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生巧用“冷处理

合集下载

教育学生巧用“冷处理”

教育学生巧用“冷处理”

教育学生巧用“冷处理”笔者从事的是初中阶段的教育,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心理上比较叛逆,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与同学、老师闹点小矛盾。

面对着他们的错误与叛逆,你越是严厉批评他们,就越容易激起他们的反感和抵触心态,以致发展到与老师作对、唱对台戏。

特别是有些“问题学生”,个性偏激,脾气大,容易冲动。

你如果对他大发雷霆,当众训斥他,他不但不害怕,反而会当众反驳、顶撞老师,甚至失去理智,与老师发生肢体冲突,从而使事态严重化,以致师生关系严重恶化,对教学也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班主任,特别是年轻的班主任,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工作冲劲,总以为光靠着“勤快”与“严厉”这两样“法宝”就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甚至在短时间内就能干出好成绩。

当学生听话时就笑容满面;一旦学生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时,就容易冲动、发怒,当众训斥学生。

有些老师绝对不能容忍学生当众反驳、顶撞老师,认为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不狠狠惩罚就不能挽回自己的面子,就不能在全班面前树立自己的权威,认为必须让学生对自己有一种畏惧心理,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

但是,事实上这样处理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感情,激起他们的叛逆和抵触心态,使师生关系逐渐冷淡甚至恶化。

在班级管理中,当这样的班主任碰到这样的根本不买帐的“问题学生”时,师生之间的冲突就难以避免了。

以致最后浪费时间不说,还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威严扫地,却没有半点效果。

以致有不少班主任干了不到一学期,工作热情剧减,由希望变失望,甚至有些老师对班主任工作有一种厌倦、恐惧感,纷纷避之。

笔者认为,我们作为班主任,要有良好的心态,必须认识在班级的正常管理中,“问题学生”和“问题行为”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不要奢望个个学生都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学生。

因此,在教育学生时我们不能靠“蛮干”,不能靠自己的一厢情愿,我们要按教育规律办事,在工作中学会用智慧,讲技巧。

更多时候,一时激愤的“热处理”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使事态严重化,伤害师生感情,恶化师生关系。

浅谈“冷处理”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冷处理”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冷处理”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冷处理是一种管理手段,它指的是在面对问题时,冷静地避免对其做出过多的情绪反应和直接回应,而是先对自身情绪进行冷静分析,然后行动。

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冷处理也有其应用,本文将进行浅谈。

一、冷处理在班主任管理中的定义冷处理在班主任管理中是指,在面对班级管理的问题时,冷静地避免对问题做出过多的情绪反应和直接回应,而是先对自身情绪进行冷静分析,然后针对问题制定合理的方案。

二、冷处理在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1、遇到问题时,快速冷静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也时有发生。

在出现问题之后,班主任应首先保持冷静,不要过多地表现出情绪。

首先要做到一定时间的自我分析,梳理自己的思路,然后再与学生进行沟通和讨论。

通过冷静分析完问题之后,班主任才能更清晰地了解问题,并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被情绪支配,令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2、协调冲突时,冷静处理在学生管理中,经常会遇到学生之间的冲突。

当班主任被拉入其中时,一定要冷静地处理这些冲突。

首先需要了解情况,与冲突的双方进行沟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在了解情况之后,要询问和听取双方的观点,并给予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不要在处理冲突时动怒或者表达过于情绪化的激烈反应。

要理性地处理问题,避免引发更多的矛盾和冲突。

3、挑战时,保持冷静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还会遇到一些挑战。

这些挑战有可能来自学生,也可能让班主任自己感到无法回应。

面对挑战时,冷静分析自身的反应,排除情绪因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尝试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个冷静、理性的心态,能够使班主任更好地应对挑战,不让问题进一步恶化。

三、冷处理的优势1、避免情绪化反应冷处理的最大好处是避免情绪化反应。

在面对问题时,如果情绪过于激动,时常会导致失控和提前做出不明智的回应。

在冷处理情况下,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真正地遏制局面的恶化。

2、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冷处理不仅可以避免情绪化反应,也能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如何应对课堂突发事件

如何应对课堂突发事件

如何应对课堂突发事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突发事件,应具备灵活自如化解难题的能力,要善于根据问题出现的情况,做出敏捷的反应,及时采取合理的对策,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1.冷却处理法
即对突发事件暂时冻结,仍按原计划进行教学活动,课后处理。

2.以静制动法
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教师只有沉着冷静,才有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因势利导法
学生在上课时,往往会把由课前发生的事件所引发的情绪带到课堂上来,如果不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就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气氛。

4.虚心宽容法
虚心宽容是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心理基础,宽容在处理偶发事件中的作用是极富艺术性的,宽容不是软弱无能,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教师要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反省,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仁厚和良苦用心,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心和理解,促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

5.共同探究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出现这种情况,可采用师生共同探讨的方法,处理好这类偶发事件。

山芋太烫手,晾凉了再接

山芋太烫手,晾凉了再接

山芋太烫手,晾凉了再接作者:白茂萍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21期陶行知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因为小学生理性逻辑不够强,是非观未完善,班级中总会冒出几个“小刺头”,形象说来是“烫手的山芋”,让人接弃两难。

班主任要做好一个重要环节:恰当巧妙运用“冷处理”。

一、班主任工作中的四大雷区作家张于义说:“孩子的心灵犹如白纸一样纯洁,既容易受真善美的熏陶,也容易受假丑恶的污染。

”而有些班主任在“绘画”中容易误入教育“雷区”。

1.雷区一:处罚泛滥有些班主任面对学生的过错,“拿起、放下”的都是处罚,谓之“严师出高徒”。

作家林格说:“惩罚一个人时,重要的是唤醒人的自尊自信:我是优秀的人,错了该罚,罚是为了更好地做人。

”适当处罚作为一种批评手段,但随意处罚则与教育规律相违背。

2.雷区二:情绪影响,消极迁移有些班主任的情绪有点“儿童化”,当顺心时,学生可错而不罚;当颓丧时,就算学生无伤大雅,老师也火冒三丈,斥骂学生。

负效应压抑学生的精神,使其焦虑。

3.雷区三:当众批评,罔顾尊严作家林格说:“孩子犯错,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维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

”但有些班主任在办公室批评学生,罔顾尊严。

学生是需要教育的孩子,是有自尊的个体。

当众指责让其羞辱而自卑。

4.雷区四:知错不认,闪烁其词孔子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有些班主任明知自己有错,却不敢在学生面前承认错误,怕掉尊严。

教师希望学生做真诚有担当的人。

反之学生也希望教师是上述楷模。

知错不认,既令教师形象受损,又失去亲身诚实教育的机会。

二、班主任工作中的“冷处理”1.当学生的看法与班主任的意见左右不一时,暂且放一旁,冷处理班主任工作复杂繁琐。

其范围:从课堂到操场、从书本到活动、从行为到思想,任务繁重。

工作中多少都与学生发生矛盾。

这时处事方式稍有不妥,便骑虎难下,但若能冷静运用“冷处理”,既避免正面交锋的伤害,又避免班主任形象的受损。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育人艺术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育人艺术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育人艺术【提要】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共鸣,没有教师的真情投入,就没有学生的真情回报。

本文通过宽容善待、引导教育学生运用“冷处理”,润物细无声,批评教育学生巧留“台阶”,把握情感教育主线等方式,倡导“绿色教育”等班级管理方法和育人艺术,以期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班级管理冷处理留台阶绿色教育有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首先来了个冽冽呼啸,寒风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反而把大衣裹得紧紧地。

南风则徐徐吹动,渐渐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进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

两风比拼中,南风最终获得胜利。

这就是“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带来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懂得理解、关心别人,并特别要注意方式方法。

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式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

同样,教师管理班级教育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班主任的核心工作就是全面育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突出学校的人文管理,使学生既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又能在轻松宽容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作为班主任,要充分挖掘班级管理中的育人艺术,用独特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关心学生。

下面是笔者近年来在从事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几点心得体会:一、宽容善待,教育引导学生时有针对性地运用“冷处理”学校是一个舞台,教师和学生则是这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班主任角色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既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又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还是学校、家庭、社会力量的协调者。

班级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水平,体现了班主任的教育艺术。

斯宾诺莎说过:“不要哭,不要笑,只要理解。

”面对一群活泼可爱的学生,你准备怎样教育,面对一群淘气的学生,你又准备怎样训斥,不同的方法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是严加管制,还是多些理解与宽容?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教育引导时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师要给学生以反思的机会,而不是急于对他们做出或好或坏的评价,待一段时间(一般不可过长),学生对其错误言行有了一定认识后,再进行批评教育。

课堂提问“冷场”的冷处理

课堂提问“冷场”的冷处理

课堂提问“冷场”的冷处理一、“冷场”的原因课堂的提问能唤醒学生的意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能力。

但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达到上述的目的,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有些学生的思维往往改变了方向,要么答非所问,偏离正题、误入歧途、有悖于教育目标;要么无人回答或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现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提问的内容没有做到:目的明确,难易适度,有逻辑性。

2、提问的方式没有做到:先提后问,留一定的思考时间,把握时机,注意层次,因人而异。

3、学生的回答没有做到:主动回答,大胆质疑,积极探索。

4、教师的导答没有做到:热情鼓励,提供线索,积极评价。

二、“冷场”的冷处理面对这种已经造成的“冷场”怎么办?这就涉及到教师如何反思及重构,如何点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如能审时度势,讲究策略,学生就会排除障碍,将提问进行到底;由此可见,善于提问,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善于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处理课堂提问的冷场,将提问进行到底,也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主要表现。

提问后会不会点拨,特别是“冷场”后点拨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的反思及应变能力。

而这种应变能力具体体现在“冷场”的“冷处理”上,。

笔者认为这种“冷处理”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1、热情鼓励,用“线索”铺路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

这就是说,作为一个老师,课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时刻处在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

有位老师讲授杜甫的五言律诗《春望》,当讲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提问道:“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为什么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结果一连叫起了几个学生都没能回答上来,老师着急,学生也着急,整个教室的气氛一下子沉寂了,教师也陷入“冷场”的无可奈何之中,只好自己说出了答案,但课堂气氛直到下课也没能活跃起来。

论教育学生巧用“冷处理

论教育学生巧用“冷处理

论教育学生巧用“冷处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意义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教育的重要性更是无法言表。

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个人发展上,教育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冷处理这个方法也逐渐被广泛运用。

但是,很多人对冷处理并不了解,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教育学生巧用“冷处理”。

一、什么是冷处理冷处理,也称为冷却处理,是一种材料工程中的处理方法,它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温度来改变材料的性质。

在学生中,冷处理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让自己的思维处于一种空白、冷静的状态,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冷处理的方法1.冥想法冥想法是一种训练思维,达到放松身心的方法。

通过冥想可以清空思维,减少思维的干扰,保持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育学生中,可以采用冥想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行为减少法行为减少法是指在学习中,刻意减少一些容易分散注意力的行为,例如减少看手机、听音乐等,让自己保持专注,进入学习状态。

行为减少法在教育学生中非常实用,能够让学生静下心来,更好地掌握学习知识。

3.关键词挖掘法关键词挖掘法是指在学习中寻找关键词,将关键词记录下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防止信息的遗漏,更能够帮助学生扩充词汇量,提高学习效果。

三、冷处理的好处1.减少学习的干扰通过冷处理的方法,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处于一种空白状态,减少外部因素的干扰。

这有利于学生更加集中精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学生使用冷处理的方法时,需要不断地自我调节,这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在学习中更加独立自主。

3.减轻学习压力学习压力是学生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

通过冷处理的方法,学生可以减轻学习压力,舒缓心情,更加轻松地面对学习。

四、冷处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在教育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使用冷处理的方法,使其更加独立自主的学习,培养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

采用关键词挖掘法,在学习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增加词汇量,提高学习效果。

班主任如何处理偶发事件

班主任如何处理偶发事件

班主任如何处理偶发事件在日常教育管理的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如同学之间打架和顶撞老师等,如何处理偶发事件,对班主任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反映了班主任的本身素质和工作水平。

妥善处理偶发事件,既有利于教育当事学生,增进师生感情,也有利于教育全班同学。

相反,不仅会影响师生关系和教育效果,而且还会把问题搞糟,实践证明,采用下列做法其教育效果较好。

一、“冷”“冷”就是我们平日讲的冷处理。

偶发事件发生后,班主任本人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要急于解决,可以“冷”上几分钟,也可以“冷”上几天,切忌生气发火,出现过头语言,甚至粗暴简单地对待学生,这样做不但不利于问题的彻底解决,而且弄不好还会把问题搞糟,造成不良的影响,降低班主任的威信,把问题“冷”下来有下列好处:1、避免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发生不必要的顶撞。

2、班主任可利用“冷”的时间,找出解决的办法。

3、对当事学生来说,在“冷”的时间内,必然进行反思,素质好的同学很快就会想到自己的过错,很可能主动找到班主任承认错误。

对一般同学来讲,虽然不能找到老师承认错误,但能想到自己的错误而心中不安;对个别同学来说,虽然不可能出现以上情况,但也能认识自己的部分错误。

以上三种情况,都给班主任圆满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引”“引”就是引导学生接受错误。

经过“冷处理”后,对于不能自觉承认错误的同学,班主任应心平气和地帮助学生分析错在何方,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因为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的所犯错误都认识不够深刻,作为班主任则应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引导的过程中应注意下列问题:第1页共2页1、不要急于求成而逼迫学生承认错误,这样往往使学生不易接受,即便是接受了错误,也不是心甘情愿的,其教育效果不会好的。

对于不能接受其错误的同学,可以另找机会进行,虽然这样所用的时间和精力多了,但彻底解决问题的程度却大了。

2、在引导过程中,不要把学生所犯的错误说成大的不得了,这样容易使学生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者造成学生认为老师过分挑刺的想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生巧用冷处理
笔者从事的是初中阶段的教育,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心理上比较叛逆,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与同学、老师闹点小矛盾。

面对着他们的错误与叛逆,你越是严厉批评他们,就越容易激起他们的反感和抵触心态,以致发展到与老师作对、唱对台戏。

特别是有些问题学生,个性偏激,脾气大,容易冲动。

你如果对他大发雷霆,当众训斥他,他不但不害怕,反而会当众反驳、顶撞老师,甚至失去理智,与老师发生肢体冲突,从而使事态严重化,以致师生关系严重恶化,对教学也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班主任,特别是年轻的班主任,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工作冲劲,总以为光靠着勤快与严厉这两样法宝就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甚至在短时间内就能干出好成绩。

当学生听话时,就笑容满面;一旦学生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时,就容易冲动、发怒,当众训斥学生。

有些老师绝对不能容忍学生当众反驳、顶撞老师,认为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不狠狠惩罚就不能挽回自己的面子,就不能在全班面前树立自己的权威,认为必须让学生对自己有一种畏惧心理,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

但是,事实上这样处理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感情,激起他们的叛逆和抵触心态,使师生关系逐渐冷淡甚至恶化。

在班级管理中,当这样的班主任碰到这样的根本不买帐的问题学生时,师生之间的冲突就难以避免了。

以致最后浪费时间不说,还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威严扫地,却没有半点效果。

以致有不少班主任干了不到一学期,工作热情剧减,由希望变失望,甚至有些老师对班主任工作有一种厌倦、恐惧感,纷纷避之。

笔者认为,我们作为班主任,要有良好的心态,必须认识在班级的正常管理中,问题学生和问题行为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不要奢望个个学生都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学生。

因此,在教育学生时我们不能靠蛮干,不能靠自己的一厢情愿,我们要按教育规律办事,在工作中学会用智慧,讲技巧。

更多时候,一时激愤的热处理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使事态严重化,伤害师生感情,恶化师生关系。

这样的结果其实是谁也不愿看到的。

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和问题行为,有时候放弃大动肝火的热处理,转向进行心平气和的冷处理,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记得有一次做课间操时,同学们都整整齐齐地排好了队伍,谁知我班的卢xx等几位同学突然间着了魔似的,大声叫起来,边叫边跳,整齐的队伍霎时混乱了。

值日老师拿着记事本走过来,将目睹的现状一一记下来。

当时的我,真想揪出他们几个狠狠地训斥一顿。

可是忽地想起遇事冷静三分钟!教育学生切忌‘热处理’,又想起教育学家赞可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你喊学生之前,先忍耐几秒钟,想到‘你是老师’。

于是,我努力克制自已,让自已渐渐冷静下来。

果然,这次课间操受到了点名批评。

回到班级后,班上出奇地安静,我望了望大家,深深思虑了一会,没有发火,反而说出了夸奖的话:今天的课间操,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表现很好,只是有几位同学,不知什么事情让他们高兴得忘了形,这几位同学能否将事情说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说完我眼睛直盯着卢xx等人。

他们面面相觑后,一齐站起来,低头在班上作了检讨并交待了事情原因。

原来他们几个听到了他们成功被选入了学校篮球队,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而出了格。

噢!原来是这样!暗暗幸庆自已在关键时刻,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以冷处理方式去对待处理这件事。

在班上,我表扬了他们,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多为班争光。

并激励同学们要在明天的课间操中拿第一。

第二天的课间操,果然同学们表现非常优秀。

在班级管理中,类似这样的突发事件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

在处理这件突发事件时,可贵之处在于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巧妙地进行心平气和的冷处理,而不是大动肝火的热处理,其结果使事情得到完美的解决,师生关系不但没有受损、恶化,反而得到进一步的交流和信任,次日课间操的成功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假如当时我一见到学生的队伍乱了,便怒从心头起,盲目、冲动地就现象论现象,将学生当众训斥一顿。

学生会认为自己只不过一
时的兴奋而忘了形,就遭受到严厉批评,心情会是怎样的委屈和伤心,甚至会因为老师不了解情况,不理解大家心情而对老师产生反感,今后不再听老师的话了。

看来,与热处理方式相比,冷处理方式,在我们教育学生、处理突发事件时,往往更能达到效果。

究其原因,采用冷处理方式来处理问题有不少优点。

首先,冷处理的方式有利于我们教师客观、全面地了解事情真相,公正处理问题。

因为在出现突发事件时,我们作为老师很多时候一下子难以辨明是非。

如果我们老师头脑不够冷静,不分缘由而大发雷霆。

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使事情矛盾愈加激化,师生关系走向对立与恶化。

如果我们巧妙进行冷处理,将事情暂时放一放,让双方都冷静下来,仔细地分析一下事情的经过,从而作出正确的解决措施。

其次,冷处理的方式,有利于让学生充分自我反省,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

初中阶段的学生,毕竟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有些学生性格较冲动、偏激,做事不计后果;有些学生爱面子,自尊心强,当众指责,会招致其不满甚至报复行为。

但是事情过后这些学生又往往会为自己的冲动而深感懊悔,但是因为冲动而使事态局面已较难以处理和挽回了,从而给我们师生都造成严重的心灵伤害。

而如果我们老师能一开始就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在双方矛盾逐渐激化时,巧妙地进行冷处理,让双方都冷静一下,留下反思的余地,并设想一下各种处理办法的结果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并在适当时机再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教导,这样,往往会使看似棘手的问题迅速迎刃而解。

第三,冷处理的方式有利学生良好的性格和修养的形成。

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修养,是我们教学一重要目标,也是我们班主任工作不可忽视的内容。

冷处理的方式,能让学生在被冷处理过程中充分发现自己暴露出来的缺点,从而逐步改正,有不少学生因此还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

因此,冷处理方式既是一个班主任的智慧和良好素养的体现,更是塑造学生良好性格与修养的一剂良药。

总之,巧妙地利用冷处理教育方式,对于我们轻松妥善解决问题,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是我们每一个优秀班主任不可缺少的良好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