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草药分布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药材基地

党参:
植物学名: 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中药名称:上党人参、防风党参、黄参、 防党参、上党参、狮头参、中灵草、黄党。 功效与作用: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 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防风(野生)
英文名称:Radix Saposhnikoviae(拉);divaricate saposhnikovia root定义:伞形科植物 防风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 的干燥根。 功效与作用: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外感 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 起。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桔梗(占全国产量的20%)
中药材学名∶ Radix Platycodonis.植物学名:Platycodon grandiflorum (Jacq.) A. DC. 功效与作用: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 痢疾腹痛。
产地代表:安徽太和李兴镇、亳州;内蒙赤峰牛营 子;山东淄博淄博池上镇和沂源县三岔乡和陕西商 洛、商州沙河子、掖村、张村为传统产区;其它次 产区可能形成很多,需要注意 药理作用:1.祛痰与镇咳作用;2.降血糖作用; 3.抑制胃液分泌和抗溃疡作用;4.抗炎作用; 5.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胃阴虚兼见肝肾阴虚肝气不舒症见胁痛脘胀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者可与麦冬生地枸杞子等牛家营子北沙参牛家营子北沙参色泽纯正品味及有效成份含量高商品性好质量为全中国上乘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药材基地
第十三章 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

内蒙古中温带野 生中药区
内蒙古中温带 野生中药区
黄芪
一、概述 黄芪有两种原植物,即蒙古黄芪或膜荚 黄芪,均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生绵芪四两,潞党参三两,炒於术六钱, 杭白芍三钱,山萸肉六钱,川牛膝三钱, 法半夏三钱,酒炒芩三钱,云茯苓三钱, 福泽泻三钱,宣木瓜三钱,生姜二片, 炙甘草二钱
四、化学成分 黄芪中主要含有三萜皂苷、黄酮类化合 物以及多糖。其中三萜皂苷中以黄芪苷 I(也称黄芪甲苷)及Ⅱ为主要成分。
五、资源开发利用 1.医药中的应用
2.活性成分提取
3.保健食品
4.药膳
黄芪山药羹
黄芪炖乌鸡
黄芩
一、概述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 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药材 名黄芩。又名子芩、宿芩、尾芩、条芩。
二、功效与主治 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等 功能。用于气短心悸、乏力、虚脱、自汗、 盗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 子宫脱垂、痈疽难溃及疮口久不愈合。
三、地理分布 蒙古黄芪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 山西、内蒙古等省自治区,膜荚黄芪分布 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 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 新疆、四解毒,止血,安胎等 功效,主治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 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烦渴、血热 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症。
三、地理分布 黄芩主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 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尤以河北北部产 者为地道,俗称“热河黄芩”,颜色愈黄, 品质愈佳。
四、化学成分 其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成分,此外还 含挥发油,苯乙醇糖苷和少量葡萄糖,谷 甾醇,胡萝卜苷和微量元素等。
五、资源开发利用 1.医药中的应用
内蒙古药材种植

内蒙古药材种植
内蒙古地理独特,气候干旱寒冷,适宜种植一些耐旱寒的药材植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蒙古药材种植:
1. 刺五加:刺五加是内蒙古的特产,能够耐受严寒和干旱条件,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增强体力的功效。
内蒙古草原地区有大面积的刺五加种植基地。
2. 黄芪:黄芪是常见的中药材,对干旱和寒冷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内蒙古的清河森林地区是黄芪的主要产地之一。
3. 羌活:羌活是一种能够适应寒冷气候的药材,具有活血祛风、止痛解毒的功效。
内蒙古的大兴安岭地区是羌活的主要产地。
4. 红景天:红景天是耐旱性和抗寒性强的中草药材,具有保肝护肾、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内蒙古的沙地和荒漠地区适宜种植红景天。
5. 制高梁:制高梁又称偃麦草,是一种耐旱性强的中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
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都适宜种植制高梁。
这些药材种植在内蒙古地区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同时,合理种植和利用这些药材还能够保护和改善内蒙古地区的生态环境。
内蒙古中温带野生

甘草
蕴藏量14.3亿公斤,占全国的94%,年收 购量3000万公斤左右,占全国的90%。
胀果甘草和甘草是本区的两个主流品种。
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所产“梁外甘草”是传 统地道药材,已有数百年采挖生产历史, 每年有大量出口。
麻黄
蕴藏量7.8亿公斤,可利用量2亿公斤。年 收购量1500一2500万公斤,居全国第二位。
本区家种药材只有构杞子、红花、伊贝母、 黄芪、银柴胡、鹿茸等少数品种。 都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地道药材,质量好、 产量高,生产历史悠久。
枸杞
粒大肉厚,色红质柔,籽少味甜,年产量 达150多万公斤,占全国的30%。
本区畜牧业发达,大量牛羊胎盘、牛羊胆 汁、牛羊草结、牛黄、马宝、驴皮、驴肾 以及牲畜肝脏、脾脏、胰腺、血液、脑浆 等牲畜产品药材和生物制品药原料来源十 分丰富,开发潜力很大,是本区尚未充分 利用的资源优势。
知母
知母为地道商品,是本区特有品种,野生 资源蕴藏量约2200万公斤,占全国的80%, 年收购量150万公斤,占全国的90%。
赤芍
野生资源蕴藏量约1210万公斤,占全国的 30%,年收购150万公斤,占全国的35%。 “多伦赤芍”为本区地道药材,畅销全国。
黄芩
蕴藏量约6620万公斤,占全国的46.5%。 本区黄芩生产开发较早,产地年收购达500 万公斤,占全国的70%。 “热河黄芩”为本区地道药材。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 的有雪豹、赛加羚羊、马鹿、林康、马痹、 原膊、黑熊、棕熊、中华大瞻炼、中华林 蛙、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新疆贝 母、伊犁贝母、黄苹、龙胆、三叶龙胆、 远志、卵叶远志、肉灰蓉、小秦艽、秦艽、 麻花秦艽、粗茎秦充、新疆紫草、紫草、 新疆阿魏、阜康阿魏、羌活、宽叶羌活等 28种。
内蒙古九峰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内蒙 古包 头市 九 峰 山 自然 保 护 区 位 于 阴 山 山脉 中段 ,总面积 4 6 0多平 方公 里 ,主 峰 海拔 2 3 3 8 m。 地势 由南 向北 倾 斜 ,南 坡 面 临土 默 川 平 原 ,断 层 壁
2 0 0 7—2 0 1 1年 间 以九峰 山 自然保 护 区作 为调 查
括森林、灌丛和草原三种植被类 型,其 中森林植被
包括 针 叶林 和 阔 叶林 , 由油 松 林 、 白扦 林 、辽东 栎
水量为 3 3 9 . 8 m m。降水多 集 中在 5~ 9月 ,占全年 总 量的 8 5 . 1 % 。九峰山 内沟壑 纵横穿插 其 间 ,较大 的山 谷有 2 1 条 ,其 中 以美 岱 沟 、水 涧 沟 为最 长 。 因地下
2 . 1查 阅文 献记 载
通过查 阅 《 内蒙 古 植 物 志 》 、 《 内 蒙 古植 物 药
立 ,重峦叠 嶂 ,山势 挺拔 陡峻 ,坡度 为 l 5~ 4 5 。 。北
坡平 缓 ,地 势 渐低 ,岗阜 相 连 。九 峰 山 地处 内陆 北 纬 中温 带 ,气 候 属 典 型 的大 陆性 半 干 旱 季 风 气 候 , 冬季 长 而 寒 冷 ,少 雨 雪 ,多 晴 少 云 ;夏 季 温 和 ,雨 量集 中 ,多雷雨天气 ;春 季 多风少 雨 ,回暖快 ,温差 大 ,气候 干燥 ;秋 季 短 而 凉 爽 ,气 温 剧 降 ,雨 量 骤 减 。九峰 山 四季风 向变化 明显 ,对 冬 春 盛行 的西北 、
内蒙古自治区主产药材分析2006

内蒙古自治区主产药材分析2006内蒙古自治区主产药材分析xx-8-6一. 药材资源数量:据调查统计,全区有药用植物1,004种.药用动物120种,矿物药30种,共计1,154种。
分布:1.山地林区:包括大兴安岭.阴山山地.贺兰山地。
气候湿润,土壤肥沃,以森林植被和森林草原植被为主。
自然条件优越,是内蒙古野生药材种类最丰富的地区。
主要药材有苍朮.地榆.重楼.升麻.乌头.柴胡.野菊花.穿山龙.紫菀.手参.牛旁子.杏仁.白鲜皮.卷柏.五味子.贯众.红旱莲.白头翁.百台.黄嗥.桔梗.知母.防风.赤芍.羺本.刺五加.马勃.茜草.石韦.山楂.黎芦.黄芩.延胡索.秦艽.龙胆.萱草.满山红.金莲花.猪苓.柏子仁.檞寄生.石竹.郁李仁.沙棘.松花粉.黄精.玉竹.山豆根.木贼.益母草.苦参.泽兰.漏芦.石花.三棵针.山沉香.鹿茸.鹿角.麝香.熊胆.野猪粪等中药材和蒙药材。
2.高原草原:由阴山以北的内蒙古高原和黄河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组成。
具有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典型特征,植被以草原成分为主,野生药材资源保护良好。
主要药材有黄嗥.防风.黄芩.甘草.麻黄.赤勺.银柴胡.知母.马勃.柴胡.郁李仁.远志.地榆.狼毒.薤白.漏芦.苦参.百里香.益母草.北五加皮.茵陈.蓝刺头.香青兰.款冬花.白鲜皮.升麻.委陵菜.杏仁.车前子.板蓝根.发菜.蒺藜.旋覆花.冷蒿.蒙古山萝卜.獾油.牛(羊)草结.龙骨.芒硝和石牛黄等中药材和蒙药材。
3.高原荒漠:位于内蒙古西部,以阿拉善高原为主。
气候极为干旱,植物生长稀疏,种类较简单;主要是荒漠植被。
主要药材有肉苁蓉.锁阳.甘草.麻黄.紫草.银柴胡.苦豆子.马蔺子.山川柳.鹅喉羚角.五灵脂.芒硝.石盲.盐类药材。
4.平原丘陵:包括西辽河平原.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其周围丘陵。
土质肥沃.水源丰富.灌溉便利,是家种药材主产区。
栽培药材有黄嗥.枸杞子.党参.板蓝根.大青叶.杏仁.桃仁.牛蒡子.款冬花.山楂等。
内蒙古中草药分布

内蒙古中草药分布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乌兰察布地区药材种类及生长习性
草。
玉竹、百合、吴茱萸、厚朴、栀子、桔梗、枳壳、湘莲、白术、杜仲、木瓜、玄参、鱼腥草、夏枯草、前胡、牡丹皮、白扁豆、陈皮、青皮、薏苡、龙脑樟、金银花、茯苓、黄姜、天麻、红豆杉、白花蛇舌草、薄荷、银杏、紫苏、黄精、蔓荆子、射干等100多种中药材品种。
就近年来的行情而言,种植金银花、栝蒌、玉竹、罗汉果(湘南)、吴茱萸、天麻、百合、紫苏、鱼腥草(多食用)、青蒿、茯苓等中药材的效益尚可。
黄精以根茎入药。
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
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
对于糖尿病很
有疗效。
黄精主产于河北、内蒙古、陕西省等省区。
多花黄精主产于贵州、湖南、云南、安徽、浙江等省。
滇黄精主产于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
别名鸡头参,囊丝黄精(白芨黄精)。
金氏黄精(滇黄精,西南黄精,德保黄精,节节高),多花黄精,玉竹黄精,姜形黄精,鸡头黄精,生姜,野生姜,野仙姜,山生姜,老虎姜,山姜,兔竹,鹿竹,仙人余粮,救荒草,黄鸡根,戊己芝,救穷,米铺,黄芝,黄鸡菜,龙衔,太阳草,垂珠,鸡格,苟格。
马箭,土灵芝,阳雀蕻,山捣白,白及,笔菜,笔管菜,姜蕤,重搂。
生长习性
黄精喜欢阴湿气候条件,具有喜阴、耐寒、怕干旱的特性,在干燥地区生长不良,在湿润荫蔽的环境下植株生长良好。
在土层较深厚、疏松肥沃、排水和保水性能较好的壤土中生长良好;在贫瘠干旱及粘重的地块不适宜植株生长。
蒙药资源分布及栽培研究进展

蒙药资源分布及栽培研究进展随着人们对中草药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关注被放在了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
蒙药作为我国的重要中草药资源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
蒙药资源的分布和栽培研究却鲜有人涉及,导致蒙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远低于其潜力所在。
本文将对蒙药资源分布及栽培研究的进展进行探讨,以期为蒙药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蒙药资源的分布蒙药是指生长在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药用植物,其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乌兰察布市等地。
蒙药资源主要分布在大草原与湿地边缘地带,以及山地与河谷交错的地区。
这些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为蒙药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蒙药资源主要包括:乌拉草、白芨、赤芍、白英、黄芪、地榆、花卉、木本植物等,这些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蒙药资源具有中药材的双重属性,即可以作为中药材使用,也可以作为蔬菜食用。
由于其丰富的药用价值和适应性广泛,蒙药资源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二、蒙药资源的栽培研究进展尽管蒙药资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但是由于其野生资源所限,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开展蒙药资源的栽培研究成为了当务之急。
近年来,蒙药资源的栽培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蒙药资源的栽培技术不断完善。
随着人们对蒙药资源的重视,许多专家学者和相关机构纷纷开展了蒙药资源的栽培技术研究,为其高效、规模化的栽培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2. 蒙药资源的栽培区域不断扩大。
在栽培技术得到提升的基础上,蒙药资源的栽培区域不断扩大,从而有效地丰富了蒙药资源的种植面积,提高了蒙药资源的产量。
3. 蒙药资源的栽培品种得到了丰富。
在栽培研究的基础上,蒙药资源的栽培品种得到了丰富,包括了乌拉草、白芨、赤芍、白英等多种不同的品种,这为蒙药资源的种植和栽培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4. 蒙药资源的栽培模式不断改进。
在栽培技术的持续攻关下,蒙药资源的栽培模式不断得到改进,更加符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可以更好地适应蒙药资源的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兰察布地区药材种类及生长习性
乌兰察布市分布常见药用动植物662种,分属115科。
其中植物药630种,分属104科。
动物药26种,分属11科。
矿物药6种,根据其生长习性及
野生变家种养情况的不同,分述如下:
(一)野生药材615种,其品种主要有:麻黄、甘草、黄苓、黄芪、枸杞、知母、赤芍、防风、秦艽、柴胡、银柴胡、远志、白头翁、黄精、玉竹、白前、百合、草乌、黄柏、茵陈、苍术、葶苈子、地榆、益母草、老鹳草、威天仙、萱草根、刘寄奴、紫草、艾叶、金樱子、茜草、瞿麦、萹蕃、山豆根、款冬花、旋复花、手掌参、升麻、沙苑子、有B李仁、杏仁、贝母、锁阳、肉苁蓉、松花粉、石韦、马勃、狼毒、麻黄根、白鲜皮、芃松、卷柏、山川柳、地肤子、鹿茸、蟾蜍、刺猥皮、龙骨、滑石、石膏、赭石。
(二)家种药材有3种:党参、伊贝母、土贝母。
(三)家野兼种有2种:黄芪、党参。
(四)乌兰察布市产名贵药材有8种,植物药:马勃、银柴胡、远志、五味子。
动物药有:牛黄、鹿茸、刺猥皮、牛羊草结。
乌兰察布地区的中蒙药:源分布同植被的分布一样,可分为地带性分布和垂直分布两大类。
其中药材资源品种的分布区域
88%在垂直分布带上,即山区和
亚陵地带。
一、垂直分布
乌兰察布市中部为阴山山脉,主脉中段为大青山,东段为灰腾梁,向南的支脉称垂汉山。
此外,在兴和、丰镇与山西省交界处还有苏木山等。
海拔的升高,山地出现了明显的垂直带变化,山地大体可划分成以下几个垂直谱。
1.海拔1300米以下,为基带山地干草原带。
2.海拔1700~2100米,为山地森林带。
3.海拔2100米以上,为亚高山草甸带。
海拔1300米以下,天然植被以草原为主,与小平带的干草原相似。
但在组成中增加了不少山地种类。
分布的中蒙药主要品种有:黄苓、防风、知母、山银柴胡、小秦艽、百里香、狼毒、远志、苍耳。
在海拔1300~1700米之间,天然植被为山地森林草原,由于森林破坏较严重,多数是山地灌丛或灌丛草原。
代表植物有:白桦、白杨、柔毛绣线菊、蔷 草本植物有:贝加尔茅线叶菊等。
在这一海拔高度分布的植物可以划分为两大分布区域,即灌丛间分布和灌丛下分布。
灌丛间分布的植物有:益母草、黄芪、柴胡、独活、防风、麻黄、银柴胡、知母、百合、苍术、辽宁山楂、山杏、胡枝子、达乌里胡枝子、有B 李仁、沙
2•林间分布,主要有:山楂、北五味子、山杏、山桦、毛接骨木。
3•林下分布品种有:草乌、升麻、金莲花、孩儿参、水杨梅、蕨菜、鹿蹄草。
林间林缘兼有分布:赤芍、肾叶囊吾。
在海拔1700~2100米的阴坡,自然植被为山地贝加尔针茅草甸,灌丛和山地禾草草甸。
药源分布与温带干性草原及灌丛分布情况一样,山地禾草草甸分 布的品种有:玉竹、拳参、手
掌参、蒙古山萝卜、红柴胡、阿尔泰糖芥、平车前、野火球、红纹马先蒿。
在海拔2100米以上是山顶灰腾梁高台地,因风大,发育了适应高台地的亚沙草甸群落。
代表性植物有:蒿草、羊茅、珠芽薯。
1 •温度相对好的地方分布有:大叶龙胆、兴安柴胡、马勃、梅花草。
2•干燥的地方分布有:柴胡、黑柴胡、山银柴胡、银柴胡、白头翁、香陵菜。
动、矿物药材在南部分布的有:土龙骨、驴肾、海蟹化石。
北部草原有:刺猥、芒硝等。
二、地带性分布 1 •暖温型干草原
主要在凉城蛮汉山、丰镇对九沟、兴和苏木山以南。
气候温暖湿润、降雨量偏大,平均温度
5~6C ,降水量350~450毫米,土壤以黄土为主。
地带性代表
植物有:本氏针茅、达乌里胡枝子等。
主要野生品种有:甘草、地黄、北马兜铃、款冬花、酸枣仁、蒺藜、沙棘等。
野生兼家种的品种有:杏仁、桃。
主要
薇; 棘、
辽东栋、大果榆等。
灌丛下分布的植物有:党参、玉竹、黄精、茜草、柴草、蓍草、铃兰、穿龙薯蓣、椭园叶花锚。
在海拔1700~2100米之间,阴山坡出现次生林,以桦林为主。
地势较陡,微湿山坡出现原生云杉林,旱阴坡出现人工栽培的落叶松。
药材主要分布于林
缘、
林间、林下。
1.林缘,主要分布有以下品种:赤芍、黄芪、红芪、紫苑、拳参、地榆、复盆子、山野豌豆、白首乌、菟丝子、防风、北沙参、蒙古山萝卜、长柱金丝 :兆。
家种品种有:党参、臭椿、大枣、槐。
2•中温型干草原
主要在四子王旗、察右后旗南部,卓资、察右前旗、集宁、丰镇、兴和北部区域。
地形起伏,丘陵、多滩、川。
北部土壤多沙化,气候较寒冷多变,平均温度2~4C,自然植被少,多为人工植被。
地带性代表植物为克氏针茅。
主要野生品种有:麻黄、知母、黄苓、柴胡、防风、秦艽、远志、郁李仁、狼毒。
半野生驯化的家种品种有黄芪。
3•中温带的荒漠化草原
3~4C,年降水量180~250毫米,以天然植被为主。
地带性代表植物为小针茅。
因地带位于干草原与草原主要分布在四子王旗北部地区,地形趋于平缓,气候略暖,平均温度
化荒漠的过渡,故在药材分布上有些交叉分布品种。
但主要分布品种有:麻黄、双茎柴胡、茵陈、天仙子、锁阳。
4•中温型草原化荒漠
主要分布在中蒙边境几个苏木,地形位置是古代湖泊、洼地,海拔比较低,气候较暖。
平均气温在5~6C,年降水量150~180毫米,全部为天然植被,以
碱、湿性的荒漠植物为主。
地带性代表植物为:红沙、珍珠,主要分布药材品种为:麻黄、锁阳、肉苁蓉、红沙、短穗红柳。
这一分类方法突出了药材生长的水文地质情况,但还不能充分体现药材集中分布情况。
根据野生药材的分布情况和家种药材的地域性差异,以区为单位,将乌兰察布市药源分布可划为3个大区,即北部中蒙药材资源适当开发利用区,南部中蒙药材资源主要开发区和中西部的大青山药用植物重点保护区。
其中南部药材主要开发区,包括乌兰察布市的几个旗县市。
其资源占全市总数的90%以上。
重点生产品种有:甘草、防风、知母、黄苓、党参、秦艽、柴
胡、黄芪、远志、郁李仁、酸枣仁、款冬花、蒺藜、狼毒、沙棘等。
该区内有卓资的黄苓基地、察右中旗的秦艽基地、兴和的黄芪基地、凉城的党参基地。
近年来,随着乌兰察布市的退耕还林还草的步伐加快,生态环境有所改善,野生和家种药材的潜力更加显现出来,为开发采集药用植物资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乌兰察布市地产主要中蒙药材分布一览表
湖南适合生长很多药材
出产金银花、杜仲、改米、龙牙百合、玉竹、厚朴、黄柏、太子参、天麻、白芍、淮山药、木猪苓、鱼腥草。
玉竹、百合、吴茱萸、厚朴、栀子、桔梗、枳壳、湘莲、白术、杜仲、木瓜、玄参、鱼腥草、夏枯草、前胡、牡丹皮、白扁豆、陈皮、青皮、薏苡、龙 脑樟、金银花、茯苓、黄姜、天麻、红豆杉、白花蛇舌草、薄荷、银杏、紫苏、黄精、蔓荆子、射干等 100多种中药材品种。
百合、紫苏、鱼腥草(多食用) 、青蒿、茯苓等中药材的效益尚可。
黄精以根茎入药。
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
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
别名
囊丝黄精(白芨黄精)。
金氏黄精(滇黄精,西南黄精,德保黄精,节节高) 山生姜,老虎姜,山姜,兔竹,鹿竹,仙人余粮,救荒草,黄鸡根,戊己芝,救
穷,米铺,黄芝,黄鸡菜,龙衔,太阳草,垂珠,鸡格, 土灵芝,阳雀蕻,山捣白,白及,笔菜,笔管菜,姜蕤,重搂。
、吴茱萸、天麻、
就近年来的行情而言,种植金银花、栝蒌、玉竹、罗汉果(湘南)
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
对于糖尿 病很有疗效。
黄精主产于河北、
内蒙古、陕西省等省区。
多花黄精主产于贵州、湖南、
云南、安徽、浙江等省。
滇黄精主产于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
鸡头参,
姜,野仙姜,
苟格。
马箭,
,多花黄精,玉竹黄精,姜形黄精,鸡头黄精,生姜,野生
精选文库生长习性
黄精喜欢阴湿气候条件,具有喜阴、耐寒、怕干旱的特性,在干燥地区生长不良,在湿润荫蔽的环境下植株生长良好。
在土层较深厚、疏松肥沃、排水和保水性能较好的
壤土中生长良好;在贫瘠干旱及粘重的地块不适宜植株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