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发展过程
世界历史总结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

世界历史总结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经历了无数个历史时期和重大事件。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创造了许多伟大的文明,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发明。
本文将对世界历史进行总结,探讨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
一、古代文明的起源古代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6000年前,起初出现在河流流域地区,如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这些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和城市的基石,同时也为后来的文明奠定了基础。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兴起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是欧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希腊文明以爱琴海地区的城邦国家为主体,形成了许多独立而富有特色的城邦文化,其中雅典成为古代民主的典范。
而古罗马帝国则在地中海地区崛起,成为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之一,传承和发扬了古希腊的政治和文化遗产。
三、中世纪的宗教和封建体制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宗教和封建体制支配了整个欧洲社会。
基督教成为统一欧洲的宗教,欧洲的社会结构以封建主义为基础,封建领主统治着农民和奴隶。
此时期的文明在农业、手工业和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动荡也是其特征之一。
四、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在14至17世纪之间兴起的一场文化变革,它标志着人们从中世纪的宗教和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重新瞩目文化和知识的重要性。
文艺复兴催生了众多艺术家和学者的兴起,推动了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深入理解。
随后的科学革命进一步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带来了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
五、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社会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它从18世纪末开始在英国兴起,随后迅速传播到欧洲大陆和其他地区。
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传统的手工业转向机械化和工厂化。
同时,工业革命也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使世界各地的城市发展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中心。
人类发展进程的历史回顾

人类发展进程的历史回顾人类从猿类演化成现在的高级生物,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
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人类不断地探索、创新,从而使自己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人类发展进程的历史:一、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阶段。
人类凭借着雄厚的体力和智慧,在这个时期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石器,用来狩猎、打砍、捕鱼以及砍伐树木。
这个时期的人类属于采集、狩猎生活方式,分布广泛,没有私有制,社会组织也非常简单。
二、农业革命农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大约在公元前8000年,人类开始通过耕种种植来获取食物。
这种食品获取方式与之前的狩猎、采集方式相比,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同时,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也逐渐建立了定居的社会系统,出现了农村、城市等社会形态,也出现了各种基础设施。
三、手工业时代手工业时代是指人类运用手工生产工具的时期。
这个时期,人类用人力、畜力等方式进行生产,这些产品用在了日常生活中。
各种手工生产的工艺也逐渐发展壮大了起来,为之后的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
四、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大的社会变革。
它是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初期在欧洲、美国等地出现的,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化生产技术革命。
这种生产技术的革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形态、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促进了人类社会向现代化不断发展。
在这个时期,铁路和电信等技术也逐渐发展壮大,开启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
五、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是指人类将信息技术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类不断开拓创新,研制出了计算机、网络、智能手机等各种信息技术装备,使得信息传播和交流变得更加容易。
同时,也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大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总体来说,人类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变革的过程。
每一个阶段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贡献,它们相互交融,才形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貌。
我们也应该珍惜历史,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全球发展中寻找机会,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史发展全过程

历史发展全过程历史发展全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
这个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历史时期:1.原始社会(约公元前10000年前-公元前5000年前)。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古老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类还没有形成城市化的社会结构,也没有写作和文字,社会组织形式多为氏族或部落。
经济以狩猎、采集、渔业和原始农业为主,工具主要是石器。
2.文明古国时代(公元前5000年前-公元前5世纪)。
这个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古巴比伦和古希腊。
这些国家都具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宗教、文化和法律制度,以城市为中心,形成了农耕生产和商业交换的社会结构。
同时,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也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包括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和欧洲。
3.中世纪(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
中世纪是指欧洲从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运动之前的一个历史时期。
此时欧洲人是基督教信仰者,教会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很大,封建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基本体制。
同时,东亚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科技和政治成就,如唐朝和宋朝的繁荣、日本的平安时代和韩国的高句丽时期。
4.近代(公元15世纪-18世纪)。
近代时期是指欧洲从文艺复兴到法国大革命之间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欧洲各国开始逐渐形成现代国家的基本框架和政治制度。
文化、技术和科学方面的发展也迅猛:人类在地理学、天文学、数学、医学、物理学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性发展。
5.现代(18世纪至今)。
现代时期是指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之后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兴起,工业革命的爆发,以及科学技术方面的快速发展。
在政治方面,民主制度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同时,人类还看到了现代战争的可怕之处,社会和人类自身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和人口过剩等问题。
人类历史回顾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人类历史回顾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历史是记录着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历程的宏大史诗。
从最早的原始社会开始,人类经历了漫长且曲折的进化之路,逐渐摆脱了动物状态,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
以下将以时间线的方式回顾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1. 起源:旧石器时代(300万年前-1万年前)人类的起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类还处于低级的社会组织形式,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
旧石器时代的代表物品是打制的石器,它们展示了人类早期智慧和技术的发展。
2. 文明的萌芽: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是人类文明的萌芽期。
在这个时期,人类逐渐开始农耕和定居,发展出了农业和畜牧业。
农业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农业文明阶段。
此时,人类开始建立部落、村落和城邦,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合作也逐渐增多。
3. 古代文明的兴起:古代国家文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500年)古代国家文明标志着人类文明的新阶段。
诸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国家相继兴起。
这些国家拥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政治、宗教、艺术等领域也有着丰富的成果。
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帕台农神庙等建筑,以及世界上最早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都是古代文明的杰作。
4. 中世纪的转变:封建社会(公元500年-1500年)中世纪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见证了由古代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过渡。
封建社会的出现削弱了中央集权,使得社会的权力由国家和君主逐渐转移到地方领主手中。
同时,农业生产的提高使得欧洲开始迈入城市化时代,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也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5. 进入现代社会:工业革命(18世纪末-19世纪末)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之一。
它以机器代替人力、蒸汽动力代替人力和水力、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等为特征。
这场变革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交通方式和生活方式。
工业革命的中心地带是英国,随后又迅速扩散到欧洲大陆和美洲。
人类的7个演变过程

人类的7个演变过程一、从猿类到人类:进化的起点人类的演变过程始于猿类。
数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是四肢行走的猿类,逐渐开始站立行走。
直立行走使我们的手脱离了走路的负担,从而得以自由发展。
这种进化使得我们的脑容量逐渐增大,智慧开始萌芽。
二、从石器时代到农耕时代:文明的诞生随着智力的发展,人类开始制作和使用工具。
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阶段,工具的制作和使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逐渐发现了农耕的奇妙,开始种植农作物,而不再完全依赖于狩猎和采集。
农耕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
三、从工业革命到科技时代:现代化的腾飞工业革命的到来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蒸汽机、电力、石油等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和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人们开始追求自由、平等和个人权利。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四、从地球到太空:探索的边界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我们不断地向外界探索。
从最初的地理探险到现代的航天技术,人类已经进入了太空时代。
航天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奥秘,探索其他星球的可能性。
太空探索的边界不断拓展,推动着人类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五、从分离到融合:全球化的进程人类的演变过程中,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最早的贸易和移民到现代的全球化,人类社会正在不断融合和交流。
全球化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元化和丰富,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融。
六、从无知到意识:思维的觉醒人类的大脑是我们与众不同的地方。
从最初的简单思维到现代的复杂思维,人类的意识不断觉醒和进化。
我们开始思考自己的存在、探索宇宙的奥秘、寻求真理。
思维的觉醒推动了科学、哲学和艺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
七、从自然到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人类的演变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旧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起点。
人类开始制作简单的石器,并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
社会组织相对简单,人们生活在小型社群中。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进入农业文明的阶段。
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并饲养家畜,从而实现了食物的稳定供应。
人类开始建立村落和定居点,社会组织更为复杂。
同时,青铜器和纺织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古代文明时代(公元前3000年-公元5世纪)中世纪(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中世纪是一个动荡的时期,标志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和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
在这个时期,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教会逐渐成为社会的统治者。
同时,由于经济和政治的不稳定,城市开始兴起,商业活动开始繁荣。
近代时期(公元15世纪-18世纪)近代时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导致欧洲列强对世界各地的殖民扩张,从而催生了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的殖民地体系。
此外,工业革命的兴起也改变了社会的格局,从传统的手工业生产转向机械化和工厂化生产。
现代时代(18世纪-20世纪)现代时代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
工业化进程带来了大规模生产和城市工人阶级的形成。
同时,民主思想和人权意识的兴起也推动了社会政治结构的变革。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加速了全球化进程的发生。
当代时代(20世纪至今)总结起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原始社会到农业文明,再到现代化和全球化的阶段。
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发展特点,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仍在继续,我们期待未来的发展将会为人类带来更加繁荣和进步的未来。
人类发展的历史

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类是地球上最具有智慧的物种之一,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人类从最初的石器时代,逐步发展成了现代社会中的主要力量。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犹如一部宏伟的史诗,记录着人类所经历的兴衰荣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
第一章: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
根据化石学家的研究,最早的人类祖先可以追溯到约650万年前的东非。
这些祖先主要是一些类人猿,如土猫猴和汉庭猴等。
这些类人猿逐渐发展出了两只脚走路的能力,并开始制作一些简单的工具。
约250万年前,祖先人类的智慧逐步提高,逐渐成为智人。
第二章:人类的狩猎时代随着祖先人类的智慧逐步提高,他们开始使用更加独特的工具,如石器和火炬。
这些工具的出现,使得他们能够更加容易地捕猎野兽,同时也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
祖先人类开始成为狩猎采集者社会,并通过狩猎采集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个时代持续了大约100万年,直到约1.2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到来。
第三章:农业时代的开始随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祖先人类开始发明农具,并开始进行农业生产。
这个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者社会进入到了农业文明社会。
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更加复杂的社会结构,如城市和国家等。
第四章:古代文明的兴起古代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它凝聚着人类社会在生产、文化、哲学和宗教等诸多领域的创新成果。
古代文明的兴起,主要发生在亚洲和非洲大陆上。
古代文明的代表国家如中国、印度、埃及和希腊等,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均取得了较高的成就,留下了浓厚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第五章:中世纪的黑暗时代中世纪是人类历史中最为黑暗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人类社会陷入了无尽的战争、文化停滞和经济发展停滞。
这个时期的人类文明被认为是衰退的阶段,但是也逐渐涌现一些新颖的思想和文化成果,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第六章:近代文明的崛起近代文明的兴起,主要发生在欧洲。
概括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

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一、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2.5万年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起点,当时人类初次掌握手工工具,它们主要是用石头磨成的刃具,以便建立一种独立的物质基础,可以改变它们原先只有游牧生活方式。
从而实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大里程碑。
新石器时代(8千年前),之后,较高级的石器手工工具出现了,如凿、斧、矛、把手的刃具,大大提高了猎捕、采集的效率,显著促进了农耕文明发展。
此外,分布于全球的石器文化也已经形成,其中的石器雕刻也已经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艺术特征。
二、农耕文明和金属文明农耕文明(大约四千年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二里程碑,在此阶段,全球原始农耕文明萌芽,这标志着人类社会从部落社会向国家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控制以及对超越自然界的运用等技术进步,把人类从游牧社会行为里发展出了一种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实行大规模生产的强大文明。
金属文明(从约3200多年前到约2500多年前),接着又是金属文明的兴起,由于青铜、铁等金属工具的出现,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金属文明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里程碑,它为世界各地文明交流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引发了文化繁荣,也促成了殖民扩张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从中文明到西欧文明中国文明(从最早的商朝)也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新里程碑,中国文明开创了新的文化传统,它将数千年来的文化经典集中统一,形成独一无二的文化格局,中国文明的影响矗立于亚洲、欧洲、非洲与太平洋沿岸大陆之上。
西欧文明(约公元元朝,当时罗马帝国)接着是古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发展,西欧文明在科学、哲学、数学以及政治思想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突破,这些思潮最终影响了当今西方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西方民主制度、教育体系以及近代科学思想等。
四、资本主义文明和工业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约17、18世纪)是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的融合创造的工业机器文明,它的发展使世界重新洗牌,也使工业文明彻底深入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纵向和横向的结合)
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土地公有集体耕种没有剥削。
部落联盟三皇五帝尧舜禹;希腊罗马人的氏族)
——氏族封建贵族制带有奴隶制和农奴制倾向(前8、9世纪开始土地公有定期分配集体个体耕种并存出现温和的剥削并且逐渐奴役化向领主封建制过渡。
夏商西周世卿世禄制;希腊罗马的贵族元老院制血缘官制时期)
大变革的时代(纯粹的公有生产血缘统治被地区划分国家和东方的封建地主生产与西方的奴隶制取代)前8到前2世纪
——西方希腊农奴化进程被商品经济打破氏族封建制公有回流;东方氏族封建制被打破形成领主封建制农奴劳动,只有齐国开始分田保护小农。
产生逐渐地主封建化(个体耕种对内剥削逐渐减轻。
希腊罗马物产匮乏粮食需要进口——前6到前2世纪海上外贸发达——平民富人阶层兴起需要权力和债务奴役制血缘官职制矛盾平贵矛盾升级——平贵斗争导致民主化改革民主制产生财产划分取代了血缘划分公有残余在保护小生产和对外扩张中得到巩固同时开始按照地区划分人口打破了部落聚族而居,奴隶封建化血缘部落的统治被血缘贵族和工商业富人的统治取代,后两者在侵略中演变成奴隶主;西周后期陷入诸侯混战。
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物产丰富自给自足,铁骑牛耕兴起——新兴地主需要权力富国强兵和世卿世禄制井田制矛盾——新兴地主阶级和旧贵族矛盾激化开始了变法斗争专制化改革——军功爵制取代世卿世禄制公有残余被打破军功与贵族的统治开始打破了血缘的统治,按照地区划分人口打破了按照部落划分人口的分封制,农业文明下职能重农抑商获取财富以征伐
原始社会的早期阶级化
(奴隶制—领主劳役地租封建和地主封建)
前8—前2世纪阶级社会的出现。
(农耕地区生产力发展较快氏族社会阶级化,奴隶制和贵族农奴制倾向同时出现,横向联系以战争和和平交往为主,西方由于地理环境商品经济海上外贸经历了农奴化和氏族民主化倾向后逐渐奴隶化;随着铁骑牛耕农业生产东方个体耕作形成脱离了集体耕作的井田制东方社会农奴化并最终确立地主封建制专制集权制下农业生产力起步铁器牛耕)
前2世纪——后5世纪阶级社会的扩展。
农耕地区进一步农奴化,游牧地区开始农奴化(在民族迁移中推动了游牧地区和江南地区的氏族社会阶级化,横向联系以战争为主民族迁移促进了纵向联系,西方奴隶制在打过达到顶峰后瓦解农奴化,东方受到侵略农奴化后改革地主封建化,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并扩展到游牧地区)
5世纪——10世纪早期阶级社会的成熟化
(生产力的量变发展农耕工具成熟通车曲原犁,封建社会人身依附的弱化租庸调制和查理大帝代役租取代了劳役地租。
东方分裂走向统一专制集权完善化中央和地方地主矛盾,西方统一法兰克王国走向分裂专制衰落化教权开始与王权矛盾。
横向联系东方和平为主西方以战争为主,造纸术传入西方促进了纵向联系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10—13世纪蒙古人侵略—15世纪
(早起阶级社会的繁荣化并且为了对抗诸侯混战下的经济掠夺开始有了新因素市民经济行会手工业,汉萨同盟。
)
西方市民经济催生了资产阶级的前身没有收到蒙古侵略从而进一步发展,王权开始和市民即早起资产者站在一起反对教权。
东方南宋市民经济收到蒙古压制而倒退化没有掀起波浪。
横
向联系以战争为主火药指南针传入西方促进了资产阶级力量的上升
15世纪——19世纪40年代
(行会手工业向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过渡,通过工业革命确立了自由资本主义工厂制,主要矛盾从教权与王权和市民阶级的矛盾转化为王权专制和商业资产阶级的矛盾)
西方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王权联手市民阶层打击了教会,民族国家形成时为了相互争霸实行重商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17世纪民族国家形成后西方专制集权开始强化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原始积累矛盾商业资产阶级奴隶贩子们开始革命导致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后促进了外贸发展呼唤了工业革命。
东方专制集权海禁和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导致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没能掀起波澜。
横向联系以和平为主西学东渐东学西进促进了纵向联系孔子思想启发了伏尔泰启蒙思想,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由分散开始成为一个整体,打破了孤立。
殖民扩张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19世纪40年代——19世纪70年代(主要矛盾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其他旧势力矛盾,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形成)
工业革命导致生产力发展工业资产无产阶级产生,工业资产阶级与旧贵族矛盾上升壮大开始挑战旧贵族和商业资产阶级的联合统治登上了历史舞台,同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开始出现三次工人运动,最终酿成了第一国家和马克思主义产生,同时横向联系促进了纵向联系新兴资本主义英法美对于德国俄国的争霸战争(拿破仑侵略德国俄国、克里木战争、黑船事件)刺激了第二波资产阶级改革以图强自救,横向以战争为主的联系促进了纵向联系,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商品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传入了新器物导致人民反抗和统治者自救促进了东方中日的政治经济初步两半化近代化,日本由于力量对比上不利于封建势力资本主义近代化较为全面胜利,中国停留在器物层面经济上出现了近代工业,第一波旧势力革命体现了旧式农民战争达到顶峰。
19世纪70年代——1918年(自由资本主义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被垄断资本主义取代,垄断资产阶级把持国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巴黎公社后第二国际重整河山无产阶级斗争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的扩大普选权开始扩大,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旧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新旧资本主义国家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最终酿成一战,列强纷纷对内以社保民主化缓和阶级矛盾滋生了社会爱国主义,第二国际因此破产。
纵向联系交通工具的改善刺激了横向联系,横向联系促进了纵向联系,一战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十月革命,西方国家对外转为资本输出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瓜分世界传入了新制度,促进了东方的完全两半化和近代化,政治上中国出现了资产阶级领导的制度改良和统治阶级玩花样的新政和预备立宪,经济上民资有所发展但是受到西方强烈打击。
基建矛盾导致阶级矛盾辛亥革命扫除了民资发展的部分障碍加上一战民资迎来黄金时期。
资本主义初期旧实力依然很大,辛亥革命宣传的民主共和思想加上民资和上层矛盾导致新文化运动。
)
1918——1933经济危机(西方自由垄断资本主义和苏联自由经济。
西方的战时国家垄断倾向开始恢复到个人自由垄断经济,苏俄的战时经济国有法令和战时共产主义开始恢复到新经济政策)
一战后瓜分德国及其殖民地,恢复对无产阶级的政治压迫导致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矛盾导致了后来德国社会党政府被民族主义的希特勒击败,战胜国英法与美日矛盾导致了日本在华经济军事扩张威胁了美英利益另立江山的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和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民族矛盾以
及和苏俄代表的无产阶级与西欧内部的无产阶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以牺牲苏俄为代价相互妥协导致了阿姆利则惨案五四运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重新受到排挤和西欧德国革命英国法国工人运动苏俄反对干涉的战争和日本渗透东北保卫苏联造成其两面受敌,进而促使第三国际成立组织了国共北伐和工农武装割据对抗亲帝国主义英美日的政权,并且促成了左倾的中共军事斗争和土地革命以及阶级政策排斥民资。
国民党趁机以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笼络发展了民资。
1933年经济危机—1945—1970年代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济时期,西方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东方的斯大林模式早期积极性后期消极性)
1933—1939—1945经济危机后,美英国内资产无产阶级矛盾缓和,中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导致国内阶级矛盾缓和。
德国日本等没有改革的国家由于在一战后受到冷遇民族主义上升开始对外侵略并且相互以货币贬值争夺世界市场促使两个世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和苏联及其建立的各国共产党之间的矛盾由于革命势力的受打击而下降,西方资产阶级和法西斯的矛盾在西班牙和埃塞俄比亚问题上和贸易壁垒货币贬值上上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闭关化,德国日本为了掩盖自己的野心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激化了其和苏联以及中国国共双方矛盾上升。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让位于反法西斯的民族矛盾导致二战。
1939——1942:反法西斯国家各自为战导致失败
1942—1943—1945:反法西斯国家成立同盟经过三大转折走向胜利。
1945——1970
美苏两大阵营矛盾为主要矛盾导致争夺中间地带出现了中国解放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战争印巴冲突还导致相互排挤和相互竞争资本主义世界结成经济同盟对社会主义实行经济封锁以及以高新技术革命为代表的航空竞赛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国有化军工资本主义进一步导致了中国的重工业路线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面对西欧无产阶级的反抗实行高福利高社保还导致了柏林墙出现和古巴导弹危机。
阵营内部矛盾为次要矛盾苏联帮助中国东欧等国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并且输出了斯大林模式在局部调整还是全盘接受问题上开始改革的苏联和中国有了分歧,还导致美国帮助西欧蒋介石等实行马歇尔计划为此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西欧国家作为交换认同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了国内货币币值开放了国内市场给美国。
两大阵营矛盾为主要矛盾导致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突出重工业为此实行公有化,并且左倾化。
两大阵营争夺中间地带导致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970——1991
阵营内部矛盾上升(中苏矛盾导致军事对立苏联受到中国威胁,为了自强自立日本西欧通过国家计划经济崛起西欧联合化受到了美国忌惮)导致两大阵营矛盾下降美苏矛盾仍然剧烈(中美中日关系缓和中国加入联合国,争夺中间地带过程美国撤兵越南苏联侵略阿富汗,经济危机后美国新自由主义改革星球大战实力恢复,苏联东欧小修小补终于失败,中国改革开放成功)。
1991——
曲折的多极化(单级称霸企图导致多次战争和日本中国俄罗斯的崛起)
曲折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