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作废】

合集下载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1总则1.0.1为了规范、指导水库管理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进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的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大、中型和坝高超过15m的小型水库预案的编制,其他水库参照执行。

1.0.3预案是在水库大坝发生突发安全事件时避免或减少损失的预先制定的方案,是提高水库管理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降低水库风险的重要非工程措施,内容一般包括前言、水库大坝概况、突发事件分析、应急组织体系、预案运行机制、应急保障、宣传、培训、演练(习)、附录等。

1.0.4预案编制原则:(1)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体现风险管理理念,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损失,特别是生命损失,保障公共安全。

(2)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职责与责任追究制。

(3)强调“预防为主”原则,通过对水库大坝可能突发事件的深入分析,事先制定减少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对策。

(4)突出“可操作性”原则,预案以文字和图表形式表达,形成书面文件。

(5)力求“协调一致”原则,预案应和本地区、本部门其它相关预案相协调。

(6)实行“动态管理”原则,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订,不断补充完善。

1.0.5水库大坝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重大生命、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环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一般包括:(1)自然灾害类。

如洪水、上游水库大坝溃决、地震、地质灾害等。

(2)事故灾难类。

如因大坝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滑坡、裂缝、渗流破坏而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工程运行调度、工程建设中的事故及管理不当等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影响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水库水污染事件。

(3)社会安全事件类。

如战争或恐怖袭击、人为破坏等。

(4)其他水库大坝突发事件。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水库大坝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其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的导则。

一、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和原则1.目的: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抗灾能力,确保大坝运行安全。

2.原则:(1)科学性原则:根据大坝的实际情况和可能发生的灾害危险性,制定科学合理的预案内容。

(2)系统性原则:预案内容应包括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

(3)可操作性原则:预案应具体明确,易于操作和实施。

(4)持续更新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预案应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

二、编制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1.安全风险评估:对水库大坝可能发生的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

2.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职责分工,确保各个环节的顺畅运行。

3.应急预警系统: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包括水文水资源监测系统、气象监测系统等,实现灾情实时监测和预警发布。

4.疏散和救援预案:制定疏散和救援预案,包括人员疏散路线和地点、救援队伍组织、物资准备等。

5.维护通讯联络:确保预案实施过程中的通讯畅通,提供及时的信息共享和指挥调度。

6.预案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7.监测和评估: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对大坝安全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8.预案修订和更新: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要求,对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其时效性和有效性。

三、编制应急预案的步骤1.组织编制: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2.风险评估:对大坝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确保预案内容科学合理。

3.制定预案: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

4.完善机构和人员职责:明确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职责分工,确保预案实施的顺利进行。

5.建立预警系统: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包括监测设备采购和安装、数据分析和处理等。

吉林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库调度规程》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通知

吉林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库调度规程》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通知

吉林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库调度规程》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15.06.10•【字号】•【施行日期】2015.06.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吉林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库调度规程》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通知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水利(水务)局,各县(市)水利局,厅直有关单位:按照《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座谈会》的部署和要求,为确保水库安全运行,规范水库大坝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好《水库调度规程》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现将《水库调度规程编制导则(试行)》和《水库大坝安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各地按照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

同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已建大、中型水库、坝高15米以上或总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小型水库须编制《水库调度规程》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其它小型水库参照执行。

二、《水库调度规程》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由水库主管部门和水库运行管理单位组织编制。

水库主管部门和水库运行管理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

三、水库调度规程按管辖权限由县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调度运用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县(市)行政区域的水库,由市(州)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调度运用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州)行政区域的水库,由省水利厅审批。

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由有调度权限的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审批。

四、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由属地政府审批。

水库主管部门和水库运行管理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

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水库属地政府为水库大坝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责任主体,由当地政府进行审批。

请各地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与当地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关于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编制的有关规定相衔接,避免重复工作。

五、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水库主管部门和运行管理单位组织编制《水库调度规程》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1总则1.0.1为了规范、指导水库管理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进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的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大、中型和坝高超过15m的小型水库预案的编制,其他水库参照执行。

1.0.3预案是在水库大坝发生突发安全事件时避免或减少损失的预先制定的方案,是提高水库管理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降低水库风险的重要非工程措施,内容一般包括前言、水库大坝概况、突发事件分析、应急组织体系、预案运行机制、应急保障、宣传、培训、演练(习)、附录等。

1.0.4预案编制原则:(1)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体现风险管理理念,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损失,特别是生命损失,保障公共安全。

(2)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职责与责任追究制。

(3)强调“预防为主”原则,通过对水库大坝可能突发事件的深入分析,事先制定减少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对策。

(4)突出“可操作性”原则,预案以文字和图表形式表达,形成书面文件。

(5)力求“协调一致”原则,预案应和本地区、本部门其它相关预案相协调。

(6)实行“动态管理”原则,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订,不断补充完善。

1.0.5水库大坝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重大生命、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环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一般包括:(1)自然灾害类。

如洪水、上游水库大坝溃决、地震、地质灾害等。

(2)事故灾难类。

如因大坝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滑坡、裂缝、渗流破坏而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工程运行调度、工程建设中的事故及管理不当等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影响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水库水污染事件。

(3)社会安全事件类。

如战争或恐怖袭击、人为破坏等。

(4)其他水库大坝突发事件。

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导则

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导则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规范大坝安全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制定本导则。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等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各类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

二、预案编制原则2.1 以人为本原则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2 预防为主原则加强日常安全管理,提高大坝安全风险防控能力,预防事故发生。

2.3 分级负责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确保预案有效实施。

2.4 及时响应原则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

2.5 协调一致原则预案内容应与国家、地方及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衔接,形成合力。

三、预案编制内容3.1 大坝概况详细描述大坝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工程规模、设计参数、运行状况等。

3.2 突发事件分析分析可能发生的大坝突发事件类型、成因、影响范围等。

3.3 应急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3.4 监测预警建立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对大坝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5 应急响应制定不同等级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应急队伍、物资、设备、技术等。

3.6 人员转移明确人员转移的范围、路线、方式及保障措施。

3.7 应急保障确保应急物资、设备、技术等保障措施到位。

3.8 宣传教育加强大坝安全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3.9 演练与评估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评估预案实施效果,不断完善预案。

四、预案实施与监督4.1 实施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按照本导则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4.2 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确保预案有效实施。

4.3 修订与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订和完善预案。

五、附则本导则由XX水利部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1总则1.0.1为了规范、指导水库管理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进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的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大、中型和坝高超过15m的小型水库预案的编制,其他水库参照执行。

1.0.3预案是在水库大坝发生突发安全事件时避免或减少损失的预先制定的方案,是提高水库管理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降低水库风险的重要非工程措施,内容一般包括前言、水库大坝概况、突发事件分析、应急组织体系、预案运行机制、应急保障、宣传、培训、演练(习)、附录等。

1.0.4预案编制原则:(1)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体现风险管理理念,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损失,特别是生命损失,保障公共安全。

(2)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职责与责任追究制。

(3)强调“预防为主”原则,通过对水库大坝可能突发事件的深入分析,事先制定减少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对策。

(4)突出“可操作性”原则,预案以文字和图表形式表达,形成书面文件。

(5)力求“协调一致”原则,预案应和本地区、本部门其它相关预案相协调。

(6)实行“动态管理”原则,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订,不断补充完善。

1.0.5水库大坝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重大生命、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环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一般包括:(1)自然灾害类。

如洪水、上游水库大坝溃决、地震、地质灾害等。

(2)事故灾难类。

如因大坝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滑坡、裂缝、渗流破坏而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工程运行调度、工程建设中的事故及管理不当等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影响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水库水污染事件。

(3)社会安全事件类。

如战争或恐怖袭击、人为破坏等。

(4)其他水库大坝突发事件。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一、前言水库大坝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大量人民群众的利益。

为了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成为保障水库大坝安全的必要措施。

本文旨在提供编制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的导则,为水库大坝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库安全条例》2. 县(市、区)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下发的水库安全管理规定3. 国家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安全预警和应急管理的文件4. 水库大坝实际情况和特点三、编制原则1. 防范为主: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尽量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应急响应的效果,因此应急预案中必须包含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并层层加强。

2. 合理科学:编制应急预案需要充分考虑水库大坝的特点和运行情况,并结合相关行业经验和技术标准,确保预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 明确责任:应急预案中应明确各部门和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应急响应的时效性和高效性。

4. 共享资源:编制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与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的合作,并共享各自的资源和信息,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编制内容1. 预案背景:包括水库大坝的基本情况、历史事故发生情况等。

2. 应急组织机构和通讯体系:明确应急机构的设置、职责、权限等,建立健全通讯体系,确保应急响应的及时性。

3. 应急预警与监测:制定应急预警机制,明确应急监测的内容、方法和责任。

4. 应急预案的级别和分类:根据事故的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预案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明确各级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措施。

5. 应急响应程序:确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包括救援、疏散、封堵等,确保及时、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

6. 物资和资源保障:确定所需的救援物资和资源,并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

7. 应急演练和培训: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并开展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

五、编制和修订管理1. 编制:应急预案由水库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必要时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编制,并在编制过程中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附件: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1总则1.0.1为了规范、指导水库管理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进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的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大、中型和坝高超过15m的小型水库预案的编制,其他水库参照执行。

1.0.3预案是在水库大坝发生突发安全事件时避免或减少损失的预先制定的方案,是提高水库管理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降低水库风险的重要非工程措施,内容一般包括前言、水库大坝概况、突发事件分析、应急组织体系、预案运行机制、应急保障、宣传、培训、演练(习)、附录等。

1.0.4预案编制原则:(1)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体现风险管理理念,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损失,特别是生命损失,保障公共安全。

(2)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职责与责任追究制。

(3)强调“预防为主”原则,通过对水库大坝可能突发事件的深入分析,事先制定减少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对策。

(4)突出“可操作性”原则,预案以文字和图表形式表达,形成书面文件。

(5)力求“协调一致”原则,预案应和本地区、本部门其它相关预案相协调。

(6)实行“动态管理”原则,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订,不断补充完善。

1.0.5水库大坝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重大生命、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环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一般包括:(1)自然灾害类。

如洪水、上游水库大坝溃决、地震、地质灾害等。

(2)事故灾难类。

如因大坝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滑坡、裂缝、渗流破坏而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工程运行调度、工程建设中的事故及管理不当等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影响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水库水污染事件。

(3)社会安全事件类。

如战争或恐怖袭击、人为破坏等。

(4)其他水库大坝突发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作废】
1 总则
1.0.1 为了规范、指导水库管理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进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的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大、中型和坝高超过15m的小型水库预案的编制,其他水库参照执行。

1.0.3 预案是在水库大坝发生突发安全事件时避免或减少损失的预先制定的方案,是提高水
库管理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降低水库风险的重要非工程措施,内容一般包括前言、水库大坝概况、突发事件分析、应急组织体系、预案运行机制、应急保障、宣传、培训、演练(习)、附录等。

1.0.4 预案编制原则:
(1)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体现风险管理理念,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损失,特别是生命损失,保障公共安全。

(2)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职责与责任追究制。

(3)强调“预防为主”原则,通过对水库大坝可能突发事件的深入分析,事先制定减少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对策。

(4)突出“可操作性”原则,预案以文字和图表形式表达,形成书面文件。

(5)力求“协调一致”原则,预案应和本地区、本部门其它相关预案相协调。

(6)实行“动态管理”原则,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订,不断补充完善。

1.0.5 水库大坝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重大生命、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
环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一般包括:
(1)自然灾害类。

如洪水、上游水库大坝溃决、地震、地质灾害等。

(2)事故灾难类。

如因大坝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滑坡、裂缝、渗流破坏而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工程运行调度、工程建设中的事故及管理不当等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影响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水库水污染事件。

(3)社会安全事件类。

如战争或恐怖袭击、人为破坏等。

(4)其他水库大坝突发事件。

1.0.6 水库大坝突发事件按生命损失、社会环境影响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分为四级:
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以及Ⅳ级(一般)。

按生命损失和社会环境影响分级标准见附录A;按经济损失分级标准各地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

1.0.7 预案封面应明确预案版本编号、编制单位与编制日期、审查单位与审查日期、批准部门与批准日期、监管部门与备案日期、有效期等。

1.0.8 预案应根据情况变化,适时作出修订,保证预案的现实可行。

若有重大变动,
必须经原审批单位重新审批。

2 水库大坝概况
2.1 流域和社会经济概况2.1.1与大坝安全有关的流域自然地理、水文气象、水利
工程等基本情况。

2.1.2水库上下游的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特别是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可能受影响的居民
居住区位置、人口、重要交通干线、重要设施、工矿企业等情况。

2.2 工程和水文概况2.2.1水库水文基本情况,包括水库流域暴雨、洪水特征、设
计洪水及其过程等。

2.2.2水库大坝工程情况。

(1)工程特性表。

(2)水库工程概况描述,包括工程等级、防洪标准、建筑物基本情况、库容曲线、泄流曲线、工程效益范围。

(3)大坝施工质量,包括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坝体填筑和坝基处理情况。

(4)多年运行情况以及超过正常高水位的运行和历时情况。

(4)工程运行管理条件。

(5)水库运行及洪水调度方案等。

2.3 水情和工情监测系统概况
2.3.1水库水情监测系统。

水库流域水文测站(包括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分布和观测项目、报汛方式和洪水预报方案、预见期、预报精度及实际运用效果等。

2.3.2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1)大坝安全监测项目、测点布置、监测仪器有效性。

(2)大坝巡视检查情况,重点描述发现的工程异常表现及部位、时间。

(3)安全监测资料分析中发现的仪器问题和工程隐患,特别要说明隐患的位置和严重程度。

如果从未做过观测资料分析,应在预案编制前全面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