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骨折内固定治疗
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及术后康复治疗

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及术后康复治疗作者:刘建军高治国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治疗技术及术后康复治疗。
方法2004——2012年我院骨科治疗老年髋部骨折75例,其中股骨颈骨折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40例,术前积极治疗并存疾病,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尽力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加强护理及功能锻炼,术后常规应用脱水药物及CPM治疗,随访6-18个月。
结果69例(92.5%)髋关节达正常活动度,功能满意3例(4%)。
结论强调坚实内固定与术后止痛、功能锻炼及消肿并用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髋部骨折;老年人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4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89-02内固定髋部骨折是创伤骨科的常见疾病,治疗方法有非手术疗法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中内固定材料有克氏针、加压螺钉、金属板、动力髋及人工关节等。
自2004——2012年我院治疗髋部骨折75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5例报告中,男40例,女35例。
年龄60-87岁,平均73.6岁。
其中35例为股骨颈骨折,40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包括37例顺粗隆间骨折和3例逆粗隆间骨折。
其中,发生在左髋的有30例,发生在右髋的有45例。
根据致伤因素划分,有55例为生活致伤,有9例为车祸伤,有6例为坠落伤,另有5例为其他因素致伤。
从患者的并存疾病来看,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以及糖尿病和肺部感染的例数分别为8例、10例、3例、2例、3例、另外贫血及脑梗塞各2例。
并存一种、两种及三种(含三种)以上疾病的人数分别为10例、8例和5例。
1.2治疗方法应先经全面体检,对患者受伤前的生活能力有一个初步了解,再将患有并存疾病的患者分别送往各科室进行诊断治疗,并将全身情况较差者应用支持疗法。
住院时间7-90天,平均住院时间19.5天;术前住院3-20天,平均5.7天。
内固定治疗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106例

臻至;曼曼矍妻煮熟;黧黧曼薹鬟篓霎东W 象。
壶rl 未d 未He 蟊ah Ⅲh 歪D 熏ige 歪sl 至M 蜜ed 未ic 杰al 杰Pe Ⅲri 至od 爱ic 至al Ⅲ至至㈣垂委噩至至至至臻至至虿临床111研1究_…。
_--…-_‘●…‘_-‘‘-‘‘。
‘‘o ‘o o ‘‘‘。
‘‘。
‘‘。
‘---‘…-……-‘’o ‘o ’。
’o 。
’o o ‘o ‘_-…‘‘‘‘‘‘‘‘o ‘‘。
‘o ‘o 。
…■●■…’…__…‘…‘……●…-…‘--…-‘‘‘‘。
‘‘‘。
‘。
…’’。
’’-‘o …‘‘--‘…‘…‘‘’。
’。
’‘。
‘。
‘‘‘‘’‘‘‘…-‘。
…‘‘。
‘。
‘。
o 。
……’。
’●■……疾病的应慎重用药,尽量缩短疗程i 重视中草药物的毒副反应;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定期化验肝、肾功能等。
近年来,临床[2]上多以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损害,一般预后良好。
[J ].中国肝脏病杂志,2004,12(4):241姚光弼.药物性肝病[J ].中华消讹杂志,1999,19(5):339—342参考文献...作者单位:252000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1]鲁晓岚,罗金燕.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内固定治疗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106例孙振生张万福【中国分类号1R274.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4—0043—01【摘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骨质疏松的问题愈来愈突出(有研究表明在未来60年内世界范围内髋部骨折人数将达到6×106人),其中84%是由于中度或重度骨质疏松造成的。
为了减轻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引起的并发症,手术内固定是一个治疗的重要手段。
我院自1990年1月~2002年l o 月经内固定治疗60a 以上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106例,现在文中分析讨论.【关键词】内固定;治疗;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骨质疏松的问题愈来愈突出(有研究表明在未来60年内世界范围内髋部骨折人数将达到6×10‘人),其中84%是由于中度或重度骨质疏松造成的.为了减轻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引起的并发症,手术内固定是一个治疗的重要手段.我院自1990年1月~2002年10月经内固定治疗60a 以上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106例,现分析讨论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6例,男73例,女33例,年龄60~84a ,平均72a ,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75例.按C ar den 分类Ⅱ型3例,Ⅲ型37例,Ⅳ型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1例,K yl e 分类,Ⅱ型10例,Ⅲ型16例.Ⅳ型5例.致伤原因:行走跌倒60例,骑车跌倒26例,车祸20例,并存病、高血压,冠心病20例,脑血管病10例,呼吸道疾病12例.1.2治疗情况:住院至手术时间为4~18d ,平均10d 。
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操作流程

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操作流程
1.麻醉: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后,被放置在手术台上,进行消毒和覆盖手术布。
2. 切口:医生在患者的大腿和髋关节处进行切口,暴露出骨折部位。
3. 复位:医生使用特殊的工具将骨折部位复位,以保持髋臼的正常形状和功能。
4. 钢板固定:医生使用特殊型号的钢板和螺钉将骨折部位固定在一起,以稳定骨折并促进愈合。
5. 关节闭合:医生将手术区域进行闭合缝合,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感染风险。
6. 结束:手术结束后,患者被转移到恢复室,进行观察和恢复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患者术后需要注意恢复和康复训练。
- 1 -。
85岁老人髋关节骨折治疗原则

85岁老人髋关节骨折治疗原则
髋关节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尤其是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治疗这类骨折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对于85岁老人髋关节骨折的治疗,我们应该优先考虑手术治疗。
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保守治疗也可以考虑,但手术治疗通常能够更好地恢复髋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内固定、外固定等方式,将骨折的骨块复位并固定,以促进骨折愈合。
手术治疗后的康复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康复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合理的床旁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翻身、扭动、提醒活动等方式,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重骨折的疼痛管理和感染预防。
疼痛管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保证其舒适度和康复效果。
同时,严格的消毒措施和手术创口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创口感染,减少患者的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我们还应该注意老年人的全身情况和患者的个体差异。
老年人身体虚弱,免疫力较低,因此在手术前后需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
同时,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质量。
85岁老人髋关节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手术治疗为主,结合康复护理和
疼痛管理,确保骨折的愈合和患者的康复。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全身情况,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细致入微的护理,我们可以帮助85岁老人髋关节骨折患者尽快康复,重返正常生活。
老年髋部骨折,怎么办

老年髋部骨折,怎么办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也日益增高。
老年人骨质疏松和身体机能下降是导致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而这种骨折常常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那么,当老年人出现髋部骨折时该怎么办呢?本文将为您介绍相关知识和应对方法。
一、老年髋部骨折的自查症状1. 疼痛:髋部骨折最明显的症状之一是剧烈的疼痛感。
这种疼痛通常会在行走或坐立时加重,而在卧床休息时减轻。
2. 肿胀:髋部骨折还会导致肿胀和瘀伤。
如果骨折比较严重,肿胀和瘀伤可能会延伸到周围的组织。
3. 步态异常:髋部骨折还会导致步态异常。
患者可能会出现跛行、不能正常行走等问题。
4. 外展受限:髋部骨折还可能导致外展受限。
患者可能会感觉到髋部僵硬,不能像正常情况下那样外展腿部。
5. 髋部变形:在某些情况下,髋部骨折可能会导致髋部变形。
患者可能会感觉到髋部凹陷或凸起等异常情况。
二、老年突发髋部骨折的应急处置措施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当老年人突然出现剧烈疼痛、无法行走或步态异常等情况时,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让专业医护人员前来处理。
2. 保持安静: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应该让老年人保持安静,避免过度移动和搬动身体。
这有助于减轻疼痛和避免进一步损伤。
3. 用枕头垫住膝盖:如果老年人需要坐下或躺下,可以使用枕头垫住膝盖,以减轻髋部的压力。
4. 暂时不要给老年人喝水或食物:当老年人出现髋部骨折时,应该暂时避免给他们喝水或食物。
这是因为在入院评估如需急诊手术者,接受手术治疗前,患者需要空腹。
5. 尽可能保持髋部稳定:如果老年人需要移动或转移位置,应该尽可能保持髋部稳定。
可以使用毛毯或床单来抬起患者,而不是直接抓住患者的手臂或腿部。
三、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方式有哪些(一)开放性手术1. 手术过程:在开放性手术中,医生会进行切开髋部的手术,将骨头重新定位并使用髓内钉,钢板等固定骨头,或者行关节置换手术。
手术前,患者需要接受全身麻醉或椎管麻醉。
2. 术后恢复:手术后,患者需要留院观察,并进行康复训练。
最新:髋部三角稳定重建理论指导构建髋部骨折治疗体系全文

最新:嵌部三角稳定重建理论指导构建骸部骨折治疗体系(全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额部骨折人数逐年上升,预计2050年全球嵌部骨折患者将达到630万。
由于老年骸部骨折患者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长期卧床可导致心力衰竭、坠积,的市炎、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可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尽早手术内固定治疗实现患者早日下地成为治疗的首选。
然而,目前髓部骨折内固定术后失败率仍居高不下,其相关并发症所致的1年内病死率达36%o因此,急需完善髓部力学结构认知,改善相关内固定设计和手术治疗理念,确保额部骨折手术成功,进而促进患者早日下地。
01髓部力学的认知历程髓部力学结构的认知经历了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Ward将或部结构类比为路灯支架结构。
之后,有人将髓部结构与Fairbairncrane结构进行比较,提出能部呈悬臂梁样力学结构,并根据图形静力学与比例结构相结合的规则绘制了应力曲线。
Koch对能部的应力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和安全系数估计,认为骸部应力分布与悬臂梁结构相似。
FrOSt提出骨组织中存在力学调控稳态机制,悬臂梁样结构是额部骨组织力学调控后的产物。
至此,悬臂梁结构作为髓部标准力学结构被广泛应用于指导能部骨折内固定的研制和治疗理念的完善(图1I图1骨折内固定的研制和治疗理念的完善A.骸部结构和路灯类比;B.悬臂梁形态的费尔贝恩起重机及Cu1mann的力学分析图;C.对能部的应力分布特征分析和安全系数估计02基于骸部力学的骨折治疗方式演变1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基于髓部悬臂梁样力学结构,角钢板等髓外固定系统得到研制并应用于转子间骨折治疗。
同时,内侧壁在额部力学稳定中的作用被重点强调。
然而,随着对骸部力学的逐步认识,人们发现角钢板等髓外固定器械为偏心样设计,具有较大偏心力矩,与骸部力学结构不匹配,导致额内翻、头钉切出等器械相关并发症频发。
此后,低偏心力矩的髓内固定系统成为研发重点,以Gammer钉、PFNA和Intertan等为代表的髓内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内固定失败的髋部骨折

—
— —
・25 ・
—
・
临 床 论 著
・
人 工 髋 关 节 置 换 术 治 疗 内 固定 失 败 的 髋 部 骨 折
刘琦 白波 吴焯鹏 卢伟 杰 钱 东阳
【 摘要】 目的
探讨挽救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 。 方法
19 95年 1 月至 20 0 7年 1 2月 , 对
维普资讯
中华关 节 外科杂 志 ( @ ̄
12,No 2 . co l )os年 4月第 2卷 第 2期 C i J on Sr( l t n cVe so ) A r 2 0 Vo. 2o hn it ugEe r i r in , pi 0 8 J
r cu e fa tr , Re u t I a e u t e u t n atr i a e u t x t n e h i a ro s i ne n l f ai n sl s n d q a e r d c i f n d q a e f ai ,t c n c le r n i tr a i t o e i o x o
J n ay 1 9 o De e e 0 7.T e e w r a e ffmo a e k fa t r 4 c s s o ne r c a t r a u r 9 5 t c mb r 0 2 h r e e 7 c s so e rln c r cu e, a e fi tr o h n e i t c
we e t s i nfc n e s n rt e fiu e o a l r ame .Te ft a int r v ia l o r he mo tsg i a tr a o s f h al r fe ry te t nt i o n o he 1 p te swee a al b e fr 1
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2023年版

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2023年版老年髋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特别是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髋部骨折的诊疗与管理对于老年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为了提供最新的指导和建议,我们制定了《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2023年版)》。
1. 诊断髋部骨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测量。
临床症状包括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和肢体畸形等。
影像学检查主要使用X射线和CT扫描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骨密度测量可以帮助评估骨质疏松的程度。
2. 分类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髋部骨折可以分为股骨颈骨折、转子袖骨折和髋臼骨折等。
股骨颈骨折是最常见的类型,特别是在老年女性中更为常见。
3.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的髋部骨折,保守治疗可能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这包括休息、疼痛管理、功能锻炼和骨质疏松治疗。
然而,保守治疗可能导致骨折不愈合或不稳定,因此需要密切监测。
4. 手术治疗对于大多数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
手术的目标是恢复髋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手术选项包括内固定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骨折类型来决定。
5. 术后管理术后管理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这包括疼痛管理、功能锻炼、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预防等。
早期康复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活动能力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6. 并发症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常常伴随着许多并发症的风险,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肺炎、尿路感染和压疮等。
积极的并发症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
7. 康复护理康复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康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康复护理包括早期功能锻炼、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和社会支持等。
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
老年髋部骨折的诊疗与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骨折类型等因素。
通过准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和综合的康复护理,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2023年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最新的指导和建议,希望能对髋部骨折患者的诊治工作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onzo-Evans分类:
41
特点:I型与II型骨折比较稳定,III、
IV型不稳定。V型为逆粗隆骨折
42
AO 分型
43
《骨与关节损伤》_王亦璁主编
稳定型
原始髋内翻
不稳定型
44
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
• 提高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 减少并发症
– 全身 – 局部
45
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方法
1cm ⑷ 螺钉在股骨头内的位置更重要 ⑸ 术后早期活动,有利于髋关节周围肌肉运
动、产生动力加压作用过分静力加压:强力 旋入可造成螺纹滑扣
24
7.3mm钛合金空心钉手术器械
25
病例1-钛合金空心螺钉
26
术后
27
病例2-钛合金螺钉
术后
术前
28
骨折愈合
29
病例3-钛合金螺钉 男、68、 GardenⅢ 型
双螺纹加压钉
8
以往的内固定方式、器材缺点
• 单钉类: 三翼钉、大直径的加压螺纹钉、DHS、分叉钉
( >10mm ) • 多钉类: 斯氏针、克氏针、螺纹针、松质骨螺钉、
比较高的不愈合率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
不愈合率:10~18%<75岁时,坏死率:青壮年41.7%, 断钉、退钉、进入骨盆等
9
90年代以来股骨颈骨折 应用内固定器材类型的主流趋势
30
术后
31
病例4不正确使用空心钉
32
不正确打钉
33
临床应用体会-1
• 影响股骨颈骨折预后的医源性因素:
– 复位 – 内固定质量
• 牢固的内固定有利于股骨头血运重建 • Mc Elvenny法闭合复位: 对于新鲜骨折,如
使用得当,绝大多数病例可得到满意的复位。而 切开复位多做为闭合复位失败的补救措施。
髋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1
一、股骨颈骨折
2
特点
• 在所有骨折中构成比占3.58%。老年人多见 • 骨折不愈合率10%~20% • 晚期股骨头坏死塌陷发生率青壮年为20%~40
%,老年人略低 • 现代骨折复位和内固定技术手段可使骨折愈合
率达到95%左右,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缺血坏 死发生率,但仍然不能够完全避免其发生
一定的面积
20
空心钉的螺纹应当 跨过骨折线
21
骨折愈合期间, 产生动力加压后、骨 折嵌插,钉尾有不同 程度退出。
22
如果仅从股 骨颈的位置安排 导针,则螺纹部 分在股骨头内的 位置难以满意 〔尤其是在有外 展位嵌插时更是 如此〕
23
经皮空心螺丝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要点
⑴ 良好的复位 ⑵ 3根钉呈平行打入、围合成较大的截面积 ⑶ 螺纹完全通过骨折线,钉尖部达关节面下
带有导针的多钉内固定- 中空螺丝钉
内六角 外六角
中空螺丝钉一大类 不同直径 6.5mm 、7.0mm
7.3mm、8.0mm 不同材料:不锈钢、钛合金等
10
股骨颈骨折的复位
• 闭合复位
Mc Elvenny法
(外展、牵引、内旋20度、适当内收)
Leadbetter法:屈髋、屈膝各90度,沿股
骨干长轴向上牵引,再内旋-外展,逐渐伸直髋关节。
复位:
切开复位:弊病多,现在少用 闭合复位:适用于绝大多数病例
6
手术时机
尽早手术,有主张24~48小时内
7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器材的类型
• 单钉类:三翼钉、大直径的加压螺纹钉、DHS、分叉钉
斯氏针、克氏针、螺纹针、松质骨螺钉、可 吸收螺钉、各类自制的或改良的器材
• 多钉类: 空心螺丝钉一大类:不同直径、尾端不同特点、
15
插入导针时的角度 转换至不易打滑的角度 逐渐变换至所需要角度
16
不要过分依靠平行导向器导 向器必要时可徒手打导针
17
比较理想的导针位置
导针比实际空心螺钉的长度长1cm 三根针互相平行
18
侧位观: 比较理想的导针进针点
等腰三角形排列
19
侧位观: •非等腰三角形 排列亦可接受 • 关键是三点围成
34
工女股性骨、头52置岁换因髓术股后骨腔4颈年入骨假折体点三松翼过动钉,于固再定次失全败髋改置为换人
术前
术后
35
临床应用体会-2
• 空心螺钉旋入时可产生静力加压作用: 作用有限
• 导针质量: 对于闭合打钉非常重要
• 螺钉平行打入的方式可产生动力加压作用: 主要是髋部 周围肌肉的收缩,平行打入的螺钉起到了导轨作用, 将剪力和弯曲应力转化为轴向压应力。
4
股骨颈骨折治疗后残留的问题
较以往有很大进展但需要提高治疗效果
• 骨折不愈合 10%~20%? • 由不骨折愈合导致的或愈合后(1~5年)
出现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0%~40%, • 关节功能障碍 • 局部残留症状
5
治疗手段:
• 非手术:只限于无移位的骨折,Garden I、 II型
• 手术: 移位的骨折都需手术治疗,现代观 点无移位的骨折也有手术指征
• 切开复位 (+带蒂肌骨瓣 )
11
20度
160度
Garden对位指数
正常:正位160度
侧位180度
12
比较理想的骨折复位的Garden指数
5度 5度 180度
155度 150度
13
经皮操作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颈 骨折的手术步骤
14
前
后
前
后
首先确定上(下)导针的位置
•进针点、侧位在股骨前后径的中心 •前倾角、 •与股骨颈轴线平行关系、 •导针在股骨头内的分配关系前后
髓外
髓内
• DHS
• DCS • 空心钉 • 角钢板
3
股骨颈骨折分型
按照部位: • 头下型: • 头颈型: 最常见 • 经颈型(颈中型): 少见。很多X片显示的经颈型骨折实
际上是头颈型 • 基底型: 容易和粗隆间骨折混淆,少见 Garden分型: • I型: 不全骨折(有些人认为老年人不存在I型骨折) • II型: 完全骨折,无移位 • III型:部分移位 • IV型:完全移位骨折
38
切开组与经皮组手术的比较
组别
例数 年龄 (y) 手术时间 (m) 出血量 (ml) 出院时间 (d)
切开
33 47.6±13.0 112.4±66.4 178±72
17.0±13.5
经皮
37 68.5±13.0 65.3±32.8 32.6±32.8 8.2±4.2
39
二、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40
• 动力加压作用有利于骨折愈合:
36
临床应用体会-3
•不必过分强调螺钉在股骨头内的 等腰三角形位置 •关键是三根钉平行以及围合成较 大的面积
37
临床应用体会-4
经皮操作空心螺丝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优点
❖ 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缩短 ❖ 损伤小, ❖ 并发症少 ❖ 手术适应证更宽
是目前比较好的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