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2∣西师大版学习精品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西师大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一、单选题1.下面有因数、倍数关系的数有()。
A. 17和7B. 21和7C. 8.1和0.92.数字4有()个因数A. 1B. 2C. 33.(48×5)×6=48×(5×6)应用了()。
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4.49×25×4=49×(25×4),这是根据()。
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分配律C. 乘法结合律D. 加法结合律5.73×125×8=73×(125×8),运用了()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分配律二、判断题6.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数。
()7.我是公正的大法官(判断正误)。
利用乘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运算简便。
8.125×5×2=125×10。
9.2、3、4、6、12是12的全部因数。
三、填空题10.说一说.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________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________11.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算.(80+8)×125=________12.在横线上填上“>”“<”或“=”。
32×25________8×(25×4) 3×27×21________3+27+21125×16________125×8×2 80-6×7________(80-6)×718×2×15________18×(2×15) 2.46+4.87________4.87+2.46 120÷20×5________120÷(20÷5) 0÷(45×14)________45×14-60013.36与79的积加上64与79的积,和是________?14.计算(能简便计算的就用简便方法计算)=________四、解答题15.一个数字既是5的倍数,又是40的因数,这个数字可能是多少?16.把得数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西师大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因为×0.75=1,所以的倒数是0.75.②××=1,所以、、互为倒数.③1和0的倒数都是他们本身.④因为a÷b=,所以b是a的5倍.⑤如果a÷b=,那么a=5,b=6.A.①和③B.②和④C.①和④D.①和⑤2、下面图()能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
A. B. C.3、61×24 61×4×6,里应该填( )。
A.>B.=C.<4、下面算式运用了分配律的是()A.1+2×3=1+3×2B.4×6×25=6×(4×25)C.(100+2)×43=100×43+2×435、丰平村去年有18户装了电话,今年装电话的有23户,这个村今年装电话比去年多付9000元,每户装电话要付(选择适当的解法解答)()A.1800元B.500元C.180元D.1600元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的末尾共有________个零.7、用简便的方法计算:65×64+35×64=________8、甲数是428,乙数是甲数的9倍,甲、乙两数的和是________。
9、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351÷27=13的另外两个等式________和________.10、用简便的方法计算:64×81+81×36=________11、25×108=25×100+25×8运用了乘法________。
12、36×99=36×100-36这里运用了________律。
13、23×25×4=23×________,这是应用了乘法________.三、判断题(共4题,共计8分)14、整数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西师大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下列计算只有()正确.A.101×6=100×6+1B.450÷(9×2)=450÷9×2C.125×32=125×8×42、会计在计算68×90时,键盘上的9坏了,下面计算错误的是()。
A.68×88+136B.68×30×3C.68×50+40D.68×100-6803、下面算式应用了乘法分配律的是()A.36×14+1=14×36+1B.4×29×25=4×25×29C.(18+54)×26=18×26+54×264、1235×6788与1234×6789的差值是()。
A.5444B.5454C.5544D.55545、下面的算式中,正确运用运算定律的是()。
A.(80+650)×2=80+650×2B.13×75+13×45=13×(75+45)C.5×(19×60)=5×19×5×60D.20+96+80=(20+9)+(6+80)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用简便的方法计算:105×76=________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素数.21=________×________8、用简便的方法计算:48×125×8=________9、检验58×25=1450的计算是否正确,可以用交换因数位置的方法进行验算,这是根据________.10、简算25×5×4×2时需要用到________律和________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 - 2.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西师大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一、单选题1.下列算式中,与23×31的得数相等的是哪一个?A. 23×30+1B. 23×30+31C. 23×30+232.与87×101的计算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 87×100+1B. 87×100-1C. 87×100+87D. 87×100×13.3×8×4×5=(3×4)×(8×5)运用了()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分配律D.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丙数是乙数的因数,那么甲数是丙数的()A. 倍数B. 因数C. 无法确定二、判断题5.因为2÷0.5=4,所以2是0.5的倍数,0.5也是2的因数。
()6.我来当裁判(判断正误)。
()(99×125)×8=99×(125×8),这里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7.口算23×3,先算20×3,再算2×3,然后把两个积相加,这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8.被除数+除数×商=418,被除数等于209。
()三、填空题9.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60,这个数是________.10.计算(33×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________,这样计算是根据________。
11.有三个数,这三个数相乘的积是560;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的积是80;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积是28.你知道这三个数各是多少吗?第一个数是________,第二个数是________,第三个数是________.四、解答题12.同学们去植树,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这次活动?13.请你给得数相等的桃子涂上相同的颜色。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西师大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西师大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如果用△×□=〇,那么下面不正确的算式是()A.〇÷△=□B.□×△=〇C.□÷△=〇2、下列选项中正确使用乘法分配律的是()A.16×37+16×63=16×(37+63)B.42×a=a×42C.15×5×2=15×(5×2)D.28+15=15+20+83、125×17×8=17×(125×8)是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D.无法判断4、(a+b)×c=a×c+b×c,这是()的字母表达式。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5、4×a+5×a=(4+5)×a运用的简便运算定律是()。
A.乘法结合律B.乘法分配律C.加法结合律D.加法交换律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25=75×□,这里运用了乘法的________,用字母表示是________。
7、12个同学,可以排成3排________列。
8、淘气把65×(□-3)算成了65×□-3,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的得数大________。
9、99×99+99=99×100是根据乘法________来计算的.10、如果○+△=10,那么78×○+78×△的得数是________11、根据= 写出的两道除法算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12、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________,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________.13、用简便的方法计算:27×4×75=________三、判断题(共4题,共计8分)14、速算18×11,可以直接用l80加上l8。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西师大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西师大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3×8×4×5=(3×4)×(8×5)运用了()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如果△是□的25倍,则下面关系正确的是()A.△×□=25B.△×25=□C.□×25=△D.□÷△=253、4×8×7×5=(7×8)×(4×5)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如果用△×□=〇,那么下面不正确的算式是()A.〇÷△=□B.□×△=〇C.□÷△=〇5、下面算式中(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A.(47×5)×12=47×(5×12)B. a× b× a× c= a×( b×c) C.4× a×5= a×(4×5)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73+99+27=99+(73+27) 是根据加法________律和________律;9×125×8 =9×(125×8),这里运用了乘法________律;(25×37)×4=37×(25×4)。
这里运用了乘法________律和________律。
7、125×32×25=(125×8)×(4×25),计算中运用了________律。
8、甲数是428,乙数是甲数的9倍,甲、乙两数的和是________。
9、小马虎在计算乘法时,把一个因数12看成了21,他计算的结果是1995,正确的积应是________.10、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________,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是________.11、小明在计算完17×62后,想核实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检验。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西师大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西师大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下面三句话中,( )是错误的.A.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B.最小的合数是4C.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2、下面算式中,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算式是()A.(80+4)×25=80+4×25B.(80+4)×25=80×25+4×25C.80×25×4=25×4×803、算式4×19×25=(4×25)×19这里应用了()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下面的式子与“a﹣b﹣c”的结果相等的是()A.a﹣(b﹣c)B.a﹣(b+c)C.a﹣(c﹣b)D.a+b﹣c5、下面各算式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48×25=6×(8×25)B.48×25=12×(4×25)C.48×25=40×25+8×25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在乘法里,一个因数=________÷________:在除法里,0不可以作________,除数=________÷________.7、根据18×45=810,可以知道810÷45=________,810÷18=________。
8、用交换两个因数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来验算乘法,是应用了________律.9、用简便的方法计算:9×48×125=________10、在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是除数的14倍,除数是商的5倍,这个除法算式可以是________.11、运输队用15辆卡车4次运货物360吨,用这样的卡车18辆,要运648吨货物,需________次可以运完.12、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42,这个数的因数有________(从小到大写出)13、101×76=100×76+76运用了________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西师大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西师大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如果□×○=△,下列正确的是()。
A.□÷△=○B.△÷□=○C.□÷○=△2、与(36+36+36+36)×25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36+36+36+36×25B.36×(4×25)C.36×25+43、下面三句话中,( )是错误的.A.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B.最小的合数是4C.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4、育红小学三(1)班有45名学生,比三(2)班多4人.在学雷锋活动中,平均每人做好事4件.两个班的学生一共做好事()A.164件B.196件C.376件D.344件5、如果×= ,那么下面的算式正确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7×25×4=7×(25×4)只用了乘法结合律.________(判断对错)7、25×6×4=25×4×6=100×6=600运用________律。
8、50×(20×21)=(50×20)×21这是应用了________。
9、167×4+6×167=167×(________+________),这是根据________律。
10、 12的全部因数有________(从小到大填写)11、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用________和________相乘来验算。
12、小森在计算36×(A-24)时,错算成了36×A-24,那么错误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________(填“大”或“小”),错误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单元训练(2)一、填空。
1.用字母表示下面的运算定律。
加法结合律________ 乘法交换律________乘法结合律________ 乘法分配律________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并说说运用了什么定律。
(1)45×32=32×□(2)69+53+47=69+(□+47)(3)43+55+57+45=(43+□)+(55+□)(4)103×42=□×42+□×42(5)61×43+57×61=61×(□+□)3.填上“>”、“<”或“=”。
12×6+6×28________6×(12+38)40×15________16×40125×8×25×4________125×8+25×4 197-37+63________197-37-63200÷4×5________200÷(4×5)1200÷4÷6________1200÷24二、判断。
4.27+33+67=27+100. ()5.125×16=125×8×2. ()6.134-75+25=134-(75+25 )()7.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乘以这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结果不变,这是乘法分配律。
()8.24×40+40=24+1×40 ()三、选择。
9.32×25×125=(4×25)×(8×125)运用了()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分配律D.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0.与128-(127-27)的结果相等的是()。
A. 128 –127+27B. 127-127-27C. 127-27+12711.125×88最简便的计算方法是()A. 125×(80+8)B. (130-5)×88C. 125×8×1112.(34+34+34+34)×25最简便的方法是()。
A. 按运算顺序算B. 34×(4×25)C. 34×4×2513.132÷□=2……2,求□填的数的正确方法是()。
A.132÷2-2B.(132-2)÷2C.132 ÷2+2四、计算。
14.把下面算式结果相等的用线连起来。
15.怎样简便怎样算。
355+260+140+245=________ 58×58+58×42=________ 16×125=________645-180-245=________ 382×101-382=________ 4×60×50×8=________16.列式计算。
(1)125与79的积加上125与21的积,和是多少?(2)除数是32,商是15,余数是9,被除数是多少?(3)777与560的差除以7,商是多少?五、解决问题。
17.一本漫画书有188页,林林第一天看了57页,第二天看了43页,还剩下多少页?18.李老师家有4个书柜,每个书柜有9 层,每层放25本书,李老师家共有多少本书?19.果园有1268棵果树,其中梨树475棵,枣树325棵,剩下的苹果树,苹果树有多少棵?20.公园举办玫瑰花展,红玫瑰和黄玫瑰都摆了15行,红玫瑰每行24盆,黄玫瑰每行26盆,红玫瑰和黄玫瑰一共有多少盆?21.一辆汽车6小时行了300千米,一列火车6小时行了600千米,火车比汽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22.向阳小学气象小组一周中,测得每天的最高气温分别为:31℃、31℃、34℃、32℃、33℃、30℃、33℃,这一周最高平均气温是多少度?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
1.【答案】(a+b)+c=a+(b+c);a×b=b×a;(a×b)×c=a×(b×c);(a+b)×c=a×c+b×c 【考点】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解析】【解答】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c)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b×a;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
故答案为:(1)(a+b)+c=a+(b+c),(2)a×b=b×a,(3)(a×b)×c=a×(b×c) ,(4)(a+b)×c=a×c+b×c【分析】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根据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2.【答案】(1)45;乘法交换律(2)53;加法结合律(3)57,45;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100,3;乘法分配律(5)43,57;乘法分配律【考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解析】【解答】45×32=32×45,运用了乘法交换律;69+53+47=69+(53+47),运用了加法结合律;43+55+57+45=(43+57)+(55+45)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103×42=100×42+3×42运用了乘法分配律;61×43+57×61=61×(43+57)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分析】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根据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3.【答案】=;<;>;>;<;=【考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无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来源:]【解析】【解答】12×6+6×28=6×(12+38),40×15<16×40,125×8×25×4>125×8+25×4 ,197-37+63>197-37-63,200÷4×5<200÷(4×5),1200÷4÷6=1200÷24。
故答案为:=,<,>,>,<,=【分析】(1)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根据乘法分配律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2)40×15和16×40中有一个相同因数40,另一个因数越大积就越大,根据以上分析可得答案;(3)分别算出125×8×25×4和125×8+25×4 的结果,再比较结果的大小就可得到答案;(4)分别算出197-37+63和197-37-63的得数,再比较得数的大小就可得到答案;(5)分别算出200÷4×5和200÷(4×5)的得数,再比较得数的大小就可得到答案;(6)把24看做46,再根据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二、判断。
4.【答案】正确【考点】加法结合律【解析】【解答】27+33+67=27+(33+67)=27+100原题计算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题中数据特点,此题应用加法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5.【答案】正确【考点】乘法结合律【解析】【解答】125×16=125×8×2,原题计算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题中数据特点,可以把16分成8和2,125×8=1000,可以先乘,据此计算简便.6.【答案】错误【考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解析】【解答】134-(75+25 )=134-75-25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根据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连续减去两个数进行分析可得答案。
7.【答案】正确【考点】乘法分配律【解析】【解答】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乘以这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结果不变。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8.【答案】错误【考点】乘法分配律【解析】【解答】24×40+40=1000,24+140=64,1000≠64.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计算出24×40+40的结果,再计算出24+140的结果,再把两个结果进行比较即可得到答案。
三、选择。
9.【答案】D【考点】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解析】【解答】32×25×125=(4×25)×(8×125)运用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
故答案为:D【分析】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计算这道题目时,把32看做4×8,再根据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10.【答案】A【考点】三个数的加减【解析】【解答】根据去括号法则,可得128-(127-27)=128 –127+27。
故答案为:A。
【分析】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加号时,去掉括号,括号内的算式不变。
括号前面是减号时,去掉括号,括号内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
11.【答案】C【考点】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解析】【解答】125×88=125(811)=125811故答案为:C【分析】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计算这道题目时,先把88看做811,再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12.【答案】B【考点】认识乘法,乘法结合律【解析】【解答】(34+34+34+34)×25=34425=34×(4×25)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把34+34+34+34改写成344,这样原式就写成34425,再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