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前景
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纳米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磁性纳米颗粒作为一类新型材料引起了广泛关注,具有应用前景广阔的磁性纳米材料已被人们广泛研究。
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如溶胶-胶体成核法、微乳液法、共沉淀法、气相法、热分解法等。
磁性纳米颗粒由于其特殊的磁学性质和表面效应,在磁记录、生物医学、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旨在制备一种新型磁性纳米颗粒,了解其基本性质和应用前景,探索其在磁记录、生物医学和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标:1.采用化学合成、溶-胶凝胶或气相等方法制备磁性纳米颗粒。
2.对制备的磁性纳米颗粒进行表征,包括颗粒形貌、粒径、磁性等,采用SEM、TEM、XRD、VSM等手段进行表征。
3.研究磁性纳米颗粒的基本物理性质和电学性质。
4.研究磁性纳米颗粒在磁记录、生物医学、环境污染控制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三、研究内容:1.制备磁性纳米颗粒并对其进行表征(1)采用化学合成、溶-胶凝胶或气相等方法制备磁性纳米颗粒。
(2)使用SEM、TEM、XRD、VSM等手段对制备的磁性纳米颗粒进行形貌、粒径、表面结构及磁学性质的表征,确定其物理性质。
2.探讨磁性纳米颗粒的基本物理性质和电学性质(1)通过研究磁性纳米颗粒的物理性质和电学性质,揭示其基本性质。
(2)测量磁性纳米颗粒的磁滞回线,研究其磁化动力学过程。
3.研究磁性纳米颗粒在磁记录、生物医学、环境污染控制等领域的应用价值(1)探讨磁性纳米颗粒在磁记录、生物医学和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2)研究磁性纳米颗粒在磁记录媒介方面的应用,如高密度数据存储媒介等。
(3)研究磁性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如磁性靶向分子、磁性共振成像等。
(4)研究磁性纳米颗粒在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的应用,如油污染治理等。
四、研究方法:1.化学合成或溶-胶凝胶法制备磁性纳米颗粒;2.采用SEM、TEM、XRD、VSM等手段对制备的磁性纳米颗粒进行形貌、粒径、表面结构及磁学性质的表征;3.测量磁性纳米颗粒的磁滞回线,研究其磁化动力学过程;4.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和实验探索磁性纳米颗粒在磁记录、生物医学、环境污染控制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纳米材料制备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当今材料科学领域最具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很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制备技术和应用前景两个方面分析纳米材料的发展。
一、纳米材料制备技术1.概述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两种: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指的是在高能场下将大尺寸材料形成纳米材料的方法,包括靶溅射、蒸发冷却、气相凝聚、微流控制等;而化学方法则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制备纳米材料的方式,包括凝胶法、水热合成、溶胶-凝胶法等。
2.制备技术的优缺点物理方法制备纳米材料具有简单、快速、低成本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但是,由于其对于原材料和设备有很高的要求,需要较为先进的技术支持,因此在真正的应用中面临一些困难。
而化学方法则可以制备具有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较为完美的纳米材料,具有制备粒径更小、精度更高等优点。
当然,也存在着某些化学试剂对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等缺点。
3.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高效、低耗、绿色的纳米材料制备技术不断涌现,例如生物硅素法、微波辅助法等,这些新的制备方法被认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1.生物医药作为纳米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方面,纳米材料可以在药物输送、诊断、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利用纳米材料包裹药物,可以增强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缩小对于健康组织的毒副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纳米材料制作成诊断手段,以达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的目的。
另一方面,纳米材料可以在细胞和组织修复、生物成像等方面应用,例如用具有导电性、导磁性、荧光等特性的纳米材料标记细胞以及组织成像。
2.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方面,纳米材料可以被应用于水净化、空气净化、储油等领域。
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优化方法

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优化方法概述:纳米磁性材料是一种具有很高应用潜力的材料,其独特的磁性能使其在信息存储、生物医学、能源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制备高质量的纳米磁性材料并优化其性能是实现这些应用的重要关键。
本文将介绍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并探讨了性能优化的策略。
一、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1.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制备纳米磁性材料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中,共沉淀法、热分解法和溶胶凝胶法是常用的制备方法。
在共沉淀法中,通过溶液的共沉淀反应,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粒子,形成纳米尺寸的磁性材料。
热分解法则通过高温下的化学反应使金属有机络合物分解,生成磁性纳米颗粒。
溶胶凝胶法则通过溶胶和凝胶中间相的相互转化,形成纳米尺寸的颗粒。
2. 物理制备法:物理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溅射法、磁控溅射法、熔融法和机械合金化法。
溅射法利用高速离子轰击固体靶材产生的溅射粒子来形成纳米尺寸的磁性材料。
磁控溅射法则在溅射过程中加入磁场,以控制溅射和成膜过程中的离子行为,进一步优化纳米磁性材料的性能。
熔融法则利用高温使固相反应发生,形成纳米尺寸的磁性材料。
机械合金化法则通过高能球磨使原料粉末发生冶金反应,形成纳米尺寸的磁性材料。
二、纳米磁性材料的性能优化方法1. 形貌调控:通过调控纳米磁性材料的形貌,可以有效优化其性能。
例如,可以通过调控合成方法和条件,控制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分布,从而影响其磁性能。
此外,还可以利用表面修饰剂对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如包覆一层稳定剂或功能化分子,增强其磁性能、稳定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特性。
2. 结构调控:纳米磁性材料的晶体结构对其磁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可以通过控制合成条件和添加适当的合金元素来调控晶格结构,从而优化其磁性能。
此外,还可以通过结构调控来调整纳米磁性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居里温度和磁晶各项差等性能指标。
3. 磁场处理:磁场处理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优化纳米磁性材料性能的方法。
通过对纳米材料施加外加磁场,并在特定磁场条件下进行退火和磁化处理,可以有效地调控纳米磁性材料的结晶度、晶体尺寸和磁畴结构等参数,从而优化其磁性能。
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发展趋势

化 法是在 非晶基 础上通 过退火的热处 理 方式 实现纳 米晶化 的一种 方法 ; 高 能球磨 法 是在 高能球 磨 机 中 , 几 十 将
微 米 的磁 性 材 料粗 颗 粒 通 过 与 研磨
以从 复杂 的生 物 体 系 中分 离 到 目标 生 物 分 子 ( 蛋 白、 酸 等 ) 具 有磁 如 核 ,
性分 离 方便 、 和吸 附 的特异 性及 敏 亲 感性 高等众 多优点 。
() 共 振 成 像 对 比 剂 2 磁
液 中的金属 阳离子直接 与沉淀剂发生
化学反 应而形 成沉淀 物 ; 均匀沉 淀法 是在金属盐溶 液 中加入沉 淀剂溶液 时
球 、 磨罐及颗粒 之问 的频繁 碰撞 , 研 使 这 些微米 的固体颗粒 发生反复地被挤
祖 先就 开始 利 用磁 性材 料 , 且制 造 并
出 4 发 明之 一 的指 南 针 , 于 军 事 大 用 和航 海 。 因此 , 磁性物 质的研究 是一个 古 老 而重要 的领 域 , 是 工业 应用 方 也 面广 泛研究 的课题 。 纳米材料 与常规粗 晶材料 具有很 大性质上 的不 同, 除了具有普通材料 的
压、 变形 、 断裂 、 合等 强 烈的塑 性变 焊 形, 磁性 材料 颗粒 表 面的 缺陷 密度增 加, 晶粒逐渐细化 , 至形成纳米级磁 直 性 颗粒 。 球磨法工 艺操作简 单 , 成本 也 较低 , 使用 该法 制备 的磁 性 纳米 材 但
磁 性 纳 米 材 料 的 制备 与应 用发 展 趋 势
■ 文/ 红 轩 任
国家纳米科学 中心
磁性物质 的应用 可以一直追溯 到 中国古 代 , 早在 公 元前 4 纪 , 世 我们 的
磁性纳米Fe3O4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磁性纳米Fe3O4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磁性纳米Fe3O4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引言: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废水排放成为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
废水中存在着各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研发高效吸附材料用于废水处理成为一项迫切任务。
磁性纳米Fe3O4吸附材料因其优良的吸附性能和易分离特性,在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磁性纳米Fe3O4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一、磁性纳米Fe3O4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1. 化学共沉淀法:该方法是将Fe2+、Fe3+以适当的摩尔比例加入溶液中,在适当pH条件下加入碱溶液,通过共沉淀反应合成纳米Fe3O4颗粒。
这种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是制备磁性纳米Fe3O4吸附材料的常用方法。
2. 热分解法:该方法首先将适量的铁酸二铵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将溶液置于高温下进行热分解,生成纳米Fe3O4粒子。
这种方法所得产物纯度高、粒径均匀,但操作条件较为苛刻。
3. 热反应法:该方法是将适量的FeCl2和FeCl3加入去离子水中,加热反应得到纳米Fe3O4颗粒。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可控性好,且所得产物纳米颗粒分散性好。
二、磁性纳米Fe3O4吸附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1. 重金属离子吸附:纳米Fe3O4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能够有效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研究发现,纳米Fe3O4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受pH、离子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磁性纳米Fe3O4吸附材料还可以通过外加磁场实现分离和回收,具有较好的循环利用性。
2. 有机污染物吸附:磁性纳米Fe3O4吸附材料对有机污染物也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有机污染物分子可以通过静电相互作用、氢键等方式与纳米Fe3O4表面发生吸附作用,从而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此外,纳米Fe3O4材料还可以通过紫外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磁性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特性分析

磁性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特性分析在当今的科学研究领域中,磁性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成为了材料科学中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磁性纳米材料具有超顺磁性、高矫顽力、低居里温度等特性,在生物医学、电子信息、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都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探讨磁性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以及对其特性的分析。
一、磁性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1、化学共沉淀法化学共沉淀法是制备磁性纳米材料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将含有二价和三价铁离子的盐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混合,通过加入碱液使金属离子沉淀,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得到磁性纳米粒子。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尺寸分布较宽,且容易团聚。
2、水热合成法水热合成法是在高温高压的水热条件下,使反应物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生成纳米材料。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形貌,所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结晶度高、分散性好,但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对设备要求较高。
3、热分解法热分解法通常是在高沸点有机溶剂中,将金属有机前驱体在高温下分解,得到磁性纳米粒子。
这种方法能够制备出尺寸均匀、单分散性好的纳米粒子,但所用的前驱体往往较为昂贵,且反应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气氛。
4、微乳液法微乳液法是利用微乳液体系中的微小“水池”作为反应场所,控制纳米粒子的成核和生长。
该方法可以制备出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的磁性纳米粒子,但微乳液的制备和后续处理较为复杂。
二、磁性纳米材料的特性1、磁学特性磁性纳米材料的磁学特性是其最重要的性质之一。
当纳米粒子的尺寸小于一定值时,会出现超顺磁性现象,即在没有外加磁场时,纳米粒子的磁性消失,而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表现出较强的磁性。
此外,磁性纳米材料的矫顽力、饱和磁化强度等参数也会随着粒子尺寸、形状和晶体结构的变化而改变。
2、表面特性由于纳米粒子的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所占比例高,因此表面特性对磁性纳米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表面活性剂的修饰可以改善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可以赋予其特定的功能,如生物相容性、靶向性等。
纳米磁性材料

纳米磁性材料
纳米磁性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磁性性质的材料,其尺寸在纳米级别范围内。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纳米磁性材料在磁性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纳米磁性材料的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进行介绍。
首先,纳米磁性材料具有特殊的磁性特性。
由于其尺寸处于纳米级别,纳米磁性材料表现出与传统磁性材料不同的磁性行为。
例如,纳米磁性材料可能表现出更强的磁性、更高的磁饱和强度以及更低的磁滞回线。
这些特殊的磁性特性使得纳米磁性材料在磁记录、磁传感器和磁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次,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
目前,常见的纳米磁性材料制备方法包括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控制纳米磁性材料的形貌、尺寸和结构,从而调控其磁性能。
例如,通过调节制备条件和控制合成过程,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磁性特性的纳米磁性材料,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最后,纳米磁性材料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磁记录领域,纳米磁性材料被用于制备高密度、高稳定性的磁记录介质,推动了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
在磁传感器领域,纳米磁性材料被应用于制备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磁传感器,用于地磁探测、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
在磁医学领域,纳米磁性材料被用于制备靶向性药物输送系统,实现对肿瘤的靶向治疗。
综上所述,纳米磁性材料具有特殊的磁性特性,其制备方法多样,应用领域广泛。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和磁性材料研究的深入,相信纳米磁性材料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磁性纳米材料

磁性纳米材料
磁性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磁性的纳米级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磁性纳米材料的磁性来源于其微观结构和组成,通常包括铁、镍、钴等金属或合金。
这些材料在纳米尺度下具有独特的磁性行为,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磁记录、生物医学、磁性流体、传感器等领域。
首先,磁性纳米材料在磁记录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由于其微小的尺寸和优异的磁性特性,磁性纳米材料被广泛用于磁盘存储、磁带存储等领域。
相比传统的磁性材料,磁性纳米材料具有更高的磁记录密度和更快的磁记录速度,能够大大提高存储设备的性能。
其次,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通过将药物包裹在磁性纳米材料上,可以实现靶向输送,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减少药物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此外,磁性纳米材料还可以作为磁共振成像(MRI)的对比剂,提高影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另外,磁性纳米材料还被广泛应用于磁性流体和传感器领域。
磁性流体是一种由磁性纳米颗粒悬浮在载体液体中形成的流体,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和流变性能,可以用于制备磁性密封、磁性制动器、磁性悬浮等产品。
而磁性纳米材料制备的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体积小等优点,可以用于环境监测、生物传感、医学诊断等领域。
总的来说,磁性纳米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在磁记录、生物医学、磁性流体、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磁性纳米材料将会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前景摘要:磁性纳米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性质,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主要介绍了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前景,概述了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如机械球磨法,水热法,微乳,液法,超声波法等,总结了纳米磁性材料在实际中的应用,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Abstract: magnetic nanomaterials due to their unique properties, in the modern society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and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magnetic nanometer material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nano magnetic materials, summarized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such as mechanical ball milling method, hydrothermal method, microemulsion, liquid method, ultrasonic method, summarizes the nanometer magnetic material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the research prospect.前言纳米材料因其尺寸小而具有普通块状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质,如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从而与普通块状材料相比具有较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
磁性纳米材料由于其在高密度信息存储,分离,催化,靶向药物输送和医学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
磁性复合纳米材料是以磁性纳米材料为中心核,通过键合、偶联、吸附等相互作用在其表面修饰一种或几种物质而形成的无机或有机复合材料。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磁性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有了很大的扩展。
磁性材料在信息存储、传感器和磁流体等传统学科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随着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纳米磁性材料的应用开发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提高信息存储密度、微纳米器件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
目前普遍采用化学法制备铁氧体磁性纳米颗粒,具体有溶胶~凝胶法、化学共沉淀法等,而由于生物合成的磁性纳米颗粒表现出更优良的性质。
1.磁性纳米材料的特点量子尺寸效应:材料的能级间距是和原子数N 成反比的,因此,当颗粒尺度小到一定的程度,颗粒内含有的原子数N 有限,纳米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纳米半导体微粒则存在不连续的最高被占据分子轨道和最低未被占据的分子轨道,能隙变宽。
当这能隙间距大于材料物性的热能,磁能,静电能,光子能等等时,就导致纳米粒子特性与宏观材料物性有显著不同。
例如,导电的金属在超微颗粒时可以变成绝缘体,磁矩的大小和颗粒中电子是奇数还是偶数有关,比热亦会反常变化,光谱线会产生向短波长方向的移动,这就是量子尺寸效应的宏观表现。
小尺寸效应:当粒子尺度小到可以与光波波长,磁交换长度,磁畴壁宽度,传导电子德布罗意波长,超导态相干长度等物理特征长度相当或更小时,原有晶体周期性边界条件破坏,物性也就表现出新的效应,如从磁有序变成磁无序,磁矫顽力变化,金属熔点下降等。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微观粒子具有穿越势垒的能力,称为量子隧道效应。
而在马的脾脏铁蛋白纳米颗粒研究中,发现宏观磁学量如磁化强度,磁通量等也具有隧道效应,这就是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它限定了磁存储信息的时间极限和微电子器件的尺寸极限。
2. 磁性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2.1水热合成法水热合成法是液相中制备纳米粒子的一种新方法。
一般是在100~300摄氏度温度下和高气压环境下使无机或有机化合物与水化合,通过对加速渗透析反应和物理过程的控制,得到改进的无机物,再过滤,洗涤,干燥,从而得到高纯,超细的各类微粒子。
研究发现以FeC13为铁源,AOT为表面活性剂,N2H4·H20(50%)为还原剂水热合成 Fe3O4纳米颗粒时,反应温度和时间,表面活性剂和还原剂浓度对最终产物的尺寸形貌、分散性和磁性有明显影响。
还有通过调节水热反应条件制备出形貌多样的 SnO2@Fe3O4纳米复合物,磁性研究发现非磁性SnO2 使复合物的饱和磁化强度降低。
以单一的三价铁盐和蔗糖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一步反应得到了葡萄糖或者葡糖糖酸包裹的Fe3O4纳米颗粒,并有潜力在生物科技和医学、磁响应成像及催化方面应用。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合成样品结晶性较好,不需要高温退火处理,避免了粉体的团聚和结构缺陷,同时在反应体系中可生成常温常压下难以生成的物相和形貌。
2.2化学共沉淀法化学共沉淀法是将沉淀剂在搅拌条件下直接加入到含有前驱物的盐溶液中制备纳米材料。
研究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 NiZnxFe2O4磁性纳米颗粒,并研究了锌的掺杂量对颗粒磁性的影响。
沉淀法已经合成的物质包括磁性CoFe2O4和具有光学性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包裹的四氧化三铁复合物等。
这种方法制备纳米材料颗粒形貌不易控制,因其受到搅拌速率,沉淀剂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洗涤比较复杂产物纯度不高,但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2.3微乳液法微乳液是由不相混溶的油和水在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形成热力学稳定的均一体系。
在正己烷/戊醇/CTAB微乳液体系中,将含有钻盐的微乳液和含有还原剂的微乳液混合后在反应釜中9O℃,反应9h后得到钴纳米棒,发现因颗粒本身的磁性及反应条件的变化可自组装成立方形。
后来通过微乳液法合成了SnO2@Fe3O4,并且调节硅酸四丁酯的加入量调节 SiO2层的厚度。
此复合物具有超顺磁性且是生物相容性可用于生物医药中的靶向输运载体。
通过 0/w /O型微乳液合成了空心的Fe3O4纳米颗粒,具有较强的铁磁性。
此法合成的纳米材料分散性好,形貌可控,但是产量较少结晶性不好。
2.4热分解法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高沸点有机溶剂中,加热分解有机金属化合物制备纳米材料。
在十八烯溶剂中,油胺存在条件下热分解五羰基铁得到单质铁。
表面的铁被氧化而形成一薄层Fe3O4,得到粒径小于 10nm的磁性核壳型 Fe/Fe3O4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只能合成金属单质或者金属氧化物且反应物温度高。
目前用这种方法已经制备出了许多分散性好,尺寸在 10nm左右的磁性颗粒。
综上所述,沉淀法产物形貌不好控制,操作简单适于工业生产,可通过快速加入沉淀剂使制得的晶粒较细;溶胶一凝胶法操作相对较麻烦但产物纯度高,可通过控制溶剂的pH值,陈化时间,煅烧温度,保温时间等来对产物的颗粒尺寸及形貌进行控制;微乳液法可制出形貌多样的颗粒但有机溶剂用量大污染严重;水热/溶剂热得到的产物结晶性好,可对产形貌进行控制但对设备要求高。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制备方法外还有超声化学法,超临界流体乳化法和微波法等。
这些方法也有各自的优点,但目前研究较少,随着各种工艺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应用范同将会进一步扩大。
2.5溶胶一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利用金属醇盐的水解和聚合反应制备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的均匀溶胶,再浓缩成凝胶,凝胶经干燥、热处理得到氧化物超微粉。
等将硝酸锌和硝酸铁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将PVA溶解在水中形成凝胶,凝胶脱水干燥后煅烧得到平均尺寸在4--20nm的ZnFe3O4纳米颗粒,其相变电温度比块状高。
后来合成了ZnOFe3O4复合物,发现合成过程中以H2为气氛产物磁性较强。
另外研究合成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磁性纳米颗粒用于提取雌性激素。
这种方法制备纳米颗粒可以通过控制溶胶一凝胶过程的溶液pH值,反应温度,时间等来调节颗粒的粒径。
此法得到的产物纯度较高,但是经过高温煅烧,颗粒团聚较严重。
3.磁性纳米材料的应用由于纳米磁性材料具有多种特别的纳米磁特性,可制成纳米磁膜( 包括磁多层膜)、纳米磁线、纳米磁粉 ( 包括磁粉块体) 和磁性液体等多种形态的磁性材料,因而已在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科研以及社会生活中获得了多方面的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3.1 在磁记录方面的应用在当代信息社会中,磁信息材料和技术的应用占有很大的比例,而纳米磁性材料更开创了重要的新应用,例如,电子计算机中的磁自旋随机存储器,磁电子学中的自旋阀磁读出头和自旋阀三极管等都是应用多层纳米磁膜研制成的。
3.2 在纳米永磁材料方面的应用对于永磁材料,要求磁性强,保持磁性的能力强,磁性稳定,即要求永磁材料具有高的最大磁能积[( BH)ma x ]、高的剩余磁通密度( Br ) 和高的矫顽力( H O),同时要求这三个磁学量对温度等环境条件具有较高的的稳定性。
在实际情况中,要求( B H)m a x,Br和He三者都较高是困难的,所以只能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适当的永磁材料。
目前永磁材料研究较多的是稀土永磁材料,一些稀土元素具有高的原子磁矩、高的磁晶各向异性、高的磁致伸缩系数、高的磁光效应及低的磁转变点(居里点)。
纳米磁性材料的特点之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可得到单磁畴结构,因而可显著提高永磁材料的矫顽力和永磁性能。
纳米级的永磁材料磁性能更优越,其永磁性能可以随合金的组元、含量和制造工艺等不同而有显著的变化。
3 .3分离及催化磁性复合纳米材料在分离及催化方面的应用,主要起作用的是磁性核外面的功能性物质,同时利用磁性核可在外加磁场下控制的特点进行分离。
以Fe3O4为磁性核通过在表面修饰键合上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作分离牛血红素。
这种磁性复合纳米颗粒南于具有特殊的识别位点,可对模板蛋白具有选择性吸附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合成壳聚糖包裹的磁性复合纳米颗粒用于除去水中的重金属离子Pb , Cu ,Cd .这种分离方法操作简单,选择性高,而且吸附剂可以反复利用。
已制备的磁性复合催化剂有Fe3O4@Ag和Fe3O4@SiO2@Au等,有利于催化剂的回收和重复利用。
展望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对合成新材料的迫切需要,磁性纳米材料的开发,研究将受到更高度的重视。
磁性纳米材料是一个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领域,对其制备、性能及应用的探索必然成为研究的热点。
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开发出更多具有特殊功能的磁性纳米材料,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 Li Ruixue,Wang Wenzhi,Liu Baoyu,Xu Meiyun,Zhang Yonghua.Application ofpolymerizable surfactant in the preparation of magnetic nano composite[J].研究快讯.2009,1[2]梁翠芬,熊予莹,初本莉,肖化 .磁性纳米 Fe3O4与 Fe3O4 / 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5[3] 侯仰龙 .磁性纳米材料的化学合成、功化及其生物医学应用[J].大学化学.2010,4[4] 陈庆梅,宗小林.磁性纳米材料及其在癌症诊疗中的应用.纳米材料与结构[5] 郭祖鹏,师存杰,焉海波.磁性纳米材料在分离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磁性材料及器件.2011,7[6] 陈功,殷瑗.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06,8[7] 王琳,李宏煦,李安,郭云驰.铁氧体磁性纳米材料的生物制备及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10[8] 李志强,陈志明.高分子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质及其应用[J].化工时刊.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