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平中学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高二下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资料
上海市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华东师大版第四册

日本加入列强俱乐部
19
20
改变的,只是佩里吗?
14
殖产兴业,鼓励工商
• 废除国内关卡和行会制度; • 废除一切阻碍工商业发展的法令; • 允许所有人自由择业; • 设置通商司,奖励贸易; • 统一货币,创办银行; • 兴办交通、邮政、造船、钢铁等实业; • 将官方资产低价出售给商家,积极扶持私
人资本的发展壮大。
15
实行教育改革,引进欧美科技, 促成文明开化
•士
• 皇族
•农
• 华族
•工
• 士族
•商
• 平民
12
涩泽荣一 13
• 乡村豪族出身 • 曾经的攘夷志士 • 出访欧洲的日本使节 • 明治初年的大藏少辅 • 主动弃官从商的怪人 • 创办企业五百家以上 • 日本企业之父 • 日本资本主义之父
从武士到商人
五代友厚—— 大阪证券交易所创始人
岩崎弥太郎—— 三菱财团开山之祖
• ——1871年8月29日,明治天皇废藩诏敕
10
实行地税及土地所有制度改革
• 政府在消灭幕府的同时还接收了其直 辖领地,接着又通过废藩置县接收了 各藩的领地……与此同时,由于新政 府在废藩时也继承了各藩的债务,所 以财政上出现了严重困难。
• ——依田熹家《近代日本的历史问题》
11
废除旧有社会等级,倡导四民平等
• 划分八大学区; • 设立大、中、小学和各类专业技术学校; • 不分出身、性别,推行全民强制教育; • 重点普及小学教育; • 聘请西方技师和教师,培养技术人才。 • 破除陋习,推行西方化的生活方式。 • 天皇自为表率,倡导文明开化。
16
17
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 颁布“征兵令”,号召“举国皆兵”; • 实现军事近代化,“皇军”直属于天皇; • 仿照西方警察制度,设立全国警察机构。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用)

1603-1867德川幕府统治 傀儡
天皇 将军 大名
(诸侯) 拥有最 高权力
士
封 建 统 治 阶 级
从12世纪起,一些武士 将军和大名的家臣 武士 出身的人掌握了国家政权, 天皇大权旁落。这些武士 农 自称将军,他们的统治被 工 民 称作“幕府统治”。
商
武士道精神,是武士道德
年平均增长速度
32.2%
英 美
德
1851-1873 1861-1873
1861-1873
3.3% 5%
3.8%
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进步性、局限性)
进步性:
1、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局限性: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幕府的封建统 治严重阻碍了 资本主义的发 展。
激化
内忧
社会矛盾
导致
导致
加剧
外患
西方列强入侵
民族矛盾
幕 府 统 治 危 机
美国用大炮打开日本国门,导致 了民族矛盾,加剧了幕府统治危 机。
1853年,黑船事件 美国海军在日本登陆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行贸 易的唯一地点:长崎出岛
闭关锁国
丧权辱国
幕府统治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1887年的东京市民, 在你身边可能发生的现象有哪些?
• A 日本地方的200多个藩国都被撤销了,全国的行政区 划变成府、县两级。 • B 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了,农民也可自由迁徙了。 • 政府办了许多工矿企业,还鼓励私人从事工商业,工厂、 银行、邮政局、铁路局等新事物给人们的生带来许多方 便。 • C 家长有义务送学龄儿童接受普通教育4年,不服从者 将受罚。 • D 大街上随处可见留着短发、穿西服的男子,很少有人 头上还留着发髻了;吃西餐、开化妆舞会、听西洋音乐 成为一种时尚。 • E 武士不再垄断军职,邻居家的孩子被征,成为一名 “皇军”。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和导学案 文档 (2)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和导学案学习目标:1.记住首先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和倒幕派的组成力量、明治维新开始时间、代表人物及内容;概述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解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
2.通过对明治维新背景、内容、性质和作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与中国戊戌变法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3.通过明治维新对日本产生巨大影响的学习,教育学生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国家要进一步对外开放。
重点: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难点:日本社会的巨大变化及改革的局限性。
导入新课康熙皇帝在位时期曾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同学们是否还记得这个条约签订的时间?(答1689年)同一年,在俄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彼得大帝开始改革。
俄国的近代历史的发展状况又是怎样?以及日本的发展情况又怎么样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此将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自主学习:1、19世纪中叶以前的日本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实权掌握在手中。
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日本关闭的国门被打开,幕府统治危机更加严重。
明治维新内容①政治:②经济:③文化教育:④生活:⑤军事:(3)影响:(4)局限性:思考:1、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着怎样的状况?四个字概括并阐述观点。
内忧外患——内忧:幕府统治出现危机,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外患:美国扣开日本大门,出现民族危机2、比较: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社会状况有何异同。
(P84)同:生产力和商品经济都有所发展;国内阶级矛盾尖锐,面临民族危机异: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于中国;日本封建势力相对薄弱,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3、在这种背景下,日本的哪个阶层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他们是如何做的?倒幕派;发起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支持明治天皇改革。
4、此阶层的活动是否成功了?与中国维新变法时期的维新派相比有何不同?成功了;日本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和部分实权派支持,通过武装推翻旧政权;中国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无兵权财权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1、回忆大化改新内容,结合图二思考:日本两次向外学习的目标有何不同?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说明日本民族有什么样的特点?不同: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制度,明治维新学习欧洲先进技术文化原因:隋唐时期中国是世界大都市,文化先进,近代中国落后,遭受外来侵略特点: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模仿的民族2、日本“天皇制“刚开始是一种中央集权制度,那么明治维新内容中,哪一点反映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3、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迈入了近代化。
高二历史明治维新知识点

高二历史明治维新知识点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日本由封闭的江户幕府时代进入了现代化的新时期。
本文将介绍高二历史课程中涉及到的明治维新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幕末时期的背景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幕末时期。
此时,日本面临着内外压力的双重挤压。
一方面,国内贫困和不满情绪日益增长,农民和城市工人的生活条件恶化;另一方面,西方列强的入侵和领土争端让日本感到了外敌的压力。
二、黑船来航和对外开放1853年,美国海军的黑船来到了日本,这标志着日本的封闭时代被打破。
美国海军将领马修·凯里为日本传统的武士阶层带来了沉重的冲击。
为了避免被侵略,日本被迫签订了《日美和约》,并与其他列强陆续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这使得日本意识到了现代化的必要性,进一步推动了明治维新的进程。
三、改革开放和政治制度改革明治维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
1868年,天皇明治维新,废除了幕府体制,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明治新政权。
新政府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包括设立中央政府机构、颁布宪法、实行普选制度等。
这些改革为日本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经济现代化和产业革命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开始进行经济现代化和产业革命。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业政策和法规,鼓励外国的技术引进和本土工业的发展。
这些努力使得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迅速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国家。
其中著名的例子就是三菱和日本铁路的建设。
五、教育现代化和知识普及明治维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教育现代化和知识普及。
新政府推动了公共教育的发展,兴办了许多学校和大学。
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大量的知识被普及,培养了一大批学识丰富的人才。
这些人才为日本的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六、日本的地位提升和对外扩张明治维新使得日本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并开始对外扩张。
日本成功地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了中国,夺取了台湾和部分中国的领土。
随后,日本还参与了俄日战争,从俄罗斯手中夺取了旅顺等领土。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

7
封建制度的代表
幕 府
指武士首脑将军 的府邸,后来又 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日本 称将军为首的中 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治 央政权为幕府。 维新的根本原因。 从12世纪——19 世纪明治维新前, 日本处在军事封 建统治的“幕府 政治”时期,它 先后经历了镰仓 幕府、室町幕府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和德川幕府统治 时期。
工业者。 文化传统 日本善于学习。
改革结果 明治维新成功。
人民群众 。
中国封闭保守。 戊戌变法失败。
3.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 共同点:
①.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都使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第五环:互评交流
1.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意义是使日本( A.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C.摆脱美、英、法等国殖民统治 A.美国 B.俄国
B
)。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2.1853年,率先打开日本关闭国门的是( 3.组成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
A
)。 D.法国
A
C.英国 )。
①中下级武士
A.①②③ ①法国 A.①② A.推翻了旧政权
②商人和资本家 ③新兴地主
B.②③④ ②俄国 B.②③ C.①②④ ③日本 C.①③
④高级武士
形成学习西方的社会风气。培养了 社会生 提倡“文明开化” 活方面 学习欧美的科学、文化、 建设资本主义国家所需的人才。
教育、思想、生活方式
军事上 “富国强兵” 实行征兵制, 建立资产阶级的常备军,也成为了
建立“皇军”。 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
第四环:技能拓展
1.日本历史上两次著名的改革是什么? 项目 名称 第一次 大化改新 第二次 明治维新
17课日本明治维新(教用)[1]分解
![17课日本明治维新(教用)[1]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dafa1691aaea998fcc220edc.png)
米价。
——开《国东后亚的三日国本的,民近族代矛史盾》和社会矛盾加剧
材料四:日本统治者从所国之始便允许再长崎保留一扇窗口,让荷兰人输 入西方文明中的科技知识……保留了日本人学习和吸收西方文明的一条渠 道……此后日本以荷兰人带去的西方学问为主,逐渐形成一种专门的学 问——“兰学”。 受到传播—西—方马先克进科垚学《技世术界的“文兰明学史”》的影响。
新兴地主、 商人
经济实力增强,政 治权利较少
“尊王攘夷” (反幕府、反侵略)
全力倒幕(主力:武士)
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倒幕成功
京都政变1868明治政府建立—— 1869武装倒幕,德川幕府结束。
3.时间: 1868 年
4.目的:富国强兵
5.主要人物:明治天皇
6.内容
A. 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日本的明治维新
1.背景:(内忧外患) (1).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 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2).面临沦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危机 (3).思想上:兰学盛行。(启蒙思想影响)
2、前提条件: 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成立
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天天皇皇 将军 分化 大名 武士 分化
农 分化
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 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也是最大的封 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 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 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 但必须听命于将军。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 从锁国到开关
1、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 2、1639年,幕府颁布“锁国令”1来自33年德川幕府的锁国令(节选)
(一)除特许船只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
高二选修明治维新知识点

高二选修明治维新知识点【高二选修明治维新知识点】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日本从封闭半殖民地国家转变为现代化大国。
作为高二选修课的一部分,明治维新的知识点对于学生们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问题-回答的形式介绍高二选修明治维新的知识要点。
问题一:明治维新是什么?回答:明治维新指的是日本在1868年至1912年的时期,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来推动日本从封闭半殖民地国家转变为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事件。
这一时期以明治天皇的统治命名。
问题二:为什么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回答: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打破了封闭的国门: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实行了长期的封闭政策,与外界隔绝。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并吸收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和知识,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2. 推动了政治改革:明治维新后,日本废除了幕府体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府体系,并采用了西方的立宪制度。
这些改革促进了日本政治体制的现代化。
3. 推进了经济发展: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实行现代化的工业化政策,建设了铁路、电力、煤矿等基础设施,并鼓励企业家投资兴办工厂。
这些举措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
4. 维护了国家独立: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自觉地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坚决反对列强侵略。
通过一系列的战争,日本成功地保卫了国家独立。
问题三:明治维新的具体改革措施有哪些?回答:明治维新期间,日本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包括:1. 废除幕府体制:明治维新后,日本废除了幕府体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府体系。
明治政府取而代之,明治天皇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 强化军事力量:为了保卫国家独立和推动现代化进程,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重视军事力量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并迅速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3. 实行地租改革: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推动现代化产业的发展,明治政府进行了地租改革,提高土地税收,并允许地主自由出租土地。
17课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 ①在政治上,废藩置县,全国分为3府72县,由中央直 接治理,使日本成为天皇统治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 ②在经济上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兴办工商业, 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 ③在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 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
• 文化传统:日本自古国力有限,有紧迫感,善于 学习别人。中国一直以大国强国自居,封建制度 形成较早,优越感很强。
• 改革结果:日本成功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中 国改革失败,仍是半殖地半封建社会。
项目项目名称名称时间时间主持者主持者学习国学习国作用作用第一次7世纪中期大化改新孝德天皇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第二次明治维新19世纪中期明治天皇欧美日本历史上两次向外学习的范例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当时亚洲唯一保持了民族独立的国家
美国的历史是两次革命的历史; 英国的历史也是两次革命的历史,只 不过一次是政治上的,一次是经济上 的; 日本的历史是两次改革的历 史……
2、不同点
• 改革时间:明治维新是十九世纪中期;戊戌变法 是十九世纪末。
• 外部环境:明治维新时,西文各国正在进行工业 革命,国际环境相对宽松;戊戌变法时西文各国 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 改革力量:明治维新依靠的是天皇和武士这样的 统治阶级的实力派;戊戌变法却是一些知识分子 拥护着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学习国 作用
中国
从奴隶社会向 封建社会过渡
欧美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 主义社会过渡
小结延伸
•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当时亚洲 唯一保持了民族独立的国家。在明治维新30年后,中国也进 行了一次同样性质的改革——戊戌变法,结果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呢? 我们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士
? 皇族
?农
? 华族
?工
? 士族
?商
? 平民
涩泽荣一
????????
父之义主本资本日 父之业企本日
上以家百五业企办创 人怪的商从官弃动主 辅少藏大的年初治明 节使本日的洲欧访出
士志夷攘的经曾 身出族豪村乡
从武士到商人
五代友厚—— 大阪证券交易所创始人
岩崎弥太郎—— 三菱财团开山之祖
殖产兴业,鼓励工商
日本明治维新
方东的代年 十六 五纪世九十
\
1853年尬黑船来航
浮世绘作品中的佩里形象
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 1858年《日美友好通商条约》
)年七六八一(喜庆川德
)年七六八一(喜庆川德
1868年,明治天皇迁都东京 开始维新改革
》文誓条五《
奉还版籍,废藩置县
? 欲内保亿兆之安,外与万国对峙,宜名实 相符,政令归一……然数百年因袭已久, 或有名无实,焉能保亿兆之安,与万国对 峙?……力求去冗就简,除有名无实之弊, 消政令多岐之忧。
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 颁布“征兵令”,号召“举国皆兵”; ? 实现军事近代化,“皇军”直属于天皇; ? 仿照西方警察制度,设立全国警察机构。
日本加入列强俱乐部
?吗里佩是只,的变改
方东的初纪世十二
? 废除国内关卡和行会制度; ? 废除一切阻碍工商业发展的法令; ? 允许所有人自由择业; ? 设置通商司,奖励贸易; ? 统一货币,创办银行; ? 兴办交通、邮政、造船、钢铁等实业; ? 将官方资产低价出售给商家,积极扶持私
人资本的发展壮大。
实行教育改革,引进欧美科技, 促成文明开化
? 划分八大学区; ? 设立大、中、小学和各类专业技术学校; ? 不分出身、性别,推行全民强制教育; ? 重点普及小学教育; ? 聘请西方技师和教师,培养技术人才。 ? 破除陋习,推行西方化的生活方式。 ? 天皇自为表率,倡导文明开化。
? ——1871年8月29日,明治天皇废藩诏敕
实行地税及土地所有制度改革
? 政府在消灭幕府的同时还接收了其直 辖领地,接着又通过废藩置县接收了 各藩的领地……与此同时,由于新政 府在废藩时也继承了各藩的债务,所 以财政上出现了严重困难。
? ——依田熹家《近代日本的历史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
废除旧有社会等级,倡导四民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