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及物质的量溶度知识点

合集下载

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及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及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及物质的量浓度【考纲要求】1.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相应单位为mol、g·mol-1、mol·L-1、L·mol-1)的含义。

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3.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教与学方案笔记与反思【自学反馈】一、概念辨析1.物质的量(1)概念:。

(2)符号:(3)单位:。

2.摩尔(1)概念:。

(2)符号:(3)基准。

(4)注意点:①当描述物质的物质的量(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

②常见的微观粒子有:或它们特定的组合。

3.阿伏加德罗常数(1)含义:。

(2)符号:(3)单位:。

(4)注意点:①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基准是12g 中的原子个数。

②现阶段常取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4.摩尔质量(1)概念:。

(2)符号:(3)单位:。

(4)注意点:与相对分子质量、式量和1mol物质的质量的异同:含义上同,数值上同。

5.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

(2)符号:(3)单位:。

(4)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①标准状况是指:温度℃,压强Pa。

②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

(5)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①②③6.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2)符号:(3)单位:(4)说明:①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的体积浓度②溶液中的溶质既可以为纯净物又可以为混合物,还可以是指某种离子或分子。

7.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容量瓶①特点: ②用途:。

容量瓶有各种不同规格,常用的规格有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

(2)配制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及所用仪器如下:(3)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公式小结1. m、n、N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

(2)使用范围:只要物质的组成不变,无论是何状态都可以使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浓度》讲义(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浓度》讲义(含答案)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浓度)一 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 ,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2.表示符号:3.单位:4.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5.数学表达式:气体的摩尔体积=, 即 【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常温常压下,11.2L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2.在25℃,压强为1.01×105 Pa 时,11.2L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3.标准状况下的22.4L 辛烷完全燃烧,生成CO 2分子数为8N A4.标准状况下,11.2L 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N A5.标准状况下,1L 水所含分子数为(1/22.4)N A6.标准状况下,11.2L SO 3中含1.5N A 个氧原子二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即:T 1=T 2;P 1=P 2 ;V 1=V 2 n 1 = n 2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1)三正比: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V 1/V 2=n 1/n 2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p 1/p 2=n 1/n 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M 1/M 2=ρ1/ρ2(2)二反比: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V 1/V 2=M 2/M 1同温同体积时,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压强与它们的摩尔质量的反比.p 1/p 2=M 2/M 1。

(3)一连比: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也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

m 1/m 2=M 1/M 2=ρ1/ρ2(注:以上用到的符号:ρ为密度,p 为压强,n 为物质的量,M 为摩尔质量,m 为质量,V 为体积,T 为温度;上述定律及其推论仅适用于气体,不适用于固体或液体。

)【例1】(2010上海卷,7)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等物质的量的N 2和CO 所含分子数均为N AB .1.7g H 2O 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 AC .1mol Na 2O 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 AD .标准状况下,2.24L 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 N A易错警示:进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的主要考查点有:①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②物质的组成;③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一些量之间的换算等,在解题时要抓住其中的易错点,准确解答。

化学总结物质的量知识点

化学总结物质的量知识点

化学总结物质的量知识点一、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1.1 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数量的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其单位是摩尔(mol)。

1摩尔物质的数量等于6.022×10^23个粒子,这个数值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记作N_A,通常用来表示粒子的数量。

1.2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1摩尔物质的质量,记作M。

对于元素来说,它等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对于化合物来说,它等于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1.3 摩尔体积摩尔体积是1摩尔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记作V_M。

对于理想气体来说,其摩尔体积为22.4升/mol。

1.4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物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记作c,单位是mol/L。

二、物质的量的表示2.1 物质的量的计算物质的量与粒子数、质量和体积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n = N/N_An = M/Mn = V/V_M其中,n表示物质的量,N表示粒子数,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N_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V_M表示摩尔体积。

2.2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例是通过平衡系数来表示的,这种比例关系称为摩尔比。

根据平衡系数,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方便计算物质的量的变化。

2.3 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在进行计算时,通常使用摩尔来表示物质的量,这样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方便进行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的研究。

三、摩尔计算3.1 摩尔质量的计算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元素或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计算,然后将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加即可得到。

3.2 摩尔浓度的计算摩尔浓度可以通过溶液中物质的摩尔数和溶液的体积进行计算,根据摩尔浓度的定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3.3 摩尔体积的计算摩尔体积可以通过理想气体定律及标准状态下的体积得到,根据摩尔体积的定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3.4 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的计算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的平衡系数,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从而可以计算出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的量。

高中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PPT课件

高中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PPT课件

第1讲 │ 要点探究
例1 B [解析]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中档 题。因为不知道NO和CO具体的物质的量,所以无法求出 其分子数,A错;1.7 g H2O2的物质的量是0.05 mol,每一 个H2O2含有18个电子,所以总的电子数是0.9NA,B项正 确;1 mol Na2O2含有2 mol Na+和1 mol O,所以离子总 数应为3 NA,C项错误;在标准状况下,戊烷不是气态, 所以2.24 L并不是0.1 mol,D项错误。
2.计算摩尔质量的技巧 (1)利用质量和物质的量:M=mn 。 (2)利用相对密度:MM12=ρρ12=D,M1=M2·D。 (3)标准状况下:M=22.4ρ。 (4)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求法
第1讲 │ 要点探究
①对于任何状态的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 M =混合混物合的物总的物总质质的量量gmol ②均相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平均 摩尔质量,可由下式求得: M r=M 甲×甲的物质的量分数+M 乙×乙的物质的量分数 +…… ③对于混合气体还可用下式: M r=M 甲×甲的体积分数+M 乙×乙的体积分数+…… 注意以下两点: ①应用“(1)(2)(3)”可进行气体质量、摩尔质量、标准状况 密度、相对密度、气体体积、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 ②应用“(4)”可进行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体积分数的计算和 气体成分分析。
常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
1.了解物质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单位——摩尔(mol)、 知识、物质结构等结合起来考查,考查
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 形式为选择题,难度中等。
常数的含义。
2.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
2.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 推论。该考点主要是在题干信息的理解

2020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一章:物质的量

2020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一章:物质的量

必考部分第一章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考纲要求:1.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的含义。

2.了解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伽德罗常数(N A)的含义。

3.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相关运算。

考点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核心知识1.物质的量、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1)物质的量:①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

②符号:n,单位:mol(摩尔)补充:七个基本物理量: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确定,它们分别是:长度(m)、时间(s)、质量(kg)、热力学温度(K)、电流(A)、发光强(cd)、物质的量(mol)。

注意事项:1.“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而不是摩尔,它是一个整体,不能增添或删减,也不能说物质的质量或物质量。

2.“物质的量”仅用于表示微观的粒子,即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不能表示宏观粒子。

3.“物质的量”是构建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

4.“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正如“米”是长度的单位一样。

5.使用摩尔是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等具体组合。

如:1mol氢(×) 1molH(√) 1mol氢原子(√)1mol水(√) 1molHO(√) 1mol水分子(√)2(2)摩尔(ρ):①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

符号:mol②数值规定: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有的粒子数与0.012kgC12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3)阿伏伽德罗常数:①概念: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符号为N,单位为mol-1A②精确值: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③近似值:N A≈6.02×1023mol-1④关系式: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的换算关系:n=N/N A注意事项:1.阿伏伽德罗常数在数值上约为:6.02×1023。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笔记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笔记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笔记一、物质的量1.定义: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

2.意义: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世界的桥梁,是研究化学反应和化学计量问题的基本工具。

二、阿伏伽德罗常数1.定义: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常数,表示1摩尔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

符号为NA,单位为个/摩尔。

2.意义:阿伏伽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世界的桥梁,是研究化学反应和化学计量问题的基本工具。

三、摩尔质量1.定义: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为M,单位为g/mol。

2.意义:摩尔质量是研究化学反应和化学计量问题的基本工具,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

四、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气体摩尔体积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

符号为Vm,单位为L/mol。

2.意义:气体摩尔体积是研究化学计量问题的基本工具,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

五、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的物质的量。

符号为c,单位为mol/L。

2.意义:物质的量浓度是研究化学计量问题的基本工具,是溶液配制和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的基本参数。

六、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2.推论:同温同压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占据相同的体积;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七、物质的量与化学式的关系1.计算公式:n = m/M = V/Vm = cV。

2.意义: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世界的桥梁,是研究化学反应和化学计量问题的基本工具。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

2.阿伏伽德罗常数:物理量,符号为N A,N A = 6.02 × 1023 mol-1。

1mol任何微粒所含微粒数为6.02 × 1023。

3.使用摩尔做单位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不能是宏观物质,如大米。

4.数学表达式:N = n × N A公式变形:n = N / N A二、摩尔质量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1mol)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M,单位:g/mol。

2.数学表达式:m = n × M 公式变形:n = m / M N = (m / M) × N A3.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三、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1mol)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 m,单位:L/mol。

2.在标准状况(0 o C,101 kPa)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此时,气体摩尔体积V m = 22.4 L/mol。

3.数学表达式:V = n × V m公式变形:n = V / V m N = (V / V m ) × N A4.阿伏伽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公式:PV = nRT,其中,P:压强,V:体积,n:物质的量,R:常数,T:开氏温标。

推论1: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分子数)之比。

推论2:同温同体积下,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分子数)之比。

推论3: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推论4:同温同压同质量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的倒数。

四、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

二物质的量——摩尔1 物质的量⑴意义: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⑵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mol。

⑶阿伏伽德罗常数:把6.02×1023 mol-1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⑷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单位为g•mol-1。

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⑸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 摩尔质量n= m /M .物质的量=物质所含的微粒的数目/ 阿伏伽德罗常数n = N/ N A。

2 气体摩尔体积⑴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L•mol-1。

⑵物质的量= 气体的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n = V / V m。

⑶标准状况下:V m = 22.4 L•mol-1。

3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3-1 物质的量浓度⑴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mol•L 。

⑵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 溶液的体积c B = n B / V3-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置⑴基本原理:根据欲配置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体积。

⑵操作流程ⅰ检验: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ⅱ计算:根据题目要求,计算出需要溶质的质量或者体积;ⅲ称量:根据计算出来的质量或者体积,称出所需的溶质;ⅳ溶解:将称得的溶质在烧杯中用少量溶剂完全溶解;ⅴ转移:将溶解后的溶质转移至恰当的容量瓶中;ⅵ洗涤:用溶剂洗涤转移溶液后的烧杯,确保全部溶质都转移至容量瓶中;ⅶ定容:用溶剂将容量瓶中的溶液定容至指定刻度;ⅷ摇匀:将定容后的容量瓶反复几次摇晃,摇匀瓶中的溶质和溶剂;ⅸ贮存:摇匀后的容量瓶贴上标签,根据溶液的性质在不同地方存放,待用。

⑶注意事项ⅰ选择容量瓶的时候注意要选择跟要配置的溶液的体积一样的容量瓶;ⅱ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验是否漏水,如果漏水,则需要重新擦真空脂或更换新活塞;ⅲ溶质不能再容量瓶内直接溶解,防止由于溶解放热导致容量瓶容积不准;ⅳ溶解完的溶质待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至容量瓶,防止由于温度变化改变容量瓶容积;ⅴ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处时,改用滴管滴加溶剂,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平齐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及物质的量溶度
一、物质的量
1、概念:是一个基本物理量。

1mol任何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2、单位:摩尔(简称摩)或 mol
3、符号:n
4、适用范围: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
1、概念: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

2、单位:mol-1(/摩尔)
3、符号:NA
4、数值:N A≈6.02X1023 mol-1
5、物质所含微粒数(N) = n*N A
三、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单位:g· mol-1 或 kg· mol-1
3、可以理解为: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4、m = M × n
注意:1 mol任何物质的质量,若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与微粒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四、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2、符号:Vm
3、单位:L/mol或m3/mol
4、对象:任何气体(纯净物、混合物)
5、数值: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6、0℃、 1.01×105 Pa (标准状况下)结论
对象:任何气体
物质的量:1mol
公式: n =V/Vm
7、影响物质体积的大小
1)微粒数目的多少影响物质体积的大小
2)微粒大小影响物质体积的大小
3)微粒间距影响物质体积的大小
主要由粒子本身大小决定。

当粒子之间距离很大时,粒子本身的大小对物质的体积影响还很大吗?
粒子之间距离很大时(如气体),粒子本身的大小对物质的体积影响很小,几乎可以忽略。

4)决定气体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a)粒子的数目
b)粒子间的距离
i.温度
ii.压强
五、阿伏伽德罗定律
1、同T同P,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2、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根据pV = nRT 、n = m/M、p = m/V推导)
1)同T同P,气体的体积比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2)同T同V,压强比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3)同T同P,气体的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
六、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
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2、符号:c B
3、单位: mol/L(或mol·L-1)
4、表达式:c B = n B/V
5、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
1)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是溶质和溶剂混合溶解后的实际体积,但不是溶
质和溶剂体积的简单加和;
2)对于一定浓度的溶液,不论取用体积是多少,浓度是不变的.
3)稀释公式: 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c1·V1=c2·V2
七、容量瓶的使用及溶液配制过程及误差分析
1、仪器选择
1)容量瓶的使用:
常用的容量瓶规格: 有50ml、100ml、250ml、 500ml、 1000ml
2)注意事项
a)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b)溶解或稀释的操作要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容量瓶中
c)转移溶液要用玻璃棒引流,且玻璃棒下端在刻度线以下
d)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
2、称量
注意事项:
a)使用前要调零
b)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称量纸
c)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d)用镊子夹取砝码应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
e)当天平接近平衡时,用左手轻拍右手手腕,使少量固体慢慢抖入,直至
天平平衡为止
f)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
3、溶解
注意事项:
应在烧杯中溶解,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

因为在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体积,这说明容量瓶的体积受温度影响。

而物质的溶解往往伴随着一定的热效应,如果用容
量瓶进行此项操作,会因热胀冷缩使它的体积不准确,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容量瓶炸
裂。

提问:除了烧杯外还需要哪些仪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
还需要玻璃棒。

搅拌时沿着一定的方向,玻璃棒不要碰烧杯底和烧杯壁,不要把玻璃棒放在实验台上,以免弄脏
4、转移(移液)
注意事项:
由于容量瓶瓶颈较细,为避免液体洒在外面,应用玻璃棒引流。

提问:将烧杯中的碳酸钠溶液倒入到容量瓶中,此时溶质是否完全被转移到容量瓶中?应如何处理?
还有残留在烧杯壁和玻璃棒上的碳酸钠未被转移。

因此要用蒸馏水洗涤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
5、洗涤
注意事项:
1)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
2)洗涤液要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3)洗涤液与原溶液总量必须小于容量瓶容量
思考: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要洗涤吗?
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

因为这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若洗涤后转移到容量瓶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但是使用量筒时应注意选择的量筒与量取液体的体积相匹配。

6、定容
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刻度线 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思考:若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怎么办?能用胶头滴管把多余的液体
取出吗?
必须重新配制
7、摇匀
将容量瓶盖好塞子,如图示,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得溶液混合均匀。

思考: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线,能否补充水?
不能。

因为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瓶口磨砂处有所损失所致
8、装瓶贴签
容量瓶中不能长时间存放溶液,因此要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名称和浓度。

9、误差分析
依据: c = n/V = m/(MV),其中变量为m、V
10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步骤:
2)实验所需仪器:
3)容量瓶使用的注意事项:
4)影响浓度的主要因素:
八、物质的量溶度计算
1.计算公式
c = n/V
2.常见类型
1)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质物质的量溶度计算
溶质物质的量n = V气体/Vm
溶液的体积V=m/p = (m(气体)+m(水))/p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溶度换算
计算公式:c = 1000pw/M
注意:密度计算体积一般是mL,所以注意单位的换算。

3.小结
气体溶于水时的浓度计算,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把水的体积当成溶液的体积;
2)不能把水的体积+气体体积当成溶液的体积;
3)用溶液质量和密度计算溶液体积时,要注意换算为L做单位。

九、物质的量应用
1、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ν)的意义
2H2+ O2 == 2H2O
2 1 2
意义1: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
意义2: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意义3:表示反应中各气态物质间的体积之比
2Na + 2 H2O = 2 NaOH + H2↑
物质的量比 2mol 2mol 2mol 1mol
质量之比 46g 36g 80g 2g
1)用同一物理量表示的各物质的数量成正比关系
2)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的计量系数之比
3)同一物质用用同一物理量(不同物质用不同的物理量)表示其数量,对应量间
仍成正比关系
2、计算中注意的事项
1)计算过程无需设未知量,直接用该物质的物理量表达。

2)化学计量数意义相同时单位可省略
3)列式过程中必须标明物理量及物质名称
4)过程带单位运算
5)通常将不同的量先转换成物质的量
6)当化学计量数表达的意义不相同时,必须表明各自的单位。

7)不同物质在使用不同单位计算时要注意量之间的相当关系。

3、小结
1)计算的基本步骤
a)写出化学方程式。

b)写出已知、未知量
c)列出比例式求解x。

d)写出答案。

2)弄清应注意的问题
a)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纯净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b)单位问题: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c)如果是离子反应,可以根据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

d)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利用电子转移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