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ppt课件(原创)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PPT课件

诗歌鉴赏PPT课件

3. 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
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 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 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
诗 歌 鉴 赏 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 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 似侬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 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问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 代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便 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6. 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 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 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 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 然泪下。
2.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 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王安石《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 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 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 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诗 歌 鉴 赏 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
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 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 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 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 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024年)古诗词赏析PPT课件

(2024年)古诗词赏析PPT课件

24
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心得体会
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 自对所选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2024/3/26
讨论内容可以包括诗词的意境 、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
小组内可以互相交流、提问、 探讨,促进对诗词的深入理解 和感受。
25
教师点评和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赏析和讨论进行点评, 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建议。
教师总结本次课堂互动环节,强调古 诗词赏析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 继续加强对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
2024/3/26
教师可以从专业角度对诗词进行深入 解读和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 探索。
26
THANKS。
2024/3/26
27
2024/3/26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东流。”一句则常用来形容人内心的 愁绪之多、之深,也用来表达对逝去 时光的感慨。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一句 则常用来形容孤独、寂寞的心境,也 用来表达对自然的热词作品推荐
2024/3/26
19
同时期其他诗人作品介绍
2024/3/26
22
06
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分享
2024/3/26
23
学生自选一首古诗词进行赏析
学生可以从课本或课外读物中自 选一首古诗词,提前做好准备。
赏析内容应包括诗词的背景、主 题、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

学生可以通过PPT、朗诵、表演 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赏析成果

2024/3/26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
诗人通过描绘众鸟飞尽、孤云独去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孤独的心境。 同时,“相看两不厌”一句又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古诗词鉴赏(一)人物形象

古诗词鉴赏(一)人物形象
❖1.本曲刻画了一位因独守闺中,思念 情人而爱怨交加、形容憔悴的女子 形象。女子因情人远在天涯而孤独 寂寞,思念之情难以排遣,因相思 而无心画妆甚至身体瘦弱。
❖2.本曲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流畅, 生活气息浓厚,用词精练妥帖。 “俏冤家”“想念他”“瘦岩岩” 等语通俗自然,口语化。 “偏”“羞”等字精炼传神,很好 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
问: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 如何刻画的?
❖ 刻画了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 哀思的词人的形象。既有直接描写,也 有景物描写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风” 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伤感的基调,继而 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 将坠落的“残阳”与之相呼应,渲染了 怀念之苦。
考点集训
❖关汉卿《大德歌 夏》
分,1条2分。)
❖ 8、第二联将视觉与听觉结合(1分),生 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 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分) “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 间光影的变化;(1分)(如果这一联答成了衬托 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只能得1分)“叶声轻逐篆 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1分)形 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参考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 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 逸士形象。(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 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 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 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 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 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和追求。
(2)心忧天下、忧ຫໍສະໝຸດ 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 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形象+课件30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形象+课件30张
[注] 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②第二个“酒
①第一个“酒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则用来表现 创作完成之后 诗人的心理状
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蝶恋花
[清]王国维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
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
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 彩”,请根据这一理论分析词中的“草”与“辙”两个意象。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2020·天津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 [注] 饷田:到田间送饭。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2分)
写秋天的景象,但是在诗人笔下气势磅礴,宏伟辽阔,雄浑大气。②抒情慷慨悲壮。诗人由游子漂泊
之情起笔,最终落到对国家的担忧,对百姓的同情之上,由个人转向群体,浩然长吟,荡气回肠。
凉州注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①岑诗写的是在月 光笼罩下处处可闻 琵琶声的凉州城, 透露出的是诗人的 豪迈气概,是和平 安定的盛唐气象。
答题基本功:描绘画面(1/12),概括特点(4)

古诗词鉴赏精品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精品PPT课件
总之,诗歌语言上有何特色,答案在下列词语中选择:
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三)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 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正侧 面描写、白描、工笔、渲染、直接抒情、间接 抒情) 2、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设问、 反问、借代等) 3、表现手法(衬托或烘托、动静结合、侧面描 写、象征、抑扬、悬念、伏笔、铺垫用典、联 想、想象、渲染、、对比对照、、照应、直抒 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古诗词鉴赏专题
古诗词鉴赏
具体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和 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意象及象征意义
象征精神品质的:梅、竹、松,菊花、东篱、 香草(高尚品质) 表现别离的:柳、长亭、短亭 表现思乡怀人的:柳、月亮、大雁、落日、羌 笛 象征边塞生活的:大漠、黄沙、烽火、长烟、 长河、关山、孤城、羌笛、琵琶、号角等 象征爱情的:连理枝、比翼鸟、鸳鸯等 体现节日、时令的:赏菊、登高、插茱萸、踏 青、扫墓
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
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闺怨
唐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先扬后抑,“不知愁”,“悔”等,表达触景伤怀的感伤和 哀怨的情绪,从而表现“闺怨”的主题。
⑵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 歌简要赏析。
A、诗人借物(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 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将旅愁离情融 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

高考古诗词鉴赏(ppt)PPT课件

高考古诗词鉴赏(ppt)PPT课件

完整编辑ppt
23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反映离乱的痛苦 表达山河沦丧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完整编辑ppt
24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2.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问: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美好的意象?为我 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此事时认识 个什么样的形象?
完整编辑ppt
7
答题链接高考
• 【2016全国一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完整编辑ppt
8
答题链接高考
• 8.(6分) •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汉江江水回旋万里,分成
了很多支流。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 迅疾奔流。 • (2)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远望汉江水势浩瀚无边, 气势宏大的景象。 • (3)借景抒情,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
• “啼”字表面写黄莺鸣叫,深层写黄莺殷
殷挽留、凄凄惜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拟
人手法,赋予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
移位,曲笔手法,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
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完整编辑ppt
37
• 答题公式
公式: 释义+手法(修辞或表现)+表达 诗人的情感
模式: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的形 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 作者 的感情。

古诗词鉴赏 (共38张PPT)

古诗词鉴赏 (共38张PPT)

例:
遣 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①诗中“楚腰纤细”典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 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②“掌中轻”典出《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 “体轻,能为掌上舞”。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 自己也曾沉湎酒色,放浪形骸。
③诗中“十年”与“一觉”相对,给人以“很久”与 “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显示出诗人感慨之深。纵观全 诗,可以发现诗人所遣之怀,不仅有忏悔之意,还有前 程恍惚如梦之意。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 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 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 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6、揭示写作时间、地点、背景、事件、 主旨等。
练习: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 一个重要节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乡
《咏素蝶诗》——
1、交代写作对象(素蝶)2、点明诗歌的类别(咏物诗) 3、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满、 缺憾;幽静、美好


离别、留恋、伤感、春 天的美好;
菊 花 高洁、隐逸
梧 桐 凄凉悲伤
浮 云 漂泊
意象与情感
杜 鹃 凄凉、哀伤 鹧 鸪 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寒 蝉 悲凉 鸿 雁 思乡怀亲之情、 羁

人物形象PPT课件

人物形象PPT课件
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分析人物形象就要联系 作者的身世来分析。陈 子昂,唐代诗人。官至 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 多次进谏,未被采纳, 却被斥降职。
答案:(1)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 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2)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 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 的诗人形象。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结合诗中“逢”“伴”“夜深坐”“说着远行 人”等动词,再联想当时作者客居在外的情
境。
可以定格形象为:刻画了佳节之夜客居旅馆、 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
• 3.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 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 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 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 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
特征。
2.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
感知形象。
3.知人论世,结合背景,题目、注释、人物经
历等,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 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参考答案] (1)本词中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
形象。(步骤一) (2)词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
• 2.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对 诗中人物的描写,通过其语言、动作、肖 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运用联想,体悟感 情,定格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1、抒情主人公
自己的形象,如
人 物
李白的《梦游 天姥吟留别》

象 2、作品刻画的
人物形象,如柳
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这首诗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 诗句通过“鸟飞绝” “ 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 的苦寒与孤寂。而通过“ 蓑笠翁”“独钓江雪” 勾画人物,突出了一位具 有坚忍不拔、卓然独立、 清高孤傲的品格的人物形 象。
(3)形象的意义。
课堂示例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 的三山。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1这、首诗词歌前两描句写回忆了当一年个在抗被金闲前置线的不战用斗生的活抗:金“关英河雄梦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 心理。

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
“身老沧州”;

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
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 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 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 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 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 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这首词用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
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活泼,感情 丰富却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 自己,以便偷偷地看闯进来的翩翩少 年这一动作, 把一个少女惊诧、惶恐、 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 栩如生地刻画出来。
鉴 赏 指 导1
答 (1)什么形象;

构 成
(2)形象的基本特征;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 镜湖边的三山.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 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 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 居沧州时所写。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 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 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 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 了。
3、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
寄托和写照。
形象的意义
鉴 赏 指 导2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把 握
(2)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

心理。



例题分析一:
(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 山,身老沧洲。
形断象何。处2”、是诗说一中觉人醒来物,曾关经河要金塞戈不铁知在马何,处虽“敌被尘人暗尚弃旧未置貂消不灭?”,用是自说,己尘衰但土鬓仍积先满胸斑从的怀军慨时报叹穿国,的“之貂天皮志山大”,衣代心。指下系抗片金抗寄寓
金前前线线。。“心3、在天诗山歌,身通老过沧这洲”一表形达象了壮的志塑未造酬、,报表国无达门了的的
⑵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 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 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冷冷的风闲散地飘 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 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 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 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 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 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 了解了。
自幽己愤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课堂示例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什的么形形象象。 1、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
2、诗句通过“鸟飞绝” “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 的物苦,寒突与出孤了寂 一。 位而 具通有过坚“忍蓑不笠拔翁、卓”然“独独立钓、江形清雪象高”的孤勾特傲画征的人 品格的人物形象。
(2)、抓人物语言:“念”、“悠悠”,抓 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
参考答案:
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 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 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 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 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的悲哀。
综合练习: 1.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 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 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 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 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 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例题分析二. 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 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分析】
(1)、诗后附有“幽州台”的注释,这就暗 示:诗人登临的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如今 昭王不再,贤才无举,登临此地,作者怎不感 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 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 了。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误例:
⑴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 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 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 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 作者内心的感受。
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 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故判为0分。
长干曲 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这首诗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略显唐突 与羞涩的少女形象。以自问自答的形式,通 过描写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的情景来刻画人 物。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 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