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学会

合集下载

加强软科学研究 推动气象事业实现更大发展——在中国气象学会第27届理事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成立大会上

加强软科学研究 推动气象事业实现更大发展——在中国气象学会第27届理事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成立大会上
的工 作 ,极 大 地促进 了全 国气象 行业 软科 学研 究 水平 的提 高 ,在促进 决 策 民主 化 、科学 化和 提 高 管理水 平 等方 面发 挥 了重要 作用 ,为气象 事业 的改革 与发 展做 出 了很大 贡献 。中 国气象
局党组一贯高度重视软科学研究工作,19 年 9 91 月,经人事部批准,成立 了总体规划研究设 计室;2 0年8 08 月,组建了发展研究中心 ,气象软科学研究的实体机构建设不 断得到加强。 多年来 ,气象软科学委员会与挂靠单位密切配合,紧密 围绕我国气象事业改革发展 中的重大 问题和 中国气象局党组关心 的重要 问题,深入开展相关研究,促进了气象软科学的研究和成
作 ,希望 一把 手要 亲 自抓 ,虽然 不一 定成立 专 门的研 究机构 ,但要 抽调 几名 具有 战略 眼 光 、研究 能 力强 的 同志组成 发展 战略研 究 小 组 ,关注 和研 究 国家 以及地 方重 大改革 决策
决策 民主化与科学化 的集 中体现。气象软科
和发展战略,在准确把握中国气象局党组重 大战略部署 的同时,结合本省 ( 区、市)实
向守 荣 同志 以及第 二十 六 届理 事会 气象 软科 学委 员会 全 体委 员 ,致 以诚 挚 的感谢 !
气象软科学委员会 自18年 由第2 届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会组织成立 以来 ,在中国气象局 96 1 和 中国气象学会的关心支持下,在历届委员会及全体委员的积极努力下 ,做了大量富有成效
收稿 日期:2 1-91 0 1 .8 0

3.
气象软科学 2 1 年第 5 01 期 果应用。比如第二十五届软科学委员会参与
了中 国气 象事 业发 展战 略研 究 ;第 二十 六届 软科 学委 员会 围绕气 象现 代化 体 系建设 、气 象事 业 “ 二五 ” 十 发展 战 略等 开展主 题研 究 ; 今 年 围 绕 提 升 公 共 气 象 服 务和 社会 管 理 水 平 、提高 “ 四个 能力 ”等开展 了专题研 究 。 我相 信在全 体委 员 的共 同努 力下 ,在 与会 各 省 ( 、区 )气 象局 长 的重视 和支 持下 ,气 市 支撑 。在 新 形势 下推进 气象 事业 科学 发展 更 需要 决策 咨询 的支撑 ,因此 ,今年全 国气 象 局 长 会 议 上 特 别 提 出要 加 快 发 展 中 心 的 能 力 建 设 ,加 强 对 重 大 战 略 问题 的 前 瞻 性 研 究 。国光局 长代表 局党 组 多次 强调领 导干 部 要提 高 战 略 思维 能 力 ,9 1 月 4日他 在给 各 单 位 一把 手培 训班 学 员讲课 中再 次强调 :要把 加 强 战 略 思 维 能 力 作 为 当前 和 今 后 一 个 时

国内气象相关核心以上期刊

国内气象相关核心以上期刊
11.
北京大学1.5530.976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周期: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ISSN:0479-8023
CN:11-2442/N
现用刊名: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创刊时间:1955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SA 科学文摘(英)(2011);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Pж(AJ) 文摘杂志(俄)(2014);EI 工程索引(美)(2018);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
17.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地理学会
周期:双月
出版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ISSN:1000-6060
CN:65-1103/X
现用刊名:干旱区地理
创刊时间:1978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14);中文核心期刊(2017);
10.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ISSN:1000-3037
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气象期刊及影响因子

气象期刊及影响因子

1 气象学报中国气象学会1.3442 大气科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1.0803 高原气象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2.0044 气象国家气象中心0.8195 应用气象学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0.9726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0.4957 热带气象学报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1.1458 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1.0189 气象科学江苏省气象学会0.51110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0.42911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Annual Report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0.00012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1.17313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中国气象学会0.20014 浙江气象浙江省气象局;浙江省气象学会0.12515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0.10716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四川省气象局0.14917 陕西气象陕西省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学会0.12418 山西气象山西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学会0.02519 山东气象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山东气象学会0.06220 气象与环境学报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0.25421 气象科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0.58922 气象教育与科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0.00023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0.00024 内蒙古气象内蒙古气象局0.04025 气象与减灾研究江西省气象学会0.22026 吉林气象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学会0.07627 暴雨灾害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0.10328 黑龙江气象黑龙江省气象局;黑龙江省气象学会0.03429 气象与环境科学河南省气象局0.04730 贵州气象贵州省气象局0.03931 气象研究与应用广西气象学会0.25732 广东气象广东省气象学会0.12633 干旱气象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学会干旱气象学委员会0.43134 青海气象青海省气象局;青海省气象学会0.00035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上海市气象科学研究所0.000。

中气会发20079号

中气会发20079号

中国气象学会文件中气会发…2007‟9号关于筹备召开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的通知本会各理事、各理事单位、各学科(工作)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气象学会、各有关单位: 现将筹备召开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以下简称年会)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年会主题气象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二、年会召开时间、地点时间:2007年11月21-24日地点:广东省广州市三、年会组委会主席:秦大河成员(分会场主席,按姓氏笔画为序):王劲松王迎春申双和孙先健朱祥瑞毕宝贵宋连春张义军张小曳李柏李福林杨军周恒周毓荃宗曼晔罗勇胡欣秦大河秦祥士郭学良梁家志矫梅燕董文杰四、年会组织形式与分会场设置及征文1.年会特邀报告(待定)2.年会分会场设置S1: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主席:矫梅燕胡欣梁家志宋连春王迎春征文范围:(1)天气预报理论与方法论坛:灾害性天气的分析与研究、集合预报的理论与应用方法、灾害性及高影响天气的可预报性研究、预报的不确定性与用户的风险决策理论与方法;(2)天气监测与预报技术;(3)城市气象与短时临近预警技术;(4)水文气象与地质灾害预报技术与方法;(5)数值预报的应用与检验评估技术;(6)高影响天气的灾情评估技术。

主办单位:天气学委员会水文气象学委员会气象灾害与服务委员会城市气象学委员会国家气象中心S2:气候学主席:董文杰征文范围:季-年代际气候变率分析及预测研究;气候系统模式研发;气候动力学;气候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及数值模拟;极端气候事件监测、预测和影响评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主办单位:气候学委员会国家气候中心S3:气候变化主席:秦大河罗勇征文范围: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事实;气候变化的驱动因子;大气化学与气溶胶的气候效应;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冰冻圈在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检测、归因和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及脆弱性;气候变化适应与减缓对策;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

主办单位:气候变化委员会国家气候中心S4: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主席:申双和毕宝贵征文范围:生态气象监测与评估;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技术;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遥感与GIS在生态与农业气象中的应用。

气象学会申报总结范文

气象学会申报总结范文

一、前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国家标准委员会、民政部《团体标准管理规定》有关要求,推动气象及相关领域标准有效供给,发挥团体标准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河南省气象学会于2023年开展了团体标准申报工作。

现将申报总结如下:二、申报原则及范围1. 申报原则本次团体标准申报遵循以下原则:(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体现国家技术、经济政策。

(二)遵循合法、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适应气象及相关行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四)与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协调统一,不得低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

2. 申报范围(一)对于需要在全省范围内作出统一规定的技术要求,而又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空白领域。

(二)对于已有气象及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细化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或明确具体技术措施,制定技术指标严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

(三)优先支持突出气象行业特色,反映技术创新,适应市场需求,体现行业自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等标准制定。

三、申报情况1. 组织申报河南省气象学会成立了团体标准申报工作小组,负责本次申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

工作小组对申报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核,确保申报材料符合申报原则和范围。

2. 申报项目本次申报共收到团体标准计划项目25项,涉及气象观测、气象预报、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治等多个领域。

3. 评审结果经过专家评审,25项申报项目均符合申报要求,评审结果如下:(一)批准立项15项,其中,气象观测领域5项,气象预报领域4项,气象服务领域3项,气象灾害防治领域3项。

(二)建议修改完善后立项5项。

(三)不予立项5项。

四、下一步工作1. 加强团体标准制定工作,确保团体标准质量。

2. 积极推进团体标准实施,发挥团体标准在行业中的作用。

3. 持续关注气象及相关领域技术发展趋势,不断优化团体标准体系。

4. 加强与相关部门、企业、高校等合作,共同推动气象及相关领域标准化工作。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在北京召开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在北京召开

霜 日推 后 , 霜 日提前 , 霜期 延 长 , 利 于农 业 生 终 无 有
产。
分析[. J沙漠与绿洲气象 ,0 9 3 5 : — 5 ] 20 ,( ) 3 3 . 3
【】 周小珊 , 7 陈力强 , 李辑 , 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沈 阳若干 等.
气候特征的变化f1 J. 高原气象 ,0 52 ( )8 3 8 8 2 0 ,6 5 :2 — 2 . 【1 马国柱.中国北方地 区霜冻 日的变化与区域增暖相互关 8
家会议 中心 隆 重召开 。 此次年会 有 近千 名来 自全
经济 正处 于 一个 重要 的转 型 时期 ,天 气 气候又 复 杂 多变 , 这 种情 况下 , 在 中国气 象学会 召开 此 次年
会 显得 更 为重 要 ,不仅 符合 当今 国家对 气象工 作 的需 求和 要求 ,同时也 给广 大气 象科 技工作 者 提 供 了一个难 得 的交 流平 台 ,有利 于进 一步拓 宽 交
YO k: a r g n v r i r s , 0 1 8 1 r C mb i e U ie st P e s 2 0 : 8 . d y
【 纳丽 , 9 1 陈晓光 , 郑广芬 , . 等 宁夏近 4 0年极 端气 温变化特
征 分 析 [. 夏 工 程 技 术 ,0 6 5 1 :— . J宁 1 20 ,( )4 7
提 出的重 要战 略任 务。 年会将 “ 气 、 天 气候 与 可持 续发 展” 为 主题 , 是 要充分 发 挥 气象为促 进 社 作 就
会经 济发展 提 供有力科 技 支撑 。 开幕 式后 , 国家 气候 中心主 任宋连 春作 了“ 现 代 气候 业务 与服 务” 的报 告 、 中国工 程院 院士徐 祥 德作 了“ 近年 来我 国大 气科 学 学科发 展及展 望 ” 的

一个适用于描述中国大陆冬季气温变化的东亚冬季风-中国气象学会

一个适用于描述中国大陆冬季气温变化的东亚冬季风-中国气象学会

数朱艳峰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摘要利用1951年1月—2007年2月的NCEP V1格点资料和中国台站观测资料,定义了一个冬季风环流指数(IEAWM),并分析其与中国冬季气温和东亚大气环流变化的联系。

结果表明该指数能够很好地反映东亚冬季风系统各成员的变化,兼顾北方和南方的环流状况和东西部热力差异的影响,改进了原有冬季风指数大多针对单一的冬季风环流成员及对中国冬季气温变化反映能力的不足,能够很好地反映中国冬季平均气温的异常变化。

分析表明,当该指数为正值时东亚冬季风偏强,对应着地面西伯利亚高压和高空东亚大槽均偏强,东亚地区对流层中层的高低纬度之间的纬向风经向切变加强,有利于中高纬度冷空气向南侵入,导致中国大陆地区气温偏低,反之亦然。

IEAWM的年代际变化表明东亚冬季风在1985年之前偏强,1985年之后明显偏弱,这与1985年之后中国冬季变暖是一致的。

关键词:东亚冬季风,环流指数,中国,冬季气温变化中图法分类号 P462.4+1资助课题:国家气象局新技术项目(CMAT G2005M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05014)。

作者简介:朱艳峰,主要从事季风及其相关研究。

Email:zhuyf@2007-07-12收稿,2007-12-14改回.An index of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applied to description theChinesemainland winter temperature changesZHU YanfengThe Laboratory of Climate Study of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Climate Center,Beijing 100081, ChinaAbstractUsing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Version 1) and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China from January 1951 to February 2007, a new index of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circulation (IEAWM) was defined based on comparison of previous different winter monsoon indices and circulatio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winter climate over china. Its relationships with winter temperature over China and large-scale circula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show that new index represents very well the winter temperature over China and the East Asia winter monsoon (EAWM) system. This index reflects the integrated effect of the circulations over high and low latitudes and the therm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inent and the ocean. While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most monsoon indices only describe the single monsoon member. The IEAWM is a good indicator of the intensity of the EAWM. Positive values of IEAWM correspondto strong EAWM, stronger than normal Siberian high and East Asian trough,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meridional shear of 500 hPa zonal wind between high and low latitudes over East Asia, and therefore, the southward cold advection becomes strong and leads to the decrease in surface temperature over China; and vice versa. The obviously interdacal change is found in the IEAWM that it is positive before the mid1980s, but negative since the mid 1980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fact of the winter warming in China after 1985.Key words:An index of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Chinese mainland, Winter temperature changes。

中国气象学会 2023年工作计划

中国气象学会 2023年工作计划

中国气象学会2023年工作计划摘要:一、中国气象学会简介二、2023年工作计划的总体目标三、2023年工作计划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四、2023年工作计划的实施与评估正文:中国气象学会是我国气象行业的重要学术组织,致力于推动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我国气象业务水平,服务社会和公众。

根据中国气象学会2023年工作计划,本年度的工作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中国气象学会简介中国气象学会成立于1950年,是我国气象行业的重要学术组织。

学会的主要任务是团结和组织气象科技工作者,开展气象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广气象科学技术成果,培养气象人才,提高我国气象业务水平,服务社会和公众。

目前,中国气象学会已经发展成为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组织,拥有会员数万人,涵盖了气象、水文、海洋、环境等多个领域。

二、2023年工作计划的总体目标根据中国气象学会2023年工作计划,本年度的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国家气象事业发展大局,积极推动气象科技创新,加强气象人才培养,提高气象服务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三、2023年工作计划的主要任务和重点根据2023年工作计划的总体目标,中国气象学会将着重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气象学术交流和合作。

通过举办各类学术会议、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促进气象科技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推广气象科学技术成果。

加强气象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推动气象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我国气象业务水平。

3.培养气象人才。

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气象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提高气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我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4.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社会各界和公众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

5.加强自身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主要研究工作介绍及主要业绩(800字)
2.近三年主要成果或发表的代表性文章(3-5篇)


本人对推荐表上述内容及全部附件材料进行了审查,对其客观性和真实性负责。
被推荐人签名:
年月日工作单位意见(200源自以内)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推荐单位意见(200字以内)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中国气象学会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候选人推荐表
(2018-2020年项目)
候选人姓名:
候选人工作单位:
推荐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制
2018年10月
姓 名
性 别
正面免冠照
出生年月
国 籍
职 称
民 族
学 历
会员证号
研究领域
专 业
邮箱地址
手 机
工作单位及职务
社会任职
主要简历
自何年何月至何年何月
在何地何单位
职务
自我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