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件片石通风路基施工总结
路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路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路基作为道路工程的基础,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
本文将对路基首件工程施工进行总结,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全长约48.104公里,包括路基填筑、地基处理、边坡开挖、边坡防护、路基防排水等施工内容。
其中,路基填筑长度约为20.382公里,占总长的42.4%。
工程地处湿润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艰苦。
二、施工准备在施工前,我们充分研究了工程地质报告、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明确了工程质量标准、施工工艺及施工组织设计。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施工队伍的培训,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此外,我们积极与设计、监理、业主等相关部门沟通,确保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施工过程控制1. 地基处理根据地基的地质条件,我们采用了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加固。
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控制桩长、桩径和桩距,确保地基处理质量。
同时,我们引进了PDS500桩基施工管理系统,实现了CFG桩施工的智能化。
2. 路基填筑路基填筑采用级配碎石填料,严格按照分层填料、分层压实的要求进行施工。
在填筑过程中,我们控制了填料的含水量、层厚和压实遍数,确保路基的压实质量。
同时,我们使用了连续压实系统,对路基填筑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3. 边坡开挖与防护边坡开挖采用机械作业,严格控制边坡坡度和稳定性。
针对边坡防护,我们采用了骨架护坡、锚杆加固等工艺,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4. 路基防排水路基防排水施工遵循“防、截、排、堵”的原则,确保路基排水系统畅通。
我们设置了合理的排水沟、排水管和排水井,降低了路基的水损害。
四、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质量控制。
现场技术人员和试验员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路基施工工程建设总结(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XX高速公路,路线全长XX公里,途经XX市、XX县、XX镇等地。
路基施工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单位高度重视路基施工工作,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确保了路基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二、施工准备1. 人员组织:成立了路基施工项目部,明确了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岗位责任,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 材料设备:根据工程需求,提前采购了各类施工材料,如水泥、砂石、钢材等,并确保设备完好,满足施工需求。
3. 施工方案:编制了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进度安排等,为施工提供科学指导。
三、施工过程1. 施工工艺:采用分层填筑、压实、平整的施工工艺,确保路基稳定性。
2. 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对路基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路基质量。
(1)材料检验: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材料合格。
(2)施工过程检验:对路基填筑、压实、平整等施工过程进行检验,确保施工质量。
(3)隐蔽工程验收:对路基施工中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3. 进度安排:按照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四、施工亮点1. 严格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路基工程质量。
2. 科学施工: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进度。
3. 安全文明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营造文明施工氛围。
4. 团队协作: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路基施工任务。
五、总结通过本项目路基施工工程的建设,我单位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借鉴。
以下是本项目路基施工工程建设的总结:1.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确保路基工程质量。
2.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进度。
3. 注重团队协作,发挥团队优势,共同完成路基施工任务。
路基首件总结报告

目录一、工程概况 ...................地基处理 .....................路基填筑 .....................路基防护工程 ...................主要工程数量 ...................设计标准 .....................二、路基首件施工过程 ...............三、地基处理施工 ................. 地质核对 .....................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 ................. 碎石垫层施工 ................... 四、路基填筑施工 ................. 施工工艺 .....................路基填筑 .....................五、过渡段填筑施工 ................. 过渡段施工工艺 .................过渡段施工 ....................过渡段检测 ....................六、路基防护工程施工 ............... 预制场集中预制 .................脚墙施工 .....................上、下镶边施工 .................骨架护坡施工 ...................排水沟施工 ....................防护栅栏施工 ...................绿色防护工程 ................... 七、施工总结 ...................路基填筑 .....................路基防护工程 ...................存在的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新建连云港至盐城铁路站前工程LYZQ-Ⅴ标段路基首件工程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连盐线路基首件工程选定在连盐站前V 标,位于盐城市滨海县正红镇李元村,里程为:DK190+050~DK190+350,全长300m。
路基挖方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路基挖方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我部自进场开始,就积极开展了路基施工的各种准备工作,2015 年4月3日开始,进行了K43+100~K43+300路基挖方首件工程的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我部精心组织、严格要求,于 2015年4月8日完成了K43+100~K43+300路基挖方一级平台的土石方挖方工程,现将我段的路基挖方首件工程的施工总结汇报如下:一、施工工艺(一)、测量放线为了在路基挖方施工过程中,宜于机械操作并能精确控制边坡和平台的位置、标高和坡度,采用在现场逐桩测量原地面,用“逐渐接近法”根据原地面高程和设计图纸文件的边坡坡度,放出坡口开挖线(挖方)和坡脚填筑边线(零填)。
在施测过程中,由于采用“逐渐接近法”放路基边线时,非常耗时、费力,为了保证放线精准度和速度,在放出路基填挖边线的基础上,同时放出最顶一级平台外侧(挖方)和路面顶外侧(填方)的线,并定桩。
(二)、路基挖方路基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作业,开挖时采用“横挖法”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在部份段落采用混合式开挖法。
每层台阶控制在2m范围,并在台阶面设置2%纵横坡以避免雨季积水。
在施工中根据边坡桩及时刷坡,避免超(欠)挖.路基开挖时,根据测量放线后的开挖边线范围内的路基进行开挖,开挖不破坏边线桩,发现有破坏或被移动的边线桩,重新测量恢复边桩。
为了便于挖掘机手的操作,在开挖时,首先从开挖边线向路中线预留台阶高度的0。
75倍宽度,挖掘机按竖直方向向下开挖,开挖至台阶位置后,测量台阶位置标高,根据台阶标高计算并放出台阶与边坡线的交点,以此交点为基点,用挖掘机进行对台阶以上的边坡进行刷坡。
在本路段开挖过程中,所遇以土方为主,偶遇孤石。
对于孤石我们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边坡上的石块,如埋土不深,采取用挖掘机将其从边坡上挖下运走。
2.边坡上的石块,台埋土很深,挖掘机械无法将其挖下,采取用人工将其开凿,并削成与设计边坡一致的坡度.3。
开挖出来的孤石,采用爆破方法或破碎机将其破碎后运至填方路段填方.(三)、平台控制开挖每一级台阶,测量标高后,计算距最近平台高差,在距平台高差小于1米时,采用挖掘机精细开挖,随开挖随测量,直到开挖至设计平台标高。
路基石方首件工程段总结报告

路基石方首件工程段总结报告为确定石方填筑的正确压实方法,按照规范要求松铺厚度施工,并得出施工机具的组合、压实遍数,为以后路基施工提供现场质量控制依据,我合同段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计划于2012年11月15日进行了石方路基试验段的施工,于11月23日完成,现将试验成果总结如下:一、施工前的试验准备工作试验室完成了相关的粗集料技术性能试验(空隙率),标准击实试验,压实度(灌砂法),见附表。
二、路基石方首件工程1、石方路基试验段工艺流程图见附图1。
2、施工前的准备石方路基试验段施工前,。
我部技术人员熟识了施工设计图,石方路基试验段选在K79+300~K79+400选在K79+500挖方段。
试验路段首先进行清理草皮、挖除树根等杂物,然后对原地面进行压实,再进行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
仔细阅读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测量放线: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导线点、水准点恢复了K79+300~K79+400段路基中桩、边桩,并在中桩标出相应的里程桩号,路基填筑宽度比设计宽度每侧增加≥50cm。
根据现场车辆装载情况路基中线方格网采用5×5m(可根据现场车辆装载情况进行调整)。
4、选点并进行标识首先在路基填筑前选取7个断面,在路基两侧打桩做出标志,同时每个断面内确定7个点,分别量出距中桩的距离,用水准仪测出各点的标高并做好记录。
5、取料、运输试验段紧临石方路基挖方段,2012年11月8号开始爆破截止2012年11月15日所需填筑材料爆破完毕。
采用两台挖掘机按规范要求挑选符合要求粒径的石料进行装运,装料过程中不同岩性的石料应挑出分类堆放不得同层填筑。
四台自卸车运输和一台装载机配合施工的装运机械组合。
6、布料、整平派专人指挥运输车辆,按在路基上已撒好的5×5m方格网卸料,保证松铺厚度不超过50cm。
倒料完成后用挖掘机摊平,再用人工找平。
在人工协助摊铺、填筑过程中,当发现铺填粒径超过2/3松铺厚度的石料时,应先人工破解。
路基附属浆砌片石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地质概况 (1)3.1地形地貌 (1)3.2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特征 (1)3.3水文地质条件 (1)4.首件施工目的 (2)5.施工组织安排 (2)5.1 施工组织机构 (2)5.2首件工程领导组织 (3)5.3机械设备配置 (3)5.4 选用材料要求及供应 (3)6.首件施工 (3)6.1设计说明 (3)6.2施工工艺流程 (5)7.路基附属边坡防护施工注意事项 (14)8.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15)9.安全环保措施 (15)路基附属浆砌片石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为了顺利的进行本标段路基附属边坡防护的施工,充分落实蒙华公司信息化、机械化的管理理念,使影响边坡防护浆砌片石施工质量的人为因素降至最低,并且有利于班组长、质检员进行现场施工参数控制、检查,提高边坡防护施工质量,MHTJ-11标在DK551+305~DK551+325段进行了路基附属边坡防护首件工程施工。
利用本次试验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的组织实施,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改进方法,给后续浆砌片石施工起到样板作用。
1.编制依据(1)《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 10202-2002;(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3)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运煤通道工程蒙华浩三施路通-14、15。
2.工程概况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运煤通道工程MHTJ-11标段(DK506+224.6~DK554+915)路基工程,主要工程包括地基处理、路基土石方、路基附属工程等。
路基地基多湿陷性黄土分布,路基附属边坡防护采用拱型骨架护坡及肋条骨架护坡两种形式,路基附属排水工程采用浆砌片石施工。
其中DK539+000~DK554+915段内共有护坡浆砌片石共11.26万方,排水工程浆砌片石约3万方。
3.地质概况3.1地形地貌线路主要以填方通过汾河三阶地,地形稍有起伏,地势开阔。
线路中心最大填高为7.36m,最大边坡高7.45m。
路基挖方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路基挖方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我部自进场开始,就积极开展了路基施工的各种准备工作,2015 年4月3日开始,进行了K43+100~K43+300路基挖方首件工程的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我部精心组织、严格要求,于2015年4月8日完成了K43+100~K43+300路基挖方一级平台的土石方挖方工程,现将我段的路基挖方首件工程的施工总结汇报如下:一、施工工艺(一)、测量放线为了在路基挖方施工过程中,宜于机械操作并能精确控制边坡和平台的位置、标高和坡度,采用在现场逐桩测量原地面,用“逐渐接近法”根据原地面高程和设计图纸文件的边坡坡度,放出坡口开挖线(挖方)和坡脚填筑边线(零填)。
在施测过程中,由于采用“逐渐接近法”放路基边线时,非常耗时、费力,为了保证放线精准度和速度,在放出路基填挖边线的基础上,同时放出最顶一级平台外侧(挖方)和路面顶外侧(填方)的线,并定桩。
(二)、路基挖方路基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作业,开挖时采用“横挖法”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在部份段落采用混合式开挖法。
每层台阶控制在2m范围,并在台阶面设置2%纵横坡以避免雨季积水。
在施工中根据边坡桩及时刷坡,避免超(欠)挖。
路基开挖时,根据测量放线后的开挖边线范围内的路基进行开挖,开挖不破坏边线桩,发现有破坏或被移动的边线桩,重新测量恢复边桩。
为了便于挖掘机手的操作,在开挖时,首先从开挖边线向路中线预留台阶高度的0.75倍宽度,挖掘机按竖直方向向下开挖,开挖至台阶位置后,测量台阶位置标高,根据台阶标高计算并放出台阶与边坡线的交点,以此交点为基点,用挖掘机进行对台阶以上的边坡进行刷坡。
在本路段开挖过程中,所遇以土方为主,偶遇孤石。
对于孤石我们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边坡上的石块,如埋土不深,采取用挖掘机将其从边坡上挖下运走。
2.边坡上的石块,台埋土很深,挖掘机械无法将其挖下,采取用人工将其开凿,并削成与设计边坡一致的坡度。
3.开挖出来的孤石,采用爆破方法或破碎机将其破碎后运至填方路段填方。
路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路基试验路段总结我合同段试验段计划于2006年4月10日正式开始施工,实际施工时间为2006年4月15日,于2006年7月10日结束。
试验段施工由我合同段路基施工队负责施工;试验段施工的全过程均由我合同段各项负责人及驻地办监理工程师全过程监控、检测,中心试验室在试验过程中进行了过程检查,现就本次试验段的施工总结如下:一、试验路段的确定:由于我合同段内地形起伏较大,按规范要求,试验段的长度不小于100m,经现场调查,我合同段将试验段位置选定在K26+802-K26+902范围内。
二、工程概况本段路基均为填石路基,在清除表土厚30cm厚后,经过压实度试验检测后压实度≥90%,符合填筑要求。
所经试验路段填方处最高为12.59米,最低填方9.52米,路面宽为24.5m。
边坡防护采用块石码砌。
三、施工资源配置1.施工人员我部选派下列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该试验路段的施工。
施工负责人:董洁、杨维治现场技术负责人:董庆德现场技术员:陈子怀现场质量检验负责人:庞华诚现场试验人员:陈景安现场测量人员:罗卫平、陈实、胡立平2.施工机械、测量和质检仪器名称规格型号额定功率(KW)、容量或吨(t)数量挖掘机CAT3208 1.0m33台推土机D85A-21 220kw 1台压路机YZ22 60t 1台运输车铁马19t 6台洒水车CQJ5131GS 5ta 1台全站仪莱卡T402 1台水准仪索佳C32 1台空压机P600SCA 4台发电机15KW 2台四、试验段填料的选择为保证试验段的代表性,同时考虑合理的土石方调配,试验段填方从K26+620~752处主线路堑挖方段就近取料,该处石料的抗压强度为42.6Mpa,大于填石路堤填料的强度(15 Mpa)要求;各种指标符合规范要求,经监理工程师试验后批准作为本试验段路基填料。
五、路基试验段施工㈠前期准备1、首先按设计断面将中桩测设好,并按实际断面高程放出路基填筑边线,(路基填筑每侧加宽50cm),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并在边桩外设护桩,将边桩位置保护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片石通风路基施工总结
一、首件工程概况:
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立足于“预防为主,先试点”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我合同段内的片石通风路基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我标段选定了K536+310~K536+800段为我标段片石通风路基的首件开工工程。
该段全长490米,设计片块石为14678 m3,30cm砂砾下垫层3464.79 m3,碎石调平层1623.9 m3,30cm砂砾上垫层2288.79 m3。
二、参加首件工程的主要施工人员
职务姓名职责
施工队负责人:李海云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管理工作
技术负责人:陈国华负责施工方案的设计及交底
质检工程师:杨万青负责现场质量控制,报验
试验负责人:王立强负责材料检验、试件留样工作现场技术员:彭延龙负责现场测量、技术、质量控制现场施工员:陈绍俊负责现场施工
现场安全员:张绪宏负责现场施工安全
三、片石通风路基施工流程及工艺
1、施工流程:
首件工程报批→原地面标高复测→铺筑下垫层→冲击碾压→倾填片石→挖机配合人工整修→铺筑调平层→铺筑上垫层。
此项工程于2011年9月25日报批,于2011年10月4日开始施工,片石通风路基工程开工前,技术人员核对设计文件,测设线路中线并确定路基填筑边线,复核横断面;调查自然状态下原地质稳定状况,分析施工期间原地质稳定性;按照相关要求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从整个施工过程来看,该首件工程过程受控,施工工序顺畅。
2、施工工艺
( 1 ) 填筑基底砂砾
原地面不清表,填筑基底砂砾,设 2%~4%排水横坡。
地面为斜坡时,砂砾为单面坡;地面为平坡时,砂砾为人字坡。
冲击碾压补强后,其平整度按土质路基要求控制。
下垫层压实后高出地面30㎝,
( 2 ) 倾填片石
倾填片石的强度不小于30MP a,石料应洁净耐冻,无风化、水锈、裂纹,无级配,粒径 15-30㎝。
片石一次性倾填至设计高度,用挖掘机配合人员施工。
在不影响通风效果的前提下,对边坡片石适当归整,施工时严格控制片石质量,注意防止挖掘机将底部填土带起,以免影响通风效果。
( 3 )填筑碎石(石渣)整平层和砂砾反滤层
在片石通风路基填筑完成后,在其全宽范围内填筑厚20㎝的粒径为5~10cm的碎石(石渣)整平层,再在碎石层上填筑20~30cm厚的砂砾上垫层,最后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压实,先压两侧,后压中间,纵向进行。
反复碾压。
碾压遍数由试验确定。
一般不少于 6—8遍。
碾压时,纵向行与行之间重叠 0.4m以上,前后相邻区段重叠2.0m以上按要求控制其压实度及平整度。
3、施工注意事项
(1)多年冻土区施工,原地面严禁清表,这是因为地表植被对多年冻土起到保温层的作用,有利于保护多年冻土的稳定。
(2)严格控制片石质量,片石粒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做到无级配,并不得含土,以免影响通风效果。
(3)基底水塘等处理必须按设计和施工技术细则执行,不留质量隐患,基底垫层严格控制填筑质量,确保压实度、平整度、路拱度等符合要求。
(4)倾填片石边坡,不得为片面追求美观而码砌,以免影响通风效果。
(5)对于路段较长具备调坡条件的路段,尽量调整纵坡,使路基高度满足设计要求的片块石最小填筑厚度。
(6)对于长度较短,段落分布零散,不具备调坡条件的路段,可适当减小片石层厚度,最小厚度按90㎝控制,局部达不到90㎝路段,不宜下挖,改用其他防护措施综合处治。
四、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做好隐蔽工程质量验收,凡需隐蔽的工序完成之后,在进入下道工序前,均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项目经理部设质量管理工程师和专职质检人员跟班检查验收。
每道需隐蔽的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确保监理工程师对即将覆盖或掩盖的任何一部分工程进行检查、检验以及任何部分工程施工前对其基础进行检查。
2、检测、试验手段和措施
⑴现场取样、送样及时,试验室建立台帐并设专人管理。
⑵加强试验文件、资料的管理,设专人负责。
⑶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检测工作。
⑷建立检测设备的使用。
维修管理制度,对设备损坏或认为检测精度不合要求时,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标定。
五、综合评价及总结
通过K536+310~K536+800片石通风路基首件工程的施工过程来看,我标段所确定的片石通风路基施工工艺满足施工的要求,可以用于后期全标段的片石通风路基施工。
通过首件施工让我们认识到:
(1)高原多年冻土区倾填片石通风路基施工技术,使片石有足够大的孔隙度,减少了基底的冻胀及融沉变形,有效地保证了路基的稳定性。
同时,片块石粒径大小合适、填筑厚度适当,具有
明显的热开关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基底的温度,防止路基阳坡侧面出现纵向裂缝及滑坍。
从目前国内的观测资料表明,倾填片石通风路基的降温效果是明显的,
(2)倾填片石通风路基设计是主动保护多年冻土的措施,在寒季可大量增加路基基底多年冻土内的冷储量,在暖季有明显的热屏蔽作用,从而有效地保护多年冻土,保持多年冻土路基的稳定性。
尤其在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的情况下,采取主动保护多年冻土的措施比采用被动措施有着更为显著的效果。
(3)倾填片石通风路基在多年冻土区筑路工程中的应用方兴未艾,需要不断的研究完善。
通风路基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传热方式,将普通路基的以接触传导为主,改变为通风路基的对流传导为主。
在保证路基整体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通风路基填料的粒径范围,使之既能保证通风效果又便于施工质量控制。
青海省兴利公路桥梁工程公司
共玉高速B1项目经理部
2011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