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计算钢筋工程量知识交流
建筑知识-手工计算钢结构工程量

手工计算钢结构工程量必备工具:1。
空白笔记本:用于记录一些施工要求,如油漆、防火涂料、保温等。
2.Excel:需要电脑保存钢结构计算的神器;3.硬件小工具:实用可靠的小工具。
1.看了图纸,会有人觉得我胡说八道,看不懂图纸.基本工具:1.空白笔记本:用于记录一些施工要求,如油漆、防火涂料、保温等;2.Excel:需要电脑保存钢结构计算的神器;3.硬件小工具:实用可靠的小工具。
1.看图纸有人会觉得这是胡说八道,我看不懂图纸做造价工程师。
这些都是必备技能。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新的工艺和技术无时无刻不在涌现,我们一定要努力,向旧的学习。
回到正题,钢结构深化设计图其实很好理解。
我个人认为很难理解每一个深化的细节,我认为这是一个优秀造价工程师价值的体现。
在计算数量之前,请务必理解图纸的每个部分,包括设计说明。
如果不了解,有条件的去现场,或者更直接的找负责相关部位施工的技术人员谈,特别是涉及到网格和天棚顶的,一定要看透彻再继续下面的步骤!2.阅读定额书和专业分包合同在这里,我以总承包商的身份发言。
一般给甲方算钱的依据是固定金额,专业分包是合同。
所以首先要搞清楚我们对于不同科目的算法是否一致,毕竟要分别和双方结算,才能一次算两笔钱,提高工作效率。
1)计算甲方:确定需要捕捉的子目及其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并列出需要计算的工程量(一般来说,钢结构需要计算两部分数据:重量和表面积)2)分包:看清楚合同的结算条款。
以我当时的项目为例。
我们只按重量结算分包,价格包含在内,比较简单。
但是单价分三个档次,和甲方的算法不一样,必须确认清楚才能进行下一步。
如果这里不清楚,我们就开始算量,最后结算返工!3.部分项目钢结构的分项相对于我们常见的钢筋混凝土要简单很多,但是要注意不要丢失、漏项、重复项:(以下面我算的火车站为例)1)“分支”:候车厅屋顶网格、站台雨棚、站台人行天桥;我当时是按照图纸来的,领导一共给了我三张图纸,我就按照图纸算了一个零件清单。
钢筋工程量计算

右边支座上部负筋:1、上排:L(净跨)/3+锚固 2、下排: L(净跨)/4+锚固
中间支座上部负筋: 1、上排:L(净跨)/3+ L(净跨)/3+支座宽 2、下排: L(净跨)/4+ L(净跨)/4+支座宽 【注:L (净跨) 为该支座相邻两跨跨长值大者】
下部纵筋:跨长-左边支座的右半边-右边支座左半边+左边锚固+右边锚固
总根数:N=2+25+23*3=96根
吊筋:次梁宽+50*2+2*【梁高-2*砼保护层】/SIN 45 +2*20*D
架立筋:净跨长- L(净跨)/3【左边支座】- L(净跨)/3【右边支座】+搭接*2
悬臂梁钢筋计算 下图钢筋形式:全跨长-砼保护层-右支座+下弯长度+锚固长度
下弯长度:梁高-2*砼保护层+次梁宽-砼保护层+50+斜长+锚固值
长度使得钢筋能通过粘结应力把拉拔传递给砼,此 埋入长度即为锚固。最小锚固长度:La;抗震锚
固长度:Lae
上通筋:跨长和-左边支座的右半边-右边支座左半边+锚固*2: 箍筋(根数): 【L(净跨)-50*2】/箍筋间距
+ 1
左边支座上部负筋:1、上排:L(净跨)/3+锚固 2、下排: L(净跨)/4+锚固
12b25: L1=L2=层高-基础顶面距接头距离+上层楼面距接头距离 =3200-Hn/3+Max(Hn/6,Hc,500) =3200-900+550 =2850
2850
二层:
12b25: L1=L2=层高-本层楼面距接头距离+上层楼面距接头距离 =3200-Max(Hn/6,Hc,500)+Max(Hn/6,Hc,500) =3200-550+550 =3200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方法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方法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构件长-保护层*2+弯勾长*2+弯起钢筋增加值(△L)*2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要求: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见下表:附注:①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②板墙壳中的分布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相应数值减10㎜,且不应小于10㎜;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2. 箍筋的弯勾长度:平钩(180 °)6.25d ;直钩(90 °) 3.5d ;斜钩(135 °)4.9d3. 弯起钢筋增加长度:30 °:0.268H0;45 °:0.41H0;60 °:0.585H04. 箍筋长度:封闭方箍箍筋长度=2*(长+宽)+20d或=构件截面外边周长-8倍保护层厚+27.8d⑶箍筋根数的确定:N= (构件长- 保护层)/ 间距+1二各种构件钢筋计算方法基础(一)条形基础1、横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一般为6~16mm;间距为120—250mm。
2、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一般为5~6mm;间距为250~350mm。
3、条形基础的宽度B≥1600mm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0.9B,交错布置,如图2-3示。
(二)独立基础1、独立基础系双向受力,其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为100~200mm。
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
钢筋算量任职要求

钢筋算量任职要求一、专业知识与技能。
1. 你得对钢筋这玩意儿门儿清!知道各种钢筋的型号(像什么HRB400、HPB300这些常见的得像说自己名字一样顺口),每种型号的性能特点(强度啦、伸长率之类的),要是搞混了那可不行。
2. 算量规则得烂熟于心。
就好比1 + 1 = 2那么熟练,平法图集(比如16G101系列)得能倒背如流。
这图集就像是我们钢筋算量的武林秘籍,上面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保护层厚度等规则都要精准掌握,不能有半点儿含糊。
3. 熟练使用至少一种钢筋算量软件,比如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
你要是对软件操作还磕磕巴巴的,就像走路老是绊倒自己一样,那可没法高效工作。
要能熟练地建模、输入钢筋信息、准确计算工程量,而且对软件里的一些特殊设置(像变截面处理、节点设置等)也得心里有数。
4. 手工计算钢筋量也不能差事儿。
万一软件出个小故障或者遇到特殊情况,你得能像老工匠一样,拿起纸笔,根据公式和算量规则把钢筋量准确地算出来。
不能一离开软件就抓瞎。
二、工作经验。
1. 要是有过一些实际的工程项目的钢筋算量经验就再好不过了。
就像打过仗的老兵一样,经历过不同类型的建筑(住宅、商业、工业厂房等)的钢筋算量,知道在不同情况下可能会遇到的坑儿,比如地下室防水板钢筋的特殊处理,框架结构中梁柱节点处钢筋的复杂构造等。
有个一两年经验的,那肯定比新手要靠谱得多。
2. 如果能参与过完整的项目从招投标到竣工结算过程中的钢筋算量工作,那简直就是加分项中的加分项。
就像参加了一场马拉松全程,对整个过程中的钢筋量变化、如何应对甲方和审计的各种要求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三、细心与耐心。
1. 这工作可不能粗心大意,要像绣花一样细心。
因为一个小小的数字错误,可能就会导致整个钢筋用量差出很多,那可就是大问题了。
你得对每一根钢筋的计算都反复检查,从长度计算到根数统计,就像侦探检查犯罪现场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地方。
2. 耐心也很重要哦。
有时候一个大型项目的钢筋算量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麻烦事儿,比如设计变更、图纸不清晰等。
钢筋手工计算总结

钢筋手工计算总结介绍在土木工程中,钢筋是一种常用的构造材料,用于增加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拉强度。
钢筋的计算是土木工程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总结钢筋手工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经验。
1. 引言钢筋手工计算是指根据给定的设计荷载和构造要求,通过手工计算来确定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类型、数量和布置方式。
在一些简单的工程设计中,手工计算钢筋可以是一个高效可行的选择。
2. 计算步骤钢筋手工计算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确定设计荷载在进行钢筋计算之前,需要明确设计荷载的类型和大小。
设计荷载通常包括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如自身重荷载、使用荷载、风荷载等。
2.2 确定构造要求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等级、工作性能和使用环境等。
2.3 选择钢筋类型和规格钢筋的选择要考虑到设计要求、工程实际情况和经济性。
常见的钢筋类型包括普通强度钢筋(如HRB335)、高强度钢筋(如HRB400)和预应力钢筋(如HPB300)等。
2.4 计算截面尺寸根据外部荷载和设计要求,计算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尺寸,包括有效高度、有效宽度和受压区高度等。
2.5 计算截面受力根据荷载作用和结构几何形状,计算钢筋截面的受力状态。
常见的受力状态包括受拉、受压和受剪等。
2.6 计算钢筋布置及数量根据截面的受力状态和设计要求,计算钢筋的布置方式和数量。
钢筋的布置要满足构造要求,并保证钢筋的充分受力。
2.7 核验对计算结果进行核验,包括满足混凝土截面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等强度验算。
3. 技巧和经验在进行钢筋手工计算时,以下技巧和经验可能会有所帮助:•尽可能利用标准截面和钢筋配置表,避免重复计算。
•合理选择钢筋的直径和间距,以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性。
•常用的钢筋配置方式包括等距离双筋、单倍筋、对称布置等,根据受力状态和设计要求灵活选择。
•考虑施工工艺和接头要求,合理安排钢筋的连接和锚固长度。
•在计算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工具,如Excel表格和程序等,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钢筋工程量计算心得体会(精选6篇)

钢筋工程量计算心得体会钢筋工程量计算心得体会(精选6篇)当我们备受启迪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钢筋工程量计算心得体会(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钢筋工程量计算心得体会1实训期间,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对钢筋工艺的制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首先通过实训我学到了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前对扎钢筋不以为然,认为很简单,结果自己一动手就犯难了。
学习和工作都需要严谨的态度,就像扎钢筋时弯折角度稍有偏差就会造成整体参差不齐,影响质量和美观。
其次感受比较深的就是规范的问题。
虽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做的很规范,但是这方面一定要考虑,尽量把它做好!就像我们在弯折钢筋的时候就产生很大的问题。
起点偏移量不同,弯钩、弯折长度不一样等等问题,这些似乎都可以通过规范来解决。
当然我们也是初次做,没什么经验,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教训吧。
再次团队之间的交流,有些东西事先不交流,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做,到时候肯定会出问题。
没有一个人的团队!所以要把项目做好,这些东西一定要注意。
应该多注意团队之间的交流。
最后就的体会就是自己不懂的东西太多太多。
需要好好去学习!本次实训绑扎钢筋结构是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搭接采用现场绑扎搭接,梁配筋构造要求按7度三级抗震配置,混凝土等级为C25。
在箍筋制作的实训项目中,用到的工具:手摇板、断线钳、卷尺、滑石笔,实训要求箍筋的下料长度为1528mm,箍筋的内环长度为330mm。
开始时要在箍筋制作台上定箍筋的内环长度标尺330mm时尤为重要。
这决定制作出来的箍筋是否合乎要求,在弯箍筋的弯角90、135时操作手摇板所弯一的角度一定比90度、135度多1~2度。
通过这次的箍筋制作掌握了下料长度计算、检验箍筋等知识,使我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为以后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钢筋工程量计算解析

=Ln+max[(laE ), (0.5hc+5d )]
其中:Ln ——通跨净长; laE ——锚固长度; hc ——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d ——钢筋直径。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11G101-1P53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
• 侧向构造钢筋就是腰筋,当梁的有效高度大于 450mm时设置,腰筋布置在梁的截面高度中间区域, 两边对称布置; 受扭钢筋包括纵筋和箍筋,受扭纵筋要求沿梁的截 面四个边均匀布置,因此当存在扭矩时梁的截面高度中 间区域需要布置纵筋,布置抗扭纵筋以后就不再需要布 置侧向构造钢筋。
•
•
箍筋
下部纵筋
拉筋
构造纵筋 抗扭钢筋
二)楼层框架梁下部纵筋长度的算法
下部贯通筋长度的计算(同上部贯通筋)
分为直锚情况和弯锚情况 当端支座足够大时,直锚在端支座里 下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 max[(LaE),(0.5hc+5d)] 当支座不能满足直锚长度时,必须弯锚 下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 max[(LaE),(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
【识读练习 】
(2)原位标注
左支座负筋 右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筋 下部筋 次梁加筋 吊筋
① 支座负筋标注在梁上部相应位置(两个支座、跨中), 如果支座两侧支座负筋相同,可只在一侧标注 中间上部未注写钢筋,此 处上部筋见集中标注的上 右支座上部 部通长筋或者架立筋
右支座上部未标注, 此处钢筋同柱右侧负 左支座上部筋 左支座上部 2 25+2 22
长度
查图
鲁班计价软件钢筋算量培训

①定义好板名称、厚度 ②注意板的标高,本工程板的标高随楼层标 高即可。
(2)板的布置
画好梁后可以点击“快速成板 ”命令,可以快速形成板。
(3)板筋属性:在“构件属性定义”窗 口中,先把“底筋”“负筋”“撑脚” 定义完毕。(注:“@”符号可以用“”来代替,加快输入速度)
(4)板筋布置
1)点击“布受力筋”,实时控制栏会出现一些辅助命令
里输入属性,这样 板筋的名称和属性是一致的。
(5)板和板筋的三维
学生练习及解决问题
1 板和板筋的建模 2 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布置作业
• 1、掌握今天所讲板和板筋的基本操作命令 ,并能熟练操作
• 2、板和板筋的建模(图纸自选、难易度与 课本给出的类似即可)。
• 3、作业时间老师自行安排。 • 4、预习下次课内容(基础的建模)。
2)选择好要布置的板筋,再选择好“横向”、“纵向”、 “XY 向”、“平行板边”。
3)鼠标移动到相应的板的位置点击左键即可。布置通长板 筋时,首先点击“布受力筋”,然后按着键盘上的 “shift”键点选板,最后放开“shift”键,再点“鼠标左 键”完成布置,最后点击鼠标右键退出多板布置。
• 提示:布置板筋的时候可以先布置 板筋,再用“对构件进行平法标注 ”命令,点击板筋,然后在
基础类构件
钢筋明细量
柱类构件
大
类
墙类构件
构
件
梁类构件
钢筋接头量
板类构件 其他零星类构件
钢筋汇总量
鲁班钢筋预算软件能做些什么
柱下独立基
独立基础
矩形承台 三桩承台
五、六、八桩承台,杯型基础
基础梁
基础主梁
基
基础次梁
础 类 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工计算钢筋工程量(一)基础:常见的基础类型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常用,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交错布置;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详见04G101—3标准图集;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1、柱:柱钢筋分为纵筋和箍筋。
纵筋计算难点在基础插筋问题上,顶层柱纵筋计算难点在边柱、中柱、角柱上,详图参见03G101-1或11G101-1标准图集;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hc柱长边尺寸三者取最大值(Hn所在楼层的柱净高;hc柱长边尺寸)。
柱子连接分为绑扎连接、机械连接、焊接连接;其中绑扎和节点(如梁)处箍筋需要加密。
2、梁:梁钢筋按照03G101-1或11G101-1标准图集计算。
梁上部有通长筋、支座负筋(梁上部一排1/3Ln,二排1/4Ln;Ln是左右两跨较大值),梁下部钢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3、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
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要注意墙和墙交接部位的水平钢筋的锚固、各种转角的锚固)、翼柱的钢筋(墙和墙交接部位形成的柱子)、剪力墙的连梁钢筋(门窗洞口上面形成的连梁)、暗柱钢筋(门窗洞口两侧形成的暗柱)、端柱钢筋(剪力墙断头的柱子)、暗梁钢筋(由于构造要求在墙体中所配置的梁)。
钢筋计量常用公式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梁上部钢筋梁上部通长筋长度=通跨净跨长Ln+首尾端支座锚固值注意:Ln为净跨长度,当采用绑扎连接时,还要计算搭接长度Lle或Ll。
梁的纵向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与锚固构造的直锚和弯锚有关。
当端支座宽度hc-保护层bhc>=锚固长度Lae,则直锚;当端支座宽度hc-保护层bhc<=锚固长度Lae,则弯锚(即钢筋伸至支座对边,并作15d弯钩)。
通长筋锚固有三种情况:通长筋两端均直锚,锚固长度=Max(Lae,0.5hc+5d)通长筋两端均弯锚,锚固长度=hc-保护层+15d通长筋一端直锚,一端弯锚,锚固长度=Max(Lae,0.5hc+5d)+ hc-保护层+15d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梁上部第一排钢筋长度=首(尾)跨净长Ln/3+首(尾)端支座锚固长度;梁上部第二排钢筋长度=首(尾)跨净长Ln/4+首(尾)端支座锚固长度;其中首尾端支座锚固长度与锚固构造的直锚和弯锚有关。
当端支座宽度hc-保护层bhc>=锚固长度Lae,则直锚;当端支座宽度hc-保护层bhc<=锚固长度Lae,则弯锚(即钢筋伸至支座对边,并作15d弯钩)。
端支座负筋锚固有两种情况:首(尾)端支座直锚,锚固长度=Max(Lae,0.5hc+5d)首(尾)端支座弯锚,锚固长度=hc-保护层+15d3、中间支座负筋梁上部第一排钢筋长度L=Ln/3+支座宽度+Ln/3;梁上部第二排钢筋长度L=Ln/4+支座宽度+Ln/4;其中,Ln为支座两边中较大一跨。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净跨长度时,其钢筋长度为:梁上第一排:该跨净跨长度+(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梁上第二排:该跨净跨长度+(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4、梁下部钢筋下部非通长筋钢筋长度=净跨长度Ln+左右支座锚固长度其中左右端支座锚固长度与锚固构造的直锚和弯锚有关。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判断:当左(右)支座宽度hc-保护层bhc>=锚固长度Lae,则直锚;当左(右)支座宽度hc-保护层bhc<=锚固长度Lae,则弯锚(即钢筋伸至支座对边,并作15d弯钩)。
左右端支座锚固分两种情况:左(右)端支座直锚,锚固长度=Max(Lae,0.5hc+5d)(一般用于中间跨)左(右)端支座弯锚,锚固长度=hc-保护层+15d (一般用于首尾跨)5、梁侧面纵向钢筋梁侧面纵向钢筋分为:构造钢筋G和抗扭钢筋N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度+2*15d抗扭钢筋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长度注意:梁侧面构造钢筋的搭接与锚固长度取15d。
梁侧面抗扭纵钢筋的搭接长度为Lle或Ll,其锚固长度为Lae或La,锚固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钢筋。
6、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注意:拉筋间距为箍筋非加密区间的两倍。
7、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8、吊筋吊筋长度=2*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架梁高度>800mm时,夹角为60°,斜段长度=(梁高-2*保护层)*Sin60°框架梁高度<=800时,夹角为45°,斜段长度=(梁高-2*保护层)*Sin45°9、框架梁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Ln-2*0.1Ln二、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标准图集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的解释,与框架梁配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要12d;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为Ln/3;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4、梁中部钢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6、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二、柱(一)基础层一、柱纵筋基础插筋=Max(12d,200mm)+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Hn/3)注意:H为柱净高1、基础内箍筋是按照两根计算的,软件是按照三根计算的。
基础内箍筋主要起稳定主板纵筋的作用。
2、有垫层时,基础底板保护层取30——40mm无垫层时,基础底板保护层取70——80mm(二)中间层一、柱纵筋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或11G101-1标准图集中,关于柱箍筋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柱下部(基础顶面的嵌固部位)箍筋的加密区长度取Hn/3;柱上部取Max(Hn/6,500,柱长边尺寸hc);梁节点范围内需要加密;采用绑扎连接也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加密区分别为:柱上下部的加密区长度均取Max(Hn/6,500,柱长边尺寸hc);梁节点范围内要加密;采用绑扎连接也要加密。
3、非加密区长度=柱净高Hn-加密区长度。
(三)顶层顶层柱因所处位置的不同,分为:角柱、边柱、中柱,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也各不相同,详见03G101-1或11G101-1标准图集。
1、角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1)内筋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大多采用弯锚)直锚(>=Lae):梁高-保护层2)外筋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柱顶部第一层纵筋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柱宽-2*保护层)+8d (保证65%伸入梁内) 柱顶部第二层纵筋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柱宽-2*保护层)三、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四、中柱中柱顶层钢筋锚固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长度中柱顶层纵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板板分为现浇板和预制板(一)现浇板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脚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放射筋啊)、马蹬或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1、受力筋受力筋长度=板净跨长+伸入首支座长度+伸入尾支座长度+两端弯钩(一级钢时才有弯钩)板净长=板跨长-(首支座宽度/2+尾支座宽度/2)根数N=(板净跨长度-2*50)/布筋间距+12、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右弯折负筋根数N=(板净跨长度-2*50)/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3、马蹬筋4、马蹬筋根数N=板净面积/(马蹬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5、马凳的高度=板厚—2*保护层厚度—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6、规格: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
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当500mm<h≤700mm 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最难计算,具体体现在:1、剪力墙墙身、墙梁、墙柱、洞口之间的关系;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3、剪力墙在立面山有各种洞口;4、剪力墙钢筋可能会有单排、双排、多排,且每排钢筋可能不同;5、墙柱有各种钢筋组合;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一、剪力墙墙身(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1、墙端为暗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15d)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钢筋照设)2、墙端为端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钢筋照设)注意:剪力墙若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内侧的水平钢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处开始布置)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钢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2、根数N=墙净面积/拉筋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掉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暗柱剖面积-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纵向间距(二)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4、注意:若剪力墙墙柱是端柱,则顶层锚固需要区分边柱、中柱、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