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槽溢洪道组织设计
【水库枢纽方案】水库溢洪道工程施工作方案

XX水库工程溢洪道工程施工作业XX有限公司二0XX年XX月溢洪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1、工程概况溢洪道为正槽式溢洪道,布置在右岸岩体上,由进口段、控制段、泄槽段、出口消能段组成,全长 200.0m。
进口底板高程 992.10m,长 30.0m,宽度 25.0m。
控制段采用驼峰堰,长度 10.0m,宽度 25.0m,其中闸孔净宽 24m,中间闸墩宽1.0m,边墙高 4.0m,堰顶高程 993.67m。
渐变段长 30m,采用台阶形式,宽度由 25m 渐变为 15m,底坡 i=0.4。
泄槽段采用台阶形式,全长 105m,宽 15.0m,底坡 i=0.48,由大小相等的台阶组成,槽身结构分缝长度为 10m。
消力池全长25m,宽 15.0m,消力池出口采用 50m 长的导流渠与河道相连,导流渠采用混凝土矩形断面,底宽 15.0m。
2、开挖方案及施工顺序2.1开挖顺序及施工部署为保证2#闸井及溢洪道各种材料及砼运输的交通要求,满足后续工作的正常施工,在进行2#闸井开挖期间,保留现有至2#闸井后侧的施工道路,进行溢洪道的进口段、控制的开挖及砼浇筑工作,待溢洪道进口段、控制段施工完毕后将该段进行回填,形成施工道路,满足2#闸井的施工运输要求,再进行溢洪道渐变段、泄槽段的开挖及砼浇筑工作。
2.2土石方开挖2.2.1测量放线施工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图纸的底高程和原地面高程计算出开挖深度,根据各部位的控制坐标,将建筑物的开挖边线放于实地,洒出开挖边线,为开挖做好准备。
2.2.2土方开挖方案土方采用挖掘机分层进行开挖,用1.6m3挖掘机配合220推土机挖甩,挖掘机装15~20T自卸车运输至弃料场或利用料场;土方开挖内容包括准备工作、场地清理、开挖、边坡观测维护、开挖渣料的利用和弃渣的处理及质量检查和验收等工作。
进口段及控制段开挖时用1.6m3挖掘机直接挖装至20t自卸汽车拉远至弃料场,泄槽段采用1.6m3挖掘机配合220推土机挖甩,装载机、挖掘机装自卸车运输至弃料场或利用料场2.2.3石方开挖溢洪道石方明挖包括一般石方开挖及沟槽石方开挖。
七台河市汪清水库溢洪道工程布置设计

黑
龙
江
水
利
科
技
N o . 1 0 . 2 01 3
He i l o n g j i a n g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 T o t M N o . 4 1 )
文章编 号 : 1 0 0 7— 7 5 9 6 ( 2 0 1 3 ) 1 0— 0 0 8 6— 0 2
七 台 河 市 汪 清 水 库 溢 洪 道 工 程 布 置 设 计
张慧丽 , 苏莹莹
( 黑 龙江 省 水 利 水 电勘 测 设 计 研 究 院 , 哈尔 滨 1 5 0 0 8 0 )
尾水渠等组成 , 沿轴线总长 2 9 7 m 。溢洪道消能采用 3 . 2 控 制段
底 流 消能 方式 , 并 在海 漫 及 尾 水渠 两 侧 设 导 流 堤 , 使
桥 流 向下 游 , 如图 1 所示。 表1 溢洪 道方 案 比较 投 资 比较 表
堰顶净宽 堰顶 高程 土坝投 资 溢洪道 金属结构 总投 资
摘
要: 七 台河市汪清水库消 险增容扩建工程中溢洪道 的布置有两种方案 , 既左侧 山体 开挖和
利用原有溢洪道基础 。根据枢纽处 的地形 、 地质条件 , 结合 方案投 资。多方案 比选后
进行溢洪道工程设计 。选定方案 为新 建正槽式 溢洪道 , 位于左岸 , 溢洪 道轴线 与坝轴 线垂直布置 。开敞式 、 有闸控制 。溢洪 道 由进 口引水渠 、 进 口直线段 、 闸室段 、 消力池 及尾水渠等组成 , 沿轴线总长2 9 7 m。消能采用底流 消能方式 。
6第六章--溢洪道

纵断面 底坡采用逆坡或平坡,渠底高程要低于堰顶高程。
二、控制段
(一)溢流堰旳形式 溢流堰一般选用宽顶堰、实用堰,有时也
是用驼峰堰、折线形堰。溢流堰旳体形应尽量 满足增大流量系数,在泄。
宽顶堰 实用堰 驼峰堰 折线形堰
宽顶堰
宽顶堰旳特点是构造简朴,施工以便, 但流量系数较低 。(图1)
泄槽旳横剖面
泄槽横剖面形状在岩基上多做成矩形或近似于矩
形,以使水流均匀分布和有利于下游消能,边坡坡 比大约为1:0.1~1:0.3;在土基上则采用梯形,但边 坡不宜太缓,以预防水流外溢和影响流态,大约为 1:1~1:2。
掺气水深hb(m)可用下式估算
v
hb
(1 )h 100
外墙水面与中心线水面旳高差Δh
三、泄槽
泄槽旳底坡常不小于水流旳临界坡
泄槽旳平面布置在平面上宜尽量采用直线、等 宽、对称布置
泄槽在平面上需要设置弯道时,弯道段宜设置在 流速小、水流比较平稳、底坡较缓且无变化部 位 (图4)
泄槽旳纵剖面
泄槽旳纵剖面应尽量按地形、地质以及工程量少、 构造安全稳定、水流流态良好旳原则进行布置。 常用旳纵坡为1%~5%,有时可达10%~15%,坚 硬旳岩石上能够更大,实践中有用到1∶1旳。 (图5 )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正槽溢洪道 第三节 侧槽溢洪道 第四节 非常溢洪道
一、河岸溢洪道旳类型
1. 正槽式溢洪道 特点:水流平顺,泄水能力强,构造简朴,常用。
合用:岸边有合适旳马鞍形山口时,此时开挖量最小。 2.侧槽式溢洪道 特点:水流过堰后,转向约90°,进入泄水槽。 合用:水流条件复杂,水面极不平稳,构造复杂,对大坝有
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引言溢洪道是指在大坝、堤坝或其他水利工程中,用于泄洪的特定通道。
溢洪道施工是确保水利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针对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施工组织架构在溢洪道施工中,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施工组织架构,明确各个施工组织单位之间的职责与合作关系。
主要包括工程管理部门、技术部门、质量监控部门、安全监督部门、供应部门等职能部门。
同时,应建立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责任和权限,确保施工任务的科学分解和合理分配。
2. 施工人员安排针对溢洪道施工的特殊性,应根据工程的规模和需求,合理安排施工人员。
包括工程师、技术员、施工人员等人员的配备,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技术和安全意识,能够有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3. 施工计划制定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是溢洪道施工的基础。
施工计划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步骤、时间节点和资源投入等,确保施工进度的科学控制。
同时,需考虑风险因素,合理规划施工时间,避免不可控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4. 资源准备溢洪道施工需要充足的资源支持。
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到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合理的配备与调度。
同时,需建立供应渠道,确保资源的及时供应,避免因资源不足而延误施工进度。
5.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顺序、安全预防措施、质量控制等内容。
在制定施工方案时,需充分考虑施工安全和效率,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技术交流,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可行性和有效性。
6. 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在溢洪道施工中,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的重要内容。
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止施工事故的发生。
同时,应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标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7. 环境保护措施在溢洪道施工中,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环境保护工作。
溢洪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方案)

溢洪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方案)宣威市东山镇长洼子水库工程溢洪道进口引水段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计划)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宣威市东山镇,本工程主要工程量为拦河坝工程、溢洪道工程、输水管和引水管道工程、导流工程等。
二、工期方案2022年2月27~2022年3月4日,共计6天,基础土石方开挖。
2022年3月20~2022年4月15日,共计26天,浆砌石砌筑、钢筋制安及砼施工。
三、主要施工机械设施主要机械设备表四、施工计划1、基础土石方开挖1)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前,按照设计图纸,结合施工场地的实际地形、地质状况,对其位置、方向、长度、高程举行复核,定出方向桩人工协作挖掘机开挖,边坡预留20cm 改用人工清理。
(1)开挖工艺流程施工测量放样→场地清理→暂时排水系统→分层开挖→自卸汽车运输→人工修整→验收。
(2)施工测量进场后按照监理单位提供的施工区围导线点及水准点的基本数据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以保证施工放样、定位的精确性;每开挖一个单元前,举行边线及高程放样。
(3)施工清理对测量出的清理围,用人工或机械清除该围的所有有碍物,围外的清理按监理单位要求举行。
(4)土方开挖场地清理完成后,采纳1.2m3反铲挖机开挖,15t自卸汽车运输,土方运至指定的弃碴场。
(5)弃碴场开挖料运至弃碴场后,分区堆放,并保持渣料堆体的边坡稳定,并有良好的自由排水措施。
2)石方开挖(1)按照岩石的开挖难易,确定开挖办法。
石质挖方边坡采纳风钻或破裂锤破裂,对风化严峻节理发育的岩层采纳小挖掘机直接开挖,保证边坡稳定。
对于高边坡开挖施工,按图纸设置开挖平台,每台从上向下同时完成边坡防护工程。
(2)施工中确定边坡的危急区,实行有效的措施防止人、畜、建造物和其它公共设施受到危害和损失。
在危急区的边界设置显然的标志,建立警戒线,防止滚石。
2、浆砌石砌筑分段和分台阶举行护坡的施工,采纳移动式砂浆拌和机举行砂浆的拌制。
(1)砌筑前先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保证护坡的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溢洪道施工方案设计(全面)范本

1.1.溢洪道工程1.1.1.开挖工程1.1.1.1.主要工程量溢洪道的开挖有土方开挖和石方开挖,工程量见下表。
土石方明挖工程量1.1.1.2.施工布置( 1)渣场布置本标段渣场布置,详见施工总布置。
(2)施工道路布置根据施工总体布置,开挖利用道路有右岸上坝公路,同时根据开挖施工需要修建临时便道。
(3)施工供风水电施工供风水电布置,详见施工总布置。
1.1.1.3.开挖程序溢洪道开挖总的施工程序是:先修施工道路,然后按平面上分区,立面上从上至下分层开挖。
溢洪道开挖根据进出口分段进行。
边坡支护在分层开挖过程中紧跟开挖面进行,上层的支护保证下一层的开挖安全顺利进行,随机支护随开挖及时进行。
1.1.1.4.施工方法和工艺(1)土方明挖在场地开挖前,承包人应清理开挖区域内的树根、杂草、垃圾、废渣及其它有碍物,主体工程植被清理的挖除树根范围应延伸到离施工图纸所示最大开挖边线、填筑线或建筑物基础外侧3m距离。
除合同另有约定外,主体工程施工场地地表的植被清理,必须延伸至离施工图纸所示最大开挖边线或建筑物基础边线(或填筑坡脚线)外侧至少5m距离。
土方开挖采用自上而下分层的施工方法,开挖分层高度2.5—5.0m。
采用SD23推土机推配合1.0m3反铲挖掘机开挖;对于土方中出露的孤石采用手风钻孔爆破解碎,土方坡面预留0.3~0.5m厚人工配合修整。
(2)石方明挖石方开挖采用自上而下的梯段爆破,边坡预裂法施工,用YQl00B型潜孔钻辅以YT28手风钻分层梯段爆破,分层高度5~8m。
马道及对于石方开挖厚度大于1 m的水平建基面预留1 m厚保护层,保护层开挖采用YT28手风钻造水平预裂孔和垂直主爆孔实施水平预裂爆破。
为便于下一区钻孔施工和提高爆破质量,保证各爆破分区间的临时边坡稳定,对临时边坡实施施工预裂爆破。
坑、槽开挖采用手风钻造孔,深度浅于3m的坑、槽,周边边坡一次预裂爆破到设计槽底面;深于3m的坑、槽分层开挖;坑槽中部采用小梯段、小药卷进行“V”型掏槽爆破开挖。
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引言溢洪道是水利工程中起到安全排洪作用的关键性构筑物,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于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针对溢洪道的施工进行详细规划,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并达到设计要求。
二、工程背景本工程位于某市某县的XX河上,主要的功能是在发生洪水时,通过溢洪道将多余的水量安全地引导至下游。
工程总投资约XXX万元,设计总长度为XX米,设计水位为XX米。
三、组织管理机构1. 施工总指挥部施工总指挥部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总指挥由项目经理担任,下设安全、技术、质量、机械、材料等专业部门,负责各自的工作。
2. 施工现场管理部门施工现场管理部门负责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环保等进行管理。
该部门人员包括现场主管、监理人员、安全员、质量员等。
四、施工方法与工艺1. 溢洪道挖掘首先,进行溢洪道整体的定位和准备工作,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和通畅。
然后,采用机械挖掘方法进行溢洪道的开挖,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挖掘深度和施工进度。
2. 溢洪道混凝土浇筑在完成挖掘后,进行溢洪道的混凝土浇筑工作。
首先,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模板的搭建,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然后,根据施工进度采用机械或人工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施工质量。
3. 溢洪道启闭机构安装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进行溢洪道启闭机构的安装工作。
包括吊装机构、固定机构、测试机构等。
各项机构的安装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启闭机构的正常运行。
五、施工安全措施。
溢洪道、放水洞施工组织设计

1.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1 溢洪道工程1.1.1 概述溢洪道布置于坝址右岸台地,穿过一条小冲沟,地形起伏较大。
溢洪道工程由引渠段、控制槽、渐变段、泄槽、出口消能等部分组成。
引水渠进口宽30m,控制端采用驼峰堰,堰顶高程为2644.3m,净宽15m后接渐变段,渐变段长20m,渐变槽接陡槽,陡槽长度236m,宽度8m,坡降比11.4%。
陡槽接出扣消能段,消能段采用矩形挑流鼻坎消能,净宽8m,挑角26°。
整体式简支T梁交通桥,布置于坝址右岸跨溢洪道接右岸坝顶,共2跨,单跨8.86m,桥面净宽6.0m。
溢洪道工程地基岩性为洪积砂砾石层和洪积卵石层,稳定性较差,卵石层结构中密~密实,为良好的地基土。
1.1.2 施工准备(1)、施工道路溢洪道接1#、2#永久道路和夏一同公路,交通便利。
(2)风、水、电施工用风、水、电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章节容,夜间施工工作面采用10KW碘乌灯照明。
(3)生产辅助设施生产辅助设施主要包括混凝土拌合站、加工厂等临建设施,具体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章节容。
1.1.3 溢洪道施工(1)测量放样根据设计施工图纸,精确放样出溢洪道、交通桥各个部位的开挖边线,并做好测量标记。
(2)土石方开挖由于溢洪道地基岩性为洪积砂砾石层和洪积卵石层,因此土方、砂砾石用1.0m3反铲进行开挖,装10t自卸汽车运输至指定位置堆放;坚硬岩石采用YT28手风钻钻爆,1.0m3反铲挖、装10t自卸汽车运输至指定位置堆放。
并且做好坡顶临时截水沟,已防止雨水冲刷边坡。
溢洪道高边坡土石方开挖采取从1#、2#永久道路修建临时施工便道至作业点,作为出渣的运输通道;溢洪道水渠部分运输通道直接采用溢洪道开挖出的作业平台作为运输道路。
(3)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主要有侧墙砼、底板砼。
混凝土采用在自建拌合站集中拌制,用6m3砼搅拌运输车运输,HBT60砼泵泵送入仓。
脚手架和拉杆加固组合钢模板,人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槽溢洪道组织设计
一、工作特点:开敞式正面进流. 泄槽与溢流堰轴线正交,过堰水流与泄槽方向一致. 组成: 进水段(引水渠), 控制段,泄槽(陡槽), 消能段,尾水渠.
优点:结构简单,进流量大,泄流能力强,工作可靠,施工、管理、维修方便,因而被广泛采用。
图7-1 正槽溢洪道布置图二、正槽溢洪道各组成部分的设计
1、引水渠
作用:使水流平顺地进入控制段,改善堰身及泄槽的流态。
设计原理:在合理的开挖方量下,尽量减少水头损失,以增加溢洪道的泄水能力。
断面形式:岩基上接近矩形,土基上采用梯形。
进口布置形式:喇叭口。
1
图7-2 溢洪道的整体布置单位:m
2、控制堰段
作用:控制溢洪道的泄流能力.
横断面:矩形
纵剖面:实用堰和宽顶堰
设计要求:有足够的泄流能力.
*实用堰:流量系数大,需要的溢流前缘较短,较之宽顶堰可减少工程量。
但施工复杂,多用于岩石地基上,尤其是岸坡较陡的大中型工程。
形式:克-奥型、WES曲线型
*宽顶堰: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但流量系数较小,需要的溢流前缘较长。
多用于泄洪量不大或附近地形较平缓的中小型工程中。
B----堰顶长度
H----堰上水头
P-----堰高
2
图7-3 常用的控制堰
*实用堰的高度:
1、低堰(0.3,P/H,1.33), m值先随H/H的加大而加大,然后随H/H的减小而减小,存在一个极值m; d0d0d
2、高堰(P/H>1.33), m为递增函数. d
图7-4 WES堰m,H0/Hd,P/Hd的关系
3、泄槽段
工作特点:在溢流堰后用泄槽与消能段相接,为使槽内水流呈急流状态其纵坡常为大于临界坡度的陡坡,因此又称其为陡槽。
由于泄槽内水流流速较高,设计时必须考虑高速水流产生的冲击波、脉动和空蚀现象,在布置和构造上予以重视,一般应加高、加固泄水槽的边墙,以确保溢洪道的安全。
(1)泄槽的纵剖面设计
3
泄槽的纵坡一般做成为大于临界坡度的陡坡,通常i=1%,5%,有时可达10%,15%。
*变坡:泄槽很长时,为适应地形、地质条件而设。
由陡变缓,变坡处用反弧段连接R,8 ,10倍水深,易出现动水压力破坏,应尽量避免。
由缓变陡:变坡处用抛物线连接。
槽底易产生负压。
图7-5 泄槽变坡处的竖曲线
(2)泄槽的平面布置
从高速水流考虑,泄槽在平面上应尽量直线、等宽、对称布置。
实际上,由于地质(形)条件的限制,或从减少开挖、处理洪水归河、有利消能等方面考虑,往往改变横断面,设置收缩段、弯曲段或扩散段。
图7-6 泄槽的平面布置
(3)断面型式
4
在岩基上一般接近矩形断面,土基上用梯形较多,边坡不宜太缓以防止水流外溢和对流态不利,一般应做衬砌。
(4)弯曲段:渠底超高法—作用是使流量分布均匀并适当改善流态。
对弯曲的泄槽,为使槽内流量分布均匀和改善流态,可将渠底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横向底坡,用重力来平衡离心力。
图7-7 弯道上的泄槽
(5)收缩段与扩散段
收缩段的收缩角大小直接影响由于断面收缩而产生的冲击波的大小。
收缩角越小,冲击波就越小,通常收缩角,,11.25º.
扩散段一般设在泄槽的末端有利于消能.在高速水流的条件下,扩散角不宜过大以免水流于边墙脱离. 4、消能设施
位于泄水槽出口处,作用是为了消除下泄水流具有破坏作用的动能,从而防止建筑物被水流冲刷,保证安全。
消能方式:底流消能和挑流消能。
5、尾水渠:当流经泄槽的急流经过消能后,不能直接进入原河道,需布置一段尾水渠,要求短、直、平顺,底坡尽量接近原河道的坡度,以使水流能平稳顺畅地归入原河道。
5
图7-8 扇形扩散挑坎单位:m
图7-9 溢洪道挑流坎布置图单位:m 6
图7-10 扩散消力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