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灾害防治与应急避险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矿井顶板是矿井工作中最容易发生危险的区域之一。
特别是在高压力地质条件下,顶板的稳定性更容易受到破坏。
因此,预防矿井顶板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同时也需要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来应对各种意外情况。
一、预防措施1. 安全检查每天都要进行顶板稳定性的检查和评估。
需要对地质环境、通风和支柱等进行更加详细的检查。
2. 合理设计在设计井道的时候需要合理考虑矿床的地质条件和平面布局。
需要采用合理的矿压控制技术、优化的布置支杆和更加安全的矿岩开采方法来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指导工人及时告知工人矿井顶板的特点和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如正确使用安全带、合理使用工具等。
4. 员工培训每位员工都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安全教育和演习,以增加他们对顶板事故的预防能力。
5. 安全设施矿井需要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防护网、照明设备、走道和通道等,以便工作人员进行检查、维修和紧急逃生。
二、应急处理1. 处置伤员如果发生矿井顶板事故,一旦有员工受伤,必须立即安排救援人员到现场进行抢救,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立即处理伤员的伤势和避免二次伤害。
2. 切断电源和瓦斯在遇到顶板事故时,可以通过关闭电源和瓦斯来避免次生灾难的发生。
确保现场安全,排除险情后方可开启瓦斯并通电。
3. 打压块石如果发现有块石掉落,需要用专业的工具和技术来打压和排除危险。
打压块石过程中,需要保障专业工具的使用和安全操作。
4. 制定应急预案在预防和处理矿井顶板事故的过程中,必须制定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需要包括因顶板事故的危险情况、紧急救援的工作流程和应急资源的配备等内容。
总之,预防矿井顶板事故的发生和处理是矿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究和员工培训,以确保矿井行业安全、健康和持续发展。
煤矿顶板灾害防治0514

瓦斯事故63起,死亡149人,分别占事故总 次数和事故死亡总人数的19%和29%。
一、顶板事故的危害
6. 2006全省煤矿发生死亡事故304起,
L>50
L>50
N ≤0.3,L= 25~50
塑性弯曲的顶板 是指赋存在煤层之上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能缓慢下沉,而后逐
渐与煤层底板方向接触。这一般在薄煤层或厚度不大的中厚煤层的石灰岩顶板中 才可能出现。
二、煤矿顶板与矿压规律
5.矿山压力基本知识 原岩应力— 在地下某一深处岩层未被开挖前 岩体内所具有的力。包括上覆岩层的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和膨胀应力等。其特点:三向平衡。
煤矿顶板灾害致因与预防
一、顶板事故及其危害 二、顶板与矿压规律 三、顶板事故的统计分析 四、顶板灾害致因分析与技术措施 五、顶板事故预防的管理对策
一、顶板事故的危害
顶板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40%。 (一)我省煤矿近年顶板事故情况
1. 1995-2001年 (7年) 全省煤矿伤亡事故2802起,死亡5232人。 其中:顶板事故1245起,死亡1474人,平均每年 178起,死亡210人,死亡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分 别占总量的44%和28%(较2001年全国顶板死亡 人数高出3个百分点)。
①Ⅰ级基本顶 N>5,称无周期来压或周期来压不明显的顶 板,这时基本顶的垮落与错动对工作面的支架无多大影响。
②Ⅱ级基本顶 2<N<5,为有周期来压顶板,基本顶的失稳 对工作面支架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③ Ⅲ级基本顶 N<2,甚至没有直接顶,为周期来压严重的 顶板,这时基本顶悬露与垮落都将对工作面支架有严重的影响。
矿井安全隐患识别灾害防治与

道情况,根据矿井灾害预防、事故处理计划及现场实际确定撤退路 线和避灾方法 撤退时,人员要冷静,不可惊慌、四处乱跑,应在现场负责人或有 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的撤退。 如在自救器有效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设有存储备用自救器 的硐室更换自救器后再行撤退或寻找有压风管路系统地点以供呼吸 之用。 撤退行动要迅速果断、快而不乱。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连通出口一侧 行进。 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时,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难硐室时要 利用现场条件选择合适地点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
预防外因火灾的措施
4、预防电气引火 5、预防摩擦生火 6、预防火焰蔓延。井下应使用绝缘电缆或不
延燃橡套电缆、阻燃输送带等
第二节 矿井火灾隐患识别、灾害防治与应 急避险
四、煤炭自燃及其预防 1、煤炭自燃的初期预兆: 2、煤炭自燃的易发地点 3、预防煤炭自燃的主要方法
第二节 矿井火灾隐患识别、灾害防治与应 急避险
矿井火灾分类
2、内因火灾:又称煤炭自燃。有的煤炭由于 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自燃性,与空气接触 后能氧化生热,如果散热条件不好就会自燃。 内因火灾主要发生在采空区、冒顶区和压酥的 煤柱中。
第二节 矿井火灾隐患识别、灾害防治与应 急避险
三、矿井火灾的危害 1、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2、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3、产生火风压 4、产生再生火源 5、造成经济损失
第一节 顶板安全隐患识别、灾害防治与应 急避难
2、大面积切顶事故 包括推垮型事故和压垮性事故
第一节 顶板安全隐患识别、灾害防治与应的预兆
响声、掉渣、片帮、漏顶、裂缝、脱层、 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顶板淋水增大。
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及冒顶的处理范文

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及冒顶的处理范文一、引言巷道顶板灾害是矿山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事故形式,也是造成矿山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巷道顶板灾害的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整个矿山的生产秩序和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巷道顶板的灾害防治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而冒顶作为巷道顶板灾害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矿山安全工作中需要特别重视和及时处理的问题。
本文将就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及冒顶的处理进行探讨。
二、巷道顶板灾害的类型及防治措施1. 巷道顶板灾害的类型(1)冒顶:顶板突然坍塌,从而造成事故。
(2)剥离:顶板与底板分离,造成高空坍塌。
(3)落石:顶板上的岩石脱落,造成伤人和堵塞巷道的情况。
(4)冲击:顶板因特殊原因发生震荡,从而造成事故。
2. 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措施(1)科学施工:在巷道建设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和规范的施工方法,合理选择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确保顶板的系统稳定和力学均衡。
(2)定期检测:对已建设的巷道顶板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隐患,进行处理和修复,防止事故的发生。
(3)强化支护:对顶板较差、易发生灾害的地区,进行强化支护工作,采用可靠的支护措施,提高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加强管理:加强对巷道顶板的管理,确保支护措施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三、冒顶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1. 冒顶的处理方法(1)紧急撤离:一旦发生冒顶,首要任务是及时撤离受到威胁的人员,确保人员的安全。
在紧急撤离过程中,要注意避开冒顶区域和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的地方。
(2)查找原因:冒顶发生后,要及时对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导致冒顶的主要原因,以便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和防范措施。
(3)临时支护:在冒顶区域进行临时的支护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冒顶。
可以使用木材、钢筋等材料进行支撑,确保冒顶区域的稳定性。
(4)修复工作:在冒顶区域修复顶板,采取有效的措施填补坍塌空洞,恢复巷道的正常使用。
修复工作需要根据冒顶情况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方案和施工措施。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的征兆及预防措施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的征兆及预防措施第一大自然灾害---- 顶板顶板事故: 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因为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生产等事故。
顶板事故,冒顶前的预兆:1.响声。
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木支架会发生劈裂声,紧接着出现折梁断柱的现象;金属支柱的活柱急速下缩,也会发出很大响声。
有时也能听见采空区顶板断裂的闷雷声。
2.掉渣。
顶板严重破裂时,折梁断柱就要增加,随着就会出现顶板掉渣的现象。
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
在人工顶板下,掉下的碎矸石和煤渣更多,这是发生冒顶的危险信号。
3.片帮。
冒顶前煤壁所受压力增加,变的松软,片帮煤比平时多。
4.裂隙。
顶板的裂隙,一种是地质构造产生的自然裂隙,一种是由于采空区顶板下沉引起的采动裂隙。
若裂隙加深加宽,说明顶板继续恶化。
5.脱层。
顶板冒落前,往往出现脱层现象。
检查脱层要用“问顶”的方法,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经脱层。
6.漏顶。
破碎的伪顶或者直接顶,在大面积冒顶之前,有时因为背顶不严或者支架不牢出现漏顶现象。
漏顶如不及时处理,会使得棚顶托空,支架松动,顶板岩石继续冒落,就会造成没有响声的大冒顶。
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1.局部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在采煤过程中发生局部顶板事故大多是由于采煤过程中悬漏破碎顶板得不到及时支护;或虽及时支护,但因支护方式不正确和支护质量不好;或对顶板情况未经查明,未采取针对性措施而造成的。
为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做好顶板破碎的预测预报;合理选择工作面推进方向;减少空顶面积和采取正确的支护方式,加强地质工作等。
2.大面积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根据直接顶和基本顶的运动形态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
对直接顶推垮型事故应做好顶板情况的预测预报工作,加强日常顶板控制,正确进行支护控制设计,合理选择厚煤层下分层开切眼位置。
对直接顶运动引起的压垮型事故应正确进行控制设计,当直接顶在采区内的悬顶较大时应进行必要的人工处理,支架选型要合理,在最末排要增设抬棚等特种支护措施等。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矿井顶板安全管理的科技水平 ,为预防和应对矿井顶板事故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04
矿井顶板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矿井顶板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背景
某矿井在进行巷道掘进作业时,突然发生顶板大面积垮塌,造成多名矿工受伤,其中3人 死亡。
事故原因
经调查,事故主要原因是现场安全管理不严格,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进行顶板支护,以及 地质条件复杂未及时采取特殊措施。
详细描述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顶板灾害预防和处理 方法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有 效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
02
矿井顶板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1 2
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确保矿井内有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急 救援队伍,随时准备应对顶板事故的发生。
强化现场监督检查
总结词
定期检查、及时维护,确保顶板安全。
详细描述
建立完善的现场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矿井顶板进行巡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 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要加强对顶板支护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在使用期间 始终保持安全和稳定。
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
总结词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掌握顶板灾害预防和处理方法。
经验教训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顶板支护规定,遇到复杂地质条件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
案例二:某矿井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理与救援
01
事故经过
某矿井在掘进过程中,发生顶板局部垮塌,造成一名矿工受伤。现场
作业人员立即开展自救,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02
应急处理
现场作业人员迅速将受伤矿工抬至安全地点,并汇报上级领导;同时
顶板事故应急预案

顶板事故应急预案1 引言1.1 顶板事故定义及危害性顶板事故是指在矿井、隧道、地下工程等施工过程中,因顶板岩层不稳定或支护结构失效导致岩层塌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顶板事故具有突发性、严重性和破坏性等特点,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顶板事故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伤亡:顶板事故发生时,可能会对施工现场的人员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2.财产损失:顶板事故会导致施工设备、材料损坏,工程进度延误,增加经济损失。
3.社会影响:顶板事故的发生会对企业声誉、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1.2 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和意义为降低顶板事故的危害,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编制顶板事故应急预案具有重要意义:1.预防事故:通过分析顶板事故的类型和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减少损失: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提高应急能力: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及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4.符合法律法规:编制应急预案是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法定要求。
1.3 文档适用范围及阅读对象本预案适用于矿井、隧道、地下工程等施工领域的顶板事故应急处理。
阅读对象包括:1.企业管理层:了解顶板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指导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2.安全管理人员:掌握应急预案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负责应急预案的实施和监督。
3.施工人员:熟悉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4.救援队伍:了解应急预案中的救援任务和流程,提高救援效率。
2. 顶板事故类型及原因分析2.1 顶板事故类型顶板事故主要指在地下矿山、隧道、地铁等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措施不当等原因,导致的顶板坍塌、坠落等事故。
根据事故形态,顶板事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拱顶坍塌:由于围岩压力大、支撑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导致顶部岩土层突然坍塌。
2.局部掉块: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局部围岩破碎、支护不足等原因,导致顶板局部岩块脱落。
顶板事故应急预案

顶板事故应急预案关键信息项:1、应急响应级别及条件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3、预防措施及监测机制4、应急救援队伍及装备5、事故报告程序及内容6、后期处置及恢复措施1、总则11 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顶板事故,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应对顶板事故的能力,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置。
13 应急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反应、科学施救。
2、应急响应级别及条件21 响应级别根据顶板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将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
211 Ⅰ级响应当顶板事故造成多人伤亡、被困,或可能导致重大财产损失,或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时,启动Ⅰ级响应。
212 Ⅱ级响应当顶板事故造成少数人员伤亡、被困,或有一定财产损失,或对局部区域产生较大影响时,启动Ⅱ级响应。
213 Ⅲ级响应当顶板事故造成轻微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和处理时,启动Ⅲ级响应。
22 响应条件根据顶板事故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确定响应级别:221 人员伤亡数量222 被困人员情况223 财产损失程度224 事故发展趋势及可能造成的影响3、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31 应急指挥机构成立顶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11 总指挥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和决策。
312 副总指挥由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担任,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负责现场指挥和协调。
313 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技术专家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
32 职责321 总指挥职责负责决定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协调各方资源,指挥应急救援行动。
322 副总指挥职责负责现场指挥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实施应急救援方案,及时向总指挥报告救援进展情况。
323 成员职责负责组织本部门的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执行指挥部的决策和指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板掉碴有动向,受压支架发声响; 冒顶之前显预兆,煤壁变软多片帮。
3、掉渣 顶板岩层破碎下落,一般由少变多,由稀变密, 这是发生冒顶的危险信号。 顶 板 冒 落 的 预 兆
折粱断拄一增加,说明压力已增大; 顶板下沉支架响,冒顶之前“煤雨” 下。
4、裂缝
顶板的裂隙,一种是地质构造产生的自然裂隙,一种是由于顶板 下沉产生的采动裂隙。人们常常在裂缝中插上木楔子,看它是否 松动或掉下来,观察裂缝是否扩大,以便做出预报。
锚杆支护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 是预防顶板事故的根本手段。
1、响声
顶 板 冒 落 的 预 兆
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支架会发出 很大响声;有时也能听到采空区内顶板发出断裂的 闷雷声。
2、片帮 由于冒顶前压力增加,煤壁受压后,煤质变软,片帮增多, 使用电钻打眼时,钻眼省力,用采煤机割煤时负荷减少。 顶 板 冒 落 的 预 兆
伪顶是指紧贴在煤层之上,极易垮落的薄岩层。
伪顶
顶 板 类 型
直接顶是位于伪顶或煤层(无伪顶时)之上,一般由 一层或几层厚度不定的泥岩、页岩、粉砂岩等比较容 易垮落的岩层所组成 直接顶 按稳定性分
不稳定顶板 中等稳定顶板 稳定顶板
顶板管理重点
坚硬顶板
基本顶(老顶)
老顶又叫基本顶,一般指位于直接顶之上 (有时也直接位于煤层之上)厚而坚硬的 岩层。
多选题
4、在冒顶事故抢救处理中,必须有( AD ), 加强支护,防止发生二次冒顶;并且注意检 查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情况。 A.专人检查 B.安全检查工检查 C.监视瓦斯 D.监视煤层顶板 E.监视有害气体 5、在顶板事故抢救中遇有大块岩石时,不 许用爆破方法处理,如果威胁遇险人员时, 则可用( AD )等工具移动石块,救出遇 险人员。 A.千斤顶 B.锤打 C.起石器 D.撬棍
的发 应生 急顶 避板 险事 故
2、及时躲避
遇险时要靠煤帮贴身站立或木垛处避灾。当发 生冒顶来不及撤退到安全地点时,遇险者应靠 煤帮贴身站立避灾,但要注意煤壁片帮伤人。 如遇险者所在位置靠近木垛时,可撤至木垛处 避灾。
立; 煤壁片帮也伤人,时刻注意别麻痹。
顶板灾害防治与应急避险
安全培训教研室
侯杰
哪 几煤 大矿 灾生 害产 ?有
劳 保煤 用矿 品下 有井 哪必 些备 ?的
顶 与板 应灾 急害 避防 险治
在各类煤矿事故中,顶板事故是除瓦斯 煤尘爆炸之外最为严重的矿井事故(如图所示), 发生次数占所有矿井总次数的23.5%,伤亡人数占总数的8.81%, 如果统计死亡1-2人的顶板事故,顶板事故占总数的49.86%, 死亡人数占总数的35.67%,可见顶板事故对煤矿安全 生产的影响之大。
1、充分掌握顶板压力分布及来压规律。 与顶 应板 急冒 处落 置的 预 防 2、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
3、及时处理局部漏顶,以免引起大冒顶。 4、坚持“敲帮问顶”制度。 5、严格按照规程作业
防砸神器——安全帽 的发 应生 急顶 避板 险事 故
1、迅速撤离 当发现工作地点有即将发生冒顶的征兆, 而当时又难以采取措施防止采煤工作面 顶板冒落时,最好的避灾措施是迅速离 开危险区,撤退到安全地点。
的发 应生 急顶 避板 险事 故
矸石垮落压住人,最忌猛拉和硬抻; “液压千斤”顶稳固,小心施救要留
事 故 案 例
事 故 案 例
顶板类型
内 容 小 结
顶板常见支护方式 顶板冒落的预兆 顶板冒落的预防与应急处置 发生顶板事故的应急避险
单选题
1、煤层顶板可分为伪顶、直接顶和基本顶 三种类型。在采煤过程中,( B )是顶板 管理的重要部位。 A、伪顶 B、直接顶 C、基本顶 D、直接底 2、刚发出的矿灯最低限度应能正常持续 使用( A )。 A.llh B.12h C.16h D.18h 3、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 B )以上能 行人的安全出口通往地面。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立即求救
冒顶对人员的伤害主要是砸伤、掩埋或隔堵。冒落 基本稳定后,遇险者应立即采用呼叫、敲打,等方 法,发出有规律、不间断的呼救信号,以便救护人 员和撤出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的发 应生 急顶 避板 险事 故
冒顶被困沉住气,呼喊敲打来告急; 为给营救创条件,发出信号要规律。
4、积极营救
题 库 习 题
判断题
题 库 习 题
1、当煤矿井下发生大面积的垮落、冒顶事故, 现场人员被堵在独头巷道或工作面时,被堵人 员应赶快往外扒通出口。 (× ) 2、处理采煤工作面冒顶时,首先应采取措 施恢复生产,其次是抢救遇险人员。( × ) 3、在采掘工作面,用工具撞击顶板若发出沉 闷的咚咚声,表明顶板已离层。 ( √ ) 4、采煤工作面顶板淋水明显加大,是冒顶的 预兆之一。 ( √ )
6、漏顶
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在大面积冒顶以前,有时因为背顶不严或支架不牢 而出现漏顶。若不及时处理,会使棚顶托空,支架松动。顶板岩石继续冒 落,会造成没有声响的大冒顶。
顶 板 冒 落 的 预 兆
顶 板 冒 落 的 预 兆
7、有淋水的顶板, 顶板淋水增大。
8、含有瓦斯的煤层,冒顶 前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
维护加固冒落地点和人员躲避处的支架,并派人检查,以 防止冒顶进一步扩大,保障被堵人员避灾时的安全。
的发 应生 急顶 避板 险事 故
营救人员进险区,保障退路要注意; 顶板支护要牢固,安全营救别麻痹。
5、配合营救
冒顶后被煤矸、物料等埋压的人员,不要惊慌失措,在条 件不允许时切忌采用猛烈挣扎的办法脱险,以免造成事故 扩大。被冒顶隔堵的人员,应在遇险地点有组织地维护好 自身安全,构筑脱险通道,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为提前 脱险创造良好的条件。
伪顶老顶直接顶,虚心求教辨分明; 根据冒定难和易,防范措施好确定。
单体支柱支护主要是指采用木支架,摩 擦式金属支柱、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顶 板 常 见 支 护 方 式
单体支柱支护 液压支架是在摩擦式金属支柱和单体液 压支柱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煤工作面 机械化支护设备。
液压支架支护
锚杆支护主要是指用木锚杆、竹锚杆、 金属锚杆、树脂锚杆、快硬水泥锚杆 结合锚网进行支护的一种支护方式。
顶 板 冒 落 的 预 兆
煤壁顶板有裂痕,冒顶之前茬口新; 插上木楔观动向,不断监控要留神。
5、脱层(离层)
顶板快要冒落的时候,往往出现脱层现象。检查是否脱层可用“问顶” 的方法,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如果顶板发生“空空”的响声, 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经脱离。
顶 板 冒 落 的 预 兆
顶板控制要细心,“敲帮问顶”需注意; 声音清脆顶板好,空洞响声有问题。
题 库 习 题
多选题
1、煤层顶板冒顶事故能使采煤工作面及 巷道( ABCD )。 A.垮落 B.生产中止 C.压毁设备 D.造成人员伤亡
题 库 习 题
2、如一时不能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则 可以利用( AD )向被埋压或截堵的人员供 给新鲜空气。 A.压风管 B.巷道 C.水管 D.打钻
3、在处理冒顶事故中,必须( AC )清理 出抢救人员的通道;必要时可以向遇险人员 处开掘专用小巷道。 A.由外向里 B.由里向外 C.加强支护 D.开掘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