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空气的秘密
中班科学教案空气的秘密教案实用10份

中班科学教案空气的秘密教案实用10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空气的秘密》,该部分内容出自幼儿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涉及第2节“我们周围的空气”以及第3节“空气的特性”。
我们将详细探讨空气的存在、无色无味的特性,以及空气对人类和生物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空气的存在,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 使学生认识到空气对于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了解保护空气质量的意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空气的无色无味特性,以及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理解无形的空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吹风机、气球、塑料袋、透明瓶子、水、花、湿纸巾等。
2. 学具:每组一个吹风机、一个气球、一个塑料袋、两个透明瓶子、一些湿纸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吹风机吹气球,让学生观察气球膨胀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2. 例题讲解:讲解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分发塑料袋,让学生收集空气,观察空气的无色无味特性。
4. 小组实验:分组进行实验,将一个透明瓶子装满水,另一个不装水,让学生观察倒置后的现象,说明空气的压力。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秘密无色无味对生物的重要性2. 空气的压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观察家里的植物,思考空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答案: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重要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和小组实验,让学生对空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引导观察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里进行有关空气的实验,如观察蜡烛熄灭的顺序,探索空气流动的规律。
同时,关注空气质量,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3.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界的奥秘》第三节《空气的秘密》。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空气的存在、空气的性质、空气的用途、如何保护空气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
2. 培养幼儿对空气性质的认识,如空气可以流动、有重量等。
3.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无色、无味的。
教学重点:空气的性质、用途和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泵、气球、风车、花草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气球,引发幼儿对空气的好奇心。
2. 讲解空气的概念:教师通过简单的语言向幼儿解释空气是什么,让幼儿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3.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风车、花草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解释空气流动的现象。
4.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每组用空气泵吹气球,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感受空气的力量。
5. 讲解空气的性质:教师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空气可以流动、有重量等性质。
6. 讲解空气的用途:教师列举一些生活中空气的用途,如呼吸、风力发电等。
7. 培养环保意识: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空气,让幼儿明白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概念:无色、无味、无形2. 空气的性质:流动、有重量3. 空气的用途:呼吸、风力发电4. 保护空气:植树造林、减少污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画纸、彩笔描绘出空气的样子,并标注空气的性质和用途。
2. 答案:幼儿作品,教师根据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中的空气现象,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空气的认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空气的性质与用途的教学4. 环保意识的培养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幼儿能够快速理解空气的概念。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空气的秘密》。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特性,感受空气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2. 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感受到空气是无形无色无味的。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认识到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气泵、气球、透明塑料袋、肥皂水、吸管等。
2. 学具:每组一份空气泵、气球、透明塑料袋、肥皂水、吸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用空气泵吹气球,引发幼儿对空气的好奇心。
2. 讲解空气的基本概念: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气球,讲解空气是无形无色无味的。
3. 感受空气的存在:让幼儿将透明塑料袋沾满肥皂水,观察空气使塑料袋鼓起的现象。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个气球,让幼儿想办法使其变大,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作用。
5.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空气的存在。
六、板书设计1. 空气是无形无色无味的。
2. 空气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3. 空气可以使物体鼓起,如气球、塑料袋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透明塑料袋、肥皂水、吸管制作一个简易的空气探测器。
2. 答案:将透明塑料袋沾满肥皂水,用吸管吹气,观察塑料袋鼓起的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了空气的基本概念,感受到了空气的存在。
但在引导幼儿思考空气作用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空气的例子,并记录下来,第二天与同伴分享。
同时,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感受到空气是无形无色无味的。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的秘密》含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空气的秘密》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探索》第三节《空气的力量》。
本节课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性质,探索空气对周围环境及物体的影响,以及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并了解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空气性质的能力,发展幼儿的科学思维;3. 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无色无味的,并探索空气的性质;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探索空气性质的能力,认识到空气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空瓶、水、纸巾、吹风机等;学具:小镜子、小纸船、塑料瓶、吸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气球吹气游戏:让幼儿吹气球,感受空气的存在。
讲述故事:引入空气侠的故事,激发幼儿对空气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空气的力量:用吹风机吹纸巾,让幼儿观察纸巾飘动,了解空气的力量。
探索空气性质:将空瓶倒置于水中,让幼儿观察气泡产生,了解空气存在于水中。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生活中空气的例子,分享感受。
小实验:用塑料瓶、吸管制作小船,让幼儿观察空气对小船的影响。
强调空气对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大空气的秘密2. 内容:气球、吹风机、空瓶、水、纸巾等物品图片;空气的性质:无形、无色、无味;空气的作用:力量、影响周围环境、生活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发现生活中的空气现象观察并记录一天中遇到的空气现象,如风吹树叶、吹气球等;描述这些现象是如何体现空气的性质的。
2. 答案:风吹树叶:空气流动产生风,使树叶飘动;吹气球:空气充满气球,使其膨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空气的性质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引导幼儿观察空气现象时,要注意引导方法,避免幼儿产生误解。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空气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空气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科学》,详细内容为“空气秘密”。
通过本章学习,孩子们将初步解空气存在,感知空气特性,并探索空气在日常生活中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无处不在,能感受到空气存在。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但具有力量。
重点:让幼儿感知空气存在,解空气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风车、塑料瓶、吸管、水、盆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吹气球游戏,让幼儿感受到空气存在。
(2)提问:为什气球会鼓起来?引导幼儿思考。
2. 例题讲解(1)出示风车,让幼儿观察风车转动,引导幼儿说出空气力量。
(2)通过吹动纸片、轻放羽毛等实验,让幼儿感知空气流动。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吸管吹动塑料瓶,观察瓶子滚动。
(2)将盆里水倒掉,让幼儿感受空气填充盆内现象。
六、板书设计1. 大空气秘密2. 小(1)无处不在空气(2)空气力量(3)空气特性(4)空气在生活中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空气2. 答案:幼儿画出空气中事物,如气球、风车、云朵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空气现象,如风、云、雾等。
(2)开展科学活动,探索空气对环境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特别关注幼儿参与度和兴趣激发。
通过吹气球游戏,让孩子们亲手体验空气存在,从而引发他们对空气现象好奇心。
这个过程中,我要确保每位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对空气产生直观感受。
补充说明:在吹气球游戏中,我会密切关注每位幼儿操作,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对于操作有困难幼儿,我会耐心帮助他们,确保他们也能体验到空气存在。
2. 例题讲解在例题讲解环节,我着重关注幼儿对空气特性理解和掌握。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的秘密》含反思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的秘密》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 探索空气的性质和特点。
3. 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4. 培养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教学准备:1. 空气球、吸管、纸张、玻璃杯等材料。
2. 绘本《呼吸是什么?》。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5分钟):1. 教师展示一颗气球,询问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
引导他们讨论气球内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气球可以膨胀。
2. 教师解答问题,引出今天的主题“空气的秘密”,告诉孩子们我们将一起来探索空气的奥秘。
探索活动(25分钟):1. 教师给每个孩子发放一个吸管和一张纸。
引导孩子们用吸管吹气,观察纸的变化和吹气前后的差异。
2. 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纸为什么会动?为什么吹气后纸会上升?3. 教师给每个孩子发放一个玻璃杯,询问他们是否可以用玻璃杯装住空气。
引导孩子们用玻璃杯在水中翻转,观察现象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讨论活动(15分钟):1. 教师带领孩子们回到教室,展示绘本《呼吸是什么?》。
读绘本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呼吸是我们与空气的互动。
2. 教师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呼吸空气?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展示活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孩子们用深呼吸的方式感受空气进入和离开身体的变化。
2. 教师鼓励孩子们与同伴分享自己对空气和呼吸的体验。
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孩子们回顾整个科学活动的过程。
询问他们对空气的理解和感受。
2. 孩子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这个科学活动通过亲身体验让孩子们了解了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通过观察、思考和探索,他们锻炼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而在讨论和分享环节中,孩子们培养了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总结: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对空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知道了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并发现了空气的特点和性质。
通过反思,他们也学会了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想法。
这个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科学素养,还促进了他们的社交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空气的秘密》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性质,探索空气的用途,以及学习保护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知空气的存在,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 培养幼儿对空气性质的探究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3. 培养幼儿关注环境保护,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的存在,以及空气的性质。
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空瓶、湿毛巾、风车、滤网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塑料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感受风,观察风车转动,引发幼儿对空气的思考。
2. 例题讲解a. 教师展示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的状态,然后吹进气球,让幼儿观察变化。
b. 教师拿出空瓶,让幼儿观察瓶内是否有物质,然后倒水,让幼儿观察水的流动,理解空气的存在。
3. 随堂练习a. 让幼儿动手制作小风车,感受空气的作用。
b. 组织幼儿进行吹纸片比赛,体验空气的力量。
4. 讲解空气的性质,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用途a. 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了解空气无色、无味、无形的特点。
b. 让幼儿讨论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如呼吸、吹气球等。
5. 环保教育a. 教师讲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
b. 组织幼儿进行“我为环保做贡献”的活动,如捡拾垃圾、种植绿植等。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存在:气球、风车、呼吸等。
2. 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形。
3. 空气的用途:呼吸、吹气球、风力发电等。
4. 环保提示:保护空气,从我做起。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空气精灵。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对空气的想象。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空气污染现象,并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的秘密》含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的秘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空气的秘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感知空气的特性,并探索空气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的存在,理解空气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 通过实践探索,感知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并了解空气的流动现象。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提高观察、思考、探索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空气的特性,探索空气的流动现象。
重点:认识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风车、纸片等。
学具:每组一份空气泵、气球、塑料瓶、风车、纸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吹气球,引发幼儿兴趣,提问:“你们知道气球为什么会变大吗?”(2)让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引导幼儿思考。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塑料瓶,提问:“这个瓶子里面有什么?”(2)教师用手挤压塑料瓶,让幼儿观察瓶子形状的变化,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操作空气泵,观察气泵工作时空气流动的现象。
(2)让幼儿用气球和塑料瓶进行实验,探索空气的压力。
(2)讨论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5. 拓展延伸(1)让幼儿思考空气还有哪些用途。
(2)引导幼儿关注空气质量,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秘密2. 空气的特性:无色、无味、无形3. 空气的流动4. 空气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空气在哪里?请幼儿观察家里或学校里的空气,并记录下来。
答案:空气无处不在,如室内、室外、空气中等。
2. 作业题目:空气的用途请幼儿列举空气的用途。
答案:呼吸、吹气球、风力发电、空气净化等。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认识到了空气的存在,了解了空气的特性,感受到了空气的重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空气流动现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教案:空气的秘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气体。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理,培养幼儿发现事物、探索事物的习惯。
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3、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难点: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气球、白色塑料袋、玻璃杯、纸、一盆水、蜡烛、打火机
2、自制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气球导入
教师出示气球,请一位小朋友来把气球吹起来。
小朋友们现在看一下气球鼓起来了,那哪位小朋友知道气球里面是什么呀?(空气)下面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看一看空气的秘密。
(二)展开
1、实验一:
杯子里面放进去了一张纸,把杯子放进水里纸却不湿,为什么?
老师找一位小朋友再将玻璃杯口倾斜,出现了气泡,为什么?
2、实验二
教师把蜡烛点燃,然后找一位小朋友用玻璃杯把蜡烛罩上,看蜡烛怎么了?并讨论蜡烛为什么会灭。
得出结论:火的燃烧需要空气。
3、用各种感官感知空气
教师用塑料袋变个魔术,让塑料袋鼓起来,并讨论鼓鼓的塑料袋里有什么?
请幼儿看一看塑料袋里的空气,摸一摸、闻一闻身体周围的空气,让幼儿自主讨论空气是什么样的。
小结: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
4、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再请幼儿深呼吸,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小结:人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人会死的,动物也一样。
5、播放课件
讨论: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污染的空气的事,这些事对人类有什么危害?
小结:如果我们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就容易得感冒、气管炎、哮喘病,严重的还会导致肺癌,对我们身体危害很大。
6、懂得保护我们的空气
教师:小朋友们平时的时候要怎么减少空气污染,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呢?
小结:种植花草树木、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随便乱扔垃圾、让爸爸妈妈少开车、不要骑摩托车等等。
7、结束
鼓励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士”,制止那些污染空气的行为,让空气变得更洁净。
(三)活动延伸
教师:现在每人拿一个塑料袋,咱们到外面找空气去!(让幼儿继续玩塑料袋装空气的游戏,以巩固对空气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