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危重症

合集下载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
1. 呼吸急救
- 确保气道通畅:采取头后仰、下颚抬起等方法,清除阻塞物。

- 辅助通气:采用人工呼吸或呼吸机等方式,维持正常的氧气
供应。

- 治疗原发疾病:根据病情确认疾病原因,给予相应治疗。

2. 心脏急救
- 心肺复苏:按照基本生命支持(BLS)的原则进行心肺复苏,包
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 继续监测:通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监测患儿的心脏
状况,随时调整处理方式。

- 心脏除颤:如情况需要,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电除颤。

3. 循环急救
- 血流支持:及时给予输液、输血等药物治疗,维持患儿的血
液循环。

- 控制出血:如有明显出血,要及时采取止血措施,控制出血量。

- 积极处理原因:根据病情迅速诊断疾病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4. 神经急救
- 神经功能监测:通过观察意识、瞳孔反应等指标判断患儿的神经功能状态。

- 缓解颅内压力:如有颅内压力增高,需及时采取降低颅内压力的措施,如利尿、脑室引流等。

- 神经保护治疗: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治疗,保护患儿的神经系统。

以上是儿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的简要介绍,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

抢救过程中要保证操作规范、快速和有效。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感染性休克[休克分类]1.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儿童最常见的休克病因为低血容量,如出血导致循环血量丢失、源于胃肠炎或多尿的液体丢失或液体转移至第三间隙。

2.分布异常性休克(distributive shock):由于外周血管功能异常,导致血液在器官间和器官内的分布异常。

儿童最常见的分布异常性休克为感染性休克。

3.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由于心脏泵功能衰竭,使心输出量和组织灌注不足。

4.梗阻性休克(obstructive shock):指内在和外在因素使心血管结构口径变小,从而限制血液流动。

病因包括心包填塞和张力性气胸。

[微循环结构和功能]1.正常结构:微循环是指500μm以下的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属循环系统的基本单位,身体不同部位结构组成不同,以肌肉为例微循环的结构如图示。

微循环通路由直接通路、迂回通路、分流短路三部分组成。

血液由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到微静脉的通路属直接通路,经常处于开放状态,使血液能迅速通过微循环回到心脏,安静状态下,大部分血液经此通路回心,以免过多血液滞留在真毛细血管网内。

血液由微动脉、后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到微静脉的通路,称迂回通路。

在安静时仅有20%左右的真毛细血管根据需要轮流开放,物质交换主要在此处进行。

血液由微动脉、通过动静脉吻合支到微静脉,称短路分流,一般处于关闭状态,在休克时则大量开放,使血液经短路回流心脏,因其管壁厚,血流迅速、无物质交换作用,能加重组织缺氧。

2.微循环的功能:可分为营养血管、阻力血管、容量血管三部分。

(1)微动脉周围平滑肌,受交感神经及血液中血管活性物质支配,是决定微循环血液灌注量的"总开关"。

它还与小动脉一起决定周围循环的阻力,故称为阻力血管。

(2)真毛细血管仅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外有少量结缔组织包围,不能舒缩,为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部位,故称营养血管。

儿童常见急危重症早起识别

儿童常见急危重症早起识别

需持续评估和干预 维持生理状态稳定
中度呼吸窘迫、喘鸣、意识障碍、严重脱 水、3个月内婴儿体温>38℃,吸入或经消 化道摄入有毒物质、急性出血、出血性皮 疹、烧伤面积>10%,伴呕吐、腹泻或生命
体征异常的腹痛 清醒、定向力良好,生命体征有轻微改变 ,3个月以上儿童体温>38.5℃,轻微头部损

不伴脱水的腹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痛、咽痛
E
外表:1.体温;2.皮肤
在稳定病人的过程中开始初步评估,1~3min内完成
气道(A):关键是确定气道是否通畅
• 检查上气道的方法包括: • 看—胸廓起伏; • 听—呼吸音和气道的异常声音:咕咕声、喘鸣、哮鸣音提
示气道梗阻。 • 感觉—鼻部和口部的气流运动。
气道梗阻的征象包括:呼吸困难、不能说话或出声、 咳嗽无声或气体交换差。
• 心率过快或过慢,特别是伴有灌注不良时,应立即连接心 电监护,快速识别多种心律失常并给予相应处理。
• 特别注意室颤、室速、无脉性电活动和室上速
毛细血管再充盈 CRT
• CRT操作方法
肢体抬起,到心脏水平,环境温暖,保证A充盈,而不是V淤血 手和脚应是暖和,干燥,淡红色,CRT<2s
在温暖的环境中,CRT正常<2秒 皮肤花纹,苍白,CRT延长和周围性青紫提示皮肤灌注不良
塞、功能障碍等) • 胸部疾病(肺炎及胸膜炎症、脓肿、栓塞); • 心脏疾病(暴发性心肌炎、心肌病、冠状动脉病变、心包
填塞等); • 中毒(如砷,铅,药物中毒); • 其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颅内病变高压、过敏性休克等) • 不同年龄的腹痛病因要注意:婴儿肠套叠、儿童阑尾炎
抽搐待查类患儿
• 原因 -高热惊厥 -癫痫、中毒、电解质紊乱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严重心律失常(IIIAVB等) -高血压脑病 -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和评估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和评估

三、具体内容-二级评估
(5)胃肠梗阻胆汁性呕吐应注意梗阻可能。 (6)黄疸注意黄疸时间、程度、进展情况及危险因素,可疑者查血胆红素水平。 (7)代谢状态如果喂养困难、低张力、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高血氨或肝大,
应注意代谢性疾病。 (8)哭闹过度或过度安静可能是严重疾病征象,应仔细观察。 (9)抽搐新生儿抽搐为危急情况,表现轻微或不典型,需要仔细观察。
三、具体内容-一级评估
循环(C):包括①一般状态(面色,呼吸频率、呼吸功,意识、瞳孔等);②心血管直接 体征(心率脉搏、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血压):③末端脏器功能/灌注状况(脑、 皮肤是否发花发凉、尿量等)。
心率过快或过慢,特别是伴灌注不良,应立即连接心电监护,快速识别多种心 律失常并给予相应处理。要特别注意室颤、室速、无脉性电活动和室上速。
三、总结
美国重症医学会儿科基础重症支持课程PFCCS的课程学习和管理理 念,即DIRECT:
观测(Detection,D); 干预(Intervene,I); 重新评估(Re-appraise,R); 有效沟通(Effectivecommunication,E); 团队合作(Teamwork,T)。
三、具体内容-一级评估
呼吸(B):包括呼吸频率、呼吸功、肺部呼吸音和经皮氧饱和度。 正常呼吸频率依年龄而异。 呼吸做功增加表现为鼻翼扇动、三凹征、辅助呼吸肌参与和呼吸节
律不规则。其他评估呼吸的方法包括胸廓是否对称及呼吸时运动幅 度、听诊肺部进气音的强弱。 听诊双侧腋中线的呼吸音,可判断肺部进气多少和有无异常呼吸音 。异常的呼吸音包括:喘鸣、呻吟、咕咕声、哮鸣音和水泡音。 呼吸室内空气时经皮氧饱和度>94% 提示氧合正常,但必须结合有 无呼吸频率增快、呼吸功增加及灌注情况综合分析。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CO中毒虽经皮氧饱和度正常,但仍有缺氧。

小儿常见危重症医学

小儿常见危重症医学

小儿常见危重症医学小儿常见危重症医学是儿科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儿童危重病症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

本文将从概念、常见危重症和急救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旨在提供相关知识,以便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儿童危重病症。

一、概念小儿常见危重症指的是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类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病症。

这些病症往往需要迅速的诊断和治疗,以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

儿科医护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儿童危重病症的挑战。

二、常见危重症1. 呼吸系统病症呼吸系统病症是儿童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

呼吸窘迫、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常见于儿科患者,可能是由于哮喘、肺炎、流感等疾病引起。

对于这些患儿,及时辨认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争取时机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是至关重要的。

2. 循环系统病症循环系统病症也是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

心悸、心率过快或过缓、血压升高或降低等症状常见于儿童,可能是由于心脏先天畸形、心肌炎、心力衰竭等疾病引起。

对于这些患儿,积极监测心电图、动脉血气等指标,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以稳定患儿心功能是必要的。

3. 中枢神经系统病症中枢神经系统病症也是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

痉挛、抽搐、昏迷等症状常见于儿童,可能是由于脑出血、脑炎、脑损伤等疾病引起。

对于这些患儿,除了保证呼吸道通畅、循环稳定外,还需要积极监测脑电图、颅内压等指标,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以保护患儿的脑功能。

三、急救措施针对小儿常见危重病症,及时采取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措施:1.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窘迫的儿童,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通过头后仰手法或气管插管等措施保证氧气供应。

2. 快速有效的胸外按压对于心搏骤停的儿童,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保证血液供应,如果条件允许,可联合心肺复苏。

3.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可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感染药物等,以抑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

小儿常见危重症

小儿常见危重症
PICU转出标准 病情缓解 不需创伤性监测 能自我保护其气道通畅 血液动力学稳定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PICU 常见危重症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各种休克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大出血 严重肾脏疾病 各种中毒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严重代谢紊乱 创伤意外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时间就是生命
心跳停止3s头晕 心跳停止10~20s晕厥或抽搐 心跳停止1min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心跳停止4~6min大脑不可逆损伤 心跳停止30min心肌不可逆损伤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心肺复苏技术
基本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BLS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BLS流程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第四军医大学西科
最新成人心肺复苏术视频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儿童急性中毒
(Pediatric acute poisoning)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中毒的概念
某些物质接触人体或进入体内后,与体液 和组织相互作用,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功 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状态或死亡 的过程称为中毒
<1岁不推荐使用 1~8岁
2minCPR后用
室颤, VF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心肺复苏停止指征
脑死亡
深度昏迷(对疼痛刺激无任何反应,无自主活动) 自主呼吸停止 瞳孔固定 脑干反射消失(瞳孔对光、角膜、吞咽、瞬目、呕吐) 脑电图平波
儿童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 儿童心肺复苏术的主要操作步骤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儿科危重病学

小儿危重症知识

小儿危重症知识

小儿危重症知识
小儿危重症是指患有严重疾病或意外事件而需要紧急治疗和监护的儿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儿危重症和相关的知识:
1. 呼吸窘迫:当儿童出现呼吸急促、气喘、声音嘶哑及吸气时腹部凹陷等现象时,应及时就医。

2. 心跳停止:儿童心跳停止是一种严重的情况,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3. 突然猝死综合征:儿童在无任何病史的情况下突然猝死,可能是突然猝死综合征。

4. 艾滋病母婴传播:如果一名孕妇感染艾滋病病毒,可能会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分娩时。

5. 中暑:在炎热天气下,儿童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可能出现中暑症状,需要及时应对。

6. 脑损伤:事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脑损伤可能会导致无反应或昏迷状态。

这种情况需要尽快就医。

7. 中毒:误食有毒物质或药物可能会导致儿童中毒。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小儿危重症和相关的知识,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并寻找相关的治疗方案。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和评估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和评估

12一15
氧疗情况(吸气>50%或>50%或 无 氧浓度或氧流量)>4 L/rain<4 L/rain
.专家论坛.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和评估
钱素云
危重症是指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若不给予及 的呼吸状态,呼吸频率与年龄呈负相关,新生儿呼吸
时干预,患儿可能在短时间内死亡。不仅在儿科急 频率最快,可达40~60次/min,年长儿童呼吸频率
诊、门诊、病房,甚至在社区医院都有可能遇到危重 减慢,18岁时大约12次/min。
呼吸(次/mln)
<8
收缩压(蛐Hg)<86
.50—59 印一l∞101一120 l
8—1l 12一16 15_24
85—10I 100一130 131—150 ,、>> 1 ∞拼弱
一般项目
脉搏
测不出
正常
洪脉
血氧饱和度(%)<85
毛细血管再
>3
充盈时间(s)
孽一
>95 <2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7
7一ll
<80
呼吸(彬min)<20
收缩压(衄HS)<70
1-4岁
心率(次,/min)<70
80—99 l∞一150 15l—170

20—24 70—79
25~50 51—70
80一l∞99~120 >>,、 I 加∞∞
70一曲∞一120 121—1∞ l
呼吸(次/mln)
<15
收缩压(m Hs)<75
15~19 75—89
襄l医生用儿科早期预警评分评分标准吲
年龄与项目 2
翌坌坌笪


_(3个月
心率(次/min)<90 呼吸(次/min)<20
收缩压(m rlg)<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稳定及复苏后的监护
儿童生存链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病因
➢心血管系统状态不稳定 ➢急速进展的肺部疾病 ➢外科术后早期 ➢气管插管堵塞或脱开 ➢神经系统疾病急剧恶化 ➢临床操作
气道吸引 物理治疗不当 呼吸支持的撤离 镇静剂使用 腰穿等操作 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
★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
➢ 突然昏迷,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
双掌按压 乳头连线中点 胸廓1/3~1/2 100次/min
<1岁双指,拇指环抱 1~8岁单掌,>8岁双掌
婴儿乳头连线中点下 胸廓1/3~1/2
100次/min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 可触及大动脉搏动,出现心跳 ➢ 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出现 ➢ 口唇、甲床、面色转红 ➢ 出现自主呼吸,肌张力增强,有不自主运动
生命支持的相关技术
➢机械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 高频通气:HFO、HFJV、HFFI 部分液体通气(PLV) ➢体外膜肺(ECMO) ➢一氧化氮气体(NO)吸入 ➢连续静脉血滤(CVVH)
其他常用设备
辐射加温床
暖箱、蓝光箱
儿童心肺复苏
Pediatric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时间就是生命
➢ 心跳停止3s头晕 ➢ 心跳停止10~20s晕厥或抽搐 ➢ 心跳停止1min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 心跳停止4~6min大脑不可逆损伤 ➢ 心跳停止30min心肌不可逆损伤
心肺复苏技术
➢ 基本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BLS
➢ 高级生命支持 advanced life support,ACLS
成人
仰头举颏法
儿童 不要让嘴闭上
不要推下颌的软组织
仰头举颏法
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
成人
儿童
异物吸入
Heimlich法
Heimlich法
有自主呼吸
心跳呼吸骤停
A清理呼吸道
A开放气道
有阻力
深吸气吹两口气
海姆立克法
通畅
无自主呼吸
判断脉搏
B人工呼吸
C胸外心脏按压
Breathing建立呼吸呼吸道通畅体位
Drugs药物治疗
成人
肾上腺素 胺碘酮 阿托品 碳酸氢钠 钙剂
儿童
肾上腺素 利多卡因 阿托品 碳酸氢钠 钙剂
Broselow急救尺
(Pediatric Emergency Tape)
Electricity电击除颤复律
成人
早除颤
儿童
<1岁不推荐使用 1~8岁
2minCPR后用
概念
➢ 心跳呼吸骤停:突然呼吸及循环功能停止 ➢ 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采用一组简单的技术 , 使生命得以维持的方法。
心肺复苏术发展史
➢ 1947年美国Claude Beek教授首次报道为一例室 颤患者进行电击除颤成功
➢ 1958年美国Peter Safar发明了口对口呼吸法, 经实验证实此法简单易行,可产生较大的潮气 量,被确定为呼吸复苏的首先方法
➢PICU转入标准 需要创伤性监测 神经、呼吸、心血管等系统的危重症
➢PICU转出标准
病情缓解 不需创伤性监测 能自我保护其气道通畅 血液动力学稳定
PICU 常见危重症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各种休克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大出血 ➢严重肾脏疾病 ➢各种中毒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严重代谢紊乱 ➢创伤意外
➢ 面色灰暗或发绀
Hale Waihona Puke ➢ 大动脉搏动消失,听诊心音消失
➢ 呼吸停止
不能超过10s
★心肺复苏程序
A: 气道(Airway) B: 呼吸(Breathing) C: 循环(Circulation) D: 药物(Drugs) E: 电击除颤复律(Electricity)
Airway保持呼吸道通头头位畅不于要正过中伸位
儿科危重病学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
儿童危重监护病房(PICU)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
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
PICU设置及管理
➢PICU的特点 人员配置过硬 医疗设备精良 转运能力强大 ➢PICU的人员配备和职责分工 护士:护患比=2~3:1 医生:医患比=1:2~3(包括中间监护) 训练有素,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术
成人
儿童
胸廓抬起
口对口 复苏囊 气管插管
口对口或 口对口鼻(<1岁)
复苏囊
气管插管
有自主呼吸
心跳呼吸骤停
A清理呼吸道
A开放气道
有阻力
深吸气吹两口气
海姆立克法
通畅
无自主呼吸
判断脉搏
B人工呼吸
C胸外心脏按压
成人
Circulation循环支按持单压人与3通0:气2比
双人15:2
儿童
插管后5:1
PICU常用监护仪及诊疗技术
生命体征监护
心率呼吸监护仪
体温监测
血压监护
血压监护仪
有创血压监测系统
氧合或通气状态的评估
经皮PO2、PCO2测定仪
脉率及血氧饱和度仪
中心静脉压监测
颅内压监测
监护仪的中央工作站
体液及生化监护
自动生化分析仪
血气分析仪
监护室常用诊断设备
床边X线摄片机
床边超声诊断仪
➢ 1960年William Kouwenhoven等发表了第一篇 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 里程碑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流行病学特点
➢美国每年有16,000个儿童死于意外心跳呼吸骤停 (cardiopulmonary arrest, CPA) ➢1岁以下婴儿占CPA儿童总数一半。男性儿童占总数 62% ➢儿童CPA人数占院外CPR总人数的5%~10%。院外 CPA儿童31%被目击,其中30%被路人给予CPR
室颤, VF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心肺复苏停止指征
➢ 脑死亡
深度昏迷(对疼痛刺激无任何反应,无自主活动) 自主呼吸停止 瞳孔固定 脑干反射消失(瞳孔对光、角膜、吞咽、瞬目、呕吐) 脑电图平波
小儿常见危重症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普
基本内容
➢儿科危重病学概述 ➢儿童心肺复苏 ➢儿童急性中毒
基本要求
➢说出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病因 ➢阐述儿童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 ➢阐述心肺复苏术的治疗原则 ➢说出急性中毒毒物的清除方法
重点
➢儿童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 ➢儿童心肺复苏术的主要操作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