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学会说点儿道理
作文-学会说点道理

学生习作二
一次失败的考试 天上下起了雨,我仓促地跑进教室。“这天气真怪!怎么突 然下起了雨?”我自言自语道。 “听说今天要发试卷?我一定要考好啊!神啊!佛啊!祝福我 吧!”雨停了,我想这应该是我会考好的暗示吧!当试卷发下来 时,我发现我错了。心想:我如此努力地学习,竟然刚刚及格。 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看了又看,为什么?天空再次飘下了老天 嘲笑我时的泪。我想,那段没下雨的时间只是老天笑累了。小憩 一会儿,仅此而已。 我拖着一副疲惫的身躯走在路上,慢慢地品尝着“老天的嘲 笑”,眼泪果然是咸的。到了家中,眼睛红红的。父母问我分数 时,我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吃着饭,“我这次只是失误”,我 自己安慰自己。但是,我还是无法原谅自己。翻看试卷仿佛每一 个红叉叉都烙印在我的心上,深深地刺痛着我,我订正着题目。 这次考试是失败的,但是它没有使我丧失信心,只会让我有 努力的原因。
……
感悟点:质朴之爱
方 法:因果分析
修 辞:对 比
例文三 《爱莲说》P.171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 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感悟点:君子之风 方 法:对比分析 修 辞:排比、对比
归纳方法
➢ 找感悟点 ➢ 用说理法 ➢ 可用修辞
感悟点:人性之美
方 法:引申联想
修 辞:比 喻
例文二 《阿长与山海经》P.52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 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 果然都 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 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 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学生习作二
学会说点儿道理(作文指导)

布置作业
•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 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 …而这一切激 励、鞭策着我们勇往直前。请以“带着 出发”为 题,写一篇记叙文,穿插一点议论。 • 提示: 1、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语,使题目完整通顺。 2、在叙述中说点儿道理,可夹叙夹议,可卒章显志。 3、叙述事情要细致,有细节描写;论说道理要有点儿哲理 意味。 4、篇幅不少于600字。
一天上午,我刚起来,网吧里的人不多,也非常安静,只 听见键盘敲击的声音。过了一会儿,他来了,但没有坐到他平 时习惯的座位上,而是坐到对面那排靠左的座位上,我正奇怪 呢,忽然他掏出手铐,把旁边的那个人给铐了起来,只见那人 拼命地挣扎,还推了一下我旁边的电脑,我惊呆了,只听云过 无痕厉声说道:“你利用网络诈骗,罪有应得。” 后来我才知道他接受过特殊训练,是专业抓捕网络罪犯的 警校在职学生。 这以后,我再也没见过他了。不过,我终于想明白了从前 让我猜不透的难题:
先看图,后认真阅读例文《爬山虎》,总结该 怎样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爬山虎》
• 在房屋的墙面上、房顶上;在花园的栅栏上、 篱笆上,爬着一种绿色的植物,这就是“爬山虎” 。 • 它偎依在洁白的粉墙上,绿白相间,犹如一大 块翡翠镶嵌在白玉中,格外美丽。 • “爬山虎”不如它的名字那样威武。它没有牢 固的根基,它的干和枝差不多粗细;但是,它奋发 有力,坚强不屈,无数只“脚”攀住墙壁,在你没 注意的时候,又迈出了一步,努力向上攀登。它柔 软而强劲的身体里,显露的坚强毅力和无限生机, 使人望之油然而生敬意。
读名言,悟道理
• 曹禺说: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 理。足理之重要。
学会说点儿道理
自读短文,学点知识
• 1、什么是说道理? • 2、说道理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何作用和注意事项?
学会说点道理3 八年级上册作文课件

天生我才
写作实践
生活中有一些事情,是不是曾经让 你受到过触动?比如,一次顺利的或失 败的考试,一次次故地重游,偶遇一个 经久难忘的人……试自拟题目,记叙一 件印象深刻的事,穿插一些议论。不少 于500字。
提示: 1.所选事例不限于上面提及的,可以广
开思路。
一、经充分描写和叙述后,在文章结尾处,说 几句点明主旨、富有哲理的话。(先叙后议)
(《紫藤萝瀑布》)
二、随文分层说点儿道理,能较好地突出中 心,增强文章思想性。(夹叙夹议)
(《邓稼先》)
三、通过写景状物阐发深刻事理,可以表达 作者志向,丰富其象征意义。(托物言志)
(《陋室铭》《爱莲说》)
小试牛刀Βιβλιοθήκη 、叙事后说点儿道理。(随文夹叙夹议,分层说点道理)
经典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妙处:作者借莲的优美形象和高贵品 质,抒发了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 活态度,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通过写景状物阐发深刻的道理)
总结:作文中适当说点儿道理的妙处
议论句:最后一句。 形式:先叙后议。 作用:点明了枕头中所蕴涵的亲情。
经典二
……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 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
——杨振宁《邓稼先》
议论句作用:这些语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很好 地表现了邓稼先的高尚品格。如果去掉,文章的思想 性就会减弱,邓稼先的形象也会减色。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懂得道理的作文4篇

懂得道理的作文4篇在我平平凡凡的日子里,生活告诉了我一个不平凡的道理:不怕慢,就怕站。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懂得道理的作文,欢迎阅读。
懂得道理的作文一__寰《博爱县苏家作北石涧村》“我的实验成功了!”房间里不时传来我的欢呼声。
星期天,我在家里拿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来看。
突然上面有一篇“盐多浮力大”的文章吸引了我,我觉得很有趣,便按那上面的实验做了起来。
我拿来一个鸡蛋、一根筷子、一个杯子和一袋盐。
实验开始了,我先向杯子里倒满水,然后把鸡蛋放进去,顿时,鸡蛋摇摇摆摆地落到了杯底,便“睡起觉来”,一动不动。
于是我又往杯子里倒入很少的盐,可鸡蛋仍然停留在原处,纹丝不动。
我并没有灰心,又咬咬牙,把盐像流沙似地倒入杯中。
这时,鸡蛋动了动,慢慢地向上浮。
“哦!”我尖叫起来,可令我想不到的是,它居然浮到水深的一半,又往下掉了,它又准备回到杯底“睡觉”了,这可把我雄雄的心浇灭了一半。
这时,我想打退堂鼓,可又忽然想到:“爱迪生做实验时不也是失败几千百次才成功的,这说明他们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可自己呢?只实验了两次就想打退堂鼓,说明自己没有坚持到底,我一定要做坚持不懈的人。
”我仔细观察起来,突然发现杯子里的盐没有完全溶化,于是,我把预备好的筷子放在杯里不停地搅拌了又搅拌,这时,鸡蛋浮起来了,但我的心还是“怦怦”直跳,生怕它像刚才一样半途而废。
可这一次它没有让我失望,只见鸡蛋像穿了救生衣一样,成功地浮出了水面。
“我成功了!我做实验成功了!”我欢呼着……我从实验中懂得了一个道理:坚持不懈就会取得成功。
、懂得道理的作文二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骄傲是胜利的敌人,谦虚是成功的朋友,谦虚是什么?我常常问自己。
今天,我分析以前试卷,终于懂得了这个道理。
上学期期末,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终于考了第一名。
对此,我变得得骄傲起来,一暑假我都沉浸在第一的“池塘”里,我天天在公园里玩,从不学习。
从没想到会有沉下去的那一天。
开学后第一次月考,一下子,我从第一名落到了第30名。
让文章更有说服力——学会有理有据地论证(之一 (高一作文指导)

让文章更有说服力——学会有理有据地论证(之一 (高一作文指导)曹杨职校王秀鹏一、教学对象分析:要想写出有说服力的议论文,那就要学会有理有据地论证,才能以理服人。
然而,由于职校学生的文化基础不是很扎实,很多学生在写议论文时,有观点,但缺少充实的论据,根本不善于举例和说理,只罗列一些事实现象,就事论事,即使说了一些道理,也是蜻蜓点水,这就使论据与论点不是水乳交融,无法达到论证有理有据的效果。
本节课,教师根据学生写议论文时不善于举例和说理的问题,进一步指导学生选用恰当论据、提升议论文的说理水平,使学生能在论据和论点之间搭建“分析”的桥梁,从而提高学生写议论文的水平乃至语文学科的整体成绩。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使用论据的能力,让学生学会选取准确、典型的论据。
2、培养学生善于说理的能力,能在论据和论点之间搭建“分析”的桥梁。
3、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的深刻人生哲理,并对自我有正确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议论有据:论据真实可靠,有代表性,能证明论点;议论有理:能客观准确地分析论据;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议论文的“有理有据”:(一)什么是“有理有据”:(二)论据的类型:论据分两大类,一类是理论论据,另一类是事实论据。
1、理论论据:2、事实论据:三、怎样在议论文中做到有理有据:(一)真实:论点和论据都不能虚假。
(二)准确:论点要紧扣题目要求;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必须准确。
1、如当年鲁迅在书桌上刻一“早”字自勉,有的同学将它用于论证“学贵有恒”,这准确吗?为什么?2、常言道:勤能补拙,事实正是如此。
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度过。
图书馆到十点就关门了,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在煤油灯下读书,常常到后半夜两点钟。
正是她的勤奋,才为她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
叙述清楚说理明白--"通过一个事物说明一个道理"作文指导

后进一步分析作者是 怎样叙述事物和怎样说 明道理 的 ,探究作者
4 . 展 开联 想
的选 材 、 构思 、 布局 过程 和基本 的表现方法 , 使学生在写作时 , 有例
要结合所写事物的特征 , 适当展开合理 的联想 , 这样 有助于说
写 自己现在在学校里 如果不听老师的教导 , 不好好学 可仿 , 有法可循 。例如 : 《 落花生》 一文依次讲 了种 、 收、 尝 和议 花生 明道理。如 : 上课不认真听讲 , 课后不认真做作业 , 将会成为缺乏知识的人 , 四个 方面 的内容 , 作 者把种 、 收、 尝花生三件事作 为次要 内容 写得 习 , 不但不能为社会作 出贡献 , 甚至连 自己的 极其 简单 ,将 一家人议 花生这个 与阐明道理关 系密切 的重点材料 将来难 以适应社会需要 , 事物就分析得更清楚 , 道理也 写得 非常详细 , 突 出了花生 的好处 , 达 到了借物 喻人 的 目的。文章 生存发展都成了问题。这样一联想 ,
借 助“ 父 亲” 的语 言 , 自然引 出“ 做人要做 有用 的人 , 不要做 只讲体 就 说 得 更 透 彻 了 。
面,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的人” 这样一个做人 的道理 。引导 学生细读 课文, 开展合作研讨 , 总结归纳 , 掌握基本的方法。
1 . 选取材料
( 二) 说、 写、 议结合 掌握了方法还需实 际运用 。 第一步 , 学生讲述 。自己先想好要 写什么事物 , 要说 明什么道理 , 初步安排好顺 序。然 后用 自言 自语
( 一) 范文 引路
选用 “ 一滴水 ” “ 一分钱 ” “ 一粒米” 就 应与积少成多联系起来 可以先找一篇 典型文章——课文 或其他 阅读 材料作为 范文 , 道理 ;
从生活中的小事感悟出道理的作文

从生活中的小事感悟出道理的作文示例文章篇一:《那次摔倒,让我学会勇敢》哎呀,生活中到处都是小事,可有些小事啊,就像一颗小种子,能在心里长出大大的道理来!就说那次我摔了个大跟头的事儿吧,到现在我都忘不了。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我和小伙伴们约好了一起去公园玩。
公园里可热闹啦,有跳广场舞的爷爷奶奶,有遛狗的叔叔阿姨,还有好多跟我们一样跑来跑去的小朋友。
我们几个小伙伴像一群小猴子,在公园里上蹿下跳。
一会儿爬爬假山,一会儿在草坪上打几个滚儿,玩得那叫一个欢实!“咱们来比赛跑步吧!”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大家都兴奋地响应起来。
“好呀好呀!”我也跟着喊,心里想着:哼,我肯定跑得比你们都快!“预备——跑!”随着这声令下,我们都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我撒开脚丫子,拼命地跑,风在我耳边呼呼地吹着,感觉自己都要飞起来啦!跑着跑着,我一心想着要拿第一,没注意到前面有块大石头。
“哎呀!”只听我一声惨叫,整个人就飞了出去,然后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这一摔,可把我摔懵了。
小伙伴们都围了过来,“你没事吧?”“疼不疼啊?”他们七嘴八舌地问着。
我坐在地上,感觉膝盖火辣辣地疼,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我心想:这得多丢人啊,跑个步还能摔倒!就在我想要哭鼻子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爸爸跟我说过的话:“孩子,遇到困难可不能哭,要勇敢面对!”我咬了咬牙,对小伙伴们说:“我没事,咱们继续玩!”他们都惊讶地看着我,我忍着疼站了起来,一瘸一拐地又和他们玩了起来。
那天回家后,妈妈看到我摔破的膝盖,心疼得不行,一边给我擦药一边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小心!”我却笑着说:“妈妈,这算啥,我可勇敢啦!”现在想想,那次摔倒不就像我们在成长路上遇到的困难吗?如果因为害怕摔倒就不敢跑了,那永远也体会不到奔跑的快乐。
只有勇敢地站起来,继续向前,才能跑得更远,不是吗?所以啊,朋友们,遇到困难别害怕,勇敢地去面对,因为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更美的彩虹!示例文章篇二:《一块橡皮的启示》嘿,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从一块橡皮身上学到的大道理!那天,我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
作文-初中作文指导:会分析才有硬道理——学会如何讲道理论证ppt优秀PPT

事业是人生的 不朽丰碑。人类的 历史告诉我们:凡 是留下英名的人, 无不成就了伟大的 事业。屈原、岳 飞、郑成功之所以 载入史册,是因为 他们为中华民族留 下了伟大的爱国精
因果句式
分析
这种由因果句式 构成的排比句的句 式特点,又具有因 果分析的说理特点。 但无论从哪一个角 度看,都决定了它 常常要使用因果句 的关联词。当然也 可以只出现因果连 词,而不构成排比。
因果分析法
分析
在列举事例后, 沿着“为什么” 这个思路,探求 其根源,发掘其 本质,使内容逐 步深化,这就是 因果分析法。
所有这些人, 都是有伟大理想并 坚决为之斗争的 人。他们的理想不 是为了哪个人,而 是 为 了 国 家 ,为 了 民 族 ,符 合 广 大 人 民的利益。为了伟 大的理想,他们有 些人家可以不要,
假设推理法
事例二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 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 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或易未量。
(苏洵《六国论》)
例一是正面举例从 反面推理;例二是反 面举例从正面推理。
蔺相如面对廉 颇的几番挑衅为什 么不以牙还牙不与 之 "争 列 "?因 为 他 懂 得 "以 国 家 之 急 而 后 私 仇 他 ", 懂 得对他人的过错耿 耿于怀带来的必定 是心灵的负累懂得 真正的智者会以大
边叙边议法
分析
叙中有析,析 在叙中。在叙述 中,自然表现出 作者的认识和态 度。
对点例的分析方法
对点例的分析方法
点到为止,一笔带过的事例
反复句式
假设句式
条件句式
对称句式
凡立功名于世 者 ,无 不 是 从 小 处 做 起 ,注 意 点 滴 的 积 累 ,有 意 识 地 培 养自己的品德才 能 ,不 断 自 我 完 善。若无每日闻鸡 起舞、坚持不懈的 毅力,那么祖逖又 怎能北伐中原而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指导(九)
学会说点儿道理
写作要点心
古人云:“意高则文胜。
”不过,高远的立意还需借助精练、优美的语言来传达;尤其是在记叙文中,议论点睛更需精辟,三言两语即可。
古人讲究“一字立骨”,如李白《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难”,柳宗元《捕蛇者说》中“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之“毒”,刘禹锡《陋室铭》中“惟吾徳馨” 之“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之“忧”,李清照《声声慢》中“怎一个愁字了得”之“愁”……一字点出全文境界,胜过千言万语。
那么,记叙文中如何展开议论呢?
1. 譬喻论理,涉笔成趣
譬喻,以不言代直言,可谓“深”;以彼物言此物,可谓“形”。
既能深刻又具形象,譬喻不失为一条捷径。
如巴金《论友情》:“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活有了一点点光彩。
”再如“自信是把利剑,能够披荆斩棘,助我走出挫折的山野”“磨炼是块磨刀石,能够磨出我意志的锋芒” “父爱如铁,如铁的朴实,如铁的憨厚,如铁的威严”等等。
2. 明确指点,凝成警句
“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Z警策。
”(陆机《文赋》)画龙点睛,常常是文章揭示题旨的关键,是全文最为重要的指点,一般需要在语言上千锤百炼,凝成精工而富有诗意的警句,启人智慧,发人深省。
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都是字字千钧的点睛警句。
以警句的形式指点,能够使文章的思想与意境表现得更为集中、深刻、强烈而富有哲理意味,使读者过目不忘。
3. 合理安排,适度议论
开宗明义,提挈全篇。
即在文章开头做精要议论,以提示全文中心并引起下文。
《云南的
歌会》的开头写道:“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
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文章开篇议论,既点出了云南民歌的悠久传统和繁荣景象,又突出了云南
民歌的精彩,还体现了全文的脉络和作者的情感。
穿针引线,承上启下。
这种议论一般用于事情的转换衔接处。
“哥白尼的学说不只在科学史上引
起了空前的革命,而且对人类思想的影响也是极其深刻的。
”很自然地引出下边从另一方血叙述H心学说的深远影响。
画龙点睛,深化主题。
大凡高明的作者总喜欢在记叙进入高潮后来一段精辟的议论,或突出性格,令人起敬;或点明事理,引人回味;或触景生情,让人慨叹。
如鲁迅在《故乡》结尾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真可谓妙笔生花。
如西蒙诺夫的《蜡烛》末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
记叙文中的议论也有三忌:一忌盲而乱。
为议论而议论,随便胡谄儿句,画蛇添足。
二忌大而空。
远离记叙的内容架空议论,非但不起作用,反而让人觉得装腔作势,无病呻吟。
三忌多而杂。
记叙文中的议论务必少而精,尤其要做到语言精练,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C写作示例■■…
难忘的一次主题班会
“1+1=?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班会的标题。
同学中立刻有人说开了俏皮话:“嘻嘻,拿谁当幼儿园大班呢!” “还不是那个希望工程,‘1 + 1=2(爱)'!”司空见惯的班会,大家早就不以为然了。
然而,当三个朝阳地区的辍学孩子当真站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却谁都笑不出来了。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引用名言代替自己议论。
)在这里,稚嫩的童音为我们讲述了三个浸满辛酸泪水的曲折经历。
“爹死得早,妈病着,家里没有钱……”“俺爹娘离婚了,俺是跟姥姥长大的,她老人家已经七十多了……”
“爸爸残废了,娘一个人干活,她好累,好累……”也许是由于经历过,就不觉得什么,孩子们淸晰而平缓地叙述着。
这一句句话语,却猛然地敲击着我的心,不知不觉地已是泪流满面。
岁月啊!你过早地磨炼了他们这几棵破土的幼苗,可我们这些暖房里的花朵呢?只听到门外的萧萧风吼,就已经是心惊胆战了。
(抒情议论,表明辍学儿童的经历对于自己心灵的震撼。
)
三个孩子讲完了,班里一片沉寂,偶尔传来几声隐隐的啜泣。
老师站了起来:“同学们, 现在我仍想问这个问题,一加一等于几?”我们抬起头,却面面相觑。
我们实在回答不出这道难题。
老师看了看我们,用鼓励的语调说:“来,让我们努力求出我们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说罢,她把手中的200元钱塞入了准备好的捐款箱。
看到老师的举动,我们如梦初醒:对呀,我们怎么没想到,辍学的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同情。
大家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地挤向捐款箱。
平时购零食、买贺卡顺手就掏钱的我们,如今面对这三个孩子,面对这小小的捐款箱,脸上一阵阵发烧,都感觉塞到那里的钱太少、太
少了,如果我们在大把大把花钱时能想起他们……
“我捐二十!”“我捐四十!” “我捐……”叫喊声还在此起彼伏。
三个孩子感动得小脸通红,不知说什么才好。
老师按下录音机,那里飘出令人难忘的旋律:“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参加各种班会,欢歌笑语常相伴,唯有今天泪如泉。
与其说是受到一次震动,不如说是净化了一次心灵。
面对三个孩子那渴求知识的双眼,我平生第一次意识到了我所拥有的一切是多么值得我珍惜!这种感觉,我将视为珍宝,珍藏毕生。
(结尾议论再次点出班会的难忘,净化心灵,升华思想。
)
亠写作训练心
1.材料是为了表现中心的,而人们常常在记叙了有关的人或事之后于篇末点明中心。
阅读下面一则短文,补写出老师的话来明确短文的中心。
从上生理课的第一天开始,黑板的左上角就挂有人体解剖图,上面标有重要骨骼肌肉的名称和部位。
整整半个学期,那幅解剖图一直挂在那里,不过老师从来没有提起它。
生理卫生课举行测验。
同学们一进教室,就看见黑板擦得干干净净的,那幅画已经不见了。
黑板上写了一道试题:“写出人体主要骨骼的名称和部位。
”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
“我们没学过这个!”
“这不是理由!”老师说,“那些知识已经挂在黒板上好几个月了。
”大家没办法,只好勉强地答了一些,有的同学甚至交了白卷。
这时,只见老师收起全班的试卷,非常严肃地说了一番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下面一段文字加上精当的议论。
朱老师经常给我们讲科学家的故事:著名的科学家科尔怎样利用三年中所有的星期天证出了200
多年来无人攻克的难题;发明家爱迪生怎样刻苦钻研,废寝忘食,一共有一千三百
多项发明;诺贝尔怎样舍生忘死地试制炸药;居里夫人怎样被放射元素夺去了健康
他讲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他讲华罗庚、陈景润、李四光……
3.以“且行且珍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用精练的语言在适合的地方进行议论。
(2)记叙为主。
(3)字数不少于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