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高分子综述

合集下载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摘要:本文讲述了导电高分子材料的起源、分类以及特点。

综述了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导电高分子研究进展应用一、引言1958 年Natta 等人合成了聚乙炔,但是当时并没有引起其他科学家的足够重视。

自从1977年美国科学家黑格(A.J.Heeger)和麦克迪尔米德(A.G.MacDiarmid)和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H.Shirakawa)发现掺杂聚乙炔(Polyacetylene,PA)具有金属导电特性以来[1],有机高分子不能作为电解质的概念被彻底改变。

现在研究的有聚乙炔(Polyacetylene, PAC)、聚吡咯(Polypyrroles,PPY)、聚噻吩(Polythiophenes, PTH)、聚苯胺(Polyaniline,PAN)、聚对苯(Polyparaphenylene, PPP)、聚并苯(Polyacenes,PAS)等,具有许多特殊的电、光、磁和电化学性能。

也因此诞生了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导电高分子。

这个新领域的出现不仅打破了高分子仅为绝缘体的传统观念,而且它的发现和发展为低维固体电子学,乃至分子电子学的建立和完善作出重要的贡献,进而为分子电子学的建立打下基础,而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所谓导电高分子是由具有共轭∏键的高分子经化学或电化学“掺杂”使其由绝缘体转变为导体的一类高分子材料。

它完全不同于由金属或碳粉末与高分子共混而制成的导电塑料。

导电高分子具有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它在能源、光电子器件、信息、传感器、分子导线和分子器件, 以及电磁屏蔽、金属防腐和隐身技术上有着广泛、诱人的应用前景。

因此, 导电高分子自发现之日起就成为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

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导电高分子已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

二、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分类按照材料结构和制备方法的不同可将导电高分子材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构型(或本征型) 导电高分子材料,另一类是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导电高分子材料聚苯胺

导电高分子材料聚苯胺

导电高分子材料聚苯胺(PAn)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导电高分子材料聚苯胺(PAn)目前现状,综述了聚苯胺的结构、特性、合成方法、用途。

指出了聚苯胺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关键词:性质、应用、合成方法、发展引言聚笨胺(olyaniline)即导电塑料,是一种高分子合成材料。

它是一类特种功能材料,有塑料的性质——密度和可加工性,又具有金属的导电性,还具备金属和塑料所欠缺的化学和电化学性能,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1聚苯胺的性质聚苯胺的主链上含有交替的苯环和氮原子,是一种稳定性较好的导电高分子材料,而且它的实际应用前景很广阔。

它具有优良的环境稳定性,是一种具有金属光泽的粉末。

聚苯胺是典型的高分子半导体,本身导电性很差(纯的聚苯胺不导电),需要掺杂以后才能提高导电性。

聚苯胺能被氧化,最终是白色。

1.1聚苯胺的结构1.2 聚苯胺的性质(1)导电性聚苯胺本身的导电性差,需要掺杂以后才能提高电性,它是典型的高分子半导体。

聚苯胺的导电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分子链本身的结构外,还有PH值和温度等等。

导电性是聚苯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完全还原的聚苯胺是白色,不导电;再经氧化掺杂后显蓝色,不导电(如果完全氧化则不能导电);再经酸掺杂后显绿色,导电。

PH值与聚苯胺导电率的依赖关系:当PH>4时,导电率与PH值无关,呈绝缘体性质;当2<PH<4时,导电率随溶液PH值的降低而迅速增加,其表现为半导体特性;当PH<2时,导电率与ph值无关,呈金属特性。

温度对聚苯胺导电性的影响也很大,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导电性会有规律的变化,但温度超过后会改变聚苯胺的微观结构。

(2)热稳定性聚苯胺的热稳定性是待解决的问题,它的环境稳定性强,但它的加工强度和机械性能差。

聚苯胺难以保证经过常见工程塑料加工温度热处理后电导率不发生大幅度减弱甚至变为绝缘体。

(3)聚苯胺的溶解性由于聚苯胺链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它的溶解性极差,相应地可加工性也差,限制了它在技术上的广泛应用。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导电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材料,因其独特的导电性能和可加工性,在电子、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综述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其导电机制、性能优化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

我们将简要介绍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导电原理,为后续讨论奠定基础。

接着,我们将重点回顾近年来导电高分子材料在合成方法、性能调控以及导电性能提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本文还将探讨导电高分子材料在电子器件、能源存储与转换、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综述,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推动导电高分子材料的进一步发展。

二、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导电高分子材料可以按照其导电机制、化学结构、应用方式等多种维度进行分类。

从导电机制来看,导电高分子材料主要分为电子导电高分子和离子导电高分子两大类。

电子导电高分子主要依靠其共轭结构中的π电子进行导电,如聚乙炔、聚吡咯、聚噻吩等;而离子导电高分子则通过离子在固态中移动实现导电,如聚电解质、离子液体等。

从化学结构上看,导电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共轭聚合物、金属络合物高分子、复合型导电高分子等。

共轭聚合物由于具有大的共轭体系和离域π电子,表现出优异的电子导电性;金属络合物高分子则通过金属离子与高分子链的配位作用,形成导电通道;复合型导电高分子则是通过在绝缘高分子基体中添加导电填料(如碳黑、金属粒子、导电聚合物等),实现导电性能的提升。

在应用方式上,导电高分子材料可以分为结构型导电高分子和复合型导电高分子。

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本身即具有导电性,可以直接用于电子器件的制备;而复合型导电高分子则需要通过添加导电填料等方式实现导电性能的调控,其导电性能受填料种类、含量、分散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

根据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性能,还可以分为导电高分子、抗静电高分子和高分子电解质等。

导电高分子具有高的导电性,可以作为电极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等;抗静电高分子则主要用于防止静电积累,如抗静电包装材料、抗静电涂层等;高分子电解质则具有离子导电性,可应用于电池、传感器等领域。

高分子材料——导电聚合物简介

高分子材料——导电聚合物简介

高分子材料——导电聚合物简介摘要:导电混合物的性能、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

共轭导电聚合物和芳香族金属导电聚合物的简介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导电聚合物共轭导电聚合物芳香族金属导电聚合物1 导电聚合物1.1前言导电高分子又称导电聚合物(conducting polymer),是指通过掺杂等手段,使其电导率在半导体和导体范围内的聚合物。

这类聚合物通常指本征导电聚合物(intrinsic condcuting polymer),在它们的主链上含有交替的单键和双键,从而形成了大的共轭π体系,π电子的流动产生了导电的可能性。

导电聚合物导电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它必须具有共轭的π电子体系,第二个条件是它必须经过化学或电化学掺杂,即通过氧化还原过程使聚合物链得或失电子。

自由电子是金属的载流子,而电子或空穴是半导体的载流子。

导电高聚物的载流子是什么呢?黑格等首先提出孤子(soliton)模型,来解释聚乙炔的电导及其他物理性质。

但聚吡咯、聚噻吩和聚苯胺等具有导电性质的聚合物有非简并基态,不能形成孤子,只能形成极化子(polaron)和双极化子 (bipolaron)。

尽管孤子、极化子和双极化子来自不同的简并态,但它们的物理本质都是能隙间的定域态,因此可以认为它们是导电聚合物的载流子。

导电聚合物材料可以分为共轭型和复合型两大类。

共轭型导电聚合物是指聚合物本身具有导电性或经掺杂处理后才具有导电功能的聚合物材料。

复合型导电聚合物,即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是指以通用聚合物为基体,通过加入各种导电性物质,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复合后而得到的既具有一定导电功能又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多相复合材料,其导电作用主要通过其中的导电材料完成。

而共轭导电聚合物是依靠分子本身产生的导电载流子导电。

本文主要涉及共轭导电聚合物和芳香族金属导电聚合物。

1.2 导电聚合物的应用导电聚合物得研究始于30多年前。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导电聚合物的三位发明者:美国物理学家黑格(A.J.Heeger)、美国化学家麦克迪尔米德(A.G.MacDiarmid)和日本化学家白川英树(H.Shirakawa)。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综述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综述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综述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是一种结合了导电填料和高分子基体的非金属导电材料。

由于其优异的导电性能和高分子材料的良好工艺性能,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在电子、电器、电磁波屏蔽、静电防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导电填料、高分子基体、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综述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导电填料是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目前常用的导电填料包括金属填料、碳黑、导电纤维和导电聚合物等。

金属填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但其加工性差,易生锈。

碳黑填料性能稳定,但存在聚集现象,导致流变性能下降。

导电纤维可以提供较高的导电性能,但通常与高分子基体的相容性较差。

导电聚合物由于能够形成连续的导电网络,并且可以与高分子基体较好地相容,因此成为近年来发展的研究热点。

高分子基体对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工艺性能等起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高分子基体包括聚合物树脂、热塑性弹性体和热塑性聚合物等。

聚合物树脂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

热塑性弹性体由于可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恢复弹性,因此在导电弹性体材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热塑性聚合物由于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在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中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制备方法是影响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溶液共混法、熔融共混法、反应挤出法和电沉积法等。

溶液共混法通过将导电填料和高分子基体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通过挥发溶剂的方式获得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

熔融共混法是将导电填料和高分子基体在高温下混炼,然后通过冷却固化得到复合材料。

反应挤出法是通过聚合反应实现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

电沉积法是将金属填料等导电材料沉积在高分子基体上来制备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在电子、电器、电磁波屏蔽、静电防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电子和电器领域,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可以用于生产导电薄膜、导线、印刷电路板等;在电磁波屏蔽领域,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备导电涂层和导电材料;在静电防护领域,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静电消除器和防静电材料。

导电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导电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导电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摘要:在介绍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机理的基础上,对目前最常见的两种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综述;重点讨论了含大型离域π键导电高分子材料、化学掺杂型共轭结构导电高分子材料和新型本征导电高分子材料等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并研究了金属及其氧化物、碳系纳米材料、有机组分以及新型导电填料等对填充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其在电子电器材料、生物医学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展望了新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未来的应用研究方向。

关键词: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机理;电子电器;纳米粒子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电子电器材料的开发成为目前材料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

传统的金属类材料成本较高、耐化学腐蚀性不足且加工过程复杂,在使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1–2]。

高分子材料具有质量轻、化学结构灵活、耐湿热性能优异等特点[3],尤其在其改性之后能够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因此导电高分子材料正在初步取代传统的电子材料[4]。

目前常见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即通过分子设计的方法,使其材料结构内的π共轭结构能够提供一定数量导电载流子,由原来的绝缘材料转化为导电材料[5],二是填充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即在高分子基体中加入一定的导电填料,使其在分子内部形成能够传递电子的粒子链[6]。

笔者在对不同导电高分子材料制备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讨论了其在电子电器、生物医学以及环境保护领域的相关应用,并展望了导电高分子材料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1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C. K. Chiang等[7]首次制备出了具有导电性能的聚乙炔,导电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开始兴起,经过四十年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各种新型导电高分子材料不断被开发出来,并在电子设备、航天航空以及工业材料领域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潜力。

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和填充型导电高分子材料虽然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但是合成方法及综合性能有一定的区别,在实际生产中,应当根据高分子材料的使用范围即技术要求选择适当的制备方法。

导电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综述

导电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综述

导电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综述导电高分子材料(Conductive Polymer Materials)是指在室温下能够具有电导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导电高分子材料以其独特的导电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能源存储、敏感传感、生物医学等领域。

本文将综述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制备方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导电高分子材料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聚苯胺(Polyaniline)、聚咔嚓(Polyacetylene)、聚苯乙烯(Polystyrene)等。

这些高分子材料通常通过掺杂或修饰来增加其电导性。

掺杂剂常用的有氧化剂、还原剂、离子等,修饰方法可以是在高分子材料上引入功能基团或接枝其他有机小分子。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化学聚合法、电化学聚合法、溶液浇铸法等。

化学聚合法是将单体在化学反应条件下聚合为高分子材料,如聚合物链的活性自由基引发聚合法;电化学聚合法是通过电化学氧化或还原来实现高分子材料的聚合,如聚苯胺的电化学聚合法;溶液浇铸法是将聚合单体溶于适当的溶剂中,然后制备薄膜或纤维。

导电高分子材料在电子技术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它们可用作导电薄膜、导电涂层和电磁屏蔽材料,以提高电子器件的性能;此外,它们还可用作电极材料和导电胶黏剂,用于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

在能源存储领域,导电高分子材料可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的导电添加剂,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循环寿命。

导电高分子材料还可用于敏感传感领域,例如,利用其导电性能可以制备传感器,实现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监测。

另外,由于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它们还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用作生物传感器、组织工程和药物释放等。

总结起来,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种类和制备方法,并在电子技术、能源存储、敏感传感、生物医学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更加多样化,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展。

导电高分子

导电高分子

导电高分子电磁屏蔽材料0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袁凯20070810080122摘要导电高分子材料根据材料的组成可以分成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composite conductive polymers)和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材料(intrinsic conductive polymers)两大类,后者也被称为结构导电高分子材料(structure conductive polymes)。

其中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是由普通高分子结构材料与金属或碳等导电材料,通过分散、层合、梯度复合、表面镀层等复合方式构成。

其导电作用主要通过其中的导电材料来完成。

本征导电高分子材料也被称为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其高分子本身具备传输电荷的能力,这种导电聚合物如果按其结构特征和导电机理还可以进一步分成以下三类:载流子为自由电子的电子导电聚合物;载流子为能在聚合物分子间迁移的正负离子的离子导电聚合物;以氧化还原反应为电子转移机理的氧化还原型导电聚合物。

后者的导电能力是由于在可逆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在分子间的转移产生的。

由于不同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理不同,因此各自的结构也有较大差别。

关键词导电高分子(Conductive polymer)复合型(composite)本证结构型(structure) 电磁屏蔽(Shielding)前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电子工业的高速发展,各种数字化、高频化的电子电器设备在工作时向空间辐射了大量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与此同时,电子元器件灵敏度越来越高,很容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而出现误动、图像障碍以及声音障碍等。

电磁辐射产生的电磁干扰不仅影响到电子产品的性能实现,而且由此而引起的电磁污染会对人类和其它生物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解决电磁波辐射造成的干扰与泄漏,主要采用电磁屏蔽材料进行屏蔽,实现电子电器设备与环境相调和、相共存的电磁兼容环境(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电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
摘要:
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密度小、易加工、耐腐蚀、可大面积成膜,以及电导率可
在绝缘体- 半导体- 金属态(10-9 到105 S/cm)的范围里变化。

所以自从1977
年来,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发展。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导
电高分子材料的分类、特点、应用及近年来研究发展的概况。

同时还展望了导
电高分子有待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导电高分子;分类;应用
1导电高分子简介
20 世纪70 年代,白川英树、Heeger 和MacDiarmid等人首次合成了聚乙炔薄膜,后来又经掺杂发现了可导电的高聚物,这就是导电高分子材料。

经过40 多年的发展,导电高分子材料也从最初的聚乙炔发展到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数十种高分子材料,成为
金属材料和无机导电材料的优良替代品。

[1]但是导电高分子在变形过程中不仅仅存在弯曲
移动,而且还会产生蠕动现象,在器件的层间会发生快速分层的行为,溶剂易于挥发,使
用寿命有限、低的能量转换效率等等缺点使其在应用中具有难以突破的难点技术。

[2]
2 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导电机理
导电高分子材料通常是指一类具有导电功能(包括半导电性、金属导电性和超导电性)、电导率在10-6S/cm 以上的聚合物材料。

按照材料结构和制备方法的不同可把导电高分子材料分为结构型(或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和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两大类。

2.1结构型高分子导电材料
结构型高分子导电材料。

是指高分子结构本身或经过掺杂之后具有导电功能的高分子
材料。

最早发现的结构型高分子聚合物是用碘掺杂后形成的聚乙炔。

这种掺杂后的聚乙炔
的电导率高达105 S/cm。

后来人们又相继开发出了聚苯硫醚、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等导电高分子材料。

这些材料掺杂后电导率可达到半导体甚至金属导体的导电水平。

结构型
高分子导电材料用于试制轻质塑料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传感器件、微波吸收材料以及试
制半导体元器件等[3] 。

但目前这类材料由于还存在稳定性差(特别是掺杂后的材料在空气中的氧化稳定性差)以及加工成型性、机械性能方面的问题,尚未进入实用阶段。

2.1.1 聚乙炔( PA)
纯净聚乙炔掺进施主杂质(碱金属(Li、Na、K)等)或受主杂质(卤素、AsF5、PF5 等)后才能导电。

与半导体不同的是,掺杂聚乙炔导电载流子是孤子。

聚乙炔是目前世界
上室温下电导率最高的一种非金属材料,它比金属质量轻、延展性好,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电磁开关、抗静电油漆、轻质电线、纽扣电池和高级电子器件等。

[1]
2.1.2 聚苯胺( PAn)
它是共扼聚合物中少数稳定的高聚物之一, 具有高电导率。

聚毗咯膜在空气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但力学性能不理想。

[1]
2.1.3 聚吡咯( Ppy )
聚唾盼薄膜的密度、电导率均有最佳值。

由于其衍生物比聚唾吩本身电导率更高, 因此被广泛研究, 主要用于电化学领域。

[1]
2.1.4 聚噻吩( PTi )
它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 易制成柔软坚韧的膜且价廉易得, 又可进行溶液和熔融加工, 再加上其独特的化学和电化学性能, 已成为最有应用价值的导电高分子材料. [1]
2.2复合型高分子导电材料
复合型高分子导电材料。

由通用的高分子材料与各种导电性物质通过填充复合、表面复合或层积复合等方式而制得[4]。

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2.2.1 炭黑添加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炭黑不仅价格低廉、导电性能持久稳定,而且可以大幅度调整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

因此,由炭黑填充制成的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是目前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导电材料。

2.2.2 金属添加型导电聚合物
这类导电塑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比传统的金属材料重量轻、易成型、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常见的金属类导电填充剂有金、银、铜、镍等细粉末。

3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3.1 用于防静电和电磁屏蔽方面
导电高聚物最先应用是从防静电开始的。

将特定比例的十二烷基苯磺酸和对甲苯磺酸混合酸掺杂的PANI 与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共混挤出,制备了杂多酸掺杂PANI/ABS 复合材料,通过现场聚合的方法在透明聚酯表面聚合了一层导电PANI,表面电阻可控制在106~109 Ω[5]。

掺杂能提高PANI 的屏蔽效能。

3.2 导电高分子材料在芯片开发上的运用
在各种带有微芯片的卡片以及条码读取设备上,高分子聚合物逐渐取代硅材料。

塑料芯片的价格仅为硅芯片的1 %~10 %,并且由于其具有可溶性的特性而更易于加工处理[6]。

目前国际上已经研制出集成了几百个电子元器件的塑料芯片,采用这种导电塑料制造的新款芯片可以大大缩小计算机的体积,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3.3 显示材料中的导电高分子材料
有机发光二极管是由一层或多层半导体有机膜,加上两头电极封装而成。

在发光二极管的两端加上3伏~5 伏电压,负极上的电子向有机膜移动,相反,与有机膜相连的正极上的电子向负极移动,这样产生了相反运动方向的正负电荷载体,两对电荷载体相遇,形成了“电子- 空穴对”,并以发光的形式将能量释放[6]。

由于它发光强度高、色彩亮丽,光
线角几乎达到180 度,可用于制造新一代的薄壁显示器,应用在手机、掌上电脑等低压电
器上,也应用于金融信息显示上,使图像生动形象,并可图文通显。

利用电致变色机理,
还可用于制造电致变色显示器、自动调光窗玻璃等。

3.4 在塑料薄膜太阳能电池开发中的应用
传统的硅太阳能电池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因此成本昂贵,
无法成为替代矿物燃料的能源,而塑料薄膜电池最大的特点就是生产成本低、耗能少。


旦技术成熟,可以在流水线上批量生产,使用范围也很广。

制造塑料薄膜太阳能电池需要
具有半导体性能的塑料。

奥地利科学家用聚苯乙烯和碳掺杂形成富勒式结构的材料,再将
它们加工成极薄的膜,然后在膜层上下两面蒸发涂上铟锡氧化物或铝作为电极。

[6]此外,
聚乙烯还可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及太阳能电池材料。

如果有机物的耐久性问题和高压
下稳定的有机溶剂问题获得解决,那么,具有合成高分子的易生产加工成膜和可挠曲等特点的
轻易、小型、高比能量的二次电池就有可能实现商品化。

[7]
3.5 作为导体的应用—导电橡胶
它在电子仪器部件中得到迅速发展的应用。

如果导电硅橡胶与金属导体相比, 具有①
优良的加工性能, 且可批量生产;②柔软、耐腐蚀、低密度、高弹性;③可选择的电导率范围宽;④一般来说, 价格便宜等特点。

因此, 在各种发酵用容器加温, 抛物面天线的防炼, 冰雪
融化及防止盥洗室镜子和复印机的洁露及除湿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

[8]正由于它具有保
存中电阻变化小, 混炼后电阻增加少, 耐热、耐寒、耐气候, 永久压缩形变特性等特点,现在
它已经成为用量最大的导电橡胶。

3.6 透明导电膜的应用
导电高分子可制成彩色或无色透明的质轻的导电薄膜,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使用。

透明
导电膜,是在透明的高分子膜表面上形成的对可见光透明的导电性薄膜,除了在历来的透明导
电膜玻璃的应用范围内得到应用外,还可用作电子材料的基材,如在电致发光面板、液晶和透
明面板、开关等电板材料、指示计检测仪器窗口的防静电和电磁屏蔽材料等方面已经应用,
目前正集中精力进行开发薄型液晶显示的透明电极,透明开关面板,太阳能电池的透明电板等,估计在不久也将得到应用。

[9]
4 结论
总体来说,导电高分子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它的应用前景是很乐观的。

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又在高强度导电高分子、可加工导电高分子领域开展大量研究工作,
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当然,目前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还不算很普遍,很多方面还没有
达到实际生产、没有进入到生活中,原因是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电导率较低、使用
温度范围窄、使用寿命较短、有些材料成本较高、在一些应用中机械性能达不到要求等等,相信在广大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问题将会得到解决,作为21 世纪材料科学的研究
重点,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必将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10]总之, 导电高分子材料作
为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功能材料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今后人们将不断地完善
并拓展对导电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应用方面的研究。

从而尽早地将其优异的性能应用于实
际生产, 实现工业化、商品化。

5展望
综上所述, 近年来导电高分子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人们开发了一系列的具有优异性能的导电高分子,因此它的前途也一定十分光明。

就我看来,这一领域的发展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向研究: 1、使它的导电率更高,从而更接近金属甚至代替金属。

2、现在还没有向高分子超导材料发展,所以我觉得高分子超导材料也许前景无限。

3、对导电高分子进行更多电性能的研究,使其可以更好地代替其他无机材料,从而成为新一代的功能材料。

总之, 在今后人们将在此基础上向各有机电子材料的各个领域不断发展, 为在以后实现更高密度的信息处理材料,更高效率的能量转换而努力。

这将很好地顺应现在信息爆炸和能源紧缺的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