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治疗规范ppt课件
第章前列腺癌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7
4.3 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
❖ 潜伏型前列腺癌 可长期潜伏,终身不出现症状,仅在因其他疾病死亡后尸检 发现
❖ 隐匿型前列腺癌 以转移癌为首发症状,表现为骨痛或骨病,血清PSA明显升 高,经穿刺诊断前列腺癌
❖ 亚临床型前列腺癌 临床作BPH切除后由病理医师偶尔发现有前列腺癌
精选课件ppt
精选课件ppt
12
4.3.4 前列腺穿刺
❖ 禁忌征 ◆出血倾向疾病 ◆局部急性感染 ◆糖尿病患者 ◆肛门闭锁、狭窄或严重痔疮者 ◆其他严重肝、肾、心血管疾病
精选课件ppt
13
4.3.4 前列腺穿刺
❖ 经直肠穿刺活检 优点是操作快捷,定位准确,一个人可以完成,不需麻醉; 缺点是需要肠道准备,只看到针尖看不到针,有感染并发症
精选课件ppt
18
4.4.1 PIN的形态学特征
❖ HPIN分成5种不同的大腺泡结构 *平坦型 *簇状型(驼峰型) *微乳头型 *内翻型 *筛状型
精选课件ppt
19
4.4.1 PIN的形态 学特征
A.平坦型HPIN----扩张的 大腺泡上皮平坦,细 胞大小较一致,分泌 细胞核增大,深染, 有较大核仁,上皮周 围有基底细胞
❖ 在因良性病变切除的前列腺病理检查偶尔诊断的前列腺癌, 为T1期癌
精选课件ppt
9
4.3.2 肿瘤标记物
❖ 血清PSA (前列腺特异抗原)测定 正常值<4ug/L,测定值>10ug/L对前列腺癌诊断有价值
❖ PSA密度测定(PSAD) 正常值0.12,测定值>0.12癌的可能性为10%
精选课件ppt
精选课件ppt
2
4.1 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
最新前列腺癌辅助治疗-PPT文档

Meyer 1999
240 5 vs 3
13 vs 30
Montironi 1999 259 6 vs 3
8 vs 31
Bono 2000
303 6 vs 3
19 vs 24
Klotz 2000
547 8 vs 3
5 vs 17
Cleave 2001 Kollermann
503 8 vs 3
12 vs 23
非恶性组织增多,原位肿瘤减少,腺体萎缩,细胞质空泡 形成,包膜浸润减少,手术切缘阳性率降低,肿瘤体 积缩小40%。
以上表现在4个月以上NHT治疗比3个月以下NHT治疗表 现更明显。
较长期的NHT治疗组中可以见到根治术后的病例标本中没 有残存肿瘤(pT0)
Noguchi; Oncol-Rep. 2002 Sep-Oct
NHT效果(1)
1. 降低肿瘤切缘阳性率 2. 降低肿瘤分期
3.对生存率的影响 ?
提高局部控制率 缩小肿 瘤体积 减轻被膜浸润 改善精囊的浸润 改善淋巴结浸润 降低PSA水平
NHT效果(2)
NHT降低肿瘤切缘阳性率
Fair对1933例患者进行比较(520例接受NHT3 to 11个月,1413例直接手术),NHT可以降低手术切缘 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 = 0. 001)。
• Labrie, NHT3个月, 有15%至54%的患者肿瘤分期改善
• Noguchi,长于3个月的NHT,使肿瘤降期表现更明显,可有 16%出现肿瘤降期达到pT0。
Schulman; Eur-Urol. 2000 Labrie et al, Urology 1997; Noguchi; Oncol-Rep. 2002
503例病人(29% T1c, 70% T2)随机接受3个月或8个月NHT治疗
前列腺癌讲课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前列腺癌是一种发 生在前列腺上皮组 织的恶性肿瘤
病因可能与遗传、 环境、生活习惯等 多种因素有关
早期前列腺癌通常 无明显症状,随着 病情发展可出现尿 频、尿急、尿痛、 血尿等症状
前列腺癌的诊断主 要依靠直肠指检、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检测和前列腺穿刺 活检等手段
根据临床分期:局限期、局 部进展期、晚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 测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 MRI)
病理学诊断方法:通过组织学检查,观察前列腺组织结构的变化,确定是否存在癌细胞。
病理学诊断标准: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生长方式、浸润深度等指标,对前列腺癌进行 病理学分级。
病理学诊断的临床意义: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
营养指导:保持 均衡饮食,增加 蔬菜、水果和全 谷物的摄入,减 少红肉和加工肉
类的摄入。
运动指导:定期 进行中等强度的 身体活动,如快 走、游泳、骑车 等,有助于改善 前列腺癌患者的
生存质量。
注意事项:避免 过度饮酒和吸烟, 这些行为可能会 增加前列腺癌的
风险。
康复期营养与运 动:在前列腺癌 治疗后的康复期, 患者需要更多的 营养和运动指导, 以促进身体的恢 复和预防复发。
药物治疗的种类:激素治疗、化疗药物、免疫治疗等
药物治疗的适用人群:激素治疗适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化疗适用于有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免疫治疗 适用于对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
药物治疗的优缺点:激素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长期使用会产生副作用;化疗药物可以杀 死癌细胞,但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伤害;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但对某些患者可能无效。
避免长时间久坐:长时间久坐会增加 前列腺癌的风险,应适时起身活动。
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PPT

与单纯外照射放疗相比,高剂量率放射增强治疗显著降低了远处进展,无论ADT治疗持续多久 ,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增强治疗减少了直肠症状。
非随机对照试验分析
外照射放疗加近距离放射治疗优于单纯外照射放疗
外照射放疗加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生化无病生存率提高
在218例T1–3N0M0前列腺癌患者中,外照射放疗联合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 治疗在五年和十年时的生化无病生存率显示出显著的改善。
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结果
一项关于外照射放疗(剂量为55Gy ,分20次给予)与外照射放疗(剂量 为35Gy,分13次给予)随后再进行 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为 17Gy,分两次在24小时内完成)的 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已被报道。
与外照射放疗结合使用
外照射放疗加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疗 效
外照射放疗加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疗 效优于单纯外照射放疗。
缺乏长期前瞻性比较研究
长期前瞻性比较研究的缺乏
全腺体HIFU治疗的长期效果尚未 得到明确,因为缺乏长期的前瞻性 比较研究。
高风险局部疾病男性的长期肿瘤预后
高风险局部疾病男性的长期肿瘤预后 不佳,这限制了全腺体HIFU的应用。
功能改善的预期未能实现
尽管期望全腺体HIFU能改善患者 的功能,但实际结果并未达到预期 ,有12%的患者出现尿失禁,61% 的患者出现功能障碍。
1
外照射放疗加近距离放射治疗提高患者无远处转移生存率
在50–54Gy外照射放疗的基础上增加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无远处转移生 存率。
2
外照射放疗加近距离放射治疗降低前列腺癌复发率
两年之后单独外照射放疗组的早期复发率出乎意料地高,这可能和所使用的剂量低于当前的标 准剂量有关。
3
高剂量率放射增强治疗显著降低远处进展
前列腺癌ppt课件

分期
T2 肿瘤限于前列腺 T2a 肿瘤侵犯前列腺一叶的一半或更少 T2b 肿瘤侵犯前列腺一叶,多于一半 T2c 肿瘤侵犯前列腺的两叶
分期
T3 肿瘤侵透前列腺包膜 T3a 单侧或双侧包膜外受侵 T3b 精囊受侵犯
T4 肿瘤固定或侵犯精囊外的其他邻近结构 如膀胱颈、膀胱外括约肌、直肠、肛提肌或骨盆。
尿液、前列腺液细胞学检查 膀胱镜检查:晚期可见输尿管梗阻★★ 影像学检查
分期
TNM分期,美国抗癌协会(AJCC)2002年 T 临床原发肿瘤
T1 病理学发现癌细胞,临床和影像学未发现肿瘤 T1a 切除前列腺组织中病理发现癌,癌体积≤所切前 列腺组织的5% T1b切除前列腺组织中病理发现癌,癌体积>所切前 列腺组织的5% T1c:PSA升高,前列腺活检穿刺证实有癌
CRT/IMRT+激素治疗 CRT/IMRT+激素治疗 激素治疗或化疗
大部分前列腺癌患者需要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技术 外照射:二维放疗 →→3DCRT→→IMRT→→IGRT 近距离放疗 质子放疗
照射范围
原发灶外放1.0~1.5cm 上界:膀胱底部 两侧界:直肠指诊确定 下界:直肠指诊确定
显高于祖籍所在地居民。
解剖学
淋巴引流
第一组:髂内动脉→髂外淋巴组 内侧链:闭孔神经淋巴结,是前列腺癌转移的第一站★★★
第二组:前列腺背侧→骶侧淋巴结→髂总淋巴结 第三组:膀胱旁淋巴结→髂内周围淋巴结
解剖学
直接侵犯 淋巴转移 血行转移
病理学
根据上皮来源和基质细胞来源分为两大类: 上皮来源
前列腺癌
(prostatic cancer)
男性: 发病率最高 病死率居第二
初诊时各期分布
前列腺癌科普讲座PPT课件

5. 前列腺癌 的康复和生活
注意事项
5. 前列腺癌的康复和生活注意事项
运动康复: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康 复运动,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 。 心理疏导:心理辅导可以帮助患者 调整情绪、缓解焦虑和压力。
5. 前列腺癌的康复和生活注意事项
饮食调整:营养师可以制定合 理的饮食计划,帮助患者恢复 身体健康。
支持群体:加入前列腺癌患者 支持群体,与其他患者交流和 分享经验。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1. 什么是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起源于前列腺的细胞 ,可通过组织活检来确诊。
2. 前列腺癌 的症状
2. 前列腺癌的症状
尿频和尿急:患者常感到需要 频繁排尿,尤其是夜间。 排尿困难:患者可能感到排尿 困难或无法完全排尿。
2. 前列腺癌的症状
血尿:在尿液中可能出现血液 ,颜色呈现粉红色或红色。 腰背痛:前列腺癌晚期可能导 致腰背痛。
前列腺癌科普 讲座PPT课件
目录 1. 什么是前列腺癌 2. 前列腺癌的症状 3. 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 疗 4. 前列腺癌的预防措施 5. 前列腺癌的康复和生 活注意事项
1. 什么是前 列腺癌
1. 什么是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 一,通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男性。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一部分, 位于膀胱下方,主要负责生产精液 。
3. 前列腺癌 的诊断和治疗
3. 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检测 :PSA是一种特定蛋白质,可以通 过血液样本检查来判断前列腺的健 康状况。
组织活检:通过取样前列腺组织进 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恶性细胞。
3. 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治疗选择:治疗前列腺癌的方 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和激素疗法,具体方 法选择视患者病情而定。
前列腺癌根治术ppt课件

充分的准备
我们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相信在省立医院协助下,我们 一定能圆满完成该项新技术。
谢谢!
手术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 癌最有效的方法。 目前因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病例较少,大多 数患者就诊检查后为晚期,前列腺癌根治 术一直未得到开展。
开展手术方案
早期诊断
凡是有下尿路症状,年龄大于50岁的男性病人常规查PSA和DRE,对有前列 腺癌家族史的病人应从45岁开始定期检查。 对PSA及DRE阳性病人,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检 查
手术难点
二、直肠损伤
直肠损伤是少见而又十分重要的并发症,往往发生在解剖 前列腺尖部时试图分离直肠壁与Denonvillier筋膜之间平面 时不慎损伤直肠。 直肠损伤后,膀胱颈应立即重建,清除伤口边缘的污染组 织,将直肠破口二层缝合,伤口内大量抗生素溶液冲洗, 术后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术后并发症
1、血栓栓塞:鼓励术后病人第1天开始早期锻炼。 2、吻合口破裂:术后导尿管应牢靠地固定于大腿内侧,每
天检查固定情况。
3、膀胱颈狭窄:一般需要1-2次尿道扩展即可,扩张失败
可改用冷刀膀胱内颈12点切开。
4、尿失禁:术中防止损伤盆底肌肉并重建膀胱颈部,以恢复
控制排尿的身体结构及功能
5、阳痿:术后性功能恢复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分 期分级以及手术操作(术中神经血管束是否保留或切除)有关。
开放性前列腺癌根治术无需特殊医疗设备, 目前手术室现有设备即可完成该项手术。
2024版年度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ppt课件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ppt课件目录•前列腺癌概述•内分泌治疗原理及作用机制•早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内分泌治疗耐药问题及对策•患者管理与随访工作规范CONTENTSCHAPTER01前列腺癌概述前列腺癌定义与发病率定义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高发年龄为70-74岁。
此外,种族、遗传、环境等因素也与前列腺癌的发病有关。
前列腺癌病理生理病理类型前列腺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腺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等,其中腺癌占95%以上。
生理变化前列腺癌的发生与雄性激素密切相关,雄性激素可以刺激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因此,内分泌治疗是前列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前列腺癌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前列腺癌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
晚期可出现骨转移、淋巴结肿大等远处转移症状。
诊断方法前列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和前列腺穿刺活检等方法。
其中,PSA 检测是前列腺癌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手段。
前列腺癌分期及预后评估分期标准前列腺癌的分期主要采用TNM分期系统,根据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期。
预后评估前列腺癌的预后与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等因素有关。
早期前列腺癌通过根治性手术或放疗可获得较好的生存率,晚期前列腺癌则需要综合治疗来改善生存质量。
同时,PSA水平也是评估前列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CHAPTER02内分泌治疗原理及作用机制雄激素与前列腺癌关系雄激素是前列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雄激素可以刺激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和扩散,因此降低雄激素水平是治疗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雄激素受体是一种核受体,它与雄激素结合后可以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因此,阻断雄激素受体的功能也是内分泌治疗的重要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腔淋巴结清扫(PLND)
(当转移的可能性小于2%时,可以不采用广泛淋巴结清扫)
前列腺癌外科治疗原则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手术指征:对可以完全切除的局限性前列腺癌, 没有严重合并症,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者。
腹腔镜下和机器人辅助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已经开 展,对技术熟练者,效果和普通剖腹手术相当。 对于外照射后、近距离治疗、冷冻手术后局部复 发而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可以选择性手术,但合 并症如尿失禁、勃起功能丧失、吻合后狭窄,等, 发生率高。
病理(pT)
没有pT1分级 pT2 局限于前列腺内 pT2a 肿瘤侵犯前列腺一叶的一半或更少 pT2b 肿瘤侵犯前列腺一叶而且多于一半 pT2c 肿瘤累及前列腺两叶 pT3 前列腺外侵犯 pT3a 单侧或双侧前列腺包膜侵犯** pT3b 精囊侵犯 pT4 侵犯膀胱或直肠
区域淋巴结(N)
前列腺癌治疗方案选择的
重要参考指标
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
组织学分级(G)
预期寿命 预后分组标准(综合前几项内容)
2011年NCCN指南仍采用2002年AJCC TNM 分期标准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1 临床隐性肿瘤,既不能触及,影像学也无法发现 T1a切除前列腺组织中病理发现癌,肿瘤体积≦前列腺组织的5% T1b切除前列腺组织中病理发现癌,肿瘤体积﹥前列腺组织的5% T1c 肿瘤经穿刺活检证实(例如,由于PSA升高) T2 肿瘤局限于前列腺 *T2a肿瘤累及一叶的一半或更少 T2b肿瘤累及一叶的一半以上但仅累及一叶 T2c肿瘤累及两叶 T3 肿瘤突破前列腺被膜** T3a单侧或双侧前列腺包膜受侵 T3b精囊受侵 T4 肿瘤固定或除精囊外还侵犯临近其他器官:膀胱颈部、尿道外括 约肌、直肠、肛提肌和/或盆壁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原则
临床局限期前列腺癌的雄激素剥夺治疗(ADT)
迄今,一项最大的采用高剂量( 150mg )抗雄激 素单药bicalutamide(比卡鲁胺)治疗前列腺癌的 随机试验表明,抗雄激素治疗推迟的疾病的复发, 而没有改善生存。还需要进一步随访。
淋巴结阳性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立即并持续应用 ADT, 与推迟应用相比,显著延长总生存期。提示对淋巴 结阳性者应尽早给予雄激素剥夺治疗。 随着ADT应用时间的延长,副作用也增加。
Gleason分级对预后的影响
T1-2前列腺癌临床随诊观察结果
癌症专项生存率 无远处转移生存率 (% ) (%) 5年 10年 5年 10年
Gleason 2-4分 Gleason 5-7分 98 97 87 87 34 93 84 51 81 58 26
Gleason 8-10分 67
不同年龄的预期寿命
健康状况差 实际年龄 平均预期寿命 健康状况很好 (岁) (年) 预期寿命(年) 预期寿命(年)
65
70
15
12
17--20
13--17
11--13
8--11
75
80
10
7
10--14
8--11
6--8
3--6
前列腺癌外科治疗原则
广泛盆腔淋巴结清扫发现转移的概率是局限 性淋巴结清扫的两倍. 广泛淋巴结清扫可以获得更准确的临床分期, 治愈有微小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因此推荐广 泛 PLND. 可以采用剖腹、腹腔镜技术和机器人技术施 行广泛淋巴结清扫。
临床病理特征
临床分期 T2 T3 PSA <10 ng/ml >10 ng/ml Gleason 2-4分 5-7分 8-10分
淋巴结转移(%)
10-25% 42-60% 0% 63% 15% 40% 60%
预后分组及其标准
局限期很低危险 组(预后很好) 局限期低危险组 (预后好) 局限期中度危险 组(预后中等) 局限期高度危险 组(预后不良) 很高危险组 T1c,Gleason≤6分,PSA<10ng/ml,活 检阳性点少于3个,每个阳性点肿瘤范围 少于50% T1-2a,Gleason2-6分,PSA<10ng/ml T2b-2c 或 Gleason7 分 或 PSA1020ng/ml T3a(高危)、T3b-T4(很高危)或 Gleason 8-10分 或PSA > 20ng /ml, 局部晚期:任何T,N+,M0(盆腔淋巴 结转移)。晚期(转移性):任何T 任何 N M1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原则
临床局限期前列腺癌的雄激素剥夺治疗(ADT)
不鼓励在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前采用新 辅助ADT治疗。
在放射治疗前、疗中、疗后采用 ADT 治疗 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除了高危患者外,放射治疗后辅助雄激素 阻断治疗并非标准治疗。小体积、高分级 的前列腺癌可以考虑使用4-6个月的雄激素 阻断治疗,不必使用2-3年。
M1c 其他部位远处转移
前列腺癌的解剖分期与预后分组
组织学分级(G)
GX 分级无法评估 Gleason评分 ≦ 6 高分化(轻度间变) Gleason评分 7
中分化(中度间变)
Gleason评分 8-10
低分化/未分化(重度间变)
解剖和淋巴引流
淋巴引流
膀胱 耻骨
直 肠 前列腺
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阳性率
前列腺癌治疗规范
前列腺癌发病概况 前列腺癌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参考
指标 前列腺癌的治疗原则 与前列腺癌放射治疗有关的循证医 学证据 2011年NCCN前列腺癌治疗指南
前列腺癌发病情况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泌尿系常见的恶 性肿瘤之一,在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占 男性肿瘤第一位,发病率高达100/10万以 上,死亡率占第二、三位。中国前列腺癌 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在中国男性 肿瘤中,前列腺癌发病率居第11位,死亡 率居第16位。目前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正 在不断升高。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一个或多个)
病理 (N)
pNX 无区域淋巴结标本 pN0 无阳性的区域淋巴结 pN1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一个移无法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M1a 非区域淋巴结转移
M1b 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