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练习
必修三课后练习全集3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练习基础题P49一、基础题(略)练习基础题P521. 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A. 迅速生长;B. 进行光合作用;C. 产生生长素;D. 储存较多的有机物。
2. 在农业上,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A. 高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B. 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C. 低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D. 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
练习基础题P561. 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 乙烯;B. 吲哚乙酸;C. 吲哚丁酸;D. 2,4-D。
2. 以下是两种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A. 植物激素几乎控制着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
B.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以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这两种说法中,哪一种更准确?为什么?3.略自我检测P58一、概念检测选择1.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植物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B.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C. 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D. 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
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是(多选)A. 只在低浓度时引起作用;B.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C. 既能疏花疏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D. 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稳态与环境3. 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城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A. 抑制侧芽生长;B. 抑制其开花结果;C. 抑制向光性;D. 促进侧芽生长。
稳态与环境。
高二生物同步测试: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一)(人教版必修三)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分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2.有人测定了苹果、柑橘等果实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在幼果生长时期,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减少B.在果实发育初期,脱落酸含量最高,而果实衰老时期,乙烯含量达到最高峰C.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与乙烯5类植物激素,都是有规律地参加到代谢反应中D.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主要是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乙烯主要是抑制生长和发育3.对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A.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利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B.在扦插时,可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插条以促进插条生根C.果实成熟时,施用脱落酸可促进果实成熟D.在园林栽培中,可用赤霉素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4.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不同组合分别处理幼茎切段。
下图为幼茎切段的平均伸长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据图可说明()A.植物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 B.植物激素间具有拮抗作用C.植物激素间具有反馈调节作用 D.植物激素间具有连锁调节作用5.据了解,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蔬菜和水果提前上市,上市销售前用大量的膨大剂、增红剂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处理,在将其催熟的同时又令其外观变得更好看,像长着长尖的西红柿、个头较大切开后却有空腔的草莓或西瓜,还有一些看起来已经熟透、吃起来却没有什么味道的香蕉或菠萝等。
其中的膨大剂和催熟剂可能是()A.生长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B.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C.生长素类似物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 D.赤霉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6.在植物体内的各种激素中,生理作用最为相似的是()A.赤霉素和生长素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C.赤霉素和脱落酸D.生长素和乙烯7.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1~2个月后能够提早萌发。
20必修3植物激素调节练习

必修3植物的激素调节练习1.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2.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
其原因是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生产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如下图所示。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曲线①表示单子叶植物B.图中曲线②表示单子叶植物C.图中曲线①②都表示单子叶植物D.图中曲线①②都表示双子叶植物4.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NAA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图所示的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A.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实验B.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D.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迎春花插条的时间应该不同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①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②生长素与植物顶端优势有关③赤霉素只能促进叶片衰老④乙烯能促进果实发育⑤脱落酸能促进果实脱落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6. 据右图实验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的运输为极性运输D.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7. 顶端优势现象的原因是A.顶端阳光充足有利于生长B.顶端蒸腾作用强,水肥多C.顶端产生生长素多,促进生长D.顶端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抑制侧芽生长8. 1914年,匈牙利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必修3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练习题

必修3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_ ■生名:___________ 级: _____________ 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吲哚乙酸,并传递到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从而造成背光侧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生长B. 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 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2. 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3. 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屯II证脚(聲脳块实怜二A. 实验一是达尔文的两组相互对照实验证明了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B. 实验二是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将琼脂片换成云母片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 实验三是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会造成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此实验必须在黑暗下进行D. 实验四是温特的实验,证明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去掉尖端胚芽鞘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增加一对照组4.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5. 对胚芽鞘进行如图的① 姬的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实验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6. 下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的影响,“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B. — Tf护也盂度A. 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B. 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C.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D. 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7. 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除了扦插枝条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B. 可用单位时间每根枝条生根数作为记录指标C. 每根枝条上应保留有相同数量的芽D. 不同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作用不一定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8. 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
植物的激素调节练习

植物的激素调节1、(14浙江)2下图表示施用IAA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的影响。
下列叙述错误的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2(大纲卷)5.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
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3(海南卷)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4(2013天津卷)6.下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GA1、GA8、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
若图中酶1 或酶2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IAA,该植株茎内GA1 的合成可恢复正常B.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C. 对酶1 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D. 酶2 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5(2013广东卷)4.图1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6(13浙江卷)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 B.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C.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 D.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7(2013福建卷)2.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
高二生物必修三植物的激素调节单元练习题

⼀、选择题1.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枝⽐较容易⽣根成活,这是因为芽和幼叶具有以下特点A.能迅速⽣长B.能进⾏光合作⽤C.能产⽣⽣长素D.储存着较多的有机物【解析】考查⽣长素的⽣理作⽤及主要的产⽣部位。
⽣长素的⽣理作⽤有三:⼀是促进⽣长;⼆是促进果实的发育;三是促进扦插枝条的⽣根。
植物⽣长旺盛的部分,特别是芽的分⽣组织及幼叶均能产⽣⽣长素,所以保留芽和幼叶的枝条容易⽣根。
【答案】C2.在农业⽣产上,⽤⽣长素的类似物萘⼄酸诱导⽆籽果实的效果⽐⽤天然的⽣长素要明显,其原因是A.萘⼄酸成本低,⽤量⼤,⽽⽤吲哚⼄酸成本⾼,⽤量少,影响效果B.萘⼄酸分⼦上有两个发挥作⽤的基团,⽽吲哚⼄酸分⼦只有⼀个作⽤基团C.植物体内没有分解萘⼄酸的酶,可长时间发挥作⽤;植物体内有分解吲哚⼄酸的酶,所以吲哚⼄酸不能长时间发挥作⽤D.萘⼄酸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可长时间发挥作⽤;⽽吲哚⼄酸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挥发,不能长时间发挥作⽤【解析】在正常的⽣命有机体内有合成的过程,必然也存在着分解的过程;有促进的过程,也必然存在着抑制的过程。
不然这个系统就会崩溃,⽣命有机体就会死亡,这是符合辨证法则的。
在植物体内有合成⽣长素的过程,同样也存在着⽣长素的分解过程,这样才能保持⽣长素的正常⽣理浓度。
在⽣产上应⽤⽣长素及其类似物时,⽤⽣长素的类似物的效果明显⾼于天然的⽣长素——吲哚⼄酸,是因为⽣长素的类似物具有⽣长素的⽣理作⽤,但植物体⽆分解它的酶,⽽使⽤吲哚⼄酸,当吲哚⼄酸浓度⾼出植物体的正常⽔平时,将很快被植物体内的酶分解掉⽽恢复到正常⽔平。
【答案】C3.在⼦房发育成果实的过程中,所需⽣长素来⾃A.顶端分⽣组织B.根尖分⽣组织C.侧芽分⽣组织D.发育着的种⼦【解析】考查⼦房发育所需⽣长素的来源。
正常情况下,⼦房发育成种⼦所需要的⽣长素来⾃发育着的种⼦(胚珠)。
【答案】D4.“满园春⾊关不住,⼀枝红杏出墙来”这是由于⽣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引起⽣长素分布不匀的主要原因是A.温度B.湿度C.空⽓D.阳光【解析】单侧光照射能够改变⽣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使植物表现出向光⽣长的特性。
_高中生物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使( )A.茎尖芽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生长素的能力发生改变B.生长素在茎尖向光侧比背光侧含量高C.生长素在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含量高D.茎尖感光部位的感光能力发生改变【解析】单侧光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影响生长素合成,A错。
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能够感受单侧光刺激,将生长素通过尖端横向运输,在背光侧分布较多,生长素在尖端两侧向下运输,导致尖端以下部位背光侧生长较快,表现为向光生长,B错,C正确。
单侧光不改变茎尖感光部位的感光能力,D错。
【答案】 C2.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解析】甲尖端被云母片隔断,生长素不能通过尖端横向运输,向下均匀运输,直立生长;乙尖端与尖端以下被云母片隔开,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不生长。
丙尖端以下右侧被云母片隔开,生长素不能向右侧尖端以下运输,集中向左侧尖端以下运输,导致左侧生长快,表现为向右弯曲生长。
故A正确。
【答案】 A3.下图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能由顶端向下端运输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解析】图甲与图乙相比,可直接得出在接触过胚芽鞘的尖端,琼脂块可促使胚芽鞘的下部生长,即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A项正确。
【答案】 A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吲哚乙酸,并可以传递到达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从而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生长B.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解析】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而郭葛等人证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A错误;詹森在胚芽鞘的切面上放一个琼脂片,再将切下的尖端放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射,植物弯向光源生长,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B正确;拜尔切去胚芽鞘尖端并将尖端放回切面的一侧,在黑暗中生长一段时间,发现胚芽鞘弯向放尖端的对侧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C正确;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本章练测(人教版必修3)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本章练测(人教版必修3)实际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调节功能相符的一项是( )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C.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根、芽时受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影响D.对受粉后正在成长中的幼小果实适当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最可能的结果是形成无子果实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生长旺盛的器官中各种植物激素含量都增加 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喷洒棉株可达到保蕾保铃的效果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D.在休眠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高3.下列哪项实例说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A.植物的向光性[来源:Z+xx+]B.除草剂可以除掉田间的双子叶植物C.顶端优势D.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4.下图为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各阶段激素变化情况,其中①是细胞分裂素,②是生长素,③是乙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不同时期植物只受某一种激素调节B.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表现为拮抗作用C.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和果实发育D.乙烯只存在于成熟的果实中[来源:Z*xx*] 5.对果树进行压条时,需要把压条的树皮环割一圈,环割后剥圈以下的侧芽会很快发育成侧枝,这是因为( )A.顶芽不再产生生长素B.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升高C.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D.剥圈以上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6.下列关于“探究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NAA 浓度”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用葡萄插条应尽量少带些幼叶或幼芽 B.各组葡萄枝条在NAA 溶液中浸泡时间应相同 C.各组生根数量应取该组葡萄生根数量的平均值 D.促进葡萄枝条生根的最适NAA 和IAA 浓度相同7.以下措施与生长素的利用关系密切的是( ) A.移栽幼苗时常常选择阴天天气并且摘去幼苗部分叶片B.常选用一定浓度的2,4D 除去田间的杂草C.使青香蕉加速变成黄香蕉D.单倍体植株诱导形成正常的植株8.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和园林绿化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合成除草剂,可清除农田和园林杂草或抑制杂草生长B.在园林栽培中,可用赤霉素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C.在进行组织培养时,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D.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利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B.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发育,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中含量较多10.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兴趣,设计了图 Ⅰ、图 Ⅱ 所示实验,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A.CK:细胞分裂素 GA:赤霉素 ABA:脱落酸IAA:生长素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B.ⅤC.Ⅳ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一名技术员用几种不同浓度的α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单选题(2分×10=20分)
1.右图表示用云母片(不透水性)插入掩埋胚芽鞘的尖端的不同部
位,从右边用光照射,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将是()
A.甲和乙都向右弯曲 B.甲和乙都向左弯曲
C.甲向左弯曲、乙向右弯曲 D.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
2.在方形暗箱内罩有放1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口,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
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暗箱能转动花盆不动),保持每15min匀速1周。
1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3.图中琼脂块1和2图中位置被转移至刚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几天后的结果因是()
4.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 mg/L
5.一只发育着的幼果,虫蛀后不再生长,主要原因是虫蛀食了()
A、子房壁
B、受精极核
C、幼嫩种子
D、受精卵
6.对果树进行压条时,需要把压条的树皮环割一圈,环割后剥圈以下的侧芽会迅速发育成侧枝,这是因为()
A.顶芽不再会产生生长素 B.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升高
C.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 D.剥圈以上的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
7.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集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8.下列各项中,激素和维生素共同具有的特性是()
A.都从食物中摄取 B.都是蛋白质 C.需要量很小,作用很大 D.都是由体内细胞产生的9.高等动物激素与植物激素的主要区别在于()
A.有无特定分泌腺体 B.是否种类多样和特异性高C.是否微量高效 D.是否有调控代谢活性10.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
法是()
A.喷洒N肥B.提高CO2浓度C.喷洒P肥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二、多选题(3分×10=30分)
11.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有关生物学过程,对其曲线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A点时,生长素浓度促进植物生长,C点时,生长素浓度抑制生长
B.甲图B点时若为茎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C点时不可能为茎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
C.乙图B点时害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点害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百分比
D.丙图曲线表示胰麦芽糖酶对淀粉水解为麦芽糖的催化特性
12、(05广东卷)6、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
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
其原因是()
A、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B、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C、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D、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13.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 B.细胞分裂素合成于植物体任何部位
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
15.分析右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科学的解释是( )
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16.植物激素中哪类能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A.生长素类B.赤霉素类C.细胞分裂素类 D.乙烯和脱落酸
1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赤霉素处理植物,能显著促进茎叶生长
B. 细胞分裂素可以延长蔬菜的贮藏时间
C . 脱落酸抑制生长,但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D. 乙烯有催熟果实和延迟开花的作用18.下列不属于向性运动(如向重力、水、肥料等)的是()
A.含羞草受到触动幼叶下垂B.蛾类夜间扑向灯火C.蚂蚁趋向甜食D.向日葵的花盘向太阳
19、(05江苏卷)6、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能用于()
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
B、棉花的保蕾保铃
C、人工培育无籽辣椒
D、促进香蕉成熟20.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B.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 C.所用每个枝条都应留3~4个芽
D.此探究活动中不存在对照实验
第二部分非选题
三、填空题(每空1分)
21.将培植在琼脂培养基内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四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如下图),其中第②和第④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请据图回答。
(1)选择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的生长与光的关系。
(2)选择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
(3)④装置中的蚕豆幼苗的茎尖生长情况是。
如将④装置放在匀速旋转器上,茎尖的生长情况是。
22.右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 mol/L,
此浓度对根的生长的效应是。
(2)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芽、根生长的效应依次
是。
(3)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4)从图中分析,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依次增强是。
(5)若想培养无根豆芽,配制的生长素浓度应为。
(6)纵观三条曲线可见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不同,单独看一条曲线表明生长素具有。
23.春天将活的幼嫩柳条切成段,悬于潮湿的空气中,几天后会出现下图所示的现象。
(1)造成这种生根与生芽的极性,与植物体内的分布有关,
因为这种物质总是从茎的部位产生,向运输。
(2)由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茎段中该物质浓度高的一端有利于生,浓度较低的一端则有利于生。
(3)在一定范围内,高浓度的该物质对植物生长则会产生相反的作用,松柏类植物具有显著的。
而且离顶芽越近的侧芽受抑制作用越深,
以致使整个植株呈形。
24、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
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
光一侧分布多”。
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
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
(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中c、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
请回答:
(1)图a和b说明什么?
(2)图c和d说明什么?
(3)图e和f说明什么?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25、图5–1为几组胚芽鞘向光性实验的示意图。
试分析各级实验的结论(①~⑦),将编号填在适当的括号中。
图注:1.不透光罩;2.切去尖端;3.不透水云母片;4.不透光锡纸小帽;5.不透光锡纸筒;6.琼脂块;7.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
A()B()C()D()E()
①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是具有尖端的缘故。
②胚芽鞘是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
③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④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⑤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⑥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并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
⑦胚芽鞘尖端可能向下传递了某种物质。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答案
一、单选题(2分×10=20分)
二、多选题(3分×10=30分)
21. (1)③④(2)①③(3)向光(右)弯曲生长直立向上生长
22(1)10-4;抑制生长(2)促进生长、促进生长、抑制生长(3)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4)茎、芽、根(5)10-4(6)不同器官的作用程度不同;双重性
23(1)生长素;顶端;下(2)芽;根(3)顶端优势;塔
24 (1)光并未影响生长素的分解和生长素的向下运输
(2)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
(3)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4)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25. A.③B.①C.⑦D.④E.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