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第6单元 碳和谈的氧化物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汇总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一、碳的单质1、碳的分类碳的单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其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也各有不同。
碳的单质主要有以下几类:(1)金刚石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它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以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切割金属、用作钻探机钻头、制作钻石等等。
(2)石墨石墨是一种深灰色、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地很软,有滑腻感,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作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
(3)常见的无定形碳无定形碳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没有固定形状,常见的有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木炭: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可用于制作燃料、制作火药、冶炼金属等。
活性炭:灰黑色的多孔颗粒状固体,可用于净化气体和液体、制作防毒面具等。
焦炭:浅灰色的多孔性固体,可用于冶炼金属。
炭黑:极细的黑色粉末,可用于制作油墨、燃料、橡胶制品的填料等。
C(4)60C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结构的每个60C分子很稳定,有可能广泛应用于超导、催化、材料、医学及生物等领域。
60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碳具有可燃性充分燃烧时:不充分燃烧时:(3)碳具有还原性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事项】①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②应该使用过量木炭: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
③实验结束后应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流到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在高温条件下,焦炭与氧化铁发生反应(4)在高温条件下,碳可以把二氧化碳转变成一氧化碳二、制取二氧化碳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浓盐酸易挥发,会造成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 601.常见的碳单质:自然界中的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人工生产的无定形碳有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新发现的碳单质有C 60、C 70、C 84、C 240、碳纳米管、碳片等。
前六种碳单质化学式都是C (即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完全燃烧后都生成CO 22.各碳单质的物理特性和用途: ⑴金刚石:○1为金刚石很坚硬,所以可用于做钻头、切割玻璃 、切割大理石等 ②天然金刚石经加工琢磨后变得璀璨夺目,所以可做钻石。
⑵石墨:因为石墨能导电,所以可作电极;因石墨很软且为黑色,所以可作铅笔芯;因石墨有润滑性,所以可作润滑剂,因熔点高,所以可作高温润滑剂。
⑶木炭:因木炭有可燃性,所以可作燃料,也是黑火药的主要成分之一。
⑷炭黑:用于制造墨水,也可做轮胎的添加剂以增加耐磨性。
⑸焦炭:常用于冶炼金属。
⑹活性炭:因为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结构,有吸附性,所以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冰箱去味剂,或用于自来水净化。
若把它放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会观察到紫色液体变浅甚至变成无色,此过程是物理变化。
注意:碳纳米管的吸附能力最强,木炭也有吸附性但比活性炭弱;即吸附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碳纳米管、活性炭、木炭。
3.各个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4.碳单质补充说明:⑴C 60、C 70、碳纳米管是新发现的物质,物质类别都属于单质,但分别由碳六十分子、碳七十分子、碳纳米管分子构成。
⑵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如:金刚石很硬可作钻头;石墨很软且为黑色可作铅笔芯。
5.由碳可知,一种元素有可能形成多种单质,故,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有可能是纯净物、单质、混合物,但不可能是化合物。
6.影响物质用途的因素主要是物质的性质,但还有造价、是否容易获得、是否环保等。
7.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但化学性质相同,因为都由碳元素组成。
8.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⑴常温下碳化学性质不活泼,如:①古代字画年深日久不变色是因为墨水中含碳,而碳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九年级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

九年级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既是地球上的基本元素,也是生命的基础。
而碳的氧化物则是由碳和氧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九年级学生应该了解的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
一、碳的基本特性碳是周期表上的第14个元素,原子序数为6,化学符号为C。
它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常见的存在形式有纯碳和有机化合物。
纯碳经常以石墨、炭、金刚石等形式出现。
1. 四价性: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壳有4个空位,因此它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其他共价键。
2. 高稳定性:碳原子的键能非常高,这使得碳化合物能够稳定存在。
3. 多样化结构:由于碳原子的多价性和自由旋转的能力,碳化合物可以形成多样化的结构。
二、碳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是由碳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主要有四种氧化物,分别是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三氧化碳(CO3)以及四氧化碳(CO4)。
1. 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它是由一份碳和一份氧元素组成,化学式为CO。
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不完全燃烧,例如燃烧木材、天然气或汽油时会产生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致命的气体,会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它与氧气的结合能力,导致缺氧。
因此,使用燃气设备和火源时要注意通风和安全。
2.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式为CO2。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体呼吸产生的废气。
它的浓度的增加与气候变化、温室效应有关。
在自然界,二氧化碳的浓度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地壳中的碳储量来维持平衡。
3. 三氧化碳(CO3):三氧化碳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也被称为过碳酸。
过碳酸具有独特的氧化还原性质,可以被还原为二氧化碳和氧气,或者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它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作强氧化剂或还原剂。
4. 四氧化碳(CO4):四氧化碳是一种不稳定的分子,由于逆反应的存在,它通常只在不稳定的条件下存在。
虽然四氧化碳没有实际应用,但研究它的存在形式有助于我们对碳氧化物的理解。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下面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点总结:碳的单质:碳的单质有石墨、金刚石和富勒烯等。
它们都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且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碳的化学性质: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它可以与许多元素发生反应,如氧气、氮气、氢气等。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它可以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金属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也可以与氢氧化钠等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通过呼吸色素吸收氧气,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碳酸盐是由金属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类,如碳酸钠、碳酸钙等。
碳酸氢盐是由金属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组成的盐类,如碳酸氢钠、碳酸氢钙等。
它们在水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酸和碱。
初三化学上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总结

初三化学上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总结氧气二氧化碳物质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有三态变化(固态为干冰),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有三态变化(固态:干冰)○1一样不支持燃烧、不燃烧(能支持镁燃烧)○2能与水反应○3与石灰水反应○4与碳反应制法实验室制法固体加热型固+液常温型或固液常温型(与氧气制备的KClH2O2同)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高温煅烧石灰石收集方法(并注明缘故)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检验方法带火星木条伸入瓶内,看是否复燃。
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满方法排水法: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向上排空气法:带火星木条伸至瓶口,复燃。
燃着的木条伸至瓶口,木条熄灭药 品原 理装 置氧气分解过氧化氢溶液H2O2(无色液体),加入少量MnO2(黑色粉末或加热氯酸钾KClO3(白色固体),加入少量MnO2或加热KMnO4(暗紫色固体)二氧化碳 稀盐酸与大理石(石灰石)反应一、【知识脉络】放置方法 正放用 途动植物呼吸、炼钢、化工、航天、医疗急救、气割、气焊、潜水干冰—制冷剂、( 人工降雨、冷冻保鲜、制化肥灭火、光合作用、化工原料 (制碳酸饮料、制化肥)、气体化肥【单元小结】一、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二、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比较物质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图检验方法氧气过氧化氢催化分解或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02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CaCO3+2HCl =CaCl2+H2O+CO2↑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那么该气体是CO2三、物质的转换:本单元知识间的联系可用右图来表示。
写出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为了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人类应该采取的措施。
○1依照两幅图,说说什么是“温室效应”?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哪些?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使地面吸取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
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重点知识归纳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重点知识1、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如:金刚石、石墨、C 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氧气(O 2)和臭氧(O 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2、碳的单质:⑴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 钻探机的钻头等;⑵.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电极等。
⑶.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具有吸附性,防毒面具里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吸附毒气的,制糖工业中也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3、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4、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⑴.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我国古代的书法和字画能够保存长时间的原因。
⑵.碳具有可燃性: 完全燃烧 C+O 2 点燃 CO 2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足)2C+O 点燃2CO⑶.碳具有还原性 C + 2CuO 高温 2Cu + CO 2 ↑ (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二氧化碳的制法:⑴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①.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取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是则用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②.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以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 CO 只能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 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⑵.CO 2的实验室制法①.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 3 + 2HCl =CaCl 2 + H 2O + CO 2↑②发生装置:固+夜 不需加热③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④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气体; ⑤验满方法: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必背知识点

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必背知识点一、碳的几种单质1. 金刚石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用途: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 石墨物理性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固体,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和润滑性。
用途: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电刷、做固体润滑剂等。
3. 无定形碳主要成分: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性质:具有强烈的吸附性 (因其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以及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等。
4. C60构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 常温下的稳定性:古代用墨书画的字画能长久保存,证明了碳在常温下的稳定性。
2. 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C + O2 →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2C + O2 →2CO3. 还原性C + 2CuO →2Cu + CO2↑(置换反应),应用于冶金工业,现象为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 + 3C →4Fe + 3CO2↑,现象为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 实验室制法原理: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装置:与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验证: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证明已集满。
2. 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CaCO3 →CaO + CO2↑四、二氧化碳的性质1.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 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 + H2O →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 + Ca(OH)2 →CaCO3↓+ H2O,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刚石、石墨和C 60一、碳的单质1、金刚石天然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
2、石墨石墨很软,有滑腻感—做润滑剂,优良的导电性—做电极材料。
3、木炭、活性炭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活性炭由较强的吸附性,可用来做防毒面具。
4、C 60C 60是由C 60分子构成的,每个C 60分子中有60个碳原子。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古画可以保存很长时间)2、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1)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
22CO 点燃O C +(2)木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热量。
CO 222点燃O C +3、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用途:冶金工业/冶炼金属)(1)木炭还原氧化铜现象: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 Cu 22高温C CuO注: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试管炸裂;②先预热在集中加热;③实验结束时,先移走导管再撤掉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吸,试管炸裂。
(2)木炭还原氧化铁↑++232CO 3Fe 432高温C O Fe(3)高温条件下,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CO 22高温C CO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工业制CO 2——高温煅烧石灰石↑+23CO CaO 高温CaCO二、实验室制CO 21、药品和反应原理(1)药品:稀盐酸和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 3)(2)反应原理:↑++=+22232CO O H CaCl HCl CaCO注意:①不能用Na 2CO 3粉末、纯CaCO 3:反应太快,不易收集气体;↑++=+223222CO O H NaCl HCl CO Na②不能用浓盐酸:浓盐酸挥发,挥发出的HCl 气体使收集的CO 2气体不纯;③不能用稀硫酸: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微溶的CaSO 4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继续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复习提要
1、碳的单质
(1)金刚石:①物理性质: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不导电,不导热,无润滑性。
②用途:用于划玻璃、切割金属、钻探机钻头、制装饰品等。
(2)石墨:①物理性质: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软,导电性优良,导热性良好,有润滑性。
②用途:用于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
60
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
②碳纳米管:由碳原子构成的管状大分子。
2、碳的化学性质
(1)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2)碳跟氧气反应:①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碳在氧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
出热量;C+O
2==CO
2
②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碳发生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热量
2C+O
2
==2CO。
(3)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现象: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黑色粉末中有红色固体生
成。
C+2CuO==2Cu+CO
2
↑
注意:①碳单质作还原剂一般需要大量的热,属于吸热反应,因此反应条件一般要写高温;②操作时注意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③配置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些,目的是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
(4)常见的反应:C + 2CuO 高温2Cu +CO
2↑; C + CO
2
高温
2CO。
3、氧化-还原反应
有得失氧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氧的物质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得到氧的产物是氧化产物;失去(提供)氧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失去氧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4、实验室制取气体实验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1)需要研究实验室制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就是要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如常温、加
热、加催化剂等),可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
(2)需要研究制取这种气体所采用的实验装置。
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
下面列出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
①气体发生装置:a .反应物的状态:固体与固体反应;固体与液体反应;液体与液体反应。
b .反应条件:常温;加热;加催化剂等。
②气体收集装置:a .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b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时,可用排水法。
(
5(1)反应药品:稀盐酸跟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反应。
(2)反应原理:CaCO 3+2HCl =CaCl 2+H 2O +CO 2↑
(3)发生装置的选择:由于反应物是块状的大理石火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且反应不需要加热,生成的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因此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相似。
一般情况下,由于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需反应物的量较多,常用大试管、锥形瓶、广口瓶、平底烧瓶。
(4)收集装置的选择:收集二氧化碳可根据它的性质去考虑: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且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不用排水法。
又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5)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块状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③塞紧双空胶塞;④由长颈漏斗加液体;⑤收集气体。
(6)注意事项:①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散;②反应器内的导管稍露出胶塞即可,不宜太长,否则不利于气体导出;③不加热;④集气瓶内的导管应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以利于排净空气。
(7)验满、检验及净化: ①验满: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火焰熄灭,证明瓶内已充满二氧化碳。
②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气体。
③净化:若制取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时,可先将气体通过盛有碳酸氢钠容液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气体),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并进行干燥)。
6、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1)原理:高温煅烧石灰石,产生生石灰,副产品是二氧化碳。
(2)化学方程式:CaCO 3 CaO +CO 2↑
7、二氧化碳的性质:①物理性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
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②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能生成碳酸CO 2+H 2O=H 2CO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 2+Ca (OH )2=CaCO 3+H 2O
8、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
高温
(1)灭火: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又不支持燃烧,同时二氧化碳的密度又比空气大。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可用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作气体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4)温室效应: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②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其余的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等。
③温室效应会使两极冰川融化,海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会使土地沙漠化加快,农业减产。
④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有: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的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9、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2)化学性质: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点燃后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O
2==CO
2
;
一氧化碳具有毒性,煤气中毒就是一氧化碳引起的;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O+CuO==Cu+CO
2(3)用途:①用作气体燃料;②冶炼金属。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