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让自己拍的短片具有电影感概要
给我一分钟观后感

给我一分钟观后感
电影《给我一分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让人深刻地反思了生命的真谛。
影片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因为一次车祸而陷入昏迷,他的家人和医生们为了挽救他的生命,决定进行器官捐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可贵和无私的爱。
电影中的主人公虽然只有一分钟的时间来决定是否捐献自己的器官,但这一分钟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分钟。
他的选择不仅关系到自己的生命,也关系到其他需要器官的人的生命。
这种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让人感到震撼和感动。
影片中还有许多细节值得我们深思。
比如,主人公的家人在得知他的生命垂危后,不顾一切地为他祈祷和照顾他。
这种亲情的力量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电影《给我一分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可贵和无私的爱的力量。
它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关爱身边的人,同时也要勇于奉献,为他人的生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短视频介绍动漫电影文案

【短视频时长】:1分钟【视频画面】:首先展示电影海报,然后是电影精彩片段剪辑。
【文案】:(画面:电影海报)亲爱的动漫迷们,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部令人热血沸腾的动漫电影——《奇幻世界》!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踏上这场奇幻之旅吧!(画面:电影精彩片段剪辑)【剧情简介】《奇幻世界》讲述了一个勇敢少年林浩在现实世界与奇幻世界之间穿梭的故事。
在这个充满神奇生物和未知力量的世界里,林浩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共同守护着这片美好的家园。
(画面:主角林浩与伙伴们)【角色介绍】1. 林浩:勇敢、善良、机智的少年,拥有穿越时空的能力,是整个故事的主角。
2. 小雅:美丽、聪明的精灵族公主,擅长使用魔法,是林浩的得力助手。
3. 小杰:忠诚、勇敢的矮人工匠,擅长制作各种神奇道具,为团队提供后勤保障。
4. 小咪:可爱、活泼的小猫咪,拥有治愈人心的魔法,是团队的吉祥物。
(画面:角色们互动)【画面】1. 林浩与小雅在奇幻世界相遇,两人一见如故,携手共进。
2. 小杰在矮人村制作神奇道具,为战斗做好准备。
3. 小咪在森林里偶遇神秘生物,为团队带来新的线索。
【剧情亮点】1. 跨越时空的奇幻冒险,带你领略不一样的世界。
2. 丰富的角色设定,个性鲜明,令人难以忘怀。
3. 精彩的打斗场面,紧张刺激,让你热血沸腾。
4. 感人至深的情感纠葛,让人为之动容。
(画面:电影精彩片段剪辑)【观看建议】1. 适合全年龄观众观看,寓教于乐。
2. 画面精美,音乐动人,带你进入奇幻世界。
3. 勇敢、善良、团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画面:电影海报)《奇幻世界》即将上映,敬请期待!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穿越时空的奇幻之旅,感受勇敢、善良、团结的力量吧!【视频结尾】感谢观看!别忘了点赞、转发、关注哦!我们下期再见!。
十大有教育意义的微电影

十大有教育意义的微电影微电影作为一种短片形式,以简洁而精彩的表达方式,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在拍摄微电影的过程中,导演们常常借助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传递出有教育意义的深刻道理。
以下是十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微电影,通过细腻的叙事和深入的主题,引起了观众们的共鸣与思考。
1.《磨难与成长》这部微电影通过一个小女孩的成长故事,讲述了她在面对困难和磨难时的坚持和勇气。
从小女孩在学习上的挫折到最终的成功,观众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失败乃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2.《善良的陌生人》该片通过描述一个年轻男子与一位陌生老人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人性中善良的力量。
观众们深受触动,从中明白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善举也能改变他人的命运。
3.《坚持不懈》这部微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坚持和毅力的故事。
主人公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仅体会到了坚持的力量,也能从中获得鼓舞和启发。
4.《家的力量》这部微电影以家庭为背景,通过一个困境中的家庭展示了亲情的力量。
观众们在观影过程中深入思考了家庭中的亲情与团结的重要性,并从中对待家人更加珍惜和理解。
5.《友情的力量》该片以两位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为主线,展现了友情的力量。
观众们通过观看两个朋友在困难中相互扶持和支持的情景,深切感受到真正的友情可以战胜一切。
6.《梦想的翅膀》这部微电影讲述了一个追逐梦想的故事,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观众们在观影过程中被勇气和激情所鼓舞,同时也领悟到实现梦想的重要性。
7.《父爱无疆》该片以父爱为主题,通过展示一个父亲为了孩子的付出和奉献,传递了父爱的伟大与无私。
观众们从中明白到父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同时也对父亲们的爱心充满敬佩和感激。
8.《勇敢的选择》这部微电影以一个青年人在两条道路间做出选择的故事为主线,强调了做出勇敢抉择的重要性。
观众们在观影过程中思考人生的选择,同时也受到鼓舞去勇敢面对和追求自己的梦想。
三分钟微电影观后感

三分钟微电影观后感
前几天看了一部三分钟的微电影,真的是让我挺有感触的呢!
这部微电影时间虽短,但它就像一颗小石子,在我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从一开始,画面就特别抓人眼球,那种独特的色调和构图,虽然我说不上来具体是怎么个好法,但就是感觉很不一样,很有味道。
电影里的人物,哪怕就只出现了短短几分钟,却好像都有自己的故事。
有一个情节,主角在一个昏暗的角落里,就那么静静地站着,脸上的表情似悲似喜,我当时就被这个画面定住了。
我在想,他在那一瞬间到底在想些什么呢?是对过去的懊悔,还是对未来的迷茫?这个场景真的太有感染力了,我看了之后脑子里一直在回放这个画面。
不过呢,也有一点小困惑。
电影结束得有点突然,就像一辆正在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一样。
我还没完全从那种情绪里缓过神来呢,就结束了。
这让我有点不知所措,感觉故事还没有讲完似的。
我想也许这就是微电影的特点吧,短小精悍,但也会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总的来说,这三分钟的微电影真的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它虽然短,但是蕴含的东西可不少。
我觉得这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微电影,每看一次可能都会有新的发现。
如果你还没看,推荐你去体验一下!真的,你可能会被它的独特所吸引的!。
微电影剪辑手法案例

微电影剪辑手法案例
微电影剪辑手法是影视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通过剪辑手法的运用,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和感人。
以下是一些微电影剪辑手法的案例:
1. 跳跃剪辑,跳跃剪辑是指通过快速切换不同场景或时间点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这种剪辑手法常常用于展现主人公的成长、回忆或者情感变化。
例如,一部微电影中,主人公在不同年龄段的生活场景通过快速的剪辑呈现,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2. 融合剪辑,融合剪辑是指将不同场景或情节通过剪辑手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意义或情感。
比如,一部微电影中,通过交叉剪辑的手法,将主线剧情和支线剧情相互交织,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和引人入胜。
3. 节奏剪辑,节奏剪辑是指通过剪辑的节奏感来营造紧张、激动或者悲伤的氛围。
通过剪辑的快慢、画面的切换和音乐的配合,可以有效地影响观众的情绪。
例如,一部微电影中,主人公经历了一系列挑战和困难,剪辑手法可以通过快速的节奏和紧凑的画面来
增加观众的紧张感和情感投入。
4. 符号剪辑,符号剪辑是指通过特定的符号或意象来传达故事
的主题或情感。
这种剪辑手法常常用于强调故事中的某个重要元素
或者情感。
例如,一部微电影中,通过重复出现特定的符号或意象,来加强观众对故事主题的理解和共鸣。
以上是一些微电影剪辑手法的案例,剪辑手法的运用需要根据
具体的故事情节和表达手法来选择,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一分钟红色小剧目

一分钟红色小剧目
红色,一部发生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小故事。
淞沪会战后沦为孤岛的上海,身怀绝技却隐居做小会计的徐天。
丝丝入扣的剧情连接,高智商间的精彩对决,简单细腻的感情描写,细致入微的拍摄手法是这部戏的看点。
然而抗战,时代背景、GCD、GMD、日本人、推理这些元素,还有所有出场的人物,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在为剧情服务,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剧情,全程无尿点。
这部戏最让我入迷的是每个人物角色的刻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地道的上海普通话说得入木三分,同胡里的小裁缝一个表情将你带入市井之中。
而我最钟情那个时代的味道。
感情线也是一股清流,简单不狗血,男一和女一相爱,男二是女二相爱,男一和男二偶尔相爱(哈哈)。
田小姐:“见了两次面了我们也算是熟人了”
徐先生:“你可以当我是朋友的呀”
田小姐:“好的呀”。
高智商低情商的徐与田一见钟情,那种紧张害羞真挚和背负着责任的感情,一个眼神的转换让人痴迷。
徐显然是我爱的,让人能深夜追剧看得人脸红心跳,拥有强大的推理能力,不弱于田的布局能力,徒手反杀的格斗技能和他远离纷争胸无大志的性格形成强烈反差。
重点是眼神眼神眼神。
面对田的眼神,面对共产党的眼神,面对日本人的眼神,看不见红色的眼神,萌萌哒。
我不爱田小姐,只是让人觉得同情而嫉妒。
微电影解说词及画面说明

微电影解说词及画面说明(微电影名称)(电影开始,画面是蓝天白云,飞鸟或走兽的迁徙,伴随音乐《舌尖2》,随后画面切换,行人匆匆,来来往往的学生,背包的,没背包的,焦急的,平静的各态。
四位主演出境,镜头从脚往上移动,神态各异,依人而论。
)解说词:友情,是岁月与缘分的馈赠;生活,总在催促我们前进的脚步。
我们背好行囊,做好规划,步履匆匆,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四个人的群居是偶然亦是必然。
“人而能群”在哪里停留,哪里就有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缠绵交织、沉淀酝酿而成的绵绵醇酒,多少年后,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画面寝室外的环境,下雨时飞溅雨水,看书的人,睡觉的人。
背景音乐(山高水远))解说词:这里地处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四季轮转,又是一年4月,暖湿的季风带来了充足的雨水。
学霸和学渣借着雨势疯长,不过学霸们长的是知识,学渣们长的是体重。
(大门缓缓推开,一小段音乐《三项纪律,八大注意》响起,约5秒。
主角1起床穿戴洗漱,本色出演即可,要求真实不浮夸,表情自然。
随后画面切到主角2和主角3穿衣的画面,之后是主角4仍在大睡的画面,要求略显夸张,表情自然。
醒来的三人对视一眼,主角2和3自觉的堵住耳朵,主角1大唱“大山的子孙哟”,主角4被惊醒,表情神态均显夸张。
全程音乐《山高水远》)解说词:一大早吴迪就起了床,这是他大一长期做早操养成的好习惯,穿戴整齐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后,杜子腾和沈敬斌二人也相继起床,唯独胖哥朱投仍在吮着手指,做着美梦。
“大山的子孙哟”吴迪像往常一样用他那天籁般的歌喉成功叫醒了胖哥。
(两个人物特写,音乐《山高水远》)解说词:在这个寝室,无论是学霸中的战斗机吴迪,还是学渣中的学渣朱投无一不是传说中的上古饕鬄神兽——“吃货”。
(高楼大厦,田园乡间。
由暗转明,四人撕开袋装燕麦倒入杯中,用水重开,搅拌特写,四人干杯,一饮而尽。
食堂。
背景音乐《劳作的春夏秋》前50秒)解说词:食物是人类的挚友,“吃”凝聚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智慧,是无数先辈味蕾与思维碰撞的结晶。
励志视频短片排行榜10秒

励志视频短片排行榜10秒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一些能够激励和激发自己的力量的东西。
励志视频短片是一种短暂而火爆的形式,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给人们带来积极的能量。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励志视频短片排行榜上的佳作,它们短短10秒的时间里,却能给我们带来深深的震撼和启发。
1.《每天都是新的开始》这个视频短片通过几个特别的镜头切换,展现了一天的开始,在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一个新的白板。
它告诉我们,每一天,我们都有机会重新开始,不论之前发生了什么。
这激励了我们在每天的开始时,给自己一个新的机会和动力。
2.《你只需要一个人相信你》这段视频短片通过一个人追逐梦想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追逐自己的目标时,有时候只需要一个人相信你,就足够了。
无论外界是怎样的压力和困难,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的能力,就能突破困境,取得成功。
3.《不要停下来》这个视频短片通过几个不同的场景,展示了一个人不断前进的态势。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但重要的是不要停下来,要坚持下去。
只有不停地前进,我们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4.《别担心,你会成功的》这个视频短片通过几个人的失败经历,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努力奋斗,持续努力,最终我们都会成功。
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失败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不懈。
5.《你的梦想与你的努力成正比》这个视频短片通过展示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表达了一个道理:你所取得的成就与你付出的努力成正比。
梦想是美好的,但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我们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
6.《迈出第一步》这个视频短片通过展示一个人迈出第一步的决心和勇气,告诉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最难的一步就是迈出第一步。
只要我们敢于挑战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就能开始我们的梦想之旅。
7.《别让他们剥夺你的梦想》这个视频短片通过讲述一个人经历了重重困难却从未放弃梦想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让他人的否定和嘲笑剥夺了我们的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分钟让自己拍的短片具有“电影感”
两种方法最基本的方式来拍摄故事:
Coverage vs.ShotbyShotStyle:
Coverage的意思就是把一个场景里发生的所有动作、对话等用不同的角度、镜头来拍。
ShotbyShotStyle(逐镜设计)的意思是没有标准镜头,每一个镜头都是经过事先精心设计。
简单理解就是没有电影感的片子在pre-visualize的时候导演只是想说如何完整地拍摄完一个故事,而有电影感的片子的镜头都是一个一个精心设计为辅助推动故事,有它独立存在的意义。
如果大家平时有留意电影拍摄制作,那么在初学阶段很多人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你拍摄的东西具有电影感”。
电影之所以有电影感,其实不光在摄影上面需要匠心独运,在美术、道具、镜头语言设计、表演与走位、预先视觉化、声音设计都需要通力合作才能达到效果。
从摄影上来说,把下面制造电影感的部分分成5个要素:Framing(构图),Lensing(镜头选择),CameraandCameraMovement(相机和相机运动),Lighting(灯光),Color(颜色)。
当然这5个方面不是唯一的电影感,但是这是很基本地区分好莱坞式电影和家庭录像的标准之一。
在拿起取景器的时候,有些东西你需要在脑海中明确—
FrameSize(图像的尺寸)
经常在前期和导演沟通交流要拍的电影的时候,需要先明确你要拍什么尺寸的画面。
流行的尺寸有1.33:1也就是俗称的4*3,1.78:1也就是所谓的16*9,1.85:1(也就是这些年流行所谓的Academy,叫法每年都在变)或者2.35:1(宽屏)或者是2.40/2.39:1 究竟选什么样的尺寸应该符合故事的叙事要求。
虽然超多人们觉得宽屏高大上,但是在很多叙事情景下宽屏并不给力。
如果你的故事有庞大的群演和给力的美术,那么宽屏将会有助于你的环境表达。
如果你选择了宽屏但是你的电影里除了白墙还是白墙,那么再宽的屏幕观众只会感到厌烦。
相反,如果你要将的故事是一个很亲密的爱情片,或者你要拍摄的地点很局限有很多东西你都要放在画外,那么宽屏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
再假如如果你的电影里面演员的身高差异很大,老人小孩啥的啥的⋯⋯你懂的。
像前几年很流行的 1.33,在 1.66:1的画面你里你可以轻而易举地表现一些很亲密的画面而不至于因为framesize(画面尺寸)而妥协。
虽然现在1.33沦为了“电视剧感”。
画面尺寸的选择应该在前期的最早阶段就商定下来,甚至在storyboard(故事板)之前就决定。
像电影TheDarkKnight(蝙蝠侠,2008),他们拍了imax和2.35spherical两个版本,但是导演决定打破传统把两种尺寸的画面混在了一起上映,这个大胆的举动导致结果也非很美丽。
又一次印证了“拍电影无定理”理论。
BuildingtheFrame(构图)
放眼好莱坞式的电影和低成本微电影,在构图中很重要的就是"screendepth",是好莱坞电影中很刻意的在背景中的置景和环境让演员表演的区间。
很多微电影在很狭小的location (场地)里拍摄的,小房间啊、小商店啊之类之类。
相反好莱坞都是在很大的场地空间里拍摄,呃⋯⋯这个确实人家高富帅的production(电影规模)让草根们很难去模仿,但是有一些东西呢还是可以让微电影增加screendepth。
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不要把拍摄的对象放在墙面前。
不只你的灯爷会对你感恩戴德内牛满面,而且你也会立马得到更好的角度和深度。
第二个方法就是拍摄的时候对着墙角。
这是一个常见的简单小技巧,对着房间的对角线拍摄会增加空间的深度。
把你的相机移到墙壁的对角线,或者至少能看见墙壁的角落,让你的画面看起来立马高大起来。
第三,把外景带进来。
如果你拍摄的地方有窗户,那么增加室内的照明让大家能看见室外。
甚至你可以用绿屏拍摄去假装一个室外。
很多时候新手往往喜欢blockthewindow(把窗户挡起来)或者blowoutthewindow(把窗户过曝),但是如果你能把窗户外的景色带进画面,往往你会发现这些不起眼的外景强烈暗示着环境,让画面非常漂亮地打开,画面的深度戏剧化地增加。
第四,如果你在室外拍摄,尝试取一些带有地标性的建筑物让观众知道你在哪里。
如果你在原野上,你可以把房子或者拖拉机放在背景里。
如果你在城市里,让观众看见演员背后三条街道风貌。
这些在背景里的东西不需要在焦上,可以被虚化,但这些元素一定要在。
很多很多人都误以为“大光圈浅景深”就等于“电影感”。
景深只是构成电影感的众多
要素中的一种,并不是你把光圈一开大“哇噻”电影感就出来了。
如果你真的看电影的时候认真留心,那么浅景深在好莱坞电影中通常只用在两种以下的情况里:
第一种就是如果你在拍一个有很多信息量的semi-wideshot(半全景),你需要引导你的观众去注意某个重要的对象。
想象一下路边咖啡馆有大概20多个群演,然后你需要观众去注意到我们的超级英雄正在接电话,这时候我们需要用浅景深去引导观众“该看什么”。
第二种好莱坞电影用到浅景深的情况就是在拍摄特写和中景的时候,这样浅景深可以帮助观众的注意力放在对话的内容上。
全景一定都是深景深。
而且多人之间的对话也是深景深。
深景深会让你的画面看起来高大上,更宏伟广阔。
很多微电影看起来有一种claustrophobic(幽闭)的感觉是因为画面的深度不够。
所以,看好莱坞大片的时候好好思考感受一下,构图的时候思考一下画面的深度,你会惊奇你拍出来的画面会有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