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据库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多媒体数据库

多媒体数据库

多媒体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介绍多媒体数据库是一种用于存储、管理和检索多媒体数据的系统。

它将多种类型的数据,如图片、音频、视频等组织起来,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和访问。

多媒体数据库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图像检索、音频处理、视频分析等。

特点1. 存储多种类型的数据:多媒体数据库可以存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个集中管理的平台。

2. 大容量存储:多媒体数据通常占据较大的存储空间,多媒体数据库需要提供足够的存储容量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3. 高效检索:多媒体数据库需要提供高效的检索功能,使用户可以快速地找到所需的数据。

4. 多媒体特征提取:多媒体数据库可以提取多媒体数据的特征,如图像的颜色、纹理等特征,音频的频谱、节奏等特征,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5. 支持多种查询方式:多媒体数据库可以支持多种查询方式,如基于内容的查询、基于相似度的查询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6. 数据安全性:多媒体数据库需要提供一定的安全机制,保护用户的数据不被非法获取或篡改。

应用1. 图像检索:多媒体数据库可以用于图像检索,用户可以通过输入一张图像,快速找到数据库中与之相似的图像。

2. 视频分析:多媒体数据库可以用于视频分析,提取视频中的关键特征,并进行目标识别、行为分析等。

3. 音频处理:多媒体数据库可以用于音频处理,如音频信号的降噪、语音识别等。

4. 文字检索:多媒体数据库可以对图片中的文字进行识别和检索,方便用户查找包含特定文字的图片。

5.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数据库可以用于教育领域,存储和管理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等。

多媒体数据库是一个用于存储、管理和检索多媒体数据的系统,它具有存储多种类型数据、大容量存储、高效检索、多媒体特征提取等特点。

多媒体数据库在图像检索、视频分析、音频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数据管理和访问平台。

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中图分类法] 3 2 TP 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3 0 3 1 0 2 0 ) 2 0 5 2 1 0 —6 8 (0 8 0 —0 3 —0
数 据 库 可 以安 全 地存 储 信 息 并 对 其 进 行 组 织, 以便 快 速地检 索 , 以越 来越 多 的用户 将 自己 所 的数据 交 给数据 库管 理. 根据 多媒 体数 据 容量 大 、 种类多 的特 点 , 之对 数 据管 理 的需求 , 计实现 加 设 了一套 基 于 Orc i 据 库管 理 平 台 的多媒 体 al 8 数 e 数据库 管理 系统 .
新模 块.
1 多媒 体 数 据 库 的 结构 设 计
1 1 抽象 数据 类型 的定 义 .
建 立抽 象 数 据 类 型 F srbe 用 于 图像 数 Decil, 据、 音频数 据 、 视频 数据 的基 本信 息 描述 .
1 2 多媒 体数 据 文件 的存储 .
多媒 体数 据文 件 在数 据 库 中 的存 储 , 用 大 采 型对 象 ( OB , L ) 它能 够存 储 大量 的数 据. 该数据 类 型 具体 有 B OB L B,NC O 和 B I E 四 L ,C O L B FL 种. 设计 选择 了 B O 本 L B数 据 类 型 作 为 多媒 体 数 据 文件 的存储 类 型. 方 面用 户存储 在 数据 库 内 , 一 方便 用户 的管 理 和使 用 , 一 方 面 可 以通过 数 据 另 库 保证数 据文 件 的一 致 性 和 完 整 性. 种设 计 的 这 缺 点是 , 系统 硬件 开销 比较 大 , 多媒 体数 据 的容量 较 大 , 占用 大量 的存 储 空 间. 会
13 数据 库表 的设计 .

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化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化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化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发布时间:2021-04-15T15:36:07.01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2期作者:韩智澄[导读] 随着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中国的推广与运用非常广泛,韩智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100028摘要:随着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中国的推广与运用非常广泛,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2010年开始中国国家博物馆逐步开始建立自己的媒资管理系统,并与其他子系统共同架构了以制作、收集存储、发布、再利用为核心的的内容管理平台。

笔者对媒资管理系统的设计到组织架构方面做了简要梳理,为建设智慧型博物馆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媒体资产管理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化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向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博物馆文物资料的保护传承与再利用,而随着音视频技术领域数字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博物馆的音视频的资料的体量也在不断变大,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数字化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充分满足我们对历史的、现实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视音频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和再利用,从而大力提升我们博物馆数字化网络化应用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这些需求都是极为迫切的。

正是基于此需求,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始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建立此系统,可以实现视音频资源数字化保存、实现视音频资源的迁移、编目、归挡、存储、检索、调用等功能,从而解决大量视音频资料存储、再利用的现实问题,并提供可靠的技术平台和应用途径,能够为节目制作和节目播出提供强大的、可共享的视音频资源;同时也为业务不断发展提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优质环境。

基于高校多媒体教学资源平台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研究[论文]

基于高校多媒体教学资源平台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研究[论文]

基于高校多媒体教学资源平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信息化建设成为各行各业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资源的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对教学而言就没有足够的生命力。

因此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运用尤为重要。

教学资源平台管理系统信息技术一、国内外资源建设的背景对于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总体情况上而然,国外比国内在建设方面起步较早、较为成熟,其发展己经具备相当规模。

目前国内在教学资源建设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教育资源建设普遍薄弱,各教育层次资源的发展也是良莠不齐。

1.国内教学资源建设(1)基于局域网的共享型管理模式随着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兴起,教师逐渐将原有的相关课件、教案等资源进行信息化,相关管理人员再根据教学资源不同的分类方法,将其存储在上不同的局域网服务器目录中,通过简单的文件共享方式实现对资源的共享,或通过建立ftp服务器进行文件的上传、下载以及浏览访问。

(2)基于网站的简单管理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站的兴起,逐渐把教学资源从原有的共享式文件转到网站进行下载和浏览,突破了从局域网到广域网的转变,使得对资源使用范围更加方便,利用率更高,但没有过多对资源的细化和模块化,表现形式较为单一,以文字资源为主,大量缺少对图片、音视频资源的提供,也缺少交流互动的支持,仍然停留在一个对资源共享的形式。

(3)基于网站的多媒体管理模式这是目前的主要表现方式,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且各级各类教学资源网站也越来越多,有以教育主管部门、各院校、各培训单位、公司等建立的教学资源网都应运而生,对资源表现形式多样化,各种形式资源越来越来丰富,相对于网络中的教学资源进行了初具规模的分类和细化,但缺少对资源的统一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约束。

特别是针对某一院校的教学资源更是存在资源杂乱、零散等特点。

2.国外教学资源建设对于国外教学资源建设而然,其发展已达到系统化、规模化的程度,具体来说,国外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有以下几个特点:教学资源库已具规模,建设单位诸多,资源丰富;网络资源得到了大量使用先进技术的支撑开发,表现形式生动丰富;注重网络课件的制作和开发;资源建设体系化,额完整的整合平台,使用方便快捷、资源利用率高、互动性强。

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研究与设计

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研究与设计

含 5个子模块 ,实现对媒体 资源的添加 、修改 、删除 、查 询 、
搜 索 、下 载 和浏 览 等功 能 ,并 和 课 程 资 源 管 理 系 统 进 行 链 接 , 提 供 空 问 让 教 师 上 传课 件 等 。
课程资源管理系统链接 。
() 用户信息模块 :该模 块是管 理有权使 用该 系统 的用 4 户信息 ,以向用户分配权限 。 () 系统 维护模块 :该模块 提供 了多媒体数 据 的备 份和 5 恢复 功能 ,对对媒体 数据生成备 份数据 文件 以及备 份 F志文 I
Re e r h nd De i n o uli e a Da a s y t m s a c a sg fM tm di t ba e S s e
YUE nx a Ge i ( e y n olg h n i dc l iest F n a g 3 2 0) F n a g C l eS a x e Me ia v ri Un y, e y n 0 2 0
建 立 多 媒 体 数 据 库 进 行 管 坪 ,并 分 析 和 设 计 相 应 的 数 据 库 。 该 数 据 库 的 功 能 包 括 查 询 、搜 索 、下 载 和 浏 览 等 功 能 ,并 和
存人数据库 中。
() 资 源 管 理 模 块 :该 模 块 是 本 系 统 的关 键 模 块 。 它 包 3
在 当今 的信息礼会 ,随着多媒 体技术 和数据库技 术 的结 合 ,多媒体数据库应运而生 。多媒体数据库 的数据包括 文字 、 图像 、声音 、动 画等多种形式 的信息 。多媒体 数据 的引入对
数 据 库 产 生 了很 大 的影 响 ,涉 及 到 数 据 库 的用 户 接 口 、数 据
() 登 录控 制 :用 户 登 录 的 作 用 是 保 护 数 据 库 中 的数 据 2 信 息 不 受 其 他 无 关 人 员 破 坏 。 当进 入 系统 后 ,用 户 可 以 根 据 自 己所 拥 有 的 权 限对 系 统 的 相 关 模 块 进 行 相 应 操 作 。 为 了 防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成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是一个整合了多种媒体形式,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的集合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教学和学习支持。

一、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1、提升教学质量丰富多样的多媒体资源能够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复杂的科学概念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变得清晰易懂,历史事件可以通过纪录片重现,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2、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节奏都有所不同。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实现个性化学习。

3、促进教育公平优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共享,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相同水平的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4、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从资源库中快速获取所需的教学素材,节省备课时间,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设计和与学生的互动中。

5、推动教学创新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为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了可能,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推动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构成1、教学课件包括PPT、Keynote 等格式的课件,涵盖各个学科和课程的知识点,通常由教师精心制作,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

2、教学视频如课程讲解视频、实验演示视频、专家讲座视频等。

这些视频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复习和拓展学习。

3、教学图片包括图表、示意图、实物照片等,能够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

4、音频资料如课文朗读、英语听力材料、音乐欣赏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听力和语感。

5、试题库包含各种类型的练习题、测试题、考试真题等,方便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和巩固知识。

6、教学案例真实的教学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是一种存储和管理多媒体数据的技术,它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检索各种类型的多媒体数据,如图像、音频、视频和文本等。

传统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很难有效地存储和检索大量的多媒体数据。

这是因为多媒体数据通常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而且其特殊的数据类型和结构也要求数据库系统具备相应的处理能力。

因此,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应运而生。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的核心是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特殊的存储和索引处理。

多媒体数据通常以二进制格式存储在数据库中,而不是传统的文本格式。

为了有效地存储和管理这些数据,多媒体数据库系统需要支持大容量存储设备和高速数据传输接口。

此外,多媒体数据库技术还需要提供一些特殊的索引和查询机制。

传统的关系数据库系统主要使用基于属性的索引和查询方法,对于多媒体数据来说并不适用。

因此,多媒体数据库系统需要使用专门的技术和算法,如内容描述语言(CDL)、相似性检索和内容分析等,来实现对多媒体数据的高效检索和查询。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娱乐和文化领域,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可以用于存储和管理电影、音乐、游戏和艺术作品等多媒体内容。

在医疗领域,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可以用于存储和分析医学影像数据,如X射线和核磁共振图像。

在教育和培训领域,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可以用于存储和传播教学资源,如教科书、课件和视频等。

然而,多媒体数据库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多媒体数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对其进行存储和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其次,多媒体数据通常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这对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多媒体数据的版权和隐私问题也需要得到妥善处理。

总之,多媒体数据库技术是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有效地存储和管理各种类型的多媒体数据。

随着多媒体数据的不断增加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创新。

在过去,多媒体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主要依赖于物理介质,如磁带、光盘和硬盘等。

加油机多媒体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加油机多媒体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本栏目责任编辑:唐一东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电脑知识与技术第17卷第13期(2021年5月)加油机多媒体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胡光元,毕静(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沈阳110034)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加油机不再仅仅作为加油支付的工具。

该文本着设备即是服务的理念,使加油机作为与客户交互的服务界面还充当着业务信息交流的角色,该文对加油机加油支付管理操作进行了改进,设计的多媒体屏管理系统使司机在加油过程中不仅看到相关加油数据还能分享到来自油站的视频广告通知等服务信息。

文中采用前后端分离技术,规划设计了系统前端加油支付、视频图片等信息显示功能,利用后端实现复杂算法和业务功能,采用消息机制实现前后端信息发送,并采用ftp 和多线程技术实现播放文件的传送和下载。

文中对多媒体屏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实现做了一一介绍。

关键词:加油机;多媒体屏;视频广告;消息机制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3-0197-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背景目前加油站发布各种信息主要是通过短信、电话通知客户或者需要客户到店咨询各种业务,既给客户需求带来不便也不利于加油站的业务发展和提高企业形象。

因此加油站需要设计良好先进的平台来发布各种信息、宣传自己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另外加油机在加油过程中通常只在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加油的升数、金额和单价等信息,比较单调[1],加油时也没有微信支付功能。

多媒体加油机设计与研究除了让加油机加油外,还完善支付功能,还让加油机成为与客户交互的服务系统,承载着提供功能性体验、情感性体验和社会性体验的重要作用。

文中提及的多媒体屏是一个小型嵌入式计算机即工业用平板PC 安装在加油机上,用来作为加油机加油操作和数据信息画面显示终端。

2网络拓扑结构物联网技术和设备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为加油站设备改造、现代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加油机不仅仅完成加油功能,支付方式电子化、设备的动态监控、加油数据及各种相关信息最终要以界面显示方式呈现给需求者,为方便查询数据及监控设备状态,多个加油机和计算机等设备利用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组成网络来实现加油站各个业务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数据库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作者:彭莉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8年第31期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通信的日益发达,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以往的文字信息、静态信息的浏览,而是更希望欣赏到视频、音频大量的多媒体资源。

多媒体资源的数量庞大使得管理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本文的多媒体数据库资源管理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实现。

关键词:多媒体;数据库;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1-0957-02Multimedia Database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PENG Li(Xinhua News Agency, Beijing 100083, China)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communication increasingly developed people's life more colorful. People are no longer satisfied with the previous text messages, browse the static information, but also hope to enjoy video, audio, a large number of multi-media resources. The large number of multimedia resources makes management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serious problem, the paper's multimedia database management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analysis and design.Key words: multimedia; database;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1 引言如今,互联网己经越来越多的介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早期的互联网只是一些简单文本的相互传输,用于科学家之间的信息交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人们对互联网也有着越来越多的要求,如信息检索,电子商务,信息交流,网上检索等等。

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以往的文字信息、静态信息的浏览,而是更希望欣赏到视频、音频大量的多媒体资源。

电子资源是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贮在光盘、磁盘、磁带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

电子资源作为新的信息载体,其类型多样,信息含量大,内容形象生动。

使得其内容的展现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也为资源的管理带来了困难,多媒体资源的数量庞大使得管理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才能使其方便、高效的被利用呢?这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2 多媒体资源管理系统总体设计2.1 总体框架设计网络连接模块:该模块的功能主要是使客户端与远程服务器中的资源库建立连接。

资源管理模块:该模块是本系统的设计重心。

它有五个子模块,分别向用户提供资源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和浏览等功能。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管理有权使用该系统的用户信息,可以向用户分配权限。

系统维护模块: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安全和完整性十分重要。

该模块自行设计的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实现了多媒体文档的数据备份和恢复,形成备份数据文件以及备份日志文件。

系统帮助模块:为不太熟悉该系统的用户提供导航式帮助,或者文字说明。

多媒体资源管理系统的界面框架如图1所示。

2.2 资源库建设的内容1) 多媒体素材库和素材资源库该库主要是为了方便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精品的课程而设立的库,库内应有五大类:多媒体素材内容、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这几类素材。

2) 软件资源软件资源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或是课件制作中所用到的各类软件,一般包括:Office系列、XP、PowerPoint、Frontpage、Flash、Dreamweaver、Photoshop等。

3) 各类电子资源。

指的是包括电子期刊、数字图书、各种中外文期刊、优秀论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主要为广大浏览者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

2.3 系统设计原则1) 多方合作,突破缺乏高质量、针对性强的资源的瓶颈我国信息检索中的资源问题集中表现为:资源开发、提供、管理、使用机制不完善,资源总体数量不足。

它已经成为影响信息技术在多媒体应用的瓶颈,由于缺乏畅通的资源需求分析渠道以及资源开发理念不到位,导致大量资源缺乏针对性,形同资源垃圾。

因此,信息化资源建设一定要以人为本,坚持特色化,注意信息共享,实现标准化。

2) 系统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系统的内聚力要大系统的划分必须使得系统内部功能、信息等各方面凝聚性较好,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数据、调用和控制关系,并将联系密切、功能相近的模块相对集中,使得应用过程中的搜索、查询、调试、调用更加方便。

3 开发工具概述J2EE(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是由Sun公司引导,各厂商共同发起的,并得到广泛认可的工业性标准。

众多IT企业如:IBM公司、BEA Systems、Oracle等都有参与其中。

这个标准是在迎合当前国际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基于Internet技术应用需求日益增加的形势下制订和发展的。

多层次分布式应用模型是指根据功能把应用逻辑分成多个层次,每个层次支持相应的服务器和组件,组件在分布式服务器的组件容器中运行,容器间通过相关的协议进行通讯,实现组件间的相互调用。

遵从这个规范的开发者将得到行业的广泛支持,使企业级应用的开发变得简单、快速。

3.1 Servlet介绍Servlet是用Java编写的服务器端的软件,它能动态扩展服务器的功能Servlet执行于支持Java的服务器。

与applet程序不同,Servlet并不为用户显示一个图形界面。

Servlet的工作在服务器“后台”完成,Servlet只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

Servlet是一些能给服务器调用的适合特定接口的Java类。

Servlet的功能不受限于Web服务器。

Servlet能够增强所有支持Java和Servlet API的服务器的功能。

3.2 JSP工作原理JSP(Java Server Pages)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倡导、许多公司参与一起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是一种基于Java的技术,它运行在服务器上,用于辅助对Web请求的处理。

JSP构建在Java servlet技术上的,实际上,JSP类和接口包含在Javax.servlet.jsp。

和Javax.servlet.jsp.tagext软件包中,JSP实际上是通过标准的HTML文档增加特殊的标记来创建动态的Web应用程序,JSP通过把对内容的显示和产生内容的程序实现部分(如Java servlet)分开,来完成任务。

3.3 JavaBean简介JavaBean是基于Java的组件模型,是一种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的特殊结构的类,通过封装成为具有某种功能或者处理某个业务的对象,通过JavaBean可以无限扩充Java程序的功能,JavaBean组件可以被修改或与其他组件结合起来创建基于组件的应用件,是可重用的软件组件。

用JSP开发Web程序可以结合JavaBean技术来扩充网页中程序的功能。

JavaBean在网页生成之前就根据开发的需要被创建出来,对于创建和编译JavaBean源文件的工具和方法很多。

4 系统详细设计4.1 资源录入模块的实现在多媒体资源的录入界面中,用户在各个表单中输入资源基本信息,如资源名称、资源类别、资源访问权限等,输入完毕,确认无误后,单击录入按钮,就可以进行向数据库中录入数据的操作。

完成向数据库中插入记录的操作的JavaBean的相关代码是:Public void executeInsert(String sql){try{conn=connPool.getConnection(sConnStr); //在连接池中获得一个连接Statement stmt=conn.creatStatement(); //创建执行SQL语句的对象stmt.executeUpdate(sql); //执行SQL语句,完成数据库插入操作catch(SQLException ex){ System.err.println(“aq.executeInsert:”+ex.getMessage());//显示数据库访问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stmt.close();//关闭语句对象conn.freeConnection(conn);//把连接释放到连接池中}4.2 多媒体资源展示该功能模块主要为用户提供了快速查看系统中所存在的多媒体资源的功能,并可以进行预览。

用户可以依托媒体资源分类目录树分支、逐层浏览相应媒体类别下的多媒体资源。

适于用户对多媒体资源多条件的、无精准目标的搜索,是用户常用功能之一。

浏览模式主要分两种:1) 缩略模式:该模式提供了对图片资源的缩略图查看,音频、视频和动画的试听、试看,以及文本、课件等资源的查阅等功能。

2) 列表模式:该模式提供资源的类型、标题、大小、上传者、上传时间等信息,方便用户了解资源详情。

4.3 声音文件和视频文件的播放JMF在所有的Java类型中都可用,这使在客户端上不必要有任何特定的媒体技术就可以部署媒体——所需要的只是J2SE。

Java运行时间。

基本的JMF播放的关键是获得Player,能解码和渲染你的媒体。

一般来说,这通过使用Manager获得合适的DataSource来完成,在一个播放实例中提供了媒体流和流元数据,例如媒体格式。

Manager然后找到一个Player来处理DataSource。

public String getContentType() {try {URL url = getLocator().getURL();String urlFile = url.getFile();if (urlFile.endsWith(".mov"))return "video.quicktime";else if (urlFile.endsWith(".mpg"))return "video.mpeg";else if (urlFile.endsWith(".avi"))return "video.x_msvideo";elsereturn "unknown";} catch (MalformedURLException murle) { return "unknown";}}参考文献:[1] 朱顺泉.管理信息系统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 孔鑫锐.浅析J2EE构架平台的结构及优势[J]. 硅谷,2008(3).[3] 汪孝宜.JSP数据库开发实例精粹[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4] Robin Dewson. Beginning SQL Server 2000 Programming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 2001.[5] 杨延军,米青,张索祥.基于Web的高校工资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