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年产5000吨丙烯酸甲酯的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设计

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设计

5000t/a 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组织与实施1: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路线选择丙烯酸甲酯,别名败脂酸甲酯,分子式 C4H6O2或CH2CHCOOCH3,熔 点 -75℃ ,沸点:80.0℃,微溶于水。

用于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也是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单体,用于橡胶、医药、皮革、造纸、粘合剂等。

无色液体。

有辛辣气味。

水中溶解度在20℃时为6G/100ml ,40℃时5G/100ml 、水在丙烯酸甲酯中溶解度为1.8ml/100G 。

溶于乙醇和乙醚。

在贮存过程中易聚合,光、热和过氧化物能加速其聚合作用。

纯粹的单体在低于10℃时不聚合。

通常加入对苯二酚单甲醚0.1%作阻聚剂。

相对密度(d204)0.9561。

熔点-76.5℃。

沸点70℃(81.06kPA)。

折光率(n20D)1.401。

闪点(开杯)-4℃。

易燃。

中等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0.3G/kG 。

有催泪性。

对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性。

丙烯酸甲酯(Methyl Acrylate ,简写为MA)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及合成高分子单体,丙烯酸甲酯可以和各种硬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醋酸乙烯等)及官能性单体[如: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羟丙酯、缩水甘油酯、 (甲基)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等进行交换、共聚、接枝等,做成上千种丙烯酸类树脂产品(主要是乳液型、溶剂型及水溶型),广泛用作涂料、胶粘剂、睛纶纤维改性、塑料改性、纤维及织物加工、皮革加工、造纸以及丙烯酸类橡胶等许多方面。

现有生产方式乙炔法(雷珀(Reppe)法)是先将乙炔溶解于四氢呋喃溶剂中,用溴化镍为催化剂(作为羰基镍的来源),溴化铜为助催化剂,反应条件为:8~10 MPa ,200~225℃,丙烯酸的产率为90% (对乙炔)或85% (对CO),BASF 和Dow-Badische 相继于1960年进行工业生产,两者略有不同之处,前者用酸作催化剂进行甲醇酯化,后者用Dowex 。

丙烯酸甲酯工艺流程

丙烯酸甲酯工艺流程

丙烯酸甲酯工艺流程
《丙烯酸甲酯工艺流程》
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树脂等领域。

其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原料准备、酯化反应、醇解反应和精馏分离等步骤。

首先,原料准备阶段需要准备丙烯酸和甲醇。

丙烯酸通常是通过催化加氢制得,而甲醇则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化学品。

这两种原料的质量和纯度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酯化反应和产品质量。

酯化反应是生产丙烯酸甲酯的关键步骤。

在反应釜中,将丙烯酸和甲醇与催化剂一起加入,并加热搅拌。

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反应会发生,生成丙烯酸甲酯和水。

这是一个可逆反应,需要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提高产率和纯度。

接下来是醇解反应,用来去除生成的水。

醇解反应即将产生的丙烯酸甲酯与过量的甲醇反应,生成丙烯酸甲酯和水。

这一步主要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纯度,去除杂质的水分。

最后是精馏分离过程。

将反应产物送入精馏塔中,通过加热蒸发,再凝结,将目标产品从杂质中分离出来。

这一步骤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成品率。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我们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丙烯酸甲酯产品。

当然,在工业生产中,还需要考虑能源消耗、废物处理和安全生产等问题,以确保全过程生产的高效、经济和安全。

甲基丙烯酸甲酯讲解

甲基丙烯酸甲酯讲解
装置。 • 直流电的优点: • 1、输送相同功率时,直流输电所用线材仅为交流输电的2/3~1/2。 • 2、在电缆输电线路中,直流输电没有电容电流产生,而交流输电线路存在电
容电流,引起损耗。 • 3、直流输电时,其两侧交流系统不需同步运行,而交流输电必须同步运行。
• 2、交流电 • 交流电,简写AC,是指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因为
• 0401-2 提出甲基丙烯酸甲酯冷却系统方案---水源选择及处理、冷却 水质量要求、系统流程图。;
• 0401-3 提出冷却水系统技术要求---管道材质、布置、施工要求。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
• 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生产有机玻璃及有 机玻璃模塑料及其它工程塑料产品、PVC改性剂、胶粘剂、表面涂料等,市 场前景十分广泛。
• 1.5聚合物中回收
• 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热到300度,会发生化学分解和物理反应,生 成甲基丙烯酸甲酯。回收率达96%,国内有多套这种回收设备。
• 2、 • 甲基丙烯酸甲酯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国外先进技术的进入,国内的
ACH老工艺都需要改造或重新采用其它工艺路线。可以发挥石油裂解 C4馏分的资源优势,选择异丁烯氧化法工艺路线。此路线废液少、收 率高、质量好、投资少,也可以采用乙烯法,不过丙烯法按照目前的 成本,利益非常大,不过丙烯的原料紧缺,价格不稳定。
• 1.HCN发生器塔顶冷凝 • 氰化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为40度左右,需要把原料HCN降到反应所需温度----用水冷却。 • 2.氰化釜反应器冷凝 • 氰化反应放热,为保证氰化釜反应器的温度稳定在40度,需要冷凝----用冷冻盐水冷却。 • 3.酯化釜出料冷凝 • 酯化产物送去洗涤、过滤分离,需要降低到一定温度----用水冷却。 • 4.精馏塔塔顶冷凝 • 经塔顶冷凝器冷凝后部分回流,部分出料,最终温度应降低在室温25度左右----用水冷

年产万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年产万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前言丙烯酸(AA)及丙烯酸酯类(AE) 工业为民生基础工业极重要的一环,日常生活中处处与其发生密不可分的关系,工业发达国家均将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工业列为工业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合成纤维、树脂、乳化油漆、水性涂料、高吸水性树脂等均为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工业之下游产业。

其次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制品在工程、纤维、建筑及民生工业领域里亦为不可或缺的产品,如丙烯酸乳胶建筑涂料、密封胶等,丙烯酸酯类建筑乳液产品因性能优异和对环境友好,可用作内、外墙涂料,深受用户青睐。

根据预测,综上所述,预计2010年我国丙烯酸及酯需求量将达116万吨,同时丙烯酸酯需求仍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宁波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毗邻上海、杭州,是中国十大工业城市之一,被国务院定位为重要的化工、能源、原材料及产品生产基地,是国家化工项目的重点投资区域和出口贸易加工区。

全市已形成以石油及精细化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冶金、食品、医药等各行业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

宁波市利用其沿海北仑深水良港的有利条件,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发展需要大进大出的临港性工业,目前已有多家大型化工生产厂家在此投资,已经形成台塑工业园区、青峙化工区和大榭化工专区组成的大型化工基地。

台塑丙烯酸酯(宁波)有限公司坐落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台塑工业园区内,是由属于台塑关系企业的台湾塑胶工业(开曼)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组建,为外(台)商独资企业,注册资本15357万美元,主要经营范围是丙烯酸(AA)及其酯类(AE)的生产销售,是台塑关系企业宁波石化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为30个系列工程项目之一。

该公司现有规模为年产丙烯酸16万吨和丙烯酸酯20万吨,工程于2003年8月开工建设,2006年1月建成,2006年2月申请进行了试生产,并于2008年8月通过了环保竣工验收。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对丙烯酸及酯类的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台塑丙烯酸酯(宁波)有限公司拟投资25620.9万美元,于现有厂区预留用地建设实施“年产16/20万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扩建项目”,本项目年产丙烯酸16万吨和丙烯酸酯20万吨,待项目建设完成后,台塑丙烯酸酯(宁波)有限公司将会形成年产丙烯酸32万吨和丙烯酸酯40万吨的生产规模。

丙烯酸甲酯的生产技术

丙烯酸甲酯的生产技术

丙烯酸甲酯的⽣产技术丙烯酸甲酯的⽣产技术任务点01 丙烯酸甲酯⽣产⼯艺路线选择――――⽣产现状、⽣产⽅法分析⽐较(原料来源,催化剂性能,安全、环保分析,经济性分析);丙烯睛⽔解⼄酸甲酯法原料来源⽯油⽯油安全、环保分析;经济性分析这种⽅法所制的的丙烯酸甲酯的收率系随醇的种类⽽有所不同,使⽤甲醇时,丙烯酸甲酯的收率按丙烯晴计⾼于85%,以甲醇计⾼于75%。

此法在技术上是可⾏的,其发展取决于催化剂和分离⽅法的改进。

缺点⾄于⽤丁醇以上的⾼级醇时,在经济上海存在着问题。

这种⽅法的缺点是副产物⾼于丙烯酸甲酯2倍(重量)以上的副产物,即以硫酸氢铵为主要成分的废酸,⽽处理这种废酸有很多困难。

因为不能将其抛弃,⽽只能⽤于硫酸回收,或⽤来制造硫酸铵。

另⼀缺点是从丙烯晴直接合成⾼级酯类有⼀定的困难。

因此不能⽤这种⽅法来建设⼤规模的⼯⼚。

虽然此法在技术上是可⾏的,但有⼤量未转化的原料必须回收。

总结选择:丙烯氧化法随着丙烯酸酯需要量的增加及丙烯价格的下降,近来很多⼚家都企图⽤价格较低⽽⼜适合于⼤型化的空⽓氧化合成丙烯酸的⽅法来实现⼯业化(流程如图所⽰)。

以丙烯作原料的丙烯酸合成法有以下两种⽅法:⼀种是先将丙烯氧化成丙烯醛,再由丙烯醛氧化成丙烯酸的⼆步法,另⼀种是丙烯酸⼀步空⽓氧化直接合成丙烯酸的⼀步法。

第⼀种⽅法中,在丙烯酸氧化上⼜可分为⽓相法和液相法,可是从收率及连续化难易⽅⾯考虑,⼏乎都愿意采⽤⽓相接触氧化。

⾄于⼀步法中除了丙烯酸以外,实际上也同时产⽣丙烯醛,因此很难将⼀步法和⼆步法的第⼀步反应加以明确区分。

⼆步法的第⼀步反应是合成丙烯醛,其中以壳牌开发公司所采⽤的⽅法最早引起⼯业上的注意,这种⽅法以Cu2O作催化剂,反应系统中氧⽓浓度保证很低,转化率低到1%左右。

此后,酿酒(Distillers)公司发明了Se—CUO催化剂,曾当作丙烯晴新和成的第⼀步反应催化剂⽽引起注意。

以后⾃标准油公司(俄亥俄)[The Standard Oil(Ohio)]发表Mo—Bi系催化剂以来,接着出现了很多⾼转化率及⾼收率第⼆步反应与第⼀步反应相⽐,可以在稍低的温度下进⾏氧化,即在350~400℃和接近于常压条件下进⾏。

丙烯酸甲酯的生产

丙烯酸甲酯的生产

丙烯酸甲酯的生产简介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塑料和纺织品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丙烯酸甲酯的生产过程及相关技术。

原料丙烯酸甲酯的生产主要以甲醇和丙烯酸为原料。

甲醇是从天然气、煤炭或石油等原料制取,而丙烯酸则通常是通过丙烯的氧化得到。

其他辅助原料包括催化剂、溶剂等。

生产过程丙烯酸甲酯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催化剂的制备在丙烯酸甲酯的生产过程中,常采用碱催化剂或酸催化剂。

对于碱催化剂法,常用的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而酸催化剂法则使用硫酸或磷酸。

2. 酯化反应将甲醇和丙烯酸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后进行酯化反应。

反应温度一般在50-100摄氏度之间,同时要加入惰性气体作为保护气体。

3. 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需要进行脱水反应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加热反应体系,使其中的水分蒸发。

4. 分离与纯化在完成脱水反应后,需要将产物进行分离与纯化。

通常采用蒸馏、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以得到纯度较高的丙烯酸甲酯。

5. 精制在分离与纯化后,丙烯酸甲酯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精制处理,以达到所需的质量标准。

生产技术丙烯酸甲酯的生产技术通常采用酯交换法、醇酸反应法和直接酯化法。

酯交换法酯交换法是利用醇与酯之间的反应,通过加入较长碳链的酯来缓解酯化反应的平衡。

该方法生产的丙烯酸甲酯纯度较高,但对原料的要求较高。

醇酸反应法醇酸反应法是利用醇与酸之间的酯化反应,通过逐渐加入丙烯酸和甲醇来控制反应的平衡。

该方法生产的丙烯酸甲酯对原料的要求相对较低,但纯度较酯交换法稍低。

直接酯化法直接酯化法是将甲醇和丙烯酸直接进行酯化反应,无需引入辅助酯或逐渐加入原料。

该方法生产的丙烯酸甲酯纯度较低,但生产工艺相对简单。

总结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甲醇和丙烯酸等原料进行酯化反应、脱水反应、分离纯化和精制处理。

常用的生产技术包括酯交换法、醇酸反应法和直接酯化法。

产万吨丙烯酸生产流程概念设计

产万吨丙烯酸生产流程概念设计

▪ 4 )过量反应物:由于进口反应物空气中的氧是 反应物,参与到反应过程中,故有过量反应物问 题。
▪ 5 )产品物流的数目:这些组份的沸点和去向在 表2中给出。CO2和空气中的N2是作为一股成品 气相物流累积在一起放空的,而丙烯酸和其它部 分付产物在一起,为所需要分离的物流。
组份 丙烯
正常沸点,℃
3CO2 + 2H2O
C3H4O +3/2O2
C2H4O2 + CO2 醋酸
C3H4O +11/2O2
3CO2 + 3H2O
2)反应条件
1、反应温度 反应在250~500℃的温度下进行,从 丙烯到丙烯醛的反应温度比从丙烯醛到丙烯酸的 反应温度通常要高50~100℃,综合考虑取一段 反应器中的反应温度为T=350℃,二段反应器中 的反应温度为T=300℃ ;
2、反应压力 据认为,反应压力加大没有什么显著 的效果,综合考虑取反应器压力 P=3.5 bar;
3、催化剂 气相反应,有催化剂,为了减少付产物 的生成,本反应体系中选择混合催化剂进行反应。
4、反应气组成限制实际使用特性显示,富氧条件 对反应结果有正面作用,但由于丙烯和氧气的混 合物存在爆炸区域,所以从安全和追求理想结果 的角度考虑,一般氧气与丙烯的浓度比在1.6:1 左右,本设计取1.65,并采用分段补氧的方式。
2)反应的副产品:在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催化 作用下,丙烯催化氧化制备丙烯酸,在反应转化 率达一定时,就会有一定量的副产物出现,主要 为醋酸和二氧化碳,此外还溶有微量的丙酸等, 因为丙酸与丙烯酸的分离困难,故此在整个设计 过程中要重点考虑丙烯酸的提纯,根据参考文献, 在丙烯醛氧化成丙烯酸的过程中,把丙烯醛的单 程转化率聘用制在65~95%,可降低付产物的比 例。

丙烯酸甲酯工艺流程图

丙烯酸甲酯工艺流程图

丙烯酸甲酯工艺流程图
丙烯酸甲酯(methyl acrylate)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辛辣的
气味。

它主要用于制造聚合物、涂料、胶粘剂和添加剂。

下面是丙烯酸甲酯的工艺流程图的简要描述。

丙烯酸甲酯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丙烯醇的脱水、丁二醇的酯化、酯的脱水和乙酸的醋酸化。

首先,将丙烯醇和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并进行高温脱水。

脱水反应通常在高温下进行,以去除水分,形成丙烯醇的蒸汽。

蒸汽经过冷凝后得到液体丙烯醇。

接下来,将丙烯醇和丁二醇加入酯化釜中,并加入催化剂。

酯化反应是丙烯醇和丁二醇之间的酯交换反应,生成丙烯酸甲酯和水。

反应完成后,通过分离器将产物中的无水醇和残余的丁二醇分离并回收利用。

然后,将酯类产物从酯化釜中输送到脱水釜中,并进行低温脱水。

脱水过程是为了将产物中的残余水分去除,以提高丙烯酸甲酯的纯度。

蒸汽通过冷凝后得到纯净的丙烯酸甲酯。

最后,将脱水后的丙烯酸甲酯输送到醋酸化釜中,并加入乙酸和催化剂。

醋酸化反应是丙烯酸甲酯和乙酸之间的酯交换反应,生成酯类和水。

反应完成后,通过分离器将产物中的水分、无水醇和残余的乙酸分离并回收利用。

最终,经过以上步骤,得到的丙烯酸甲酯可以经过精制和包装,
用于各种应用领域。

总体而言,丙烯酸甲酯的制备工艺流程涉及脱水,酯化,脱水和醋酸化等关键步骤。

这些步骤通过稳定的反应条件和适当的催化剂使用,可以有效地生产出高纯度的丙烯酸甲酯。

同时,对产物中的杂质和副产物进行分离和回收利用,也有助于提高工艺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1:500吨\年丙烯酸甲酯的生产技术任务点01 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路线选择――――生产现状、生产方法分析比较(原料来源,催化剂性能,安全、环保分析,经济性分析);丙烯睛水解乙酸甲酯法原料来源石油石油安全、环保分析;经济性分析这种方法所制的的丙烯酸甲酯的收率系随醇的种类而有所不同,使用甲醇时,丙烯酸甲酯的收率按丙烯晴计高于85%,以甲醇计高于75%。

此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其发展取决于催化剂和分离方法的改进。

缺点至于用丁醇以上的高级醇时,在经济上海存在着问题。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副产物高于丙烯酸甲酯2倍(重量)以上的副产物,即以硫酸氢铵为主要成分的废酸,而处理这种废酸有很多困难。

因为不能将其抛弃,而只能用于硫酸回收,或用来制造硫酸铵。

另一缺点是从丙烯晴直接合成高级酯类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不能用这种方法来建设大规模的工厂。

虽然此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有大量未转化的原料必须回收。

总结选择:丙烯氧化法随着丙烯酸酯需要量的增加及丙烯价格的下降,近来很多厂家都企图用价格较低而又适合于大型化的空气氧化合成丙烯酸的方法来实现工业化(流程如图所示)。

以丙烯作原料的丙烯酸合成法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将丙烯氧化成丙烯醛,再由丙烯醛氧化成丙烯酸的二步法,另一种是丙烯酸一步空气氧化直接合成丙烯酸的一步法。

第一种方法中,在丙烯酸氧化上又可分为气相法和液相法,可是从收率及连续化难易方面考虑,几乎都愿意采用气相接触氧化。

至于一步法中除了丙烯酸以外,实际上也同时产生丙烯醛,因此很难将一步法和二步法的第一步反应加以明确区分。

二步法的第一步反应是合成丙烯醛,其中以壳牌开发公司所采用的方法最早引起工业上的注意,这种方法以Cu2O作催化剂,反应系统中氧气浓度保证很低,转化率低到1%左右。

此后,酿酒(Distillers)公司发明了Se—CUO催化剂,曾当作丙烯晴新和成的第一步反应催化剂而引起注意。

以后自标准油公司(俄亥俄)[The Standard Oil(Ohio)]发表Mo—Bi系催化剂以来,接着出现了很多高转化率及高收率的催化剂。

反应条件根据催化剂而有所不同,一般温度为400~500℃,压力接近于常压,氧/丙烯(克分子)为2~5,接触时间是0.5~4秒。

使用最多的是Mo系催化剂,也有不少是在Mo—Bi、Mo—As、Mo—Co、Sb—Sn、Sb—V、Sb—U等体系中加入其他多价金属。

有不少专利着重对加在Cu上的助催化剂进行了研究。

第二步反应与第一步反应相比,可以在稍低的温度下进行氧化,即在350~400℃和接近于常压条件下进行。

从反应式可以看出,O2/O3=克分子比要比一步法反应低。

如前所述,一步法与二步法中的第一步反应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只是为了更多地生成丙烯酸,而往往在Mo—Bi系、Mo—Te、系和Mo—To—Co系等中加入Te。

反应温度为350~450℃,接触时间3~40秒或稍长一些。

丙烯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是一种生产有机酯的反应。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CH2=CHCOOH+CH3OH <==>CH2=CHCOOCH3+H2O这是一个平衡反应,为使反应有向有利于产品生成的方向进行,采用一些方法,一种方法是用比反应量过量的酸或醇,另一种方法是从反应系统中移除产物。

任务点02 生产工艺条件影响因素分析――――温度、压力、配比、空速对生产收率、产量、浓度的影响;以丙烯为原料,经丙烯醛氧化制丙烯酸反应部分的工艺流程图第一个反应器是固定床反应器,第二个反应器是流化床反应器。

急冷器是降温的。

在氧化反应过程中,水蒸气作为稀释剂,丙烯气化后与水蒸气及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预热后,进入第一段反应器,混合比例分别为丙烯10%、水蒸气17%,其余为空气。

第一段氧化反应器为管壳式结构,管内装有MO-Bi系催化剂,壳层充满冷却用的熔盐,反应温度为370℃,反应放出的热由熔盐载体移出,熔盐温度为335℃。

经第一段反应器后,丙烯大部分氧化成丙烯醛。

第二段反应器也是管壳式结构,管内装有Mo-v系催化剂,壳程中熔盐温度为240℃。

第二段反应器的目的是把丙烯醛氧化成丙烯酸,从第二段反应器出来的气体送入吸收塔底部丙烯酸。

丙烯酸甲酯的酯化反应在固定床反应器内进行,它是一个可逆反应,本工艺采用酸过量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反应在如下情况下进行:温度:75℃(MA)醇/酸摩尔比:0.75(MA)由于甲酯易于通过蒸馏的方法从丙烯酸中分离出来,从经济性角度,醇的转化率被设在60%-70%的中等程度。

未反应的丙烯酸从精制部分被再次循环回反应器后转化为酯。

用于甲酯单元的离子交换树脂的恶化因素有:金属离子的玷污、焦油性物质的覆盖、氧化、不可撤回的溶涨等。

因此,如果催化剂有意被长期使用,这些因素应引起注意。

被金属铁离子玷污导致的不可撤回的溶涨应特别注意。

丙烯酸回收:丙烯酸回收是利用丙烯酸分馏塔精馏的原理,轻的甲酯、甲醇和水从塔顶蒸出,重的丙烯酸从塔底排出来。

醇萃取及回收:醇萃取塔利用醇易溶于水的物性,用水将甲酯从主物流中萃取出来,同时萃取液夹带了一些甲酯,再经过醇回收塔,经过精馏,大部分水从塔底排出,甲醇和甲酯从塔顶蒸出,返回反应器循环使用。

醇拔头:醇拔头塔为精馏塔,利用精馏的原理,将主物流中少部分的醇从塔顶蒸出,含有甲酯和少部分重组分的物流从塔底排出,并进一步分离。

酯精制:酯精制塔为精馏塔,利用精馏的原理,将主物流从塔顶蒸出,塔底部分重组分返回丙烯酸分馏塔重新回收。

l温度对反应的影响1.1温度对速率的影响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速率增大,分子间碰撞频率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增大,有效碰撞的百分率增加,使反应速率大大加快.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都是增加的。

2.1压强对速率的影响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加,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

压强的变化是通过浓度的变化来实现的。

对于气体来说,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就是增加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加,从而增加了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之I蔚的有效碰撞,因而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3.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下,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这个现象可用碰撞理论进行解释。

因为在恒定的温度下,对某一化学反应来说,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是一定的。

增加反应物浓度时,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从而增加了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分子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加大。

4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4.1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A+B=AB在没有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Ea,有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E1和Ea,且El . E2<Ea。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因为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改变了反应历程,降低了活化能。

催化剂降低了活化能,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率,加快了反应速率。

4.2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反应机理实现的;它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所以,正反应的催化剂也必然是逆反应的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而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闻,但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它的作用纯属动力学问题.4.3催化剂对本工艺的影响和所有化学反应相同,丙烯酸甲酯反应也应用了催化剂来提高反应速率,从反应机理可以看出,对反应起催化作用的主要是氢离子,即用酸来作催化剂。

有机合成尤其是工业化大生产中,常用离子交换树脂代替无机酸和碱作催化剂进行酸化、水解、酯交换、水合等反应,用离子交换树脂有许多优点,如可以反复使用,产品容易分离,反应器不会被腐蚀,不污染环境,反应容易控制。

所以.本工艺采用的催化剂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因为它的活性氢离子在水中很容易解离,其骨架均为聚苯乙烯系统,主要产品是“磺酸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的前后,质量没有增减,性质不会发生改变理论上可以无限制的使用但是实际操作中,会因为温度、压强等因素造成催化剂的选择性降低,工厂也会因更换催化剂而造成经济损失,所以,应尽可能的延长催化剂寿命。

了解催化剂的性质是非常必要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主要会电离出氢离子,而根据金属活动性,活泼性在氢离子前面的金属,能够将氢离子还原为氢气,所以,阳离子交换树脂绝对不能和金属离子接触,以免两者发生反应使催化剂失去活性:又因为其骨架为聚苯乙烯系统,温度过高可造成离子交换树脂的不可逆膨胀,失去活性,本工艺中温度绝对不能超过92℃。

5其它影响因素5.2原料以及回收酸和醇中的水含量的影响丙烯酸甲酯反应生成水,水含量的增加,可以为是增加了产物的浓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降低。

回收酸中的水含量应不超过13%。

收甲醇的含量不低于58%。

通过分析,影响甲酯反应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催化剂,控制好这三个方面的要求,反应就可以充分进行,得到理想的丙烯酸甲酶。

任务点04 丙烯酸甲酯生产中安全、环保、节能措施――――从物料MSDS数据,分析生产中可能存在的燃烧爆炸、中毒危险,从而提出相应工艺措施;从工艺角度提出可能解决环保的措施;从系统热平衡分析提出能量回收利用措施;序号危险物品名称熔点(℃)沸点(℃)闪点(℃)爆炸极限(%)引燃温度(℃)饱和蒸汽压(KPa)相对密度(水=1)相对密度(空气=1)外观与性状危险特性健康危害LD501 丙烯酸14 141 50 2.4~8.0438 1.33(39.9℃)1.052.45无色液体,有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2520mg/kg(大鼠经口);950刺激性气味。

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遇热、光、水分、过氧化物及铁质易自聚而引起爆炸。

mg/kg(兔经皮)2 丙烯酸甲酯-75 80.0 -3℃/开杯13.38kPa/28℃0.9561无色液体。

易燃。

中等毒。

有催泪半数致死量(大鼠,经有辛辣气味。

性。

对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性。

口)0.3G/kG。

3 甲醇-97.8 64.8 11 5.5~44.0385 13.33(21.2℃)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该品易燃,具刺激性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高浓度接触,引起流涎、眼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严重者口唇发白、呼吸困难、痉挛,因肺水肿而死亡。

误服急性中毒者,出现口腔、胃、食管腐蚀症状,伴有虚脱、呼吸困难、躁动等。

长期接触可致皮肤损害,亦可致肺、肝、皮肤病变。

二、毒理学资料与环境行为毒性:毒性比相应的饱和酯大10~13倍,是全身性毒物。

急性毒性:LD50277mg/kg(大鼠经口);1243mg/kg(兔经皮);LC504752mg/m3,4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75ppm,最低刺激剂量;人吸入0.25~0.5mg/L,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