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试题.doc

合集下载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中药的化学成分B. 中药的临床应用C. 中药的炮制方法D. 中药的药理作用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四气”?A. 寒B. 热C. 温D. 凉E. 毒答案:E3. 中药的“五味”中,具有收敛作用的是?A. 甘B. 酸C. 苦D. 辛答案:B4. 人参具有的功效是?A. 补气生津B. 清热解毒C. 利水渗湿D. 活血化瘀答案:A5. 中药的配伍禁忌中,“十八反”是指?A. 十八种药物相互配伍禁忌B. 十八种药物与食物相克C. 十八种药物与疾病相克D. 十八种药物与体质相克答案:A6. 下列哪项是中药的炮制方法?A. 炒B. 煮C. 蒸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7. 中药的“升降沉浮”理论中,“沉”指的是?A. 药物作用向下B. 药物作用向上C. 药物作用向内D. 药物作用向外答案:A8. 中药的“归经”是指?A. 药物的来源B. 药物的炮制方法C. 药物的性味D. 药物作用的经络答案:D9. 下列哪种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A. 黄连B. 当归C. 黄芪D. 甘草答案:A10. 中药学中的“君臣佐使”是指?A. 药物的配伍原则B. 药物的炮制原则C. 药物的服用方法D. 药物的储存方法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中药的“四气”包括寒、热、温、________。

答案:凉2. 中药的“五味”包括甘、酸、苦、辛、________。

答案:咸3. 中药的炮制方法主要有炒、煮、蒸、________。

答案:炙4. 中药的“升降沉浮”理论中,“升”指的是药物作用________。

答案:向上5. 中药的“归经”理论认为,药物作用于人体的________。

答案:经络6. 中药的“君臣佐使”配伍原则中,“君药”是指在方剂中起________作用的药物。

答案:主导7. 中药的“十八反”中,甘草反________。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哪味中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A. 人参B. 黄连C. 当归D. 黄芪2. 何首乌具有以下哪种功效?A. 补气养血B. 清热解毒C. 活血化瘀D. 滋阴补肾3. 以下哪种中药常用于治疗咳嗽?A. 丹参B. 桔梗C. 茯苓D. 柴胡4.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种药物属于“温里药”?A. 薄荷B. 黄芩C. 桂枝D. 石膏5. 中药的“四气”指的是什么?A. 寒、热、温、凉B. 酸、甜、苦、辣C. 辛、甘、酸、咸D. 涩、麻、甘、苦6. 以下哪种中药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A. 川芎B. 龙骨C. 甘草D. 黄芩7. 中药的“五味”中,具有收敛作用的是?A. 甘味B. 酸味C. 苦味D. 咸味8. 何为中药的“归经”?A. 中药的来源B. 中药的炮制方法C. 中药的疗效归属D. 中药的性味9. 以下哪种中药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A. 桑叶B. 麻黄C. 茯苓D. 地黄10. 中药的“升降浮沉”理论中,“沉”指的是?A. 药性下行B. 药性上行C. 药性外散D. 药性内收答案:1. B 2. D 3. B 4. C 5. A 6. B 7. B 8. C 9. C 10. 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药的炮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炒B. 蒸C. 煮D. 泡12. 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属于“五脏”?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13. 下列哪些中药具有补气作用?A. 人参B. 黄芪C. 当归D. 白术E. 甘草14. 中药的“五味”中,具有发散作用的是?A. 辛味B. 甘味C. 酸味D. 苦味E. 咸味15. 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属于“六腑”?A. 胆B. 胃C. 大肠D. 小肠E. 三焦答案:11. ABCD 12. ABCDE 13. ABE 14. A 15. ABCD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中药的“四气”和“五味”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概念。

(完整版)中药学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中药学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中药学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生地与玄参的共同点是养阴生津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有“疮家圣药”之称的是连翘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治热毒血痢的良药是白头翁化湿之外,又善和中,善治湿浊呕吐的药是藿香黄柏既能滋补肾阴,又善泻相火,故长于治肾阴不足,相火妄动错黄芩善清心经实火,而黄连善清肺火及上焦实热错金银花甘寒,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温热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对车前子因善利小便而实大便,故常用治湿盛水泻对干姜即生姜之干燥品,二者功用相同错甘遂、京大戟、芫花醋制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疗效错生地与玄参的共同点是养阴生津知母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宜配黄柏脾经湿热,口中甜腻,多涎者宜选用下列中佩兰功能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药物是川乌黄柏既能滋补肾阴,又善泻相火,故长于治肾阴不足,相火妄动错茵陈蒿功善清利湿热、退黄疸、临床上无论湿热阳黄,还是寒湿阴黄,均可使用。

V茯苓性平力缓,凡水湿内停之证,无论寒热均可使用。

V威灵仙辛散温通,性猛善走,凡风湿痹痛,无论病位在上在下皆可应用V“附子无姜不热”可以理解为干姜的回阳之力比附子更强。

X肉桂与桂枝为同科植物,虽用药部位不同,但功用一样。

X黄柏既能滋补肾阴,又善泻相火,故长于治肾阴不足,相火妄动。

X黄芩善清心经实火,而黄连善清肺火及上焦实热。

X桑寄生与黄芩均能清热安胎。

X“附子无姜不热”可以理解为干姜的回阳之力比附子更强。

X内服截疟,外用腐蚀赘疣,又为阿米巴痢疾所首选的是鸦胆子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有“疮家圣药”之称的是连翘金银花甘寒,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温热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

V威灵仙辛散温通,性猛善走,凡风湿痹痛,无论病位在上在下皆可应用V车前子因善利小便而实大便,故常用治湿盛水泻。

V茵陈蒿功善清利湿热、退黄疸、临床上无论湿热阳黄,还是寒湿阴黄,均可使用。

V干姜长于温中散寒,凡脾胃寒证,无论是外寒内侵之实证,还是阳气不足之虚证均可应用。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中药的种植技术B. 中药的炮制与应用C. 中药的化学成分分析D. 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基本性质?A. 四气B. 五味C. 归经D. 药性答案:D3. 中药的“四气”指的是什么?A. 寒、热、温、凉B. 酸、甜、苦、辣C. 辛、甘、酸、咸D. 甘、苦、辛、咸答案:A4. 中药的“五味”中,具有收敛作用的是哪一味?A. 甘B. 酸C. 苦D. 咸答案:B5. 中药的“归经”是指什么?A. 中药的产地B. 中药的炮制方法C. 中药作用的经络D. 中药的储存条件答案:C6. 下列哪种药材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A. 人参B. 黄芪C. 黄连D. 当归答案:C7. 中药的炮制方法中,哪种方法可以增强药材的补益作用?A. 炒B. 蒸C. 煮D. 煅答案:B8. 中药配伍禁忌中,“十八反”是指什么?A. 十八种药材不能同时使用B. 十八种药材不能与甘草同用C. 十八种药材不能与人参同用D. 十八种药材不能与黄连同用答案:A9. 中药的“升降浮沉”理论中,具有沉降作用的药材通常用于治疗什么病症?A. 头痛B. 眩晕C. 咳嗽D. 腹泻答案:D10. 下列哪种药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A. 丹参B. 茯苓C. 桔梗D. 贝母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药的“四气”中,____ 性药材具有清热作用。

答案:寒2. 中药的“五味”中,____ 味药材具有生津止渴作用。

答案:甘3. 中药的“归经”理论中,____ 经药材常用于治疗头痛。

答案:肝4. 中药的炮制方法中,____ 可以去除药材的毒性。

答案:煅5. 中药的“升降浮沉”理论中,具有升浮作用的药材通常用于治疗____ 。

答案:腹泻6. 中药配伍禁忌中,“十八反”中,甘草反____ 。

答案:海藻7. 中药的“升降浮沉”理论中,具有沉降作用的药材通常用于治疗____ 。

中药学试题精选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精选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精选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四气之一?A. 寒B. 热C. 温D. 凉答案:B2. 中药的五味中,具有收敛作用的是?A. 酸B. 苦C. 甘D. 辛答案:A3. 下列药材中,属于动物药的是?A. 人参B. 鹿茸C. 黄芪D. 丹参答案:B4. 中药学中,用于治疗脾胃虚弱的药性是?A. 辛散B. 苦泻C. 甘补D. 咸软5. 以下哪种药材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A. 黄连B. 肉桂C. 附子D. 麻黄答案:A6. 中药的归经是指?A. 药材的产地B. 药材的炮制方法C. 药材的作用部位D. 药材的采收季节答案:C7. 以下哪种药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A. 川芎B. 茯苓C. 黄芩D. 甘草答案:A8. 中药的四气中,具有温阳作用的是?A. 寒B. 热C. 温D. 凉答案:B9. 以下哪种药材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B. 黄连C. 黄芪D. 桑叶答案:A10. 中药的五味中,具有燥湿作用的是?A. 酸B. 苦C. 甘D. 辛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药材具有补气作用?A. 人参B. 黄芪C. 甘草D. 黄连答案:AB2. 中药的四气中,以下哪些具有清热作用?A. 寒B. 热C. 温D. 凉答案:AD3. 下列哪些药材具有安神作用?A. 酸枣仁B. 龙骨D. 茯苓答案:ABD4. 以下哪些药材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A. 桔梗B. 贝母C. 桑叶D. 黄连答案:AB5. 中药的五味中,以下哪些具有泻下作用?A. 酸B. 苦C. 甘D. 咸答案: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药的四气是指寒、热、温、凉。

(对)2. 中药的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

(对)3. 人参具有补气安神的功效。

(对)4. 黄连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

(对)5. 甘草具有泻火解毒的功效。

(错)6.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

(对)7.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中药学考试试题

中药学考试试题

中药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中药的栽培和采集B. 中药的加工和炮制C. 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D. 所有以上内容2. 下列哪种药材属于清热药?A. 黄芪B. 当归C. 黄连D. 肉桂3. 中药的“四性”指的是什么?A. 寒、热、温、凉B. 酸、甜、苦、辣C. 咸、淡、涩、麻D. 软、硬、韧、脆4.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配伍禁忌?A. 甘草反海藻B. 乌头反贝母C. 黄连反甘草D. 人参反薤白5. 中药的“五味”中,哪一味具有收敛作用?B. 苦C. 甘D. 辛6. 下列哪种药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A. 丹参B. 黄芩C. 桔梗D. 茯苓7. 中药的“归经”是指药材对哪一方面的选择性作用?A. 经络B. 脏腑C. 气血D. 津液8. 下列哪种药材属于补虚药?A. 黄连B. 人参C. 薄荷D. 陈皮9. 中药的“升降浮沉”是指药材的什么特性?A. 药效快慢B. 药效强弱C. 药效作用的趋势D. 药效持续的时间10. 下列哪种药材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A. 泽泻C. 地黄D. 牛膝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的“三才”理论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

2. 中药的“七情”和合中,相须是指两种药材合用时,______。

3. 在中药学中,______是指药材的自然属性和治疗作用。

4. 五味子具有______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咳嗽。

5. 当归具有______和______的双向调节作用,适用于血虚和血瘀。

6. 黄芪具有______的作用,适用于治疗气虚引起的症状。

7. 根据中药的升降浮沉理论,______性药物主上升,______性药物主下降。

8. 甘草在中药配伍中常用作______,以调和药性。

9. 陈皮具有______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胃脘痞满。

10. 丹参具有______和______的功效,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材。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请简述中药的“四气”理论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A. 中药的采集、鉴定、炮制、制剂B. 中药的化学成分分析C. 中药的临床疗效评价D. 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炮制方法?A. 炒B. 蒸C. 煮D. 浸泡答案:D3. 中药的四气五味是指:A. 寒、热、温、凉;酸、苦、甘、辛、咸B. 寒、热、温、凉;甜、苦、酸、辣、咸C. 寒、热、温、凉;酸、苦、甘、辛、淡D. 寒、热、温、凉;酸、苦、甘、辛、涩答案:A4.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配伍禁忌?A. 十八反B. 十九畏C. 相须D. 相恶答案:C5. 中药的剂量单位通常不包括:A. 克B. 毫升C. 毫克D. 升答案:D6. 中药的煎煮方法中,先煎后下指的是:A. 先煎煮一部分药材,再加入其他药材B. 先煎煮一部分药材,后加入其他药材C. 先煎煮一部分药材,最后加入其他药材D. 先煎煮一部分药材,再与其他药材一起煎煮答案:C7.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贮藏方法?A. 干燥B. 低温C. 避光D. 暴露答案:D8. 中药的临床应用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B. 根据药物的性味选择适当的药物C. 根据药物的归经选择适当的药物D. 根据药物的价格选择适当的药物答案:D9. 中药的配伍原则中,下列哪项不是“相须”?A. 增强药效B. 降低毒性C. 减少副作用D. 增加药物的毒性答案:D10. 中药的煎煮过程中,下列哪项不是正确的操作?A. 使用砂锅煎煮B. 使用不锈钢锅煎煮C. 使用陶瓷锅煎煮D. 使用铁锅煎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药的鉴定方法包括:A. 形态鉴定B. 显微鉴定C. 化学鉴定D. 物理鉴定答案:ABC2. 下列哪些是中药的炮制方法?A. 炒B. 蒸C. 煮D. 浸泡答案:ABCD3. 中药的临床应用中,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B. 根据药物的性味选择适当的药物C. 根据药物的归经选择适当的药物D. 根据药物的价格选择适当的药物答案:ABC4. 中药的贮藏方法中,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干燥B. 低温C. 避光D. 暴露答案:ABC5. 中药的煎煮方法中,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先煎后下B. 后下先煎C. 先煎后下D. 后下先煎答案:A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药的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性能和作用。

中药学期末考试试题

中药学期末考试试题

中药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学中“四气”指的是:A. 寒、热、温、凉B. 酸、苦、甘、辛C. 温、热、寒、凉D. 辛、甘、酸、苦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配伍禁忌?A. 十八反B. 十九畏C. 相须相使D. 相杀相恶3. 中药炮制的目的不包括:A. 增强药效B. 降低毒性C. 便于储存D. 增加口感4. 中药学中的“五味”指的是:A. 酸、苦、甘、辛、咸B. 酸、甜、苦、辣、咸C. 酸、苦、甘、辛、辣D. 酸、甜、苦、甘、咸5. 下列药材中,不属于清热药的是:A. 黄连B. 黄芩C. 黄芪D. 黄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中药的“四性”指的是寒、热、温、________。

7. 中药的“五味”中,具有收敛作用的是________。

8. 中药配伍中的“相须”指的是两种药物合用可以________。

9. 中药炮制中的“炒”法可以________。

10. 中药的“归经”是指药物对________的影响。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中药炮制的常见方法及其作用。

12. 简述中药的“归经”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中药的配伍原则及其在临床处方中的应用。

14. 论述中药的药性理论及其对药物选择和用药指导的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5. 某患者因长期工作压力大,出现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经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

请根据中医理论,分析可能的中药治疗方案,并说明选用药物的理由。

六、实验操作题(共10分)16. 描述中药炮制中的“蒸”法操作步骤,并说明其对药物性质的影响。

七、附加题(10分,可选做)17. 请列举至少5种常用的中药,并简述其主要功效及适应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中药学试题库★一、单选题【01】知识点序号001 试题难度难中易层次本★教纲要求0001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A.《山海经》B.《五十二病方》C.《神农本草经》D.《神农本草经集注》E.《唐本草》0010002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基础的药学文献是( )A.《五十二病方》B.《神农本草经》C.《唐本草》D.《神农本草经集注》E.《本草纲目》0010003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书是(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D《证类本草》E《海药本草》003★0004主要介绍外来药的本草是(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D《本草拾遗》E《海药本草》001★0005首创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是( )A.《神农本草经集注B.《唐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海药本草》0010006世界最早的药典专著是( )A.《本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五十二病方》E.《本草纲目》003★0007《海药本草》主要介绍的药物是( )A海洋药B青海地区药C植物药D外来药E动物药002★0008《炮炙论》的作者和成书年代是( )A.不详B.上古雷公C.南朝刘宋时期雷学文D.汉代雷学文E.唐代孟诜0010009《证类本草》的作者是( )A.赵学敏B.陶弘景C.李时珍D.苏敬E.唐慎微005★0010最早应用雕版印刷出版本草专著的朝代是( ) A唐代B宋代C金元D清代E明代0010011《本草经集注》的作者是( )A李时珍B唐慎微C赵学敏D陶弘景E苏敬【02】0070012宜于在花期采收的药材是( )A叶类B根类C根茎类D树皮类E根皮类0070013多数全草类药物的采收时间是( )A幼苗期B萌芽期C开花期D结果期E叶枯期0060014人参B三七C黄连D阿胶E地黄★(1).河南的道地药材是( )★(2).云南的道地药材是( )006★0015广东的道地药材有( )A黄连B苍术C附子D人参E砂仁006★0016东北的道地药材是( )A人参B三七C黄连D阿胶E地黄006★0017.四川的道地药材是( )A人参B三七C黄连D阿胶E地黄0070018正确的采收方法是( )A桑叶在春夏采B槐花在花开后采C青皮在果皮成熟后采D辛夷在含苞欲放时采花蕾E乌梅在果实成熟后采0070019可以随时采收的药材是( )A矿物药B根类植物药C树皮类植物药D动物药E叶类植物药0070020经常在清明至夏至间采收的药材是( )A全草类B叶类C花类D树皮类E根类【03】0090021属于水火共制法的是( )A炒B炙C煅D煨E蒸0090022不属于水火共制法的是( )A蒸B煮C水飞D弹E淬0090023以下何种药物用发酵法制成( )A大豆黄卷B麦芽C西瓜霜D神曲E阿胶010★0024以下哪项不是炮制“炙”的辅料( )A 姜汁B盐水C蜜D醋E 蛤粉010★0025以下哪项不是炮制“炒”的辅料( )A土B面C米D砂E姜0080026A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B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

C改变药物的性能和功效。

D改变药材的性状,便于制剂。

E纯净药材,确保用量准确。

★(1).百部用蜜炙的目的是( )★(2).桑叶用蜜炙的目的是( )0080027A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B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

C改变药物的性能和功效。

D改变药材的性状,便于制剂。

E纯净药材,确保用量准确。

★(1).肉桂去栓皮用的目的是( )★(2).常山酒炒的目的是( )008★0028穿山甲用砂烫的目的是( )A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B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

C改变药物的性能和功效。

D改变药材的性状,便于制剂。

E纯净药材,确保用量准确。

011★0029姜汁炒竹茹的目的是( )A.加强化痰B.加强除烦C.加强温中D.加强止呕E,减毒0080030A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B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

C改变药物的性能和功效。

D改变药材的性状,便于制剂。

E纯净药材,确保用量准确。

★(1).生地加入黄酒蒸制为熟地的目的是( )★(1).川芎用酒炙的目的是( )【04】★0031首先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是( ) A《内经》B《神农本草经》C《本草经集注》D《本草纲目》E《本草求真》0032药性寒热主要反映药物作用的( )A性质B范围C趋势D强度E益害0033四气主要反映药物对人体的影响是( )A安全性B阴阳盛衰C寒热变化D虚实变化E气机升降变化0034淡味药的两种作用是( )A渗湿B化湿C燥湿D利水E逐水0035具软坚散结作用的药味是( )A.苦B.甘C.咸D.酸E.辛0036升降浮沉的概念是( )A部份药物具有二向性B沉不仅表示向内的趋向,还表示泄利二便C反映药物的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D作用于上焦的药物,其性升浮E开窍药的作用趋向不明显0037解表药的作用趋向性是( )A上升B下降C浮散D沉藏E不明显0038大黄的作用趋向性( )A上升B下降C浮散D沉藏E不明显0039属沉降药性的药味是( )A.苦甘温B.辛苦热C.甘咸寒D.酸咸寒E.以上都不是【05】0040石膏与知母配伍属于( )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恶E相反0041大黄与芒硝配伍属于( )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恶E相反0042一种药物的毒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的配伍关系,称为( ) A.相反B.相杀.C相畏D.相恶E.相使0043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称为( )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杀E.相恶0044配伍时可能削弱原有功效的是( )A相使B相畏C相杀D相恶E相反0045半夏能被生姜降低毒性,属于( )A相畏B相反C相杀D相恶E相使0046人参配莱菔子,属于( )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恶E.相反0047附子与干姜配伍属于( )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恶E相反0048麻黄与杏仁相配伍属于( )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恶E相反0049生姜制约生南星毒性,叫做( )A相须B相畏C相杀D相恶E相反0050黄连配木香治疗湿热痢疾,属于( )A相须B相使C相杀D相畏E相恶0051黄芪配伍茯苓治疗气虚水肿,属于( )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杀E相恶0052属于十八反的配伍是( )A甘草与芜花B大戟与海藻C贝母与半夏D瓜蒌与乌头E白及与瓜蒌0053属于十八反的配伍是( )A.细辛与芍药B.苦参与芍药C.细辛与丹参D.乌头与甘草.E甘草与大戟0054属于十八反的配伍是( )A硫磺与水银B丁香与郁金C乌头与贝母D牙硝与人参E官桂与五灵脂0055属于十九畏的配伍是( )A硫磺与水银B丁香与郁金C川乌与三棱D牙硝与人参E官桂与五灵脂0056属于十九畏的配伍是( )A.川乌与丁香B.官桂与石脂C.五灵脂与三棱D.人参与玄参E.沙参与赤芍0057属于十九畏的配伍是( )A硫黄与朴硝B石脂与水银C牵牛与郁金D川乌与丁香E人参与官桂★0058以下器皿中较适合与煎药的是( ) A沙锅B钢锅C铁锅D铜锅E铝锅0059西洋参等名贵药宜于( )A先煎B后下C另煎D包煎E烊化0060阿胶应当( )A先煎B后下C包煎D烊化E另煎0061在汤剂中应当后下的药是( )A川乌B牡蛎C附子D白豆蔻E磁石0062在汤剂中应当后下的药是( ) A番泻叶B牡蛎C附子D川乌E磁石0063在汤剂中应当后下的药是( ) A附子B牡蛎C生大黄D川乌E磁石0064在汤剂中应当后下的药是( ) A磁石B牡蛎C附子D川乌E勾藤0065在汤剂中应当后下的药是( ) A鱼腥草B牡蛎C附子D川乌E磁石0066入煎剂宜另行烊化的药是( ) A芒硝B阿胶C人参D竹沥E石膏0067在汤剂中应当先煎的药是( ) A番泻叶B阿胶C附子D车前子E旋覆花0068在汤剂中应当先煎的药是( ) A番泻叶B阿胶C磁石D车前子E旋覆花0069在汤剂中应当先煎的药是( ) A番泻叶B阿胶C龟甲D车前子E旋覆花0070在汤剂中应当先煎的药是( ) A番泻叶B阿胶C石膏D车前子E旋覆花0071在汤剂中应当包煎的药是( ) A番泻叶B阿胶C石膏D车前子E旋覆花0072在汤剂中应当包煎的药是( ) A番泻叶B阿胶C石膏D五灵脂E龟甲0073A番泻叶B阿胶C石膏D芒硝E羚羊角(1).在汤剂中应当烊化的药是( ) (1).在汤剂中应当另煎的药是( ) (1).在汤剂中应当冲服的药是( )0074在汤剂中应当冲服的药是( ) A蜂蜜B阿胶C石膏D五灵脂E羚羊角0075细小而含粘液质多的种子药材多应( )A先煎B后下C包煎D另煎E冲服0076A后下B包煎C另煎D先煎E冲服(1).海金沙等质地轻浮的药材,在汤剂中宜于( )(2).贝壳类药一般应当( )0077A驱虫药B攻下药C截疟药D对胃肠有刺激的药E安神药(1).宜在饭前服的药是( )(2).宜在饭后服的药是( )0078宜在睡前服用的药是( )A驱虫药B攻下药C消食药D对胃肠有刺激的药E缓下药0079宜在空腹服的药是( )A峻下药B攻下药C消食药D对胃肠有刺激的药E安神药0080止呕吐药宜于( )A清晨空腹服B睡前服C饭后服D小量频服E不拘时服【06】0081A桂枝B麻黄C香薷D紫苏E荆芥(1).功能发汗解表、温通经脉、温助阳气的药物是( )(2).具有发汗解表、平喘、利尿作用的药是( )0082麻黄治疗风寒表实证,常与下列哪味药相须为用( ) A荆芥B防风C细辛D桂枝E香薷0083患者感受风寒,宜首选何药( )A麻黄B桂枝C紫苏D生姜E羌活0101既能发汗,又能利尿的药是( )A.荆芥B.紫苏C.麻黄D.香薷E.桂枝0102发散风寒,行气宽中的药是( )A.生姜B.荆芥C.紫苏D.香薷E.细辛0103荆芥的功效是( )A.疏散风热B.胜湿止痛C.炒炭止血D.祛风宣毒E.散寒止痛0104具止血作用的药是( )A.白芷B.荆芥C.防风D.蝉蜕E.牛蒡子0105可治风湿痹痛的药是( )A.生姜B.防风C.葛根D.柴胡E,荆芥01060107A. 疏风散热B.利水消肿 C. 发散风寒止痛D.散寒止痛E,行气和中(1)藁本的功效是()(2)香薷的功效是()0084功能发散风寒、行气宽中的药物是( )A生姜B紫苏C荆芥D防风E白芷0085素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 )A生姜B黄连C竹茹D吴茱萸E旋覆花0086功能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药物是( ) A麻黄B防风C细辛D紫苏E生姜0087患者于暑天贪凉饮冷所致风寒感冒,宜选用何药( ) A麻黄B紫苏C香薷D荆芥E白芷0088素有“夏月解表之药“之称的药物是( )A桂枝B紫苏C生姜D细辛E香薷0089外感风寒、风热表证均可使用的药物是( )A荆芥B麻黄C细辛D羌活E紫苏★0090香薷入汤剂( )A宜先煎B不宜久煎C宜包煎D宜另煎E宜烊化冲服0091既治风湿痹痛,又可治破伤风的药物是( )A防风B防己C羌活D独活E细辛0118治水肿兼表证的最佳药是( )A.桂枝B.香薷C.紫苏D.麻黄E.柴胡0092善治上半身风寒湿痹的药物是( )A羌活B独活C防风D防己E白芷0093功能祛风解表,止痛,通鼻窍,燥湿的药物是( )A羌活B白芷C细辛D藁本E辛夷0094薄荷的性味是( )A苦,寒B苦,温C辛,凉D咸,凉E甘,寒0095入汤剂宜后下的药是( )A桑叶B菊花C薄荷D牛蒡子E蝉蜕★0096外解风热,内清热毒的药物是:( )A薄荷B牛蒡子C蝉蜕D桑叶E柴胡0097功能疏散风热,透疹,清肝明目,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 A桑叶B菊花C薄荷D牛蒡子E蝉蜕★0098长于辛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的药物是:( )A葛根B柴胡C升麻D麻黄E桂枝0099能疏散风热,止痛的药物是( )A桑叶B菊花C柴胡D葛根E蔓荆子0100均能升阳举陷的药物是( )A.桑叶、菊花B薄荷、牛蒡子C蝉蜕、淡豆豉D柴胡、升麻E葛根、蔓荆子0108具解表透疹作用的药是( )A.柴胡B.蔓荆子C.淡豆豉D.薄荷E.桑叶0109风热感冒,宜选用何药( )A.麻黄B.桂枝C.香薷D.藁本E.薄荷0110桑叶和牛蒡子相同的功效是( )A.疏散风热B.清肝明目C.清热解毒D.行气解郁E.宣肺解表0111具疏风透疹作用的药是( )A.香薷B.白芷C.桑叶D.菊花E.牛蒡子0112能治温病卫分证、破伤风、目赤翳障眼病的药是( )A.防风B.蝉蜕E.薄荷D.升麻E.牛蒡子01130114A.柴胡B.升麻 C. 葛根D.防风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