路系统类型 2、景区道路的路网设计 3、交通设施规划原则 4、停车场设计 5、索道
第六章 景区设施设备管理 与设计
1976年发生在意大利卡瓦莱塞的观光缆车坠毁,造成 42人死亡。1999年7月1日法国西南部山区一缆车从高空坠 落,20名乘客全部死亡。
1994年广州从化天湖的铁索桥扶手铁链因人多拥挤突 然断裂,160人落水,38人遇难。1993年1月25日福建寿宁 县麻竹坪水库一艘载有14名游客的游船出故障失事,6死8 伤。 1999年,闽侯十八重溪水上漂流事故,1人死亡。1997 年3月3日湖北神农溪漂流发生翻船事故,8位台湾游客和3 名船工死亡。 1999年厦门鼓浪屿某景点门口的不锈钢海豚雕塑胸鳍 太尖,一游客因拍照拥挤被刺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