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空气的检测
煤矿卫生治理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煤矿卫生管理,保障矿工身体健康,提高煤矿生产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煤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管理目标1. 实现煤矿作业场所卫生达标,减少职业病危害。
2. 提高矿工健康水平,降低因病缺勤率。
3. 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三、卫生管理职责1. 煤矿主要负责人对本矿卫生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煤矿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3.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矿工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4.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卫生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5. 全体矿工有义务参与煤矿卫生管理工作。
四、卫生管理内容1. 作业场所卫生(1)保持矿井通风良好,确保矿井空气新鲜。
(2)定期对矿井空气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3)对矿井水、土壤、噪声、振动等进行监测,确保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4)对矿井粉尘、有害气体进行控制,降低职业病危害。
2. 矿工健康(1)对矿工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2)对患有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的矿工,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和康复。
(3)加强矿工健康教育,提高矿工健康意识。
3. 卫生设施(1)建立健全卫生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2)定期对卫生设施进行清洁、消毒。
(3)对卫生设施损坏、缺失情况进行及时维修、补充。
4. 卫生宣传(1)加强卫生宣传,提高矿工卫生意识。
(2)定期开展卫生知识培训,提高矿工卫生素养。
五、卫生管理措施1. 制定煤矿卫生管理方案,明确卫生管理目标、内容、措施和责任。
2. 加强卫生设施建设,确保卫生设施满足实际需求。
3. 定期对矿井空气、水质、噪声、振动等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4. 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降低职业病危害。
5. 对违反卫生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措施1.开展通风系统维护和修复工作。
定期检查通风系统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检查通风风机、通风管道和支架,发现破损或老化的部件及时更换。
确保通风系统的密封性,防止通风风险。
2.设立有效的通风系统。
通过建立合理规划的风门和风井系统,能够实现矿井内的空气流动。
在特殊区域设置风机,保持气流通畅。
合理规划通风系统的长度和排风量,确保矿井内的空气质量。
3.定期检查风量和风速。
使用风量和风速仪器,测量通风系统中的风量和风速。
通过定期监测,及时发现风量和风速异常,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以保证矿井内的空气流动。
4.实施安全标记。
在矿井内明确标示出通风系统的设备和通风风向,让矿工清晰了解通风情况。
设置标志牌、指示灯等设施,提醒矿工注意通风风向,避免在通风不良的区域工作。
5.建立通风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制定通风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所有矿工都熟悉通风安全相关的程序和要求。
培训矿工的通风安全知识,提高其对通风系统异常情况的敏感性。
6.加强应急措施和演练。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矿井内遇到风险情况时的应对措施。
组织定期的应急演练,让矿工熟悉应急程序和操作技能,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7.进行定期的通风安全检查。
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通风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通风设备和管道的完好和通风效果。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通风系统的高效运行。
8.加强通风装备的管理。
对通风风机等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对通风管道和支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
9.定期进行矿井内的气体检测。
使用专业的气体检测设备,定期对矿井内的气体进行检测。
及时发现有毒有害气体的存在,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和排除。
10.定期组织通风安全培训。
在矿井中定期组织通风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矿工对通风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对通风安全的意识。
通过以上的通风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煤矿矿井的通风安全水平,保证矿工生命安全和煤矿的正常生产运营。
井下co超标处置方案

井下CO超标处置方案
背景
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如果在煤矿井下积累过多,将对矿工的
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必须对井下CO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CO监测的方法
1.空气自动监测仪:自动检测井下CO浓度,当CO浓度超过预警值时,
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措施。
2.抽样监测法:用手持式抽样泵将井下空气抽出,然后使用特定的设备
测试CO浓度。
CO超标处置方案
当井下CO浓度超标时,需要立即采取控制措施,以下是建议的处置方案:
1.停止工作:如果超标情况严重,需要立即停止矿井开采,并集中矿工
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2.通风降温:针对CO超标原因,加强通风,开启风机,并加强风管系
统的维护。
同时,可以采用水幕、喷雾等方式进行降温、降低CO浓度。
3.防护措施:矿工需佩戴摩尔卡面具等防护设备,以降低CO对矿工的
危害。
同时加强矿工身体状况监测,并对出现异常症状的矿工进行及时救治。
4.CO排放管道清理:对CO排放管道定期进行清理,以确保CO排放
通畅。
总结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井下CO超标是一种严重的安全风险,必须采取控制措施,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对于超标情况,需要迅速停止工作,加强通风降温,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定期清理CO排放管道。
同时,在日常生产中,应加强CO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
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 3)测定步骤 • (1)采样与送气 • 对于很不活泼的气体,如CO、CO2等,一般是先将气 体吸入采样器,在此之前应在测定地点将活塞往复抽送 2~3次,使采样器内原有的空气完全被气样(待测气体) 所取代。打开检定管两端的封口,把检定管浓度标尺标 “O”的一端插入采样器的插孔2中,然后将气样按规定 的送气时间以均匀的速度送入检定管。如果是较活泼的 气体,如H2S,则应先打开检定管两端封口,把检定管 浓度标尺上限的一端插入采样器的入口1中,然后以均 匀的速度抽气,使气样先通过检定管后再进入采样器。
• 表1-3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气浓度的 关系 氧浓度(体积)
/% 17 人体主要症状 静止状态无影响,工作时会感到喘息、呼吸困难 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和判断能力降低,失 去劳动能力 失去知觉,时间稍长有生命危险 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如不及时抢救几分钟内可能导致 死亡
15 10~12 6 ~9
•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浓烈臭味、易溶于水 的气体,比空气轻,相对密度为0.6。当空 气中的氨气浓度达到30%时遇火有爆炸性。 • 氨气有剧毒。它对皮肤和呼吸道粘膜有刺 激作用,可引起喉头水肿,严重时失去知 觉,以致死亡。 • 矿井中氨气的主要来源有:爆破工作;用 水灭火时产生;部分岩层中也有氨气涌出。
•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毒、不助燃、 难溶于水的惰性气体,略轻于空气,相对密度 为0.97,,不能供人呼吸。 • 氮气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但当空气中的 氮气浓度增加时,会相应降低氧气浓度,从而 可能导致人员窒息。同时,氮气是惰性气体, 可以将其用于井下防灭火和防止瓦斯爆炸。 • 矿井中的氮气主要来源于:井下爆破;有机物 的腐烂;天然生成的氮气从煤岩中涌出等。在 井下废弃旧巷或封闭的采空区中,会积存氮气。
实验三:通风管道中风流摩擦阻力及阻力系数的测定

、h。静动
(4)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同时读取抽出
式管道的h、h、h。全静动
(5)将实验数据填写于实验报告中。
(二)测定管道中某断面的平均风速并计算风量
附图3管道中空气点压力测定1.原理
风流在管道中流动时,各点的风速并
不一致,用皮托管测得的动压,实际上是风流在管道中流动时,皮托管所在测试断面风流某点的动压值,而不是整个断面风流动压的平均值。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时间限制,逐点测定并计算平均值是比较困难的。通常只测量断面中心点最大动压值,然后用式
附表6管道中某断面动压记录表
管道直径D=
平均最大速度管道
风速风速场系风量测量次数(Pa) (Pa) (Pa) (Pa) (Pa) hhhhh动1动2动3动4动大3(m/s) (m/s)数(K) (m/s) 1 2 3平均六、思考题
1(从U型垂直压差计上如何判断风机的工作方法,
2(如何确定皮托管管脚,
(一)实验原理
根据能量方程可知,当管道水平放置时,两测点之间管道断面相等,没有局部阻力,
且空气密度近似相等时,则两点之间的摩擦阻力就是通风阻力,它等于两点之间的绝对
静压差()。h,h,p,p12阻1,2摩
根据第三章内容可知,管道的摩擦阻力可用下式计算:
LU2Pa h,,Q,摩3S
h28摩Ns/m风阻为,R,2Q
(1)掌握用皮托管及压差计测定通风管道中某点空气的静压、动压和全压的方法,以
h,h,h巩固的概念。动全静
(2)掌握用皮托管及压差计测定通风管道中某点平均风速、最大风速的方法,并计算风量。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附表3)
附表3实验二所用的仪器和设备
序号名称型号或规格数量
矿井空气及气候条件

矿井空气及气候条件矿井生产过程中,必须连续不断地将地面空气输送到井下各个作业地点,以供给人员呼吸,并稀释和排除井下各种有害气体和矿尘,制造良好矿井气候条件,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躯体健康和劳动安全。
第一节矿井空气成分一、地面空气地面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亦称为湿空气。
干空气是指完全不含有水蒸气的空气,由氧、氮、二氧化碳、氩、氖和其他一些微量气体所组成的混合气体。
干空气的组成成分比较稳固,成分的数量差不多不变。
干空气成分的数量用体积浓度或质量浓度来表示,前者为某种气体的体积在干空气的总体积中所占的百分数;后者为某种气体的质量在干空气的总质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其要紧成分如表1-1所示。
表1-1 干空气的组成成分表工程运算中,干空气可近似地仅考虑氧气和氮气,组成按氧气(21%)、氮气(79%)来运算。
干空气的物理参数如下:分子量28.97气体常数287.05 J/kg.K空气密度(0℃,1atm) 1.293 kg/m3湿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其含量的变化会引起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状态变化。
地面空气中,水蒸气的浓度随地区和气候而变化,其体积浓度变化范畴为0~4%。
此外,实际空气中还含有微量的污染气体和尘埃。
二、矿井空气的要紧成分及其差不多性质矿井空气要紧来源于地面空气,尽管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其要紧成分仍旧是氧气和氮气。
1.氧气(O2)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相关于空气的比重为1.105,化学性质爽朗,易使其它物质氧化,能助燃,是矿井火灾以及瓦斯、煤尘爆炸的必要条件。
氧气是人呼吸所必需的气体,人的生命要紧是依靠吃进食物和不断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在体内进行新陈代谢来坚持的。
人对氧气的需要量取决于人的体质、精神状态和劳动强度等,人的需氧量与劳动强度的关系如表1-2所示。
表1-2 人体输氧量与劳动强度的关系空气中氧气浓度为21%左右对人的呼吸最为有利。
空气中氧气浓度的降低会阻碍人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矿井气体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O A,0m X .3m X2 m 流 出组 分顺 序 为 T5 3 05 m 0
年来 , 矿井 空 气气 相色 谱分 析 法 , 为 两根 或 三根 多
O, C C 三个 电子 气动 六通 切 换 阀 , 有 时 N,H ,O; 具 序控 制工B ; 办 E高纯氢气发生器 : 产气量 1 0 / n 0 mi; 0 mL 纯 度 9 .9% , 力 >04MP ; 气 发 生 器 : 气 999 压 . a空 产
CH , 2 O 组 分 组 成 ,且 C 4C CH2CH , CH , 2 H , O, 2 , 2 4 CH 一 般 为 微 量检 测 ; O , 般 为常 量 检 测 , C O 一 特 殊情 况 时 C C H , O也 会 作为 常量 检测 …。
柱 箱 温度 5 0℃ ;A C T温度 30o 阀箱 温 度 6 C;
0 引 区煤 炭 自 燃发 火 、 矿井 瓦斯 爆 炸时有 发 生 , 特别 是普 及 高档
设备 , 具体 配 置如 下 :I T D, FD,C 串联 双毛 细管 柱 , 电子 自动六 通 阀 , 后转 化 炉 , 第 五代 电子 气路 柱 配 控 制 系 统 ( P )气 阻是 用 来 在 阀切 换 时模 拟柱 EC; 从 而 避 免 切 换 时 的 气 流 扰 动 ;柱 1 H — L T 为 P PO Q ,0m X05 m X2 m 流 出组 分 顺 序 为 空 4 3 . m 0 3
[ 摘
要 ] 煤矿 在 煤炭 开采过 程 中会 产 生 各种 不 同类 型 的 气体样 品 ,对 它们 的 正确 分析 是预 防矿 井煤炭 自燃 、 瓦斯 爆 炸 的重要 手段 。根 据 煤矿 井下 气体 样 品 的组 分物 化特 性 , 进 行 了归 纳分 类 , 结合 气相 色谱技 术特 点及 矿 井 空 气的特 点 , 实现 了在 1台 气相 色 谱 仪 上 快速 完成 气体 样 品 的全组 分分 析 。 [ 关键 词 ] 矿 井气体 ; 样 阀; 进 切换 阀; 热导检 测 器 ; 火焰检 测 器 氢 [ 图分类 号 ]T 1 3 [ 中 D7 r. 文献标 识 码 ]B [ 章编 号 ]1 7 _9 32 1)5 0 7 文 6 29 4 (0 00 0 8 3
矿井粉尘监测规定

矿井粉尘监测规定1. 前言矿井粉尘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具有空气爆炸、中毒、喉头癌等危害。
为了防范和减轻矿井粉尘的危害,保障工人的健康,矿井粉尘监测规定应运而生。
2. 监测内容2.1 监测范围矿井的矿井巷道、工作面、回风巷、风机站等空气流动部位应进行监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监测点的数量。
2.2 监测指标常规矿井粉尘监测指标包括矿井通风流量、矿井空气中的粉尘浓度(总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呼吸性二氧化硅、氧化亚铁)、重金属、有毒有害气体(CO、SO2等)等。
3. 取样方法3.1 采样点选择应选择矿井通风流量正常、主要运输大巷煤尘含量较高的地点进行监测。
取样点的高度应在人体吸入口附近,取样点应布置在矿井空气流动的着重点。
3.2 采样器的选择采样器应符合GB 12349-1990《通用空气采样器》标准,采样器的型号应根据监测需要进行选择。
3.3 采样时机和取样方法每个监测周期应在相同时间段进行,同一监测周期内应均匀采样,取样时间不少于4小时。
取样方法应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GB 226-2001的要求进行。
4. 分析方法4.1 重金属分析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进行重金属浓度分析。
4.2 粉尘浓度分析采用激光颗粒物分析器进行粉尘浓度分析。
4.3 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分析采用红外检测法进行CO、SO2浓度分析。
4.4 数据处理和报告按照矿井安全生产一般要求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监测报告。
5. 监测记录和报告监测记录和报告应当真实、完整,报告应有监测时间、地点、监测项目、监测结果、分析方法和结论等。
同时,监测记录和报告应具有可查性。
6. 总结矿井粉尘监测规定能够帮助矿井企业及有关部门及时掌握矿井粉尘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进一步保障工人的健康,维护矿井安全稳定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空气的检测一、教学目的要求:1、熟悉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2、熟悉矿井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掌握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3、熟悉矿井空气的物理参数和矿井气候条件,掌握矿井各气候条件的检测;4、掌握矿井空气风速的测定。
二、相关内容:地面空气进入矿井以后被称为矿井空气。
因此,矿井空气来源于地面空气。
但是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会受到井下各种自然因素和生产过程的影响,在成分和性质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旦矿井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超出安全浓度,或者矿井气候条件恶化,将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为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保证安全生产,必须使矿井空气的质量符合要求,必须创造良好的矿井气候条件。
一、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地面空气主要由氧、氮、二氧化碳、氢、氖和其他一些微量气体组成,如图3-1所示。
矿井空气来源于地面空气。
地面空气进入矿井后,在成分和性质上发生一系列变化:含氧量降低;混入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混入矿尘;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压力也发生变化。
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仍然是氧、氮和二氧化碳,此外还有少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1、矿井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矿井空气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甲烷(CH4)、氨气(NH3)、氢气(H2)。
在一般情况下,矿井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来源、性质、密度、特点、危害、中毒特征、防治措施及安全浓度见表3-1。
由于各矿的条件不一样,所以矿井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完全一样。
2、矿井空气的物理参数1)基本参数(1)质量用符号m表示,单位是kg。
(2)重量用符号G表示,单位是N。
质量和重量的关系是:G=mg,g=9.81 m/s2。
(3)体积用符号V表示,单位是m3 , cm 3。
(4)密度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kg/m3。
2)主要参数矿井空气的主要参数有温度、压力和湿度(见表3-2)。
3、矿井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检测矿井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目的是为了确认其是否符合《规程》的规定。
若不符合规定要求,则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特别是检测井下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也是预测井下自燃火灾及分析火区状况的可靠方法之一。
检测矿井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方法有三种。
Ⅰ、矿井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检测方法1)检测方法:取样化验分析法;2)基本方法:把在井下采取的气体样本送到地面化验室进行分析;3)仪器仪表组成、原理:用取样气球在井下现场取样,在实验室用色谱分析仪对井下现场的气体样本进行色谱分析;4)仪器仪表:取样气球;5)仪器仪表使用说明:(1)用取样气球在井下现场取样;(2)在实验室用色谱分析仪进行分析;Ⅱ、矿井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检测方法各种气体检定管1)检测方法:检定管检测法;2)基本方法:利用便携式检测仪表在现场对空气中某种气体的浓度进行快速检测。
以变色深浅来确定有毒气体浓度者为比色法,以变色长度确定浓度者为比长法;3)仪器仪表组成、原理:仪器由检定管和吸气装置两部分组成;CO、CO2、H2S、NO2、SO2、NH3等检定管的基本测定原理为线性比色法,即被测气体通过检定管与指示剂发生有色反应,形成变色层(变色柱),变色层的长度与被测气体的浓度成正比;4)仪器仪表:各种气体检定管;多种气体检定器(抽气唧筒)5)仪器仪表使用说明:①将检定管玻璃封口锯开,插在抽气唧筒出口上;②将唧筒的三通开关转到水平位置,抽取待测气体50 mL;③将三通开关转到垂直位置,用100 s时间缓慢压送呷筒内待测气体,使之均匀通过检定管。
此时管中指示剂起化学反应,改变颜色,颜色变化的深浅与标准比色板相比,即可得出气体浓度。
若用比长检定管,根据其变色的长短即可确定待测气体浓度;Ⅲ、矿井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检测方法各种气体检定管1)检测方法:轻便型直接读数仪表法2)基本方法:利用便携式检测仪表在现场对空气中某种气体的浓度进行快速检测。
以变色深浅来确定有毒气体浓度者为比色法,以变色长度确定浓度者为比长法;3)仪器仪表组成、原理:根据可检测的气体种数,可分为单一气体检测器和复合气体检测器两类。
复合气体检测器可同时装四种气体传感器,更换不同类型的气体传感器,就可测定不同类型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
其便于现场测定,也可以与计算机连接,通过配套软件进行分析。
单一气体检测器只能检测一种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简单方便,并带有报警装置; 4)仪器仪表:单一气体检测器;复合气体检测器5)仪器仪表使用说明:当检测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达到设定值时,仪器的报警装置将报警,表明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轻便型直接读数仪表法;Ⅳ.矿井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检测方法各种气体检定管1)检测方法:监测监控法;2)基本方法:利用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连续监测;3)仪器仪表组成、原理:主要由监控主机、智能传输接口、智能监控分站、各种传感器、控制执行器等组成;4)仪器仪表:分站;氧气、一氧化碳组合传感器;5)仪器仪表使用说明:可监测瓦斯、一氧化碳、氧气、硫化氢、烟雾、矿尘等环境参数;4、煤矿井下气体监测采样工作1)安全规定(1)采集密闭内气样时,要首先检查密闭外气样是否超限(瓦斯不超过1%,二氧化碳不超过1.5%,一氧化碳不超过24 ppm,氧气不低于20%,其他气体符合《规程》规定),才能进行操作。
(2)采样过程中要随时注意附近的顶底板及通风情况,严禁在危险区域操作。
(3)采样中要注意来往车辆和行人,以免被撞伤。
2)操作准备(1)带齐所用工具并进行详细检查,要求完整、齐全、准确、灵活好用。
1)采样泵。
要有足够的排气压力,能迅速充足球胆,声音正常,保证连续使用1h以上。
2)取样杆、取样球、胶皮管、球胆,要保证外观无损伤、无漏气。
3)温度计经过校验,刻度清晰、准确。
4)多种气体检定器和各种气体检定管。
CO、CO2、O2、CH4等检测范围合适,不失效。
5)备有微风管、笔记本、笔和其他工具,能保证正常使用,不发生安全事故。
(2)在正式采样之前,对球胆进行冲洗。
3)操作顺序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检查仪器工具→安全检查→采样→送分析室→整理仪器工具。
4)正常操作(1)采样之前,首先对球胆进行冲洗。
把预测地点的气体通过采样球或抽气泵压人球胆内,球胆中部膨胀厚度不小于 5 cm,左手拿球胆底部,将球胆平放在大腿上,右手由上向下挤压球胆,排出球胆内气体,如此操作三次冲洗球胆。
(2)采集密闭内气样。
进入密闭前栅栏外,首先观察密闭外U形压差计,判断密闭是进风还是出风,如果密闭前没有U形压差计,可用微风管或粉笔末检查该密闭是进风还是出风。
1)密闭内进风时的采样。
将取样胶管通过测气孔送入密闭内,或将胶管连接在留好的管子上,在胶管四周用黄泥或其他东西堵严实。
不得使密闭外新鲜空气混入气样中,用采样泵连续取10 min以上,将采样球胆冲洗以后即可采样,将球胆充足后,用夹子夹紧球胆口,并填写采样记录,将标签贴在球胆上。
2)密闭内出风时的采样。
将取样胶管通过测气孔送入密闭内,或将胶管连接在留好的管子上,在胶管四周用黄泥或其他东西堵严实。
用采样泵或取样球采样,将采样球胆冲洗以后即可采样,应将采样球胆充足后,用夹子夹紧球胆口,并填写采样记录等。
3)取样完毕后,要将栅栏打好,防止其他人员误入。
4)如密闭反水池出水时,必须在取样的同时测量水温。
(3)在工作面隅角及巷道高冒处取样。
将取样杆送至顶板10~20 cm处,用抽气棠或取样球取样,视采样空间大小、气体来源等情况,具体决定对气样的置换时间和对球胆的冲洗次数,在取样的同时测量温度,应将球胆充足后,用夹子夹紧球胆口,详细观察该地点有无积热现象和自燃征兆,并做详细记录。
(4)材料道、溜子道后部采空区取样。
将取样杆送人后部采空区,用抽气泵或取样球取样,抽气时间不少于3 min,在取样的同时测量温度,将球胆冲洗后才能取样,并仔细观察有无自燃征兆和积热现象,要做详细记录。
(5)在材料道、溜子道风流及工作面架间取样。
1)在材料道、溜子道风流中取样时,应将取样杆置于巷道上方,取样位置视现场情况而定,一般应设在停采线附近,在取样的同时测量温度。
用取样球取样时,应将球胆按要求冲洗后才能取样。
2)架间取样,应将取样杆置于工作面后部采空区或顶板上方,在取样的同时测量温度。
将球胆按要求冲洗后再取样,应观察工作面有无积热、气味异常等现象,认真做记录。
(6)探气孔取样用细竿或其他东西将胶管送人探气孔内(长度不少于 1 m),并用黄泥将胶管周围堵严实。
确保外部气体不得进入,用采样泵取样抽气时间不少于20 min,确保取到内部气样,将球胆按要求冲洗后才能取样。
取样后要及时用棉纱等封实探气孔。
(7)采样后应将球胆口绑扎牢固,以免漏气,应及时将气样送化验室进行气体分析。
自采样到气体分析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0 h。
(8)如果有炮烟,严禁采样。
5)特殊操作火区采样工采样时要两人同行,进人采样地点前,应先检查甲烷、一氧化碳、氧气等气体,超限时禁止进入。
6)收尾工作(1)升井后及时将气样送化验室。
(2)向值班人员汇报现场情况,并认真填写取样时间、地点、对应球胆号、温度等。
5、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1)加强通风,降低浓度。
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的根本措施就是加强通风,不断地供给井下新鲜空气,用适量的风量将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排除到矿井外或降到《规程》规定的安全浓度以下,以保证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2)加强检查,争取主动。
应用各种仪器仪表经常检查、监视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3)抽放排除,变废为宝。
如果某种有毒有害气体的储藏量较大,可采用回采前预抽的方法,如许多矿井将瓦斯预先抽放出来送到地面,并加以利用。
4)禁入险区,避免窒息。
井下通风不良的地区或不通风的旧巷道,往往积聚着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因此,应在其出口设置栅栏,并挂上“禁止人内”的牌子。
如果要进入时,必须先进行检查,当确认对人体无害时才能进人。
5)喷雾洒水,减少生成。
当工作面有二氧化碳涌出或因放炮产生二氧化氮时,应采用喷雾洒水的方法,使其溶解在水中。
若在水中加人适量的石灰或药剂,效果会更好。
6)及时抢救,减少伤亡。
如果有人由于缺氧窒息或呼入了有毒有害气体而中毒时,必须及时抢救并注意下列事项:(1)立即将窒息者或中毒者移到新鲜风流中或送到地面,首先将中毒者嘴里妨碍呼吸的物体(如假牙、粘液、血、泥土等)清除,将领带、腰带、上衣解松,但对一氧化碳中毒者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2)给中毒者输送纯氧并进行人工呼吸,对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中毒者,最好在纯氧中加入5%的二氧化碳,刺激呼吸神经中枢,以增强其呼吸能力。
(3)对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中毒者,只能用拉舌法或活动上肢法进行人工呼吸,刺激神经引起呼吸运动,不能用压迫胸部的人工呼吸,避免肺部水肿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