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胶对糖尿病作用的机理
功效不凡的蜂胶

・
.
.
。
蜂胶的营养价值
-
化合物等能 明显降低 血液中胆固醇 、
’
抗生素。既能抑制并清除幽门螺旋杆 失调, 同时蜂胶有良好的成膜性, 胃 是
从蜂胶中已经分析出2 大类 30 甘油三酯的含量,因而可用于预防高 菌,又不会造成人体消化道菌群 比例 0 0
・
.
余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有黄酮类化 :血脂症, 以及 由此 引起的心脑血管疾
・ .
.
’
.
久, 早在三千多年前, 古埃及人用蜂胶 硬化等患者有着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 ’上使 用蜂胶,可使一直居高不下的血
・
作木乃伊的防腐材料 。 两千年前, 古希 日本著名医学博士木下繁太郎曾报道 糖值逐步下降。 型糖尿病患者也可 对1 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传世名著 过蜂胶对高血压、 低血压 、 白血病症奏 逐步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 ( 《 动物志》 中记载 了蜂胶的来源和治疗 :效的实例。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 对肠胃道的作用 蜂胶具有很强 刀伤 、化脓症等 。 局卫生研究所表明,蜂胶 中的黄酮类 :的抗幽门杆菌的作用,是很好的天然
维普资讯
【食物探源 】
功 效 。 不 凡 的 一
。
.
胞凋亡反应因子,它可 以直接攻击癌 细胞的D A,破坏癌基因,使癌细胞 N
在3 个月至一年内全部失去活性。 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蜂胶治疗糖 尿病的最大意义不仅仅是蜂胶的降糖
作用,而是蜂胶对糖尿病患者的综合 治疗作用。 目前国内外上百名科学家
消炎作用。而且蜂胶作为天然抗生物
’ . .
.
-
.
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它 过早变脆、 变硬 、 失去弹性,因而有利 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一周后,血糖指标 是生命的基源。紊有天然抗生素和紫 :于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心脑血管并发 就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5 有5 %的1 型 色黄金的美称。人类应用蜂胶历史悠 症, 对高血压、 冠心病、 脑血栓、 动脉 和 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来治疗的基础
蜂胶中咖啡酸苯乙酯的提取及抗Ⅱ型糖尿病作用研究

蜂胶中咖啡酸苯乙酯的提取及抗Ⅱ型糖尿病作用研究蜂胶中咖啡酸苯乙酯的提取及抗Ⅱ型糖尿病作用研究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持续增加,研究人员们一直在寻找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从自然界中寻找潜在的抗糖尿病药物。
蜂胶中的咖啡酸苯乙酯已被证明具有抗氧化、抗炎症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蜂胶中咖啡酸苯乙酯的提取方法,并探讨其抗Ⅱ型糖尿病的作用。
蜂胶是一种由蜜蜂从花朵和树脂中收集而来的物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医学和中药中。
咖啡酸苯乙酯是蜂胶中的一种主要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为了提取蜂胶中的咖啡酸苯乙酯,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将蜂胶样品加入至醋酸乙酯中,并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然后进行超声波萃取,以促进咖啡酸苯乙酯的溶解度和提取速度。
超声波萃取时间和温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通常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温度在40℃到60℃之间较为适宜。
萃取完成后,使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发,得到咖啡酸苯乙酯。
提取蜂胶中的咖啡酸苯乙酯后,我们开始评估其抗糖尿病的作用。
实验采用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咖啡酸苯乙酯治疗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测量小鼠体重、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等指标,评估咖啡酸苯乙酯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咖啡酸苯乙酯能够显著降低Ⅱ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并提高胰岛素水平。
此外,咖啡酸苯乙酯还能够改善小鼠的胰岛素抵抗,减轻胰岛负担。
与二甲双胍治疗组相比,咖啡酸苯乙酯治疗组在改善胰岛功能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发现,咖啡酸苯乙酯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症作用。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有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增加,而咖啡酸苯乙酯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抑制炎症反应来减轻这些损伤。
此外,咖啡酸苯乙酯还能够促进胰岛细胞的增殖和再生,从而增强胰岛功能。
综上所述,蜂胶中的咖啡酸苯乙酯具有明显的抗Ⅱ型糖尿病作用。
通过提取蜂胶中的咖啡酸苯乙酯,并进一步研究其治疗机制,可以为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天然药物选择。
科学发现:蜂胶的功效

蜂胶(Propolis)为蜜蜂科昆虫从植物叶芽、树皮内采集所得的树胶和蜜蜂本身的分泌物而形成的黄褐色或黑褐色的黏性物质。
它能调节血糖,调节血脂,提高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病毒等。
1、增强免疫力蜂胶作为天然免疫刺激剂,能强化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力。
对免疫系统的中心器官胸腺,蜂胶可促进产生大量T细胞;蜂胶能促进脾脏产生大量淋巴细胞,有丰富的B细胞,可分泌特殊性抗体;对骨髓、淋巴结等整个系统产生有益的影响。
蜂胶通过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激发免疫细胞活力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促使丙种球蛋白增长,增加抗体产量,显著增强免疫能力,在人体内培育抗病力和自愈力。
蜂胶增强免疫功能表现为免疫防御、免疫自稳,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的能力,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抑制恶性肿瘤生长的能力。
蜂胶能强化免疫系统,明显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增加抗体产量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病力与自愈力。
2、蜂胶与糖尿病蜂胶中含有的胰蛋白酶等多种活性酶和抗病毒组分,有恢复胰脏功能的作用;蜂胶中的B族维生素又可成为胰脏制造胰岛素的原料;蜂胶中的黄酮类、萜烯类物质具有促进外源性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双向调节血糖的的作用。
蜂胶能活化细胞,促进组织再生修复病损的胰岛细胞和组织。
据有关文献报道,蜂胶用于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
3、蜂胶抗菌消炎采用琼脂挖沟法与琼脂绝对浓度法对20种临床常见的病原菌和条件致病菌进行了实验室条件下的蜂胶抗菌活性研究。
结果表明通过琼腊脂绝对浓度法与琼脂挖沟扩散法,蜂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丙型副伤寒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都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对结核杆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也有明显的抗菌活性。
钟立人等m采用心脑浸液血琼脂培养基选用焦性没食子酸法,焦性没食子酸的最佳用量为0.9g/100ml使幽门螺杆菌(Hp)的球形体仅为10%结果证明蜂胶各种剂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Hp)都有很好的抑菌效果。
蜂胶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

蜂胶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脂(树胶),混入蜜蜂上鄂腺分泌物和其它残渣后,经加工而形成的胶状物质,被誉为“紫色黄金”。
蜂胶是一类复杂的多成分混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蜂胶具有消炎、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在养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抗炎作用蜂胶中的多糖、黄酮类、酚酸类和萜烯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菌消炎作用。
这些物质能够清除自由基,抑制活性氧和氧化脂质的形成,减轻细胞膜氧化损伤,还可以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发挥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此外,蜂胶还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和杀伤病原菌,缓解炎症。
二、降血糖作用蜂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萜烯类、酚类、酶类和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这些物质能够激活胰腺β细胞对葡萄糖的分泌,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并能够抑制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发挥良好的降血糖作用。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食用蜂胶不仅可以缓解病情,还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降血脂作用蜂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和多糖等成分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
这些物质能够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从而有效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蜂胶中的一些成分还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
因此,经常食用蜂胶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四、抗肿瘤作用蜂胶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蜂胶中的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和酚酸类化合物等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且对正常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此外,蜂胶还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
因此,适量食用蜂胶对于预防和辅助治疗肿瘤具有一定的意义。
五、抗衰老作用蜂胶中的多种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论蜂胶药用机理与功效(五)

40蜜蜂杂志(月刊)JO U R N A L OF B E E(Monthly)NO.4 2021 Apr.•埤产品开发为利用论蜂胶药用机理与功效(五)贾峰(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贺兰山路6号华明星海湾12-2-1201,山东烟台264006)(接上期)8.3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体内多种营养物质不能正常利用所致。
主要症状是血糖、尿糖升高及糖耐量降低,并逐步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
8.3.1糖展病包括两种类型I型,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岛P细胞受到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破坏,自身不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需外源胰岛素治疗。
多发生在体型偏瘦的青少年龄段,发病表征为急性。
若血糖控制的好,视网膜病变减少76%,早期蛋白尿肾病减少39%,临床肾病减少54%,神经病变减少60%。
n型,发病的原因与生活方式和遗传有关,主要是胰岛素分泌相对缺乏,血清中不存在胰岛细胞抗体及胰岛素自身抗体。
多发生在体重超重偏胖的中老年人群,发病表征为缓慢或无症状。
控制好血糖,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减少16%,视网膜病变减少21%,糖尿病和肾病减少33%。
8.3.2蜂胶对糖尿病的作用机理(1)抗病毒抗菌作用蜂胶中的黄酮类萜烯类物质,具有促进外源性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双向调节血糖、活化细胞、组织再生、修复病损的胰岛细胞和组织功能。
蜂胶中含有胰蛋白酶等多种活性酶和抗病组分,能恢复胰脏功效,能有效调节内分泌、糖代谢、刺激胰岛素分泌、快速降低血糖,蜂胶中的水飞蓟素能抗胰腺炎、槲皮素能有效降低病毒感染和复制能力。
收稿日期:2020-10-29(2)免疫调节作用蜂胶能明显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 著增强细胞与体液的免疫功能,对胸腺、脾脏及整个免疫系统产生功能调整,增强人体抗病力和自愈力。
(3)抗氧化作用蜂胶中的水飞蓟素能清除自由基,能稳定生物膜,降低丙二醛(MDA)提升胰岛的谷胱甘肽,阻止四氧化嘧啶引起的血糖升高。
论蜂胶药用机理与功效(二)

•舞"发&利用论蜂胶药用机理与功效(二)贾峰(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山东烟台264006)(接上期)5蜂胶药理功能蜂胶最重要特征是其中含有大量黄酮类化合物和K烯类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参与花生四烯酸(全顺式-5,8,11,14-二十碳四烯酸,分子式C20H32O2,属于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兴奋子宫、抑制胃酸分泌,是人体大脑和视神经发育的重要物质,具有酯化胆固醇、增加血管、降低血,血细胞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瘤等具有重要功效)代谢、质的酸化、钙子、的、氧化、夷合和,是生不体生重要物质,是人体的素,人体不合中。
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含量最高的物质一,、、植物要高。
5.1血管的清道夫(1)对血管内皮保护。
蜂胶中的类黄酮物质化(NO)代谢,血大分子物质,血管有,中糖糖代,,有于化。
(2)血管。
蜂胶中的类黄酮能生素C得到充分胶的,增强血管扩张降低血管壁脆,增大血管通透,血管物质力。
(3)对红细胞保护。
红细胞的柔韧性和变形能力直接影响红的携力,蜂胶中的类黄酮参与磷脂代谢、阻断脂质过化反应,止红脆增加和变力降低,从而保护了红细胞的柔韧性,对防止血栓和红溶血具有重要。
(4)减少血小板凝聚。
蜂胶中的类黄酮能抑制凝血酶、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血小板凝聚、抑制胶引起的血小板激活,己使F脯氨酰代谢,减少了血小板在损伤部位的附和凝聚,有效防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
(5)化保护。
蜂胶中多种类黄酮复合物协同有效血糖、血脂、胆固醇,中脂质过氧化,胶原纤增加和肝胆固醇堆积,血小板在动脉壁上集聚,抑制体LDL,鼻化有。
6)血脂。
血管的脂质过氧化过程中,脂的脂质所结合的是引起纤维崩裂,结合的是胶白出现纤维的坏死变,当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后通过膜时,引发反应膜遭受破坏,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增加,化斑块在血管中形成,血脂质过化过程中,脂质过化物抑制前列腺环素生,血小板在上凝聚引发化影响了血流,/导致了脑和心肌血等不良后果。
蜂胶养生功效介绍

蜂胶养生功效介绍蜂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保健品,具有调节血糖、净化血液和提高免疫力的功效,下面给大家介绍蜂胶的功效吧。
1、血管清道夫作用蜂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和萜烯类物质,具有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降血糖,血脂,胆固醇,调节血压,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
2、天然广谱杀菌灭病原微生物作用蜂胶中含有黄酮类,萜烯类物质,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具有很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以及惊人的消炎效果;外用可治疗牙周炎,牙龈炎,口腔炎,咽炎,脚气,皮炎以及创伤,灼伤,冻伤,粉刺,酒糟鼻,阴道炎,宫颈糜烂;对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缠腰龙具有奇特的治疗效果,人们称蜂胶为带状疱疹的克星;内服可用以治疗胃肠炎及十二指肠溃疡。
3、糖尿病患者的福音研究表明,蜂胶中的黄酮类,萜烯类物质具有促进利用外源性葡萄糖合成肝糖原的作用。
促进胰脏分泌胰岛素,从而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平稳下降,达到安全的降糖效果。
4、蜂胶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蜂胶中含有的类黄酮和肉桂酸衍生物以及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A和微量元素硒,锌,都具有抗氧化作用。
这些物质在防止细胞老化,突变,色素,色斑的形成,排除毒素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功效,长期服用蜂胶制品可强身健体,活化细胞,消除色斑。
5、癌症患者的希望蜂胶中含有麦糖,酶类,黄酮类,萜烯类,有机酸等天然物质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蜂胶增升白血球的作用十分明显。
白血球在2000左右的患者,服用蜂胶一段时间后,白血球可以恢复到5000左右。
因此,癌症患者在放化疗期间服用蜂胶可维持体内白血球的数量,减少由于放,化疗所引起的毒副作用。
说的副作用讲的都是重金属超标,只要吃得经过正规提纯过滤的蜂胶就没问题。
经过严格的过滤提纯,重金属等物质是可以被过滤掉的。
国内做的比较好的就是汪氏了,汪氏有自己的提纯技术,规格很高,能过滤的很好。
1、严重过敏体质的人群是不能食用蜂胶制品的,因为蜂胶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天然物质,它里面有多种得有天然成分,是最易引发人类过敏的常见过敏源,如果本身就有过敏史,是不能食用蜂胶的,不然食用以后会出现皮肤痒或者长红斑等过敏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和四肢抽搐。
知蜂堂蜂胶 糖尿病并发症的克星 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选择

看到患者怀疑又带着期望的眼神,专家断言“蜂胶本就来有很好的修复细胞的作用。知蜂堂蜂胶在宫廷秘方基础上,用药引子将这种修复作用引导到胰岛,效果当然超越传统蜂胶。现在的临床数据显示:90%十年以内的糖尿病人能通过服用知蜂堂蜂胶最终修复胰岛,达到临床康复水平”。蜂胶能提高免疫力、净化血液、激活胰岛细胞,恢复胰岛素正常分泌,改善糖尿病人饥饿乏力、手脚麻木、视力模糊、肾功能障碍等,怎样选择优质蜂胶呢?一看黄酮含量:黄酮含量越高,效果越好。二看净含量:蜂胶有250mg、350mg、500mg等,净含量越高越划算。三看剂型:软胶囊是可溶性的,易吸收,效果好些。四看生产厂家规模和技术水平;五看价格,厂价直销免除许多流通环节费用,价格低些。知蜂堂蜂胶是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力低下的理想选择。
最绝的:知蜂堂蜂胶曾治疗过同时患有18种并发症的患者,包括:三多一少、乏力、失眠、胃病、眼底病变、皮肤病、脱发、高血压、气管炎、胸膜炎、肾衰竭、心脏病、下肢坏疽、右半身僵硬、贫血……三个月,全部病状减轻或消失。最让人感动的: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汉来到北京知蜂堂公司的蜂胶咨询处,几乎是哭着说出来的那句话让所有在场的员工记忆犹新:好多年了,我老伴儿穿衣服得我给她穿,吃饭我得一口一口给她喂,吃了几盒知蜂堂,现在居然能给我做饭、洗衣服了。经国家卫生部批准,知蜂堂蜂胶具有调节血脂、血糖、增强免疫三大功效。北京知蜂堂蜂胶由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蜂胶研究组研发。解决了长年大量服药的问题,群众还关心病能否治好:“知蜂堂蜂胶说能修复胰岛,这是真的吗?”
糖尿病人最迷茫的:看到自己满身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的并发症,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我该怎么办?”治疗糖尿病最合理的:既能平稳降糖,还可以清理血管、修护神经、防治感染、修复受损组织,同时无毒副作用,这才是阻止和治疗并发症的根本。治疗糖尿病最忌讳的:中途停药。用药见好就收,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似乎症状好了糖尿病也就好了。其实,血管、神经的损伤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恢复,中途停药不仅会造成血糖反弹,而且会使已有的治疗成果前功尽弃。治疗糖尿病最理想的:当然是知蜂堂蜂胶!它具备了治疗糖尿病的一切条件。国家中医药大典《中华本草》中记载的蜂胶八大功效正是对付糖尿病的克星。最快的:乏力、腹泻、便秘、三多一少,知蜂堂蜂胶都可一周内令其减轻或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蜂胶对糖尿病作用的机理胡福良玄红专等2008-12-03摘要:蜂胶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物质。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而引起的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症。
本文通过对蜂胶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影响体内酶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探讨蜂胶对糖尿病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蜂胶;糖尿病;作用机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而引起的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进而糖大量从尿中排出,并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头晕、乏力等症状。
进一步发展则引起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威胁身体健康[1] 。
糖尿病现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据估计,目前全世界约有糖尿病患者 1.2 亿,中国糖尿病人约有3000 万。
据WHO 最新数据预测,到2010 年中国糖尿病病人将达到目前的4 倍,亚洲及非洲的糖尿病人将是目前的 3 倍,全世界将会有 2.4 亿糖尿病患者,因此防治糖尿病已是一项迫不及待的任务[2] 。
蜂胶是西方蜜蜂采集植物树脂,并混入其唾液腺分泌物及蜂蜡、花粉等经咀嚼加工而成的一种粘稠物质。
蜂胶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芳香酸与芳香酸酯、醛与酮类化合物、脂肪酸与脂肪酸酯、萜烯类化合物、甾体化合物、氨基酸、糖类、烃类化合物、醇和酚类及其它化合物[3,4] 。
蜂胶具有抗菌消炎、增强免疫、软化血管、净化血液、抗氧化、抗肿瘤、局部麻醉、促进组织再生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5-8] 。
近年来有关蜂胶对糖尿病作用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均有报道,蜂胶对糖尿病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蜂胶抗炎抗病毒研究发现,临床儿童易患疾病中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和柯萨奇病毒B1 和B6 与人类糖尿病有密切关系。
柯萨奇病毒主要通过肠道传播引发胰腺炎,导致淋巴细胞浸润,胰岛β细胞坏死。
蜂胶中含有多种抗病毒组分,主要是多酚黄酮类物质。
Vrijsen 等研究表明,3-O- 甲基槲皮素具有抑制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作用[9] 。
Kaul 等观察到槲皮素可降低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和呼吸合胞病毒的感染和复制能力[10] 。
Guillot 等研究香叶木苷时证实了其对糖尿病BB 小鼠胰腺炎症有提前防止和改善作用[11] 。
水飞蓟素的抗胰腺炎作用也被多次证实[12] 。
因此,蜂胶对由于病毒引起的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2 蜂胶调节免疫功能蜂胶能强化免疫系统,明显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增加抗体产量,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病力与自愈力[13,14] 。
蜂胶的免疫调节活性使其能促进细胞活化和组织再生,对病损的胰岛细胞和组织具有修复作用。
刘富海等报道,蜂胶制剂用于糖尿病改善,总有效率94% ,能有效调节内分泌,促进糖代谢,刺激胰岛素分泌,很快降低血糖、缓解症状,认为其与蜂胶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关[15] 。
3 蜂胶抗氧化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体内自由基升高与血糖升高有关,而自由基、脂质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性的改变参与了糖尿病进一步发展。
氧化过程会不断产生自由基,过剩的自由基作用于细胞膜及血液中的脂类物质,形成脂质过氧化物,沉积在细胞膜上,使膜功能丧失,细胞活力下降[16] 。
蜂胶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在低浓度时,就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能使SOD 活性显著提高,可清除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物和脂褐素的生成与沉积,保护细胞膜、增强细胞活力,调节器官组织功能[17] 。
Matsushige 等的研究发现蜂胶的水提液可完全防止链脲霉素(STZ )对胰岛β细胞的毒性损伤,认为蜂胶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及抑制IL-1 β和NO 的合成活性是其保护胰岛β细胞免受STZ 的毒性作用的主要因素[18] 。
Hu 等研究了蜂胶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及抗氧化性的影响,发现蜂胶不仅可以抑制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升高,而且可以调节糖尿病大鼠脂质的代谢,这主要是由蜂胶显著的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活性实现的[19] 。
在咖啡酸苯乙酯(CAPE )对糖尿病大鼠心脏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中,发现糖尿病会使大鼠心脏遭受严重的氧化损伤,而蜂胶的功效成分之一CAPE 有抗氧化功能,可保护其免受氧化损伤,因而减轻糖尿病的继发病症[20] 。
Soto 等实验显示,水飞蓟素能清除自由基、稳定生物膜,对胰岛损伤起保护性作用,降低MDA 水平,升高血和胰岛的谷胱甘肽水平,同时阻止四氧嘧啶引起的血糖持续升高[21] 。
在蜂胶制剂对实验性糖尿病家兔的研究中,显示蜂胶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 与芍药- 甘草汤配伍的蜂胶复合制剂降糖效果更佳。
认为蜂胶中的多种活性酶和抗氧化活性对恢复胰脏机能起到了有益作用[22] 。
4 蜂胶清理血液蜂胶能使心脏收缩力增强,呼吸加深以及调整血压、净化血液、调节血脂。
大量研究与临床证实蜂胶对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液粘稠度有明显调节作用,能提前防止动脉血管内胶原纤维增加和肝内胆固醇堆积,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防治作用,能有效清除血管内壁积存物,抗血栓形成,保护心脑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状态及造血机能[23] 。
由于糖尿病常伴随高血脂、高胆固醇,所以蜂胶“血管清道夫”的功能有助于糖尿病的改善。
5 蜂胶对体内酶系统的影响5.1 抑制醛糖还原酶(1) 醛糖还原酶的作用机制醛糖还原酶(AR )以还原型辅酶Ⅱ(NADPH )为辅酶,是聚醇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限速酶。
它催化己糖的还原反应,可以将葡萄糖和半乳糖转化为相应的还原产物山梨醇和半乳糖醇,然后山梨醇再在山梨醇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成果糖。
山梨醇脱氢酶是聚醇代谢通路中的第二个酶,但是它不能氧化半乳糖醇。
因此易在体内导致半乳糖醇的积聚,从而引起半乳糖血症的发生[24] 。
当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生理水平时,AR 并不被激活,在高血糖的生理状况,催化葡萄糖转化为6- 磷酸葡萄糖的己糖激酶被饱和,此时AR 被激活,使体内的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但是山梨醇脱氢酶的活力并未成比例的增加,山梨醇又由于自身极性因素不能通过细胞膜,所以在胞内造成山梨醇的积聚[25] 。
目前大量研究证实,长期的糖尿病并发症如眼部组织疾病、神经病变、肾脏病变等都与体内山梨醇的积聚有关[26] 。
(2) 蜂胶对醛糖还原酶抑制作用的研究目前对天然来源的AR 抑制剂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具有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主要集中在黄酮类以及与其相关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中。
Varma 等通过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测试了其对AR 的抑制活性,陆续发现了槲皮素、栎皮苷、杨梅苷等一系列黄酮类和香豆素类酶抑制剂。
毛晓明等证明,黄酮类化合物对醛糖还原酶具有抑制作用,其中以槲皮素效果最好,IC 50 为 3.44 × 10 -7 mol/L ,与公认的作用较强的AR 抑制剂Sorbinil (IC 50 为3.38 × 10 -7 mol/L )相近[27] 。
蜂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和香豆素,可以推测蜂胶同样可以抑制醛糖还原酶。
5.2 抑制α -葡萄糖苷酶(1) 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机制食物中的淀粉(多糖)经口腔唾液、胰淀粉酶消化成含少数葡萄糖分子的低聚糖、双糖以及三糖,进入小肠,经α- 葡萄糖苷酶作用下分解为单个葡萄糖被小肠吸收。
在生理状态下,小肠上、中、下三段均存在α- 葡萄糖苷酶,在服用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后小肠上段的吸收可被抑制,使糖的吸收仅集中在小肠中、下段,由于吸收面积减少,吸收时间后延,从而对降低餐后高血糖有益,在长期使用后也可降低空腹血糖,估计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2) 蜂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人们研制了一系列竞争性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天然药物中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Yoshikawa 等研究爱神木叶(巴西的一种传统的抗糖尿病天然药物)时发现其有显著的抑制α- 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进一步分析表明,其降血糖活性成分为数种已知的黄酮醇:杨梅素、4'- 甲杨梅素- 鼠李糖苷、槲皮素、茴香苷和两种新的黄酮醇月桂柠檬素Ⅰ、Ⅱ,这些物质对蔗糖负荷和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体外研究也发现,这些黄酮类物质可显著抑制小鼠小肠刷状缘近腔上皮内α- 葡萄糖苷酶活性,从而延缓了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延迟双糖、低聚糖、多糖的吸收,延迟并减少餐后血糖的升高[28] 。
Toshiro 等研究了蜂胶对SD 大鼠餐后血糖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灌胃SD 大鼠20 mg/kg 蜂胶在2h 内可使血糖值下降38% ,认为蜂胶对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使其具有降糖效果。
6 结语综上所述,蜂胶降血糖作用的机理主要包括:( 1 )通过本身抗炎免疫、抗氧化的特性,部分恢复胰脏机能,使胰岛β细胞损伤得以修复, 功能得到提高。
(2 )蜂胶及蜂胶中所含的一些活性物质, 具有一定的α- 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
目前对蜂胶降血糖作用及机理的研究涉及血糖变化、葡萄糖的代谢、胰岛素、脂质代谢相关及抗氧化相关等环节, 体现了其多途径、多靶点的综合作用特点。
但是大多着眼点停留在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上, 而对葡萄糖转运子、受体及受体后水平等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缺少。
深入探讨蜂胶及其有效成分降糖作用机理, 必将对利用蜂胶改善糖尿病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1] 蒋国彦主编 . 实用糖尿病学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2 ,227~279.[2] King H, Roglic G. Global status of diabet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action. In First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Diabetes Outcome Research. International Diabeter Monitor. 1999, 11: 38-45.[3] Vassya S, Bankova V. Propolis: recent advances in chemistry and plant origin [J]. Apidologie, 2000, 31: 3-15.[4] Marcucci M C, Ferreres F, Garcia-Viguera, et al.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Brazilian propolis with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2001, 74:105-112.[5] Wang, L, Mineshita, S, Ga, I. Antiinflamatory effects of propolis [J]. Japanese Journal of Pharmacological Therapeutics , 1993, 24:223-226.[6] Marcucci, M C. Propolis: chemical composition, bi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herapeutic activity [J]. Apidologie , 1995, 26:83-99.[7] Arjun H, Banskota, Takema N, et al.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the Netherlands propolis and its active principles in cancer cell lines [J]. Jounal of Enthnopharmacology , 2002, 80:67-73.[8] Isla M, Nieva M M, Sampietro A, et al.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Argentine propolis extracts [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2001, 76:165-170.[9] Vrijsen R, Everaert L, Boeye A. Antiviral activity of flavones and potentiation by ascorbate [J].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 1988, 69: 1749-1751.[10] Kaul S, Meena AK, Sundaram C, et al . Spinal extradural abscess following local steroid injection [J]. Neurol India , 2000, 48:181-187.[11] Guillot R, Ogneva V, Hadjiisky P, et al. Effect of long-term treatment with a purified micronized flavonoid fraction on pancreatic mononuclear cell infiltration in diabetic BB rats [J]. Pancreas , 1998,17:301-308.[12] 朱铉, 郑哲洙, 崔京浩 . 水飞蓟素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1, 20(3): 47-49.[13] Arjun H. Banskota, Yasuhiro T, et al. Recent progress i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f propolis[J]. Phytother Res , 2001, 15: 561-571.[14] Burdock G A. Review of the bi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oxicity of bee propolis (propolis) [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 1998, 36: 347-363. [15] 高海琳, 刘富海 . 蜂胶在糖尿病综合改善中的作用[J]. 北京医学, 2000, 22(2): 115-116.[16] 陈时宏 .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构效关系[J]. 海峡药学, 1998, 10: 4-6.[17] 黄河胜, 马传庚, 陈志武 .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00, 25: 589-592.[18] Matsushige K, Basnet P, Hase K, et al. Propolis protects pancreatic -cells against toxicity of streptozotocin (STZ) [J]. Phytomedicine , 1996b, 3: 203-209.[19] Hu Fuliang, Hepburn HR, Xuan H, et al. Effects of propolis on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and free radicals in ra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J]. Pharmacol Res , 2005,51:147-152.[20] Huseyin O, Nurten O, H. Ramazan Y, et al . Effects of 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 on lipid peroxidation and antioxidant enzymes in diabetic rat heart[J]. Clinical Biochemistry , 2005, 38: 191-196.[21] Soto C P. Prevention of alloxan-induced diabetes in the rat by silymarine [J]. Comp Biochem Physiol C Pharmacol Toxiocol Endocrinol , 1998, 119: 125-129.[22] Wang NZ, Li D. Effect of combined propolis-ethanol-extract and Shaoyao-Gancao-tang on blood sugar levels in rabbits with alloxan induced experimental diabetes [J]. Asia Pac J Clin Nutr. 2004,13:S66.[23] 史满田 . 蜂胶降血粘度浓缩液(96315 )对自由基过氧化脂质及血粘度的影响[J]. 中国养蜂, 1998, 49: 33-34.[24] 左联,姚天爵 .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和糖尿病并发症[J].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1999, 26: 217-222.[25] Song HP, Han XY, He Y, et al. Activities of aldose reductase, ATPases, and nucleotide concentration of erythrocyt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J]. Chin Med J . 1991, 104: 818-824.[26] 宋惠萍, 韩秀云 . 高血糖与醛糖还原酶的激活[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4, 19: 521-523.[27] 毛晓明 . 槲皮素等中药提取物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 1993, 18(10): 623.[28] Yoshikawa M , Morikawa T , Matsuda H , et al. Absolute stereostructure of potent 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 Salacinol, with unique thiosugar sulfonium sulfate inner salt structure from Salacia reticulata [J]. Bioorg Med Chem , 2002, 10(5): 1547-1554.[29] Toshiro M, Sumi E, Tomoko F, et al . Strong Antihyperglycemic Effects of Water-Soluble Fraction of Brazilian Propolis and Its Bioactive Constituent,3,4,5-Tri-O-caffeoylquinic Acid [J]. Biolog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 2004, 27: 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