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度检查记录校正
压实度表(环刀法)

压实度检查记录(环刀法)
检查日期:2007年07月24日
合同号:
试验号:
桩号及部位
K12+600(中) K12+750(右) K12+900(左)
实测厚度
路槽
盒号
23
10
8
19
24
29
盒+湿样质量(g) 64.2 64.7 62.3 62.5 64.8 62.3
盒+干样质量(g) 59.9 60.4 58.2 58.4 60.3 58.2
盒+干样质量(g) 58.0 59.7 59.1 59.1 58.4 59.5
盒质量(g)
17.1 17.1 19.8 17.9 16.7 17.3
水分质量(g)
4.4 4.2 4.3 4.5 4.1 4.0
干样质量(g)
40.9 42.6 39.3 41.2 41.7 42.2
含水量(%)
10.7 9.9 10.8 10.9 9.8 9.5
合同号:
试验号:
桩号及部位
K21+800(中) K21+950( 中)
实测厚度
第一层(右侧)
盒号
27
64
29
95
盒+湿样质量(g) 62.9 62.9 64.7 64.4
盒+干样质量(g) 58.9 58.7 60.6 60.1
盒质量(g)
17.3 19.4 17.8 16.8
水分质量(g)
4.0 4.2 4.1 4.3
环刀体积(cm3)
200
200
200
湿样质量(g)
403.9
402.1
浅谈回填土压实度试验方法及试验记录填写

浅谈土方压实度试验方法及试验记录填写一、试验方法1.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施工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理、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也适用于甲方或监理要求全部使用此法检测土方密实度)。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②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测定现场含水量所用材料数量①在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在铝盒或搪瓷盘中,测定其含水量以%计,样品数量如下:用小型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1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500g。
用大灌砂筒测定时,于细粒土,不少于2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1000g;对于粗粒土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宜将取出的全部材料烘干,且不少于2000g,称其质量,准确至1g。
(注:当为沥青表面处治或沥青贯入式结构类材料时,则省去测定含水量步骤。
)1.4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的注意事项①量砂的松干密度要准确,重复使用时,用后应过筛,拣除混杂物并晾干,尽量同松房密度标定时的洁净、干燥状况一致。
②一般都应尽量使用基板,确保试验精度,除非测点表面非常平整、光滑。
③试坑深度应恰好等于压实层厚度,坑壁笔直,上下口直径相等,避免上大下小。
挖出的试样要及时装入塑料袋或密封容器,防止水分损失。
④无论是标定还是测试完后,都要检查灌砂筒外壁和锥体之间的三角区是否有砂子漏入,如有要将其单独清出,称其质量,计算密度时应扣除这部分质量。
2.环刀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的目的和适用范围2.1 本方法适用于细粒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的密度。
关于路基出现压实度不合格的整改措施

关于路基出现压实度不合格的整改措施省际通道乌盟段驻地监督组在对SHTJ4004合同段进行监督检查中,抽检路基压实度10点,K52+580第四层中1点压实度不足,为92.7%(粗粒土,要求93%),合格率90%。
在检查中,我单位也对含水量进行检测,发现该点不合格,我单位同总监代表处及第二高级驻地办又进行了补测,重新检测四点,合格四点。
虽然重新检测中该层合格,但我单位仍对该段第四层重新洒水进行补压。
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填筑下一层。
针对此事,我单位对其它地段填筑工程压实度等进行了自检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整改具体措施如下:一、标准试验方面按照施工规范每5000m3进行一次试验,对标准干密度、最佳含水量进行测定,保证检测土工压实度时,标准干密度、最佳含水量的正确性。
尤其对粗粒土,必须对大于38mm以上粒径的石块回坑或对标准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进行校正。
对使用的检测仪器及标准砂重新进行标定,必须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
二、施工方面严格控制层厚,每层填筑前,在中桩及边桩上采用系红布条的方式,严格控制层厚,保证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
不同填料混填,每种填料的层厚累计不得小于50cm,尤其严禁土石混填现象发生。
在路基两侧采取宽填50cm,确保边坡处压实度及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试验段施工中总结的施工参数。
三、现场检测方面在按照规范进行频率自检中,要注意检测的位置选择,路基两侧是填筑路基中的薄弱部位,要加大频率进行抽检,确保路基范围均达到要求压实度。
另外在挖坑取土时,要注意石块的含量,进行回坑或根据石块的含量进行标干校正。
四、外观现象方面路基填筑采用机械施工过程中,人工进行配合对超粒径的石块等要及时清除出路基或用大锤击碎。
同时边坡人工插杆挂线,修整边坡,保证边坡的顺直、平整。
在碾压中,也要人工配合,对局部凸凹不平处及时铲平,保证路基的平整度。
以上为我单位在路基填筑的具体施工措施,有不规范之处,望贵单位给予指正,我单位立即整改。
路基压实度表格

压实度检测表(灌砂法)合同号:承包单位:编号:
监理单位
试验单位试验规程
工程项目试验者
起讫桩号校核者
等级、试验层次试验日期
试验层到路基面距离(m) 标准密度量砂密度
取样桩号
距中线横向距离(m)
取样深度(cm)
灌入试洞前量砂质量(g)
灌砂筒下部锥体+基板内砂质量(g) 灌满试洞后剩余砂质量(g)
试洞内砂的质量(g)
试洞中湿试样质量(g)
试样的湿密度(g/cm3)
含水量
盒号
盒+湿试样质量g
盒+干试样质量g
盒质量g
水质量g
干试样质量g
含水量%
平均含水量% 试样的干密度(g/cm3)
试样中>38mm颗粒质量(g)>38mm颗粒占干试样总量(%)校正后的标准密度(g/cm3)
压实度(%)
质检工程师自
检意见及签名
年月日专业监理工
程师检查意
见及签名
年月日
注:如系监理工程师抽检则质检工程师自检意见栏不填写。
压实度检验记录范文

压实度检验记录范文一、检验目的二、检验项目1.干密度测试2.含水率测试三、检验设备1.干密度仪2.含水率仪四、检验步骤1.准备工作a.将试验设备校准并准备好;b.采集土壤样本,并将其记录下来。
2.干密度测试a.将土壤样本放入干密度仪中;b.将该仪器放入水浴中,设定合适的温度和时间;c.取出样本,测量其质量和体积;d.计算出土壤的干密度。
3.含水率测试a.取一份土壤样本;b.将其放入含水率仪中,并记录初始质量;c.将样本加热至干燥,并记录干燥后的质量;d.计算出土壤的含水率。
4.数据处理a.将测得的干密度和含水率等数据记录下来;b.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相应的压实度指标;c.根据压实度指标评价土壤的密实程度。
五、数据记录样本编号,干密度 (g/cm^3) ,含水率 (%---------,-----------------,----------1,1.55,12,1.60,13,1.58,14,1.57,5,1.59,1六、数据分析根据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干密度的均值为1.58g/cm^3,说明土壤的密实程度较高。
2.含水率的均值为10.4%,说明土壤的含水量较低。
七、评价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结果,可以评价土壤的压实度为良好,并适用于工程建设。
八、结论根据上述压实度检验结果和评价,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土壤的压实度较高,适用性良好,可以满足工程的需求。
以上是对压实度检验的记录,通过对土壤的干密度和含水率的测试与分析,可以评估土壤的密实程度以及适用性,并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对密度 压实度记录表

9000 815
灌砂入试洞后剩余砂质量(g)
4610
457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578
4600
试洞内砂质量(g)
3586
3601
3606
3585
试洞内湿试样质量(g) 试样的湿密度(g/cm3 )
5796 2.279
5816 2.277
5815 2.274
5773 2.271
盒号
1
2
3
4
5
6
7
8
盒+湿试样质量 (g) 538.0 539.8 535.1 522.5 534.9 538.3 531.3 526.0
干试样质量 (g) 374.9 365.5 348.6 353.1 359.8 350.0 362.0 358.7
含水量
% 6.20 7.01 6.10 5.45 4.53 7.03 4.69 6.15
平均含水量
%
试样干密度(g/cm3)
6.6 2.138
5.8 2.153
5.8 2.149
5.4 2.154
试样中>mm颗粒质量(g)
>mm颗粒占干试样总量(g) 校正后的标准密度(g/cm3)
压实度(%)
97.6
98.3
98.1
98.4
相对密度
0.83
0.88
0.87
0.88
旁站监理意见
盒+干试样质量 (g) 514.7 514.1 513.9 503.3 518.6 513.7 514.4 503.9
含 水
盒质量
(g) 139.8 148.6 165.3 150.2 158.8 163.7 152.4 145.2
石方路基的压实度检测

石方路基填筑压实度检测方法l 填料的物理性能(1)在开山处取代表性大块石料12块加工成50× 50×50mm正方体,测定浸水48h后的饱和抗压强度,实测值为48.2MPa,符合土石很填石料强度大于15MPa的要求。
另外在二次倒运料场取已解小后的代表性土样200kg风干,用四分法缩分至l00kg,因粒径较大先人工筛除大于60mm的粒料并计算占总质量的百分比,是否在25%-70%的范围内,实测值为32%属于土石混填。
余下的试样缩分至5000g 烘干至恒量,剔除大于60mm的32%(1600g)剩余3400g,按照JTJ05l—93中(JTJ115—93)筛分法进行试验并计算通过量,该土属于含细粒土砾(GF)l。
如小于0.074mm的试样大于15%需做土的界限含水量试验。
(2)标准击实。
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7.8.2节规定,其标准干密度应根据每一种填料的不同含石量的最大干密度作出标准干密度曲线。
但是根据JTJ051—93(T0131—93)中大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38mm的土。
另外,当试样中有大于38mm颗粒时,应先取出大于38mm颗粒,并求出百分率。
再对小于38mm部分进行击实试验,对试验所得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进行校正。
当大于38mm 颗粒含量大于30%时就不宜用击实方法,也无法进行校正。
(3)根据以上分析,决定采用JTJ058—2000中T0308—2000(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广口瓶法)测大于5mm以上试样的毛体积密度。
首先按四分法取5000g大于5mm的试样,把大于广口瓶直径的试样破碎至易于进出广口瓶。
将破碎后的试样放人容器中冲洗干净,浸水24h。
同时用5000ml细口瓶在室温储存l瓶饮用水备用。
如浸水24h后,试样仍不干净,再继续把试样洗干净,直到水清澈为止。
再用5000m1细口瓶中的水浸泡试样2h以上。
将试样装入广口瓶中。
装试样时,广口瓶应倾斜放置缓缓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出气泡。
压实度实验记录

压实度实验记录实验目的:了解灌砂法在压实度测试中的应用,探究不同灌砂条件下的压实度变化规律。
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土壤样本、灌砂装置、灌砂管、水桶、计量杯、天平等。
2.将土壤样本取自自然场地,并进行初步处理,如去除杂质和颗粒较大的物质。
3.准备好一定数量的砂子,并通过天平进行准确测量,以备后续使用。
4.将土壤样本置于灌砂装置的压实模具中,调整模具高度和样本厚度,确保灌砂过程中土壤的均匀分布。
5.连接灌砂管和水桶,并调节水流量,让水从灌砂管均匀地流入模具中。
6.开始灌砂,根据需要控制砂子的灌入速度和灌入量。
(灌入速度和数量涉及多组实验)7.待砂子完全灌入模具后,将压实模具从灌砂装置中取出,并将多余的砂子清除。
8.将压实模具放置在振动台上,并按照标准程序进行震实,通常为1分钟。
9.取出震实后的压实模具,用天平测量其重量,并记录下来。
10.重复以上步骤,改变灌砂条件,进行多组实验,以获得更全面的数据。
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组数:5组实验条件:灌入速度分别为200ml/min、300ml/min、400ml/min、500ml/min、600ml/min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组数灌入速度(ml/min) 压实度(%)120092.5230091.8340089.6450087.2560085.4实验数据分析: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灌砂速度的增加,压实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当灌入速度为200ml/min时,土壤的压实度为92.5%;而当灌入速度为600ml/min时,压实度降低至85.4%。
这表明在灌砂法中,灌入速度对土壤的压实度有明显影响。
实验结论:通过灌砂法进行的实验表明,灌入速度对土壤的压实度有一定影响。
在灌砂法中,较小的灌入速度有助于土壤颗粒在压实过程中更加紧密地排列,从而使得土壤的压实度提高;而较大的灌入速度则容易导致土壤颗粒的排列不够紧密,使得土壤的压实度降低。
因此,在进行压实度测试时应注意控制灌砂速度,以获取准确可靠的压实度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 砂 法) 工程名称 工程项目 检查起讫桩号 试验层次 试验说明 实验环境 取样位置 试样编号 取样深度(cm) 灌入试洞前量砂质量(g) 量砂筒下部锥体+基板内砂 质量=或+粗糙表面间 砂的质量=(g) 灌入试筒后剩余砂质量(g) 试洞内砂的质量(g) 试洞中湿试样质量(g) 式样的湿密度(g/cm3) 盒 号 1 (g) 1395.9 (g) 1305.2 (g) (g) 126.0 90.7 20000 0 1406 10052 8542 14521 2.346 2 1493.4 1395.1 121.8 98.3 1273.3 7.7 7.6 2.18 5506 40.8 2.22 98.1 3 20000 0 1381 10506 8113 13804 2.348 4 5 20000 0 1436 9887 8677 14789 2.352 6 1380.6 1279.6 121.8 101.0 1157.8 8.7 8.4 2.17 6616 48.5 2.24 96.7 7 1206.3 1123.2 122.4 83.1 1000.8 8.3 8.4 2.18 6347 47.4 2.24 97.5 20000 0 1435 10087 8478 14517 2.363 8 1209.0 1124.6 122.4 84.4 1002.2 8.4 1 2 3 4 不可抄写 温度: X776线改造工程 路基工程 试验单位 试验规程 试验者 校正者 标准密度 主要仪器 公式 试验日期 量砂密度 1.38 试表13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工地试验室 JTGE60-2008
平均含水量 试样的干密度(g/cm3)
试样中>mm颗粒质量(g) >mm颗粒占干试样总量(%) 校正后的标准密度(g/cm3) 压 实 度(%) 会议意见
注意:修改部分数据、将相;湿试样质量 含 水 量 盒+干试样质量 盒 水 质 质 量 量
1428.2 ###### 1383.4 1329.9 ###### 1287.2 119.2 98.4 124.8 86.4 123.2 96.3
干试样质量 含 水 量
(g) 1179.2 % % 7.7
1210.7 ###### 1164.0 8.1 7.7 2.18 6100 47.6 2.24 97.4 7.5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