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EG(乙二醇)装置工艺技术特点及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eoeg装置的工艺流程解析

eoeg装置的工艺流程解析

eoeg装置的工艺流程解析标题:深入解析EOEG装置的工艺流程导语:EOEG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设备,它在各种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深入探讨EOEG装置的工艺流程,从简单到复杂,逐步介绍其制备、操作和优化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该装置的工艺流程。

第一部分:EOEG装置的概述在本节中,将对EOEG装置的基本概念和用途进行介绍。

首先,解释EOEG的缩写及其全称"Electro-Optical Gyroscopic"。

然后,简要说明EOEG装置在导航、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的应用。

最后,针对EOEG装置在工艺流程中的重要性,引出下一节的内容。

第二部分:EOEG装置的制备过程本节将详细介绍EOEG装置的制备过程,包括材料准备、装配和测试等环节。

首先,介绍EOEG装置所需的主要材料和其配比。

然后,详细描述装配过程,包括组件的连接和固定等步骤。

最后,展示EOEG 装置的测试流程,以确保其性能和稳定性。

第三部分:EOEG装置的操作流程在本节中,将详细介绍EOEG装置的操作流程,包括开机、校准和实际应用等阶段。

首先,解释EOEG装置的开机步骤,包括电源接入和设备自检等环节。

然后,介绍校准的重要性以及校准过程的具体步骤。

最后,讲述EOEG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操作和控制装置。

第四部分:EOEG装置的优化与改进在本节中,将探讨EOEG装置的优化和改进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装置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首先,介绍优化EOEG装置的常见问题和挑战,如减少能耗、提高精度等。

然后,给出解决方案,包括材料改良、工艺调整和算法优化等。

最后,展望EOEG装置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智能化、多功能化等方面的可能性。

总结与回顾:本文深入解析了EOEG装置的工艺流程。

通过对制备、操作和优化等方面的介绍,读者可以全面了解EOEG装置的工艺流程和应用。

此外,在最后的总结中,本文提出了对该装置的观点和理解,强调其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和重要性。

EOEG(乙二醇)装置工艺技术特点及基本原理教学内容

EOEG(乙二醇)装置工艺技术特点及基本原理教学内容

工艺技术特点及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乙烯氧化生成环氧乙烷的反应机理乙烯氧化过程按氧化程度可分为选择性氧化(部分氧化)和深度氧化(完全氧化)两种情况。

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C=C)具有突出的反应活性,在一定氧化条件下可实现碳—碳双键的选择氧化而生成环氧乙烷,但在通常氧化条件下,乙烯分子骨架很容易被破坏,发生深度氧化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目前工业上乙烯直接氧化生成环氧乙烷的最佳催化剂是银催化剂。

(1)主反应乙烯氧化生成环氧乙烷是放热反应,在250℃时,每生成一摩尔环氧乙烷要释放出25.19千卡的反应热。

(2)副反应乙烯氧化时除生成产物环氧乙烷外,还发生其它反应:在工业生产中,反应产物里实际主要是环氧乙烷、二氧化碳和水,而甲醛量远小于1%,乙醛量则更小。

反应(2)是主要副反应,也是放热反应,250℃时,每反应掉1摩尔乙烯要放出315.9千卡反应热,如果反应温度过高或其它条件影响会产生反应(3),其反应也是强放热反应,每反应掉1摩尔环氧乙烷要放出314.4千卡的热量,副反应(2)和(3)与主反应(1)的反应进行比较,便可看出副反应的反应热是主反应热的卡几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工艺条件,以防副反应增加。

不然,副反应加剧,势必引起操作条件恶化,造成恶性循环,甚至发生催化剂床层"飞温"(由于催化剂床层大量积聚热量造成催化剂层温度突然飞速上升的现象)而使正常生产遭到破坏。

近代对乙烯在银催化剂条件下的选择性氧化机理做了大量的研究,比较统一的看法是: A.氧被银表现吸附的形态初始时,在各种不同温度下氧被高速度吸附,此时活化能很低,约为3千卡/克分子,这个过程发生在四个邻近的清洁的银原子上氧分子的解离吸附(非活化解离吸附)。

O2+4Ag(邻近)→2O2-(吸附)+4Ag+(邻近) (a)如果银表面有四分之一被氯遮盖时,则上述过程被完全吸附。

第二种过程是表面缺乏四个邻近的清洁银原子时,则发生氧分子的非离解吸附,此时氧分子一个电子,这个过程的活化能约为7.9千卡/克分子。

EOEG(乙二醇)装置工艺技术特点及基本原理

EOEG(乙二醇)装置工艺技术特点及基本原理

工艺技术特点及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乙烯氧化生成环氧乙烷的反应机理乙烯氧化过程按氧化程度可分为选择性氧化(部分氧化)和深度氧化(完全氧化)两种情况。

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C=C)具有突出的反应活性,在一定氧化条件下可实现碳—碳双键的选择氧化而生成环氧乙烷,但在通常氧化条件下,乙烯分子骨架很容易被破坏,发生深度氧化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目前工业上乙烯直接氧化生成环氧乙烷的最佳催化剂是银催化剂。

(1)主反应乙烯氧化生成环氧乙烷是放热反应,在250℃时,每生成一摩尔环氧乙烷要释放出25.19千卡的反应热。

(2)副反应乙烯氧化时除生成产物环氧乙烷外,还发生其它反应:在工业生产中,反应产物里实际主要是环氧乙烷、二氧化碳和水,而甲醛量远小于1%,乙醛量则更小。

反应(2)是主要副反应,也是放热反应,250℃时,每反应掉1摩尔乙烯要放出315.9千卡反应热,如果反应温度过高或其它条件影响会产生反应(3),其反应也是强放热反应,每反应掉1摩尔环氧乙烷要放出314.4千卡的热量,副反应(2)和(3)与主反应(1)的反应进行比较,便可看出副反应的反应热是主反应热的卡几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工艺条件,以防副反应增加。

不然,副反应加剧,势必引起操作条件恶化,造成恶性循环,甚至发生催化剂床层"飞温"(由于催化剂床层大量积聚热量造成催化剂层温度突然飞速上升的现象)而使正常生产遭到破坏。

近代对乙烯在银催化剂条件下的选择性氧化机理做了大量的研究,比较统一的看法是: A.氧被银表现吸附的形态初始时,在各种不同温度下氧被高速度吸附,此时活化能很低,约为3千卡/克分子,这个过程发生在四个邻近的清洁的银原子上氧分子的解离吸附(非活化解离吸附)。

O2+4Ag(邻近)→2O2-(吸附)+4Ag+(邻近) (a)如果银表面有四分之一被氯遮盖时,则上述过程被完全吸附。

第二种过程是表面缺乏四个邻近的清洁银原子时,则发生氧分子的非离解吸附,此时氧分子一个电子,这个过程的活化能约为7.9千卡/克分子。

EOEG装置工艺技术特点及基本原理

EOEG装置工艺技术特点及基本原理

工艺技术特点及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乙烯氧化生成环氧乙烷的反应机理乙烯氧化过程按氧化程度可分为选择性氧化(部分氧化)和深度氧化(完全氧化)两种情况。

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C=C)具有突出的反应活性,在一定氧化条件下可实现碳—碳双键的选择氧化而生成环氧乙烷,但在通常氧化条件下,乙烯分子骨架很容易被破坏,发生深度氧化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目前工业上乙烯直接氧化生成环氧乙烷的最佳催化剂是银催化剂。

(1)主反应乙烯氧化生成环氧乙烷是放热反应,在250℃时,每生成一摩尔环氧乙烷要释放出千卡的反应热。

(2)副反应乙烯氧化时除生成产物环氧乙烷外,还发生其它反应:在工业生产中,反应产物里实际主要是环氧乙烷、二氧化碳和水,而甲醛量远小于1%,乙醛量则更小。

反应(2)是主要副反应,也是放热反应,250℃时,每反应掉1摩尔乙烯要放出千卡反应热,如果反应温度过高或其它条件影响会产生反应(3),其反应也是强放热反应,每反应掉1摩尔环氧乙烷要放出千卡的热量,副反应(2)和(3)与主反应(1)的反应进行比较,便可看出副反应的反应热是主反应热的卡几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工艺条件,以防副反应增加。

不然,副反应加剧,势必引起操作条件恶化,造成恶性循环,甚至发生催化剂床层"飞温"(由于催化剂床层大量积聚热量造成催化剂层温度突然飞速上升的现象)而使正常生产遭到破坏。

近代对乙烯在银催化剂条件下的选择性氧化机理做了大量的研究,比较统一的看法是: A.氧被银表现吸附的形态初始时,在各种不同温度下氧被高速度吸附,此时活化能很低,约为3千卡/克分子,这个过程发生在四个邻近的清洁的银原子上氧分子的解离吸附(非活化解离吸附)。

O2+4Ag(邻近)→2O2-(吸附)+4Ag+(邻近) (a)如果银表面有四分之一被氯遮盖时,则上述过程被完全吸附。

第二种过程是表面缺乏四个邻近的清洁银原子时,则发生氧分子的非离解吸附,此时氧分子一个电子,这个过程的活化能约为千卡/克分子。

EOEG装置工艺流程介绍

EOEG装置工艺流程介绍

第五章工艺流程叙述5.1EO反应——61单元反应系统接受来自 CO2脱除单元(63工段)的进气,反应初期温度为64℃。

循环气通过二氧化碳再生塔尾气冷凝器 E-6308预热到102℃。

Y-6114喷射出的乙烯使反应器进口的乙烯浓度保持在28% mol。

进料浓度约为 7.6% mol O2。

加入氧气,使其在物料中浓度不超过 8.85% mol这个氧气限制浓度。

氧气流速随催化剂使用周期增长而增加。

高压氮气缓冲罐 C-6166储存氮气,以供在开车和停车情况时对 O 2系统的清扫。

在加进 O 2之后,循环气在 E-6109中与低压凝液换热、在循环气热交换器 E-6106中与热循环气体换热,以控制反应末期进料温度 212℃。

E-6106壳程温度最小为120℃,以防管程结垢。

催化剂促进剂在 E-6109后面加入。

催化剂促进剂经泵(G-6606/7)以液相进入反应循环。

促进剂在进入大量的循环气之前,要用加热少量循环气来气化。

这种设计防止固体形成,并提供了循环气中的促进剂均匀分布。

由于催化剂活性周期的原因,循环气进入反应器的量是变化的。

设计流量变化范围从反应前期的 1.05 MMKg/hr到反应末期的 1.21 MMKg/hr。

反应器 E-6101排出富含 EO的循环气。

反应器出口的循环气温度,在反应末期约为257℃,在反应前期为 228℃。

出口封头的容积最小化设计,这便于催化剂的更换,减少杂质生成、减少换热器结垢、减少反应循环管线尾烧的危险。

管子的数量以及反应器外径由最大产品流速时的催化剂最高温度决定。

反应器的冷却是通过汽包发汽系统来实现的。

汽包 C-6130水通过热虹吸式将水循环到反应器壳体,从回流液体中分离出所产生的蒸汽。

反应器的热量产生的蒸汽从反应前期到反应末期,随催化剂周期变化,都回收到中压蒸汽总管。

汽包和反应器的设计压力由反应末期蒸汽压力(饱和温度255℃)决定,为4.9 MPaG。

热的循环气进入位于反应器封头底部的换热器E-6104,进行快速急冷。

EOEG工艺技术

EOEG工艺技术

EOEG工艺技术EOEG工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加工技术,它是通过电子束来加工材料。

EOEG是“Electron Optics and Electron-Gun”(电子光学和电子枪)的缩写。

它是一种高能加工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例如高效率、高精度和环保等。

在EOEG工艺技术中,电子束从电子枪中产生,并经过电子光学系统进行调焦和照射。

通过调节电子束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实现对材料的加工和切割。

与传统的加工方法相比,EOEG工艺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控制材料的加工,减少浪费和损失。

EOEG工艺技术具有高效率的特点。

由于电子束的高能量和高速度,它能够快速地对材料进行加工。

与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相比,EOEG技术可以大大缩短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EOEG工艺技术还具有高精度的优点。

电子束经过电子光学系统的调焦,可以实现对材料的精确控制。

这意味着EOEG技术可以实现微观尺寸的加工和切割,从而满足高精度加工的需求。

与传统的加工方法相比,EOEG工艺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传统加工方法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和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EOEG技术通过精确的电子束控制,减少了废料和废气的产生,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尽管EOEG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EOEG设备的成本较高,需要较大的投资。

其次,EOEG技术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最后,EOEG技术在大规模生产和处理大尺寸材料方面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

总的来说,EOEG工艺技术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加工技术。

它通过精确的电子束控制,实现了高效率、高精度和环保的加工。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EOEG工艺技术将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eoeg装置的工艺流程

eoeg装置的工艺流程

eoeg装置的工艺流程标题:EOEG装置的工艺流程:从原料准备到最终产品的全面解析简介:EOEG(电化学氧化还原阀门)装置是一种先进的技术设备,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电力、化工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EOEG装置的工艺流程,从原料准备到最终产品的制备,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装置的运作原理和生产过程。

一、引言1.1 什么是EOEG装置1.2 EOEG装置的应用领域二、原料准备2.1 原料的选择与采购2.2 原料存储与保管2.3 原料预处理措施三、系统组成与工艺过程3.1 EOEG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3.2 工艺流程概述3.3 前处理单元详解3.4 电解池与电解质添加3.5 过滤与净化3.6 电流控制与调节3.7 收集与储存产品四、工艺参数与设备要求4.1 电流密度的控制4.2 电解液温度的控制4.3 电极材料的选择与维护4.4 设备清洁与维护五、工艺优化与改进5.1 问题与挑战5.2 工艺流程改进建议六、结论与展望6.1 EOEG装置的优势与前景6.2 未来发展趋势观点和理解:EOEG装置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在许多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我对EOEG装置的工艺流程有了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其中,我认识到原料准备对于整个工艺流程的重要性,对不同工艺步骤的详细介绍也让我对操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工艺参数与设备要求章节给出了优化工艺的一些关键指标,这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我对工艺流程的未来发展趋势非常感兴趣,希望能进一步了解EOEG装置的创新与应用。

(文章字数:3093字)。

环氧乙烷废气处理装置的工艺设计

环氧乙烷废气处理装置的工艺设计

结论
结论
本次演示对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乙二醇的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首先介绍 了该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然后分析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接着深入 探讨了反应机理和催化剂的作用,并对比了当代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相关工艺。 研究发现,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乙二醇的工艺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较低的成本, 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催化剂易流失等。
概述
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乙二醇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环氧乙烷与水在催化 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二醇和乙醇,再通过精馏分离出产品。该工艺不仅具有高 的选择性,而且催化剂的活性可以重复使用。此外,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可以显 著提高乙二醇的收率和纯度。
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
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
在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乙二醇的反应中,反应温度、压力、物料配比和催化 剂浓度等因素都会对产物产生影响。其中,反应温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乙二醇的 收率,但过高会导致副反应增加。压力对产物的影响则与温度相反,适当增加压 力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收率。物料配比方面,环氧乙烷与水的比例对产物影 响较大,最佳配比需要根据具体工艺条件确定。而催化剂浓度的增加则可以加快 反应速率,但过高的催化剂浓度会导致成本增加。
当代国内外研究成果与相关工艺 对比
当代国内外研究成果与相关工艺对比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针对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乙二醇的工艺进行了大量研 究。在催化剂的优化方面,研究者们通过改变化学组成、物理结构等手段,研发 出一系列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此外,一些新的反应器设计和工艺流程也被提出, 旨在提高乙二醇的收率和纯度,降低生产成本。与相关工艺相比,环氧乙烷催化 水合制乙二醇的工艺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较低的成本。
基本内容
1、吸收法主要是通过液体吸收剂与废气中的环氧乙烷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 到净化废气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处理废气量较大、浓度较低的环氧乙烷废气, 具有较高的净化效率,但运行成本相对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O E G(乙二醇)装置工艺技
术特点及基本原理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工艺技术特点及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乙烯氧化生成环氧乙烷的反应机理
乙烯氧化过程按氧化程度可分为选择性氧化(部分氧化)和深度氧化(完全氧化)两种情况。

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C=C)具有突出的反应活性,在一定氧化
条件下可实现碳—碳双键的选择氧化而生成环氧乙烷,但在通常氧化条件下,乙烯分子骨架很容易被破坏,发生深度氧化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目前工业上乙烯直接氧化生成环氧乙烷的最佳催化剂是银催化剂。

(1)主反应
乙烯氧化生成环氧乙烷是放热反应,在250℃时,每生成一摩尔环氧乙烷要释放出25.19千卡的反应热。

(2)副反应
乙烯氧化时除生成产物环氧乙烷外,还发生其它反应:
在工业生产中,反应产物里实际主要是环氧乙烷、二氧化碳和水,而甲醛量远小于1%,乙醛量则更小。

反应(2)是主要副反应,也是放热反应,250℃时,每反应掉1摩尔乙烯要放出315.9千卡反应热,如果反应温度过高或其它条件影响会产生反应(3),其反应也是强放热反应,每反应掉1摩尔环氧乙烷要放出314.4千卡的热量,副反应(2)和(3)与主反应(1)的反应进行比较,便可看出副反应的反应热是主反应热的卡几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工艺条件,以防副反应增加。

不然,副反应加剧,势必引起操作条件恶化,造成恶性循环,甚至发生催化剂床层"飞温"(由于催化剂床层大量积聚热量造成催化剂层温度突然飞速上升的现象)而使正常生产遭到破坏。

近代对乙烯在银催化剂条件下的选择性氧化机理做了大量的研究,比较统一的看法是:
A.氧被银表现吸附的形态
初始时,在各种不同温度下氧被高速度吸附,此时活化能很低,约为3千卡/克分子,这个过程发生在四个邻近的清洁的银原子上氧分子的解离吸附(非活化解离吸附)。

O
2
+4Ag(邻近)→2O2-(吸附)+4Ag+(邻近) (a)
如果银表面有四分之一被氯遮盖时,则上述过程被完全吸附。

第二种过程是表面缺乏四个邻近的清洁银原子时,则发生氧分子的非离解吸附,此时氧分子一个电子,这个过程的活化能约为7.9千卡/克分子。

O 2 + Ag → O
2
-(吸附) + Ag+ (b)
第三种过程是在较高温下发生的,此时活化能最高,约为14.4千卡/克分子,这个过程要求非邻近的银原子迁移,形成邻近银原子的吸附点,从而发生氧分子的解离吸附(活化的解离吸附)
O
2
+4Ag(非邻近)→2O2-(吸附)+4Ag+(邻近) (c)
这个过程是随温度的降低而被减弱。

B.乙烯与吸附氧之间的相互作用
乙烯与被吸附的分子氧作用生成环氧乙烷,而与离解的原子氧作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乙烯选择性氧化为环氧乙烷的机理。

氯有较高吸附热,它能优先地迅速占领银表面的吸附点。

前面已讲到,当银表现有四分子一被氯遮盖时,氧分子非活化解离吸附〔式(a)几乎完全不会发生,由于氯表面迁移活化能比氧高,所以也能抑制氧分子活化的离解吸附〔式(c)〕。

因此可以看出,在原料气中一定计量的氯能提高选择性的实质,是银催化剂表面上氯能有效的抑制氧分子的解离吸附,这样在银表面上被吸附的原子氧浓度大为降低,被吸附的分子氧浓度大为增高,因此提高了乙烯直接氧化反应过程的选择性。

在适宜温度下,当银催化剂表面为氯最佳遮盖时,氧分子的非活化离解吸附将完全抑制,而氧分子的活化解离吸附与氧分子的非解离吸附相比可以忽略,这样乙烯便与吸附的分子氧进行选择性氧化。

O 2 + CH
2
=CH
2
→ C
2
H
4
O + 0(吸附) (d)
生成的原子氧与乙烯发生深度氧化而成为二氧化碳和水。

6O(吸附) + CH
2=CH
2
→ 2CO
2
+ 2H
2
O (e)
反应(e)是在反应(d)生成原子氧的前提下进行的。

因此,在稳定状态下,须将反应(d)和(e)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将反应(d)各项系数乘以6,再与反应(e)结合得到下式。

7CH
2=CH
2
+ 6O
2
(吸附) → 6C
2
H
4
O + 2CO
2
+ 2H
2
O (f)
如果环氧乙烷在反应中不被氧化,即转化率等于零,反应(d)所生成的氧原子的复合(或脱吸)反应。

20(吸附) → O
2
(g)
进行的速度很慢,那么按上述机理,乙烯直接氧化成环氧乙烷反应选择性的极限值是 6/7,即每7个乙烯分子参加反应,其中6个转变为环氧乙烷,而有一个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事实上,前面谈到的几个假定条件是难实现的,所以一般反应的选择性都在80%以下。

二氧化碳吸收、脱除机理
本装置脱除氧化反应副产物二氧化碳,是采用碳酸盐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来进行的,此反应不是单纯的溶解过程,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吸收反应(在接触吸收塔C-201中进行)。

K 2CO 3 + CO 2 + H 2O → 2KHCO 3(吸收)
此反应分五步进行:
H 20 → H + + OH - (1)
K 2CO 3 → CO 32- + 2K + (2)
H + + CO 32- → HCO 3- (3)
K + + HCO 3- → KHCO 3 (4)
CO 2 + OH - → HCO 3- (5)
速度由第五步控制。

生成的KHCO 3 与蒸汽接触被再生,生成K 2CO 3 放出二氧化碳(在再生塔C-202
中进行)
2KHCO 3 → K 2CO 3 + H 2O + CO 2(解吸)
环氧乙烷无催化水合的反应机理
MEG 无催化水合反应
EO 氧化生成的产物环氧乙烷(EOE ),回收后经无催化水合反应生成乙二醇(MEG )并有副产物二乙二醇(DEG ),三乙二醇(TEG )生成。

)(42242MEG OH H HOC O H O H C −→−+ +92.1 KJ/mol
)(424242DEG OH H OC H HOC MEG O H C −→−+ +104.7 KJ/mol
)(42424242TEG OH H OC H OC H HOC DEG O H C −→−+ +100.5 KJ/mol
此外,环氧乙烷在高温下(200℃)有可能异构化成乙醛,因为乙醛容易氧化生成醋酸而腐蚀设备,所以应避免这种反应,其反应如下:
在反应中如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存在时,将催化这一反应。

乙烯膜回收原理
有机蒸汽膜法回收系统主要采用“反向”选择性高分子复合膜。

在一定的渗透推动力作用下,根据不同气体分子在膜中的溶解扩散性能的差异,可凝性有机蒸汽(如乙烯、丙烯、重烃等)与惰性气体(如氢气、氮气、甲烷等)相比,被优先吸附渗透,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A
B:富乙烯气体,去尾气回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