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发奖杯。 ⑥备受国人关注的本年度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单决赛中,中国金花李
娜成为第一个捧起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
①④⑤⑥是单句;②③是复句。
两种复句 7.递进复句和承接复句。
递进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相连,后面分句所表示的意思比 前面分句更进一层。分句之间的顺序固定,不能随意变动。
关联词语 承接复句
• (3)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 《乡愁》共4节,每节的结构、形式一样,句式整齐。(结构美)
• 6.单句和复句。
•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自 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
•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 组成。
• 3.象征。
•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 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 象征的表达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 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 的感情。
• 4.意象和意境。
• “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这个所谓的“象”就是 客观的事物,“意”就是作者的感情。
反复
作用
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 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反复与 排比的 区别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 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 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 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 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
• “意境”指诗歌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08:文学文化常识含答案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08:文学文化常识含答案

专题08 文学文化常识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 俄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 古代酒杯名称多,“觥筹交错”的“觥”、“余饮三大白”的“白”都是酒杯之意。

D. 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

如《岳阳楼记》“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迁”在古代是表示调动官职的常用字。

右迁表示降职、贬官,左迁表示升职。

B. 杜甫悲悯苍生,心忧家国,被称为“诗圣”,诗风沉郁顿挫,与李白并称“李杜”。

C. “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

”出自《艾青诗选▪北方》一诗。

D. 《水浒传》刻画了多位打虎英雄,有沂岭杀四虎的李逵,有景阳冈打死老虎的武松。

3.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出自《故乡》的结尾,该段包含着新式知识分子深刻的反省,更代表着作者追求、创造美好未来的心愿。

B. “金榜题名”是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但范进中举后却喜极而疯,吴敬梓正是运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批判明清时期的黑暗现实。

的C. 南宋张岱在沉沉夜色中乘舟独往西湖,看到不凡风光,还偶遇先他而至的赏雪人。

《湖心亭看雪》记述了这亭上遇人之乐,也隐含着淡淡的故园之悲。

D. 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巨匠,也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毕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代表诗集有《吉檀迦利》等。

七年级我们学过他写的散文诗《金色花》。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梁启超,该文选自《饮冰室合集》。

B. 《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

2020年秋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五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2020年秋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五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专项复习(五)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

1.《沁园春·雪》作者是毛泽东,是一首词(体裁),“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2.《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是艾青,原名蒋正涵,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雨果,法国(国籍)作家,主要作品有《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4.《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5.《醉翁亭记》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6.《行路难》(其一)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刘禹锡,唐代诗人,在扬州的一次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他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给予同情,故其作此诗答谢。

7.《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朝代)宋江(人名)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

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8.《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体裁)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9.《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作者吴敬梓,清代(朝代)小说家。

10.曹雪芹,名霑,字梦阮,清代(朝代)小说家。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二、名著阅读。

(一)《艾青诗选》1.阅读《树》,完成后面题目。

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这首诗的作者是艾青,诗歌开头“一棵树,一棵树”,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着意强调和突现一棵棵“树”的形象。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岳阳楼记》复习一、文学常识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二、重点词语解释(1)一词多义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看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极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②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此乐何极穷尽③感极而悲者矣十分...去①去国怀乡离开②西蜀之去南海距离③委而去之逃离,逃亡...开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③开我东阁门打开(2)词类活用①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③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④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⑤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3)通假字①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②百废具兴(通“俱”,全,都)(4)重点词语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2、越明年越:到了明年:第二年3、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4、增其旧制制:规模。

5、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作文:写文章以:来之:代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6、予观夫巴陵胜状夫:那胜状:胜景,好景色。

7、朝晖夕阴晖:日光8、浩浩汤汤:水势浩荡的样子9、横无际涯横:广远际涯:边。

10、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11、前人之述备也备:详实12、但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但是:固然如许,那末……极:尽13、迁客骚人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墨客14、连月不开开:天气放晴15、若夫淫雨霏霏若夫:像那淫雨:连绵的雨霏霏:雨雪繁密的样子16、浊浪排空排:冲向17、日星隐曜山岳潜行曜:光辉潜:隐没18、傍晚冥冥薄:迫近19、去国怀乡去:分开国:都城20、忧谗畏讥谗:谗言,说坏话讥:批评指责21、感极而悲者也极:到了极点22、春和景明景:日光。

23、波澜不惊:僻静24、锦鳞游泳鳞:鱼儿25、郁郁青青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文学文化常识复习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文学文化常识复习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文学文化常识复习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戴望舒,原名戴梦欧,现代诗人、翻译家。

主要作品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B.《断章》的作者卡之琳,诗人、翻译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

C.《统一)一诗的作者是智利诗人聂鲁达。

他曾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漫歌》《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等。

D.《海燕》是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其作者是俄国作家高尔基。

高尔基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舒婷,当代朦胧诗派代表人之一,名作《致橡树》,诗集有《双桅船》。

B.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看,分为立论和驳论。

《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文。

C.《海燕》是英国作家高尔基的一首散文诗,全诗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海燕以人的情态,借海燕这一意象赞美了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D.中国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

3.(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统一》---诗的作者是匈牙利诗人聂鲁达,他曾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B.《萧红墓畔口占》---诗的作者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C.《风雨吟》---诗的作者芦荻,原名陈培迪,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D.卡之琳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与李广田、何其芳合称“汉园三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等。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

本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儿女为祖国母亲献身的真情。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知识点归纳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知识点归纳

岳阳楼记知识点整理1.文学常识本文出自《范文正公文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2.给加点的字注音属.予作文以记之(zhǔ)浩浩汤汤..(shāng)若夫霪.雨霏.霏(yín)(fēi)阴风怒号.(háo)樯.倾楫摧(qiáng)岸芷.汀兰(zhǐ)宠辱偕.忘(xié)3.重点实词(1)越.明年(到)(2)增.其旧制.(扩大,扩展)(规模。

)(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景,美景)(4)衔.远山(连接)(5)朝晖.夕阴(日光)(6)然则..北通巫峡(如此……那么)(7)迁客..骚人(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8)连月不开.(天气放晴)(9)薄.暮冥冥(迫近)(10)至若春和景.明(日光)(11)沙鸥翔集.(停息)(12)郁郁..青青(形容草木茂盛)(13)宠.辱偕.忘(荣耀)(一起)(14)把.酒临风(持、执)(1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16)浩浩..(水势浩大的样子)..汤汤(17)樯倾.楫摧.(倾,倒下) (摧,折断)(18)忧搀畏讥.(批评指责)(19)岸芷汀.兰(小洲)4.通假字(1)百废具兴(同“俱”,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托)5.词类活用(1)百废.具兴(动词用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用作状语,向北;向南。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用作状语,在……之前。

)(4)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用作状语,在……之后。

)(5)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用作动词,做……太守)6.一词多义(1)观予观.无巴陵胜状(动词,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动词,景象)(2)极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动词,至、到达)感极.而悲者矣(竭尽,终了)(3)空浊浪排空.(名词,天空)而或长烟一空.(动词,消散)(4)或而或.长烟一空(副词,有时候)或.异二者之为(副词,或许、了望,表示委婉的语气)(5)通政通.人和(形容词,顺利)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动词,通向)(6)以属予作文以.记之(连词,来)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介词,因为)(7)和政通人和.(形容词,顺利)至若春和.景明(形容词,和煦)7.古今异义(1)增其.旧制.(古义:规模。

2019年部编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复习(含答案)

2019年部编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复习(含答案)

部编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复习(含答案)姓名学号1.词最初称“”或“”,后来词跟乐府一样,逐渐与音乐分离,或成为诗的别体,所以人们把词产物“诗余”。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

词牌是的名称,如“沁园春”、“如梦令”。

词牌一般还有题目,如“长沙”、“雪”等。

《沁园春雪》选自《》,作者。

2.《我爱这土地》选自《》,作者,原名,号,人,诗人。

代表作有《》《》《》等。

3.《乡愁》选自《》,作者,生于江苏南京,(省)诗人、家。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选自《》,作者,福建闽侯(今福州)人。

家,家。

5.《我看》选自《》,作者,原名,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诗人、家。

6.《敬业与乐业》选自《》,本文是作者在1922年8月14日在学校的演讲,是中国近代派的代表人物。

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运动。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作者,国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等。

8.《论教养》选自《》,作者,(国)学者、作家。

12. 《湖心亭看雪》选自《》,作者,字,号,山阴人。

(朝代)文学家。

著有《》《》等。

13.《诗词三首》中《行路难(其一)》选自《》,作者 , 字,号,又号“谪仙人”。

是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自《》,见赠》选自《》,作者,代诗人。

作者,字,号,代文学家、书画家。

14.《故乡》选自《呐喊》,作者是,我国伟大的家、家、家。

本名,字。

本篇小说写于年月,描绘了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

15.《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作家。

被誉为“”。

代表作有、等。

16.《孤独之旅》节选自《》,它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小说”,作者是。

首先引出了对方谬论,18.《怀疑与学问》选自《》,作者,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家。

19.《谈创造性思维》原题为《》,作者是国实业家。

20.《创造宣言》选自《》,作者,安徽歙县人,家,主要教育思想是“”,主要著作有《》《》等。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下册文学常识复习整理归纳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下册文学常识复习整理归纳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下册文学常识复习整理九年级上册1.《沁园春·雪》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沁园春,词牌名。

2. 《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第一部诗集《大堰河》。

著有诗集《北方》《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

3. 《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敲打乐》《白玉苦瓜》等。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

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5.《你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诗人、翻译家,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6. 《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

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维新代表人物,学者。

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雨果,法国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8.《论教养》作者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

9.《精神的三间小屋》作者毕淑敏,选自《毕淑敏散文》。

10.《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11.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2.《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13.①《行路难》作者李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

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

③《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与辛弃疾合称“苏辛”(豪放派),与黄庭坚合称“苏黄”(风格),与黄庭坚、米苇、蔡襄合称“宋四家”(书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1.《沁园春·雪》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诗中的“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2.《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

作者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

代表作有《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3.《乡愁》作者余光中,生于江苏南京,后移居台湾,诗人、散文家。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林徽因,福建闽侯人,建筑学家、文学家。

5.《我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诗人、翻译家。

6.《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

作者梁启超。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8.《论教养》选自《世界文学》,作者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

9.《精神的三间小屋》选自《毕淑敏散文》,作者毕淑敏。

10.《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11.《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2.《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小岛上。

13.(1)《行路难(其一)》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行路难,乐府古题。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唐朝的刘禹锡。

(3)《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北宋时的苏轼。

水调歌头,词牌名。

14.《故乡》选自《呐喊》。

作者鲁迅。

15.《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16.《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作者曹文轩。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鲁迅。

18.《怀疑与学问》选自《宝树园文存》,作者顾颉刚,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

19.《谈创造性思维》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作者罗迦·费·英格,美国实业家。

20.《创造宣言》选自《陶行知全集》,作者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21.《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22.《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这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作者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23.《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这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

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24.《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红楼梦》,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