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鸟类世界,通过讲述作者在“鸟的天堂”所见到的各种鸟类的形态、习性和鸣叫声,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同时,课文以“我”的视角叙述,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大自然美好的课文容易产生共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某些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式产生理解困难,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对于鸟类的知识和了解有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补充和拓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途径,了解鸟类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词汇和句子:课文中有一些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式,如“盘旋”、“交织”等,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对于鸟类的知识和了解有限,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所描绘的鸟类世界,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真实的鸟类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分析,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鸟类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鸟类的了解,引出课文《鸟的天堂》。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认读和句子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

3.理解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解决重难点问题。

部编版《鸟的天堂》说课稿一等奖3篇

部编版《鸟的天堂》说课稿一等奖3篇

部编版《鸟的天堂》说课稿7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的课题是《鸟的天堂》。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我对本课教学的理解与设计。

一、说教材《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是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5课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动静结合,韵味十足,遣词造句精妙准确,表达感情充沛细腻。

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是本文的最大特色。

文章的第一部分以写静态为主,重点描绘了大榕树树大,干多,枝繁,叶茂的特点;第二部分则以写动态为主,展现了一幅百鸟齐鸣、万鸟纷飞的热闹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我是这样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热闹情景。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增强环保意识。

确定这样的目标,目的是让学生在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同时,在实践学习中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师在教学中也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知识的传授。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确定这样的重点,既符合教材的特点,又突出单元训练的重点,既让学生了解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情景,又学到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本课的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确定这样的难点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情况而制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准确生动地运用词语。

二、说学情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这时候的四年级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分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课文。

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不同景象。

全文按作者游览的顺序记叙的,先写了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然后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象;接着写了作者和朋友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象;最后写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大榕树的特点、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感悟能力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受到大榕树美的熏陶,感受南国风光的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进一步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文中描写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是(1)理解:“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理解“鸟的天堂”为什么的确是鸟的天堂,体会两个“鸟的天堂”的不同含义。

四、说教学方法1、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想:在教学形式上,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心有所感,情有所依。

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我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录像,设置了以下三处情境:情境(1):学习课文前让学生欣赏鸟的天堂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2)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的录像片断,使学生进入“我”欣赏大榕树的情境中。

情境(3):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录像,使学生进入“我”欣赏鸟儿的情境。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2、把质疑问难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鸟的天堂(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鸟的天堂(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4.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
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 课文最后一句“鸟的天
堂”,所看到的不同景 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象,抓住景物特点,领 体会两个鸟的天堂的不
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同含义
教法分析
1.情境教学 法 2.启发式教 学法
5. 教法与学法
学法指导
1. “读、划、思、 议”的预习方法
2. 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法
2.学情分析
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 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 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学习 习惯,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读书提问的能力。 因本课的阅读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 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在阅读活动中边读边想的方 法不明确,在实践中应该怎样想,想什么不明 晰。针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 标。
教学过程——突破重点
重点突破二:学习鸟的部分
设计:
1.师生共同总结学习大榕树部分的方法。 2.按照以上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群鸟活动部分, 之后讨论: (1)作者的感受怎么会发生变化?为生么两次看到的 景象不同? (2)和写榕树比较,作者写鸟采取了什么方法?
意图:通过上述问题让学生自学动态描写,体会众鸟
课时安排
根据上述内容,本课安排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设疑、析题、整体感知课文内 容,理清作者游览顺序。教授学习方法,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二课时,从中心句 入手,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课文, 了解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 法。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 思想感情。
以下是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课文8 个生 字 , 会 写 11 个生字,” 积累文中好 词佳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第1篇】尊敬的各位考官:上(下)午好!我是语文组的X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鸟的天堂》。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首先是我对教材的分析。

《鸟的天堂》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五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文章,作者是巴金先生。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静态的大榕树和群鸟乱飞的活泼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动静结合,遣词造句精妙准确,韵味十足,情感表达充沛,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将从以下三个维度来阐述本课的教学目标: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词,能正确读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语文素养。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根据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学生学习基本情况的分析,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理解文中描写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及其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景象。

而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学习其“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描写手法。

二、说学情现在我来分析一下学情。

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和研究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分析好教材,还需要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四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正处于感性思维活跃的阶段,想象力丰富,对大自然充满好奇。

但是现在的孩子并不是都有机会欣赏“鸟的天堂”这样难得的奇观,而且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能力还很不足,因此在学习课文、理解句子、体会感情等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鸟的天堂》说课稿

《鸟的天堂》说课稿

《鸟的天堂》说课稿《鸟的天堂》说课稿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从中心句入手,引导质疑问题。

能力目标:细读课文,认识大榕树奇特、美丽的特点,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情景。

鉴别“作者的见闻与联想”,提高理解和欣赏语言的能力。

进行适度的词句训练。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发展主脉络,正确理解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如何正确鉴别作者的见闻与联想。

三、教学安排第一课时:掌握字词,了解“鸟的天堂”,讲读课文第一大段。

第三课时:梳理总结,巩固强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相关片段,做相关作业。

四、教学结构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五、教学过程1、延伸上文,拓展下文(导入)师:上一堂课,我们随着文学大师巴金的笔结识了一位奇特的朋友,谁能亲切地叫出它的名字?生:榕树。

(设想:估计在平翘舌音上会出错误,教师当及时纠正。

)师:够亲切。

那么大家能不能一起热情地称呼它呢?生:榕树。

师:是一棵榕树(板书:榕树)。

有你们这么一群热心的朋友,估计榕树心里都乐开了花。

那么你们中间有谁能自告奋勇地把榕树的奇特之处介绍给在座的老师呢?生:独木成林。

(设想:尽量使课堂刚开始气氛能活泼一点,为整堂课定下一个基调。

)师:是的,独木成林的榕树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我们也知道就是这么一棵树筑就了一个鸟儿生活的乐园,也即鸟的天堂。

(板书:鸟的天堂)昨天我们已经远远地欣赏了它那婀娜多姿的体态,这堂课我们将继续和巴金一起划船去细细地观察“鸟的天堂”究竟还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一起学习7——14自然段,思考问题:两次经过鸟的天堂,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

(设想:联系旧知,习得新知)学生畅所欲言,师总结。

出示: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指名读,齐声读)(设想:此处不宜于深究细品,毕竟还没深入课堂文本的内核,情到深处才有感而发,有感可发,到那时,学生就能水到渠成地领悟作者的感情了。

鸟的天堂说课稿(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获奖作品)课件

鸟的天堂说课稿(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获奖作品)课件
子;
3.想想:大榕树为什么被称为“ 鸟的天堂”。
设计意图:
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 读成功的关键。阅读之前, 目标明确与否效果大不一样。 问题导入,能让学生从整体 上把握课文的重点,学习才 能有得放矢。
13
(三) 品词读句,感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 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给你留下怎样的
印象?
大 茂盛
2. 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 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
• 4.学生汇报
23
(四) 重点感悟,体会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按时间顺序叙述,条理清晰,同时让 我们感受到了鸟儿由静到动,由少到多。
24
(四) 重点感悟,体会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品读课文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到 处都是鸟声, 到处都是鸟影。 从哪儿感受到鸟很多的?
本课计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 字词,理清思路,划分部分。这里说第二课时教学,
8
说学法
为了达成学习目标, 结合教法,确定合作 学习、四步阅读学法
四步阅读法
读写 思议
勾画
品读
9
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鸟 (二)品读自悟 整体感知 的 (三) 品词读句,感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天 (四) 重点感悟,体会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堂 (五) 引导质疑,感悟“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26
(四) 重点感悟,体会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品读课文
这一部分能感受到什么? 从哪儿感受到的?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 看清楚
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 只又飞起来了。 鸟多
这成群的鸟生活在大榕树上,营造了热 闹、活泼、自由、快乐的环境。

23《鸟的天堂》(说课稿)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1

23《鸟的天堂》(说课稿)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1

五年级语文上册-23《鸟的天堂》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鸟的天堂》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佳作,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

课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让我们的心为之颤动,情为之动容。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1个字,会写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傍晚时“鸟的天堂”的特点,感受大榕树的无限生机,体会课文描写大榕树的静态美。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刻画景物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难点: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喜爱鸟的天堂、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具备环保意识。

四、说学情五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学习习惯,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读书提问的能力。

因本课的阅读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在阅读活动中边读边想的方法不明确,在实践中应怎想,想什么不够明晰。

所以要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学习本课,要求学生将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结合起来。

课前预习是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标出课文中不认识的字,结合课文注音和查字典识记生字。

课堂学习要掌握本课生字词,学习作者的表现手法,领悟课文的主旨。

六、说教学过程(一)、从“天堂”入手,激趣导入1.在人们印象中,“天堂”是怎样美好的存在?板书:天堂你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2.想象:鸟的天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地方?(小鸟生活的乐园)(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的天堂》说课稿
李洪英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鸟的天堂》,我从以下八个方面说课;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课文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途经《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重点写了静态大榕树和群鸟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动静结合,谴词造句精妙准确,韵味十足,
表达情感充沛,细腻,描写生动细致,充满了诗情画意。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
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学习习惯,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读书提问的能力。

因本课的阅读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在阅读活动中边读边
想的方法不明确,在实践中应该怎样想,想什么不明晰。

针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制定如下
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懂得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入境、入情、入心的阅读方法,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思
想感情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文中大自然在人类的保护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增强
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抓住景物特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课文最后一句“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体会两个鸟的天堂的不同含义
五、教学方法
1、在教学形式上,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心有所感,情有所依。

2、在语言文字训练中,让学生“读、划、思、议”,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再次
走进“鸟的天堂”,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
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
2.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
(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意图: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读成功的关键。

阅读之前,目标明确与否效果大不一样。

问题导
入,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重点,学习才能有得放矢。

(二)、品词读句,感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并勾画出表现大榕树大、茂盛的句
子。

(二)汇报交流。

大榕树:
1.大
学生甲: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哪儿读得好?为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从哪儿听出来的?(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学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出示图片:(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学生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2)体会“卧”字。

(树占地面积大。


是的,这是一棵有着500年历史的榕树。

猜一猜,这棵树有多大?
教师简介,高15米,整棵树占地面积18亩,约1万平方米,相当于1个学校。

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读一读,用朗读来展示榕树的大。

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人间天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这美丽的
南国的树。

(齐读)
2.茂盛。

指名读句,谈体会。

学生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


过渡:绿叶浓密让我们体会到了榕树的茂盛,你还能从什么地方体会到树的茂盛呢?
学生乙:地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
颤动。

过渡:这一切都让作者浮想连翩,就让我们也来体会体会这令人心醉的绿,体会体会这
旺盛的生命力吧,齐读。

意图:通过展示图片,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帮助学生理解“枝上又生根,有许多
根垂到地上”的景象,弄清“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体会榕树之“大”,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堆”和“不留一点缝隙”理解榕树的茂盛。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在教学
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过渡: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愿意来这棵南国的树上安居乐业吗?可是作者却没有看见
一只鸟的影儿。

“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对吗?
让我们再次走进鸟的天堂。

(三)、重点感悟。

体会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1.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

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2.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
4.学生汇报。

学生甲: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学生乙: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
只,另一只又飞起来。

我们体会了“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

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

学生丙: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

学生丁: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我们从中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

5.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

)意图:通过上述问题让学生自学动态描写,体会众鸟纷飞,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动作
千姿百态,有的飞,有的叫。

有的拍翅膀,使人应接不暇的热闹场面,以此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

在学生自学中,教师借助电教手段,播放众鸟纷飞的录像,使学生有身临其
境之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引导质疑,感悟“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1.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学生齐读(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教师追问:
(1)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

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意图:以上三个过程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又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逐渐向新课程模式靠拢。

由于问题的针对性较强,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
程,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五)、深化中心,迁移教育
1、学完了课文,谁能告诉我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
2、除了大榕树的大和茂盛外还有什么原因呢?(人类的保护,大自然的恩赐。


3、是啊,大自然多么的神奇、美丽,我们应该学习这里的人们,保护鸟类、保护环境,
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成为人间的天堂。

(六)、拓展延伸、激情写作
作业:如果你是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小鸟,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家园呢?以榕树上一
只小鸟的身份写一篇导游词。

七、板书设计
榕树大、茂盛
鸟的天堂
鸟多、快活
意图:板书有助于师生一起回顾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课堂的板书应简洁、明了,从而体现板书的“程序性、指导性、艺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