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王安石(宋)》阅读答案
《泊船瓜洲》《游园不值》阅读及答案

《泊船瓜洲》课内阅读
,
钟山只隔数重山。
,
明月何时照我还?
1.补全古诗。
2.本诗的作者是朝诗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我是从“”这句中知道的。
4.说一说诗人从哪里出发?在哪里停留?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情,最能表达这种感情的两句诗是:
《游园不值》课内阅读
应怜印,
小扣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出墙来。
1.补全古诗。
2.诗中最后两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
3.哪两句诗暗示了一切新生美好的事物是锁不住的,它一定会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4.从诗中的“”字能看出这是作者的猜测。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诗人看到想到了,表达了诗人的情怀。
泊船瓜洲的阅读答案

泊船瓜洲的阅读答案泊船瓜洲的阅读答案【篇一:小学语文经典阅读及答案】txt>小学语文考试中,对于文学常识的考察,大部分都是对作家、作家朝代、作家名号、代表诗作、名言名句及文学创作特色等的积累与应用。
而很多孩子苦于常常混淆作家所处的朝代。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以唐代的诗人与作品最多,所以咱们完全可以从相对比较少的朝代切入稳固积累,本篇将小学语文考试必备文学常识中南北宋部分进行归纳总结,供同学们积累:先给大家介绍两个经常考的考点: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南宋四大家: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的合称。
1.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
主要作品为《岳阳楼记》、《渔家傲》等,结为《范文正公集》。
工诗词散文,开宋词豪放之先风。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别称柳七,柳屯田。
主要作品为《雨霖铃》、《八声甘州》等,有《乐章集》传世。
大量创制慢词(长调),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凡有井水饮处,皆可闻柳词。
主要作品为《浣溪沙》、《蝶恋花》等,存《珠玉词》、《曼元献遗文》。
尤擅小令,风调闲雅,气象富贵。
浣溪沙和蝶恋花,分别是曲牌名称。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出于此)。
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
《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六一:吾集录三代金石遗文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壶。
吾老于其间,代表人生美满。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玉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搞文学创作很辛苦。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堂知识题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堂知识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本诗的作者是宋代的王安石,“泊”的意思是__________。
[2]诗中哪个字运用得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诗词曲鉴赏。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通过阅读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________________庭院的墙壁上的。
[2]结合诗句,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
书:______________ 茅檐:____________无苔:____________ 成畦:____________排闼:____________[3]对诗歌内容和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
[4]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古诗阅读。
《观书有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告诉我们学习如同汲取源头活水,这样才能不断的充实自己。
作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学家和教育家朱熹,人称儒学“二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卷一、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春城无处不飞花()2.寒食东风御柳斜()3.盈盈一水间()4.泣涕零如雨()5.脉脉不得语()6.纤纤濯素手()7.中庭地白树栖鸦()8.何当金络脑()9.烈火焚烧若等闲()10.粉骨碎身浑不怕()11.任尔东西南北风()12.当春乃发生()13.天街小雨润如酥()14.出没风波里()15.游园不值()16.小扣柴扉久不开()17.因风飞过蔷薇()18.但爱鲈鱼美()19.渭城朝雨浥轻尘()20.寂寞无行路()二、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
(7分)1.中庭地白树栖鸦,。
2.春城无处不飞花,。
3.,要留清白在人间。
4.,任尔东西南北风。
5.,草色遥看近却无。
6.京口瓜洲一水间,。
7.,唤取归来同住。
8.劝君更饮一杯酒,。
9.,小扣柴扉久不开。
10.,札札弄机杼。
11.春风又绿江南岸,。
12.?眉眼盈盈处。
13.门前流水尚能西!。
14.青青园中葵,。
阳春布德泽,。
三、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往年真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往年真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读古诗,做习题。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__________,诗中抒发了作者强烈的__________之情。
[2]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泊:__________ 数重:__________绿:__________ 还:____________[3]王安石写《泊船瓜洲》这首诗时位于()。
A.瓜洲江边停泊的船上B.京口C.钟山[4]你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字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第三、四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一个“绿”字让我们看到了无尽的江南春色,你能把“绿”写具体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两位诗人的目光都紧盯农村_____这一特定时节,都运用了____手法勾勒出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形象再现了农忙的景象。
[2]古代诗人在反映农村生活时,感情往往比较压抑。
但范成大、翁卷这两首诗却与之不同,读来有别样的滋味,试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雨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雨后全无叶底花”中“全”的意思是_______。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语文中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狭隘(yì) 倔强(jué) 酝酿(niàng) 拈轻怕重(zhān)B. 蜷伏(quán) 庇护(bì) 怂恿(sǒng) 参差不齐(cēn)C. 称职(chèng) 匿笑(nì) 嗔怪(chēn) 刨根问底(páo)D. 惩戒(chéng) 滑稽(jī) 虐待(nüè) 大相径庭(jìn)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C.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D. 是天气比往年热呢?还是自己的身体虚呢?这么一想,他忽然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
3、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下列问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这句诗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请写出这首诗的题目。
(2)这句诗中的“绿”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泊船瓜洲(2)拟人解析:(1)根据诗句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可以判断这首诗的题目是《泊船瓜洲》。
(2)“绿”字在这里用来形容春风使江南的岸边变绿,将春风拟人化,赋予了春风使事物变绿的能力,因此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4、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问题。
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说,积累小的步伐才能走到千里之外,积累小的水流才能汇成江海。
这句话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
②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义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沉默(shēn mò)寂寞(jì mò)赏识(shǎng shí)B. 精神(jīng shén)振奋(zhèn fèn)厉害(hài li)C. 振作(zhèn zuò)厉害(lì hài)领悟(lǐng wù)D. 精神(jīng shén)振奋(zhèn fèn)厉害(hèi li)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分别为:()(1)①“红掌拨清波”中的“红”字是()。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公开课及习题(修改)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面对明月,你还能想起哪些思乡诗词?
Hale Waihona Puke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月明人尽忘,不知秋思落谁家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 桐深院锁清秋。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 口 瓜 洲 一 水 间, 钟 山 只 隔 数 重 山。
文字频改,工夫自出。
春风又绿江南岸 桃花又__江南岸 ____又__江南岸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 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 照着我回到家乡.
春风又
绿 江 南 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 口 瓜 洲 一 水 间, 钟 山 只 隔 数 重 山。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泊船瓜洲
这首诗是通过何种写作方式
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写景的方式来抒发情感的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 口 瓜 洲 一 水 间, 钟 山 只 隔 数 重 山。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宋 王安石
间隔,分隔 chong
shu
几
京口瓜洲一水间, 座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huan 明月何时照我还。
回来,回家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 口 瓜 洲 一 水 间, 钟 山 只 隔 数 重 山。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小学)50

1.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问题:(1)找出本诗的诗眼,分析其用法及其效果。
(2)试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3)针对诗歌讲授环节,设计教学过程。
2.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人讲课到铃响/你任劳任怨地讲解那道题,可知道学生心里很勉强/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讲/灌输总是简单,自主太难/不是你的,就不要多讲/铃响了,你还不想停,你还要讲几分钟吗/你这样讲解到底累不累,明知学生心里怨你/只不过想好好讲透课文,可惜学生无法给你满分/多余的牺牲,你不懂心痛,你应该不会只想做个“讲师”/哦,算了吧,就这样放手吧/该放就放,再讲也没有用/傻傻地讲,学生只会依赖,你总该为学生想想未来……——歌词摘自网络改编视频《心太软》问题:(1)请分析歌词所描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教学过程包括了导入、新授、巩固、反馈等环节,请选择你熟悉的某一教材内容,设计“新授”环节,要求在设计中能解决上述歌词所反映的问题。
3.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观潮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dı̄)。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zhào)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yı̀)立在江边。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dı̌nɡ)沸(fèi),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