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西师大版语文32课将相和课件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PPT教学演示课件

蔺相如 : 热爱祖国 、 临危不惧、
顾全大局 、 机智勇敢、
拓展想象
(1)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 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
(2)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 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 个角色说一说。
思考练习
1.同学们,今天,你学了这一课, 有什么收获吗?
2.课文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 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又 是怎样的?
1. “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 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 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 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2.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 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 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廉颇: 勇于改过, 维护国家利益
将 相 和
司马迁
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
学家、思想家。代表著作 《史记》,鲁迅评价其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史记》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 纪、书、表、世家、列传五 大部分。《廉颇蔺相如列传》 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北 曲 阳
外 交 家
详 , 战
蔺 相
人、国如
。军时
事 家 , 相 传 为 河
期 著 名
的 政 治 家
籍 贯 及 生 卒 年 不
、
事战
将 领 。
国 时 期
廉 颇
赵
国生
杰卒
出年
的不
军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和氏璧
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 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 “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 传宝”,
顾全大局 、 机智勇敢、
拓展想象
(1)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 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
(2)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 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 个角色说一说。
思考练习
1.同学们,今天,你学了这一课, 有什么收获吗?
2.课文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 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又 是怎样的?
1. “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 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 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 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2.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 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 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廉颇: 勇于改过, 维护国家利益
将 相 和
司马迁
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
学家、思想家。代表著作 《史记》,鲁迅评价其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史记》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 纪、书、表、世家、列传五 大部分。《廉颇蔺相如列传》 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北 曲 阳
外 交 家
详 , 战
蔺 相
人、国如
。军时
事 家 , 相 传 为 河
期 著 名
的 政 治 家
籍 贯 及 生 卒 年 不
、
事战
将 领 。
国 时 期
廉 颇
赵
国生
杰卒
出年
的不
军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和氏璧
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 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 “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 传宝”,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2课将相和PPT课件1西师大版

我会读故事:
廉颇很受震动,觉得自己为了 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 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 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此时的廉颇还居功自傲吗?为什么?
谈收获
可以从文章的主要内容, 人物的特点和品质,文章的 写法等方面谈。
自编题
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 内容,出一两道题考考你的同 伴。(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 : (1)生字词的掌握(2)故事 内容理解(3)人物评价等方 面)
我会读故事
1、《完璧归赵》的起因是 秦王骗璧, 结果 完璧归赵 。 (答案用四个字概括) 以骗对骗 2、蔺相如用“ ”的方法 对付秦王。 3、从《完璧归赵》中我认识了 蔺相如。 的
我会自己读故事:
(1)渑池之会上发生了一件 的 事,结果是 。 以逼对强 ” (2)面对秦王,蔺相如用“ 的方法来制服强敌,从“ ” 句中可以看出,我认识了蔺相如 。
(自己不会的和同桌交流)
我会读故事: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 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凭什么比我 的职位高!如果我见到他,一定对 他不客气。”
你觉得廉颇怎样?
我会读故事: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 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 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 蔺相如。如果我们俩不和,就会削弱 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 啊!” 你又认识到蔺相如怎样?
补充题
可以从文章的主要内容, 人物的特点和品质,文章的写 法对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词语的理 解。
(2) 负荆请罪这件事,如果传到赵王 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
家和万事兴, 国安享太平!
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课件32.将相和 l 西师大版 (共10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2021/8/252021/8/252021/8/2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52021/8/25August 2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的家乡是上海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题主要考察我们对病句的修改能力。 参考答案:①新旧两辆车子,骑起来就是不一样啊! ②这本书的插图很精美。 ③我的家乡是上海市。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0:03:03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52021/8/252021/8/25Aug-2125-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5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的家乡是上海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题主要考察我们对病句的修改能力。 参考答案:①新旧两辆车子,骑起来就是不一样啊! ②这本书的插图很精美。 ③我的家乡是上海市。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0:03:03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52021/8/252021/8/25Aug-2125-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5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语文六年级上语文S版《将相和》课件(共73张PPT)

战国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原 因 所 在 廉颇不服,认为自己得到重用,靠的是( ),而蔺相如得到重用靠的是( )。 因为蔺相如在( ) 立了功,在 ( )又立了功,职位比廉颇高。
完 璧 归 赵
表示比对方弱,不敢较量。
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鼓瑟,就是弹瑟。
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
形容物品特别珍贵,多少钱也买不到。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词语理解
完璧归赵:
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把东西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廉颇
蔺相如
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几个小故事?
本文结构: 一(1—10)完璧归赵 二(11—15)渑池之会 三(16—18)负荆请罪
课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 “和”到“不和”再“和好”的故事。这 个故事发生在_____时候,主要讲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故事。
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这个成语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词语理解
负荆请罪:
上大(dà)夫: 大夫是一种官职,分为上、中、下三级, “上大夫”是最高的一级。 上卿: “卿”是一种官职,分为上卿、中卿、下卿。上卿是廉颇在赵惠文王16年时,因伐齐有功,被提升为上卿。如今蔺相如也封了上卿。由于是文官,上朝集会时,位置站在廉颇的右边。秦汉以前,以右为尊。所以说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 ) 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原 因 所 在 廉颇不服,认为自己得到重用,靠的是( ),而蔺相如得到重用靠的是( )。 因为蔺相如在( ) 立了功,在 ( )又立了功,职位比廉颇高。
完 璧 归 赵
表示比对方弱,不敢较量。
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鼓瑟,就是弹瑟。
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
形容物品特别珍贵,多少钱也买不到。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词语理解
完璧归赵:
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把东西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廉颇
蔺相如
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几个小故事?
本文结构: 一(1—10)完璧归赵 二(11—15)渑池之会 三(16—18)负荆请罪
课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 “和”到“不和”再“和好”的故事。这 个故事发生在_____时候,主要讲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故事。
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这个成语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词语理解
负荆请罪:
上大(dà)夫: 大夫是一种官职,分为上、中、下三级, “上大夫”是最高的一级。 上卿: “卿”是一种官职,分为上卿、中卿、下卿。上卿是廉颇在赵惠文王16年时,因伐齐有功,被提升为上卿。如今蔺相如也封了上卿。由于是文官,上朝集会时,位置站在廉颇的右边。秦汉以前,以右为尊。所以说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 ) 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2课将相和PPT课件1西师大版

我会读故事
1、《完璧归赵》的起因是 秦王骗璧, 结果 完璧归赵 。 (答案用四个字概括) 以骗对骗 2、蔺相如用“ ”的方法 对付秦王。 3、从《完璧归赵》中我认识了 蔺相如。 的
我会自己读故事:
(1)渑池之会上发生了一件 的 事,结果是 。 以逼对强 ” (2)面对秦王,蔺相如用“ 的方法来制服强敌,从“ ” 句中可以看出,我认识了蔺相如 。
(自己不会的和同桌交流)
我会读故事: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 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凭什么比我 的职位高!如果我见到他,一定对 他不客气。”
你觉得廉颇怎样?
我会读故事: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 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 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 蔺相如。如果我们俩不和,就会削弱 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 啊!” 你又认识到蔺相如怎样?
自探提示:
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 解答第一个问题,并在文中画出 相关语句;圈画出蔺相如、廉颇 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把体 会到的品质批注在旁边。(自学 完毕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我能理清: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 请罪》与将相和好之间联系。
填空:之所以
为 为 因为
,是因 ;之所以 ,是因 ;之所以 ,是 、、、、、、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
检查预习
1、我会读
渑 miǎn 池 廉颇 p 上卿 qīng 蔺 lì n 相如 和氏璧 ō bì 击缶 fǒu 2、注意字形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侮辱 3 、填空: 完璧归赵 课文通过三个小故事(《 》、 《 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写了( 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的经过 )。
《将相和》ppt课件

7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蔺相如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 ➢踏实、坦然、轻松、放心、沉着、轻松、无惧无畏……
8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 国。
9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渑池之会
10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渑池会上,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大将军廉颇在渑池之会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11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负荆请罪
12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
14
深究课题,延伸拓展
课外作业:和同学合作排练课本剧。
15
深究课题,延伸拓展
哪个集中写了将相和好?为什么还写另两个故事?
16
深究课题,延伸拓展
蔺相如 廉颇
勇敢机智 --足智多谋 --临危不惧
顾全大局 --忍辱退让
知错就改 --豪爽直率
6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说: “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 让人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如果您有诚意的话,先把 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我们怎么 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我知道欺骗了您是 死罪,您可以杀了我,但请好好考虑我的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忠 贞 爱 国
17
板书设计
临危不惧
知错就改
和
足智多谋
顾全大局
负荆请罪(结果)
18
谢谢观看!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完璧归赵
4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 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 城,我一定把璧完好无缺地送回来。”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蔺相如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 ➢踏实、坦然、轻松、放心、沉着、轻松、无惧无畏……
8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 国。
9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渑池之会
10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渑池会上,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大将军廉颇在渑池之会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11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负荆请罪
12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
14
深究课题,延伸拓展
课外作业:和同学合作排练课本剧。
15
深究课题,延伸拓展
哪个集中写了将相和好?为什么还写另两个故事?
16
深究课题,延伸拓展
蔺相如 廉颇
勇敢机智 --足智多谋 --临危不惧
顾全大局 --忍辱退让
知错就改 --豪爽直率
6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说: “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 让人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如果您有诚意的话,先把 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我们怎么 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我知道欺骗了您是 死罪,您可以杀了我,但请好好考虑我的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忠 贞 爱 国
17
板书设计
临危不惧
知错就改
和
足智多谋
顾全大局
负荆请罪(结果)
18
谢谢观看!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完璧归赵
4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 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 城,我一定把璧完好无缺地送回来。”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32课 将相和课件5 西师大版.pptx

5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 宫见了秦王,大大方大方大地方说方:“和 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 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 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 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 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 蔺客客相气如气送回赵国。
6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 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 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 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 的是我们赵国啊!
7
家和万事兴,国家也是 同样,一个国家既要有骁勇 善战的武将,又要有能言善 辩的文官,大家团结一致, 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8
“想了一会儿”蔺 相如会想些什么?
3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
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
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
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之所以说“这块璧有点儿 小毛病”是因为———————— ———————。
4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 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 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 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 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 撞碎在这柱子上!”
1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 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 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 下不了台!”
蔺相如是仅 仅靠一张嘴吗?
2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 愿意带着和氏壁到秦国去。如果秦 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 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 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王 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 宫见了秦王,大大方大方大地方说方:“和 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 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 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 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 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 蔺客客相气如气送回赵国。
6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 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 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 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 的是我们赵国啊!
7
家和万事兴,国家也是 同样,一个国家既要有骁勇 善战的武将,又要有能言善 辩的文官,大家团结一致, 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8
“想了一会儿”蔺 相如会想些什么?
3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
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
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
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之所以说“这块璧有点儿 小毛病”是因为———————— ———————。
4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 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 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 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 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 撞碎在这柱子上!”
1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 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 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 下不了台!”
蔺相如是仅 仅靠一张嘴吗?
2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 愿意带着和氏壁到秦国去。如果秦 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 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 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王 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32课 将相和课件5 西师大版

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
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 撞碎在这柱子上!”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 大大方方 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 地说:“和 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 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 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 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 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 蔺相如送回赵国。 客客气气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 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 武有廉颇 文有蔺相如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 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
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事兴,国家也是 同样,一个国家既要有骁勇 善战的武将,又要有能言善 辩的文官,大家团结一致, 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想了一会儿”蔺 相如会想些什么?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
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 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 小毛病 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之所以说“这块璧有点 儿小毛病”是因为——————— ————————。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
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 理直气壮 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81、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 82、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8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84、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85、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 86、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87、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88、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8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9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91、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92、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93、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94、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95、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96、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97、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98、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99、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10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战 将国 领时 。期 赵 国 杰 出 的 军
廉 颇
生 卒 年 不 详 ,
和氏璧
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 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 “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 传宝”,
完璧归赵
说 着 , 他 举 起 和 氏 璧 就 要 向 柱 子 上 撞 。
渑池之会
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 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 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有感情地读,读出蔺相如的理直气壮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 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 个下不了台!”
蔺相如立功仅仅是靠一张嘴吗? 蔺相如立功仅仅是靠一张嘴吗? 蔺相如立功仅仅是靠一张嘴吗? 蔺相如立功仅仅是靠一张嘴吗?
负荆请罪
果: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 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 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 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 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 撞碎在这柱子上!”
将 相 和
司马迁
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 学家、思想家。代表著作 《史记》,鲁迅评价其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史记》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 纪、书、表、世家、列传五 大部分。《廉颇蔺相如列传》 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北外 详 蔺 曲交 , 阳家 战 相 人、 国 如 。军 时 事期籍 家著贯 ,名及 相的生 传政卒 为治年 河家不 、
蔺相如立功仅仅是
靠一张嘴吗 ?
1. “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 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 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 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2.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 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 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2.课文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 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又 是怎样的?
负荆请罪
到 于 蔺 是 相 如, 门他 上脱 请下 罪战 袍 。 , 背 上 荆 条 ,
完璧归赵
因:赵王得了和氏璧,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果:蔺相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如
和
和 好
因:
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渑池之会
果: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因:他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廉颇: 勇于改过, 维护国家利益 蔺相如 : 热爱祖国 、 临危不惧、
顾全大局 、 机智勇敢、
拓展想象
(1)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 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
(2)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 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 个角色说一说。
思考练习
1.同学们,今天,你学了这一课, 有什么收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