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湖南省环境状况公报
湖南省物价局关于监测的收费标准

湖南省物价局关于监测的收费标准湖南省物价局文件湘价服(2001)18号发文时间:2001-2-4关于重新审定环境监测专业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省环保局,各市州物价局:我局《关于调整我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湘价费(1998)82号)试行两年以来,各方面反映较好,既促进了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工作的开展,又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现予以修订并重新发布。
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环境监测站履行政府主管部门赋予的职能,开展下列工作时不得收费:1、开展本辖区内环境质量(地面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噪声、放射性、生物、生态)常规监测,定期提供环境质量变化状况的各类监测报告,以及环境质量报告书,环境质量预测报告等。
2、对本辖区内的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状况及处理设施实施例行监督监测,编报辖区内各类污染物排放状况报告。
3、环境污染纠纷调处和污染事故调查等。
二、各环境监测站在确保完成政府部门综合性环境监测任务的前提下,接受委托、利用其技术和人才优势对下列范围开展环境监测专业技术服务的,可收取专业技术服务费:1、承担各项环境背景值调查,提供水环境、土环境、生物、沉积物、放射性等环境背景数据技术报告;2、承担环境评价和环境效益分析;3、接受单位委托,承担各种污染物、各类样品项目的监测分析;4、接受单位委托,进行水、气、渣、烟尘、噪声、电磁辐射、振动、放射性和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源监测;5、接受委托,对污染纠纷与污染事故的现场监测和技术仲裁;6、对本系统外提供监测数据和工业污染调查结果(含污染源档案、研究报告、技术报告、图文数据库等);7、接受有关单位委托,进行单项治理技术和综合整治与防治技术的咨询服务,对科研成果鉴定提供监测分析数据和报告;8、举办监测技术培训班,代培监测分析人员;9、接受有关单位委托、承担其他方面的服务项目;10、环境产品的质检监测;11、对限期治理项目、新建扩建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和运行中的抽样监测。
《湖南省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费用定额标准(试行)》与国家08劳动定额对比分析研究

《湖南省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费用定额标准(试行)》与国家08劳动定额对比分析研究摘要:纵观近二十年,横观各省、市,上至建设部下至建设局均只为环卫部门制定了劳动定额,唯有湖南省按国家劳动定额制定了费用定额。
文章从定额的概念及制定要求,国内省内环卫行业定额标准入手,列出国家卫生城市实际工作数据,运用国家定额与省定额标准通过计算对比分析省定额与国家定额与实际工作中的联系和区别,充分显示费用2007年4月21日,湖南省建设厅124号文件颁发了《湖南省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费用定额标准(试行)》(以下简称省07费用定额)。
随着城市发展,社会进步,新技术、新设备在城市环卫工作中的应用,出于规范行业管理的目的,省07费用定额应运而生。
环卫是事业性质行业,工作费用以财政预算结算为主,国家及各省一般只规定劳动定额,像这样制定费用定额在全国来讲是少有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值得探讨一番。
1定额的概念及制定要求“定额”即确定数额。
即在合理的生产组织、使用资源,合理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经国家或主管部门科学地测定、分析、计算加以合理确定的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量工作所消耗的人力、机械、材料、资金等数量的标准。
定额的制定要求是全、快、准。
“全”指工作范围要求,凡需要和可能制定定额的工作都要定额。
“快”指时间要求,就是要简便、工作量小,能迅速制定出定额,及时满足生产需要。
“准”指质量要求,即定额水平要先进合理(下文中将用到)。
2各级定额标准的制定现状及问题2.1各级环卫定额标准的制定现状国家建设部1996年606号文件颁发了《全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统一劳动定额》(以下简称国家96劳动定额),12年后,2008年110号文件颁发了新的《全国城镇市容环境卫生统一劳动定额》(以下简称国家08劳动定额)。
2006年江苏省颁布实施《江苏省城市环境卫生劳动定额》;2005年《河北省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定额》(试行)现已网上发布;2001年广州市颁布实施《广州市环卫作业劳动定额》;1993年湖南省颁发了《湖南省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费用定额(修订试行)》。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001年湖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2001至2005年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本纲要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的规划。
一、现实基础和宏观环境 1、实施“十五”计划具有坚实基础。
“九五”期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有效需求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等困难,全省人民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九五”计划预期的主要目标可以基本实现。
——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预计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9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9.7%,比全国年均增长速度高出1.4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达到318亿元,年均增长9.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20元,年均增长9%,在全国各省市中的排位上升了两位。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三次产业结构由31.9:35.9:32.2调整到21.1:39.8:39.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10.8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上升3.9和6.9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由6.1%提高到12.6%。
——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有效缓解。
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51亿元,年均增长15.3%。
交通、电力、水利、通信、城建等一批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相继投产,新增高速公路406公里、铁路264公里、发电装机容量302万千瓦、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400万千伏安、程控交换机容量550万门、城市日供水能力115万吨。
基于生态足迹的城市群生态系统安全评价——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基 金 项 目: 南省 重 点建 设 学 科 人 文地 理 学 资 助项 目; 南 省 人 居环 境 学 研 究基 地 资助 项 目。 湖 湖
作者简介: 杨立国(9 0 ) 男, 18 一 。 助教。从事城与区域规划教学与研究 。E m i yn lu 8 @16cr。 - al agi o 8 2 . n : g o
地级市的行政范 围, 0 年 1 月, 2 6 0 1 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正式提出, 加快 以长株潭为中心,
以一个半 小时通 勤为半 径 , 包括 岳阳 、 常德 、 阳 、 益 娄底 、 阳在 内 的“+ ” 市群建 设 。由于 衡 3 5城
提 出建设 长株潭城 市群 的时间 尚短 。关 于长株 潭城 市群 的相 关研 究还 只是概 念或 宏观 的规
对策 。 关键 词 : 市 群 ; 态 系统 ; 城 生 生态 足 迹
中 图分 类 号:2 2 F 9 文章 标 识码 : A
城 市 群 ( b n ago ea o s是指 在 特 定 的地 域 内 , u a glm rt n) r i 由若 干 不 同规 模 、 同职 能 的城 不 市, 依托 一定 的 自然条件 , 借助 于发达 的交通运 输和 市场纽带 而形成 的城市 综合体 。它是社
划层 面 上 , 生态安 全的研 究还 少见报道 。本文通 过对长 株潭城 市群 生态现状 的分析 . 运用生
态 足迹理论 和方 法对其 生态 系统 的安全 进行评价 , 并提 出相应对 策 。
收 稿 日期 :0 8 1— 0 修 订 日期 :0 9 O — 2 20—2 1 2 0 一 l l
经济 的高速 增长 。 自然 资源 匮 乏和生 态环境 脆 弱的 问题 目益 凸现 , 已严 重威胁 着长株 潭城 市 群 的生态 安全 并制约 其可持 续发 展 。 () 1自然生 态环境 不断 萎缩 。长株 潭城 市群 的 生物 多样性 锐减 , 各种 野生 动植物 的 生存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1.02.02•【字号】湘政办发[2001]5号•【施行日期】2001.0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湘政办发[2001]5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核,省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一年二月二日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湘发[2000]11号)精神,设置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为省水利厅管理的副厅级事业单位。
根据授权,主管全省水文工作。
一、主要职责(一)研究拟定水文事业发展相关的政策,编制水文专业发展规划,经批准后监督实施。
(二)负责全省从事水文勘测、水文预报、水文分析与计算、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的归口管理,统一管理水文资料的收集、汇总、审定、裁决;组织编制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三)组织实施水文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负责本省境内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的布局与规划、建设和调整工作。
(四)承担水文水资源监测、调查、分析计算与评价,编制水资源公报。
(五)负责全省实时水文信息的收集。
处理与分析,发布重要水情预警预报,参与防洪调度。
(六)承担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编制和水功能区的划分,审核水域纳污能力;发布水质公报。
(七)负责防汛水情信息系统、水文数据库、水资源监测评价管理服务系统的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
(八)负责水文勘测站队基地建设、水文测报现代化及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九)协助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和保护水资源。
2001-2013年中国各省二氧化硫排放量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二氧化硫排放二氧化硫排放二氧化硫排放二氧化硫排放二氧化硫排放二氧化硫排放二氧化硫排放二氧化硫排放北京市22.420.119.218.319.119.117.615.2天津市3326.823.525.922.826.525.524.5河北省132.1128.9127.9142.2142.8149.6154.55149.25山西省120.2119.9119.9136.3141.5151.6147.8138.7内蒙古自治区66.464.673.1128.8117.9145.6155.7145.6辽宁省93.2583.9479.382.383.1119.75125.91123.4吉林省28.626.526.527.228.538.240.939.9黑龙江省22.221.928.735.637.350.851.851.5上海市46.547.344.74547.351.350.849.8江苏省89.05114.81112124.1124137.34130.4121.8浙江省59.359.262.473.481.48685.979.7安徽省57.139.639.645.548.967.258.457.2福建省22.52019.330.432.646.115446.944.6江西省32.330.629.343.751.961.363.462.1山东省180172.2169184182.1194200.3196.2182.215河南省87.789.793.7103.9125.6162.5162.44156.4湖北省565453.960.969.271.77670.8湖南省77.376.274.384.887.291.993.490.4广东省90.597.397.4107.52114.8129.4126.7120.3广西壮族自治8369.768.387.494.49799.497.4海南省22 2.2 2.3 2.3 2.2 2.4 2.6重庆市83.972.27076.679.583.718682.62四川省122.3113.5111.7120.7126.4129.9128.1117.9贵州省145.01138.12134.11132.3131.5135.8146.5137.52云南省38.635.7536.4145.347.852.255.153.4西藏自治区0.080.10.10.07490.10.20.20.18908陕西省62.361.963.876.681.892.298.192.7甘肃省36.93742.749.448.456.354.652.31青海省 3.2 3.5 3.267.412.41313.4宁夏回族自治20.62022.229.329.334.338.337新疆维吾尔自31.13029.633.14851.954.9358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二氧化硫排放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二氧化硫排放二氧化硫排放二氧化硫排放二氧化硫排放12.311.911.59.78832423.723.523.0921.68 134.51125.3123.4141.2129130.8126.8124.9139.9051143.1139.9139.4140.9404113.1105.1491.4112.62105.8737.836.335.641.319150.6494952.189651.4344.637.935.824.0101113.03107.41105.05105.3899.274.170.167.866.204855.653.853.352.955242.94240.9138.9237.1358.356.455.758.4061169.2159.0301154183175145.2001135.5133.9137.0504127.596764.463.366.5648481.280.168.55364.496113.6107.05105.584.892.58990.448.872.2 2.2 2.93.2572 3.413778.247571.9458.692956.48114.8113.5113.190.2006123.6117.55116.17110.4284104.1198.6550.249.9350.169.12260.20.20.38570.13690.131688.937680.440877.991.683984.380880.6250.250.0355.262.390257.2513.513.614.343115.660234.831.431.141.0458.545958.8576.3179.61。
2001年-2014年水污染事件

2001年-2014年水污染事件2001年广东汕头7名学生中毒水受污染广西河池受污染影响的达200多人,轻度砷中毒80人水源受到砷污染深圳一村庄50余人上吐下泻污水灌到井中导致井水污染2002年广东阳江市126人中毒头晕呕吐饮用水中含有亚硝酸盐成份致使人中毒湖北通山县10人中毒自来水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湖南衡阳100多人呕吐,心烧、手脚麻木、红肿并脱皮,流泪不止砷中毒2003年北京通州80人中毒上吐下泻水源中毒广东韶关106名中学生副伤寒饮用了含有病菌的水湖南吉首市288名师生腹痛、腹泻水源性细菌感染造成湖南浏阳100余人中毒双眼刺痛,喉咙发紧,呼吸困难水厂氯气泄漏河南汝阳9000多户居民已停生活用水供应,40多人中毒农药污染河南郑州200余大学生食物中毒恶心、呕吐、腹泻饮用水受污染引起重庆綦江县129人中毒头昏、头胀、下肢无力企业违法排放有毒废水2004年江苏金坛10余人咳嗽、身体水肿等现象自来水公司氯气中毒江苏淮阴21名小学生出现发烧症状重庆沙坪坝上万名居民受影响头昏,恶心,继而上吐下泻污水涌进了管网2005年2005年1月湖南新化县数百人中毒,包括400余名中小学生水质受到污染2005年3月陕西榆林师范学校230名师生自备饮用井水被污染2005年4月河北围场县近20万人中毒饮用水氟超标1-3倍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事件(101厂)新苯胺装置发生爆炸2005年12月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威胁到数10万人生活用水工业污染造成2005年12月浑河抚顺段水质酚浓度超标事件浑河水质挥发酚浓度超标2倍2005年12月湖南湘江株洲和长沙段镉污染事件擅自施工和未采取适当防范措施造成2006年2006年1月河南巩义二电厂柴油泄漏污染黄河事件输油管道冻裂约6吨柴油进入伊洛河2006年1月甘肃天水市50名孩子铅中毒威胁到数10万人生活用水铅锌厂工业污染2006年1月江西赣江水域油轮起火事故污染事件江西赣江油轮油轮泄漏发生大火、2006年4月广东吴川三叉江严重污染大量鱼虾死亡威胁4万人饮用水企业非法排污2006年6月广西红水河天峨段水质污染事件几十万立方米灰水泄入北盘江2006年7月湖南株洲1人死亡数千人中毒工厂排污造成镉中毒2006年9月湖南岳阳饮用水源遭污染事件排污单位超标排放含砷废水2006年10月广西柳州锌品厂污水污染水厂事件安锌品厂排入融江的污水超标2006年12月河北临西1人死亡、40余人入院抢救饮用水含大量亚硝酸盐2007年2007年1月柳州融安县环境污染事件浓度分别超出地表水Ⅲ类标准6倍、5.4倍2007年1月青海鑫飞污染隐患事件工业污染2007年2月宁夏固原7万多人氟中毒身体出现病变生活用水污染2007年12月贵州都柳江17人砷中毒约2万人生活困难由企业违法排污2008年2008年1月辽宁阜新涉及2636户居民,1139人到医院治疗,59人住院2008年1月贵州独山县企业砷污染事件17人中毒外影响到境内约2万人生活用水困难2008年1月湖南怀化辰溪县65人中毒由硫酸厂排污污染地下水所引发2008年3月广州钟落潭41人中毒由工业污染导致亚硝酸盐超标造成。
倡导生态文化,打造“东方莱茵河”

二、 树 立生态文化理 念 , 打造 东方 “ 莱 生态文化理念对打造“ 东方 莱茵 河 ” 具有 重 锌最高超标 5 5 . 8 5 倍 。湘江长沙段沉积物 茵 河 ” 中重金属镉 、 汞、 锌 的监测值 已大大超 出了
不 同程 度 的重 金 属 污 染 , 影 响 到 饮水 安全 。 2 .城 市 生 活 垃 圾 引 起 水 污 染 日渐
-
1 .生 态 文 化 内 涵 生态文化 , 是 文 化 在 特 定 环 境 下 的 一 种延伸和创新 , 主 要 指 倡 导 人 与 自然 的 和 谐相处 , 倡导绿 色 的生活方式 和文 明的人
02
作 者 : 湖 南 省 涉 外 经 济 学 院; 湖南, 长
沙, 4 1 0 0 0 0
进“ 四化 两型 ” 战 略 的 重要 举措 。湖 南 自 色金属采矿 、 选 矿 和 冶 炼 成 为 各 地 经 济 发 存和生活。把 湘江打造成“ 东方 的莱茵河”
湘 江污 染的 2 0 0 8年 6月 全 面 启 动 湘 江 水 污 染 整 治 工 展的重要方式 , 这些企业大 多依水而建 , 企 是省委书记周强最 大 的愿 景 , 治理 , 正是湖南 “ 四化 两型 ” 战略 、 “ 两 型社 作 以来, 湘 江流 域水 污染 治理工作 取得 了 业排放 的污水 直接进 入河 流 中, 污水 中含
在 进 行 绿 色 湖 南建 设 的进 程 中 , 然 呈逐 年 上 升 的 趋 势 , 湘 江 的 环 境 污 染 问 告 》 中2 0 0 5 -2 0 0 6 年 湘 江航 道 底 泥 监 测 数 然 的 和谐 ,
东方莱茵河” 提供 题 依 然 不 容 乐 观 。 笔 者 认 为 无 论 是 转 方 据 , 河段 底 泥 重 金 属 污 染 物 主 要 为 镉 、 汞、 生态文化 建设将 为打造“ 式, 还是建“ 两型” , 都 离不 开人 与 自然 的 和 锌 、 铅、 铜等 , 与《 湘江底泥背景值》 对照, 长 理 论 支 持 。 谐, 在进行“ 绿 色湖南” 建设的进程 中, 树 立 沙段镉最高超标 8 2 倍、 汞超标 1 8 9 . 2 3 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我省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与经济“双赢”原则,与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突出重点,增加投入,强化执法监督,严格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全省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部分地区有所改善。
据对我省环境监测和统计数据分析,我省环境形势仍然严峻,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城市生活污染有所上升,农村环境污染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近80%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流经城市及工业区江段的地表水污染严重。
1.0 环境质量状况1.1 水环境质量全省地表水水质省控监测断面75个。
其中,有16个符合Ⅰ类或Ⅱ类水质标准,占21.33%;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17个,占22.67%;超过Ⅲ类水质标准的42个,占56.0%。
我省地表水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突出,污染类型多样。
湘江和资水干流及长江岳阳段污染较重;资水、沅江、湘江的部分支流水质较差;沅江干流和澧水水质较好;洞庭湖有机污染有上升趋势,个别静水期长的水域存在轻微富营养化现象。
各水域源头及各大型水库水质良好。
污染源结构中,大、中城市工业性污染比重继续有所下降,但生活性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上升趋势明显。
流经城镇及工业区江段水质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岸边污染带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环境污染威胁部分城市饮用水源安全。
1.1.1 城市饮用水源我省主要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在90%以上。
其中永州、郴州和张家界三市达标率超过98%;湘潭市达标率最低,为92.5%,主要超标项目为总汞、总镉、氨氮和粪大肠菌群。
长沙、株洲、岳阳三市达标率分别为93.7%、94.5%和95.2%,主要超标项目为粪大肠菌群。
邵阳、怀化、常德、吉首和益阳五城市达标率较去年略有提高。
1.1.2 主要水系湘江污染较为严重。
33个监测断面中,符合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的有17个,占51.51%;超过Ⅲ类水质标准的有16个,占48.49%。
干流在衡阳憩山以上及黄茶岭至株洲渌水入口处江段水质良好。
常宁松柏及株洲、湘潭、长沙城市江段水质较差。
污染最严重的是株洲霞湾断面,其余依次为松柏、五星、暮云市、易家湾、三叉矶等断面。
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汞、石油类、总砷、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及粪大肠菌群。
与上年相比,石油类、氨氮、总磷、总镉及挥发酚污染略有减轻,重金属污染水平基本持平。
浏阳河中下游、涟水、郴江、蒸水等湘江支流污染仍较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油类、总磷、亚硝酸盐氮、总汞、高锰酸盐指数及粪大肠菌群等。
资水污染严重。
在12个监测断面中,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有3个,占25.0%;属Ⅳ类及Ⅴ类水质的断面有9个,占75%。
资水干流田江渡断面以上水质较好;田江渡至郭家桥江段普遍受到污染。
支流邵水有机污染严重。
夫夷水上游水质尚可,下游污染较重。
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氨氮、粪大肠菌群、总磷和亚硝酸盐氮,以石油类污染最为突出。
沅江干流水质较好,支流污染普遍。
11个监测断面中,有9个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占81.8%;超过Ⅲ类水质断面有2个,占18.2%。
污染断面为武水汇合口和候加齐,主要污染物为总磷。
支流所设4个断面均超过Ⅲ类水质。
巫水主要污染物为挥发酚和石油类,万溶江氨氮污染突出,峒河部分河段总镉和氨氮超标严重。
澧水水质良好。
所设4个断面全部符合或优于Ⅲ类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油类和粪大肠菌群。
洞庭湖水质普遍受到污染。
所设8个断面均超过Ⅲ类水质,超标项目为总磷、总氮、挥发酚和粪大肠菌群。
静水期长的个别水域有轻微富营养化现象。
长江湖南段污染较为严重。
所设3个监测断面均超过Ⅲ类水质标准。
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粪大肠菌群和悬浮物。
各大型水库水质良好稳定。
东江水库水质最佳,常年优于Ⅱ类水质标准。
各水域污染程度由重到轻排序为:资水支流,沅江支流,资水干流,长江湖南段,洞庭湖,湘江支流,湘江干流,澧水干流,沅江干流,澧水支流。
地表水中污染严重的前十个断面依次为:自治州食品厂,马家坝,东风桥,霞湾,三角州,州七一化工厂,蒸水口,郭家桥,新化北塔,茅草街。
地表水主要污染物按污染指数由大到小排序为:粪大肠菌群,石油类,总磷,氨氮,总汞,总镉,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悬浮物和生化需氧量。
我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趋于好转,与上年相比,超过Ⅲ类标准水质断面的比例略有减少。
湘江水质总体上稳中有进,沅江和澧水水质变化不大,洞庭湖水质基本稳定,各大型水库水质保持良好,资水和长江岳阳段污染程度加重。
1.1.3 地下水我省重点城市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主要超标项目为pH、总锰、氨氮、总汞、亚硝酸盐氮和细菌总数等。
与上年相比,污染程度基本持平。
长沙市pH、总锰、总汞、亚硝酸盐氮和氨氮超标。
株洲市总锰、细菌总数和氨氮超标。
衡阳市总锰、亚硝酸盐氮和氨氮超标。
1.2 大气环境状况2001年,我省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较上年略有好转,但仍较严重。
大气环境污染以扬尘和煤烟型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和二氧化硫(SO2)。
总悬浮颗粒物超标的城市比例大,部分城市二氧化硫污染较重。
我省属酸雨污染严重地区之一,具体表现为酸雨分布范围广,降水pH值低,酸雨频率高。
1.2.1 城市空气在统计的14个城市中,永州,郴州和衡阳3个城市满足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主要指标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氮年平均值均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占21.4%。
其余11个城市均超过二级标准,占78.6%。
其中,长沙市和株洲市超过三级标准,超标污染物为二氧化硫。
总悬浮颗粒物为我省城市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各城市年均值范围为0.166-0.274mg/m3,平均值为0.209mg/m3(国家二级标准为 0.2 mg/m3)。
年均值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为永州,长沙、衡阳、郴州和怀化五市(占35.7%),其余9个城市均超过二级标准(占64.3%)。
衡阳、岳阳等7个城市有所减轻,娄底、株洲等7个城市有所加重。
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范围为0.017-0.119mg/m3,平均值为0.058mg/m3(国家二级标准为 0.06 mg/m3),与上年持平。
株洲市、长沙市、吉首市、张家界市和怀化市二氧化硫年均值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余九个城市均符合二级标准。
其中,长沙市和株洲市超过三级标准,污染最为严重。
长沙、岳阳、益阳、株洲4市有所减轻,吉首、衡阳、永州等城市有所加重。
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范围为0.019-0.043mg/m3,平均值为0.030mg/m3,统计城市均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我省城市空气污染以冬季最重,春秋两季次之,夏季最轻。
与上年相比,总悬浮颗粒物超标城市比例略有下降,二氧化硫超标城市比例稍有上升,二氧化氮污染与上年持平。
全省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总体上有所好转,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少数城市污染仍较严重。
1.2.2 酸雨我省酸雨分布区域广泛,主要分布在以长沙为中心的湘江流域和以怀化为代表的湘西北地区。
据14个城市的降水监测结果统计,降水年均pH值范围为4.32-6.38,单次降水样的pH值范围为3.10-8.01。
降水平均pH值低于5.6的城市有12个,占统计城市的85.71%。
降水pH年均值以长沙市最低(4.32),降水年均pH值小于5.0的城市还有怀化(4.53)、娄底(4.60)、吉首(4.63)、株洲(4.55)、湘潭(4.56)、衡阳(4.63)、益阳(4.69)、常德(4.95)。
我省城市酸雨频率为63.4%,酸雨频率大于60%的城市有怀化(95.7%)、益阳(89.2%)、长沙(80.6%)、娄底(78.2%)、株洲(73.1%)、湘潭(71.7%)、衡阳(64.70%)、吉首(62.6%)、常德(60.2%)。
我省酸雨为典型的硫酸型污染,降水阴离子以硫酸根为主,二氧化硫为主要的致酸前体物。
酸雨污染冬、春季比夏、秋季严重。
市区污染一般重于郊区。
近年来酸雨有从市区逐渐向远郊扩展的趋势。
与去年相比,酸雨污染程度有回升趋势。
2001年,降水pH值≤5.6样比上年增加了10%,pH值≤4.5样比上年增加了6%,酸雨频率比去年增加了17.23%。
1.3 声环境状况1.3.1 交通噪声全省有14个城市开展了交通噪声监测,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范围为67.4-75.9分贝。
其中吉首市平均等效声级为75.9分贝,属较重污染。
衡阳市为73.5分贝,属中度污染。
株洲市、湘潭市、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市和郴洲市等6个城市平均等效声级超过70.0分贝,属轻度污染。
常德市、益阳市、岳阳市、永州市、娄底市和长沙市未超过国家标准,交通声环境质量较好。
全省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70.8分贝,比上年度下降了0.4分贝。
1.3.2 区域环境噪声全省14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范围为52.7 -61.4分贝。
区域环境噪声劣于国家标准的有8个城市,其中吉首市平均等效声级最高,为61.4分贝,污染较重。
张家界市为57.1分贝,属中度污染。
邵阳、株洲、衡阳、益阳、岳阳、永州6城市略超国家标准,为轻度污染。
长沙、湘潭、怀化、郴州、娄底、常德6城市达到国家标准。
声环境质量较好的和轻度污染的城市各占统计城市的42.9%,中等污染和污染较重的城市均占7.1%。
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5.5分贝,较上年减少0.2分贝,略高于国家标准,属轻度污染。
1.4 生态环境状况1.4.1自然资源状况土地与耕地全省土地面积2118.29万公顷。
土地利用的类型主要有林地,耕地,牧草地,建设、交通用地。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405万公顷,比八十年代中后期约减少15%。
但水土流失现象仍然比较严重,除少数几个湖区县外,其余都有较大面积水土流失发生,湘中衡邵丘陵区、湘西武陵山区最为严重。
全省耕地面积392.2万公顷,人均0.06公顷,是全国人多地少比较突出的省份之一。
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部分耕地养分失调,有机质下降。
随着建设用地增加与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日趋尖锐。
森林与湿地全省有林地面积1210.8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9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2.44%,是全国重点林区省分之一。
我省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湘资沅澧四水上游11个山区县(市),其他县(市)森林资源分布相对较少。
全省湿地总面积450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21.25%,是全国湿地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
其中,天然湿地91万公顷,人工湿地359万公顷。
全省水系发达、水网密布、水面辽阔,在主要河流、湖泊岸边和中间,形成了面积较为集中和范围较大的滩涂、草地,构成复杂而条件良好的野生动物的湿地栖息地。
1.4.2 生物多样性物种我省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有248科、1245属、约5000余种(含327个变种)。
其中,木本植物1997种及220个变种,共计2217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