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补写作文的写作方法

合集下载

第九讲 补写作文的写作方法

第九讲 补写作文的写作方法

第九讲补写作文的写作方法
1. 审题:首先,在补写作文时要仔细审题,弄清楚题目的要求,如文体、题材、字数等;
2. 构思:根据审题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再结合题目中提示的内容,脑海中建立一个构思框架。

3. 提炼:写作的起点是提炼出文章的要点,起始,中间和结束等内容,以及作文中可能出现的具体观点。

4. 结构梳理:将构思框架拆解成行文流程,并且梳理文章所需要的结构,以保证文章内容的层次和连贯性。

5. 进行写作:根据构思框架及行文流程,开始写作,完善文章内容,注意逻辑性与文字的连贯性,要严谨,确保写作质量。

6. 检查:最后进行检查,如是否字数过多或过少,文章连贯性,拼写是否正确,语法是否准确,比较补写的作文是否和原来的作文一致,以及核对语句逻辑,最好可以多找几个朋友来帮你检查文章的质量及其错误点,若有疑问及时修正,使
得文章完美。

初中作文指导:补题技巧

初中作文指导:补题技巧

每当我害怕时,你的微笑使我不再害怕;每当我痛苦、 失落时,你的微笑使我重拾信心;每当我紧张、迷茫时,你 的微笑令我镇定,创新自我!在明天的考试中我必将成功! 你的微笑是我致胜的魔杖!
♦点评:这篇佳作将母爱化解了“我”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 婉转有力地表达了出来,尤其三处细节描写特别精彩动人, “母亲的微笑”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由阳 光美、润泽美到温柔美;由色彩美、线条美到力量美。层出 不穷,淋漓尽致地展现母亲伟大的内在美,含义深远。而在 拟题时,小作者没有泛泛地以“母爱是我致胜的魔杖”来命 题,能抓住“母亲的微笑”这一贯穿文章的细节来拟题,并 且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母亲,更在题目中设置了一个悬 念以及营造了一种亲近的感觉,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补题技巧:
1.具体事物拟题法。
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便于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
体。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
》,可填上“一条红丝
带”,叙写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当我面对
的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
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
2.抽象事物拟题法。
这种拟题方式是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
——题记 朋友,还记得吗?那次英语演讲比赛前你鼓励的话语。 或许你已经忘记了,可我却记忆犹新。
“下周二要举行英语演讲比赛,张小伟、李小鹏等同学 必须参加!”师命不可违,可我的英语口语实在太臭了,又 怎能登大雅之堂呢?回家的路上,天公的“眼泪”无情地砸 在我僵硬的身体上,我的心也如这天空一样乌黑一片。
“李小鹏,准备得怎么样了?”头顶上多了一把伞,原 来是你,张小伟。
“唉,茫然无绪!”我一脸无奈。
“这可不是你的风格呀,以你的实力,拿下它肯定没问 题!”

初中作文知识点:中考作文写作方法之补充法

初中作文知识点:中考作文写作方法之补充法

补充法所谓补充法,是指通过给标题或话题补出相关的句子成分来打开思路的方法。

例如安徽高考作文题: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打开思路,写好“带着感动出发”,需要思考三个问题。

一是谁带着感动出发。

也就是补出标题的主语,可以是你(你们),可以是我(我们),可以是他(他们)。

二是什么样的感动,或者说是为什么感动。

联系实际,汶川大地震中,老师舍生救学生,我们为之感动;救援人员不怕疲劳,日夜奋战,我们为之感动;群众排队捐款、献血,我们为之感动。

具体到个人,温总理第一时间在第一线指挥,我们感动;民警蒋小娟为灾民的孩子喂奶,我们感动。

让人感动的原因很多,让人感动的事例很多。

三是带着感动出发的结果。

带着感动出发,其结果将产生更多的感动,从而使更多的人带着感动出发!再如广东高考作文题: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可以通过给标题补充状语的方法来打开思路。

不要轻易说“不”,不是不能说“不”,而是不要轻易说。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策略一些,这并不是要接受、认可,轻易说“不”的结果,往往使我们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比如面对同事、同学、朋友、家人的正当请求,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不”,往往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拉大了与他们的距离,使双方变得越来越疏远。

不要轻易说“不”,是智慧的表现,是道德的要求。

明白了这些,我们的立意、选材也就有了取舍的空间,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也就成了一件容易的事。

再如浙江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

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小作文训练——补写

小作文训练——补写

小作文训练补写就是根据某一内容,补充相应的情节和内容,使之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

补写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是根据开头和结尾,补写中间的内容;二是根据文章的中间环节,补写开头和结尾。

一、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其具体要求:①根据所提供的开头和结尾,补写中间的内容;②补写部分要与所提供的开头结尾衔接得上;③补写200字左右,命题的开头一句话是“小乐回到家,看见自己的一只鞋已洗得干干净净地晾在门口,但另一只鞋妈妈没有洗”,最后一句是“小乐穿着一双干干净净的鞋上学去了”,让考生补写中间部分。

从阅卷中发现,主要失误有:1.立意思想性不强。

只洗了一只鞋,而没有洗另一只鞋,这种做法显然是违反常理的,可不少考生没有真正体会到命题的含义,有的只是从客观上解释妈妈只洗一只鞋的原因,如说妈妈突然生病了,邻居或厂里(单位)有急事出去了;有的考生写妈妈没有找到另一只鞋,原因是鞋被小猫(小狗)弄到床底下了;也有考生写如何找种种借口指使妈妈再去洗另一只鞋,写自己是如何原谅了妈妈的疏忽,给妈妈一次“改正”的机会;还有的考生写到索性将脏鞋扔掉,又去买了一双新鞋,等等,均未能揭示出其中的深刻含义。

其实,命题开头设计的情景是耐人寻味的,同是一双鞋,一只洗了,一只未洗,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妈妈之所以如此做,应该是“别有用心”有意为之的,其目的是启发教育小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妈妈用心良苦,小乐应该有所发现、有所领悟,从而自己动手洗另一只鞋,思想认识也得到了提高,这样写可以说文章的思想性较强,达到了立意的“深刻”,如果只找一些客观的偶发性的巧合来解释开头出现的场景,虽说在生活中的确可能发生,但显然是没有写作价值的,也就谈不上什么思想性了。

2.情节的设计不合逻辑。

有的考生将“补写”当成了“续写”,只注意了“承前”,忽视了“启后”,意思不连贯,补写的情节缺少逻辑性,不合常理。

如写妈妈之所以只洗了一只鞋,“是为了节省时间和劳动力”,很是荒唐。

仔细审题,便会发现:命题开头交代了“妈妈只洗了一只鞋”,末尾是“小乐穿着一双干干净净的鞋上学去了”,从开头和结尾便可看出,让考生补写的内容应是洗另一只鞋的过程,那么这只鞋应由谁洗呢?再看这一句话:“但另一只鞋妈妈没有洗”,一个“但”字,揭示了其反常性,因为按照常理,我们总是把一双鞋一起洗干净,然后再一起晾晒的,不会是先晒好一只鞋再去洗另一只,因此,即使中间出现意外的突发事件,也不会出现一只鞋干干净净晾在门口,而另一只没有洗的这种情形,因此,将这种局面解释为客观等原因,如妈妈生病、临时有事等均不合逻辑。

如何快速补完作文

如何快速补完作文

如何快速补完作文一、开头部分。

1. 找灵感。

如果作文题目是关于某个事件的看法,你可以先想想最近发生在自己身边类似的小事。

比如说写关于“诚实”的作文,你就想一下自己有没有撒过谎,然后被识破后的那种感觉。

像我有一次没写作业,骗老师说忘带了,结果老师让我下午必须带来,当时那个心虚啊。

就从这种亲身经历出发,开头就可以写“诚实这个词,在我心里曾经有过一段很深刻的挣扎。

有一次我没写作业,却对老师撒了谎……”这样一下子就有了个很接地气的开头。

2. 引用大法。

不管是名人名言还是俗语谚语,都能让你的开头高大上起来。

要是写关于“友谊”的作文,你可以先来一句“正如王勃所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谊是一种跨越距离的神奇力量。

”如果一时想不起名人名言,来点俗语也行,像“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在我们的生活中,友谊就像那路上的明灯……”二、中间部分。

1. 列点阐述。

比如说写“如何保护环境”这样的作文。

你就可以列几个点,像“从我们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比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每次去超市,那些一次性塑料袋看着方便,可它们对环境的危害可不小。

据统计,一个一次性塑料袋在自然环境中可能需要几百年才能降解。

我们要倡导绿色出行。

现在汽车尾气排放是空气污染的一个大源头,如果大家都能多坐公交、地铁,或者骑自行车,那空气质量肯定能改善不少。

我们还要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

树木可是大自然的空气净化器,多种一棵树,就多一份对地球的爱。

”这样一条一条地写,条理清晰,而且很容易凑字数。

2. 编个小故事。

如果作文主题是“梦想”,你可以编个自己或者身边人的追梦小故事。

“我有个朋友小明,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画家。

可是他家境贫寒,连一套像样的画笔都买不起。

但他没有放弃,他用树枝在地上画画,用石头在墙上画画。

有一次学校举办绘画比赛,他只能用别人用剩的颜料和破旧的画纸参赛,可他画出的那幅乡村美景图却震撼了所有人,最终获得了一等奖。

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梦想的力量,那就是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要勇往直前。

中学生作文中如何运用递进和补充

中学生作文中如何运用递进和补充

中学生作文中如何运用递进和补充递进和补充是中学生作文中非常重要的写作手法,可以帮助文章更具说服力、逻辑清晰和丰富多样。

下面我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学生作文中如何运用递进和补充这两种写作技巧。

一、理论探讨递进和补充是指在文章中逐步加深、扩展已有的观点或信息,并通过补充细节和解释来增加文章的丰富性和可信度。

递进可以是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发展,补充则是通过进一步的解释和举例来提供更多的信息。

这两种写作手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在写作中,递进和补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1. 递进:可以通过列举具体事例、举证证据、引用专家观点以及提供科学数据等方式来逐步增加观点的论据和说服力。

例如,在讨论环保问题时,可以先说明环境污染的危害,然后进一步指出全球变暖的原因,最后联系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逐步加深读者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

2. 补充:可以通过解释概念、提供过渡性词语、使用比喻或类比等方式来增加观点的具体性和可信度。

例如,在写描述一棵树的作文时,可以补充解释树的不同部分的功能、生长环境和与人类的关系等,以增加读者对树的全面理解。

二、实践应用递进和补充不仅是理论上的写作技巧,更是在实践中创作优秀作文的必备要素。

下面以中学生作文为例,具体说明递进和补充的应用方法。

主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思想观念、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和价值观念。

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品质,如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等。

其次,家庭教育不仅限于理论的灌输,更包括实践中的关怀和指导。

父母通过与孩子的交流、亲子活动和陪伴的方式,培养孩子的情感认同和社交能力。

他们可以与孩子分享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进一步地,家庭教育还需要注意适应孩子的成长阶段和个体差异。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方式。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扩展教案-第九讲张开想象的翅膀-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扩展教案-第九讲张开想象的翅膀-人教(部编版)

教师播放弟子规
视频)
同学们,看了有趣的动画片后,咱们跟着它一句一句地念好不好?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念。
师: 同学们,看了这有趣的动画片,这几句话也读了几遍,有没有同学知道它的意思呢?
(先让学生说,师再补充) (出示课件)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长辈站时晚辈不可自行就座,待长辈坐下吩咐后才可座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 与长辈交谈声音要适中,但也不能太小声听不清
力是一根神奇的魔棒,有人说想象力是一首快乐的歌谣,在你们看来,想象力是什么呢?
生: ……
师: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对想象力的理解和感受都不相同!对于咱们写作文来说,想象力是非常
重要的,它能帮助大家写出一篇篇精彩生动的佳作!你们想不想知道想象力的魔力到底有多厉害呢?
生: 想!
师: 好,那就请大家高喊出咱们的口号,正式踏上今天的作文之旅吧!小作文……

动作:指手划脚、手忙脚乱、手舞足蹈、七手八脚、摇头晃脑、大步流星、左顾右盼、挤眉弄眼…

声音:粗犷、洪亮、浑厚、沙哑、粗声粗气、声如洪钟、抑扬顿挫、
铿锵有力、龙吟虎啸、声色俱厉… …
小结:同学们,粮草先行这一站总是难不倒聪明的你们,老师为你们精彩的表现感到骄傲!大家写了那么多丰富的 词语,非常棒,老师要给大家一个温馨提示,那就是别把这些词语丢到一边,要学会在写作中运用它们,这样大家 的作文才会变得有文采、更生动!
是先观察图片中的主要人或物,再观察细节。咱们来看看这样一幅图。(教师切换
PPT一家三口)
同学们,请你们按照主次顺序仔细观察图片,谁能说一说,图片的主和次各是什么?
生: 主要人物是爸爸、妈妈和小女孩儿,次要的是小蜗牛、花草、房子……

记叙文写作之补叙手法的运用

记叙文写作之补叙手法的运用

记叙文写作之补叙手法的运用记叙文写作之补叙手法的运用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那么什么样的记叙文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叙文写作之补叙手法的运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记叙文写作之补叙手法的运用我们在按一定的过程叙述时,有时为了说明其中的某一点,必须补充写上另外的一些内容,使原先的叙述过程暂时中断。

这便是“补叙”。

“补叙”与“插叙”虽然都有中断原先的叙述,而加说其他内容这样的相似之处,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一般地说,“插叙”的内容比较简短,只起解释说明的作用,往往只是对叙述中的某一点作些三言两语的诊释。

而“补叙”则大多是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前面没有说到,便在后面通过各种方式再作补充性的叙述。

一般地说,“补叙”的部分应当是作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没有了它,作文就不完整。

另一方面,如果这部分内容不是以“补叙”的形式出现,而将它归人按顺序叙述的话,会浪费很多笔墨,达不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从这里就能说明作文为什么要用“补叙”的道理。

当然,这种在叙述中的补充,必须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这里也“补”,那里也“补”,就会显得拉拉扯扯、杂乱无章,也会严重影响表达的效果。

如一位同学的习作《我迷收藏》,在叙述他在收藏中获得的乐趣时,就讲到他收藏了不少“票证”,如粮票、布票、油票、糖票、酒票、烟票,甚至是肥皂票、火柴票等等。

在介绍这些票证的收藏过程时,就补叙了这些票证的来历。

一天,我帮妈妈收拾屋呼,在一个旧箱子里发现了好些奇持的票证,票面上有的印着“粮票壹斤”,有的印着“肥皂一条”……这是什么东西?用来干什么的?妈妈告诉我,这些票证在二十几年前作用大着哩!那时候粮食定量供给,大人每人每月发二十几斤(2斤合1千克)粮票,人们要凭粮票买粮食、馒头和面条等食品,如果没有粮票即使有钱也难买到这些食品。

当时很多物品购买时都需要票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