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效应理论
财政学5.外部效应理论

7
(1) 消费的外部正效应----某个人或家庭因别人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 益,如A的邻居B拥有一个美丽的花园,A也会因此而享受到该花园的 效益。人们接种疫苗,因此减少了这一疾病传播的可能等等,即为正 的消费外部效应。 (2) 消费的外部负效应----某个人或家庭因别人或家庭的消费活动而受 损。如吸烟者给在场的不吸烟者造成损害,消费的攀比心理给消费者 带来的损害等,即为消费的外部负效应。 (3) 生产的外部正效应----某厂商因别的厂商的生产活动而受益。如一 个养蜂者接近苹果园,他的养蜂活动便会有益于苹果园的主人。反过 来,苹果园的扩大,也会给养蜂者带来益处。 (4) 生产的外部负效应-----某个人或厂商因某厂商的生产活动而受损。 如厂商的活动造成了污染,对附近居民的健康带来有害影响,污水排 放也对下游养鱼者带来损害等等。 (5) 公共资源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外部效应现象。它的特征是:该资 源稀缺和使用不受限制。例如在一个池塘里捕鱼,单个渔民的捕鱼难 度取决于渔民的总数,而每一个渔民的加入都给其他渔民带来外部成 本等等。
* * *
代入他们的得益函数,可
总得益为 u * 1728,此即三个农户独立同时决定在公共 草地放羊数量时所能获得的稳定的结果。
20
同样也可从总体利益的角度来考察一下公共草地上羊的最 佳数量。设在该草地上羊的总数为 Q ,
u QV Qc Q(100 Q) 4Q 96Q Q2 * 使总得益 u 最大的养羊数 Q 必使总得益函数的导数为0,
3
1.1.2 外部效应的性质
外部效应的特点 • 存在于经济主体决策之外 因为他无须因其行为影响他人而承担成本或获得补偿 • 存在于市场价格机制之外 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的福利
第三章 外部效应理论(王)

事例:造纸行业
外部边际成本(MEC)
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产量而给第三者 所带来的额外的成本 生产某种物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MSC的一部分,但 未在价格中反映
问题
当存在外部效应时,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决策所依据的 价格P,既不能精确地反映其全部的社会边际效益 MSB,也不能精确地着眼于MPB 的调整,即发放相当于MEB大小的补贴, 将MPB提高到与MSB一致的水平。 • 特征:MEB=补贴 • 例子:疫苗接种 W=MEB
矫正性的财政补贴
价 格 45 效 益 30 成 本 ︹ 美 元 ︺ 25 财政补贴 10 X Y 0 10 12 R V UU Z
B
10
A
D=MSB ︽ ︽ ︽
0
4.5
5
纸张的产量(万吨)
归纳
A点——产量非最佳 MPC=MSB,MSC≠MSB B点——产量最佳 MSC=MPC+MEC=MSB A→B:可获得净效益BGA
结论
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 售将会呈现过多状态
2、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1、定义
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人或厂商,却 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 现象 简言之,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或者说:外部效应是市场交易的双方给第三方造成的危 害或收益而他们自己又没有负担或获得的部分。
2、分类
基本分类方法——依照结果,将外部效应分为:
归纳
U点——产量非最佳 MPB=MSC,MSB≠MSC V点——产量最佳 MSB=MPB+MEB=MSC U→V:可获得净效益UZV
财政学第五章 外部效应理论

边际成本加上外部边际成本,即MSC=MPC+MEC。
图5-3 负的外部与政府矫正性税收
P
S'
S=MSC
A
E' 55
E 50
45
G
D=MPB
O
Q* Qe
Q(玩具产量)
现假定生产最后一吨塑料玩具的外部边际 成本为10美元,由于生产者进行产量决策时不 会考虑这10美元的外部边际成本,所以生产者 的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不一致。由于 厂商只按自己的边际成本而不是社会的边际成 本来决定产量,所以由E点决定的产量水平高 于社会的最优产量。
(三)负的外部性矫正的实例
假定塑料玩具的市场是自由竞争的,每个 厂商只是塑料玩具价格的接受者。在图5-3中, 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这一点决 定的均衡价格为50 美元,均衡产量为70万吨。 需求曲线D代表着购买者可从塑料玩具的消费 中得到的边际好处。
假定这条需求曲线同时也代表塑料玩具的社 会边际好处,即D=MSB。供给曲线S代表着厂商为 生产每一边际产量的塑料玩具的私人边际成本, 即S=MPC。生产塑料玩具会产生污染,假定生产
第二节 外部效应与资源 配置效率
外部效应导致私人的边际效益和边际 成本与社会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发生偏 离,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因为个 人或厂商的经济决策是根据私人边际效益 等于私人边际成本而不是根据社会边际效 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做出的。
个人或厂商往往仅从自身的利益出 发,而不是从社会的利益出发来决定产量。 由于他们不会考虑外部效应给他人或厂商 带来的效益和成本,他们做出的决策就是 偏离社会所要求的均衡产量的。这种决策 必然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公共经济学第2章外部效应理论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 的点叫做均衡点。
2.1外部效应的概念与分类2.1.1 外部效应的涵义? 有关外部性的定义较多。
外部性的“外部”是相对 于市场体系而言的,指的是那些被排除在市场机制 之外的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或副作用。
公共经济学第2章外部效应理论
第 2章外部效应理论外部效应的概念与分类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效应的纠正
首先需要掌握:需求与供给1. 需 求涵义: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购买者对某种物品愿意购买的量与这种物品各种可能的 价格之间的全部对应关系。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在 一般情况下 是一条负斜 率的曲线, 即从左上向 右下倾斜, 这是需求曲 线的基本特 征。
生产的正外部效应:某厂商的经营活动使其他厂商受 益,如蜂农和果农。
生产的负外部效应:某厂商的经营活动使其他人或其 他厂商利益受损,如污染。
消费的正外部效应:某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使其他消费 者受益。
如接种疫苗。
消费的负外部效应:某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使其他消费 者的利益受损。
如吸烟。
2.2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由于经济活动的某种后果没有得到市场的承认,当 事者不必承担负外部性所造成的损失,也无法从正 外部性中得到报酬。
这样,该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 或私人利益与社会成本或社会利益便不一致。
如造 纸厂生产纸张的私人成本包括材料、运输、资本、 劳动、管理等成本。
但对于整个社会,生产纸张的 成本除了上述所有私人成本外,还包括生产过程中 所产生的污水、废气对社会所造成的损失,即污染 成本。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的决策基于私人成 本和私人利益的比较。
? 最早研究外部效应的是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屁古税), 庇古指出,如果存在外部经济的 话,完全竞争一般均衡将不是帕 累托最优,这共资源问题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

本章结束!
外部边际成本(MEC) 外部边际成本(MEC)的三种情况
第二节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边际成本(MEC) 外部边际成本(MEC)的三种情况 对负的外部效应来说,这种情况发 对负的外部效应来说, 生的可能性一般较小,为什么?? 生的可能性一般较小,为什么?? 原因是:外部边际成本的递减实际 原因是: 上意味着污染造成的总损害将按一个递 减的比率增加;而在某一点之后, 减的比率增加;而在某一点之后,追加 的污染不会带来进一步的损害.显而易见, 的污染不会带来进一步的损害.显而易见, 污染损失不可能存在一个最高限额. 污染损失不可能存在一个最高限额.
价格、效益和成本(元) 45 30 25 10 X Y D’=MPB+W=MSB D=MPB 0 10 12 疫苗接种量(万人次) R U V Z S=MSC
第三节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三、矫正性的财政补贴与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矫正性财政补贴的作用 (1)将外部边际效益加计到私人边际效 益之上; (2)将产量调整到MSB=MSC; (3)增加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 务的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益,从而鼓励这类物 品或服务的消费.
第三章 第一节 主要内容
外部性理论
外部效应的涵义及分类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第一节 外部效应的涵义及分类
一、外部效应的涵义
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 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个人或企业 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 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 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 或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的现象。 或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的现象。 换言之, 换言之,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 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 益。
第三节
外部效应

三、外部效应理论(一)外部效应概述1.外部效应的概念。
外部效应(externality)也被称为外部性、外在性,指的是经济人的行为影响了他人,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
或者说,外部效应就是指未被市场交易价格反映的额外经济交易成本或收益。
当外部性出现时,买卖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将受到这一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影响。
第三方就是承担额外成本或收益的人们。
2.外部效应的分类(1)技术性外部效应与金钱性外部效应技术性外部效应是指某一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影响了其他人的生产或消费水平及技术上的可行性,但却没有在交易价格中反映出相应的成本与效益来。
它是真正的外部效应,其影响是非中性的,也就是说它的影响或者是好的,或者是坏的,属于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加以矫正的外部效应范围。
如机场附近的居民可能受飞机噪音的影响而无法休息;下游的自来水厂很可能受上游造纸厂排出污染物的影响而增加额外的生产成本等。
金钱性外部效应(pecuniary externality)是指某一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影响了经济的价格体系,即以价格上涨或下降的形式给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影响。
它影响着他人的预算约束的变化,但并不改变他人生产或消费的技术可行性。
关键是它的这种外部影响已在价格中反映出来,所以同“真正的外部效应”即不能在价格中反映的额外效益与成本是相区别的。
因此,西方学者又称其为“虚假的外部效应”,其影响是中性的,也就是说无所谓好坏,人人皆受其影响,大家也就没有什么差别,不属于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加以矫正的外部效应范围。
如一个企业扩大产量,引起投入要素的价格上涨,从而影响了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预算约束;或一个企业扩大规模,多招了熟练工人,引起工资上涨,结果导致整个行业的工资成本上升和预算约束的变化等等。
(2)消费外部效应与生产外部效应消费外部效应,根据承受者与发起者的不同,又可分为对消费的外部效应与消费活动的外部效应。
前者指对消费活动产生的外部效应,后者指由消费活动引起的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

今天,你吃地沟油了吗?
这张图是一位消费 者为了不让自己吃 过的火锅成为不法 商贩的地沟油,向 吃过的火锅里倒墨 汁。消费者已经对 整个行业产生质疑, 可见地沟油这种行 为产生了负外部效 应。
案例分析
违规商家的 食品不符合 安全食用的 标准或者是 其质量低下
消费者购买 食用后产生 一定负面影 响
信任度降低, 避免或减少该 产品的消费
3
4
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就是把外部边际效益加 到私人边际效益之中,从而使物品或劳务的价 格得以反映全部的社会边际效益。外部效应的 内在化过程正是通过私人部门自身与政府部门 共同完成的
5
从外部效应的内在化着手调整某种物品或服务的 私人边际效益或成本,使得个人或企业的决策考 虑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的这个过程又称为矫正外 部效应
• 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也曾 说过:“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指的是——企业或个人 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没有在价 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成本或效益。”
• 溢出效应说明市场机制相对于交易主体有非效率的一 面。在经济活动中,一个人的行为或某些资源的使用 影响到另外一些人的利益或福祉,但他们之间却没有 使用某种交换手段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市场 经济中潜在的不公平现象,有些领域如果放任该现象 不管还会对市场健康运行造成极大干扰。
针对地沟油事件
政府的鼓励及补助、 企业合并、公民的参 与、社会制裁以 及道德的监督
直接 管制
法律法规
安全监管体系
针对塑料袋事件: ——“限塑令”
由于塑料袋具有负外部效应,在治理塑料袋污染 方面存在市场失灵的问题。目前,我国塑料袋的 过度供给问题已非常严重,要解决塑料袋所造成 的环境问题必须运用关于外部效应问题的经济 学原理,发挥政府的作用,应用经济杠杆达到控制 塑料袋用量的目的。 2008 年6 月1 日起,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 售、使用厚度小于0. 025 mm 的塑料购物袋, 这一法令被称为“限塑令”。法令的颁布将对 塑料袋的使用量产生较大的控制作用,这正是外 部效应内在化的具体体现。它为解决塑料袋污 染问题的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于外部效应理论的概述

二、外部效应理论的概述外部性(Externality)是由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随后由美国新制度学家科斯加以丰富和完善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简单地说,外部效应就是指某些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企业和居民,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
换言之,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应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外部效应的分类。
在现实生活中,外部效应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来进行分类。
其中最基本的是根据外部效应的结果来分类,即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
正的外部效应,指的是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应的经济效益。
在正外部性的情况下,无论是物品的买者还是卖者,都未在其决策中计入其间交易可能给其他企业或居民带来的益处,如消防设备的交易、传染病的免疫接种等。
负的外部效应指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应的成本费用。
在负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无论是物品的买者还是卖者,都未在其决策中计入交易可能给其他企业或居民带来的损害。
如工业污染、水污染等。
外部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私人的边际效益与成本同社会的边际效益与成本发生偏离,由此会导致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优,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因其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从而使其生产和销售呈现不足状态;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因其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导致其生产和销售会呈现过多的状态。
对外部性的矫正方法。
外部性的矫正方法概括起来包括经济激励、直接规制、社会习俗、法律准则等。
现实生活中常用方法一:市场化途径,即利用经济手段,直接作用于经济主体,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使其产生的外部社会成本内部化,主要包括以庇古为首的税收手段和以科斯为首的侧重通过界定产权解决外部性的手段。
拿庇古税来讲,比如对于对带有正外部效应的物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发放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收益大小的财政补贴,将其私人的边际效益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效益相一致的水平,以此实现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如对疫苗接种者发放财政补贴,来增加消费者对接种疫苗的需求,实现接种疫苗带来的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要点与思考题
第二章外部效应理论
一、基本概念
外部效应正外部效应负外部效应公共资源问题一体化措施科斯定理
交易成本社会制裁矫正性税收矫正性财政补贴外部效应内在化
二、填空题
1、外部效应可分为、和三类。
2、从效益和成本的角度来看,在外部效应存在的情况下,私人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会同和
发生偏离。
3、公共资源的特征主要有二个:一是;二是。
4、在有些情况下,私人经济部门有其自身克服外部效应的机制,主要表现在、和
三个方面。
5、外部效应的内在化过程,也就是外部效应得以,资源配置由不具有到具有的过程。
6、政府用于矫正外部效应的措施大体可以区分为两类,即:和。
7、矫正性的税收的突出特征是其税额同相等。
三、判断题
1、在存在正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无论是产品的买者,还是卖者,都会在其决策中意识到他们之间的交易会给其它人带来益处。
()
2、所有的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影响都可以称作为外部效应。
()
3、在外部效应存在的情况下,私人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同社会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发生偏离。
()
4、负的外部效应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
()
5、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呈现不足状态。
()
6、在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呈现过多状态。
()
四、选择题
1、按外部效应的发起者不同可分为()
A.生产活动的外部效应
B.消费活动的外部效应
C.正外部效应
D.负外部效应
2、按照外部效应承受者不同,可将外部效应分为()
A.生产活动的外部效应
B.消费活动的外部效应
C.对消费的外部效应
D.对生产的外部效应
3、按照外部效应结果的不同,可分为()
A.对消费的外部效应
B.对生产的外部效应
C.正的外部效应
D.负的外部效应
4、实现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政府一般运用()
A.矫正性财政补贴
B.矫正性税收
C.罚款
D.公共管制
五、思考题
1、何谓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如何分类?
2、按照科斯定理,对外部效应可如何纠正?这种手段奏效吗?
3、举例说明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分别对资源配置有什么影响?
4、政府矫正外部效应的措施有哪几类?它们的适用范围如何界定?
5、分析矫正性税收和矫正性财政补贴分别对私人边际成本或私人边际效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