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检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乳酸菌检验ppt课件

4
三、实验材料
• 1、培养基 改良MC培养基(MRS培养基,改良CHALMERS培养 基,M17培养基)。
• 2、仪器和器具 无菌移液管(25ml,1ml),无菌水(225ml带玻璃珠 三角瓶,9ml试管),无菌培养皿,旋涡均匀器,恒 温培养箱。
5
• 改良MC培养基
培养基
• 配方:大豆蛋白胨 5g,牛肉浸膏5g, 酵母浸膏5g,葡萄 糖20g,乳糖20g, 碳酸钙10g,琼脂 15g,蒸馏水 1000mL,硫酸多黏 菌素B
食品微生物技术
实训项目教程
适合专业(群):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群
1
行动领域 任务一 菌落总数测定 任务二 大肠菌群检验 任务三 霉菌、酵母菌检验 任务四 乳酸菌检验
2
任务四 乳酸菌检验 一、实验目的
• 1、了解酸乳中乳酸菌分离原理 • 2、学习并掌握酸乳中乳酸菌菌数的检测方法
3
二、实验原理
• 活性酸奶需要控制各种乳酸菌的比例,有些国家 将乳酸菌的活菌数含量作为区分产品品种和质量 的依据。由于乳酸菌对营养有复杂的要求,生长 需要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肽类、脂肪酸、酯类 、核酸衍生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一般的肉汤 培养基难以满足其要求。测定乳酸菌时必须尽量 将试样中所有活的乳酸菌检测出来。要提高检出 率,关键是选用特定良好的培养基。采用稀释平 板菌落计数法,检测酸奶中的各种乳酸菌可获得 满意的结果。
12
3、倒培养基
13
4、培养
• 将平皿倒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72h
14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
将各稀释平板上的菌落数填入下表
稀释度
10-1
10-2
10-3
平板号
பைடு நூலகம்
1 2 3平1 2 3平1 2 3平
三、实验材料
• 1、培养基 改良MC培养基(MRS培养基,改良CHALMERS培养 基,M17培养基)。
• 2、仪器和器具 无菌移液管(25ml,1ml),无菌水(225ml带玻璃珠 三角瓶,9ml试管),无菌培养皿,旋涡均匀器,恒 温培养箱。
5
• 改良MC培养基
培养基
• 配方:大豆蛋白胨 5g,牛肉浸膏5g, 酵母浸膏5g,葡萄 糖20g,乳糖20g, 碳酸钙10g,琼脂 15g,蒸馏水 1000mL,硫酸多黏 菌素B
食品微生物技术
实训项目教程
适合专业(群):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群
1
行动领域 任务一 菌落总数测定 任务二 大肠菌群检验 任务三 霉菌、酵母菌检验 任务四 乳酸菌检验
2
任务四 乳酸菌检验 一、实验目的
• 1、了解酸乳中乳酸菌分离原理 • 2、学习并掌握酸乳中乳酸菌菌数的检测方法
3
二、实验原理
• 活性酸奶需要控制各种乳酸菌的比例,有些国家 将乳酸菌的活菌数含量作为区分产品品种和质量 的依据。由于乳酸菌对营养有复杂的要求,生长 需要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肽类、脂肪酸、酯类 、核酸衍生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一般的肉汤 培养基难以满足其要求。测定乳酸菌时必须尽量 将试样中所有活的乳酸菌检测出来。要提高检出 率,关键是选用特定良好的培养基。采用稀释平 板菌落计数法,检测酸奶中的各种乳酸菌可获得 满意的结果。
12
3、倒培养基
13
4、培养
• 将平皿倒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72h
14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
将各稀释平板上的菌落数填入下表
稀释度
10-1
10-2
10-3
平板号
பைடு நூலகம்
1 2 3平1 2 3平1 2 3平
微生物的常规检验技术--乳酸菌的检验

量为0.1g)、均质器、振荡器、吸管(1mL 和 10mL)、锥形瓶(容量250mL、500mL)、培 养皿(直径90mm)、试管(18mm × 180mm、15mm × 100mm)。
四、乳酸菌的检验
4 检验程序
四、乳酸菌的检验
5 操作步骤--样品制备 ➢ 样品制备无菌操作程序: ➢ 第一步:冷冻样品 可先使其在2~5℃条件下解冻,时间不超过18h,也可在温度不超 过45℃的条件下解冻,解冻时间不超过15min; ➢ 第二步:固体和半固体食品 以无菌操作称取25g样品,置于装有225mL生理盐水的 无菌均质杯内,8000 ~ 10 000 r/min均质1 ~ 2min,制成1:10样品匀液; ➢ 第三步:液体样品 应先将其充分摇匀后以无菌吸管吸取样品25mL放入装有225mL生 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振摇,制成1:10的样 品匀液; ➢ 第四步: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于装有9mL生理盐水 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无菌吸管反复吹 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 第五步:另取1mL无菌吸管,按上述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 即换用1次1mL灭菌吸管。
➢ 双歧杆菌培养:根据待检样品双歧杆菌含量的估计,选择2~3个连续的适宜稀释度,每个稀
释度吸取0.1mL样品匀液于莫匹罗星锂盐改良 MRS琼脂平板,表面涂布,每稀释度做
两个平板。36℃±1℃,厌氧培养48h ±2h后计数平板上的所有菌落数。从样品稀释
到平板涂布要求在15min内完成;
➢ 嗜热链球菌培养:根据待检样品嗜热链球菌活菌数的估计,选择2~3个连续的适宜稀释度,每
培养皿1 培养皿2 平均数
四、乳酸菌的检验
4 检验程序
四、乳酸菌的检验
5 操作步骤--样品制备 ➢ 样品制备无菌操作程序: ➢ 第一步:冷冻样品 可先使其在2~5℃条件下解冻,时间不超过18h,也可在温度不超 过45℃的条件下解冻,解冻时间不超过15min; ➢ 第二步:固体和半固体食品 以无菌操作称取25g样品,置于装有225mL生理盐水的 无菌均质杯内,8000 ~ 10 000 r/min均质1 ~ 2min,制成1:10样品匀液; ➢ 第三步:液体样品 应先将其充分摇匀后以无菌吸管吸取样品25mL放入装有225mL生 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振摇,制成1:10的样 品匀液; ➢ 第四步: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于装有9mL生理盐水 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无菌吸管反复吹 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 第五步:另取1mL无菌吸管,按上述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 即换用1次1mL灭菌吸管。
➢ 双歧杆菌培养:根据待检样品双歧杆菌含量的估计,选择2~3个连续的适宜稀释度,每个稀
释度吸取0.1mL样品匀液于莫匹罗星锂盐改良 MRS琼脂平板,表面涂布,每稀释度做
两个平板。36℃±1℃,厌氧培养48h ±2h后计数平板上的所有菌落数。从样品稀释
到平板涂布要求在15min内完成;
➢ 嗜热链球菌培养:根据待检样品嗜热链球菌活菌数的估计,选择2~3个连续的适宜稀释度,每
培养皿1 培养皿2 平均数
乳酸菌简介PPT课件

4、饮水量摄取不足。「不喜欢喝水」 5、习惯因素 由于生活没有规律或缺乏定时排便的训练,或个别小儿因突然环境改变,均可出现便秘。 6、疾病:佝偻病、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儿腹肌张力差,或肠蠕动减弱,便秘比较多见。 7、肛裂;肛门周围炎症,大便时肛门口疼痛,小儿因怕痛而不解大便,导致便秘。 8、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生后不久便有便秘、腹胀和呕吐。 9、腹腔肿瘤压近肠腔时大便不能顺利通过,也可引起便秘。
吸收
好
不好明满分、健康满分
谢谢
可以让父母逐步减少添加量,让宝宝慢慢习惯不加葡萄糖的饮用水。
钙排入粪便导致便秘
提高「钙」的吸收,自然可以解决。 钙的吸收,在「小肠」,让小肠的吸收状态好,钙的吸收自然提高。 钙在小肠吸收环境适合弱酸性。 添加「乳酸菌」,可以让肠道对钙的吸收提高。
肠道蠕动变慢导致便秘
解决办法,就是让肠道蠕动变快恢复正常。 可以让蠕动加快或正常的物质: 乳糖 奶粉冲泡浓度:浓=蠕动快,稀=蠕动慢 膳食纤维,增加蔬菜水果摄取量。 乳酸菌=因为他会在肠道产生「乳酸」「醋酸」
便秘
小儿便秘可能的原因
1、饮食因素 婴儿饮食太少,饮食中糖量不足,均可以造成消化后残渣少,大便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 量过高使大便呈碱性、干燥,次数减少。
2、钙吸收不好:食物中含钙多也会引起便秘,如牛奶含钙比人奶多,因而牛乳喂养比母乳喂养发生便 秘的机会多。
3、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因为很多小孩不爱吃蔬菜,喜欢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一些缺乏健康知识的 家长又不知道引导,这样造成肠胃蠕动缓慢,消化不良,食物残渣在肠道中停滞时间过久,从而引 起便秘。
解决便秘总结
是面有许多解决便秘的产品,效果可能也都非常好,但是,一样针对「便秘」产生了,才解决。 但是好了,过段时间依然还是会发生。 乳酸菌的功能,不仅在於解决,经常的饮用,更可以预防。 严重便秘与习惯便秘的人,更要经常饮用。
GB4789. 35乳酸菌检验ppt课件

7.3.3 当平板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界线的链状生长 时,则将每条单链作为一个菌落计数。
15
结果的表述
7.4.1 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 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 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 每g(mL)中菌落总数结果。
7.4.2 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 适宜计数范围内时,按公式(1)计算:
7.1.4 液体样品:液体样品应先将其充分摇匀后以 无菌吸管吸取样品25 mL 放入装有225 mL 生理盐 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 中,充分振摇,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9
乳酸菌计数
乳酸菌总数 根据待检样品活菌总数的估计,选择2 个~
3 个连续的适宜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吸取 0.1 mL 样品匀液分别置于2 个MRS琼脂平板, 使用L 形棒进行表面涂布。36℃±1℃,厌 氧培养48 h±2 h后计数平板上的所有菌落 数。从样品稀释到平板涂布要求在15min 内 完成。
11
乳酸菌计数
嗜热链球菌计数 根据待检样品嗜热链球菌活菌数的估计,选
择2 个~3 个连续的适宜稀释度,每个稀释 度吸取0.1 mL样品匀液分别置于2 个MC 琼 脂平板,使用L 形棒进行表面涂布。 36℃±1℃,需氧培养48 h±2 h后计数。嗜 热链球菌在MC 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为: 菌落中等偏小,边缘整齐光滑的红色菌落, 直径2 mm±1mm,菌落背面为粉红色。
7
2010版 8
样品制备
7.1.3 固体和半固体食品:以无菌操作称取25 g 样品,置于装有225 mL 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 于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1 min~2 min, 制成1:10 样品匀液;或置于225 mL 生理盐水的无 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 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15
结果的表述
7.4.1 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 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 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 每g(mL)中菌落总数结果。
7.4.2 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 适宜计数范围内时,按公式(1)计算:
7.1.4 液体样品:液体样品应先将其充分摇匀后以 无菌吸管吸取样品25 mL 放入装有225 mL 生理盐 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 中,充分振摇,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9
乳酸菌计数
乳酸菌总数 根据待检样品活菌总数的估计,选择2 个~
3 个连续的适宜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吸取 0.1 mL 样品匀液分别置于2 个MRS琼脂平板, 使用L 形棒进行表面涂布。36℃±1℃,厌 氧培养48 h±2 h后计数平板上的所有菌落 数。从样品稀释到平板涂布要求在15min 内 完成。
11
乳酸菌计数
嗜热链球菌计数 根据待检样品嗜热链球菌活菌数的估计,选
择2 个~3 个连续的适宜稀释度,每个稀释 度吸取0.1 mL样品匀液分别置于2 个MC 琼 脂平板,使用L 形棒进行表面涂布。 36℃±1℃,需氧培养48 h±2 h后计数。嗜 热链球菌在MC 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为: 菌落中等偏小,边缘整齐光滑的红色菌落, 直径2 mm±1mm,菌落背面为粉红色。
7
2010版 8
样品制备
7.1.3 固体和半固体食品:以无菌操作称取25 g 样品,置于装有225 mL 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 于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1 min~2 min, 制成1:10 样品匀液;或置于225 mL 生理盐水的无 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 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乳酸菌微生物PPT课件

不乳耐酸酸菌,)酸。性环境(pH≤5.5)对菌体存活不利
乳酸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乳酸菌:发酵食品行业中应用最广泛。
乳酸发酵食品:经过乳酸菌发酵作用制 成的食品。
乳酸菌对人体健康有益。因而,乳酸发 酵食品受到人们重视,在食品工业中占 有重要地位。
1.发酵乳制品 (1)酸牛乳(Yoghurt) –①凝固型酸乳 –②搅拌型酸乳(纯酸奶) –③饮料型酸乳(活性乳) (2)干酪(Cheese)。 (3) 酸性奶油 2.果蔬汁乳酸菌发酵饮料 3.益生菌制剂
对4热5次℃抵或。抗培耐力养热弱基性,中强6添0,℃加能,C耐aC36O053m~i1n%6全~8℃部3%的死保高亡藏温。。。
– 干常常酪作、作为酸发干制酵酪奶酸、油乳酸、、制乳瑞奶酒士油、干发酸酪酵泡的剂菜生菌发产种酵菌。剂。菌种。
(三)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
23..1生.代理形表生种态化—特—特征肠点:膜:状明串珠菌
能利Y用字葡型萄、糖V、字果型糖、、弯乳糖曲和状半、乳勺糖型,,生成乳 酸人、体乙肠典酸道型、有形少益态量菌甲为群酸:分等拮叉。抗杆致菌病,菌、改善微生态平 衡蛋、–白合革质成兰分微解氏生力素染微、色弱提阳,供性能营。利养用、铵抗盐肿作瘤为、氮降源低。内毒 素平专 最、等–性适提重无厌生高要芽氧长免生。温孢疫理多度功力和次3能、鞭7传℃保(毛代。护促,后最进造不,适人血运菌生体器株长动健官耐p康、。H氧值作降性6用低.增5超胆~强过固7。.其醇0,它水
(一)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3.21).乳嗜形杆酸态菌乳特属杆征的菌:代(表L种.acidophilus)。 形(态1细):胞保比呈加保杆利加状亚利,乳亚短杆乳链菌杆排(菌列L小。.b,革ul细兰ga长氏ri杆染cu状色s)。阳。性,不
乳酸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乳酸菌:发酵食品行业中应用最广泛。
乳酸发酵食品:经过乳酸菌发酵作用制 成的食品。
乳酸菌对人体健康有益。因而,乳酸发 酵食品受到人们重视,在食品工业中占 有重要地位。
1.发酵乳制品 (1)酸牛乳(Yoghurt) –①凝固型酸乳 –②搅拌型酸乳(纯酸奶) –③饮料型酸乳(活性乳) (2)干酪(Cheese)。 (3) 酸性奶油 2.果蔬汁乳酸菌发酵饮料 3.益生菌制剂
对4热5次℃抵或。抗培耐力养热弱基性,中强6添0,℃加能,C耐aC36O053m~i1n%6全~8℃部3%的死保高亡藏温。。。
– 干常常酪作、作为酸发干制酵酪奶酸、油乳酸、、制乳瑞奶酒士油、干发酸酪酵泡的剂菜生菌发产种酵菌。剂。菌种。
(三)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
23..1生.代理形表生种态化—特—特征肠点:膜:状明串珠菌
能利Y用字葡型萄、糖V、字果型糖、、弯乳糖曲和状半、乳勺糖型,,生成乳 酸人、体乙肠典酸道型、有形少益态量菌甲为群酸:分等拮叉。抗杆致菌病,菌、改善微生态平 衡蛋、–白合革质成兰分微解氏生力素染微、色弱提阳,供性能营。利养用、铵抗盐肿作瘤为、氮降源低。内毒 素平专 最、等–性适提重无厌生高要芽氧长免生。温孢疫理多度功力和次3能、鞭7传℃保(毛代。护促,后最进造不,适人血运菌生体器株长动健官耐p康、。H氧值作降性6用低.增5超胆~强过固7。.其醇0,它水
(一)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3.21).乳嗜形杆酸态菌乳特属杆征的菌:代(表L种.acidophilus)。 形(态1细):胞保比呈加保杆利加状亚利,乳亚短杆乳链菌杆排(菌列L小。.b,革ul细兰ga长氏ri杆染cu状色s)。阳。性,不
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检测及纯化ppt课件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实验材料:市售乳酸饮料或酸奶。 实验仪器:保温箱、高压蒸汽灭菌锅、水浴锅、 培养皿、试管、涂布器、酒精灯等。 实验试剂:脱脂乳试管、脱脂奶粉、5%蔗糖水、 1.6%溴甲酚紫、95%乙醇溶液、酵母膏、 琼脂、无菌水
【实验步骤】
1、1.6%溴钾酚紫牛乳培养基的制备
2、脱脂乳试管的制备
3、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 4、乳酸菌的检测、纯化培养
(1)、1.6%溴甲酚紫牛乳培养基的制备
配料: (A)液:脱脂奶粉100g,水500ml,加入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1ml, 80℃灭菌20min。 (B)液:酵母膏10g,水500ml,琼脂20g ,pH6.8, 121℃湿热灭菌20min。 操作: (1)、按照配方正确称取所需药品放于烧杯中,在搪瓷杯中加入所需水 量,玻棒搅匀,加热溶解,用1N NaOH或1N HCl调pH,加琼脂溶化,加 热过程要不断搅拌,可适当补水。琼脂完全溶解后 倒入250mL的锥形 瓶中,贴上标签,在高压锅中灭菌20min。 (2)、灭好菌的A液和B液趁热充分混合,并在酒精灯的附近趁热倒平板 。
10ml 1.0ml 1.0ml 1.0ml 1.0ml 1.0ml 1.0ml
10-1
花园酸奶 90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另留一管不稀释留作对照(CK)
(2)、分离方法
A.平板划线 接种环挑取10-1菌液,按无菌操作对标有”10-1”的3个平板进 行划操作;划线完毕后,盖上皿盖,倒置放在40℃恒温培养箱中培 养48小时。
B.平板涂布
《乳酸菌》ppt

保健功效包括:
(1)增進食品或飼料之營養品質及促進維生素的合 成及酵素的產生 乳酸菌的營養效能在於發酵後,食品之大分子 初步被消化成小分子後,可提高游離胺基酸量,並 產生葉酸、niacin、thiamine、riboflavin、 pyridoxing及vitamin K等維生素(Denter and Bisping,1994)。
乳 酸 菌 的 发 现 人
为什么酸奶与低聚糖一起食用效 果更好?
• 低聚糖是乳酸菌、双歧杆菌最喜欢的。低 聚糖、蔗糖、乳糖等都是以玉米、大豆等 为原料生产的糖类,大量摄入后小肠内消 化不了的会进入大肠,是乳酸菌最喜欢的 “食物”。但低聚糖摄入过量容易引起腹 泻,需要适量。
酸 酸 成 糖 吸乳 再 丙 经 首酸 脱 酮 过 先菌 氢 酸 糖 是的 产 , 酵 普无 生 丙 解 糖氧 乳酮生 呼
哪些产品中含有益生菌?
• 益生菌通常在发酵的食品中比较普遍,最 普遍的应用是添加到酸奶和饮用型酸奶中, 但是还有一些含益生菌的产品,如乳酪、 牛奶、酸奶油和开菲尔产品等也可在市场 上找到。许多膳食补充剂也含有益生菌。
关于乳酸菌
乳酸菌饮料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绝 佳的营养补充品。在二十世纪初,生理 学家法基尼克夫认为酸奶中的乳酸菌, 就是保加利亚一带居民长寿的原因,使 乳酸菌声名大噪,也使更多专家投注心 力去研究。
• 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酸-6-磷酸→CO2 核酮糖-5-磷酸→木糖-5-磷酸→甘氨酰乙醛-3-磷 酸+乙酰磷酸甘氨酰乙醛-3-磷酸经糖酵解途径, 从丙酮酸形成乳酸,另一方面乙酰磷酸经由乙酰 辅酶A乙酰乙醛形成乙醇和乙酸。在异质乳酸发 酵中;生成L(+)-乳酸或者D(—)-乳酸,或二 个都生成。 乳酸细菌能利用葡萄糖及其他相应的 可发酵的糖产生乳酸,称为乳酸发酵。 由于菌种 不同,代谢途径不同,生成的产物有所不同,将 乳酸发酵又分为同型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和 双歧杆菌发酵。 同型乳酸发酵:(经EMP途径) 异型乳酸发酵:(经HMP途径) 双歧杆菌发酵: (经HK途径—磷酸己糖解酮酶途径)
S4601乳及乳制品中乳酸菌的测定-培训PPT(精)

一、生物学特性
• 乳酸菌是指一群能分解葡萄糖或乳糖产生乳酸,需氧和兼性厌氧,多数 无动力,过氧化氢酶阴性,革兰氏阳性的无芽孢杆菌和球菌。 • 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分为两大类型: – 同型乳酸发酵:发酵产物中只有乳酸的(达80%以上),如乳酸链 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乳酪链球菌(Streptococcus cremori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easei)等; – 异型乳酸发酵:发酵产物中除乳酸之外,还有乙酸、乙醇、CO2和 H2的,如一些明串珠菌(Leuconostoc)、乳酸杆菌(Lactocillus) 等。
二 ︑ 检 验 方 法
二、检验方法
• (一)检验程序 • (二)检验要点
一 检 验 程 序
( )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验要点
• 1、样品制备
– 冷冻样品可先使其在 2 ℃~5 ℃条件下解冻,时间不超过 18 h,也可在温度 不超过 45 ℃的条件解冻,时间不超过15min。 – 同菌落总数测定
• 2、样品10倍系列稀释 • 3、检测
食品检验工(中级)
M4-6 乳及乳制品 中乳酸菌的测定
主讲教师: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张爽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生物学特性
检验方法 知识扩展
— 3—
• 乳酸菌:一类可发酵糖主要产生大量乳酸 的细菌的通称。主要为乳杆菌属 (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 (Bifidobacterium)和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 • 乳酸菌菌落总数:指检样在一定条件下培 养后,所得1mL检样中所含乳酸菌菌落的总 数。
(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2、制平板
• 用1mL移液管移 取酸奶稀释液 1mL,放入培养 皿中(必须距离 酒精度10cm以内 )。
.
10
• 选用2~3个适合的 稀释度,培养皿贴 上相应的标签,分 别吸取不同稀释度 的稀释液1mL置于 平皿内,每个稀释 度作2个重复。
.
11
• 然后用溶化冷却 至45℃左右的 MC培养基倒平皿 ,迅速转动平皿 使之混合均匀, 冷却成平板。
.
6
四、操作步骤
• 将灭过菌的蒸馏水分两次,用移液管移取10mL装入灭过 菌的试管中。
.
7
1、实验流程
实验 流程
样品 稀释 制平板 培养 检查计数
Page 8
.
8
2、实验步骤
1、样品稀释
• 先将酸奶样品搅拌均匀,用无 菌移液管吸取样品25mL加入盛 有225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 在旋涡均匀器上充分振摇,务 必使样品均匀分散,即为10-1的 样品稀释液,然后根据对样品 含菌量的估计,将样品稀释至 适当的稀释度。
食品微生物技术
实训项目教程
适合专业(群):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群
.
1
行动领域
任务一 菌落总数测定 任务二 大肠菌群检验 任务三 霉菌、酵母菌检验 任务四 乳酸菌检验
.
2
任务四 乳酸菌检验
一、实验目的
• 1、了解酸乳中乳酸菌分离原理 • 2、学习并掌握酸乳中乳酸菌菌数的检测方法
.
3
二、实验原理
• 活性酸奶需要控制各种乳酸菌的比例,有些国家 将乳酸菌的活菌数含量作为区分产品品种和质量 的依据。由于乳酸菌对营养有复杂的要求,生长 需要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肽类、脂肪酸、酯类 、核酸衍生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一般的肉汤 培养基难以满足其要求。测定乳酸菌时必须尽量 将试样中所有活的乳酸菌检测出来。要提高检出 率,关键是选用特定良好的培养基。采用稀释平 板菌落计数法,检测酸奶中的各种乳酸菌可获得 满意的结果。
.
12
3、倒培养基
.
13
4、培养
• 将平皿倒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72h
.
14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
将各稀释平板上的菌落数填入下表
稀释度
10-1
10-2
10-3
平板号 菌落个数
1 2 3平1 2 3平1 2 3平
均
均
均
根据试验结果,报告检测结果:
被检样品每1mL(g)食品中乳酸菌数为:
。
.
15
.
.
4
三、实验材料
• 1、培养基
改良MC培养基(MRS培养基,改良CHALMERS培养 基,M17培养基)。
• 2、仪器和器具
无菌移液管(25ml,1ml),无菌水(225ml带玻璃珠 三角瓶,9ml试管),无菌培养皿,旋涡均匀器,恒 温培养箱。
.
5
• 改良MC培养基
培养基
• 配方:大豆蛋白胨 5g,牛肉浸膏5g, 酵母浸膏5g,葡萄 糖20g,乳糖20g, 碳酸钙10g,琼脂 15g,蒸馏水 1000mL,硫酸多黏 菌素B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