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西湖的诗句——《夜泛西湖(其二)》.doc

合集下载

关于西湖的诗句(精选130句)

关于西湖的诗句(精选130句)

关于西湖的诗句关于西湖的诗句(精选130句)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诗句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西湖的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西湖的诗句11、送夏迎秋几醉来,不堪行色被蝉催。

身随渭水看归远,梦挂秦云约自回。

雨细若为抛钓艇,月明谁复上歌台。

千波万浪西风急,更为红蕖把一杯。

——吴融《离岐下题西湖》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张煌言《忆西湖》4、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田庶《西湖柳枝词》5、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6、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7、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许浑《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8、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9、吴侬生长西湖住。

舣画舫听棹歌父。

苏堤万柳春残,曲院风荷番雨。

——冯子振《鹦鹉曲·忆西湖》10、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董斯张《夜泛西湖》11、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王瀛《曲院风荷》12、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李绅《重别西湖》13、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苏轼有关西湖的诗句

苏轼有关西湖的诗句

苏轼有关西湖的诗句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其诗更是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因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故人称“诗神”。

以下是苏轼有关西湖的诗句: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苏轼 【朝代】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苏轼 【朝代】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夜泛西湖五绝【作者】苏轼 【朝代】宋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莲【作者】苏轼 【朝代】宋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作者】苏轼 【朝代】宋春入西湖到处花,裙腰芳草抱山斜。

盈盈解佩临烟浦,脉脉当垆傍酒家。

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作者】苏轼 【朝代】宋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

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

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

胡不屏骑従,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

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延缘。

问道若有得,买鱼勿论钱。

夜泛西湖五绝【作者】苏轼 【朝代】宋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

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

许州西湖【作者】苏轼 【朝代】宋西湖小雨晴,滟滟春渠长。

来従古城角,夜半传新响。

使君欲春游,浚沼役千掌。

纷纭具畚锸,闹若蚁运壤。

夭桃弄春色,生意寒犹怏。

惟有落残梅,标格若矜爽。

游人坌已集,挈榼三且两。

醉客卧道傍,扶起尚偃仰。

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

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

颍川七不登,野气长苍莽。

描写西湖的古诗句

描写西湖的古诗句

描写西湖的古诗句刻画西湖的今诗句一、西湖旧日,流连浑夜,爱酒几将花误。

——吴文英《永逢乐·探梅次时斋韵》二、似西湖燕来,吴馆巢荒。

——吴文英《夜折花·自鹤江进京泊葑门》三、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单禽来寂寥。

吹管直传花难得,织文机教羽易飘。

雪欺秋晚摧芳萼,隼励春深拂翠翘。

繁素彩毛无地方,尽成忧叹别溪桥。

——唐·李绅《重别西湖》四、火光潋滟晴圆孬,山色空受雨亦偶。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始晴后雨》五、一晨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否磨。

地上列星当亦怒,月亮时高浴金波。

——苏轼《谢西湖》六、涨西湖、半篙新雨,麯尘波中风硬。

——弛翥《摸鱼儿·送秋》七、多情移徙忽成忧,依密正是西湖路。

——刘将孙《踩莎止·忙游》八、月牙熟魄迹已安,才破五六渐盘桓。

古夜咽素如半璧,游人失背三更看。

三更背阑月渐垂,欲落已落景特偶。

——宋·苏轼《夜泛西湖五续》九、叩逋仙,访坡仙,拣西湖益处皆游遍,管甚月亮回路近。

——薛昂妇《西湖纯咏·秋》十、西湖浑宴没有知归,一直离歌酒一杯。

乡带落日闻泄角,寺临春火睹楼台。

兰堂客集蝉犹噪,桂楫人密鸟自去。

独念征车过巩洛,其中霜菊绕潭谢。

——唐·许清《颍州处置西湖亭宴饯》十一、山中青山楼中楼,西湖歌舞几时戚。

温风熏失游人醒,曲把杭州当汴州。

——宋·林降《习题临安邸》十二、炉烟一窗,瓶花一床,更加十面湖光,对北屏早妆。

——王蕴章《醒承平·西湖觅梦》1三、西湖创置自房私,口匠擒竖制化异。

——宽私弼《习题汉州西湖》1四、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谢湖寺东北路?草绿裙腰一叙斜。

——皂居难《秋视》1五、春风渐绿西湖柳,雁未借、人已北回。

——缜密《下阴台·送鲜君衡被召》1六、欲将此意凭归棹,报取西湖风月知。

——皂居难《杭州归舫》1七、视海楼亮照曙霞,护江堤皂蹋晴沙。

描写西湖的诗句——《夜泛西湖(其二)》

描写西湖的诗句——《夜泛西湖(其二)》

描写西湖的诗句——《夜泛西湖(其二)》《夜泛西湖(其二)》原文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夜泛西湖(其二)》鉴赏《夜泛西湖》是公元1072年(熙宁五年)旧历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的组诗,共有五首。

这五首诗,都紧扣夜泛”二字着笔,既写出了月夜西湖之景,又写出了黑夜西湖之景,处处给人以船行之感,不离泛”字,表现了夜泛西湖”的全过程。

组诗中每首之间,作者采用了蝉联格(这种诗格始创于曹植《赠白马王彪》),每首的结尾都是下一首的开头,而又略具变化:二、四首的开头是一、三首结尾的五、六两字;第三首的开头四字是第二首中结句的第三至第六四个字,但变西没”为已没”;第五首的开头二字是第四首的结尾二字。

这样,既珠联璧合,又错落有致,读起来轻快跳荡。

《夜泛西湖(其二)》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

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

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

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

古文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今存《东坡全集》150卷。

描写游西湖的诗

描写游西湖的诗

关于描写游西湖的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描写游西湖的诗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描写游西湖的诗苏轼《夜泛西湖》诗: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归》诗: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

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

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又《怀西湖寄晁美叔》诗: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

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

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

胡不屏骑从,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凉爽洗烦煎。

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夤缘。

问道若有得,买鱼弗论钱。

李奎《西湖》诗:锦帐开桃岸,兰桡系柳津。

鸟歌如劝酒,花笑欲留人。

钟磬千山夕,楼台十里春。

回看香雾里,罗绮六桥新。

苏轼《开西湖》诗: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周立勋《西湖》诗:平湖初涨绿如天,荒草无情不记年。

犹有当时歌舞地,西泠烟雨丽人船。

夏炜《西湖竹枝词》:四周空波卷笑声,湖光今日最分明。

舟人莫定游何外,但望鸳鸯睡处行。

平湖竟日只溟蒙,不信韶光只此中。

笑拾杨花装半臂,恐郎到晚怯春风。

行觞次第到湖湾,不许莺花半刻闲。

眼看谁家金络马,日驼春色向孤山。

春波四合没晴沙,昼在湖船夜在家。

怪杀春风归不断,担头原自插梅花。

欧阳修《西湖》诗: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赵子昂《西湖》诗:春阴柳絮不能飞,两足蒲芽绿更肥。

只恐前呵惊白鹭,独骑款段绕湖归。

袁宏道《西湖总评》诗:龙井饶甘泉,飞来富石骨。

苏桥十里风,胜果一天月。

钱祠无佳处,一片好石码。

孤山旧亭子,凉荫满林樾。

一年一桃花,一岁一白发。

描写西湖的诗句汇总

描写西湖的诗句汇总

描写西湖的诗句汇总《杨柳枝苏州杨柳任君夸》原文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

若解多情寻小小,杨柳深处是苏家。

《杨柳枝苏州杨柳任君夸》注释①馆娃:馆娃宫,春秋吴宫名,吴王夫差为西施而建。

吴人称美女为娃,故名。

《望海潮》原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

《留别》原文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西湖留别》作者简介(772~846),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杭州春望》原文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杭州春望》鉴赏此诗为长庆三年( 823)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读林可山西湖衣钵》原文花下月黄昏,独自行歌掩竹门。

只道梅花全属我,不知和靖有仍孙。

《读林可山西湖衣钵》作者简介宋伯仁,字器之,号雪岩,广平(今河北广平)人。

《简施芸隐》原文雪后东风作峭寒,客怀零乱客眉攒。

杭州虽近西湖月,宁似湖州把钓竿。

《简施芸隐》作者简介宋伯仁,字器之,号雪岩,广平(今河北广平)人。

《旧同官张法曹》原文熬波同看楚天秋,多少艰难说未休。

今日共依湖柳住,梦中犹怕踏边头。

《旧同官张法曹》作者简介宋伯仁,字器之,号雪岩,广平(今河北广平)人。

《湖上新晴》原文湖边膏雨弄晴时,桃杏红争锦一机。

杨柳也如新及第,向人争舞绿罗衣。

《湖上新晴》作者简介宋伯仁,字器之,号雪岩,广平(今河北广平)人。

《夜泛西湖五绝》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夜泛西湖五绝》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夜泛西湖五绝》原文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

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夜泛西湖五绝句

夜泛西湖五绝句

夜泛西湖五绝句一湖光如镜映星辰,夜色渐浓心悄然。

荷叶倒影摇微波,微风拂面意无边。

湖水静谧如若梦,月华照耀如银河。

夜泛西湖心无虑,畅游湖上船声远。

二夜幕降临湖泊心,西湖美景入眼底。

湖光如镜照天边,星光点点如钻石。

湖畔灯火璀璨夜,湖面荷花绽红极。

夜泛西湖心自在,徜徉湖水梦幻里。

三夜色笼罩西湖边,湖光如镜月华悬。

湖水荡漾波光动,微风拂面心飞翻。

湖畔杨柳依依舞,湖面荷花香四溢。

夜泛西湖心自在,浪漫之旅如诗篇。

四湖光如镜映明月,夜色渐深心自由。

湖畔荷花绽红香,微风拂面心飞舞。

湖水泛起涟漪圈,湖面船影点点红。

夜泛西湖悠然去,秋风送走繁华梦。

五夜幕降临西湖边,湖光如镜月光悬。

湖水泛起涟漪圈,微风拂面心悠然。

湖畔杨柳依依舞,湖面荷花绽红极。

夜泛西湖心自在,浪漫之旅如诗篇。

六湖光如镜映明月,夜色渐深梦中游。

湖畔灯火璀璨夜,微风拂面心飘逸。

湖水泛起涟漪圈,湖面船影点点红。

夜泛西湖心自在,闲庭信步赏美景。

七夜幕降临西湖边,湖光如镜心自由。

湖畔灯火璀璨夜,微风拂面思无边。

湖水泛起涟漪圈,湖面船影点点红。

夜泛西湖心自在,浪漫之旅入梦境。

八湖光如镜映明月,夜色渐深心游离。

湖畔杨柳依依舞,湖面荷花香四溢。

湖水泛起涟漪圈,湖面船影点点红。

夜泛西湖心自在,浪漫之旅情无边。

九夜幕降临西湖边,湖光如镜心飞舞。

湖畔灯火璀璨夜,微风拂面思无边。

湖水泛起涟漪圈,湖面船影点点红。

夜泛西湖心自在,浪漫之旅入梦境。

十湖光如镜映明月,夜色渐深心自由。

湖畔杨柳依依舞,湖面荷花绽红极。

湖水泛起涟漪圈,湖面船影点点红。

夜泛西湖心自在,闲庭信步赏美景。

关于西湖有关的诗句

关于西湖有关的诗句

关于西湖有关的诗句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5、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宋·徐元杰《湖上》
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宋·林升《题临安邸》
7、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元·赵孟頫《岳鄂王墓》
8、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9、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宋·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10、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宋·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西湖的诗句——《夜泛西湖(其二)》《夜泛西湖(其二)》原文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夜泛西湖(其二)》鉴赏《夜泛西湖》是公元1072年(熙宁五年)旧历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的组诗,共有五首。

这五首诗,都紧扣"夜泛"二字着笔,既写出了月夜西湖之景,又写出了黑夜西湖之景,处处给人以船行之感,不离"泛"字,表现了"夜泛西湖"的全过程。

组诗中每首之间,作者采用了蝉联格(这种诗格始创于曹植《赠白马王彪》),每首的结尾都是下一首的开头,而又略具变化:二、四首的开头是一、三首结尾的五、六两字;第三首的开头四字是第二首中结句的第三至第六四个字,但变"西没"为"已没";第五首的开头二字是第四首的结尾二字。

这样,既珠联璧合,又错落有致,读起来轻快跳荡。

《夜泛西湖(其二)》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

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

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

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

古文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今存《东坡全集》150卷。

《夜泛西湖(其二)》原文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夜泛西湖(其二)》鉴赏《夜泛西湖》是公元1072年(熙宁五年)旧历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的组诗,共有五首。

这五首诗,都紧扣"夜泛"二字着笔,既写出了月夜西湖之景,又写出了黑夜西湖之景,处处给人以船行之感,不离"泛"字,表现了"夜泛西湖"的全过程。

组诗中每首之间,作者采用了蝉联格(这种诗格始创于曹植《赠白马王彪》),每首的结尾都是下一首的开头,而又略具变化:二、四首的开头是一、三首结尾的五、六两字;第三首的开头四字是第二首中结句的第三至第六四个字,但变"西没"为"已没";第五首的开头二字是第四首的结尾二字。

这样,既珠联璧合,又错落有致,读起来轻快跳荡。

《夜泛西湖(其二)》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

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

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

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

古文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今存《东坡全集》150卷。

《夜泛西湖(其二)》原文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夜泛西湖(其二)》鉴赏《夜泛西湖》是公元1072年(熙宁五年)旧历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的组诗,共有五首。

这五首诗,都紧扣"夜泛"二字着笔,既写出了月夜西湖之景,又写出了黑夜西湖之景,处处给人以船行之感,不离"泛"字,表现了"夜泛西湖"的全过程。

组诗中每首之间,作者采用了蝉联格(这种诗格始创于曹植《赠白马王彪》),每首的结尾都是下一首的开头,而又略具变化:二、四首的开头是一、三首结尾的五、六两字;第三首的开头四字是第二首中结句的第三至第六四个字,但变"西没"为"已没";第五首的开头二字是第四首的结尾二字。

这样,既珠联璧合,又错落有致,读起来轻快跳荡。

《夜泛西湖(其二)》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

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

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

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

古文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今存《东坡全集》150卷。

《夜泛西湖(其二)》原文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夜泛西湖(其二)》鉴赏《夜泛西湖》是公元1072年(熙宁五年)旧历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的组诗,共有五首。

这五首诗,都紧扣"夜泛"二字着笔,既写出了月夜西湖之景,又写出了黑夜西湖之景,处处给人以船行之感,不离"泛"字,表现了"夜泛西湖"的全过程。

组诗中每首之间,作者采用了蝉联格(这种诗格始创于曹植《赠白马王彪》),每首的结尾都是下一首的开头,而又略具变化:二、四首的开头是一、三首结尾的五、六两字;第三首的开头四字是第二首中结句的第三至第六四个字,但变"西没"为"已没";第五首的开头二字是第四首的结尾二字。

这样,既珠联璧合,又错落有致,读起来轻快跳荡。

《夜泛西湖(其二)》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

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

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

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

古文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今存《东坡全集》150卷。

《夜泛西湖(其二)》原文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夜泛西湖(其二)》鉴赏《夜泛西湖》是公元1072年(熙宁五年)旧历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的组诗,共有五首。

这五首诗,都紧扣"夜泛"二字着笔,既写出了月夜西湖之景,又写出了黑夜西湖之景,处处给人以船行之感,不离"泛"字,表现了"夜泛西湖"的全过程。

组诗中每首之间,作者采用了蝉联格(这种诗格始创于曹植《赠白马王彪》),每首的结尾都是下一首的开头,而又略具变化:二、四首的开头是一、三首结尾的五、六两字;第三首的开头四字是第二首中结句的第三至第六四个字,但变"西没"为"已没";第五首的开头二字是第四首的结尾二字。

这样,既珠联璧合,又错落有致,读起来轻快跳荡。

《夜泛西湖(其二)》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

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

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

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

古文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今存《东坡全集》150卷。

《夜泛西湖(其二)》原文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夜泛西湖(其二)》鉴赏《夜泛西湖》是公元1072年(熙宁五年)旧历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的组诗,共有五首。

这五首诗,都紧扣"夜泛"二字着笔,既写出了月夜西湖之景,又写出了黑夜西湖之景,处处给人以船行之感,不离"泛"字,表现了"夜泛西湖"的全过程。

组诗中每首之间,作者采用了蝉联格(这种诗格始创于曹植《赠白马王彪》),每首的结尾都是下一首的开头,而又略具变化:二、四首的开头是一、三首结尾的五、六两字;第三首的开头四字是第二首中结句的第三至第六四个字,但变"西没"为"已没";第五首的开头二字是第四首的结尾二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