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与治疗
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

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顽固性干咳,而没有明显的气喘发作症状。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其症状与其他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鼻窦炎等相似,容易被误诊或漏诊。
因此,准确的诊断标准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至关重要。
一、临床表现。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干咳,尤其是夜间和清晨咳嗽,常常是唯一的症状。
在一些患者中,咳嗽可能伴有轻微的气促、胸闷等哮喘典型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在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指标上可能与典型哮喘患者相似,因此在诊断时需要进行仔细的鉴别。
二、诊断标准。
1. 临床症状,慢性顽固性干咳,特别是夜间和清晨咳嗽,咳嗽持续时间超过8周。
2. 咳嗽反应性增高,对于常见的刺激物如冷空气、烟雾、气味等,患者的咳嗽反应明显增强。
3. 排除其他原因,排除其他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鼻窦炎等引起的咳嗽。
4. 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Methacholine Challenge Test)阳性,气道高反应性明显增加。
三、诊断注意事项。
在进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咳嗽的发作时间、频率、持续时间,是否伴有气促、胸闷等症状。
2. 体格检查,包括呼吸道听诊、肺功能检查等,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
3. 支气管激发试验,对于疑似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需要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以评估气道高反应性。
4. 炎症指标检查,包括血清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评估气道炎症程度。
四、治疗策略。
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1. 长期控制治疗,包括吸入型皮质类固醇、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控制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
2. 急性发作治疗,对于急性咳嗽发作,可使用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等进行缓解治疗。
3. 生活方式干预,避免接触刺激物,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过敏原等。
临床咳嗽变异性哮喘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止咳药使用

临床咳嗽变异性哮喘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止咳药使用咳嗽变异性哮喘定义和临床表现CVA 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及凌晨咳嗽为其重要特征。
感冒、冷空气、灰尘及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但其他原因的慢性咳嗽也同样存在这些诱发因素。
诊断标准CVA 患者的主要表现就是咳嗽,其临床表现不同于典型支气管哮喘,常易误诊。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指出 CVA 其诊断标准为:1.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
2.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 PEF 平均昼夜变异率 > 10%,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3. 抗哮喘治疗有效。
而日本咳嗽研究学会提出的 CVA 的诊断依据如下:1.孤立的慢性非生产性咳嗽持续超过 8 周;2.无喘息或呼吸急促的病史,且体检无异常肺音;3.无鼻后滴漏导致的咳嗽;4.肺功能正常(FEV1、FVC 和 FEV1/FVC 比值在正常范围内);5. 支气管高反应性(PC20 < 10 mg/mL)(注:PC20 是衡量支气管高反应性的一个指标,指的是引起支气管收缩 20% 的甲胆碱或其他刺激物的浓度。
具体来说,PC20 < 10 mg/mL 表示在刺激物浓度小于 10 mg/mL 时,支气管就会收缩 20%,这表明支气管对该刺激物非常敏感,存在高反应性);6. 咳嗽反射敏感性正常(C5 > 3.9 mmol/L,C5 是衡量咳嗽反射敏感性的一个指标,指的是诱发咳嗽五次所需的刺激物浓度(通常是辣椒素或柠檬酸));7. 胸片无异常发现;8.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咳嗽缓解。
鉴别诊断1.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该类患者有咳嗽和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但肺功能检查和气道反应性正常。
2.感染后咳嗽:该疾病是感染后一种持续咳嗽的状态,为亚急性或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容易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混淆,该疾病的特征是 X 线胸片未见异常,除外肺炎诊断,咳嗽最终自行消退,病程一般不超过 8 周。
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和治疗

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和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
1972年Glauser首先对CVA进行了描述,认为存在一组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哮喘患者。
国外报道CVA可占慢性咳嗽病因构成的24%-40%,国内研究报道CVA可占慢性咳嗽病因构成的14%-3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了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对慢性咳嗽的规范化诊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就近年来在CVA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认识进行概述。
一、CVA的诊断1.诊断原则与诊断标准:CVA的诊断应综合考虑临床特点,对常规抗感冒、抗感染治疗无效,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以及针对哮喘的特异性治疗(如支气管舒张剂)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的慢性咳嗽患者可考虑诊断。
我国咳嗽指南中CVA的诊断标准包括:(1)慢性咳嗽(超过8周),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呼气峰流速日间变异率>20%,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3)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
该标准结合了咳嗽症状特征、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的气流受限及特异性的治疗反应几个特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日本的咳嗽指南对CVA的诊断分别提出了详细诊断标准和简化诊断标准。
详细诊断标准中除包括慢性咳嗽、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外,还强调了无喘息的病史和体征,8周内无上呼吸道感染。
简化诊断标准中,2个必要条件包括不伴有喘息症状和体征的慢性咳嗽、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2个对诊断有用的辅助检查包括:气道反应性升高和痰(和血)嗜酸粒细胞增高。
2.对诊断方法的认识(1)症状发作的节律和特点:国内外咳嗽指南的诊断流程都十分重视病史的采集。
通过对咳嗽时相、性质、诱发因素等特征及相关伴随症状的仔细询问和总结,有助于CVA与其他病因慢性咳嗽的鉴别诊断。
CVA主要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在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
根据国际上的相关指南和标准,下面将详细介绍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
首先,患者的临床症状是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重要依据之一。
典型的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咳嗽、呼吸困难、胸闷、喘息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同时也会受到气候变化、气味、烟雾、粉尘等刺激因素的影响。
此外,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还可能伴有过敏性疾病史,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
其次,体格检查也是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
医生需要仔细检查患者的呼吸音、胸廓活动度、共鸣音等,以发现哮鸣音、呼吸困难等异常体征。
此外,医生还需要询问患者有无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以及这些症状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情况。
另外,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金标准之一。
通常采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肺活量、用力呼气一秒量(FEV1)、用力呼气一秒率(FEV1/FVC)、峰流速(PEF)等。
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地反映患者的肺功能状态,对于判断是否存在气道梗阻、气道过敏等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其他相关检查也有助于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
例如,过敏原皮肤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气道高反应性检测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过敏情况、气道过敏性等,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和管理。
总之,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
只有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才能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促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与治疗
引言
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是咳嗽,而儿童咳嗽的一个常见并且容易被忽视的原因是变异性哮喘。
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在儿童群体中较为常见。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儿童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表现常常包括: - 咳嗽,尤其是夜间或者运动后咳嗽 - 呼吸困难 - 胸闷 - 呼吸道痰鸣音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检查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指标
•肺功能检查:包括肺活量、用力呼气一秒容积(FEV1)等诊断依据
根据儿童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家族史、过敏史等综合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医生可以做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支气管舒张剂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利度胺
激素类药物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氟替卡松
•可口服的短期激素如泼尼松龙
非药物治疗
避免过敏原
•家庭应保持清洁,减少尘螨等过敏原
•避免孩子接触过敏原
运动控制
•科学合理的锻炼,不过度运动
•注意呼吸练习,保持正常的呼吸习惯
其他治疗手段
•支气管扩张手术
•居家氧疗
结语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与治疗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过程,早期发现并给予合理的治疗对儿童健康至关重要。
家长在平时应该多留意孩子的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一系列的标准和指南来进行准确的诊断,以便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这一疾病。
首先,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患者常常会出现反复发作的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需要注意患者的呼吸音、肺部叩诊、哮鸣音等情况,以及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
其次,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哮喘的关键手段,包括呼气峰流速(PEF)、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指标。
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肺功能状态,判断是否存在气道梗阻和哮喘的特征性表现。
除了病史询问和肺功能检查外,还需要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激发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通过给予患者支气管激发剂(如甲酚丁醇或甲酚丙醇)来刺激患者的气道,观察其呼吸道的反应。
如果患者在支气管激发试验中出现气道高反应性,即可支持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
此外,还需要进行过敏原检测。
过敏原是导致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皮肤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原引起的哮喘。
最后,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需要进行综合分析。
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过敏原检测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只有在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后,才能最终确定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
总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过敏原检测等方法,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判断。
只有通过全面的诊断,才能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
变异性哮喘如何诊断

变异性哮喘如何诊断作者:山西太原解放军264医院变异性哮喘(CV 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
很多人都是由于咳嗽持续发生或者反复发作,导致咳嗽迁延不愈,最终引发变异性哮喘。
所以说变异性哮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导致患者呼吸困难。
那么,变异性哮喘如何诊断呢?一、诊断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认为以下几条可作为诊断变异性哮喘的参考标准:(一)咳嗽反复发作持续1个月以上,以干咳为主;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运动后加重;(二)咳嗽多与接触刺激性气味、冷空气、接触变应原或运动过度有关;(三)可有过敏性鼻炎或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或家族史,过敏原检查呈阳性反应或IgE水平增高;(四)气道反应性增高;(五)抗生素或对症治疗2周以上无效,而对抗过敏治疗或支气管扩张剂有效;(六)排除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
二、辅助诊断措施在遇到仅主诉为长期咳嗽(时间大于两周)的患者时,应当考虑到变异性哮喘的可能,在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检、总结临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以下方法可以确诊:(一)若患者就诊时测定的FEV1或PEFR低于正常值的70%,可令其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如2%舒喘灵200μg,15分钟后复测上述指标,如FEV1和PEFR改善率≥15%,可确诊。
(二)如果患者就诊时FEV1及PEFR≥70%正常预计值,可谨慎地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具体做法及诊断标准参见第章。
(三)连续三天测定24小时内PEFR昼夜变化,是诊断这类支气管哮喘简单而有效的筛选方法,若PEFR变异率≥20%,可确诊。
虽然肺功能指标的测定是早期发现这类哮喘的有效手段,但有人研究发现昼夜咳嗽的频率与肺功能损害的程度并不相关。
(四)诊断性治疗:对于临床怀疑变异性哮喘的患者,可以试用支气管扩张剂,包括吸入或口服β2受体兴奋剂、茶碱类,如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则支持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如疗效不显着,可改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或口服强的松(30~40mg/日),多数变异性哮喘可在一周内症状明显缓解,少数患者需治疗两周才见效。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治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的临床疗效

Asthma
CVA患者典型哮喘患者的共同特征
咳嗽症状
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炎症 抗哮喘治疗有效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6,39(5):323-354. 6.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6,39(9):1-24.
CVA的气道炎症与典型哮喘类似
16.0
15.0
14.7*
14.0
13.0 CVA患者 (n=47)
典型哮喘患者 (n=75)
组间差异:*P=0.001。
研究设 计: 一 项 对乙 酰甲 胆碱激 发试 验数 据的 回顾 性分析 , 旨 在比 较咳 嗽变 异性哮 喘 ( CVA ) 患儿和 典型哮 喘 ( CA ) 患儿用 力 肺活量 的变 化
3. 赖克方,等. 国际呼吸杂志 2011,31(9):645-647.
误诊往往导致误治,因此正确诊断非常重要
一项慢性咳嗽患者的诊疗现状调查显示3:
止咳药和抗生素的使用率超过90%
完全缓解+明显缓解的患者不足11%
患者百分比 (%)
100 93.73% 91.58%
80
75.45%
n=558
60 38.89%
1.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研究协作组. 中华儿科杂志 2012,50(2):83-92. 2. Lai K, et al. Chest. 2013;143(3):613-620.
慢性咳嗽存在严重的误诊误治现象
一项慢性咳嗽患者的诊疗现状调查显示3:
就诊医疗机构数
3.26个
80.82%
曾被诊断为“支气 管炎、慢性支气管 炎或慢性咽炎”
9. Yoo Y, et al. Allergy. 2004;59(10):1055-106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
▪ 定义 ▪ 发病机制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标准 ▪ 治疗 ▪ 中医辨证论治 ▪ 研究进展
定义
▪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 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 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 性。
能因此确诊为CVA或哮喘。
辅助检查
肺功能-气道反应性测定
▪ 支气管舒张实验:FEV1<70%预计值的患 者可行支气管舒张试验。
▪ FEV1 增加>12% ,绝对值增加>200ml 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提示气道阻塞可 逆,有CVA存在的可能。
辅助检查
最大呼气流量
▪ 日间变异率>20%即为阳性,提示存在可 逆的气道阻塞 。
▪ 在国内,CVA占慢性咳嗽的14%-62%,为 慢性咳嗽的首位病因。
发病机制
气道炎症
▪ 与典型哮喘相似,均为多种炎性细胞和炎 性介质参与的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
▪ 国外研究表明,CVA也存在基底膜增厚, 但其增厚的程度比典型哮喘组明显减轻。
▪ 通过支气管镜活检发现,CVA中支气管黏 膜上皮层增厚约7.1um,典型哮喘组上皮 层增厚约8.6um,而正常对照组仅为 5.0um。
▪ 呼吸道反应性增高与咳嗽次数的增加均是 由同一感受器受刺激所致。
发病机制
神经-受体机制
▪ Mcfadden等指出,CVA主要是大气道狭窄, 由于大气道咳嗽受体极其丰富,故表现以 咳嗽为主,而典型支气管哮喘因炎症既作 用于大气道,又作用于周围气道,从而除 咳嗽外,尚出现喘息及呼吸困难。
发病机制
遗传
诊断
欧美国家的指南
▪ 无具体诊断标准。 ▪ 强调气道高反应性阳性不一定就是CVA,
只有经过抗哮喘药物治疗后咳嗽缓解才能 诊断CVA。 ▪ 气道高反应性阴性者基本可排除CVA。
诊断要点
▪ 孤立性持续性咳嗽。 ▪ 气道高反应性或呼气流量的变异率异常。 ▪ 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
▪ 日本咳嗽指南认为,支气管扩张药本身并 非镇咳药,不能治疗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 仅对CVA的咳嗽有效,是CVA诊断的主要 条件。
▪ 与典型哮喘相似,CVA的呼吸道改变表现为炎性 细胞浸润,小血管充血、渗出,支气管黏膜下肥 大细胞活化,引起嗜酸粒细胞聚集和支气管黏膜 上皮损失,上皮细胞脱落,部分基底膜增厚。
▪ 国内学者报道,CVA组用一种以上过敏原行皮肤 点刺实验,阳性率为80.17%,说明CVA与过敏原 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
气道炎症
发病机制
气道炎症
▪ 国内部分学者认为,CVA是哮喘的早期阶 段,与哮喘的发病机制相同,两者气道狭 窄的程度不同,CVA患者因气道狭窄的程 度未引起喘息的水平,故只出现咳嗽而没 有喘息的症状。
发病机制
神经-受体机制
▪ Simonsson等发现,引起咳嗽的反射弧与 支气管收缩的反射弧之间,具有类似的组 成,均有上皮黏膜下的感受器、传入神经、 髓质中枢、传出神经与作用肌组成。
▪ 患者本身可有较明确的过敏性病史,如过 敏性鼻炎、皮疹等。部分患者可有家族史。
▪ 国内的流调报道,有家族史者占56.2%, 伴有其他过敏病史者占52.1%。
▪ CVA在遗传学上属多基因遗传,经研究推 测存在数种哮喘遗传基因,其遗传度为 80%。
发病机制
过敏
▪ 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在CVA的病理方面起重 要作用。
辅助检查
气道炎症评估
▪ 在CVA气道炎症检测指标方面,尚无一个 公认的指标。
▪ 通过诱导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进行细胞学分类、EOS计数等,来评估呼 吸道炎症反应,并可作为哮喘诊断和预后 判断的指标。
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 胸部X线或CT检查正常或双肺纹理增粗。 ▪ 心电图正常。 ▪ 血常规检测可发现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与治疗
重庆市中医院肺病(呼吸)科 徐萍利
病例
▪ 青年女性,≥8周咳嗽 ▪ 多年的慢性咳嗽、夏秋季节症状明显 ▪ 感冒后、冷空气、油烟刺激后加重,夜间
明显 ▪ 2016年1月下旬感冒后出现头痛、肌酸、咳
嗽,自服泰诺感冒片后头痛、肌酸症状消 失,但咳嗽持续至今,外院查X线胸片未见 异常,予头孢克洛口服一周后症状无缓解 ▪ 需要做哪些进一步检查?
——2009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 临床表现主要是咳嗽持续发生,或反复发 作8周以上,常在夜间发生或清晨发作性咳 嗽,在运动后、吸入冷空气时加重。
▪ 查体时肺部无明显哮鸣音。
▪ 无气道感染表现或经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
▪ CVA在西方国家占慢性咳嗽的16%-24%, 仅次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占慢性咳嗽病 因的第二位。
▪ 我国2009版咳嗽指南吸取了日本咳嗽指南 中有关CVA诊断的这点认识,将“支气管 扩张药、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改为“支 气管扩张药治疗有效”。
高于正常,血清免疫球蛋白总IgE和抗原特 异性IgE 水平增高。
诊断
我国的诊断标准
▪ 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 ▪ 支气管激发实验阳性,或呼气峰流速日间
变异率>20%,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 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 ▪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诊断
日本的断标准
▪ 咳嗽持续8周以上,不伴有喘鸣和呼吸困难。 ▪ 既往无喘鸣、呼吸困难等症状。 ▪ 在8周内无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 气道高反应性。 ▪ 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 ▪ 咳嗽敏感性正常。 ▪ 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
病例
▪ 追问病史,患者无明显胸闷、气急症状 ▪ 追问家族史,其母亲有“哮喘”、“过敏
性鼻炎”病史 ▪ 行肺功能检查,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沙
丁胺醇)后,其FEV1改善18%(290ml) ▪ 诊断?
病例
▪ 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
▪ 治疗:(与哮喘相似)支气管扩张剂 ▪ (β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茶
▪ 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 烈,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 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
辅助检查
肺功能-气道反应性测定
▪ 支气管激发实验:FEV1>70%预计值的患 者可行支气管激发试验。
▪ FEV1 下降>20% 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 气道高反应性在许多疾病中都可出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