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第二十二课《筑起“防火墙”》课件(苏教版七年级下)

合集下载

江苏省常州市潞城中学苏教版七年级思品下册第22课第1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教案

江苏省常州市潞城中学苏教版七年级思品下册第22课第1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教案

第22课筑起“防火墙”第一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学习并掌握在特定情况下自我保护的方法。

(2)掌握在特殊条件下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运用法律保护好自己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案说法,以例用法,通过现场调查、生活在线、智勇闯关、智慧导航等,与学生一起讨论,共同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善于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不良行为会导致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进而能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防微杜渐,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培养良好的品质和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相结合教具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各位同学,大家好!首先,请大家欣赏几张照片。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具有自我保护的本能。

乌龟有不怕打的壳,刺猬有锋利的刺,鹿有善于奔跑的腿,犀牛有坚硬的角。

那么,我们未成年人也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第22课第1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教学数据链接: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意外死亡的人数,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消失。

思考回答: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遭到的侵害有哪些呢?2)未成年人为什么容易受侵害?生回答:(略)师:一方面由于未成年人缺乏生活经验,生理、心理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所以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的保护就是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明天。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目前已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法律为主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体系,形成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大领域。

初中政治《筑起“防火墙”》教学案

初中政治《筑起“防火墙”》教学案
如何服务青少年、保护青少年,也是我们所需面对的一个社会课题。因此,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家庭、学校和全体公民应该积极地给予特别的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就是这一保护的具体体现。
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有助于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需要增强防范意识、抵制不良诱惑,了解意外伤害的情况下机智应对的方法,懂得要依法维权。
2、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明天。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全面文明素养的人。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让孩子懂得尊重和善待生命,懂得遵守规则和秩序,懂得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这是家庭、学校、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未成年人也是一个特殊群体,特殊之处即在于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从心理上正处于从无知到有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时期,心理上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外界的侵犯;另一方面,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相互对立的力量在起作用,正与邪、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人性中的光辉与丑恶交织在一起,影响着每一个人,尚未形成固定人生观、世界观的未成年人所受影响更大。这就更加需要我们的法制教育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有效的方式,把法制观念植根于处在萌动期的孩子心中。
《筑起“防火墙”》教学案
课程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
1、现状说明:
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不良因素的侵害和干扰--这其中包括来自成年人或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合法权益造成的侵害;包括一些人教唆、胁迫中小学生参与违法犯罪活动;包括社会丑恶现象以及一些媒介对未成年人的心灵毒害……我们在强调社会的因素、学校的作用、家庭的教育的同时,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却成了“软肋”。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第22课筑起“防火墙”(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第22课筑起“防火墙”(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筑起“防火墙”一、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2、学习并掌握在特定情况下自我保护的方法。

3、掌握在特殊条件下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运用法律保护好自己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1、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了解可以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的机构。

2、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自学交流1、当我们在面临险境、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要、、,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法,以为第一原则。

2、面对不法侵害,我们不能采取的方法是和。

3、未成年人在进行自我保护时,不得以自我保护为借口,损害、社会、的利益以及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4、记住重要的电话(1)匪警------(2)急救-------(3火警--------(4查询--------(5)父母------5、阅读第76页机智报警故事思考:晓峰的哪几点做法值得我们学习?6、当我们独自在家时应该注意些什么?7、依法进行自我保护对我们有哪些要求?8、阅读第77页“这个官司怎么打”帮小红出出主意。

9、对于中学生来说:面对不法侵害,哪些做法是错误的?10、维护合法权利的途径有哪些?11、公民权利与义务有什么样的关系?四、展示点评:五、达标检测:1、上学的路上,看见同学被殴打。

此时,正确的做法是()A、少管闲事继续上学B、及时报告老师或拨打110C、不顾一切地上前搏斗D、驻足围观起哄2、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A、宽容,因为生活需要宽容友善B、忍让,因为小不忍则乱大谋C、不顾一切地把坏人扭送到公安机关D、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法,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3、面对一些突发事故和侵害,我们要()A、不必担心受到伤害B、没有办法,只能碰运气C、寻求社会、学校、家庭的保护,同时增强自我保护D、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4、2010年3-5月期间,少数地方出现暴力伤害中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恶性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22课 筑起“防火墙”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22课 筑起“防火墙”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政治下册第22课筑起“防火墙”教学设计苏教

,抵制各
怎么办
课时
问:最近几年,为什么未成年人受到伤害的事件屡禁不止,还呈上升
己。

、在学习、
朋友拉你一起向低年级
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影响很大,对身边不良诱惑,我们要自觉进行自我教
下面是几位初中生日常行为表现的镜头,
07
随着我国法律逐渐完善,
实际生活中,当未成年人身受侵害时,要么不会进行自我保护,要么就是我们一起来学习“依法进行了自我保护”
②这个故事中,小峰的哪几点做法值得大家学习?为什么?
时应怎样保护自己?
照在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应学会灵活、机智地运用法律武器与违法犯罪那么,这就要求我们记住几个重要的电话号码,要善于与社会各方面提供
意把钥匙放在衣服里,不要放在外面,以防坏人
①上网有利于青少年拓展视野
、①②③
2。

筑起“防火墙”

筑起“防火墙”

三、不良侵害发生后——依法进行自我保 护
1、面对不法侵害,忍让与报复都是不可取的 ①忍让的危害:不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客观上纵容了违法犯罪,有可能导致更多人的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败坏了社会风气。 ②报复的危害:不能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报复的行为构成违法犯罪,也将受到法律 制裁;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利于矛盾的 解决,也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第22课 筑起“防火墙”
P72生活在线
思考: 1、丁某被绑架后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 2、如果你是丁某,被绑架后如何自救? 3、丁某被绑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什么是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5、从丁某身上得到哪些启发?
什么是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未成年人自觉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修养,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影响, 自觉与社会各方面的保护相配合,依法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和促进身心 健康发展。
贴近生活: 星期一早上6:40,张明同学骑自行车上 学,在胡同拐弯处,一快速行驶的摩托车将其撞倒在 地并逃跑。趴在地上的张明看到肇事者戴着红色头盔 向北逃去,车牌号为B*461。他向路人借手机拨打了 120救护,拨打110报警。后来张明被送到医院,得到 及时治疗,很快返校上学。警方根据张明提供的有效 线索,很快抓获了肇事者,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张明的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2)假若你遇到肇事 车辆把别人撞倒后逃逸,你会怎么做?
面对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行为习惯,作为未成年人,我 们应该怎么做? ①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注意培养自己对真 与假、是与非、美与丑的分析和辨别能力; ② 其次要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 的集体活动,自觉把自己置于正面教育的氛围中,不进 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不乱交朋友。
P76小峰的事例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22课 筑起“防火墙”课件 苏教版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22课 筑起“防火墙”课件 苏教版
七下 第22课
复习目标:
• 1.掌握在特殊条件下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 以及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方法; • 2.认识不良行为会导致违法犯罪的不良后果;
• 3.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防微杜渐,抵制 各种不良诱惑,培养良好的品质和对自己、 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积极情感。
筑起“防火墙”
知识梳理:
1社会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 发生 2未成年人身心还不成熟,其权利容易受到侵害 3有利于保护合法权益、健康成长;
课堂小结:
• 本专题可能涉及的知识点有(知识链接): • • • • • • • • • • • 加强道德修养; 增强法制观念; 明辨是非; 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嗜好; 学会休闲,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丰富文化生活; 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四大保护; 依法治国; 理想; 意志; 挫折、学习等
• 【A组】【2011】7.网络生活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下列做法中,属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是 • A.对网络中奖信息保持高度警惕 • B.不随意约会网友 • C.与任何网友聊天都坚持实话实说 【 C 】 • D.不轻易接受网络调查 • 【B组】【2011】34.(12分)校园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 默化的,“让墙壁说话”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之一。为 此,某校决定开展励志格言征集、评选活动。请你结合活 动中的若干情景,运用《思想品德》的道理,参与下列问 题的探究。 • 情景一:在学校动员过程中,小明悄悄地对同学说:“我 对这些活动没兴趣,有这闲功夫还不如到小磊亲戚家开的 网吧去玩玩!” • (1)为什么小明的想法是错误的? • 参考答案(1)小明没有看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 缺乏对集体的责任感;不懂得未成年人是不允许进入营业 性网吧的;不注意培养健康高雅的情趣。因此,小明的想 法是错误的。(4分)

苏教版 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 第22课 筑起“防火墙” 教案

苏教版 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册 第22课 筑起“防火墙” 教案

课题§22.1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课型新授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2.学习并掌握在特定情况下自我保护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保护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不良行为会导致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进而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防微杜渐,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培养良好的品质和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是本课的重点。

2.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课件等相关资料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六、课堂总结同学们,身处这样一个法律日趋完善的法治国家,我们是幸福的,在我们享受法律对我们的特殊保护的时候,也要学会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七、板书设计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2、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八、教后感课题§22.2依法进行自我保护课型新授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知道依法维权的途径。

2.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不良行为会导致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进而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防微杜渐,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培养良好的品质和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依法维权的途径是本课的重点。

2.学会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课件等相关资料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六、课堂总结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未成年人在进行自我保护的时候,不得以自我保护为借口,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以及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力。

七、板书设计机智报警—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依法进行自我保护这个官司怎么打—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八、教后感。

第二十二课筑起“防火墙”

第二十二课筑起“防火墙”

第二十二课筑起“防火墙”第1课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知道我国法律对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特殊保护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能够使学生学会运用有效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重点、难点: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教学方法:调查法、讨论法、探究式、讲授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哪位同学知道我们国家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叫什么名字?《未成年人保护法》在这部法律中规定了家庭、社会、学校、司法方面的保护,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同样也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你的自我保护意识强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检验一下。

(多媒体出示测试题)活动一:测测你的自我保护意识(1)、在一个陌生的场所,如果你与老师或同学走失,身边只有一部投币电话,而你手头没有钱,这时你怎么办?A 给父母打电话B 给亲戚打电话C 打110报警电话(2)、两位同学一起乘公共汽车,同学甲刚搬了新家,邀请同学乙到家里做客,同学乙问同学甲的地址,甲应该说:A 我家的地址是……(大声告诉他)B 我回家打电话告诉你C 明天上午我家没有人,在某时某地等你,带你去我家(3)、假设你独自一人在家,这时有人敲门,来人自称是上门检查电路的,要求你开门。

你怎么办?A 立即开门B 告诉他“我家大人不在家,不能开门”C 打电话告诉邻居,请求邻居帮助(4)、放学回家后的路上,遇到抢劫,你将:A 誓与财物“共存亡”B 把财物给他,想法逃走C 先交出财物,确保生命安全,记住抢劫者的特征,安全后立即报警。

通过同学们的答案可以看得出来很多同学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究竟应该怎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讲授新课:多媒体出示材料:(流星雨之夜马晓红遇害的事例)学生阅读、思考(1)、马晓红能否避免被害?(2)、如果你是马晓红或她的堂弟,你会怎么做?(3)马晓红被害的原因有哪些?正是由于马晓红警惕性不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才使自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所以,我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第一策略就是:提高警惕多媒体出示:女生自我保护小贴士提高了警惕,只是我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第一步,生活中往往会有一些意外情况发生,有时我们会突然面临一些意外的险情和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独自在家
丁某本身存在哪些错误的行为呢?
续写故事:“当晚,丁某被绑架了, 接着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如果你是丁某,遇到这样的情况,打 算如何进行自救,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
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心理测试
测测你的自我保护能力:
1.在一个陌生的场所,如果你走失了,身边只有一部投 币电话,而你手头的硬币有限,这时你怎么办?
(甲) “一起想办法,凑钱给他,徒的嚣张气焰。
(乙) “找几个朋友把他教训一下”。
×
→非法手段报复,不仅不能维 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是一 种违法行为,可能会给自身带 来不必要的麻烦。
(丙) “我们应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 法权益。
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是指未成 年人应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 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影响,自觉与社会 各方面的保护相配合,依法维护自身 的合法权益,保护和促进身心健康发 展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你会怎么办?
一天,小明放学回家,在路上遇到社会上小 混混的敲诈勒索。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遇到这 样的事情,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
搜一搜
搜集一些在家庭、学校、社会 中存在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 事例,并与同学探讨解决的办法。
A、给父母打电话 C、打110报警电话 2.两位同学一起乘公车,同学甲刚搬了新家,邀请同学 乙到家里做客,同学乙问同学甲的地址,甲应该说: A、我家的地址是„„(大声告诉他) B、我回家打电话告诉你 C、明天上午我家没有人,在某时某地等你,带你去我 家 B、给亲戚打电话
测测你的自我保护能力:
3.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有陌生人故意碰你,对你有非礼 行为。这时你应该:
请根据下列情境。找出解决方法。
1.一个周末的晚上,你表哥(社会青年)生日,请你去营 业性舞厅跳舞、喝酒、打麻将庆祝他的生日。你怎么办? 2.过年时,你家亲戚让你喝烈性酒。你怎么办? 3.朋友拉你去网吧看思想不健康的录像。你怎么办?


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方法。 (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要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 (3)要认真学法,依法自律 (4)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厉声呵斥非礼者 C、立即下车 B、默不作声地躲开,离非礼者远些
4.假设你独自一人在家,这时有人敲门,来人自称是上门 检查电路的,要求你开门。你怎么办? A、立即开门 B、告诉他“我家大人不在家,不能开门” C、打电话告诉邻居,请求邻居帮助 5.放学回家后的路上,遇到抢劫,你将: A、誓与财物“共存亡” B、把财物给他,想法逃走 C、先交出财物,确保生命安全,记住抢劫者的特征,安全 后立即报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