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5.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梁山。上梁山后,李逵回沂州接老母,翻越沂 岭时老母被老虎吃了,李逵怒杀四虎。李逵一 直反对招安,曾大闹东京城,砍倒梁山泊杏黄 旗,扯了皇帝诏书,要杀钦差。最后和宋江饮 毒酒而死。
7.杨志 绰号:青面兽 性格特点: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主要事迹:杨志卖刀、护送生辰纲 被劫
人物简介: 客籍关西,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武举出 身,官至殿司制使。因先后失陷花石纲、生辰纲,投 鲁智深二龙山落草,三山入伙打青州后再上梁山入伙, 为山寨马军八骠骑兼八先锋使之一。
4.鲁智深 绰号:花和尚 人物特点:疾恶如仇、脾气火暴、侠 肝义胆、胆大心细、勇而有谋 主要事迹: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倒拔 垂杨柳、在野猪林里救了林冲。
人物简介: 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性 如烈火,好打抱不平。因为见镇关西郑屠欺侮金翠莲 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为避祸出走,在五台山出 家为僧,结果醉打山门,毁坏金刚,大闹一场。智真 长老修书一封与鲁智深,要他去投奔东京相国寺主持。 他到相国寺后被派去看守菜园。看守菜园期间,倒拔
5. 人物性格的对比 在塑造人物时, 作者亦多用对比手法。如在武松斗杀 西门庆的事件中, 何九叔与郓哥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 照。何九叔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 处处预留 退步, 表现其世故机变而怯懦的性格; 郓哥则好管闲 事, 反映其年轻好胜、幼稚天真而又抱打不平的态度。
6. 语言明快洗练 《水浒传》的语言, 以北方口语为基础, 经过加工, 故语言明快、洗练。如写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郑 屠, 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 打得鲜血迸流, 鼻子歪 在半边, 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 咸的, 酸的, 辣的, 一发都滚出来。”既通俗, 又生动。
3.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在塑造人物时,作者既植根于现实,又把自己的爱憎 感情熔铸在人物身上, 如吴用的机智过人, 李逵的 赤胆忠心,以及对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夸 张的描写,结合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写作手法。
名著导读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水浒传》的整体内容及创 作背景,掌握了古典小说的阅读方法,认识了一位位 性格鲜明的梁山好汉,并在小组内分享了令自己印象 深刻的人物和情节。在阅读小说时,我们不仅要关注 其有趣的情节,还要善于思考其背后的教育意义。
阅读整本书,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本第146页 “专题探究”中的某一个专题,也可以另外选择专 题,分小组进行探究。
作品感知
创作背景 北宋末年,宋江率领众人在水泊梁山起义,这次起义以强烈 的反抗意识和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宋金元时期,恰值说 书、戏曲等通俗文艺发展到成熟阶段,于是有关宋江起义的故事 经过艺术加工,被编成话本和杂剧进行讲述和演唱。经过二百多 年的演进,施耐庵在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 上,进行了综合性的再创造,写就了中国古代最早的长篇白话小 说——《水浒传》。
阅读指导
3.分析人物形象。 早期长篇白话小说,人物有类型化的倾向,部分人物又有各 自的特点。如《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诈、刘备的仁厚、诸葛亮 的多智、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好勇等,无不个性鲜明,呼之欲 出。《水浒传》成功塑造的人物形象就有几十个。即使是同类性 格的人,也有着不同的精神特质。如同样是粗鲁,鲁智深是性情 急躁,史进是年少轻狂,李逵是朴厚鲁莽,武松是豪气难羁。
名著导读
《水浒传》
古典小说的阅读
《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 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金圣叹 《水浒传》的作者是完全站在人民的立场来观 察、批评这个社会的,最有鲜明的倾向性。通过艺术 形象,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封建社会的本质。
——浦江清
作品感知
内容概述 《水浒传》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 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故事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 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施耐庵加工编撰而 成。前四十回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 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 失败。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肯定和热情讴歌,对封建阶级的 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本书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 每个故事又独立。 由于受到讲史和说书的影响,早期长篇白话小说一般采取 单线结构,即用一条线索把若干个故事连缀起来,顺时叙述。 在情节设计上,善于设置悬念、误会,追求离奇巧合;善于在 矛盾冲突中推进情节,快速转化场景,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在叙事角度上,一般采取全知全能的视角。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名著导读及默写专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名著导读及默写专题(附答案)1.填空题①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
(荀子《劝学》)④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 ,靡有朝矣。
(《诗经·氓》)⑤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⑥人生如梦,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默写(1)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成阳城东楼》(2)爱上层楼,________。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雾淞沆砀,________,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4)表达对事业无限执着的追求,不达日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时,我们可以引用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
”3.古诗文名句默写。
自然有大美。
跟着范文正,登上岳阳楼,我们看到了洞庭湖“________,吞长江”的浩瀚壮美,也感受到了“浮光跃金,________”的月下神奇;陪同欧阳修,来到醉翁亭,我们领略了琅琊山春天“________”和秋天“________”的季节变化之美。
文人有真情。
李白被“赐金放还”,深感前途迷茫,顿生“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之苦闷;韩愈因上书劝谏被贬,英雄失路,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之悲慨;苏轼虽身受不公平之待遇,仍为人们送去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________”。
以天下为己任的古仁人,在他们身处逆境之时,用“________,________”的铮铮誓言,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4.古诗文名句默写(1)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2)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
(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3)欧阳修在他的名作《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来描绘春天和夏天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
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课件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名著导读
《水浒传》 古典小说的阅读
一部奇书 为造反者立碑
一部小说 英雄史诗般的
数百人物 栩栩如生
《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 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金圣叹
读书方法指点
(1)把握题材的特点。早期的白话小说都是从国家政治、社会 批评的角度来立意构思的,展现的是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 (2)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手法。这类小说一般采取单线结 构顺时叙述,善于设置悬念和制造矛盾,在矛盾中推动情节; 在叙事角度上,一般采用全知全能的视角。 (3)分析人物形象。阅读时注意小说中的人物既有类型化的共 性,但又有各自的特点。 (4)体会语言风格。小说的人物语言贴近现实,活灵活现;另 一方面,小说叙事、描写的语言多是白描式的,简洁洗练,极 富表现力。
其中梁山主要人物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物个 性鲜明,角色语言各有特色。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 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 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 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写作特色
2.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小说的结构很有特点,环环相扣,线索分明,作者采取先
在结构方面,《水浒传》以人物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人物一个个出 场,故事一个个展开,上一个人物故事结束时,由事件和场景的转换牵出另 一个人物,开始下一个故事;结构单纯而不单调,情节波涛起伏,引人入胜 。比如小说以高俅发迹为开端,有交代起义前景的作用,高俅逼走王进,是 官逼民反的开始。由王进引出史进,由史进引出陈达、朱武、杨春,一个引 出一个或几个,像滚雪球一样,直到一百单八将齐集梁山。每一个人物出场 时,都是伴随着事件而来的,有时一个人伴随着几件事同时而来,如鲁智深 、林冲、武松、杨志等,有时一个人的几件事是间隔着来的,如李逵、杨雄 、燕青、石秀等。人与事交错在一起,形成《水浒传》结构安排的最大特色 。
人教版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

中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精选练习(一)1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1931年参加革命,加入了“左联”,后来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他的早期诗歌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主要诗集有:《旷野》《火把》《欢呼集》《春天》《归来的歌》《艾青诗选》《艾青短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2对《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因为从这句开始,那个比喻性的“假如”已经不存在))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3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选自《我爱这土地》此节中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
4阅读《礁石》一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诗中的“含着微笑,看着海洋……”有什么含义?它表现了礁石什么样的精神?此诗咏礁石,是借咏礁石而咏人抒怀.诗中的形象具有象征意义.向礁石“无休止地扑过来”的浪,象征着迫害他人的人;而伤痕累累,却依然挺立,“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则象征着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人们.5“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
名著导读训练++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名著导读训练1.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那从林间出现的,赶着马车的你中国的农夫,戴着皮帽,冒着大雪要到哪儿去呢?……(选自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诗中描绘了在大雪纷扬的背景下,由农夫、_____、_____构成的三个生动形象、现实感人的画面。
(2)请概括诗中出现的意象“土地”独特的内涵。
(3)请联系《艾青诗选》,简要分析艾青两个创作高峰诗歌的特点并列举相关的作品。
2.你喜欢艾青的诗歌,并写了一篇读后感,想放入班刊中。
同学帮你找了三幅配图,你决定用哪一幅图片呢?说说你的理由。
A.高山田野图B.诗人远眺图C.海浪礁石图3.艾青在《鱼化石》一诗中写道:“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请结合阅读《艾青诗选》的体会,谈谈这些诗句给予你的启示。
4.艾青的诗作努力反映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突出表现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讴歌,风格朴素雄浑。
小慧用列图表的方式来辅助学习,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5.名著阅读艾青被誉为“土地的歌者”。
请你从《艾青诗选》中列举出三首以“土地”为意象的诗歌,并分析其中一首诗里“土地”意象的作用。
(1)以“土地”为意象的诗歌有:《___》、《___》、《___》(2)分析其中一首诗里“土地”意象的作用。
6.请阅读艾青的三首诗歌,完成小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属于你的是光明与黑暗交替黑夜逃dùn()白日追踪而至的时刻群星已经退隐你依然站在那儿期待着太阳上升被最初的晨光照射投身在光明的行列直到谁也不再看见你当土地与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时候,当道路与道路被水截断了的时候,智慧的人类伫()立在水边:于是产生了桥。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统编版)

成长历程
5.艾青与文革
艾青被1958年起打成右派,在黑龙江农场、新疆 生产建设兵团劳动。1961年“脱右”,但在文革 中又受到打击。复出后的诗歌表现出一种饱经忧 患而洞察人生的姿态,语言句式趋于简洁凝练。 如《鱼化石》、《失去的岁月》、《关于眼睛》 等短诗。
作品介绍
两个创作高峰
(1)20世纪30年代:充满“土地的
2.被捕入狱
1932年,艾青回国,参加了“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从事进步爱国活动,并于同年7月,以“颠覆政府”的 罪名被捕入狱,饱受三年铁窗之苦。1033年,在狱中, 他第一次以艾青的笔名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 姆》,表达对中国广大农民遭际的同情和关切,从而一 举成名,誉满诗坛,引起了社会和文学界的普遍重视。 1935年艾青出狱。1936年汇编他早年创作的诗集《大堰 河》出版,并产生了巨大反响。
诗集《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等。 论文集《诗论》等。
成长历程
1.农妇抚养
出身地主家庭,自幼由一 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成长历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名著导读《青诗选》
重点 难点 素养
学习目标
了解艾青生平、创作分期及创作特点; 赏析《艾青诗选》中诗歌的意象和语言. 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文学常识
2、走进作者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
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 1932年在上海加入 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 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这是他的成名 作。诗人曾自称“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 史上,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艾青是 从画家成为诗人的, 在精神历程上, 则是从时代 的 “ 叛逆者 ” 逐渐变成了时代的 “ 吹号者 ” 主要作品:
2020中考专题--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名著导读(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分篇简介⑴《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⑵《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⑶《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⑷《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⑸《无常》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